📖 ZKIZ Archives


家長奇葩事,學校很受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165

(新華社 蔣躍新/圖)

奇葩家長年年有,學校煩惱何其多。學生在校生病、打架鬥毆、自殺身亡、放學回家戲水身亡、學生翻圍墻逃學摔傷...學校賠錢。為了保安全,學校幹脆拆了單雙杠,不再組織春遊,也不再辦運動會。可即便如此依然難逃“厄運”。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為你盤點現實生活中的家長奇葩事,感受下學校各種不能承受之重。

一年半以前,為了配合貴州省的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起草,我們深入一些中小學校,了解學校對辦學自主權以及提高教師待遇方面的意見。不料,這些調研常常變成了學校方面的“訴苦會”,其中的很多苦甚至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和學生相關的一切事情都變成了學校、老師的責任——學生在校生病、打架鬥毆、自殺身亡,學校賠錢;學生放學回家下河(塘)戲水身亡,學校賠錢;學生上學途中掉進糞坑死亡,教師挨打,政府賠錢;學生翻圍墻逃學摔傷,學校找人、然後接著賠錢……為了保安全、保穩定,學校幹脆拆了單、雙杠,封存了鞍馬、跳箱,不再組織春遊,也不再辦運動會。可即便如此依然難逃“厄運”。

以下,就是我們在調研中,得知的幾件荒唐事。我覺得,現在披露出來,或許有助於人們更好理解學校和教師,更有助於從制度層面進行深思,以防患於未然。

案例一:有償補課事件。

兩年前的中考前夕,在幾位初三學生家長一再堅持和要求下,一位馬上就要退休的女老師最終同意給這幾個孩子補課。也許是和補課有關,參加補課的學生都考上了比較好的高中。

但兩年後其中一位家長突然反悔,反悔的是一位退休老幹部,老幹部直接到學校反映問題,說“要借此懲戒教育系統腐敗”。接待他的是學校的副校長,副校長表示,會盡快拿出解決方案,然後登門當面匯報結果。老幹部滿意而回。但第二天當副校長給老人家打電話時,換來的卻是一通劈頭臭罵,“你有什麽權利給我匯報工作,你只是個副校長,代表不了學校,一點組織原則都不懂……”

當年補課的老師為了避免麻煩,決定退錢。不料,老幹部拒絕學校老師上門送還補課費。學校通過郵局寄,老幹部又拒絕簽收。

除了自己不依不饒,老幹部還要求當年的補課老師要把當年參與補課的學生的錢全部一一退還。對於這個要求,老師也認了,還一一想辦法聯系了當年的家長。結果,有不少家長表示,“老師當年很辛苦,這是您應得的”。但這說服不了老幹部,老人家不依不饒,至今仍在上訪中。而當年的補課費不過千把塊錢。

案例二:學生在課堂猝死事件。

有位初一新入學男生,本身有心臟病,家長並沒有明確告知學校,只是說,“孩子身體不好,希望你們多照顧”。開學第二天,正在教室上課期間,這位學生突然暈倒,學校的校醫一番搶救,並打120急救,可學生還是沒能救過來。這時候,家長撂下話來說“學生是死在學校的,學校必須得賠償”。還說“你們教師不是醫生,為什麽去救他,要不是你們救,我的孩子還死不了”。最後,在家長的不斷糾纏下,最終以學校賠1萬元,區教育局賠2萬元,區政法委添3萬元,才把這件事平息。

(新華社 蔣躍新/圖)

案例三:金手指事件。

一位留下不少打架記錄的學生,在學校經常欺負X同學。有一天,X同學受氣不過,在放學後找其討說法,一語不合動起手來,前者小手指受了點皮外傷。轉天,其母來到學校,開頭就要X的家長賠償7萬。X的家長表示願意帶孩子去醫院做全面檢查和治療,並承擔一切費用,包括營養費。但該家長就是要賠償:7萬不成,5萬也可以。

協商不成,第二天這位家長把孩子往學校一扔就揚長而去,並且手機關機再無音訊,而且,小手指受傷的學生同時在學校鬧起了絕食;放學後,該學生找了個“上廁所”的借口又玩起了失蹤,甚至驚動了派出所、區教育局,而家長的手機則依然處於聯系不上的狀態。

第三天,受傷學生的家長出現了,張嘴就是“小孩一夜未回,如果出事你們必須負責”。如此反複,最終是以區教育局、社區和家長一共賠償2.2萬結束這場鬧劇。

案例四:行為異常學生事件。

有位初中女學生舉止怪異,但這位女同學的母親門路廣,通過領導關系還是進了學校。

其怪異舉止包括:在教室上課時,突然當眾開始一件件脫衣服;老師正常講課時,這位同學突然走上講臺把老師的教科書撕了個粉碎,還會振振有詞批老師:“你這是什麽水平,還在這里教書……”;更甚的是,有一次拿著鋒利的圓規,直接刺向老師,老師直接被嚇哭了……

學校曾建議家長帶孩子做一下鑒定和治療,但家長始終不管不顧,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們小孩需要接受義務教育,學校無權開除學生”。結果,其它家長不幹了,紛紛上訪,在區領導的直接過問下,家長同意把學生領回,但也只是轉到了別的學校。這個孩子在家庭的“關愛”下,似乎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不過,別人的生活都不正常了。

案例五:學生在家跳樓,學校賠償事件。

一位初中男生,頭天晚上和自己的父親發生了口角,吵了一架,被自己的父親痛罵了一頓。這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第二天這位同學照常來學校上課,在課堂上聽課時,越想越生氣,越想越覺得委屈,就想回去和自己的父親理論,就直接沖出教室,沖破學校保安的攔截,沖回了家。

到家後,沒見到自己的父親,就從自家樓上一躍而下。事件到此並沒有結束。現在換這位父親沖回學校,以“學生是在上課期間出的事”為由要求學校賠償。學校不同意,就把學生屍體擡到學校,再不賠就揚言在學校門口設靈堂。最後在區教育局、區政府的調解下,學校賠償18萬了事。

以上案例,都是我們在調研中,真切了解到的。它們就發生在基層的學校。當然,在此為了保護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隱私,我隱去了真實的姓名。這些案例,並非中國獨有,事實上很多發達國家在社會發展到某一個階段也都曾出現過。然而,這些問題卻不是單憑學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門就能夠解決的,它往往需要的是社會性的整體解決方案。這些案例當然鮮見,但它對一時一地教育環境的危害卻不容小覷,如何讓學校、教師不再有此類後顧之憂,也需要頂層設計。

(作者為貴州省教育廳公務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