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向低利率區間挺進----降息不僅僅因為房地產大勢已去 立春

來源: http://xueqiu.com/9428236477/33411492

A.時機

一般傳統上,加息周期是牛市,降息周期是熊市,但是在今日中國,這個傳統效應不再,可以預見,中國將開始一輪降息周期,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或許還會看到第二乃至第三次降息,包括降準;在息率上,中國過去多年受困於房地產的飛速發展,不得不維持高位,已經大大落後於創新型經濟發展為主軸的發達國家,使得企業融資成本過高,而那些傳統的非價值創造型企業如銀行,則過多獲得無風險收益,大大阻礙創新和轉型經濟的發展,中國高層對房地產的過熱發展 一直高度關註,自2004年以來在口頭上始終表示嚴重關切,無數次仰望星空,祈求上蒼給出兼顧兩全的良方,都無奈迫於現實的複雜性,不得不跟隨這一巨大趨勢漂移,既不敢下重手,又不敢放任,十多年來如履薄冰;而房地產,終於在近乎惡性的超常規發展中,走到盡頭,雄風不再,不管怎樣,還是要遵循最基本的市場化原則,在房地產上過度強調投資,也要受市場懲罰的, 這是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幾百年積累下來的通用經驗。

房地產十多年的超常規發展,根本源起於中國建國後三十多年,房地產基數為零的背景,在一個真正的,大面積的無產者體系里瘋長,看上去這像是一種報複性的惡補,從過去的赤貧,到今天的超英趕美,是新中國歷史上一次真實的大躍進,這個飛奔的結果,使得中國40多個省會和重點城市的居民平均房屋產權擁有率遠超世界頭號發達國家美國,也遠超英國,它是歐洲這一數據的最高保持者。

近期美國人口普查局報告,2014年第三季度美國的住房擁有率是64.3%, 是近二十年的最低,而英國早在三年前就已經下降到63.8%,並且預計仍將下降,而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調查,截至2014年3月,中國城鎮地區住房擁有率已上升至89.2%,城鎮家庭擁有多套房比例上升至21.0%,而住房空置率高達22.4%,這些空置住房占用了4.2萬億的銀行住房貸款,從這些數字看,開句玩笑說中國是再也沒可能發生無產階級的文化大革命了,沒這個基礎和土壤了。

上述數據中,最讓人驚嘆的是空置房占用的4.2萬億銀行住房貸款,這表明我們這個社會有如此巨大的一筆資產不創造任何價值,就是睡在那里等升值,基本不參與社會流通,根本對賺取租金沒有興趣,房價持續上漲就是它們存在的意義,可是當這類數字堆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房價上漲的進程必會戛然而止,這筆錢如不發生踩踏效應逃脫,就是等著風化和腐爛,社會財富和資源的浪費到了這種程度,不是用觸目驚心四個字就可以一筆劃過的,人們終將為此付出代價。

這個代價就是整體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倒退,今天,當自住房擁有率達到如此高的程度後,個人靠囤積房產以及地方財政再想靠房地產大發展獲取超額收益的基礎已經完全不存在,擊鼓傳花,多數人手里都有了花之後,傳給誰呢?按照國際慣例,房產稅的實行將是必然趨勢,地方財政一定會走這條路,房產稅試點工作已經啟動,幾個回合之後,試行方案就會推出,三五年時間,甚至更短,就會全面鋪開,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必會落腳在這個最大最穩定的基座上,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房產稅本來就是地方政府最大的一筆收入來源,中國不會例外,老白姓最終也會接受,但條件是地方政府要更多的接受民眾的監督,用這筆錢,地方政府是可以做很多造福本地的大事的。

因此,多項數據和發展趨勢表明,野蠻原生態發展的中國房地產大勢已去,未來的方向是走向理性和科學,轉型經濟的根本,除了讓創新型經濟與中高端制造業成為主流之外,也包括讓房地產產業進入良性健康發展的軌道。

何謂良性健康的發展?那就是盡可能還原房地產消費使用的商品屬性,抑制房地產的投資投機屬性,從純金融角度看,數據顯示,長期而言,房屋投資收益比通脹高不了多少,而股市收益則大幅跑贏通脹。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收集了1890年以來的美國房價數據,經過通脹調整,房價上漲十分有限,實際就是和通脹相當,沒有明顯跑贏通脹的超額收益;而老牌資本主義金融重鎮荷蘭,其首都阿姆斯特丹,雖幾百年來經歷各種變局,仍有良好的數據存留,一份自1628年到2008年的房地產數據表明,荷蘭房地產四百年來,去除通脹因素,每年的增長實際上只有0.4%,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的誕生地,有很久的金融理財傳統;上述美國和荷蘭的數據好像還沒有把房產稅和維護裝修費用算進來,如果也計入的話,房產的增值效應長期看甚至是不敵通脹的。

