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面臨的來自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可能會繼續放大。
由於開發商不願意降價銷售,中國樓市庫存大增。房地產開發增速本已放緩,庫存大增將延長這種放緩,繼續對中國經濟構成拖累,並且抵消地方政府松綁“限購”帶來的影響。
中國最大地產中介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21大主要城市新入市房屋數量環比下跌25%。
野村控股(香港)中國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
建好的房子遲早是要入市的,而潛在的買家會繼續預期房價下跌。盡管樓市政策出現了調整,但是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並沒有改觀。
從明天的貿易賬到後天的通脹數據,再到8月13日的工業產出、固定資產投資和零售銷售,未來一周中國將陸續公布7月經濟數據公布,可以檢驗中國經濟是否能延續二季度7.5%的加速增長。
高庫存拖累:
世聯地產顧問的數據顯示,6月中國二十個大城市新屋庫存大幅躍升,平均可供銷售超過23個月。此外,彭博社援引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截止6月30日,全國新屋占地面積同比增長25%。
在中國,地產開發商預售期房需先征得當地政府通過。中原地產整理的40個城市的數據顯示,7月開發商獲預售批準的房屋面積環比下降7%。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上周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未來房屋需求將會越來越通過去庫存來滿足,房屋營建活動將會大幅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