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太吉煎餅:1張煎餅的O2O營銷夢 估值4000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397.html

在北京建外SOHO西區的10號樓,有一家叫黃太吉的煎餅鋪,在這個只有16個座位面積不超過20平米的店舖外面經常排起長隊。有不少人是從朋友、微博、媒體上聽說了黃太吉,特意趕過來嘗嘗到底是個什麼味,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原本週末人煙寥落的國貿大廈,也因為來買煎餅的人熱鬧了起來!創始人赫暢調侃說,來他這邊買煎餅排隊,感覺跟春運買火車票一樣。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煎餅鋪,估值達到了四千萬。赫暢的目標是,2015年下半年開到20家店,最終讓黃太吉在美國上市。

當不少互聯網公司還在思考O2O怎麼做、怎麼佈局的時候,黃太吉已經開始行動了。赫暢說黃太吉還有一些不足,希望人們可以卸下黃太吉身上的光環。也許今天黃太吉還遠遠沒有達到赫暢心中的目標,但它卻讓我們眼前一亮。我試圖去探究黃太吉經營的一些理念、方法,或許可以給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們、電商O2O從業者以及將面臨互聯網變革的傳統行業一些啟迪。

超出用戶預期

為什麼大家喜歡到黃太吉買煎餅?因為這裡的煎餅是用心做的。何謂用心?就是將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變為產品和服務的一部分。煎餅哪裡都有賣,黃太吉的味道也不會比其他地方的好吃太多。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的服務很棒,這裡很好玩,經常會有一些新鮮有趣的玩意兒,消費者都是奔著黃太吉的用戶體驗來的,都願意為超出自己預期的體驗買單。

黃太吉哪些事情超出了用戶預期?比如黃太吉門前不允許停車,赫暢就做了個停車攻略。你走近店裡的收銀台,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菜單而是如何停車不會被罰款。如果不幸被罰老闆會送上南瓜羹以表安慰。光棍節,這裡的油條買一送一,不過你得先拍照證明自己是光棍。六一兒童節,會有「超人」、「蜘蛛俠」給大家送煎餅。戴著紅領巾來這裡還會送你煎餅果子。

有一家叫黃太吉的煎餅鋪,在這個只有16個座位面積不超過20平米的店舖外面經常排起長隊。有不少人是從朋友、微博、媒體上聽說了黃太吉,特意趕過來嘗嘗到底是個什麼味,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如果這些活動還可以理解為吸引顧客搞的營銷活動,那赫暢研究些「外星人」和「史前文明」的這類冷門的事情,甚至做出長達1500頁的PPT免費狂講上6個小時去顛覆大家的三觀,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了。這在別人看來是件不可理喻的事情,你說你一個賣煎餅的不好好研究煎餅怎麼做更好吃,卻去研究外星人,這事和你有關係嗎?片面的看,的確沒有關係,但如果我們再深入想想,真的沒有關係嗎?黃太吉體現了赫暢的信念和經營理念,赫暢不少的理念和宇宙大爆炸的理論頗為相通。

在這裡,黃太吉希望你買到的不僅僅是好吃的煎餅,還能享受整個買煎餅的體驗,讓你覺得很好玩,滿足你的好奇心,這些體驗是其他煎餅店沒有的。這也是老闆用心之所在,赫暢將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變為黃太吉煎餅的一部分,你買的不僅僅是一個煎餅,還認識了一個賣煎餅的研究外星人的很好玩的朋友。

產品標準化

赫暢仔細研究了麥當勞、肯德基,發現其在全世界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產品形態,漢堡就是兩片面包,中間夾什麼都行,但是口味千變萬化。披薩只要做好麵餅,上面隨便撒什麼都行。這樣既能滿足消費者的各種口味需要,產品又非常容易標準化,有效降低了全球推廣的門檻。中餐有其獨特的口味,但包子、餃子、面條之類不容易標準化,因而很難能競爭過肯德基。所以赫暢選擇了中國的漢堡和披薩——煎餅果子和卷餅,這樣將來才有可能向肯德基等洋快餐宣戰。為了擴充品類,滿足消費者多樣的需要,黃太吉還推出了卷餅系列,麻辣涼麵等。

差異化營銷

孫子兵法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找準颱風口,豬也會飛起來!雷軍的小米手機借助社交媒體營銷和移動互聯網的大勢,2013年上半年業績超去年全年,銷售額達132.7億。赫暢也是個善於借勢的創業者。他看到了互聯網社會化結構的趨勢,借助新浪微博、消費者自身、名人效應之勢,來傳播黃太吉的品牌。

產品是1,口碑是0。產品是口碑的基礎,卓越的產品可以通過口碑來快速傳播,但產品本身不過關,再好的營銷、砸再多的廣告也沒用。黃太吉的微博都是赫暢本人在管理,通過微博來實現品牌與消費者的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直接溝通,正是這些互動讓消費者更好的瞭解了黃太吉,由此帶來了知名度、口碑和銷售上的提升。

事實上,產品做得優秀,顧客願意主動為其傳播。關於如何做微博,他本人有著自己的一套理念,去思考營銷的本質,為誰做?內容哪裡來?怎麼和用戶互動?店門前放著一個木馬,讓大家去騎。還有各種有趣好玩的玩意,紐約的玩偶,巴黎的雕塑,所有這些都是為用戶創造一個分享的環境,這樣用戶就會自發的創造內容,黃太吉所需要做的就是轉發互動,讓消費者幫助傳播。

講煎餅最多講幾個月,但是講自己的生活、愛好,講心經,講消費者生產的內容,這就是個黑洞,永遠講不完。當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黃太吉不會轉發任何人的,都是自己原創,髮長微博。在微博上展示老闆、員工真實的生活,創業的艱辛,半夜兩點打烊,早上六點多就出門,創業三個月,赫暢瘦了將近30斤。有位創業者去店裡消費,看到赫暢的艱辛,安靜地點單,靜靜地付款、等待,然後安靜地離去。看到顧客對自己發自內心的理解,這對於一個創業者是何等的幸福!

雖然黃太吉的營銷做得好,但赫暢沒花一分錢做廣告。營銷的本質是製造反差。剛開始時赫暢用自己的車送外賣,結果發現大家對開著大奔送外賣很感興趣,紛紛在微博上曬圖。將來黃太吉第二家、第三家店,將會有Segway、奔馳Smart來送外賣。店內免費的WiFi,牆上貼著微博、微信、陌陌等賬號,「在這裡,吃煎餅喝豆腐腦,思考人生」等頗有文藝氣息的海報也非常顯眼。

為了慶祝結婚五週年,赫暢邀請了微博粉絲、好友等穿正式禮服出席慶典,整個典禮看上去就像個小型電影發佈會。甚至黃太吉的招聘廣告要麼是員工的角度來闡述,或者老闆娘親自出馬,從一個妻子的角度來闡述丈夫的辛苦,以情動人。所有海報的視覺效果很棒,但他們沒有請專業的攝影團隊拍攝,全部都是自己買一些道具完成。之前做的停車攻略其中有一條就是把後備箱打開,後來形成了一個傳統,來黃太吉吃煎餅就要把車後備箱的屁股翹起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觀。很多時候企業會來一些大單,後來甚至有企業和其他公司競爭拿到黃太吉最大的訂單。甚至在百度開放云編程的馬拉松現場,你也可以看到黃太吉的身影。

