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家电下乡助力海尔业绩飙升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13/HTML_4TQC7NF4T8LC.html


近年来由于业绩不佳每次都选择“扎堆”在最后公布日(4月30日、8月31日)发布年报、中报的青岛海尔(600690.SH),8月11日突然提前公布200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与此同时公布业绩的还有其在香港上市的“兄弟”公司海尔电器(1169.HK)。

青岛海尔6.66亿元的净利润,以及海尔电器1.63亿港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15%)都创造了两家上市公司的历史新高。

青岛海尔净利润21.3%的同比增长,也达到了青岛海尔今年5月公布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第一期的行权条件(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这意味着包括杨绵绵、梁海山在内的49名青岛海尔高管的股权激励有望兑现。

根据青岛海尔公布的半年报,受到国际金融危 机影响,青岛海尔2008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下降了12.15%(166.06亿元),其中海外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32.5%,空调业务却因为行业的深幅 调整而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家用空调与商用空调营业收入分别为40.18亿和6.14亿,同比减少34.43%和30.17%,这也导致了原负责空调的副总 经理王友宁的调离。

虽然海外空调、小家电等业务表现不佳,但海尔集团的国内业务只出现了7.66%的下降,这是因为其最强势的冰箱(冷柜)、洗衣机、电热水器等业务的逆市增长。

青岛海尔的半年报显示,2008年上半年其冰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增长8.45%;冷柜业务实现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11.61%;而主营业务为洗衣机和电热水器的海尔电器的销售收入也达到了53.09亿港元,其中国内业务增长都在10%以上。

海 尔冰洗国内业务的增长,与其在家电下乡中的良好表现不无关系,根据商务部7月底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家电下乡销售产品情况汇总,海尔冰箱(冷柜)销售台 数达到227.2万台,销售金额超过46亿元,占所有冰箱下乡销售额的42.88%,而洗衣机海尔下乡销售超过70万台(销售额7.97亿元),销售金额 占比达到48.53%,电热水器销售占比更是达到92.56%。

记者了解到,海尔集团在2008年上半年的家电下乡中的销售额超过61亿元,显然海尔集团是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除了主营业务和净利润的逆转增长外,青岛海尔的中报还显示,其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36.6亿元,同比增长1051.95%,而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期末拥有的现金总量分别达到59.14亿元和11.64亿港元。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海尔集团从2007年开始大幅调整商业模式,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转变,改善订单体系,达到制造商的即需即制,目前冰箱、洗衣机等业务的资金和存货周转时间已经下降到3-4天,所以两家上市公司实现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增长。

虽然实现了逆转增长,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空调等主营业务的季节性特点,青岛海尔要实现全年净利润增长18%的目标似乎并不容易。

对此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青岛海尔上半年的净利润有2561万元是其持有的海尔电器20%的股权带来的投资收益,下半年青岛海尔将择机继续增持海尔电器的股权,而海尔电器全年净利润有望超过3亿港元,这将对青岛海尔的业绩增长作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0

赛富投资助力 朱新礼重拾大农业宏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30/zNMDAwMDE4OTUzNg.html


在与可口可乐失之交臂后,软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下称“赛富投资”)的入股,为朱新礼继续发展大农业得以继续。

7月28日,法国达能集团发表公告称,已与赛富投资签署协议,将其持有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22.98%的股份悉数转让给后者,转让完成后,赛富投资将成为汇源的第二大股东。

7 月29日,自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后一直蛰伏的汇源董事长朱新礼,终于在北京站到了媒体面前。他告诉记者,汇源这次挑选二股东,比较看重投资者是否与汇源 有交集,“赛富投资是在国内投资了很多农业项目,在产业链上的发展上,双方有共同的语言,所以此次合作二者一拍即合”。

来自公开的信息称,在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之初,朱新礼就提出要把汇源往大农业的战略上拉,目的是要打通果蔬饮料产业链。但这一重大并购被否之后,汇源一度遭遇资金链紧张,朱新礼只得回收战线,汇源向上游投资的项目也基本暂停。

