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行 兇猛賺錢機器已遠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898
如果單純從賺錢角度來看,華爾街大型銀行已不再是以前那個賺錢兇猛的機器了。
盡管並不能輕易作為完全而徹底的代表,但可以嘗試看看花旗銀行本周新鮮出爐的二季度財務報表,從而一窺這些“超級賺錢機器們”如今的賺錢能力。
盡管摩根大通的實力更為雄厚,但之所以選擇花旗,是因為該銀行綜合實力強大(資產達1.9萬億美元,為美國第三大銀行)、與政府關系更為密切(現任財政部長和美聯儲副主席均是前花旗高管)、業務繁雜,需要高度管理技巧(就在今年,美聯儲還拒絕了花旗將資本返還股東的計劃。因為監管者質疑該行在全球經濟衰退期掌控國際業務的能力。)
先來看看花旗在過去十年的總股本回報(圖)。很明顯,花旗在2008年和2009年的政府救助中,現金和抵押品總價高達5000億美元,基本是所有機構中最多的。
圖:花旗在過去十年的總股本回報
不過,今年二季度,包括負債、證券及其他類似資產的總量為1.9萬億美元,較2007年同期縮減了14%。而當年,花旗的總資產幾乎比美國年度GDP總量還要多15%。
花旗的資產負債表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2007年,僅有37%的負債為儲戶存款,這對銀行來說是最穩定的資金來源。很多資金都來自於回購市場。大型銀行在2008年陷入困境,正是因為難以從回購市場獲得足夠資金。
如今,存款在負債中的占比高達57%,源自回購市場的資金比例勉強超過50%。另一種風險資金占比也在降低——交易賬戶負債(trading account liabilities)。這種資金包括證券空頭頭寸、衍生品凈賣出頭寸。其他一些更為穩定且不易發生擠兌的資金也構成了花旗的資產負債表。
令銀行風險增加的正是他們對杠桿的使用——借入資金。銀行僅有很薄的股本來作為損失緩沖。2007年,花旗僅有1280億美元股本,但在2.2萬億美元的總資產中占比僅為5.8%。今年,該比例攀升到了11%至2110億美元。
實際上,這已經低估了花旗盈利能力的下滑程度。盡管花旗當前的資本儲備要高於金融危機之前,更多的資本儲備加上更低的利潤,說明資本回報在急劇下滑。
花旗還面臨運營問題。就在本周一,華爾街見聞網站還提及,花旗與美國政府達成70億美元的和解協議,以結束對該行出售按揭債券的調查。即使花旗財力雄厚,這筆罰金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該行二季度凈利潤僅為40億美元。即便是2007年同期,凈利潤也只有62億美元。
不僅如此,這家銀行巨頭還面臨雇員和薪資挑戰。二季度,該行雇員總數為24.4萬人,2007年同期為37.4萬人;薪酬福利開支則從2007年同期的89億美元降至如今的60億美元,降幅高達32%。從某種程度來講,更少的雇員意味著更少的收入,而員工薪資水平的降低則不利於激發其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