考慮到不少人晚上K完歌要吃夜宵,黃太吉將營業時間延遲到凌晨兩點,不少KTV是不讓外賣送進去的,黃太吉就專門做了黑色袋子,外面印著有趣的「出來混要懂得偽裝」。後來和溫莎等KTV的官微互動,它們甚至允許黃太吉送入包廂,以後黃太吉再也不用「偽裝」了。另外,梁冬、延參法師等明星人物也給黃太吉帶來了人氣。不少消費者甚至給黃太吉送來了自己的玩偶、娃娃,表達自己的喜愛。

互聯網思維

「不要問創業能為你帶來什麼,而是要問你能為創業做些什麼。」赫暢在自己的文章裡認為創業用到了四法:心法、道法、章法、玩法。他對史前文明,外星人,世界末日,宗教神話,易經五行,量子力學皆有涉略,而且總能悟出自己的法,總能思考出這些和創業的相通之處和對創業的啟迪。當然,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之前在百度、Google等互聯網公司從事設計、用戶體驗相關的工作,這些經歷讓他習慣用互聯網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即使是做煎餅也一樣。在互聯網行業赫暢的用戶體驗工作肯定不是做得最好的,但在做煎餅上郝暢可以說把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

黃太吉從不想去控制顧客,而是希望去引領顧客,希望他們能像果粉迷戀蘋果產品一樣對黃太吉產生宗教般的依戀。他會告訴別人黃太吉為什麼這麼做,他會思考:為什麼煎餅這事只有我能做成?怎麼用互聯網的思維做企業,做產品?甚至開發新的品類時黃太吉會邀請部分顧客免費試吃,根據顧客的意見和反饋不斷改善,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做產品時常用的迭代開發,不斷根據用戶的反饋改善產品質量。

黃太吉現在才起步不久,赫暢說希望黃太吉最終可以到美國上市,得到資本市場認可。不管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開了多少家,我們將來也要在美國開多少家。讓老外也吃蔥花、煎餅。小生意大志向,這一直是赫暢的Belief。赫暢希望煎餅果子上市,做一個大的互聯網公司對中國經濟的幫助是有限的,但如果能用互聯網的思維去開上千家煎餅果子店可以解決幾十萬人的就業,也更證明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

這是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這個時代的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得到認可。這也是為什麼像海底撈、黃太吉、三兄松鼠堅果等越來越多商家因為卓越的體驗而成功。這是時代和社會的大勢。以前商家只是把自己定位為賣產品的,他們關心的是如何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品質來吸引消費者,更多的是薄利多銷的策略,更多的是靠慣性,別人都是這麼做的,沒有仔細思考商業的本質是什麼。

商業的本質是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只有真正從人的角度關心你的用戶,不僅僅關心他們在買商品的體驗,同時考慮他們在購買商品之前和之後的需要,從情感上滿足他們,這樣他們願意付出比其他商品更高的價格,甚至發自內心的感激你所給他帶來的一切美好。當設計師、產品經理做產品的時候,當電商做品牌賣商品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用戶體驗的本質是什麼?自己做的是否足夠好?是否用心做了?是否超出了用戶的預期?甚至是否感動了用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925

「非主流」投資人麥剛:我為什麼投資黃太吉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626.html

一束馬尾辮、健康黝黑的皮膚、談到興頭時敞懷大笑,麥剛看起來儼然時尚界大咖。當然,他有一個身份——「非主流」的天使投資人。

「創業工場鄭重承認我們就是投資黃太吉的『某知名投資人』。由於本人一向懶散,未及時公告,抱歉。」這是日前麥剛在微博上針對虎嗅網質疑黃太吉的文章所做的表態。不過「某知名」是加引號的,因為與網絡營銷做得如火如荼的黃太吉相比,投資人麥剛可謂非常低調。甚至一度有人將麥剛旗下的創業工場與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分不清楚,雖然作為創業孵化器來說,前者要比後者早上了4年多。

而翻開麥剛的簡歷,一定會映入你腦海一個詞「華麗」:1997年便入行VC;參與籌建深圳創新投資公司;參與創辦上海浦東科創投資公司任副總裁;擔任德豐傑投資基金董事;創辦SNS網站億友;創辦文檔分享網站豆丁;創辦通卡並任公司董事長;擔任中國青年天使會常務理事、天津天使投資協會會長……

「我本人是中國最早的VC從業人士,後來自己又創業,之後又開始做天使投資,也給基金出資做LP,這些經歷讓我把行業裡所有角度都看遍了,每個角色環節的利益、想法和糾結所在都打通了。」麥剛這樣向i黑馬總結了自己的「GP—LP—創業者—天使投資人」軌跡。而當黑馬哥問及麥剛現在最喜歡的身份標籤時,他的答案是天使投資人,目前他已經累計投資了近60家創業公司。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做過GP、LP和多次創過業的天使投資人,麥剛為什麼投資備受爭議的黃太吉?他為什麼投資做傳統行業的IT男?他又持有什麼樣的投理念和原則?以下為麥剛口述。

「水泥+鼠標」

我現在做投資比較關注「水泥+鼠標」領域,這個概念是我在2009年就提出來的,但那時候並沒有真正實施。2011年開始,我就發現大多數互聯網創業者難以為繼了,而「水泥+鼠標」卻是一個可以突破的方向。應該說我的思維是超前的,通過近年投資的這些案子的實際操作也驗證了我的看法。

為什麼我會去投黃太吉?因為其創始人赫暢用互聯網思路進入餐飲業的方向讓我很認同;另一方面赫確實是個人才,他曾在百度、谷歌待過,對互聯網營銷和用戶體驗的理解都很深刻。這兩方面都具備了,我就毫不猶豫地投了。

黃太吉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對傳統餐飲的營銷和用戶體驗進行了改進。後來有人說要跟風做個肉夾饃,但這真的就是發微博、發微信和製造話題這麼簡單嗎?不是的!一個公司的成功,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東西,比如黃太吉的互聯網下單流程、顧客體驗機制和排隊系統等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內部運營的。

說實話,讓全部消費者都喜歡黃太吉是不太可能的。它能通過互聯網低成本地迅速獲取用戶,這已經很厲害了,因為消費市場只要足夠大,賣狗屎都會賺錢。互聯網對傳統餐飲行業的改變是在體驗和品牌內涵上,吃黃太吉和在大街上買煎餅果子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後者會讓人覺得很屌絲,而前者對許多人來說就意味著小資。這和小米手機一樣,都在給自己貼一個標籤。

此外,我投資的潮品店泡泡瑪特也是個類似的例子,你從中能感受到互聯網對傳統零售行業供應鏈的變革。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以前在新浪工作,更早前做過零售業,將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結合起來他很有經驗。比如,過去商家自己去採購產品,然後再賣給消費者,消費者是被動接受。但泡泡瑪特在採購環節會引入一些互聯網因素,舉例說採購數據來自淘寶網,並讓用戶參與到採購的過程,用戶認為哪個好他們就採購哪個。供應鏈管理正應用互聯網的模式進入消費者主導的C2B時代,這將是零售業的根本革命。

我投資的果酷網體也體現了IT手段及互聯網對傳統服務行業的改變。果酷網創始人賈冉既沒有像赫暢那樣用互聯網營銷,也沒有像王寧一樣做很傳統的零售業,他選擇比較好入手的水果切,運用IT技術去開發系統、控制訂單流程和建立採購體系。一個普通的水果商販或許能服務十幾家企業,但是要服務好成千上萬的企業就必須有強大的管理運營體系,這個時候就盡顯IT人的優勢了。

上面三個都是IT男轉型傳統行業的典型案例。什麼樣的IT男適合做傳統行業?首先必須特別喜歡干髒活累活,很多IT男都過不了這一關,太多人喜歡追逐熱點。同時你還要明白互聯網也不是萬金油,不是抹到哪個行業都可以。你必須找到一些合適的領域,例如同樣做零售業,做標準化零售業就沒戲了,而體驗型的和非標準的零售業就有很大發展空間。所以,創業者要明白這個趨勢,並且聰明地跟上這個趨勢,很多創業者人云亦云,別人搞App,他就搞App,但不知道天已經變了。

很多人認為,我投資的這些都是沒有門檻的小生意,但在我看來,消費行業從來沒有小生意,低門檻的生意往往表明市場需求量越大。而規模永遠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只要運用互聯網你就能不斷的擴張用戶,並通過IT技術進行大規模運營管理。

為什麼投資「水泥+鼠標」?

