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貨幣政策遲早是要回歸常態的,這意味我們正走在加息的路上。
加息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承擔更高的利息,以及更高的機會成本,對於股市來說顯然是不利的。因此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絕非杞人憂天。
德銀首席美股策略師David Bianco特意研究了,歷史上,美聯儲加息對股票表現的影響。
他在報告中指出:
在頭幾輪加息中,股市通常會遭賣出,但是賣出的強度和持續時長視具體情況而定。在加息周期的早期,賣出規模通常比較小,會很快恢複過來並且標普500指數在接下來的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里還會繼續上漲(例如2004、1983和1972年)。但是,在加息周期的晚期,許多賣出就會演變成大幅回調甚至直接轉入熊市。
很可惜,只有事後我們才知道,當時究竟處於加息周期的哪個階段。
Bianco繼續寫道:
判斷假期周期的位置總是主觀的,但是自上一次大蕭條以來的收益率曲線、通脹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判斷。
明年可能是另一處於加息周期中期的一年,我們預計標普500指數不會對加息產生激烈反應,但風險在於美聯儲加息的過晚或者幅度太小,以至於通脹加速迫使它以高於預期的水平進行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