已在农业领域深耕颇深的赛富投资入股,让朱新礼的大农业梦再次起航。按照汇源的说法,汇源追求的果汁全产业链蓝图,将在赛富投资的助力下逐渐清晰。

汇源称交易价格合理

朱 新礼昨日在发布会上否认了汇源果汁遭贱卖的说法,“这一次6港元的价格,与可口可乐的12.2港元不可相提并论,因为可口可乐是全面收购,这一次只是股 东交易。而且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上市公司的估值与2008年相比都有了很大变化。这次的交易是多赢的,汇源果汁管理层和骨干也获得了激励机会。”

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在会上也表示,“这次的成交价格,我们认为很合理。”同时,阎焱强调,尽管赛富是私募基金,且将接手的股权没有禁售日期,但其在汇源果汁的投资不是为套利,而是要长期合作。“我们不会快进快出。不排除继续增持汇源果汁的可能。”阎焱说。

赛富助力“大农业”

根据此次出售协议,赛富投资将以每股6.00港币的价格购买达能持有的汇源股份,这一价格相比7月28日汇源收盘价5.42港币/股,溢价10.7%。

朱新礼还透露,赛富投资还将给予管理层一定的期权激励作为“厚礼”,“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结局”。

而关于双方走到一起的细节,朱新礼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饮料行业横跨农业、工业和副业,而赛富投资是国内投资农业最大的私募基金,专注农业投资,在发展果蔬等农产品上游有着很多经验。

赛富投资首席合伙人阎焱告诉记者,赛富投资在黑龙江投资了国内最大的优质大米项目,在吉林投资了国内最大的玉米项目,在江西投资了蔬菜项目,在内蒙古投资了最大的薯条生产项目,“这使得我们与汇源有很多交集”。

“赛富对汇源的投资不是为了短期获利,而是希望能与汇源管理层一起将汇源做到旗舰地步,未来不排除在一定情况下继续增持的可能。”阎焱表示。

据双方介绍,汇源和赛富投资将围绕果汁和果蔬饮料上游原料建设,进一步实施大农业的发展战略。

而全产业链几乎是双方对于大农业的一致解释。“果汁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上游果园建设。”朱新礼说。

阎焱还透露,双方未来有可能在一些农业项目上共同投资。

对于上述合作,朱新礼告诉记者,赛富投资的介入不会影响汇源的既定战略。“他们比较认可汇源的战略,不会有大的调整。”

本 报记者同时还了解到,在赛富投资进入之前,汇源已经开始重新拾起之前暂停的上游基地建设。自2009年6月起,湖北钟祥、安徽砀山和山东乐陵等地的项目陆 续再开工,而且汇源又启动其他新项目。今年3月12日,汇源投资10亿元在黑龙江肇东建设的汇源工业园刚刚签约。汇源集团常务副总裁赵金林透露,“该基地 将发展东北的干果和特色水果饮料。”

另外,本报记者此前在黑龙江肇东市采访时,当地一官员告诉记者,“汇源集团将在肇东投资5亿元,建设果蔬饮料项目,利用当地的硬果和蘑菇来做新型的饮料,目前他们已经研发成功,准备在肇东投产。”

来自汇源集团的最新信息称,7月初,汇源集团肇东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已经启动,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建设5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PET无菌冷灌装现代化生产线。

拓展低浓度果汁饮料

在汇源的业务板块中,汇源全方位横跨整个果汁饮料行业,生产包括中高浓度果汁、低浓度果汁,另外也覆盖水饮料、茶饮料、果奶饮料等行业。其中,中高浓度果汁则是汇源最主要的业务板块。

一直以来,汇源果汁都是我国浓缩果汁的龙头企业,在高浓度果汁市场更是占据着半壁江山。

根据尼尔森的调查,2009年年度,以销售量和销售额计算,汇源果汁是中国最大的百分百纯果汁和中浓度果蔬汁生产商,产品市场份额分别达至52.0%及45.6%,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但是在业务发展板块上,汇源集团有着自己的战略。

朱新礼告诉记者,“矿泉水没用力去做,顺其自然,不是大力发展的业务。公司主要着重大力发展中高浓度果汁饮料。”

尽管在中高浓度果汁领域占据了近半份额,但是朱新礼和汇源并不满足。携资源优势,其有意继续拓展低浓度果汁市场。实际上从2008年以来,汇源果汁就已经开始在低浓度果汁市场展开业务。

2009年初,高调推出柠檬复合果汁饮料“柠檬me”,切入低浓度果汁饮料领域。但是低浓度果汁饮料市场主要为可口可乐、康师傅等国内外巨头所主导,已形成品牌效应,一般竞争者很难撼动其地位。