互聯網再怎麼玩兒都出不了流量這個圈,因為它的本質就是倒騰流量,如果一個創業公司過多依賴外部買流量就意味著永遠為別人打工,購買流量之後,還要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為何大部分電商公司不賺錢?因為電商的本質核心不在線上,而在於你的品牌、品類、產品推廣和繁瑣的供應鏈管理。所以,你的外部流量越大,就意味著你靠別人的東西越多,也表明你越弱勢。

一個人的黃金創業年齡是從25歲到45歲,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年,所以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傳統消費服務行業干幾年至少還能掙點錢,比如賣個煎餅一年也能賣好幾千萬元。你在互聯網行業即使有人給你投資,你最多燒5年,最後也不過是做個夢,而在傳統行業做五年就可以獲得財務自由,這是我給創業者的一個忠告。

這個世界上「人中龍鳳」寥寥無幾,很多創業者注定要失敗的,絕大部分生意注定是小生意,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微軟和谷歌。最大的創新一定是有週期的,互聯網發展歷史上較大的創新無非就是門戶、搜索和社區,別的全是小風小浪。微創新有什麼用? 第二天就被人複製了,過去總有創業者講微創新,我認為這頂多是個起步的訣竅,絕對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

大部分創業者把創業都當成一種實現自我的努力,但他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決心,在還沒看透行業本質的情況下就說,自己一定會堅持下去直到找到方向。有決心很好,但是成敗卻不是由決心來衡量的,在行業趨勢面前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所以回到那句老話「男怕入錯行」,堅持和維持是不一樣的,維持的後果會很嚴重,就是浪費青春,浪費時間浪費錢,不如早死早超生。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首先我是一個愛思考的人。此外,我也創過業,很清楚一個企業是怎麼運作的。創業能成功首先是因為你抓住了強需求,這不外乎用新的手段去滿足過去的需求,或者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產生新的強需求,但強需求不是天天都有的。抓住強需求後,你就需要用好的產品去滿足這種需求。所以,我從來不講概念,只想著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

「很多投資人就是博傻」

現在的創投圈都是怎麼玩的?首先創業者要和媒體搞好關係,爭取報導經常有,就算憑空炒作也要炒作出來,而後一堆投資人看哪個項目曝光率高就選擇投資。

其實很多投資人就是博傻,許多創業者拿著他們的錢到處亂砸。現在的投資人很浮躁,缺乏獨自思考的意願和能力,基本上以跟風為主,哪個領域熱就往哪裡跑,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過去這幾年,投資圈追求的都是熱點,以很高的價格投進去,三五年後回頭看這些瘋狂的案例,你會發現大多數都會以失敗告終。如果你投機對了,不貪心儘早退出就會賺很多錢,投機錯了,基本上就是血本無歸。整個天使投資圈的成功率肯定不到20%,我的投資成功率撐死也就是30%。

投資圈和娛樂圈是一樣的,都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回家吃白米飯和鹹菜,偷著哭。天使還好,虧了也是自己的錢,哭過就算了。機構化的管理人還得要用各種方法把自己的業績描述得非常漂亮,畢竟他們還要向LP負責。我們不能把薛蠻子,雷軍和徐小平這些超級天使的成功當成普遍的概率,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比較成功的企業家,所擁有的資歷和人脈也是絕大部分天使投資人所不具備的。那麼如何定義成功的天使投資人?在麥剛眼裡,一直不願用回報率來定義成功,天使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行為,只以回報為目的很難獲得長期幸福感,支持創新,成就他人,培育中國新力量都是天使投資背後的意義。

「我已經算很幸運了」

我一共投了近六十家公司,死了三分之一,不死不活的三分之一,活地比較好的有三分之一。回想我當年自己做的幾個企業,從結果上來看不是大成,但是從趨勢上來看是非常準確的。沒有大成的原因當然根本上只能是自己的問題,創業就是成王敗寇的世界。也有一個客觀原因是因為沒有獲得大規模融資,因為中國投資人都是什麼熱投什麼,而我的項目卻都是在趨勢的前沿過早。融不到資就意味著你沒有錢進行大規模地擴張,這樣勢頭也就慢慢弱了。不過,連續創業者做到我這樣,已經算很幸運了。

2005年,我成立了中國最早的公司孵化器創業工場,但是這幾年我不做孵化器了,只做投資,因為在中國做不了孵化器。

孵化器為什麼在中國成不了?第一,創業者能力不夠,美國硅谷培養出來的是標新立異的人才,創業者的素質、思維方式和境界都是很不一樣的,相比較之下我們的創業者只能算是「鄉村選手」。第二,美國的早期資本很成熟,他們明白投資是歷險,於是一個人投幾萬美金,好幾十號人抱團,中國早期投資人本來就很少,大部分人也不太願意分享,因為風險過高很多早期投資人最後都虧錢,最後做早期投資的就更少了。第三,中國的創業團隊都在搞互聯網,講微創新,其實互聯網大勢已去了,大小公司同時競爭,一片紅海。

所以,創業工場頭幾年就是我個人的實驗室,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而這幾年我投資就比較理性。過去我是投資我的夢想,現在我是投資別人的夢想。

「人永遠是第一位」

我在投資的時候,還是看一個企業長期的價值,看它長期演變路徑、趨勢及商業模式能否產生合理利潤。我個人不喜歡看不到盈利地大規模地積累用戶,因為這種幻象最後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我投資的公司的風格是踏踏實實的。

對於投資人來說,人永遠是第一位的。創業者要特別聰明,同時也要有堅毅卓越的執行力。比如說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陳歐就很聰明,他在美國上學時曾尋求過我的投資,但是當時他做的是遊戲廣告,我覺得不靠譜,就沒有投資,但是我也很欣賞陳歐,希望他有別的創業想法。之後陳歐回國拿了徐小平的投資做了遊戲廣告,這個業務失敗後很幸運地轉型做了聚美優品,我再看見他時,他的照片已經出現在路邊的廣告牌。後來陳歐和我開玩笑說,「Mark, 你懂得太多就沒有投資我,而徐小平什麼也不懂所以投資了我。」如果時間倒流,我依然不會投資他的遊戲廣告公司,但我會投資給他一些種子期的資金(seed money)以保持一種緣分。

此外,創業者一定得是很好的領導者,當一個公司從幾個人發展到幾百個人時,沒有領導能力是不可能帶領團隊的。而用英文單詞來講,你要有hire、inspire和fire的本領,首先你要快速地找到好員工,然後有效地激勵他,不行的時候要立刻解僱他。

最後,創業者一定要是一個有彈性的人——要會認錯。這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公司的方向、產品、和營銷等等決策,要知錯就改。創業者作為股東,董事,管理層的不同角色,其利益和著眼點是不一樣的。最難的時候是否定自己,選一個合適的人當CEO。

