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沒有藍籌股(二)----慢牛還是快牛 立春

來源: http://xueqiu.com/9428236477/32853980

《A股沒有藍籌股》一文發表後,很多詰問,百年老店 不是嗎?績優大盤不是嗎?優秀民企不是嗎?

對,當然不是!在很多對藍籌股的定義里,把藍籌股等同於績優股那是理解錯誤,偷換概念。

以下是維基百科對藍籌股的定義:

According tothe New York StockExchange,a blue chip is stock ina corporation with a national reputation forquality, reli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operate profitably in good times andbad. The most popular index that follows U.S. blue chips is the Dow JonesIndustrial Average.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s a price-weighted average of 30 blue-chipstocks that are generally the leaders in their industry.

(按照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解釋,藍籌是指那些在質量和信用上具有國家聲譽的,在經濟盛衰時期皆能穩定盈利的企業;最經典的跟蹤美國藍籌股的就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它以加權平均值的方法記錄了30家在工業產業中具領導地位的藍籌股的發展趨勢)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是美國資本市場三大指數中最悠久,最經典,也最重要的指數,它的指向性和敏感度都是最好的,是真正的經濟晴雨表,它的優秀來自於組成它的群體,多年來組成這個指數的群體的總數一直是30個,但是成員是否符合標準是常年都要評估的,符合者留下,否則剔除,什麽是藍籌股,可以說,道指的成份股就是藍籌股,鑒於它的高標準,除此外,都不是。

藍籌一詞來源於賭場,意思是最高價值的籌碼,如果把股票比做籌碼,藍籌應該是最高價值的那個群體,當然這不絕對,高市值只是條件之一,道瓊斯成份股的選擇並非簡單按照市值大小,例如最高市值的蘋果電腦目前還不是道指成份股,市值巨大的谷歌公司也不是,他們還在高速成長期,也還沒有開始給股東較穩定持續的分紅,蘋果直到2012年才開始分紅,而且股息率不高;不過在30個成份股里,大部分的市值是排進美國上市公司前50名的,群體上肯定是屬於最高價值的籌碼。

這些最高價值的籌碼群體,在進入到增速穩健發展的壯年期後,開始進入藍籌備選的隊伍中,市值龐大、績優、穩定持續的股息率是基礎條件,再增加一個必要條件,就會成為藍籌股,這個條件就是最廣泛的經濟影響力和發展趨勢敏感度。

對整體經濟而言,最廣泛的工商業影響力和趨勢敏感度就是最高價值,因為它們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把握好這個群體,經濟治理和反饋效率就可以做到接近極限。

成為備選藍籌的基礎,首先是行業巨子,有巨大的行業影響力,具有高度的運行效率,充分的市場化,在一個健康的市場里,這類股票就像一個社會的中產階級那樣,是中堅力量,他們代表整個經濟的強度,只是藍籌的要求更高,它們不僅代表強度,還要代表廣度,更多是跨行業多角運營,縱深兼具才可以。

波音公司,占據全球飛機制造的半壁江山,不論民用還是軍用,都是一把手,在收購合並了麥道公司後,全世界只有歐洲四國聯盟的空客公司可以與之競爭,在空運市場,波音的壟斷地位難以撼動,飛機制造牽涉的行業巨多,產業鏈綿長,涉及面廣袤,從高端的航天航空技術,電腦控制技術,通訊技術,導航技術,氣象科技,到基礎的材料,冶金,零配件產業,僅波音787一個機型就有遍布全球的135家供應商參與;從波音公司訂單的起伏和財報表現中,完全有能力傳導美國乃至世界經濟可能的趨勢和走向。

3M公司,最成功的多角化跨行業企業,旗下八大部門6萬多種產品涉及工業制造業的方方面面,無論重工輕工,軍用民用,統統涉及,從廣度上講,它是最典型的代表,它的收益表現,對整體經濟運行發展是一個最敏感的指示,因此這家企業也是入選道指成份股較早且地位最為穩固的公司。

如此,在金融、零售、制藥、能源、食品、信息與高科技、娛樂、高端制造業,化工等權重大,覆蓋面廣的領域內出列的30個代表,組成美國的藍籌股方陣,這個方陣是動態的,誰不符合要求就剔除,或者說,出現了更有代表性的就要替換掉代表性相對小的那個。

所以,藍籌股不等於績優股或大盤績優股,也不是大市值高速成長股,藍籌股沒有精確到非此即彼的定義,但它們最基本的共性是最廣泛的經濟影響力和趨勢敏感度,這個能力的獲得是長期市場化營運的結果,是經歷過幾十甚至數百 次兼並重組後的必然表現,它們這個群體背負準確傳導和反饋經濟發展趨勢的重任。

在中國,由於缺乏足夠長的市場化進程和必要的成長歷練,目前A股沒有藍籌股。

實際上,美國資本市場的牛長熊短和中國股市的熊長牛短,正是有無藍籌股作用的現實寫照,持續盈利的,保持較高股息率的,產業輻射力強的,增長穩健的藍籌群體,是慢牛格局的基礎,整體工商業的增長率在一定時期是有限度的,因此牛市走的長必須是慢牛態勢,要做到這一點指數成份股必須具備準確傳導和反饋經濟發展趨勢的能力。

