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xuyk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f31m.html

   青年朋友F做股票好多年,練就出一定的功力。由於他特別喜愛這門生意,又沒從事其他職業,遂想為親戚朋友們打理股票,換點腦力錢。但事不順意,股市一直低迷,沒有賺錢效應,F難免鬱悶。
   昨天他來電話說,有幾個「理財公司」的朋友或熟人找他好多次,想請他去這些公司干,他呢正考慮是否去兼一份這樣的工作。他問我怎麼看。
   可能是因為感到實體經濟之艱辛,同時又聽到「金融黃金十年開啟」之言論吧,這一帶不少頭腦靈活者紛紛辦起了「理財公司」。就我有所瞭解的幾家這樣的公司,他們現在都只是在拉客戶,推銷一些理財產品或保險,包括香港地區的產品。我問F:「那幾個想招你去的公司是不是也這樣的?」F答:「是的。」
   於是,我們接著討論起來。
   一、對你來說,幫人做股票而收點腦力費,幫「理財公司」推銷理財產品而獲得業績提成費,兩者都是做生意,好像都一樣。但對於客戶來講,兩者本質上則是完全不一樣的。請你幫忙做股票的人,出錢買的是權益資產(股票),事先並不知道以後這些股票資產損益如何,具有風險,他實際上是個做股票的生意人,而你相當於他的職業經理人,幫助他做這個生意;而請你理財的人,他出錢買的是債務資產(好比高於銀行利息的儲蓄),事先確知回報如何,從而可獲相對來說是無風險的固定收益,而你相當於是他的顧問,幫助他選購產品。由此可見,前者是你在做一件不確定的事,後者是你在做確定性的事,兩者性質不同。
   二、那麼是否可以兩者兼做呢?估計很難!根據你目前的情況來看,兩者是有衝突的。大多數客戶都是隨波逐流的,看到什麼更賺錢就去做什麼。現在股市低迷,黃金不行,房子恐怕就要掉價,借貸具有風險,債券回報不高,銀行存款利息又太低,等等,看來看去,覺得還是買理財產品或保險划算,於是乎,「理財公司」像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互相爭搶客戶。你現在去做這行,等你好不容易拉進幾個客戶時,說不定股市起來了,顯現出賺錢效應,那時這些客戶恐怕要責怪你了:「看!股市這麼好,為什麼不叫買股票呀?現在倒好,錢都套在保險和他理財產品裡了!怎麼弄?」屆時你怎麼回答是好?何況這些人當中一定有潛在的股票投資者呢。現在多拉一個理財客戶,就意味著少一個潛在的股票投資者。再看個例子,你有沒見過,保險公司壽險代理人,既向客戶推銷壽險產品,又幫客戶炒股的?好像沒有的吧?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兩者只能選做一樣。
   三、這兩個工作項目的性質不同,相比之下,幫人做股票的難度更大,這是因為,你不但操作能力要強,而且還要讓客戶認可你的經營理念,充分信任你,具有一定的耐心。可見得,培養一個股票客戶很不容易,時間也會較長。不是什麼客戶都可承接的,應該有所選擇。
   縱觀你的業績,可說是很不錯的!你幫助打理的這些股票客戶,都是這波大熊市入市的,而且大多數人入市或增倉又都發生在階段性反彈的高位(因為看到漲了,他們才敢去買嘛),儘管如此,但到現在,不但沒有一戶虧損,而且都明顯有賺,有的贏利還較大呢!那你想,在股市如此低迷狀態下,你都能取得這般業績,等到稍有好轉,那回報就更可觀啦!從長遠看,股市的回報率比固定收益產品的肯定來得高,這是股市400年以來一再證明的事實。不過對於個人來說,取決於你眼光有多遠,胸懷有多廣,耐力有多強。
   四、當前,「理財公司」日益增多,看似這些人想法超前,行動迅速,搶佔先機,其實,大多數還是跟風追熱的羊群行為。隨著跟進者激增,競爭很快加劇,也許現在就已經有點難做了吧?不然,你那幾個朋友為什麼多次催你加入他們這一行呢?一門生意要爭啊奪啊的,表明有點艱難了。
   格雷厄姆曾說:「如果總是做顯而易見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賺不到錢。」