點評創業領域

標準化O2O沒戲了

互聯網創業公司做什麼項目,大公司一下子就可以做一個類似的。微信收購通卡可以作為O2O(online to offline)行業的分水嶺,從此以後,標準化,淺層次的O2O營銷(優惠券,LBS,預存,返利等等)這個行業基本上終結了,因為微信鎖定用戶,通卡鎖定商戶,一批創業公司和投資人都要失望了,我對O2O的理解從來都是」商家」到」用戶」,而不是」線上」到」線下」。

穿戴設備也沒戲

對於小創企業來說,只要巨頭進入某個領域,這就意味著你在這個領域基本上沒戲了。新公司很難在短期內就撐起來。創業者不要總講什麼穿戴設備,量血壓就是量血壓的,跑步就是跑步的,消費者只知道需求,不會和你講概念。硬件公司不像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那樣具有網絡效應。消費者的轉移成本很低,品牌忠誠度基本沒有。

手游泡沫化

互聯網從業人士掙錢的就兩波:SP和遊戲。但我沒有投資一個手游項目,不是故意避開,是因為我從來不玩遊戲,沒有判斷力。現在手游已經出現白熱化和泡沫化的現象,渠道的話語權越來越大,要求的分成比例越來越高。非常不容易投中好的手游公司。與其投資十幾個創業遊戲公司,還不如買幾個遊戲公司的股票。

互聯網金融不是賣理財產品

許多創業者都是打著互聯網的概念做金融,後來就變成在網上賣理財產品,這種依賴流量的模式互聯網過去都已經玩爛了,他們並沒有利用互聯網模式的顛覆性力量(眾包,長尾,SNS等)。我投資的美市網MEIX.com是通過眾包來分析討論股票並展現實戰業績,我們的口號是」混小圈子,才能賺大錢」。SNS改變了很多行業,股票交易天生就是社會行為,和SNS結合一定會產生根本的變化。我還投資了OKcoin.com,現在是中國第二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並且很快將進入國際市場。我認為比特幣是全世界人民的貨幣民主,是互聯網最偉大的創新。

(實習生吳倩男、劉惜墨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02

互聯網思維吹牛容易實現難!小米、黃太吉、雕爺牛腩和馬佳佳案例 億利達

http://xueqiu.com/2164183023/29237241
最近兩年炒得最熱的詞組就是「互聯網思維」,不僅在互聯網上而且電視、報紙也開始廣泛傳播這些所謂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的神話。這些神話個個看上去都光鮮照人,一時間,如果不披上「互聯網思維」的外衣,人、產品及公司都就OUT了。

 一、小米手機:被稱為「史上最震撼『電視購物』」的春運火車票每秒鐘賣出3.95張,而米粉口中「最難搶」的小米手機每秒鐘賣出111.11部,2014年銷售額目標750億-800億,2015年1000億!

 二、黃太吉煎餅:黃太吉煎餅的創始人赫暢顛覆全球餐飲業的新理論:一家餐廳是否成功和好吃與否沒有必然聯繫。「未來6個月的時間內,我們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年銷售超過1億的煎餅果子品牌。目標100億」!

 三、雕爺牛腩:「雕爺牛腩」的創始人雕爺微博自我介紹是「在牛腩餐廳裡薰著精油搞先鋒戲劇的專欄作家」,平均2小時的等餐時間,20 13年7月,雕爺牛腩的估值達到了4億元。

 四、IT男打造的肉夾饃 互聯網思維做餐飲:IT男帶著肉夾饃殺回五道口, 寫代碼的屌絲 開業第一天就賣掉2000個饃,第二天就準備開連鎖旗艦店。

 五、馬佳佳:90後登上中歐商學院講堂給企業家們講《一個90後美女情趣店老闆濕淋淋的互聯網思維》;以「互聯網思維的代表/90後創業先鋒」的身份到上市公司萬科演講怎麼用互聯網思維做房地產。

 這個名單還很長,因為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會新冒出一個轟動性互聯網思維打造的XXX新聞。

 對互聯網思維做過詳細理論分析和闡述的當屬曾成功用「免費策略」洗牌中國殺毒軟件市場而一躍成為估值上百億美元上市公司的周鴻禕,和用「互聯網思維」三年打造上百億美元估值的雷軍。

 2006年,針對瑞星、金山毒霸、江民等三家殺毒軟件巨頭的收費模式,周鴻禕在央視打廣告「360安全衛士永久免費」,在瑞星、金山毒霸與周鴻禕激烈「口水戰」後,360已實現殺毒市場的一家獨大, 除金山毒霸憑藉免費的策略繼續與360對抗外,瑞星和江民日漸式微。

 2014年2月周鴻禕專門撰文以互聯網從業二十年資深人士身份對互聯網思維進行詳細理論闡述,其核心觀點有:

 第一、用戶至上:在互聯網經濟中,只要用你的產品或服務,那 就是上帝!很多東西不僅不要錢,還把質量做得特別好,甚至倒貼錢歡迎人們去用。

 第二,體驗為王: 只有把一個東西做到極致,超出預期才叫體驗。比 如有人遞過一個礦泉水瓶子,我一喝原來是50度的茅台。這就超出我的體驗。

 第三,免費的商業模式: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費的時代。硬件以成本價出售,零利潤,然後依靠增值服務去賺錢。 電視、盒子、手錶等互聯網硬件雖然不掙錢, 通過廣告、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

 第四,顛覆式創新:你要把東西做得便宜,甚至免費;把東西做得特簡單,就能打動人心,就能贏得用戶超出預期的體驗上的呼應,就能贏得用戶。你贏得用戶了, 就為你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月30號雷軍公開演講解讀小米手機的互聯網思維,雷軍認為,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口碑,口碑的核心是「超出用戶預期」,專注、極致、口碑、快是互聯網思維的七字決。

 口碑:去海底撈吃飯,水果沒有吃完,跟服務員說能不能打包帶走,服務員說不行,結帳的時候,服務員給你 一整個西瓜,說切開的西瓜不衛生,你要打包的話,就送你一個西瓜。口碑的核心是超預期。

 專註:我們彩電企業,每年 最少做50款彩電。我過去用的57 部手機,只有你很專注、產品很簡潔,當把一款產品做到天文數字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好。

 極致:互聯網在各個領域裡面是競爭最殘酷的。在這麼殘酷競爭裡面,只有把自己做到極致。傳統企業打價格戰,互聯網從不打價格戰,因為他們一上來就免費。

 快:諾基亞時代,三五年不更新一次系統。蘋果每年發佈一次,google每個季度發佈一次,小米是每個星期更新一 次,我們就是用這個效率。

 以下採用周鴻禕、雷軍兩位互聯網思維教父來解讀他們的產品和馬佳佳待互聯網思維的案例。

 一、「免費」模式、顛覆式創新屢次遇堵,周鴻禕連續敗走手機即時通訊、智能手機、移動搜索等多個移動領域。

 2011年1月騰訊推出微信,2011年8月360推出同類產品口信。「360口信體驗:免費安全好用是最大賣點!」這是太平洋電腦網掛出的口信宣傳文章。2012年2月不到半年的時間,360口信正式更名為360安全通訊錄,360已正式放棄口信這一項目。

 相反,在即時通訊市場上,堅持收費模式的Whatsapp迅速發展4億用戶,成為全球唯一在用戶數和活躍度均超過微信的即時通訊應用。

 周鴻禕多次以蘋果信 徒為案例解讀其互聯網思維的理論:用戶至上、體驗為王、顛覆式創新,但是人人都知道蘋果不僅沒有免費的項目,而且其硬件產品非常貴。雖然很貴,但是全世界 的人們,包括中國的屌絲賣一個腎都要排隊去買,因為誰都知道一分錢一分貨,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蘋果同時發佈iphone 5S和 iphone 5c,結果iphone 5s的銷量遠高於價格便宜800元的iphone 5c。

 在蘋果公司每年公佈的財報中,「通過廣告、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早被證明根本不成立,硬件以外的銷售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蘋果已是全球擁有最多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互聯網公司,其他硬件企業又怎麼堅持住硬件不掙錢,甚至虧錢,靠增值服務掙錢呢?

