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太陽落下20年 調景嶺 2015年01月15日

1 : GS(14)@2015-01-18 02:36:1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45650

早前的台灣九合一選舉令寶島一夜變天,藍海瞬間變綠地,是否意味著國民黨沒落?但它畢竟是個歷史悠久的政黨,二十世紀初曾經叱吒一時,以致於後來在港台兩地也極具影響力。黃霑七十年代曾寫道:「這是青天,這是白日,這是滿地的紅色!」二十世紀中期,香港正值殖民地統治,許多國民黨員因內戰失利而逃難到港並定居,黨思維自然在港遍地開花,每逢雙十均可見霑叔描繪的「懸旗風景」,尤其是有小台灣之稱、位於將軍澳的調景嶺。
「那裡背山面海、風景優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漫山飄揚,有學校、自組的治安隊、自家發明的娛樂活動。」著有《調景嶺滄桑五十年》的原居民王國儀淡然數語,道出了1950年成立、1995年被遷拆的調景嶺風光,取而代之的是將軍澳健明邨、善明邨及彩明苑。轉眼間,紅旗上的白日已徐徐落下20年了。

文:林穎嵐
圖: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鳴謝:香港舊照片

前身
調景嶺之所以在二十世紀中形成,與內地政局發展甚有淵緣。二戰後,內地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人民解放軍(共產黨)1949年10月攻佔廣州,國民黨退守台灣。除了逃避戰火的老百姓外,還有一群不得不走的國民黨軍、警、政、教人士及家眷,隨隊一路向南面逃難,當時年僅8歲的王國儀正是其中一員:「當時有人逃到泰國邊境金三角附近,其餘則逃到香港及澳門。」他指,日軍侵華、香港淪陷後,本港人口只有約80萬人,直至國共內戰爆發,難民蜂湧而至,令香港在1949至50年間,人口暴升至200萬人,當中有120萬人是從內地來港的人。王憶述:「很多人帶著金條來港,但都在途中遺失了,以致逾百萬人淪為難民,於深水埗大埔道、李鄭屋村附近露宿。」當年的房屋多屬4層高、沒有電梯的平房,樓梯間就成了他們的避難所,後來因被平房私人看更趕走,他們才走到山邊搭建木屋聚居,造就了木屋區的出現。他解釋指:「難民被趕到山邊後,到處找朋友、親戚的下落並定居,但當中有一萬多人從北方來,人生路不熟,連廣東話都聽不懂,於是便走到有東華東院(東華三院前身)定時派飯的摩星嶺落腳。」就這樣,這群無法「埋堆」的難民便在摩星嶺聚居,一住便是半年,成為了調景嶺的雛形。

秧歌舞事件
1950年6月18日,端午節,這群聚居在摩星嶺的難民如常地領飯,「當時突然來了一群衣著光鮮的左派工會宣傳人員,在這批難民前大跳秧歌舞(共產黨慶祝時跳的舞蹈),雙方最後當然發生衝突,多人受傷。」王國儀說時緊握拳頭,直斥是左派有意挑釁。流血事件發生後,隨即觸動了港英政府神經,官員即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把難民送到更偏遠的地方,「肇事者都是配備長槍的國民黨軍人,加上事發地點與當時的政治重心地中上環距離不遠,一旦發生暴動便一發不可收拾。」王說。

立村
1950年6月25日晚上召開的「秧歌舞事件緊急會議」,有人提議把難民送往新界及離島,王指:「他們都是外省人,言語不通,各地居民代表當然反對到底,最後政府便決定,把他們送到沒有陸路交通工具可達的調景嶺。」王指,當時社會局(前社會福利署)派了主任方存適來遊說難民,更笑誇他是個聰明人,「該地本來是一片墓地,而且又叫『吊頸嶺』,感覺『唔老嚟』,難民當然耍手擰頭,但方不但以提供食宿作為條件,更靈機一觸,取其諧音辯稱是『調景嶺』,終於順利把他們遷移。」6月26日,政府即時租用了幾艘天星小輪把難民送往該地,並在上船前為各人登記,以便發放飯票。

照鏡環?Rennie’s Mill?吊頸嶺?
調景嶺的名稱多年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照鏡環山,亦有人稱Rennie’s Mill、吊頸嶺,到底哪個才正確?答案是以上皆是。王說:「最早期的叫法是十九世紀末的『照鏡環山』,因為該地面向海灣,可從山嶺上看到月光倒影,美得像『美人照鏡』。」至1905年,加拿大退休公務員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以數百元買下整座山並開設麵粉廠,才得名「Rennie’s Mill」,王續解釋:「當時的冷氣系統落後,令麵粉質素極差,結果廠房4年後倒閉,Rennie更於同年4月在山上吊頸自殺。」由於該地當時只稱作Rennie’s Mill,華人聽聞此事便謔稱為「吊頸嶺」。隨後便如前文所言,社會局要說服難民遷入,才開始改稱「調景嶺」。