   我們再來看一下我熟悉的那幾家「理財公司」。我問他們:「為什麼現在不配置代客打理股票之類的項目呢?」他們回答如出一轍:「現在股市這麼不景氣,不是做的好時機!但我們始終關注著,等到形勢好轉,確保能夠賺錢了,我們就會立即行動,迅速啟動這塊項目!」呵呵!看到了吧,屆時不高買低賣才怪呢!我說啊,等到他們什麼時候行動起來了,你不妨就把股票籌碼都倒給他們吧!哈哈!這種投機驅動的運作,什麼熱,追什麼,客戶的利益怎有保障?但有趣的是,他們根本就意識不到這點!我看啊,到時「金融黃金十年」遠沒結束,而這些個「理財公司」恐怕大多數早就沒了呢。
   而用投資的逆向思維來看你,其實,形勢越是不好,就越是好的準備時期,而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你現在繼續耐心準備,慢慢地培養客戶,慢就是快,少就是多,將來定會大見成效。借用一句股諺來比喻,那就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五、如果生計發生問題,可以想辦法再找一份與本業不相衝突的工作;同時省吃儉用一點;再不就從股票盈利中取出一點。這個問題總能對付過去的!

   還是相信羅傑斯說的:「想成功最快的方法,是做你喜歡做的事,然後全力以赴。」

   「我再仔細思考一下!」F最後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16

除了魚和薯條,習近平在英國還能吃到啥?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505

國家領導人出訪,吃國宴和吃家宴到底有什麽講究?領導人出訪,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國宴是規定動作,但家宴卻是更加親密的一種外交方式。

吃國宴,那是政府掏錢,但是吃家宴,那就是領導人們自己掏腰包了,而且這種宴會一般具有私密性,小範圍內舉行,聊得也更加深入。在外交交往中,幾乎屬於殺手鐧式的武器哦!

“知道”(nz_zhidao)帶你去看看除了魚和薯條,習近平在英國還能吃到啥?

據《每日郵報》報道,這次習近平訪問英國,中方特別提出希望在習近平訪英期間,能夠品嘗到英國傳統美食“魚和薯條”。

為此,英國首相卡梅倫特別做了特殊安排,將與習近平在一家傳統的英國酒吧里面小酌一杯,其中就會搭配“魚和薯條”。可以預見,兩人一起小酌的畫面,肯定會成為此次訪問期間的溫情片段之一。

有趣的是,當年普京接受央視采訪時曾說,自己生日那天,和習近平一起喝了點伏特加,兩人就像大學生一樣,還就著三明治。

有木有感覺整個畫風都變了?事實上,許多美好的外交瞬間都是發生在飯桌上,國宴和家宴已經成為了一種輕松且不著痕跡的外交手段,這樣就可以理解為啥女王要親自過目國宴的每一道菜了。

 

(資料圖)

 

女王偏愛多寶魚

10月20日晚,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設宴招待了習近平夫婦,但早在十天前,英國媒體就開始熱議起這次晚宴的菜單。

據《每日郵報》報道,英方曾向中方提議了一份包含季節性多寶魚、作為前菜的蟹以及一款芫荽香料的菜單時,中方代表團禮貌地婉拒這幾款食材。不過,英國王室發言人透露多寶魚是女王偏愛的食物,而且女王一向非常強調應季食材。

什麽?多寶魚是應季食材嗎?那為啥咱春夏秋冬,都能點到這道菜?那是因為中國的多寶魚主要靠人工養殖,而英國是這款魚的原產地之一。

英國國宴選這道菜,背後還有一點點歷史背景。歐洲食用多寶魚的歷史很早,多寶魚被古羅馬人稱為“海中雉雞”,一直都深受貴族們的青睞。而中國的多寶魚其實也從英國引進的,而且時間還很近,是在1992年。當時,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在英國研究機構的幫助下,從英國帶回了200條多寶魚魚苗,這就是中國首批多寶魚。雷霽霖院士,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多寶魚之父”。

10月20日晚宴過後,英國皇室在推特上上傳了當晚的菜單,龍蝦汁澆多寶魚是當晚的前菜,看來女王陛下還是沒舍得放棄這只“海中雉雞”,鮮嫩可口的多寶魚魚排搭配上好的龍蝦汁,你們感受下。

 

(資料圖)

 

另外,這頓飯的準備時間大約需要花費10天,其中擺盤就要耗時三天餐桌上,擺放的每套餐具之間必須精確相差46厘米,整場國宴要用去1104個玻璃杯,每位客人可擁有一套6件玻璃杯,分別用於飲用水、香檳、紅酒、白酒等。國宴一般由4道菜組成,分別是前菜、肉類菜肴、甜點以及水果。