再看看周鴻禕這位互聯網思維教父打造的智能手機的遭遇:

 2012年5月 項目啟動,6月 首款特供機AK47, 8月 推出首款學生機, 11月 推出互聯網首款四核機, 12月 與諾基亞合作,2013年1月轉型…..

 試水僅半年,360就放棄了手機這個項目,360特供機的宣傳不可謂不聲勢大,但是首款360特供機「阿爾卡特AK47」銷量不足兩萬台, 第二款海爾W910「超級戰艦」手機銷量更是慘不忍睹。

 網傳一個段子「一次華為和360就特供機事宜的對話」可以說明互聯網思維為什麼觸礁: 「你們不按流程辦事?」 「什麼流程?」 「就是規章一步一步走啊。」 「我說,從來沒有啊。」 「不按流程辦事會死人的。」華為方面急了。「如 果半成品時出現問題,這就意味這批硬件產品全部成為垃圾。」華為說的很是嚴肅。 而在360員工看來,出了漏洞,頂多會被罵一遍,加個班,打個補 丁升級一下就ok了。

 這也就是360特供機失利的一個主要原因,360總想急功近利忽略做產品的科學規律,不用花錢不用花時間就能出超出用戶體驗的產品,卻不知慢工才能 出細活。沒有用高品質的材料、沒有花時間打磨,是出不來精品的,而用戶不會因為便宜和「免費「去試錯,這就是其「免費」模式、顛覆式創新屢次遇堵的原因。

 二、小米敗走互聯網電視、米聊互聯網產品,「專注、極致、口碑、快」互聯網思維全失靈。

 小米公司做電視幾個月的時間就要用互聯網思維顛覆電視行業,不可謂不快!「2013年10月22日,小米的2000台互聯網電視在2分59秒內被搶購一空。「這樣的報導不可謂不轟動;47英吋智能電視2999元!這樣的價格和配置不可謂不極致。但是家電市場第三方監測機構中怡康數據顯示,2013年小米電視的銷量為 1.8萬台。

 2013年中國電視機銷量約為5000萬台,互聯網電視則達到2600萬台,小米互聯網思維打造的互聯網電視可以用慘敗形容,成本都收不回。

 智能電視的核心還是電視,小米玩的屏幕配置遊戲本質是看哪家擁有屏資源。創維電視的銷售負責人曾總結小米和酷開電視在屏技術上是石器時代碰工業時 代。小米電視採用的是V13代面板,而酷開採用的是V14代面板,前者刷新率60Hz,後者為120Hz,V13代面板在能效、模組邊框等方面都大幅落 後。

 如果談到供貨能力,目前國內幾大電視機廠如TCL等早已可以自己生產顯示屏模組,而不再像幾年前受日本人液晶屏上卡脖子。面對已經擁有顯示屏核心技術和供貨能力的電視機廠家,小米的互聯網概念徹底沒玩下去。

 比微信還早幾個月時間推出的米聊,起個大早連晚集都沒趕上。2014年小米公開宣傳的米聊用戶4000萬,活躍用戶400萬,而同期微信的總用戶數超過6億,活躍用戶超過1個億;陌陌用戶數過1個億,活躍數達4000萬 。米聊比陌陌的活躍用戶差了10倍。

 用互聯網思維打造不好互聯網產品,這是小米面臨的尷尬。

 三、低價格低品質高投訴率未來前途堪憂,小米手機除了價格戰再無傳奇。

 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此前發佈消息顯示,2013年共收到消費者關於通訊類產品投訴6493例,同比增長60%,佔全年投訴總量12.4%,其中,小米手機的投訴居於首位,佔全年品牌手機投訴總量的15.2%。隨著用戶日漸壯大,小米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體系問題逐一暴露。從最先的產品產能供應不足,到死機、電池、黑屏等產品質量問題,再到售後服務網點缺乏和服務態度等等均成為用戶的投訴熱點。

 從各大銷售平拍購買用戶的評價來看,從第一代小米問世之處,就存在的死機、黑屏、電池、冷暖屏等質量問題依舊頻頻出現,並沒有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而 得到有效解決,隨著規模的擴大和銷售渠道的擴展而投訴加劇,甚至出現返修機、工程機當做新品銷售,還出現兩次網站上宣傳的芯片配置跟用戶拿到手後發現的不 一樣,這些都倍受消費者詬病。

 雷軍宣稱的小米一上來就「免費」的模式,與高售後成本疊加,究竟能走多遠,還有待觀察。消費者不是被口號長期糊弄的白痴,蘋果持續在全球熱銷,蘋果手機的高品質低返修率也是贏得口碑的重要原因。

 「做『凡客體』上癮了,怎麼辦?」2010年,雷軍投資的陳年創造的「凡客體」風靡一時,當年的業績增速達到300%,公司估值曾高達數十億美元;三年後,高管陸續離職,裁員50%,拖欠合作商費用,凡客誠品從一個互聯網奇蹟走向一個日漸衰落的品牌。

 陳年這樣資深互聯網人士打造的天生的互聯網企業沒能靠低價並未實現「有用戶就是成功「的互聯網思維理念,相反低價格低產品質量低服務水平透支了廣大消費者的信任,導致用戶流失率高投訴高。

 一段時間熙熙攘攘的互聯網手機已銷聲匿跡,傳統手機廠家正在佔據排行榜的主要位置,酷派2014年內衝擊6000萬銷量,2014年初酷派發佈的電商品牌「大神」與京東商城簽訂了一百億的銷售合同。

 而力推中高端旗艦型4G手機的華為,一直在強調其智能手機產品的配置和創新體驗。2014年初華為發佈的Mate2 4G手機配備6.1英吋超大屏幕,是全球電池續航能力最強的4G手機,還可以給其他手機反向充電,具備美顏拍攝、實景導航等功能,已成為全球中高端 LTE+WCDMA智能手機中的「新標竿」,令三星都無法踰越。而更重要的是這款手機配備的芯片是華為自己研發生產。

 4月8日本是 小米的米粉節,但卻成為一場小米和華為榮耀之間的戰役,一場考驗米粉和榮耀粉忠誠度的戰役。華為以108萬台的供貨,而且均是剛上市的暢銷機型,風頭壓倒 了小米。讓4月8日米粉節變成了榮耀狂歡節。最終能玩得起高配低價格所謂超出消費者預期要看誰擁有芯片,擁芯片者為王。這一點小米並無優勢。而擁有自產芯 片、2013年芯片銷量已達20億美金的華為倒是能把高配低價的戰鬥進行到底。這也是華為敢於4月8日擂台攪局的底氣。

 四、互聯網思維打造的神蹟多出現在餐飲業如黃太吉煎餅、雕爺牛腩、IT男打造的肉夾饃,可持續發展性待驗證。

 餐飲行業造成一時火爆局面容易,但是中國人吃飯向來喜新厭舊,曾經風靡中國大江南北的「掉渣餅「忽然間又消失,這種現象在餐飲界幾乎幾年會發生一次。

 短時間的流行容易但持續火爆難。從目前的媒體人士(包括我的多位朋友專程體驗)報導上,黃太吉煎餅、雕爺牛腩均已不是上市前半年那種需要排長隊等待才能體驗到的狀態。

 黃太吉現去能現吃上,而且網上負面反饋頻頻,「黃太吉關鍵是不好吃,再多的營銷和思維也沒用; 」這是網上對其的普遍反饋,口味比地攤貨差很遠,價格卻高很多,互聯網思維帶來的網上熱鬧店裡冷清,結果會持續多久?靠炒作實現的半年1個億銷售額也許是事實,但是沒有回頭客的口碑如何實現其100億銷量目標的口號?