難民營時代
調景嶺於1950年6月26日正式成立,約有7,000名手執飯票的難民入住,因此外界均視為調景嶺難民營,「社會局向每戶發一張飯票,每日派兩次飯,份量按人頭計,如6人家庭便可取6殼飯、6件冬瓜、6件南乳。」他指:「當時生活真是苦不堪言,自己吃不飽還要照顧小孩,每次派飯後,有人會在飯堂後方洗爐鑊,排出來的污水夾雜飯焦,很多婦女會蹲在坑渠邊徒手撈起,把飯焦曬乾壓成粉狀,加水沖成糊仔讓嬰兒填肚。」無論是難民抑或政府都以為,飯票制度只是暫時措施,豈料調景嶺後來卻愈聚愈多人,政府遂於1952年停止接濟。

獨立福利
殖民政府1952年停止援助,意味著調景嶺難民營已被棄管。當時台灣政府獲悉此事後,便向難民作出直接支援,提供「獨立福利」。王說:「當時港英政府已承認內地的中共政權,無法讓台府向調景嶺難民提供直接援助,於是,社會局便與東華醫院及其他慈善團體,組成『港九各界救濟調景嶺難民委員會』(港九救委會),在調景嶺設立居民服務處,讓台府透過該處接濟居民,維持飯票制度之餘,亦提供獨有的教育補貼(詳見後頁)。」踏入1960年,調景嶺人的生活漸趨穩定,港九救委會便將「飯票」改為「米代金」,王指「即是派米。」到了1970年,大部分人都無需倚賴米代金維生,委員會便向居民進行經濟審查,只向有經濟困難及長期病患者發放補貼金,「我當時負責發放補貼金,可以證明這個制度一直至清拆才終止。」他說。

殖民政府接管
在殖民政府棄管下,調景嶺獲台方支援才熬過最艱苦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該處已發展成一個「與世隔絕」的小社區,可惜1962年一個強颱風溫黛來襲(詳見後頁),便扭轉了調景嶺的命運。王說:「溫黛風災促使調景嶺由難民營變成木屋區,後來港英政府見該區的人已能自理便有意接管,派當時管理木屋區的『寮仔部』將該地轉為徙置平房區管理。」他指,當時居民曾極力反對,但當局答應讓原居民無限期居住,雙方才達成共識,於是政府便為區內居民登記個人資料,正式落戶,調景嶺亦正式成為香港一部分。

遷拆
自從1962年由政府接管後,調景嶺內的社區設施逐一興建,並一路發展至80年代。至1984年,中英雙方簽訂《中英聯合聲明》,除落實香港將面臨97回歸,還意味被視為反共基地的調景嶺,離「被清拆」不遠了。港英政府早在70年代起,已著力發展「衛星城市」,而將軍澳及馬鞍山區就是80年代第三批發展地段,順理成章清拆調景嶺,對老街坊而言,固然認為是其右派政治立場所致。但姑勿論原因為何,95年4月4日,政府還是宣布全村清拆,居民遂派代表與政府談判,王國儀成為代表之一:「當時政府只答應,賠償按房屋面積計算的『上蓋建築費』及搬遷費。」他指,由於殖民政府1962年接管時,曾答應62年以前入住的原居民可無限期定居,於是居民便控告政府,要求得到合理賠償,「當年政府接管時,答應原居民的條件有信件為證,他們拿著信告上法庭,原居民最終勝訴,可獲得額外120%的賠償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50

房協年底推調景嶺、屯門兩盤

1 : GS(14)@2017-06-25 09:56:54

【本報訊】樓價瘋狂,無殼蝸牛要上車惟有寄望資助房屋。房協今年底將接力推售兩個資助房屋項目,分別位於將軍澳港鐵調景嶺站及輕鐵屯門石排站附近,共提供約600個單位;房委會也計劃明年首季推售新一批居屋,料可提供約4,400個單位,當中不乏市區靚盤,包括啟德發展區首個居屋項目,以及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一及第二期等。


料2020年落成入伙

房協其中一個將於年底推售的資助房屋項目位於調景嶺翠嶺路,將興建一幢約33層高大廈、約330個單位。屋苑毗鄰健明邨及真道書院,步行至港鐵調景嶺站約8至10分鐘。另一個地盤則於屯門石排頭路,將興建一幢約30層高大廈提供約280個單位。該處毗鄰山景邨,步行至輕鐵石排站僅1至2分鐘路程,但對面為工廠區,兩屋苑料2020年落成入伙。房協兩個資助房屋項目的單位實用面積由約300至600方呎,400方呎兩房單位佔總數七成,一成為三房大單位。兩屋苑設計與早前推售的沙田綠怡雅苑相若,單位有露台、會所、健身設備及公共休憩空間等。至於申請資格、單位定價等細節,屆時由房協公佈。此外,房委會也計劃明年首季推售新一批居屋,料可提供約4,400個單位,當中更不乏市區靚盤,包括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一及第二期、啟德發展區及東涌第27區。當中啟德發展區更是首個居屋項目,毗鄰市建局的煥然壹居,屋苑將分為3幢,提供約700個單位。交通方面,屋苑面向車站廣場及沙中綫啟德站,盡享地利。■記者譚靜雯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3/200659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8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