中國的權重股,一來行業代表性太過單一,二來不是市場化出身,行政壟斷基因太大,談不上有什麽敏感性和傳導性,其市場表現非常兩級,經濟增長不振階段,如泥牛入海,下沈再下沈,打破所有數據上的所謂價值支撐,增長提升階段,就蠻牛沖天,極度透支未來,到了當下這個轉型期,就更是找不著北,不得不靠外部傳導,美國5年牛市,在近兩年中不斷創出歷史新高,QE正式退出確認美國經濟轉強之後,終於在中國有了傳導效應。

不管中國今天的經濟總量到了何種挑戰美國的位置上,很長時期內,你做不了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你總是需要被傳導的那個,你的制造業,需要接到波音、通用電氣、沃爾瑪、IBM、3M和各種品牌服裝鞋帽企業的訂單才能活躍起來 ,你的礦業冶金,需要國際期貨大鈔特炒熱得發燙才瘋狂起來,這種被動是我們的發展階段決定的,要破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如果不下決心破局,我們必定是下一個拉美化或者是馬來化,而破局的根本,就是要把拉動經濟的主動權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

近期的一帶一路和所謂的中式馬歇爾計劃,都是外向型的舉措,為過剩產能解困,當然有積極意義,但不是根本性的開拓新路,過剩產能不一定是優秀產能,不夠優秀的就要讓它淘汰, 茍活著沒任何好處,而媒體公然提出新舉措是為過剩產能開路,是理解正確還是腦袋進水了?為優秀產能,為優秀的中國制造開路是正解,就怕真的是為過剩產能找出路,那樣的話,結果是不會好的。

中國過去外交做了太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別再重複這樣的錯誤,要走出去,當然是最好的中國制造走出去,我想推動這項舉措的始作俑者本意也是這樣的吧,即便如此,境外的水也深如獐子島,墨西哥就突然說可能不玩了,和這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國家打交道不簡單,古巴遍地跑得都是宇通客車,可是宇通還有不少應收款沒有到賬,它真的拿不出來你能怎樣,派飛機還是軍艦呢?真正的馬歇爾計劃政治意義大過經濟上的,那些貸款大多數美國最終也沒要,再者那些被援助的國家不論人口還是基礎工業素質都是不錯的,所以給了馬歇爾計劃成功的保障,而且那個年代,也只有美國做得起這件事,今天中國的想法,走出去肯定是對的,但能不能用馬歇爾計劃來類比,我覺得不夠貼切。

要想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就要尊重經濟規律,優勝劣汰,政府到外面開疆辟土,打造框架,企業有能耐自己跑出去搶市場才是正道,讓政府去給你拿訂單,你就必須承擔除了經濟之外的別的東西,我不希望看到走出去使用的是這種模式,但是可惜目前媒體的解讀似乎就是按這個路子來的,盡管在運作手法上,看起來已經註意到了遵循國際上較成熟的方式,比如成立絲路基金,按照投資路徑來走,但是終究,政府不是企業家和投資家,在這件大事面前,企業要像個勇士和智者而不是個孩子。

說到這里,就又回到本文的主題上面了,就是市場化能力,尤其是那種能夠制造出藍籌股的市場力,有人說我誇大市場的能力,但是搞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看市場的力量,這沒有歧義。

由於沒有藍籌股體系和缺乏作為市場中堅力量的大量的準藍籌企業,中國經濟的被動性在基礎投資建設基本完成和房地產大躍進之後變得尤為突出,靠外貿拉動,那是要看美國人的購買力恢複活躍了沒有,而新產業的出現與成長同樣要看美國人的創新進展到哪一步了, 而真正自主的力量---內需,從來都沒能真正啟動過,當然,從貧困到小康,加上農業人口比重依然居高不下,靠內需拉動的路還漫長,可這是中國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不知道上上下下對這一點是否足夠清醒!

所以當下正在發生的牛市,外部因素來自以美國為代表的購買力和創新力的再度提升,內部因素來自於權重企業所有制的改革以及轉型經濟的持續推進,至於一帶一路和中式馬歇爾計劃,只是一個附和因素,這是新一界政府為經濟發展所做的努力,但不是根本推進經濟進入景氣周期的原因,作為一個被傳導的經濟體,所有大興土木的建設完成的差不多之後,自主權也就快旁落了,到別國去建設,主動性自然不能和自家相比,這條路不輕松。

這麽看來,建設一個藍籌股梯隊真是刻不容緩,這關系到經濟發展的自主權問題,絕不僅僅是資本市場的內部建設問題 ,中國的高層對此可有精準認識?

對於本次牛市,市場還在小心求證的過程中,很多人普遍認為這可能是一次較長期的慢牛格局,但是站在一個缺乏藍籌群體的市場上,慢牛是是不易的,快牛倒是更大的可能,快過之後,再次進入盤局或者漫漫熊市, 這一態勢的突破,直到中國經濟的組成與增長模式逐漸發生了質變以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4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