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hinaJoy啟示錄:手游IP大爆炸,小公司將因此被清洗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3/144651.html

今年的ChinaJoy就像是一場熱鬧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簡稱)發佈會,幾乎每個有頭有臉的手游公司都公佈了自己的IP計劃。

網絡作家唐家三少高調表示,「我推一款遊戲保證讓你月收入過千萬 」,「你做我的IP肯定能主權乃安不賠錢」。不只是唐家三少,產業鏈上的各方都蠢蠢欲動——好的IP背後擁有一群潛在的遊戲玩家,他們的粉絲屬性將為遊戲帶來更多收入,隨著手游市場的爆發性增長,IP的儲備往往也決定著一個手機遊戲廠商的競爭力。

能夠貢獻IP資源的不只有網絡小說,影視、動漫畫、電視節目,甚至曾經的知名遊戲都已成為優質IP的主要來源。騰訊動漫旗下的《屍兄》將手機遊戲改編權授予中清龍圖,而青青樹出品的動畫電影《魁拔》也聯手空中網推齣電影同名遊戲,飛流與電視劇編劇於正簽署合作協議,中國手游則一口氣拿到了《航海王》、《火影忍者》、《聰明的一休》、《拳皇97》、《大航海時代5》等IP。

對於IP的價值,蝸牛副總裁孫大虎告訴騰訊科技,「在於帶動用戶下載,發展新用戶」。這就是說,一個用戶熟悉的IP製作的遊戲上線後,不僅會吸引現有的遊戲玩家下載,而且還會帶動那些IP的粉絲成為新的遊戲玩家。

搜狐暢遊副總裁亦王一表示,一方面,IP會讓手機遊戲在廣告效益上得到更高的回報,因為在同樣位置上,以成熟IP製造的遊戲的轉化率會大幅攀升,「這是廣告效應」;另一方面,中國的遊戲一直以來缺少對世界觀的構造,一個成熟的IP將彌補這樣的不足。

對於渠道來說擁有IP的遊戲同樣具吸引力,某渠道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這類遊戲會使其下載轉換率高於一般遊戲30%左右。

但亦有業內人士認為,IP只是為遊戲成功增加了保險係數而已,都看到唐家三少的IP遊戲化成功了,但是另一位起點大神貓膩的IP遊戲化卻並不成功,同樣,如果遊戲品質精良,做到製作高投入和玩法新穎,成功幾率不會低於強IP遊戲。

但兩種觀點背後都暗含對行業內小公司小團隊的擔憂,隨著各類強IP遊戲爆髮式增長,相關IP價格的水漲船高,小遊戲公司的原創產品很難再脫穎而出,而且隨著各類IP陸續與國內巨頭簽約,小公司靠盜版IP一舉成名的可能性也越來越低。

優質IP爭奪加劇 遊戲運營仍是關鍵

面對如此激烈的IP競爭,優質IP資源的爭奪會加強,好的IP轉化的遊戲會降低初期推廣的成本,但能否獲得長期的收入成功,還要看遊戲開發和運營本身的團隊能力。

IDC分析師姜家琳稱,「是否IP化並不會過多影響遊戲本身的質量和受歡迎程度,IP化可能就是遊戲產業由不規範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性特徵,不會對市場競爭有太大的改變。」

一些清醒從業者也已經意識到遊戲本身運營的重要性。周亞輝認為,無論是東方仙俠,還是西方魔幻,所有的題材目前在國內都很火,但遊戲的核心是品質。

孫大虎也表示,IP最大作用是對用戶的感召和意願的培養,而遊戲好不好玩才是能夠讓其生存下去的關鍵。在他看來,選擇一個IP除了粉絲群因素外,一定要尋找有多個個性鮮明的英雄角色的IP,以便將其改造為遊戲角色。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定式行業內已有一些規律可循。對於熱門的海外IP,要考慮是否會被其他廠商打擦邊球的同時,還要快速將其運營和遊戲設計做到本土化;對於有懷舊風格的IP,要考慮其受眾年齡偏大,具有購買能力的同時卻時間有限,應當將遊戲的玩法設計的比較前衛,以覆蓋更多的人群。