尽管朱新礼仍将中高浓度果汁作为汇源最主要的业务板块,但是汇源集团在低浓度果汁上也在悄悄发力。

朱新礼告诉记者,“汇源集团将会从现有的生产线拿出一部分来生产低浓度果汁饮料。”不过他没有透露汇源果汁40条生产线中,将会有多少生产线用于生产地浓度果汁。

汇源的加入,将会让早已火拼激烈的低浓度果汁市场更加火爆。朱新礼表示,“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不惧怕竞争。”

不过,他仍然强调,中高浓度果汁仍然是重中之重,“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汇源的重点仍是放在这个方面”。

之前,外界一直怀疑汇源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上游和下游的两线扩张,不过,赛富投资的助力下,除了大力进军上游果蔬基地建设外,或许不久的将来,汇源在低浓度果汁领域与可口可乐、康师傅等巨头一较高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3

Google+大受肯定 助力谷歌股價大漲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7/0NMDcyXzM1MzM0NA.html

據國外媒體報導,Google+的快速增長推動谷歌股價上漲,該服務已經推出整整一個月時間,在這一個月中,谷歌股價上漲了近30%,市值增長了450億美元。

Google+是Google的一項社交服務項目,Google+目的是讓Google在線資產在日常生活中更普及,而不只是網上衝浪時偶然點擊、搜索一個網站。

Google高管維克•岡多特拉和布拉德利•霍洛維茨認為,Google+不只是一個產品,也不是一種戰略方案,而是一個擴展後的Google。

Google+ 發展勢頭強勁,或將Google再推向高峰。Google+ 6月30日開放社交服務Google+的測試,並宣佈谷歌現有用戶可邀請任何人測試服務。但由於新用戶突然大增,當晚,谷歌就結束了這種邀請的方式。谷歌 社交服務主管維克•剛多特拉表示,我們在晚上關閉了邀請機制,因為需求太大了。

標準普爾旗下股市研究部門分析師Scott Kessler稱,Google+為此做了很多,現在人們將谷歌視為社交媒體行業非常重要的參與者。

分析師指出,此次谷歌增加的市值幾乎是Face book在私人股權交易市場估值的一半以上,Sharespost.com最新數據顯示,Face book最新估值為847億美元。Face book推出已經有7年之久。

谷歌在7月14日發佈了第二季度財報,除了展示靚麗財報,該公司大大吹捧了自己的這款新產品。CEO拉里-佩奇更是宣佈Google+推出兩週用戶即超過1000萬。

儘管如此,Google+的表現還有待觀察,因為谷歌此前在社交網絡領域有過多次失敗嘗試。Google+獲得的早期評價多為溢美之詞,很多人認為谷歌提出的新概念和Face book有很大的不同。

市場研究機構IDC分析師稱,一切看起來不錯,無論未來如何,目前從用戶人數來看,似乎很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5

助力劉強東上市?優購網CMO徐雷離職重返京東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7348.html

投資界1月31日獨家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優購網CMO徐雷將於2月1日離職,重新返回「老東家」京東商城。傳徐雷表示,此次選擇「吃回頭草」返回京東商城皆因在京東仍有「未完成之事」。外界第一猜想是助力京東商城上市。

出身於聯想品牌推廣部的徐雷在商場上可謂身經百戰,徐雷與2009年1月正式加入京東商城,負責市場推廣工作,此前為京東商城市場顧問。其曾就職於聯想集團任網絡廣告主管,好耶廣告網絡任北方區總經理。

但在2011年年初,正當京東轉型綜合平台之時,徐雷宣佈因個人原因離職。京東商城前總裁助理、現任NOP創始人劉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京東商城前副總裁、現優購網上鞋城CMO徐雷在京東的時候,每天早晨7點50分到,晚上10點離開。可見徐雷將精力全部傾注與京東商城。

徐雷重返京東 「回頭草」吃起來鮮嫩可口?

