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期間美股投資者大量借款購入股票,保證金借款規模一度創最高紀錄。近來美股大起大落,此前的巨額借款成為股市的巨大隱患。
利用保證金借款進行的融資融券交易在2000年3月和2007年7月的熊市到來前都曾達到巔峰,被視為熊市的預警先兆。近期美股大跌,較上月的高位跌去6.2%,今年投資者的巨額保證金借款又成為市場進一步下跌的風險。
今年2月,紐交所保證金借款達到創紀錄的4660億美元,8月小幅回落至4630億美元。而2007年的巔峰規模也不過3810億美元,2009年年初僅有173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近來資產價格重挫,一些人已經將部分原因歸咎於,在融資者的投資接近虧損時,券商又降低了他們的保證金,這些投資者只得被迫拋售資產,進一步加劇市場跌勢。
投資研究機構Bell Curve Trading的首席市場策略師William Strazzullo認為,股市結束上漲和美聯儲結束本輪QE的時點吻合,這不是巧合。六年來,由於接近於零的利率、美聯儲購買資產的QE項目以及長期的低波動率,投資者紛紛增持股票等風險資產,現在需要削減大量風險持倉。
Strazzullo預計,隨著投資者大量平倉,標普500指數可能輕易考驗1750點,上周五該指數收於1885點。
TD Ameritrade的首席策略師JJ Kinahan認為,股市正在步入高波動的時期。現在的一大問題是,面對大起大落,許多投資者變得情緒化。
“碰到風險,他們通常要麽全部押上,要麽全部撤離。從杠桿和融資融券交易的角度看,這種做法可不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