 前往體驗雕爺牛腩的朋友,都反饋:排號等上三小時才開始點餐的經歷,對誰都不是很好的體驗,至少無法支撐多去排幾次(雖然我很想去體驗下,但考慮到時間寶貴實在沒有精力去排幾個小時體驗一次互聯網思維)。

 他們評論到:餐廳並不是人滿為患到必須排號,現場排隊人數寥寥無幾,並不如其他餐廳火爆。吃的不是牛腩吃的是服務,而排隊幾個小時後等來的姍姍來遲的服務令多數人評價只有一個字「冷「!網絡炒作過度,體驗下來平淡無奇,更沒有海底撈那種打包兩塊西瓜給出一個大整西瓜的超出期待。網絡熱炒的溫度漸漸退去之後,雕爺牛腩還能在黃金地段的商場堅持多久?這些需要時間去回答。

 西安一個肉夾饃一般是7元,北京一個肉夾饃在8-9元左右,五道口IT男打造的「西少爺「肉夾饃售價7元一個 。黃金地段,肉量足,價格低,除了有故事天天在網上炒作外,還給知名的IT企業員工免費贈送,「西少爺「肉夾饃的火真實可信。就算不具有互聯網思維,不少北京黃金地段的饅頭、炸糕、栗子等小吃的也有長年排長隊情況。

 但是肉夾饃這種食品,最多賣到10元一個,價格已被上封頂,靠走流量、薄利多銷的模式考驗人的不僅是恆心還有體力。從4月份最新的報導看,開業十幾天幾個小夥子已經累得不行,開門時間也從上午8點調整為10點,而這無疑會影響銷量。

 而如果做不到量,就無法攤銷黃金檔口高昂的鋪面成本。肉夾饃是個技術含量不高的食品,外騁人員固然可以解決人員不足辛苦的問題,但是手藝外傳,員工學會就自已開店,其實是一直困擾各個小吃店的關鍵,也是很多火爆的小吃店無法擴張的主要原因。

 大江南北除了慶豐包子鋪、巴比饅頭實現了區域性的上百家連鎖擴張,其餘小食店受房租成本、人員成本、倉儲成本居高不下均難以實現連鎖做大的夢想。利潤還要受限於看他們給自己開多少錢的工資,想實現百度騰訊這樣的IT企業年薪40、50萬的人均開支肉夾饃店就不賺錢了。是否持續盈利考驗IT男能在出大體力的餐飲一線每天辛苦工作十小時以上且工資不高的情況下堅持多久?

 五、教人用互聯網思維營銷的馬佳佳做不好自己店的銷售,被打造出的互聯網思維高手還能挺多久?

 就在馬佳佳這樣的用互聯網思維做營銷的高手行走於中歐萬科給企業家上課之際(其在微信圈裡爆料:給排著隊的企業寫營銷策劃方案都忙不完),有記者報料:其高碑店的Poweful情趣用品店掛牌轉讓,傳媒大學店也已經關門,僅剩三里屯一家店面。

 有媒體人士算了一筆帳:馬佳佳稱她的三里屯店一般每天能有6、7000元營業額,隔個兩三天能過萬,情人節打折賣了12000元,差不多2萬塊錢的貨,一天能來60、70人,客單價大約5、600元,一單過千很正常。這意味著她的店裡每天能夠賣出相當於一百多盒避孕套或幾十個飛機杯,隔個兩三天還會翻番。而就在她的店方圓一公里之內,還存在多家性用品店作為競爭對手。該媒體人士現場觀察,等了半天一個顧客也沒等到,從櫥窗可以看到:裡面店員實在窮極無聊,並不是生意如其所宣稱的那麼火爆。

 綜上分析,互聯網思維的炒作大於實際,以製造一鳴驚人、火爆傳播為宗旨和目的,其實難以持久。做企業無論做餐飲還是手機,以用戶為導向、追求高體驗 低價格的說法始終是正確的,但是以犧牲品質為代價,餐廳成了勵志培訓課,脫離餐飲的本質空談體驗,這種模式則難以持久。 吃次飯和看電影還不一樣,餐廳的經營成本高很多,需要有回頭客重複消費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而雕爺牛腩、黃太吉都屬於去了一次,沒有再想去第二次的局面。

 周鴻禕、雷軍總結的體系化的互聯網思維句句看似有理,但是離開其發家領域他們自己也很難再重複自己。雷軍也不是自己宣稱的「互聯網思維」強調的專注和極致,除一系列型號繁多的手機外,平板電腦,路由器,電視,電視盒子…..短短一年時間多個領域多系列產品都有發佈。其中互聯網電視、電視盒子都被證明不如前期所言般的成功,雖然在炒作宣傳上都是不到一分鐘賣完。

 互聯網思維離開商業的本質、企業管理的核心基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團隊的核心能力,語不驚人誓不休的炒作終究難以持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102

星巴克、黃太吉、羅胖紮堆賣月餅背後:月餅利潤到底有多高?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10/145563.html

i黑馬:星巴克賣月餅,黃太吉賣月餅,連羅胖子都賣起了月餅。賣月餅到底得有多賺錢呀,才能把一眾人等全部吸引過來。讓我們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報來為您解析這檔子事兒,探一探月餅的利潤到底有多高?
 
目前熟知的月餅企業包括 A 股麥趣爾(002719)、桃李面包(擬 A 股上市)、元祖食品(擬 A 股上市)、克莉絲汀(港股 0120)、85 度 C(臺灣上市)、面包新語(新加坡上市),85 度 C 和面包新語不再去查,只說其余四家。
 
\以下數據都來源於招股說明書及年報。以下只擺數據,盡量不做總結。
 
一、麥趣爾 (002719)
 
1、收入構成
 
\2013 年度
\乳制品是公司核心產品,公司前身也叫麥趣爾乳業。其中節日食品主要就是月餅、湯圓及粽子,但是湯圓及粽子占比是比較小的。

\2、月餅業務情況

\一噸月餅單價為 24 萬元左右。
 
3、毛利率情況
\由於節日食品中湯圓及粽子占比較小,且從 2013 年 1-6 月的數據(只有湯圓及粽子)來看,湯圓及粽子的毛利應該是低於月餅的,因此麥趣爾的月餅毛利率應該在 60%以上。(當然更為簡單的方法是將每年的年報中節日食品收入和成本減去中報中的對應項目,就可以直接算出月餅的毛利率,2013 年月餅的毛利率應該為 68.95%)
 
二、桃李面包(擬 A 股上市)
 
1、收入構成

\從構成上來看,桃李面包還真是個賣面包的,但是月餅規模也不小(與麥趣爾相比)。
 
2、月餅業務情況及毛利率情況
 
\月餅的毛利率僅為 44.53%,看來的確不是桃李的重點。一噸月餅大概價格約為 4.7 萬元,與麥趣爾相比,這個售價就低多了。
 
三、元祖食品(擬 A 股上市)
 
