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東歐表現不穩以及拉美地區經濟差強人意,曾經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正處於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谷。
這為全球經濟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當前油價處於四年低位,歐元區發動機德國經濟萎縮。
根據研究公司凱投宏觀整理的19個大型新興經濟體的數據顯示,8月這些地區的工業產出和第二季度消費者支出雙雙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8月出口增長也大幅下滑。
英國《金融時報》提到,這些趨勢正在強化人們的一種感覺,即較慢的增長正成為全球一些最具活力經濟體的長期特征。“這是新的常態,”凱投宏觀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對其表示。“就本十年剩余時間而言,只能這樣了。這是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首席經濟學家Olivier Blanchard上周公開表示,中期來看,新興經濟體的前景出現了相當重大的變化。
該機構的總裁拉加德認為,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家出現了明顯的經濟放緩,美聯儲結束QE將引發新興經濟體的震蕩。
稍早前,IMF下調了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受歐元區、俄羅斯以及巴西經濟增長疲軟預期的影響,其對2015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至3.8%。亞洲新興國家今明兩年的GDP增長預期則分別降至6.5%和6.6%。
下周,中國將公布第三季度的GDP數據,高盛在其預測報告中預計,
三季度GDP增速將從二季度的7.5%降至約7.1%。隱含的環比增幅為7.8%,略高於二季度。環比增速的提高主要得益於6 月份經濟顯著加速增長,為三季度帶來了較高的起步水平。
根據Now-Casting公司的模型,巴西今年的GDP增長或滑向0.3%,遠低於2013年的2.5%。(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