不過,也有一些運營方式會對IP帶來的附加價值造成損害。由於手機遊戲是一個急需突破性,且快讀多變的行業,因此如何能在產品的生命週期內留住用戶兵產生價值,這是從業者所要思考的。目前來看,產業內有兩種主要的方式。

其一,採用不同的IP、利用同一套遊戲操作邏輯。這是在客戶端遊戲就已經存在的一種模式。對廠商來說,這樣做可以快速推出更多的不同風格的遊戲,以滿足不同人群對遊戲的需求。但是對熱衷於某一遊戲公司品牌的玩家來說,他們會因為遊戲邏輯相近而感到厭倦。

其二,以相近的風格,甚至同一個IP推出多款產品。騰訊遊戲的天天、全民等系列就是一個明顯的案例。這有助於用戶在其內部進行轉移,提高用戶留存率。

IP投入應理性 小公司舉步維艱

正如所有人預料的那樣,競爭也會帶動購買成本的提升。空中網副總裁蔣侃告訴騰訊科技,目前一個IP的授權價格為幾千萬人民幣,在這之後遊戲企業還要負擔額外的研發和營銷費用,甚至在獲得盈利後還要與IP版權方進行分成。蔣侃頗為無奈地說,「好的IP就是如此。」

盛大文學方面也曾表示,對手游公司的授權,很多作品都可以賣出百萬元價格。起點中文網的頂尖作品甚至千萬元的高價也是常態,獲得手機遊戲的分成也能接近10%。

因此,也有一些廠商選擇了原創IP,不過這也意味著更為巨大的投入。賽爾號和摩爾莊園運營方淘米網副總裁葉廈軍表示,其在過去五年投入了3億以打造原創IP,並將在接下來將加速投入,預計規模將達10億。

但無論是購買IP,還是自研IP,前期的投入對廠商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坑」。盛大遊戲CEO張向東表示,手機遊戲行業每年收入的增長是實實在在的,但存在資金投入、研發投入過大的風險,管理不好就會出現問題。

蔣侃也表示,資本過熱就會不自覺地導致投機行為。很多團隊投入幾百上千萬做一兩款產品,維持半年左右就可以賣幾個億,這雖然是商業的成功,但對遊戲行業來說卻並不健康。去年被收購的一些小的遊戲開發團隊現在已經開始出現裁員,或者沒有新的產品問世。

有行業分析師表示,手機遊戲市場保持規模的增長並不存在問題,但不能因為其擁有一個具有競爭力的IP就將其估值提升。

IP的同質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根據IP的不同,有兩種情況:其一,需要購買的IP,以日本市場為例,其一些IP並非由一家企業獨有,因此中國廠商獲得其IP授權後,也應該警惕其他競爭對手也可以變相獲得或同類產品競爭。其二,公共IP不需要購買,如「三國」這樣題材雖然受到玩家的喜愛,但其相關手機遊戲眾多,使得成功者卻少之又少。

手機遊戲已進入IP為王的時代,但真正能夠賺錢的卻並不多,其原因就在於遊戲本身的運營。一旦運營出了問題,就有可能導致用戶的流逝,透支用戶對其產品的耐心。因此,IP是一把雙刃劍。

但儘管IP尚不能成為手游公司制勝的法寶,但隨著IP的大爆炸,小公司小團隊在手遊行業的發展將愈發艱難。在手機終端增長放緩的大前提下,強IP遊戲的分流效果明顯,在渠道和發行商的推波助瀾之下,一些試圖憑藉玩法創新吸引用戶的作品如果沒有強大資金鏈的支持,將很難獲得生存機會。

一位手游開發者向騰訊科技表示,自己的團隊本來想靠盜版IP來做一款產品,這也是過去幾年行業內的普遍現象,但沒想到在此次Chinajoy上,有巨頭宣佈獲得了IP,無論訴訟成本還是對渠道的影響力,自己的公司都無法和巨頭抗衡,這意味著自己的投機行為已經失敗,現在唯一的可能性是將產品交給巨頭代理。

顯然,IP大爆炸的表象下是手遊行業已經進入了巨頭爭霸的時代,在資本市場的催熟下,小公司的機會變的越來越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