1、營業收入構成
\這家月餅賣的規模大。
 
2、月餅業務情況
 
公司典型產品的售價情況如下:
 
\沒說多少錢一噸,或者一公斤,從市場反應來說,應該是不便宜。按照元祖雪月餅來粗略計算,大概一盒 900 克 258 元,計算一公斤大概是 286.67 元,一噸大概是 28.7 萬元。
 
3、月餅業務毛利率情況
 
月餅毛利率為 58.61%,確實不低啊。

\公司整體毛利率情況與同行業比較:
 
\四、克莉絲汀(港股 0120)
 
1、收入構成
 
\月餅收入達 1.3 億人民幣。
 
2、毛利率
 
在年報中未披露,但是在招股說明書中有所披露。
 
\在2008 年至 2010 年,克莉絲汀的月餅業務毛利率在70%以上。
 
從以上已經可以查詢公開數據的四家公司的財務數據看出,月餅的毛利率一直是非常高的,價格越貴的,越是顯得高端的,毛利越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92

黃太吉已經OUT啦,餐飲企業還能怎麽玩兒互聯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9/151740.shtml

說到互聯網+,可能大家會覺得互聯網和餐飲並沒有什麽關系,其實不然。我們企業成立於2001年,目前有渝鄉辣婆婆品牌,其他幾個品牌正在運作過程之中,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餐飲企業。

眾所周知八項規定以後,尤其是這兩年,經濟走勢不是很樂觀,房地產、能源、鋼鐵失去了原來的光彩,傳統餐飲企業也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面對這樣一個新常態,移動互聯網大潮席卷而來,涵蓋了咱們生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持續發展的話將來會徹底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所以互聯網+這種說法提的非常好。不要認為互聯網+和自己很遠,實際上非常近。

傳統行業里殺出的黑馬-中餐快遞

有個關健詞和大家分享一下,中餐快遞,目前我們中餐快遞處在全國中餐快遞的領頭羊的位置。開發中餐快遞,源於十年前我對互聯網的一個初步的認識,當時淘寶也剛剛興起,用電腦、手機點一下,東西就送到家,我覺得非常地快捷和便利,所以我就考慮到我們的中餐能不能像這種形式一樣走進千家萬戶呢,後來我們不斷地探索,從原來400免費訂餐電話到現在的微信訂餐,有了質的飛躍。此外我們從包裝,從設計菜品,從送餐、保溫箱等做了大量的調研和研究,最後不斷地完善和成熟起來。

而且隨著中餐快遞的普及,異業聯盟應運而生。我覺得百業都可以和餐飲融合在一起。比如說我們有一款酒,專門是做成二兩半,還有一款太極水等等,都可能會成為一個小小的話題,這種宣傳的直達,這種效果,應該比什麽樣的效果都好。中餐快遞從開始的謀劃到最終的實施到總結教訓、提高質量,不斷地完善,歷經了這麽長的時間得到大家的認可,也是非常難得的。

互聯網時代的新玩法-眾籌菜品

還有一個關鍵詞是目前正在進行的“眾籌菜品”,它與互聯網+結合的更緊密一些。第一屆眾籌菜品征集了一百名超級吃貨,也是我們的會員。規則是這樣的,每個人50塊錢,眾籌一道菜,源於重慶的一道燜燒雞。會員參與整個這道菜從原材料的溯源到口味的調整到價錢的制訂到包裝到宣傳語,大家一起討論。整個過程中你可以有一次免費試吃的機會,賣到500份以後500塊錢返還,等於你的投資收回去了。賣到800份,另外再有紅利50塊錢。等於你花了50塊錢免費地吃了一道菜,而且通過鼓勵銷售到一定量以後,又返給你五十塊錢,所以大家參與起來的熱情非常高。

我們還組織了幾次針對性的活動,第一次原材料溯源,征集了幾十位參與眾籌的朋友,來了洛杉磯在土雞的基地參觀、檢驗,現場制作,互相交流,提意見。後來我們把這道菜經過我們研發,最終上市,推向市場,最後將近賣了兩千多份,大家也賺的盆滿鍋滿。後來我們總結成功的經驗,不是一傳十十傳百的擴散,而是爆炸式的,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朋友圈,一百個朋友圈還有一些朋友,這樣的一種宣傳推廣效果是空前的。第一次眾籌菜品結束以後,我們又緊鑼密鼓操作第二期眾籌菜品:五百人,每人一百塊錢,做非常普通的酸辣粉,我們把它進行一些改造,包括口味、輔料、裝盤等等;並且從民間挖掘民間這樣老工匠給我們現場表演、制作,我覺得因為眾籌這道菜通過互聯網能夠把大家牽到一起,我們組織試吃也非常成功。所以我覺得最傳統的東西也可以用最先進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方式傳播開來、記錄下來。我想把這個推而廣之,讓大家知道眾籌菜品是怎麽玩的。

以產品為中心,產品是基石,眾籌是手段

無論是互聯網思維也好,新玩法也好,我覺得最重要的核心是產品,我們最近一年來一再掛在我們管理口頭上的就是產品主義這四個字,對於營銷方式,各種奇思妙想,有一些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最終產品不過硬是致命的缺點。大家不難看出我剛才說的燜燒雞,說到的酸辣粉,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產品過硬,我們始終堅持原生態,忠於手工,自然純凈,這樣去做。歸根結底無論原材料上漲也好無論什麽因素也好,我們做產品一做得過硬才能說得過去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無論做藥品或者是食品或者是其他的產品一定高舉產品主義這樣的一個大旗。

我也想初步打算也想把它做成一個眾籌的項目。首先這個產品必須要過硬,再一個推廣我初步和他們幾位商量的結果,用一百位咱們目前全國最頂尖大咖來給我們做形象代言,給我們展開宣傳。

跨界+融合+移動互聯網=生產力

跨界這一塊,比如異業聯盟,現在已經有一些跟餐飲不相關的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跟我們合作,這是一個大市場也是大勢所趨,眾人拾柴火焰高,異業之間的聯盟帶來互相之間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互聯網+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覺得完全可以融入到各行各業,無論你是新銳的一些項目和品牌,或者是傳統的一些項目和品牌,都可以有機地把它融合起來,讓它產生巨大的生產力。

移動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有利的助手,不要把互聯網看的非常的神秘,我覺得互聯網就是一個工具,我們敢於把這個工具拿起來能夠為我所用,能夠給我產生生產力,只要我們善於學習,一定會有明天。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371

黃太吉寒冬里融資1.8億 赫暢稱要革外賣行業的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5003.html

黃太吉寒冬里融資1.8億 赫暢稱要革外賣行業的命

一財網 張曉媚 2015-10-09 20:54:00

資本寒冬來了,融資難已成共識,沈默已久的黃太極卻突然宣布完成B輪融資,1.8億元。而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今天的黃太吉已經遠遠不是昨天的那個煎餅了,它革了自己的命。

資本寒冬來了,融資難已成共識,沈默已久的黃太吉卻突然宣布完成B輪融資,1.8億。而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今天的黃太吉已經遠遠不是昨天的那個煎餅了,它革了自己的命。赫暢還說,他還要革整個外賣行業的命,挑戰不能盈利的外賣O2O們。