曾對京東6.18單日成交10億 放言「打死也不信」

俗語雖稱商場如戰場,但商場最大特點便是商戰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正如優酷土豆「化敵為友」,徐雷與劉強東的分分合合也同樣充滿商業利益的懸念。

此次徐雷選擇「吃回頭草」重返京東,業內人士猜測,在京東頻頻爆出上市傳聞的風口浪尖徐雷的回歸都與京東和自身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否則,這「回頭草」吃起來並非都那麼鮮嫩可口。

在離開京東商城的日子裡,徐雷加入了優購,雖然沒有正面短兵相接過,但同在電子商務行業難免會有些競爭。就在去年京東6?18價格戰宣稱單日成交10億元後,當時,作為優購網CMO的徐雷對「老東家」這一數據還曾放言稱:「打死也不信。」要知道,當時對京東銷售額的質疑之聲此起彼伏,而徐雷這句「打死也不信」多少也會對京東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2011年年初,徐雷突然離職京東。消息傳來時,外界便有很多疑問,因為在當時,噹噹網的上市掀起了電商新一輪發展熱潮,京東也趁熱轉型綜合性電商平台,這種背景下,作為營銷副總裁的徐雷選擇離開京東未免令人不解,但最終的離職原因目前依然不得而知。

如今,是什麼令徐雷重返京東吃這一口「回頭草」,答案或許會不久後即見分曉。

京東召回徐雷挖來索尼副總裁李曦背後

健全人事體系靠規模數據拼上市

與京東此次召回老部下徐雷相比,京東在人事上的動作早已開始。2012年9月京東商城主要負責公關工作、副總裁吳聲正式離職,2013年1月15日,在索尼中國任職近20年的副總裁李曦正式加盟京東商城,擔任公關部高級副總裁,並直接向藍燁匯報工作。將在索尼中國工作長達20年的李曦挖到京東這麼大手筆的舉動著實令人關注。

對此,外界早有京東正加快上市步伐的猜測,而在企業上市前後又恰是企業避免負面新聞的敏感期,公關部門的角色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

截止2012年,京東商城已成立8年。從市場規模看,2012年4月,艾瑞諮詢發佈的市場數據顯示,在B2C市場,2011年京東商城市場佔有率為36.8%,到2012年第一季度提升至50.1%。

2012年5月,京東在香港的推介會上曾披露過核心數據。數據顯示,2011年京東收入為212億元(流水含平台269億元),毛利率為5.5%。在不久前京東內部年會上,劉強東則披露了2012年的最新數據:平台交易額突破600億元。

目前,京東商城已被譽為規模僅次於阿里巴巴的在線商城。據悉,目前,京東僅有書籍音像和大家電這兩個品類虧損,其他都已實現微利。在如此數據支持下,京東商城上市似乎心裡有些「底氣」。

京東商城六輪融資已燒完?

劉強東2013釋放上市信號

新年伊始,有關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的新聞不斷傳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浪科技報導的劉強東低調在香港約見基金,希望瞭解資本市場對待京東IPO的態度。而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京東商城上市的傳聞也從未間斷過。

此前,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IPO,有分析認為,劉強東此番「探口風」是要與阿里巴巴搶奪上市先機。

截至2012年,京東商城成立已經是第八個年頭,回顧八年間的成長歷程,京東商城的策略一直在努力做規模搶佔市場份額並爭做用戶體驗,這期間的所有花費著實不菲,尤其是物流體系的建設和各種「狠命」的價格戰。

之所以能夠如此「大著膽子」拼規模,打價格戰,其背後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便是京東的幾輪關鍵性融資。據公開資料顯示,京東商城已經完成6輪融資,最後一輪融資於去年10月份傳出消息,融資金額為3億美元,由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領投、京東商城第三輪投資方老虎基金跟投,其中前者投資2.5億美元,後者5000萬美元。

京東商城融資規模之大,數額之多,可謂所向披靡,無人能敵。此前,筆者曾同一位外資VC女性高級合夥人談論京東時,這位合夥人表示,類似於京東這樣的電商企業,其背後的投資方也是在「賭博」。按照「二八定律」,很多投資者都會將自己看成是賺錢的那百分之二十,但現實是,很有可能大部分都會血本無歸。事實上,投資過京東商城的老虎基金在中國也投資了多家其他公司例如2012年上市的YY,當時作為個人投資者的雷軍賬面回報約為113倍,而老虎基金則巨虧。

面對目前電商盈利難題,京東商城也多次遭到燒錢質疑,而其老競爭對手噹噹網CEO李國慶就曾在去年11月份「放炮」稱:「京東商城最新的3億美元的融資遠不足以維持其收支平衡,預計最多能燒到明年3月。

