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不能解決投資中的一切問題!】---- 「財務分析黑」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29791557可能很多同學看到,耐力兄經常發些財務分析方面的東東,會不會覺得在這裡使勁兒鼓吹投資過程中的「財務分析決定論」, 忽悠大家呢? 那麼,這個帖子就作為「財務分析黑」的帖子對沖一下吧。
財務分析,很重要,重要性就不在這裡再鼓吹了。但是,財務分析,是不是能夠幫我們解決投資中的所有問題,讓我們僅僅通過財務分析就可以選擇好公司,投資好股票,盡快發財致富呢?
答案是: No ! 原因很簡單,如果這個答案是 Yes的話,那麼全世界的會計學教授各個都成百萬千萬億萬富翁了,他們也不用再教書育人了!
那麼,下面看看,財務分析,都有哪些侷限性呢?
財務分析的侷限性,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財務報表本身的侷限性
(1).財務報表本身所提供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財務報表只能按照規定的格式和會計科目彙總公司在一定時點或者區間的定量會計信息,還有大量的與公司經營密切有關的非定量信息是不能直接的在財務報表中體現出來的,比如公司的產品優勢, 市場份額, 品牌影響力等。
(2).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會計處理方法的差異性
從事同一行業,同樣業務的公司,在具體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會計處理方法上的不同,也會導致財務報表數據結果的差異性。比如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採用直線折舊法或採用加速折舊法,折舊費就會不同,從而會影響到最終的利潤指標。
(3).物價變化對財務報表數據的影響
我國的財務報表是按照歷史成本原則編制的,物價的變化,會影響到相關的財務數據。比如,以前以500萬元購買的房產物業資產,以歷史成本為基礎記賬,再加上折舊,可能在賬面上的價值是小於500萬了,但是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牛市,現在的重置成本可能已經為2000萬元了。
(4).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問題
很多時候,上市公司為了使報表顯示出企業良好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會在會計核算方法上採用其他手段來粉飾財務報表,甚至直接做假賬,這時財務報表數據分析就很容易將投資者引入歧途。
2. 財務指標本身的侷限性
(1) 單一指標的侷限性
很多時候,單一財務指標只能反映企業經營的某一方面的局部特性。比如,萬科的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看上去很高,70%多!,但是如果只看它時就會覺得公司償債能力有很大問題,但是,如果把「預收房款」剔除,只考慮「淨資產負債率」時,只有30%左右。
(2) 指標計算口徑的差異性
比如,在計算企業「毛利潤」時,有人會使用「毛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也有人會用「毛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兩種計算公式都沒有錯誤,但是計算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3) 指標優劣的相對性
即使同樣的財務指標,對不同的行業、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意義也完全不同,比如,軟件行業,通常毛利率都很高,如果毛利率低於20%,那麼這個公司基本上是不賺錢的,但是,對於百貨商場這樣的企業,要能達到20%的毛利率,那就是超強的管理能力了。
3. 財務分析方法的侷限性
不同的財務分析方法,也有其特定的侷限性,如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的、同業比較法都有它們的侷限性,單獨使用任何一種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杜邦分析法,沃爾比重評分法、因子分解法等綜合分析方法,也有它們特定的侷限性。
4.財務數據和指標的時效性
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都是對公司歷史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的量化描述,雖然對於歷史數據的參考有利於對未來的判斷,但是,未來畢竟是變化的,未知的,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歷史數據就能準確的判斷和預測未來。
5.分析人員自身的知識與經驗的侷限性
經常會發現,同樣的公司,同樣的財務報表,不同的人閱讀和分析之後得出的結論卻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這實際上是與分析人員的知識和經驗有關。
因此,財務分析雖然很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投資實踐中,僅僅有財務分析是遠遠不夠的,可以說,財務分析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要全面瞭解一家公司,還必須結合公司的其它基本面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