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包装大米市场


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0909/t2569082.htm


 复制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手法

  益海嘉里除了在中国食用油领域与中粮展开对垒外,近年来二者把竞争的领域拓展到了大米市场。2005年,益海嘉里旗下首家主营大米加工的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下称“益海佳木斯”)在黑龙江水稻主产区佳木斯成立,2006年,中粮集团大米部紧跟着正式挂牌。
丰益国际2008年财报显示,其在中国市场控股的大米加工企业已经达到7家(表1)。而根据益海嘉里网站资料,仅益海佳木斯的投资已达2.5亿元,现有 稻谷年处理能力近20万吨,按照规划还将投入7.5亿元建设益海佳木斯的二、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其年稻谷处理能力将达到100万吨。
根据 中粮控股(00606.HK)2008年财报,其在江西、江苏、辽宁有3座大米加工厂,每年大米产能为34万吨。2009年4月,中粮集团投资40亿元的 中粮天津粮油综合基地奠基,该项目建成后,中粮集团将增加60万吨的大米、面粉和饲料产能。在加工产能上,二者都在快速扩张。
尽管和北大荒等企业相比,益海嘉里是中国大米领域的后来者,但其大米产业链的开发模式颇具特色,形成了对水稻产业链“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模式。
以益海佳木斯为例,2005年在当地尝试订单种植模式,其大米产业链从种子覆盖到加工包装整个环节,形成了从良种选育—订单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产品研发的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模式(图1)。



这一模式首先根据国家制定的水稻规格标准,计算出最贴近实际的亩产,然后以企业实际需要的原粮数量,折算出最终投放的土地面积,随后与各个水稻协会联系,根据当地的土地面积与其签下水稻种植订单,再通过当地的种业经销商将种子发放到农民手里。
在加工环节,益海佳木斯的车间完成水稻的去壳、色选、抛光,70%成为精制大米,米糠占到8%左右,稻壳占到20%左右。米糠首先被用来提取米糠油,剩 余的米糠可以做饲料。稻壳则被送进锅炉燃烧推动汽轮机发电,由于保护了环境而且是生物质能源,每度电可以获得0.1元的补贴。益海佳木斯用稻壳每年可以发 电2160万度,仅补贴就可以拿到216万元,稻壳发电这一块已经实现盈利。稻壳燃烧后的白炭灰则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而通过对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取活 性炭、白炭黑、卵磷脂等十余种高附加值产品。
益海嘉里这一对水稻产业链“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模式在保证其获得稳定高质水稻产品的同时,提升了稻谷的附加值,2008年益海佳木斯年加工水稻能力20万吨,米糠6万吨,一期工程米业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7.6亿元,实现利税约2200万元。
2009年以来,中粮不仅进入大米行业的扩张速度在加快,而且其“福临门”大米产品也开始全面推广合同订单模式,而在其即将开工的中粮绥化项目中,也将实施益海这种综合利用模式。
除了在产能和循环利用上展开角逐外,两家的竞争还延伸到营销及品牌方面。进入2009年以来,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不仅将各自最强的食用油品牌用在小包装 大米上,还将各自积累多年的食用油营销渠道用于支持小包装大米的扩张。中粮控股在2008年年报中表示,在全国已经有256个城市的2543家超级市场出 售其“福临门”等小包装大米,未来销售区域将覆盖内地所有省市自治区,经销商增加至400家。益海嘉里小包装大米所倚重的“金龙鱼”食用油营销资源更为庞 大。资料显示,“金龙鱼”的一级经销商数量超过500家,二级批发商、分销商的数量达到8500多家。一级网络覆盖了除台湾省外的全国500多个大中小城 市,二级网络已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其中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渠道已深化到了乡镇与村庄。



1991年第一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下线时,益海嘉里在国内没有对手,而在金龙鱼小包装大米上市时,中粮已经和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米市场将是一个比食用油大得多的市场,益海嘉里又是否还能够重拾“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的辉煌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