取值美國與荷蘭的數據,一是他們經歷的時間足夠長,有說服力;二是他們在金融理財方面是全世界的最高段位;三是他們都是無可爭議的一線世界經濟強國;他們上百年的直接經驗就是標桿,任何一個國家要取得經濟的持久發展,在幾個核心問題上必須重視他們的數據,房地產剛起步的中國尤其需要認真對待他們的經驗,不要用任何所謂中國特色來做解釋,房產是必須生活品,其投資和投機屬性必須受到遏制,否則就會像當前這樣,22.4%的住房空置率,驚人的社會資源浪費,如果房價因投資投機需求持續上漲,那即便有更高的空置率,其表現出來的熱銷力度仍然不會減,市場表現會持續供不應求,這種虛假需求完全脫離房地產生活必需品的消費屬性,並隨產業鏈傳導出去,令所有相關資源和各行業產能假性繁榮,形成如同吸毒一樣的惡性循環,如果不能被有效遏制,最終腐蝕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正因為此,歐洲經濟發展最好的德國,在房地產上甚至連投資機會都不給。

在中國房地產基礎還很薄弱的情況下,國家可以不重視這些優秀經濟體的共同選擇和態度,走到今天,透支式的飛奔了十年,在超高的自住擁房率和超高的住房空置率這兩個數字面前,在經濟發展的未來走向上,是準備向美國、德國、荷蘭看齊,還是準備做現在的日本和香港,這是一個還需要爭議的問題嗎?!

房地產的發展讓中國人完成了從無產者到有產者的角色轉變,下一步,有產者會不會管理和經營好自己的資產,才是一個國家能不能走上長期持續發展之路的最關鍵因素,所謂有恒產者方有恒心麽,這個過程和這個教程,應該是由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多種金融理財手段的發展壯大來完成的,因為從世界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國民財富的占比中,房產不超過30%,剩余的都是金融資產,全部是房產那是土財主,表明其所生活的社會經濟活動低迷,投資機會稀少,持有多種金融資產是國民財富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實現它,低成本的運作資金是一個有利條件。

從美國經濟的發展史來看,整體息率運行區間越低,社會和企業經營投資活動就越活躍,創新成果就越多,資本市場和各類金融投資理財規模就越大,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中美兩國的利率體系在結構,各利率間的傳導機制和監管架構上大致相同,也都分為官方利率和市場利率兩大類別,但在運作上,區別還是較大的,主要表現在市場化的程度上,以及對經濟活動的敏感性上,美國自格林斯潘以後,整體利率的中軸線一直在下降,官方也主要在聯邦基金利率這一項上發揮調控作用,其余的交給市場;中國在過去十年房地產為第一經濟發展支柱後,到近期一直實行高資金價格的宏觀調控政策,緊縮貨幣,存款準備金率維持在20%的高位,據統計,中美兩國多種利率相比較的結果,是整體真實利率是美國的1-7倍。美國的寬松貨幣政策,使得資金價格低廉,消費貸款成本和經營投資成本低,進而刺激投資、出口、消費,經濟和資本市場長期活躍。

長期看,定調轉型經濟的中國,必然是按這個方向發展,整體息率運行區間將不斷下行,沒這個條件,轉型是空談,過去受限於房地產過熱的高壓,想做不敢做,現在房地產勢弱,推出寬松貨幣政策的時機已然成熟。

本次降息意義將不同以往,因為在這個節點推出,著實可圈可點:一來創新經濟正方興未艾,需要低成本的資金運作;二來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多種金融投資業務正走逐漸出低谷,需要大量資金湧入配合其積極發展;三是房地產強勢不再,貨幣寬松可以延緩其下探進程,過去中國的不幸在於人口多,城鄉差距過大,今天中國的萬幸也在人口多,城鄉差距尚在,房地產大躍進的惡果,將會被還能持續多年的城鎮化進程對沖不少,而更關鍵的是,這一趨勢下,貨幣寬松,不必擔心像08年那樣,4萬億會滑落到以地產經濟為代表的過剩產能中。

其實近兩年間,CPI數據的趨勢走向已經表明中國有可能向通縮方向發展,這個明顯的拐點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出現,如果不是顧忌房地產的瘋狂,在息率上應該早有動作,因為這不是立竿見影的,可這一等就又過了兩年,期間CPI環比已經多次出現負增長,同比增幅也已經到了1.6%,再這樣走一年兩年,很可能就真的通縮了,而一旦通縮,麻煩遠大過對通漲的治理。因此過去的兩年多真是非常糾結和痛苦的時段,只能慢慢熬,熬到今天,即使多次降息,房地產也終將雄風不再時,終於可以放手一搏。