那麼,如此多輪次融資的京東,未來之路到底會會走向哪裡?電商燒錢遊戲何時走到盡頭?對京東的命運,外界十分好奇。

事實上,從劉強東不斷擴大規模,在宣傳和融資方面下力度的發展策略上看,上市是京東一直追逐的夢想。而劉強東對上市問題也曾表示稱:「2013年開始考慮上市事宜。為了未來的IPO,京東在此期間犧牲一部分利益,做大規模,擴大市場份額,是明智之舉。」

京東上市若未果不排除被出售

2012年,唯品會首先打破沉寂赴美上市,但過程並不輕鬆。外界將其評論為「流血上市」,時隔一年,唯品會股價上揚、表現不俗。而在當時看來,唯品會選擇上市也實屬無奈,資金幾近斷裂,上市成了「破釜沉舟」「最後一搏」。

那麼,對比如今的京東商城,是否也是最後一搏?不得而知。但阿里整體上市的消息以及從2013年各家企業都在排隊海外IPO看,京東商城尋求上市的可能性可能已有一定把握。但上市能否成功目前依然無法下定論,有分析人士表示,京東商城上市若不成功,也不排除不被出售的可能。(周玉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02

超級計算機助力石油勘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227
這台名為Pangea超級計算機,有助於道達爾更精確判斷油井探鑽到石油的機率及石油蘊藏的規模

道達爾公司探勘部門資訊主管Philippe Malzac說,

"利用Pangea協助分析公司在安哥拉Kaombo計劃的地震數據僅需9天,之前的電腦需要花上4個半月。"

道達爾新電腦運算能力也勝過競爭對手BP。後者的超級電腦能進行每秒2.3千兆次浮點運算。

Malzac稱,

「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在致力於研發這種演算系統,但我們在這方面搶得先機。」

他拒絕透露採購新系統的價格,但表示,這系統未來4年使用經費將達7755萬美元。

原油價格保持在100美元/桶以上給石油公司帶來了對生產設備進行投資的興趣。在過去的兩年之中,越來越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花費在諸如海底這種勘探和鑽探風險高但利潤豐厚的地區道達爾在今年早些時候聲稱,提高勘探預算至28億美元,高於往年12%

據悉,這台名為Pangea超級計算機由總部位於加州的SGI公司製造。SGI產品營銷副總裁 Bill Mannel稱,

「全球高性能計算機市場以每年7%的速度增長,最高端的市場份額上升至28%。」

Mannel表示大型跨國企業如今在安裝的信息系統已與一些軍用設備功能相當:

在與道達爾合作的同時,我們也在為美國國防部在俄亥俄的空軍基地安裝大型系統,而其性能與道達爾類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920

妥協方案助力牛市 坐關

http://xueqiu.com/2194610753/26336721
昨天下午參加一個活動,晚上才看到《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新股發行改革意見》)。本來昨晚想做點別的事,自然沒法做了,集中精力把證監會網站上剛公佈的幾個文件讀了一遍,然後睡覺,今早起床後說點感想。

我的感覺,這次出台的《新股發行改革意見》是一個妥協方案,跟6月份的徵求意見稿相比,下了不少功夫,但沒有質的突破。不到半年時間,社會各界提了很多意見。在現有《證券法》的框架下,要發新股,只能玩平衡,都得罪又都不得罪,於是有了這個方案。

肖鋼在幾天前「上證法治論壇」的講話中說:「進入修法的過程以後,也就是進入了一個各方利益博弈的過程」。這話很實在。按說,IPO已經暫停一年,把問題弄清楚了再啟動也沒什麼了不起,但760多家公司排著隊,80多家公司已經過會,這些公司都不是吃素的,決策層的壓力可想而知。

正因為是個妥協方案,所以有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新股發行改革意見》中提到:「使用淺白語言,提高披露信息的可讀性,方便廣大中小投資者閱讀和監督。」呵呵,「淺白」一詞並不淺白,好在能猜出意思來。這也罷了,可在證監會的答問中,它成了保護投資者的第一項措施。如何鑑定語言是否淺白?要是不淺白呢?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已經足夠,能做到就是對投資者最大的保護,要求太多實在沒必要。