 

(資料圖)

 

好酒配好菜,根據這次公布的菜單顯示,女王在酒上面也是下了血本。下圖依次是,餐前起泡酒,來自英國本土的年份起泡酒Ridgeview Grosvenor 2009 Brut;前菜龍蝦汁澆多寶魚的配酒,來自勃艮第名莊Domaine Marquis d’Angerville的墨爾索村一級園Meursault 1er Cru Santenots 2007;主菜蘇格蘭烤鹿肉配高級醬汁的配酒,1989年份的波爾多一級名莊侯伯王紅葡萄酒(Haut Brion);飯後甜點的配酒,南非的國酒Klein Constantia Vin de Constance,南非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而Klein Constantia是南非第一酒莊,深受英國人民的喜愛。餐後酒是年份波特Warre’s 1977。

 

(資料圖)

 

現在明白為啥餐桌上要配6個玻璃杯了吧,不過,喝混酒不是容易醉麽?看看下面這張圖,他們是不是有點微醺了?

 

(資料圖)

 

主席最想吃法餐

比起英國人,法國人在國家級的招待上,選酒更加講究。

2014年訪問法國,3月26日晚法國總統奧朗德在總統府愛麗舍宮設國宴招待習近平主席訪法代表團一行,當時的晚宴有松露鵝肝,朗德省烤禽配草菇雜碎餅,鄉村風味酥軟馬鈴薯,奶酪以及巧克力焦糖酸甜味雪糕。在酒方面,有2005年份的蒂姿香檳、1997年份的拉菲古堡、1997年份滴金。

選擇1997年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要知道1997年可是中法交往史上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份。1997年5月16日,江澤民主席和希拉克總統簽署了中法建立“全面夥伴”聯合聲明。

在菜品方面,法國方面也是提早與中方溝通。法國總統府主廚紀堯姆·哥梅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禮賓司告訴我們中國國家主席特別希望吃法餐,所以我就設計了一個菜單呈給了總統,他批準了”。為了做出地道的法餐,主廚表示連食材也是從法國的不同地區運過來的。

法國媒體《費加羅報》評論這次國宴,法國是“傾其所有”招待習近平一行。但法國外貿部長布里克覺得還是做得不夠,事後私下吐槽,“愛麗舍宮的菜根本不能(跟總理府比),不,實在是太糟糕了”。不巧的是,這一幕剛好被人拍下了,還在電視臺播了出來,最後布里克不得不去愛麗舍給主廚道歉。菜到底怎麽樣?下面有參加國宴的記者拍回的照片。

 

(資料圖)

 

建個市場來吃飯

看完了英法兩國的國宴,千萬別以為,領導人吃飯都那麽高大上,比如下面這一位牽他手的男人,塔吉克斯坦總統埃莫馬利·拉赫蒙。

 

(資料圖)

2014年9月12日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在家里舉行家宴招待習近平,他親手為習近平穿上塔吉克民族塔袍,系上腰帶,戴上氈帽。

 

 

(資料圖)

為了向他們夫婦展示當地土特產和饢、抓飯、拉條子等特色飲食,總統在自家的涼亭邊建了一個巴紮,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市場,擺很多攤子的那種,可以借鑒下大家去過的小吃街。

 

 

(資料圖)

在院子里邊走邊談,聞到瓜果飄香,拉赫蒙還親手摘下一顆果實遞給習近平。

 

 

(資料圖)

道別之際,拉赫蒙又按照當地風俗,向客人贈送了象征家庭幸福甜蜜的蜂蜜和滿滿一大包烤饢,一大包......

(資料圖)

總統夫人親自下廚

當然,請國家主席習近平人上家吃飯的拉赫蒙總統顯然不是第一個,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不但邀請習主席在家吃飯,而且由自己的妻子,也就是總統夫人親自下廚,做了地道的蒙餐,如烤全羊、手抓羊肉、紙包羊肉等等,當天的家宴分三步,首先是奶油湯,其次是一道涼菜沙拉,然後是主菜,下圖應該是吃到了主菜階段了。

(資料圖)

紙包羊肉,來張近照,感覺味道很厚實啊。

(資料圖)

默克爾的私密家宴

現在問題來了,國家領導人出訪,吃國宴和吃家宴到底有什麽講究?這麽說吧,領導人出訪,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國宴是規定動作,但家宴卻是更加親密的一種外交方式。

吃國宴,那是政府掏錢,但是吃家宴,那就是領導人們自己掏腰包了,而且這種宴會一般具有私密性,小範圍內舉行,聊得也更加深入。在外交交往中,幾乎屬於殺手鐧式的武器哦!