至今還有很多人對房地產情比金堅,相信本次降息根本上就是為了扶植房地產;也有一些高層智庫認為降息是為了應對地產下滑的大沖撞,如國務院參事夏斌今年9月在上海發展沙龍上做的《中國經濟可能陷入嚴重蕭條》的演講,雖然當時還沒有啟動降息,但是其講稿披露的嚴峻境況就是降息的伏筆,而這種所謂的“嚴峻狀況”正是房地產吸毒模式綜合癥的一些癥狀罷了,越早處理越好,這些高層幕僚的過度擔憂,也側面反映了大政府指導經濟模式的一些弊端,反應慢,不靈敏,有盲點,自以為是;實際上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管得越少,越有生機,就像改革開放之初,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完全出乎高層預料,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中堅力量那樣,只要放開管制,國退民進,打破國企壟斷壁壘,對其進行產權改造,減少權力尋租空間,降低資金借貸成本,完善法制,中國經濟是不會差的。

接下來,要相信投資場所和投資手段之間的比值效應,前面已經分析過,房地產的投資屬性被如此看重本身就是一件錯事,但事實和背景決定了人們持有此看法的合理性,可是一旦有更加高效的投資場所和工具出現,那些所謂的堅定都是經不起誘惑的,無需房價下跌,不漲就可以讓資金急急逃離,這也是用市場化原則來應對房地產的畸形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利息整體下降空間會較大,因為我們更需要消費貸款成本和經營投資成本低,需要刺激投資、出口、消費,需要經濟和資本市場長期活躍,降低資金成本促進創新,待整體息率中軸下降到一個新的區間後,再行新的升降周期,這一過程,有利於資本市場,有利於經濟轉型,也有利於銀行盡早成熟,銀行不能老抱著央媽奶嘴,深度市場化對銀行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做得好,銀行會獲得重新估值。

B. 人民幣匯率

盧麟元撰文說本次降息的重大結果,將是終結人民幣二十多年的升值進程,轉而進入貶值周期,作者本意不願看到此景象,但推測貶值會必然發生,並將由此引發一系列衰退,我認為這是一種誤判。

息率的升降長遠看不會影響本幣的發展趨勢,決定一個國家幣值地位的,永遠是政治軍事實力、經濟實力、貨幣購買力和國際公信力,美國在過去二十年間利率總體上一直是走下行的,絲毫沒有影響美元應有的國際地位。

近年來,中國的軍事實力在不斷加強,軍費開支也逐年加大,軍工蓬勃發展,自主技術項目越來越多;政治影響力上也在逐年上升,已經具備主導區域性政經合作的實力, 盡管在很多理念上還和世界主流有較大差距,但是大的沖突是沒有的。

經濟上,轉型的根本目的,是要改變在全球產業鏈結構中所處的被動地位,一旦自主性因素加強,占全球經濟權重不斷擴大,話語權就增強,只要在國際公信力上沒有什麽疏漏,應該是能夠維持強勢貨幣地位的;

而購買力方面,房地產逐漸平穩下來,其他商品上大的物價波動應該是不會有的,從國家經濟轉型主攻內需消費的長遠策略看,購買力持續提升是向這一方向努力的成果,否則就是失敗,現在已經有不少在美歐生活過的人發帖比較人民幣和美元、歐元、加元與澳元的購買力,綜合看,尤其是在基本生活消費品上,人民幣的購買力是很強的,尤其是在電商發達的今天,這個優勢會保持很久。

所以,利率的升降,絕不是決定匯率的核心元素,會帶來短期震蕩,但絕不會影響趨勢,況且美元和人民幣的聯系史上,還有一個很大的糾結,1994年前後中美匯率存在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兩種價格,當時主政經濟的朱總理一口氣把匯率定在8.7,結束雙軌制,客觀上為中國之後的出口創造極大的有利空間,而美方一直對此事心有芥蒂,認為人民幣被人為貶值,多年來美國幾乎從未停止喊話,稱美方在貿易上吃虧,並堅促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這多年來對升值一直是半推半就,盡可能延緩其進程,希望最大可能的獲得經濟轉型的時間差同時保證出口的競爭優勢。

因此,綜合來看,影響匯率的因素非常多,權重比例不均,甚至隨時空境遇變化而更加複雜,絕不是僅僅因為一個利率的變量就能影響其趨勢,事實上,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成為一個持續發展的強國,才是關鍵。

C. 資本市場

從現在起,長遠看,中國經濟增長率會不斷下降,最後可能在3-4%左右穩定下來,並圍繞這個中軸波動,基數越大,增長越緩,這符合基本的數學定理,符合經濟規律,如果追求長期發展,那麽平均經濟增長率高於平均通脹率2-3個百分點就好,保持它,做到動態平衡就是善莫大焉,任何過大偏離都將引發經濟的大震蕩。