股民最留意的恐怕還是IPO重啟對市場的衝擊,在證監會的答問中特別提到:「恢復新股發行並不決定股市中長期走勢,股市運行主要由當時經濟基本面和宏觀政策所決定。」新聞發言人還說,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公佈後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進行相關準備工作才會有公司完成相關程序,預計到2014年1月底約有50家企業能夠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

如果昨天僅僅是公佈《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和關於這個意見的答問,不管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怎麼強調IPO重啟對二級市場影響不大,我估計,未來一年中國股市恐怕都會活在760多家排隊公司進場的陰影之下。管理層看來很清楚這一點,在端出苦藥的同時拿了三顆糖出來,發佈了《借殼上市審核嚴格執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準》、《關於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和《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三份文件。這三份文件和《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同時公佈,說明管理層對中國股市的問題看得很清楚,而且有了明確的解決方案,只是時機不成熟,先出個妥協方案,正好也可以做些試驗。

可惜的是,要是能多一份「嚴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就更好了。不過,這幾項制度出台,很明顯會有利於股票價格回歸到它的本來價值,也會引來大資金進入股市長線投資。我一直以為,中國股市「冰火兩重天」的狀況(藍籌股低估,中小板、創業板高估)正好是改革的良機,看來,管理層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這次出台的《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及有關制度是一個妥協方案,實施之後必然會產生很多問題,但不妨礙它成為註冊制的前奏、牛市的鋪墊。

前幾天跟一幫朋友聊天,有個朋友說到康德拉季耶夫週期也就是長波理論,並且用它預測中國股市。他說,中國經濟近三十多年有兩次大底,一次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一次是在八十年代末,那麼,也會出現兩次大頂,一次是在2007年,一次將在2017年,正好從底到頂用時約三十年。呵呵,朋友說的類似於「推背圖」,我權當作笑談。不過,我以為,從現在開始,中國經濟復甦是大概率事件。上面提到的幾份文件和接下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刺破創業板、概念股泡沫,引入更多資金持有藍籌股,讓藍籌股變得物有所值,那麼,伴隨而來的牛市還是值得期待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590

雷軍助力,迅雷再次赴美上市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81
歷經三年之後,迅雷再次決定上市。與三年前不同的是,迅雷這次有雷軍站台。北京時間5月25日凌晨,迅雷向SEC提交了F-1招股書。迅雷招股說明書顯示,迅雷擬通過IPO交易籌集最多1億美元資金,股票交易代碼為「XNET」。這已經是迅雷第二次提交招股書。2011年6月,迅雷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招股書,計劃融資1.125億美元,當時資本市場估值為15億-20億美元。時隔4個月後,迅雷在最後時刻取消IPO計劃。當時,迅雷甚至已經通知記者參加上市慶功會。i黑馬分享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市流產的關鍵原因是資本市場趨冷,而迅雷又對公司估值期望過高。


那一次上市流產是毀滅性的。一大批跟隨鄒勝龍創業的夥伴離職了。現在他們該跌眼鏡了:不到三年時間,迅雷再次捲土重來。


迅雷此番捲土重來的一個重要砝碼就是小米:迅雷上市,雷軍系旗下的小米投資、金山軟件注資迅雷。隨後不久,小米新款路由器就開始捆綁迅雷會員服務。


付費成為支柱


迅雷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在2011財年淨營收8190萬美元,淨虧損1萬美元;2012年實現盈利,淨營收1.41億美元,淨利潤50.3萬美元;2013年淨營收1.75億美元,淨利潤1070萬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淨營收4000萬美元,淨利潤39.7萬美元。


在收入模式方面,迅雷目前主要收入由云計算訂購服務(迅雷會員服務)、在線廣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三部分構成,云計算訂購服務是大頭。


會員服務包括云點播、下載綠色通道、離線下載三部分業務,上述三部分業務在2013年收入達到8673萬美元,佔收入比例為48.1%。到2014年一季度,云點播服務營收達2485萬美元,同比增長32%,佔總營收比例更是高達60.3%。
在線廣告業務方面,2013年收入4800萬美元,佔總收入26.7%。2014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廣告收入為752萬美金,同比減少37%,佔總收入比例為18.3%。


在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方面,目前包括在線遊戲與付費觀看業務兩部分。2013年收入達4548萬美元。2014年一季度達到了4548萬美元,同比減少16%。