10月9日,黃太吉創始人赫暢正式對外宣布,黃太吉完成了總金額1.8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估值2.5億美元(近15億人民幣)。本輪投資由家族基金和A輪投資人盛景網聯領投,部分A輪投資人跟投,投中資本為本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黃太吉,這個名字可以說盛極一時。2012年,那個在北京CBD開奔馳送的煎餅果子外賣,那個說“我就是要打造大牌範兒煎餅”的赫暢,大概讓全國人民都在心里嘀咕過:“看你小子怎麽賺錢,看你小子能燒到什麽時候。”

這種火熱大概在去年就沒多少聲音了,不過,去年有一篇文章轉得挺多,說黃太吉煎餅店門可羅雀,被吐槽味道還不如路邊攤,現在百度搜索“黃太吉”第一頁還有這篇——這還說明一個問題,赫暢是真沒找人做過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

“可能在業界看起來稍有沈默,其實在黃太吉擁有的用戶群里,我們並不沈默,一樣很熱鬧。最近的兩大喜劇煎餅俠和港囧都看了吧,都有我們聲勢浩大的合作。”赫暢當然不認可上面的說法。

赫暢說,人們對黃太吉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以前的認知上,但其實從第一天開始,黃太吉就決心紮根在餐飲行業,整合供應鏈,同時不斷向上遊延伸壯大。

煎餅專賣外賣產能開放共享平臺

整理黃太吉的發展史,赫暢是這樣總結的。

在開始創業的前18個月,黃太吉用互聯網營銷引流,打算用互聯網的方法改造傳統餐飲的成本結構,從而在保證客流的情況下,能夠把店到開便宜的商區,計劃做“中國的麥當勞”。

不過,幾個月後,這個模式出現了“bug”,因為沒有人會天天吃煎餅果子,而且配送對象還是CBD的白領。所以他們就開始嘗試其他品類和品牌:主打燉菜的“牛燉先生”、川渝風味的“大黃蜂”小火鍋、“從來”餃子館、“幸福小冒菜”、“叫個鴨子”……大概在2014年6月,赫暢從單純的“經營一家店”,變成了“經營一條街”,顧客怎麽買都是他的。

“雖然這從成本結構和收入上說更合理,但我們從去年9月開始就遇到了一個挑戰,我們發現這個刀動得不夠深。”赫暢發現,這種模式骨子里還是傳統思路,它無法大幅度地壓縮交易成本,相反客單價的上漲趕不上硬性支出。“再能融資你都只能是帶傷上陣”,黃太吉又進入到和自身成本的鬥爭中。

“餐飲行業主要有兩個成本:食材、路徑。”赫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食材成本肯定不能壓縮,而這個“路徑”可以是傳統的店面、裝修、服務員,也可以是重塑一個新的場景來完成從鍋到顧客胃里的過程。他決定從後者動腦子。

赫暢判斷,未來的用戶會在手機里,而不是在大街上,這是個大趨勢的改變。在這個基礎上,黃太吉拓展了“外賣”業務,不同於傳統商戶,黃太吉的“外賣”是把生產和店面分開,在北京的CBD開起“工廠店”,做自有品牌的大批量外賣生產配送業務。

從傳統思維看,這樣做的好處是:流水線式的操作和供應,產能更好;就在CBD,送餐速度快;邊際成本大幅降低;因為不占店面的生產能力,就不會出現顧客因為排隊被外賣搶了先而有體驗上的不滿。

“今年2、3月就做起來了。我們做了個測算,傳統獨立店外賣一天峰值在300-400左右,工廠店一天現在是4000單,這就是等於10倍的產能。”赫暢說,黃太吉日均北京一個城市能做到2萬多單,還是僅在國貿、亦莊、中關村這三個商圈,核心還是工廠店的模式。

當這種外賣形式達到一定體量之後,曾經的那個“bug”又出現了:消費者不會天天吃黃太吉系列,而黃太吉這時也有富余的產能——那不如把產能分享出去。

今年7月開始,黃太吉正式開放成“工廠店第三方平臺”,由品牌方提供半成品,大批量交給黃太級做熱加工和配送。這其中的限制和要求是,餐飲品牌方本身產品容易標準化,第三方影響力要夠。

數據!數據!

赫暢說,這個模式之前,黃太吉月收入200萬左右,而這次模式創新之後運營不到半年,僅北京一個城市,月收入翻了10倍。“未來三個月就可達到日均外賣8萬單,單月營收超過8000萬,明年全年預計在15到20個億。現在70%的集團營收來自於外賣業務,而且自營的流量正在快速的從第三方平臺轉移回來,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很欣喜的發展趨勢。”

開放產能後的短短兩個月,傳統早晚餐品牌“凈雅”、“新加坡媽媽烤包”、還有前陣子被北京城管一舉制服的斯巴達勇士“甜心搖滾沙拉”,馬上還有某位明星開的餐廳……已經有十幾個品牌加入了黃太吉平臺。

“一碗冒菜的小幸福”CEO商澤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們是第一個在黃太吉產能共享平臺出現的第三方品牌。

據商澤華介紹,他們原來幾乎不做外賣,日營業額13000,外賣只占500左右。而加入平臺後的第一周,日平均100單外賣左右;在合作的第一個月,這個日均達到500單,外賣反超堂食,這還只是加入國貿建外第一個產能工廠店的數據。現在,他們已經進入了黃太吉4家產能工廠店,平均一個產能店在300單左右,而門店如今已經成了客人體驗和互動的“場景店”。

“門店的作用是產品研發、品質把控、品牌認知,這才是餐飲品牌的核心,至於其他就交給黃太吉去做。”商澤華說。

《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電商品牌“沈爺的寶貝”沈宏非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非常看好這個模式。“黃太吉外賣平臺其實是外賣共享經濟模式,和他們合作其實是個多贏的事。”他說。

赫暢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今年7月開始,黃太吉盈利了。”

外賣業的挑戰者

眼下,對於百度、餓了麽、美團等外賣平臺來說,黃太吉還是一個超級商戶,據赫據透露的數據,黃太吉占百度外賣的7%。不過未來,這些平臺大概要小心了。

按照赫暢的說法,黃太吉不只是個產能共享平臺,它還包配送、管客服,“我光客服就有100個,比餓了麽它們都多。”

有了新的融資,赫暢說會用在繼續擴大黃太吉外賣平臺的產能擴張和服務體系的完善上。他的野心不止在於賺傳統餐飲品牌商的錢,他還要攪動整個外賣平臺市場。

如今的微信公眾號上,和其他外賣平臺操作差不多的黃太吉已經上線了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新的App也已經過一輪調試等待上線——和前者最大的不同是,它能盈利,而且盈利能力還挺強。

黃太吉也在做CRM系統,一頭對接了百度、餓了麽等多家外賣平臺的數據,另一頭對接了自己,用它可以集合所有外賣平臺賣出的數據,商戶在配送時也能自行調整配送路線和能力——赫暢要把這個系統也共享出去,免費。

目前,外賣O2O行業最大的想象空間就是通過餐飲CRM系統、產業鏈覆蓋和大數據挖掘了。不過在想象變成現實之前,需要不間斷的投入,自建物流團隊、給商家外送補貼、縮短與商家的結算賬期……各種“燒錢”——所以才有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抱團取暖”。

赫暢說,他要把黃太吉變成整個中國餐飲行業在互聯網時代變革的發動機,一個未來餐飲行業的平臺。“我們希望成為上遊產業鏈和終端用戶的深度整合者,這種整合不是解救某個餐廳,而是擴大提升整個行業的集中度和產業效率”。

現在的問題是,百度、美團、餓了麽肯定也有能力反過來向上端供應走,就用黃太吉的模式——“這是我最喜歡回答的問題,那說明我的模式是對的呀!或者也可以投資我們。”赫暢笑著說。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