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聯網的歷史(1969-2009) 但斌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8b4ee0102v1y2.html

互聯網的歷史(1969-2009)
2014-09-08 大資管工場

作者/譯者:Cameron Chapman/jcky

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那麽很可能你花費了很多時間在網上。然而,考慮到互聯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又有多少人了解互聯網是如何起家的呢?

下面是互聯網的一個簡史,包括重要的日期、人物、項目、網站以及其它可以讓你至少明白我們現在稱作互聯網的到底是什麽或者是從哪里來的。

由於互聯網完整的歷史需要幾本書來寫,這篇文章只是讓你熟悉在1969-2009年期間互聯網的里程碑和給互聯網帶來變革和進步的事件。

1969:阿帕網(Arpanet)
 

 
阿帕網是第一個使用包交換技術(當時來說,這是一項新技術)的真實網絡。1969年10月29日,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計算機首次連接了起來。實際上,他們是未來互聯網的第一臺主機。

在網絡上發送的第一條消息應該是“Login”,但據報道,在發送字母“g”的時候,連接斷了。

1969:Unix
 

 
60年代的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開始使用Unix:一個在設計上對Linux和FreeBSD(當今,在網絡服務器和網絡主機提供商中最有名的操作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的操作系統。

1970:阿帕網絡(Arpanet network)
1970年,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BBN(該公司發明了可用於連接上網絡的“接口信息處理器”)公司之間建立的網絡。

1971: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於1971年首次被Ray Tomlinson開發出來,他也是那個決定使用“@”符號將用戶名和電腦名字(後來變成了域名)分開的人。

1971:古登堡計劃和電子圖書
1971年,最引人註目的開發是古登堡計劃的開始。對於那些不熟悉這個網站的人來說,古登堡計劃是一個全球性的努力,它的目的是將那些公共領域的書籍做成各種格式的電子書並供免費使用。

事情起因於當Michael Hart獲得了大量的計算時間的時候,他同時意識到未來的計算機不僅僅是計算本身,但是還包括存儲、檢索和查找信息,就像那個時候只有圖書館有的功能。他手動鍵入(無光學字符識別儀器)了“獨立宣言”,並推出了古登堡計劃,以便使得書籍中的信息也可以以電子的形式廣泛傳播。事實上,這就是電子書的誕生之日。

1972:CYCLADES(法國的網絡)
法國於1972年開始建立自己的類似於阿帕網的項目,叫做CYCLADES。雖然CYCLADES最終關閉了,但是它的一個想法很關鍵:主機只負責數據的傳輸而不是網絡本身。

1973:第一個跨大西洋的連接和電子郵件的普及
1973年,阿帕網第一次跨過了大西洋,和英國倫敦的一所大學連了起來。同一年,電子郵件占所有網絡活動的75%。

1974:TCP/IP協議的誕生
1974年是有突破性的一年。通過了一項將類阿帕網連接到一個所謂的“網際網路”的提議,這將沒有中央控制,並會在傳輸控制協議(最終變成了TCP IP協議)的規定下工作。

1975:電子郵件客戶端
隨著電子郵件的流行,1975年,南加州大學的程序員John Vittal開發了第一個現代電子郵件程序。這個程序(叫MSG)在技術上的最大進步是增加了“回複”和“轉發”功能。

1977:電腦上的調制解調器
1977年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一年。這一年,Dennis Hayes和Dale Heatherington開發了調制解調器,並介紹和出售給了計算機愛好者。

1978:電子公告欄系統(BBS)
在1978年的一次暴風雪期間,第一個公告欄系統(BBS)誕生了。

1978:垃圾郵件的誕生
1978年,不請自來的商業電子郵件(後來稱為垃圾)第一次誕生,Gary Thuerk給加利福尼亞的600個用戶發了垃圾郵件。

1979:MUD——最早的多角色遊戲
魔獸世界和第二人生是從1979年開始開發的,當時被稱作MUD(多用戶地牢的簡稱)。MUD是完全基於文本的虛擬世界,將角色扮演遊戲、互動、劇情和網上聊天結合在了一起。

1979:新聞組(Usenet)
新聞組(Usenet)也於1979年由兩名研究生創建。新聞組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討論系統,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在相關的新聞組中發布、公開信息,並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

1980:查詢軟件
歐洲核研究組織(也就是更廣為人知的CERN)開發了ENQUIRE(由Tim Berners-Lee編寫),這是一個用超文本寫的程序,世界各地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可以利用超文本(超鏈接)跟蹤人、軟件和項目。

1982:第一個表情
雖然很多人認為表情是Kevin MacKenzie於1979年發明的。但是它是在1982年Scott Fahlman在一個笑話之後用了一個:-),而不是MacKenzie用的-)。現代的表情從此誕生了。

1983:阿帕網上的計算機通過TCP/IP交換數據
1983年1月1日阿帕網開始通過Vinton Cerf開發的TCP/IP協議交換數據。數以百計的電腦都連到了交換機上,服務器這一名字也是83年開始叫的。