今年,習近平出訪歐洲,各個國家在國宴上紛紛拿出自家的拿手好菜,說實話,到德國了,再吃點西餐,也沒什麽新鮮感了。這個時候,德國總理默克爾就使用了家宴這個殺手鐧,在總理府為習近平舉辦了私人晚宴,關鍵是,除譯員外,無任何陪同人員出席。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默克爾首次在總理府為外國領導人舉行私人晚宴,鮮少露面的德國第一先生化學家紹爾也出席了晚宴。

晚宴當天的菜品只能用樸實無華來形容,包括波羅的海熏魚、蔬菜牛肉湯、牛肉卷、土豆泥、草莓焦糖布丁、奶酪拼盤等,都是些家常菜。不過,這個時候,吃什麽還重要嗎?

說到這不得不再說一個更加著名的家宴,打個拼音,你們就知道我要說什麽了:biangbiang,對就是下面這個:

(資料圖)

2014年2月18日,著名的習連會之後,習近平和彭麗媛在釣魚臺國賓館養源齋設家宴款待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伉儷。當時,家宴很(you)貼(xin)心(ji)地請來了北京做陜西菜最地道的廚師,習近平夫婦和連戰夫婦,吃著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用家鄉話進行交流。

據說,由於“biang”字難寫,習近平還特別用小紙條寫下來給連戰。一旁兩位夫人,連方瑀與彭麗媛也在飯桌上從喜愛的音樂開始聊起,最後聊到談及孫子和育兒經。整個畫面都變了,有木有?

晚飯時間特別放送

晚飯時間到了,最後介紹點,各國招待習近平的特(qi)別(pa)美食。還記得,白俄羅斯那個萌萌的小王子嗎?

(資料圖)

習近平去他們家訪問時,就品嘗了當地一款獨特的美食,面包蘸鹽,對就是長這個樣子。

(資料圖)

好吧,上面是普通版,下面這個才是豪華版。

(資料圖)

不過,按照當地的習俗,客人到來最隆重的禮節,就是由主人家的姑娘托著盤子向客人送上面包和鹽。在當地人眼中鹽和面包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要用來招待最尊貴的客人。這次訪問中,這款美食成為了白俄羅斯表達對中國領導人到訪的敬意與熱情的方式。

2015年5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開始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剛走下飛機旋梯,兩位白俄羅斯少女就拿著一個頂部放著鹽的大面包走了過來,習近平和彭麗媛分別掰下一小塊面包,蘸上鹽品嘗。

(資料圖)

吃點面包蘸點鹽,只是一種禮儀,最後還是會大餐的。但是在印度招待習近平的國宴,吃了一百道菜,也沒有吃到一塊肉,全是素的.......下面是菜單,你們感受下。

(資料圖)

英文不好?給大家翻譯一下:酸辣湯、烤面團、紅豆飯、什錦蔬菜煎餅、蘑菇豆腐湯、豆瓣荸薺、紅燒蘆筍、竹蓀炒蓮藕,還有面條、水餃、薄煎餅和水果冰沙等。

這些菜品並不是像西餐那樣按照次序送到客人面前逐一品嘗,也不是像中餐那樣大家圍坐一桌隨上隨吃,而是由客人隨自己口味取用或由服務員隨客人喜好來上餐。另外,這些食物都要靠手抓取食用。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南周知道”app Ios版本

“南周知道”app Android 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10

袁隆平回應雜交水稻“高產低質”質疑: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雜交水稻同時實現高產和優質,難度很大,但產量和質量不是對抗性的矛盾。”針對一些人對雜交水稻“高產低質”的質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面回應。

據新華社報道,這位86歲的老科學家精神抖擻地參加在北京舉行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學大會,輕松回答記者的“辣問”。