在資本市場上,有一個公共規律,那就是好東西從來是漲不停,短期幅度不大,長期積累驚人;而壞東西從來都是短期脈沖式直上雲霄,接下來是漫漫無期的跌不停,一國經濟的發展也是這樣,長效的就一定是相對較慢的,兩位數增長那是基數太低,層級太低,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再去追求高增長,那就離死不遠了,就好像從營養不良吃到健康,可以兩位數發展,從健康吃到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還要張嘴沒夠,那就可以去壽材店準備後事了。

所以現在報刊電視等媒體上天天掛在嘴邊的中國經濟不好之類的說辭,到底是要哪樣?我想不必太懂經濟,懂一點基本的規模發展論和數學常識,就應該知道現在還拿GDP發展數字來論經濟好壞和前景是否光明是多麽誤人子弟,甚至要人性命,那不就是給糖尿病人開暴飲暴食的菜單,給心血管病人三餐大魚大肉麽?

中國早已不是短缺經濟,量不再是問題,問題在質上,今後評價中國經濟增長的重點是質不再是量,這個變化是肯定的;為什麽中國資本市場從前年開始局部活躍,最近開始明顯活躍,降息後,開始全面躁動,甚至這兩天有點過了頭?

局部活躍就是開始追求“質”的發展的表現,那些企業和行業,雖然目前業績還未能顯現,但他們代表未來;這一期間受美國新經濟發展大潮的聯動,中國相關的中小企業進入了發展的活躍期,給經濟的未來塗上一抹亮色,以美國為代表的新經濟爆發,催生一波超強的資本市場大牛市,從前年開始,就逐漸席卷世界,這波牛市發生在世界整體經濟尚未完全複蘇的階段,確實讓很多人參不透個中意義,其實它發生的核心就是即將大行其道的智能產業,將全面改變現代經濟工商業的方方面面,既是一次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又是一次擊垮資源稀缺論的大戰,舉個例子,有過開車經驗的人知道,汽車的油耗指標有兩個,一個是高速狀態下的,一個是市區範圍下的,不同車型差異較大,兩者相差 高到70%,低至30%,因此開車最經濟的不是距離最短,而是用時最省和速度最快,這就是效率,智能產業解決的就是效率提升,這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既節省資源,又兼顧環保;當智能化不斷提升,單位能耗下的產出即會不斷增加,對資源依賴更低,產出卻更大,未來三五年,人們將明顯感受到上述變化,這正是本輪全球牛市的最核心,也是推動中國牛市的最核心之一。

除此外,近期中國資本市場明顯活躍,還受益於多個層面,直到上周降息,開始全面激活人氣,甚至出現了過熱;前文分析過,本次降息時機特殊,開啟了一個趨勢,是貨幣政策寬松的信號,會持續釋放資金,同時資本市場的相對低位會吸引各路資金,境外的,全社會的,而最大的一股資金洪流,十多年囤積在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會在比價效應的不斷推升下漸次進入,幾股資金洪流匯合資本市場,牛市特征已經非常明顯,這兩天的加速跑步入場,是一種心理躁動的表現,調整降溫將不可避免。

但寬松貨幣政策的大門是打開了,轉型中國所需要的中國創造,高端制造,刺激消費,低成本的資金,資本市場的活躍等等,在這個環境下更有可能有所成就,現在這個框架有了,後面就看如何建設和引導了。

只是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構成還不成熟,上個月我曾寫過《中國沒有藍籌股》,在這個題目下的第二部分《慢牛還是快牛》中專門推測過,缺乏真正藍籌股的股市特點很可能就是暴漲和長期慢跌,近期股市有點瘋狂的表現,印證我這個看法的基礎還是比較頑固的,市場的飛躍,那些周期性的,產能過剩的,資源性的,需要向社會讓利的行業群體都表現搶眼,盡管它們有一定的估值回升空間,但終究不是經濟長遠發展依仗的主流,牛市的核心邏輯一定是新興產業創新和制造,要清楚,執牛耳的,從來都是先知先覺者!

最後,如果說房地產大躍進讓中國人變得有產,那麽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多種金融投資理財工具的大發展將教會中國人認識到什麽才是好的投資品,從前年起我總說這幾年的股市好比2000年左右的房市,會出現一個席卷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長期牛市,中國要真的能成為世界經濟重鎮,全民就需要有這麽一次洗禮,希望這個過程是漫長的,當然也將五味雜陳,曲曲折折,最終,如果成功的話,大部分人會認識到,資本市場是最好的投資所在,這是世界發達體制國家的公認,也是一個成熟經濟體必須做到的,除非最後沒有成功,那資本市場的陷落也是與之相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