1984:域名系統(DNS)

域名系統於1984和第一個域名服務器(DNS)一起創建。域名系統是很重要的,因為與以前的數字相比,它使得互聯網上的地址更加人性化。DNS服務器使互聯網用戶可以輸入一個容易記住的域名,然後它會自動將它轉換成IP地址。

1985:虛擬社區(Virtual communities)
1985年,WELL(簡稱全球電子鏈接)出現了,那個時候最古老的一個虛擬社區現在還在運行中。它由Stewart Brand和Larry Brilliant於85年2月開發。它開始是為了讓全球的讀者和作者進行交流,並且是一個開放的但是卻是“有文化底蘊的、高智商的”人的聚會點。連線雜誌曾一度將WELL評為“最有影響的國際在線社區”。

1986:協議戰爭(Protocol wars)
所謂的協議戰爭開始於1986年。當時歐洲推行開放互聯系統(OSI),而美國正在利用因特網/阿帕網協議(最終取得了勝利)。

1987:互聯網在發展
到了1987年,互聯網上有近三萬臺主機。以前的阿帕網協議只能限於有1000臺主機,但是采用了TCP/IP標準後,使得有更多的主機變成了現實。

1988:IRC——互聯網中繼聊天
此外,在1988年,互聯網中繼聊天(IRC)首次被部署,從而為今天使用的實時聊天和即時消息程序開了先河。

1988:第一次重大的、惡意的基於互聯網的攻擊
第一個主要的互聯網蠕蟲是1988年發行的。它被稱為“莫里斯蠕蟲”,作者是Robert Tappan Morris,導致了大部分地區的互聯網的中斷。

1989:美國在線(AOL)誕生了
當蘋果在1989年推出AppleLink程序後,該項目被重新命名,美國在線(AOL)就誕生了。美國在線,今天仍然存在,後來使得互聯網在普通用戶之間受到了歡迎。

1989:萬維網(WWW)的推出
1989年,Tim Berners-Lee寫的萬維網協議也誕生了。它最初發表在MacWorld的3月刊上,並在1990年5月重新發表。它是為了告訴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一個全球性的超文本系統是CERN的最佳選擇。它最初被稱為“Mesh”,當Berners-Lee在1990年編寫代碼的時候,“萬維網”這個詞誕生了。

1990:第一個商業性的撥號上網ISP
第一個商業性質的互聯網撥號服務供應商也於1990年誕生——The World。同年,阿帕網停止使用了。

1990:萬維網協議完成了
萬維網協議的代碼由Tim Berners-Lee編寫,基於他一年前提出的建議和HTML、HTTP、URL標準。

1991:第一個網頁誕生了
1991年在互聯網世界有很多重大創新。第一個網頁被創建,並且很像第一份電子郵件解釋什麽是電子郵件,它的目的是解釋什麽是萬維網。

1991:第一個基於內容的搜索協議
同一年,第一個查找文件內容而不僅僅是查找文件名稱的搜索協議誕生了,叫做Gopher。

1991:MP3成為標準
也是在同一年,MP3文件格式正式被接納為標準。被高度壓縮後的MP3文件,後來成為通過互聯網分享歌曲和整個專輯的流行格式。

1991:第一個攝像頭
這個時代的有趣的發明之一就是第一個攝像頭。它部署在劍橋大學的計算機實驗室,其唯一目的是監視一個咖啡壺,使實驗室用戶可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一個空的咖啡壺上。

1993:Mosaic——第一個供大眾使用的圖形化瀏覽器
第一個被廣泛下載的互聯網瀏覽器是1993年開發的Mosaic。雖然Mosaic不是第一個Web瀏覽器,但它被認為是第一個可以使非技術人員上網的瀏覽器。

1993:政府加入的樂趣
1993年,白宮和聯合國網站均上線了,標誌著.gov和.org域名的開始使用。

1994:網景瀏覽器(Netscape Navigator)
Mosaic的第一個大的競爭對手——Netscape Navigator——在一年之後(1994)發布了。

1995:互聯網的商業化
1995年通常被認為是網絡商業化的第一年。雖然在95年之前,有一些已經上線的商業企業,但是在那一年有一些關鍵的事態進展。首先,SSL(Secure Sockets Layer)由網景公司開發出來了,使在線進行金融交易(如信用卡付款)更加安全。

此外,兩個主要的網上企業在同一年開始運營。在“Echo Bay”上的第一次交易在這一年進行,Echo Bay後來變成了eBay。Amazon.com在1995年也開始運營了,雖然它在6年內沒有盈利,直到2001年才開始盈利。

1995:Geocities和Vatican的上線,還有JavaScript
這一年的其他重大進展還有新推出的Geocities(於2009年10月26日終止)。
Vatican也第一次上線。
Java和JavaScript(剛開始被其創始人Brendan Eich稱為LiveScript,並將其作為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的一部分進行了部署)在1995年首次被介紹給了大眾。第二年,微軟發布了ActiveX。