一個十分明顯的趨勢是,面向用戶收費的會員服務收入佔比逐年增長,成為收入支柱與增長引擎,而在線廣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兩項收入佔比則逐年下降。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付費服務是個傳說:極少互聯網服務可以面向用戶直接收費。視頻服務尤其如此,儘管搜狐、優酷土豆、愛奇異等視頻互聯網公司過去數年一直在推動面向用戶收費服務,但效果一直不好,無法成為支柱性收入來源。


這些視頻公司的做法是:單次、包月、包年不限量點播影片,每部電影價格各不同,但大致在3至5元之間。檔期之後,這些付費電影會變成免費電影。在上述這些視頻網站,這一收入與面向企業的廣告收入相比,只能算是「毛毛雨」。


唯有迅雷把面向用戶收費的模式變成了現實,不是內容收費,而是服務收費。


注入小米概念


迅雷招股書顯示:迅雷創始人鄒勝龍持有約3280萬股,持股比例12.6%;迅雷總裁程浩持有約1310萬股,持股比例5.0%。所有董事和高管共持有約9030萬股,持股比例為34.5%。


機構持股中,雷軍系旗下的小米風投與金山軟件合計持股39.4%。雷軍同時擔任小米和金山軟件的董事長。迅雷已經是一家雷系公司,雷軍在迅雷具有最大的影響力。


2014年4月,迅雷完成E輪3.1億美元優先股融資,小米風投以領投身份參與迅雷該輪融資,投資2億美元,佔股27.2%。金山軟件、IDG Funds以跟投身份參與該輪融資,金山軟件投資9000萬美元,晨興創投、IDG Funds投資3000萬億美元。


董事會成員分佈也體現了這一現實:小米的聯合創始人洪峰、王川,金山軟件CEO張宏江也出現在了迅雷的董事會名單中,雷軍系高管在迅雷董事會佔據了三席。


事實上,小米資源入注迅雷正是迅雷此次IPO中的最大亮點,沒有之一。


目前,小米路由器就捆綁迅雷會員服務。通過小米路由器,迅雷視頻內容與服務找到了打通客戶的「最後一公里」的途徑與方法。這是所有視頻互聯網服務都想做到的,這也是智能電視、盒子讓視頻公司無比激動的原因。


小米概唸給資本市場如此大的想像力的原因:小米科技未來不是一個產品公司,而是一個平台公司,現在這個平台上擁有用戶6000萬,未來將數以億計。在這個平台上,小米要搭建自己的生態,在這個生態上,需要各種小夥伴,迅雷就是這樣的小夥伴。


在小米平台上,迅雷可以專注的做服務,即面向用戶提供各式各樣的云服務,並通過云服務收費。雷軍有一個判斷:隨著互聯網拓荒時代的終結,向縱深發展,未來將有更多服務基於收費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免費的商業模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候繼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80

“上海金”正式啟航 助力中國黃金定價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85

chinese-gold-bars1

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消息,自貿區黃金國際板將於9月18日夜市起上線運行,意味著國外投資者可以直接在中國參與貴金屬的交易,標誌著中國在黃金定價權方面取得了進一步的成績。

國際板黃金交易合約包括iAu100g、iAu99.99和iAu99.5三個品種,交割品種有:標準重量1千克、成色不低於99.99%的金錠;標準重量12.5千克、成色不低於99.5%的金錠;標準重量0.1千克、成色不低於99.99%的金條。

在作為中國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試驗場的上海自貿區即將迎來掛牌 一周年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前往自貿區考察。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將出席今天晚些時候舉行的國際板啟動儀式。

雖然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但由於黃金市場國際化程度不足,所以並不意味著我國有國際黃金定價權。

所以向境外投資者開放國內黃金市場就成了再全球樹立黃金價格標桿的重要一步,相應需要國家放松對資本跨境流動的管控。

包括高盛和瑞銀在內的大約40家國際成員可參與即將開盤的國際板交易,外資機構以前只有少數幾家機構的中國子公司可以參與。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中國黃金市場今年的價格波動區間大於倫敦現貨市場,上方高出每盎司31美元,下方低出42美元。

“這說明了中國推動黃金交易市場向消費市場靠攏的雄心,”澳新銀行駐香港大宗商品策略師Victor Thianpiriya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在黃金的消費中心定價是有道理的。”

