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民企投資近2億元建設養老院,還說十來年就能回本?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投資需求兩年已經突破10萬億元,但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參與度不高,PPP項目落地難一直困擾著官方。

不過,財政部第二批PPP示範項目之一的河南省開封市民生養老院PPP項目(下稱“開封養老項目”)進展順利。不僅項目最終被民營資本拿下,落地開花;而且開封市財政局通過創新項目可行性缺口補助支付方式,以實物補償替代貨幣補償,從而實現地方財政不掏一分錢,卻做好這一兼具公益性的養老項目。

為開封養老項目提供咨詢的大嶽咨詢總經理金永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養老行業情況複雜、前期投資較大、回報周期長,而養老項目采用PPP模式還在探索中,開封項目一大特點是參與項目的民營公司打算長期運營這一項目,而且項目回報機制有創新,地方政府充分地利用了土地、中央專項資金等資源,用實物補償替代貨幣補償,減少了地方財政壓力。

民企拿下國家示範項目

7月14日,開封養老項目正式簽約,開封市民政局局長張暉與該項目公司即社會資本方——開封市福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輝,代表合作雙方簽署了項目合作協議。

出席簽約儀式的河南省財政廳PPP管理中心主任李新建表示,PPP項目落地難是普遍問題,這次開封養老項目簽約帶了好頭,而且民營企業來運營這一項目,也增強了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的信心。

開封養老項目是開封市首個養老采用PPP模式的項目,被納入財政部第二批PPP示範項目,是示範項目中10個養老項目之一,同時該項目也是河南省第一批PPP重點推介項目。

項目總投資2.2億元,建設主體工程和政府配套工程,占地面積70.95畝,主體工程包括建設綜合樓、康複樓等,政府配套工程包括建設兩棟老年養護樓等。該項目將落地於開封市社會福利園區,面向社會提供1500張養老床位以及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項目合作期為30年,其中2年為建設期,28年為運營期。項目具體運作方式采用建設-運營-移交模式(BOT)。

本報記者了解到,開封養老項目去年底正式公開招標,今年4月,河南宏錦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宏錦源集團”)、河南中城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城建設集團”)聯合體拿下這一項目,後者負責項目施工建設,前者負責項目後期的運營。兩家公司合資成立了PPP項目公司開封市福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其中宏錦源集團占90%股份,中城建設集團占10%股份。

為何項目運營方占據絕對控股權?金永祥告訴本報記者,這正是該項目的一大特點。

目前PPP項目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很多社會資本方都是搞工程的,希望投資建設工程然後快速退出,而這與PPP模式希望社會資本方主要運營項目的初衷相違背,也造成了社會資本短期行為與政府長期目標錯配。此次負責運營的宏錦源集團占項目公司絕對股份,說明這家公司希望長期運營這一項目,這有利於項目的運作,也符合PPP基本要求,能夠使政府的長期目標和社會資本的長期目標相一致。

而民企通過公開招標能夠拿到這一項目,也是該項目一大特點。

金永祥稱,民企參加PPP項目少情況比較突出,之所以參與少,關鍵是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不信任,主要問題還是政府不信任民營資本。開封養老項目最終選擇民企,與民企自身擁有公益性的經營理念有關,民企必須接受PPP項目長周期、低風險、低回報的項目特性;另外,民企也應該有社會責任感,有做公益事業的想法。同時,民企能拿到該項目,也與開封市政府對民企態度開放有關,從而使得雙方達成互信合作。

項目回報機制創新

養老行業情況複雜、前期投資巨大、利潤空間有限、回報周期過長,這些因素使得養老領域與PPP模式的結合還在探索中。其中,養老PPP項目的回報機制是關鍵的一環。

開封市財政局黨組成員、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心主任劉福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開封養老項目在回報機制上有創新,從而減少了財政支出。

開封養老項目回報機制采用使用者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

為該項目設計方案的大嶽咨詢項目經理劉洋告訴本報記者,項目主體工程完全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除土地費用2870萬元外,投入約1.533億元,建成後主要用於市場化經營,一個床位每個月收入大概為2600元,總計提供1000個養老床位。項目的配套工程則由社會資本方和政府共同投資,其中社會資本投資2370萬元,政府投資1430萬元,總計提供養老床位500個。

劉洋告訴本報記者,由於政府投資參與,確保該項目建成後的配套設施供社會資本使用,以此換取用於為當地“三無老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床位,保障“三無老人”基本養老需求。

與此同時,當地對可行性缺口補助作出了新嘗試。劉福啟向記者表示,在地方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而且當地同時開工多個PPP項目,因此對開封養老項目的可行性缺口補助采用以實物補償替代貨幣補償,這一創新可以減少地方財政支出。

劉洋介紹,該項目社會資本負責運營1000張養老床位,在收費的基礎上還有一定的資金缺口,需要財政補貼。開封市政府擁有500張床位,不過當地“三無老人”目前只有50名,也就是政府還富余450張床位。經過測算,社會資本的資金缺口大約相當於255張床位收益,因此政府將自己手上的富余床位拿出255張,交由社會資本進行市場化經營,以床位來替代貨幣補貼。

劉福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由於政府手上擁有500張床位,在滿足當地“三無老人”基本養老需求和拿出255張床位給予社會資本後,還富余約200張床位,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些床位也會交與社會資本運營,政府享有這部分運營收益的80%。

其實上述政府投資項目配套設施的1430萬元,都是來自於中央財政一筆用於支持地方養老的專項資金,劉福啟表示,政府如果用這筆資金單獨去建養老院,資金根本不夠。而通過PPP模式與社會資本合作,則充分地利用了這筆中央資金。而且通過上述政府補貼方式創新,開封養老項目中,地方財政沒有掏一分錢。

目前,全國範圍內開展的養老項目多是采用公建民營,即政府投資建設養老基礎設施,企業負責運營。這種模式可以化解養老機構運營初期土地成本的壓力和購買及運維設施設備的資金壓力。不過在業內人看來,這種模式下,政府和企業關聯度不高,只是針對當前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難的現狀而采取的權宜之計。

根據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目前養老類PPP項目多采用BOT或BOO模式,這對社會資本前期資金投入要求較高,尤其是土地租金成本。而為了減輕社會資本前提投資成本,開封市政府降低了養老PPP項目土地租金成本。

為了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封養老項目,地方政府在土地租金上給予了優惠,劉福啟透露,目前該項目土地使用年租金為51萬元。

據了解,開封養老項目前期的行政審批、土地獲取、基本養老服務對象的養老需求、政治和法律變更等風險由政府承擔。而項目融資、主體工程的建設、運營期間的市場需求、服務質量、經營收益以及移交期間的風險由社會資本承擔。

劉洋表示,根據之前的測算,開封養老項目社會資本可以用12年到13年收回投資成本。

30年合作期屆滿後,開封市福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將項目設施無償、完好地移交給項目實施機構或開封市政府指定的其他機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