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人們下了飛機,就開始了以營地一兩公里為活動範圍的枯燥生活。惟一的娛樂是抽水煙和玩桌球◎ 本刊記者 何春梅 文hechunmei.blog.caixin.com 每一個進入伊拉克的中國人的故事,都得從機場講起。一般大型央企在伊拉克的大項目、大工地,都會有公司花錢請的警車和安防力量到機場來接員工。 「有專門的防彈車和裝甲車,全程都有當地警車和安防陪護,我們後來去中石油一個工地的時候,請的就是意大利在當地的安防公司。 」曾在伊拉克一家外貿公司工作過的寧夏人馬鑫說。 工人們到伊拉克以後,基本就開始了以營地一兩公里為活動範圍的枯燥生活。 「沒有機會出去,一般都在營地裡,全封閉的,像坐牢一樣。 」在一家為中石油提供服務的民營企業打工的王旭稱,如果非要出去辦事,必須申請防彈車。絕大多數工人在營地裡除了上班就是睡覺,日常生活用品由當地的伊拉克人幫忙採購。惟一的娛樂活動是上網,跟家人在網上聊聊天,電話都很少打,因為信號不好,總是斷斷續續的。 營地是最安全的地方。雖然常常聽見槍響,但多位中國工人表示,目前沒有聽說過有中國公司的營地遭襲擊。張宇曾在中遠在伊拉克的一家外包公司工作,他介紹稱,一般一個工人數量在500人以上的營地,四周都會拉上鐵絲網、設置路障,營地裡有專門的警衛力量24小時守衛和巡邏。 「只要不是鬧武裝衝突,一般恐怖分子進不去中國營地。每一個營地都是很堅固的小堡壘。 中國人也不是武裝分子攻擊的目標。 」和央企在伊拉克花重金打造封閉的營地不同,在私企工作的中國人相對自由。在對當地相對熟悉後,他們也會逛逛當地市場,或者拼車旅行。 馬鑫在伊拉克做外貿生意時,就經常為了辦展會在伊拉克境內「四處活動」 。 「幾乎每個城市每隔一兩公里都有檢查站,設在路中間,即使是三車道的通道,每次也只能過一輛車。 」馬鑫說,檢查站偶爾會查外國人的護照,開車經過時,車速一定要慢,必須把車窗放下來,讓對方看到車裡坐了些什麼人。 在伊拉克,不管是去飯館吃飯,還是去超市和商業街,門口都有手持衝鋒槍的警衛把守。 「哪怕是逛菜市場也要搜身,不過警衛一般不搜中國人,只搜當地人。 」張宇說。 平時出門,張宇一般都會叫上幾個伊拉克保安,不是擔心恐怖襲擊,而是擔心被窮人搶。即便是自由的生意人,在伊拉克也沒有更多娛樂活動。馬鑫說,週末休息時偶爾會出去喝茶或者轉一轉,惟一的娛樂是抽水煙和玩桌球。 對中國工人們來說,每年七八月伊拉克的齋月是最難熬的時候。到了齋月,當地人從早上開始不許吃飯、喝水、娛樂,所有飯館都關門,一直到晚上才能吃點東西。張宇介紹說,伊拉克人對中國人十分友好,惟一可能出現的衝突,就是中國工人在齋月時不遵守當地習俗,偷偷吃東西被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