此外,采用人民幣結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得更多的國際大宗商品開始用人民幣進行定價。

業內人士表示,國際板黃金現貨合約上市,會形成上海金人民幣計價的現貨價格,為未來開發銀行國際板黃金遠期、黃金TD、TN等業務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為中國黃金的現有渠道進口提供了快捷通道,有利於降低成本;更大的意義則在於黃金市場的國際化與人民幣的國際化會形成相互助力的雙引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43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助力國內IC產業崛起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37&extra=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助力國內IC產業快速崛起

作者:張騄

10月14日,工信部正式公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基金將采取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推動企業提升產能水平和實行兼並重組、規範企業治理,形成良性自我發展能力。基金實施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努力為投資人創造良好回報。

   

千億國家IC產業基金正式落地,有望撬動萬億社會資本。在工信部和財政部的牽頭下,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亦莊國投、中國移動、上海國盛、中國電科、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作為發起人,共同投資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一期規模預計約為1250億。據《21世紀經濟報道》,工信部內部人士介紹:"國家將以中央財政資金為引導,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本,有望以1:9或更高的杠桿撬動萬億社會資本投入集成電路產業。"

      

巨額資本投入打破產業鏈發展瓶頸,實現國內IC產業快速崛起。過去十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不均勻,設計與封測環節發展較快,晶圓制造環節發展滯後,成為限制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瓶頸。本次國家更加註重產業鏈的均衡發展,IC產業投資基金將重點扶持晶圓制造環節。晶圓制造作為非常重資產的一個行業,巨額資本投入將積極推動該領域的快速發展,有效打破產業鏈的發展瓶頸。在國內終端需求和政府政策及資金的雙重驅動下,國內IC產業將實現快速崛起和趕超,大幅搶占臺灣、韓國、日本市場份額。十年之後,國內IC產業有望成長為全球最大,產業鏈各環節更是可能會湧現出一些全球IC巨頭。

      

IC產業黃金十年開啟,享受全行業的盛宴。晶圓制造環節作為本輪政策主要扶持對象,資金瓶頸將得到有效緩解,競爭實力有望大幅提升,建議重點關註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作為產業鏈的最上遊,在整個產業鏈快速崛起的過程中受益彈性最大,建議重點關註上海新陽七星電子。封測環節同樣將得到政府資金的扶持,並且還將受益晶圓制造實力提升帶來的拉動作用,建議重點關註長電科技、華天科技和通富微電。IC設計環節將更多地受益於政府資金支持下的行業兼並重組以及晶圓制造工藝進步帶來的產品競爭力提升,建議重點關註同方國芯、國民技術、大唐電信、上海複旦、中國電子。(來自:申萬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40

助力收購O2 匯豐為李嘉誠提供90億美元貸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26

hsbc-sfSpan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匯豐控股將向記黃埔提供90億美元貸款,幫助該集團收購英國最大的手機運營商之一O2。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和記黃埔擬收購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 SA旗下的英國無線業務O2,西班牙電信已經同意,交易估值接近100億英鎊。

和記黃埔上周宣布將支付92.5億英鎊現金,而如果O2與和記黃埔旗下的英國手機運營商Three合並後的現金流達到目標,和記黃埔將支付最多10億英鎊的費用。

匯豐銀行的貸款只會占到這筆150億美元交易的一部分。在上周宣布收購時,和記黃埔財務部主管Frank Sixt表示,這項交易將由銀行提供融資,但未給出更多細節。

和記黃埔上周五表示,其一旦完成收購O2,將出售O2至多30%的股份給機構投資者(包括私募股權公司)。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O2的收購預計將歷時一年。和記黃埔表示,此項收購還將需要監管部門的批準。

O2的收購標誌著李嘉誠進一步進入歐洲。此前,和記黃埔出價11億美元購買了Telefonica的愛爾蘭業務;購買了更多奧地利的無線頻譜;並計劃收購意大利無線通訊資產。李嘉誠旗下一家公司還正在競標瑞典電網Fortum。

而在英國,除了O2之外,這位香港首富已經擁有了英國鐵路、天然氣、電氣公司。他此前已經買下Northumbrian水處理公司(英格蘭地區主要的供水和汙水處理公司)、北方天然氣公司(Northern Gas Network)和Superdrug(屈臣氏母公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