1996:第一個基於網絡的服務(webmail)
1996年,HoTMaiL的(大寫字母合在一起是HTML)——第一個郵件服務啟動了。

1997:術語“博客”出現了
雖然第一個博客有這樣或那樣的形式,但是“博客”這個詞在1997年被第一次使用。

1998:第一個不是靠傳統媒體報道的新聞
1998年,第一個打破傳統方式的重大新聞報道是克林頓/萊溫斯基的性醜聞(也有像“Monicagate”之類的綽號),在新聞周刊宣布這一事件結束之後,The Drudge Report網站發布了這條新聞。

1998:Google!
Google在1998年上線,給人們在網上搜索信息的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1998:基於互聯網的文件共享開始生根發芽
同樣是在1998年,Napster公司在互聯網上為音頻文件的共享打開了大門。

1999:SETI@home項目
1999年是另外一個更加有趣的項目上線的時候:SETI@home項目。該項目是一個通過互聯網利用世界範圍內的300多萬臺計算機進行計算的分布式計算項目,一旦計算機處於屏幕保護狀態,那麽意味著計算機就處於空閑狀態了,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了。該項目目的是通過分析天文數據來探索外星球智能的跡象。

2000:網絡泡沫破裂
2000年是網絡泡沫破裂的一年,給大批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數百家公司被迫關閉,有一些還沒有為他們的投資者盈利。納斯達克列出了受泡沫影響的許多高科技公司,最高時達到了5000點,然後在一天之內失去了10%的價值,並最終在2002年10月降到了谷底。

2001:維基百科發布
在網絡泡沫依然強勁的時候,維基百科於2001年啟動,為聚合式的網站內容/社會化媒體鋪平了道路。

2003:網絡電話(VoIP)成為主流
2003年:Skype面向大眾發布,給用戶提供了一個界面友好的IP語音電話。

2003:MySpace變成了最流行的社交網絡
同樣是在2003年,MySpace發布。它後來發展成為一個時期內(現在已經被Facebook取代)最流行的社交網絡。

2003:CAN-SPAM Act將垃圾郵件拒之門外
2003年的另一個重大進展是在控制未經請求的色情和營銷信息方面的成果,即眾所周知的CAN-SPAM Act。

2004:Web 2.0
雖然在1999年Darcy DiNucc就創造了“Web2.0”這個詞,它指的是高度互動並由用戶驅動的網站和富互聯網應用(RIA),直到2004年才得到廣泛使用。在第一次Web 2.0會議上,John Batelle和Tim O’Reilly提出了“網絡平臺”這個概念:應用軟件構建在互聯網上,逐漸遠離桌面(桌面軟件有依賴操作系統、缺乏互操作性的缺點)。

2004:社會化媒體和Digg
術語“社會化媒體”被認為首先由Chris Sharpley提出,並在同一年,“Web2.0”成為了主流概念。社會化媒體網站和網絡應用允許用戶創建和分享內容,並且在這個平臺上可以相互交流。

Digg,一個全新的社會新聞網站,於2004年11月推出,為諸如Reddit,Mixx和Yahoo! Buzz之類的網站開了先河。Digg對傳統的發現和產生網絡內容的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新聞和網站連接全都是由社區投票民主決定。

2004:Facebook向大學學生開放
Facebook於2004年推出,當時只是對大學生開放並叫做“The Facebook”,後來,“The”被從名字中去掉了,雖然仍然存在。http://www.thefacebook.com 

2005:YouTube——大眾可以分享的流視頻
YouTube於2005年推出,提供免費網絡在線視頻存儲,並給大眾分享。

2006:Twitter開始推了
Twitter於2006年推出,它最初的名字是twittr(受Flickr的啟發);Twitter的第一條信息是:“just setting up my twtt”。

2007:網絡電視
Hulu在2007年首次推出,與美國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和Fox合資,目的是使流行的電視節目可以在網上觀看。

2007:iPhone和移動網絡
2007年最大的創新肯定非iPhone莫屬,在移動網絡的應用和設計上,它幾乎負責了全部。

2008:“網絡選舉”
“網絡選舉”第一次發生在2008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期間。這是第一次總統候選人利用了互聯網上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希拉里•克林頓的視頻在YouTube早早地就出現了。幾乎每一個候選人都有Facebook頁面或Twitter帳戶,或者兩者都有。

Ron Paul通過網絡籌款,單日籌到了430萬美元,創下了歷史記錄,並且幾個星期之後,以一天籌到440萬美元的紀錄打破了自己創下的紀錄。
2008年的選舉將政治和競爭移到了網上,這一趨勢在將來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

2009:ICANN的政策變化
2009年互聯網最大的變化之一是美國放松了長期以來對ICANN的控制,ICANN是互聯網的官方命名機構(它是域名註冊的主管部門)。

將來?
本文原文最早載於Six Revisions網站2009年11月15日,原標題:The History of Internet in Nutshell,作者Cameron Chapman,譯者jck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