格子襯衣、薄毛衣外套一件半舊西服,袁隆平穿得比采訪他的年輕記者還少。他不喜歡北方的幹燥,這會讓這位南方人的皮膚很癢,但他似乎不懼寒冷。

魚和熊掌

“有些人對雜交稻有片面的看法,認為雜交稻高產不優質,吃起來不香。”袁隆平坦陳,上個世紀主要任務是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所以雜交稻把產量擺在優先地位,吃飽肚子再說。

在他看來,盡管難,但是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不滿足於吃飽,還要吃好。我們也改變戰略,既要高產又要優質。已經培育出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大米‘超優千號’,品質可以與市場上一種80元一斤的日本米媲美。日本商人專門取樣檢測了,說有彈性有嚼頭,口感很好。”他說。

但袁隆平堅持:不以犧牲產量來求優質。他指出,有的優質米價格炒得很高,老百姓吃不起。從中國國情看,人多耕地少,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唯一出路就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世界人口不久將達到80億,耕地卻在不斷減少,養活世界人口是非常嚴峻的挑戰。最經濟、有效的辦法就是使用優良的高產品種。”袁隆平說。

向“海”要糧

酷愛“挑戰不能”的袁隆平耄耋之年依然很忙。近年來,他除了第五期超級稻攻關,還在探索種植海稻田。

前不久,青島成立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袁隆平出任首席科學家。野生海水稻最初在大江大河入海口被發現,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蟲、耐鹽堿三大特性。但產量低,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首要的技術攻關是提高抗鹽濃度和提高畝產。我們期望幾年後把海水稻的抗鹽濃度從目前的約0.6%提高到1%,畝產增加到300公斤。方法有兩個,一條是通過傳統育種方式培養;一個是利用分子技術,將抗鹽基因轉移給海水稻。第二個效果較好,但難度較大。”袁隆平說。

盡管難,袁隆平還是信心十足。如果達成這一目標,海邊不長植物的鹽堿地和灘塗將得以利用。“產量上來,農民就會有效益。種植1億畝海水稻,將實現300億公斤的產量,相當於湖南省全年糧食產量。”他說時滿眼光芒。

禾下有夢

搞了半個多世紀育種,是什麽讓袁隆平不知疲倦地繞著稻田轉?

時光回到1961年,那時袁隆平是湖南安江農校的青年老師。正當三年困難時期,守著農業試驗田的袁隆平照樣吃不飽飯。“那個時候非常慘,我看見兩個人倒在路旁邊,兩個人倒在橋底下……”餓肚子的滋味深深刻在袁隆平的腦海中。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袁隆平夢見試驗田中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谷粒就有花生米那麽大,沈甸甸下垂著,千萬個穗子,好似氣勢磅礴的大瀑布,他和助手就在禾下乘涼。

追逐夢想,這位湘西普通教師,把讓更多人吃飽飯當作畢生追求。

剛滿80歲的時候,袁隆平曾說,他將爭取在90歲前實現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今年已經86歲的他,距離目標還有多遠?袁隆平表示,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在2014年就已經實現了。現在第五期超級稻攻關的目標是每公頃產量達到16噸,也就是每畝1067公斤。

“以後還要向17噸攻關……”禾下有夢,袁隆平正向更高目標攀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76

魚和熊掌難兼得,比亞迪電池業務將走向獨立丨推本溯源

在寧德時代的猛烈進攻下,比亞迪的電池業務正嘗試從封閉式的供應鏈體系走向門戶開放,頻頻與多家汽車整車廠洽談。比亞迪在青海的鋰電池生產基地即將投產,未來將可以支撐更多的電池產品向外流通。

目前,作為新能源汽車政策最大的獲利者,比亞迪卻因為補貼的大幅退坡而進入相對煎熬的調整期。在今年第一季,比亞迪交出的成績單令人大跌眼鏡,在營業收入增長17.54%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同比下滑83%至1.0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甚至虧損3.29億元,而上年同期是盈利4.46億元。

事實上,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銷量依然保持較快增長。不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增速,未必能抵消掉補貼縮水的沖擊,加上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的眾多車企紛紛在電動化上發力,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要維持此前春風得意的樣子變得越來越難,尤其是在補貼繼續退坡甚至可能提前取消的情況下。日前,比亞迪首次推出在10萬元以內的元EV360,冀望帶動新能源車的銷量進一步攀升。

電池和雲軌,是比亞迪業績突圍的另外兩個重要路徑。近日,比亞迪在雲軌方面動作連連,繼在巴西拿下6.89億美元的跨海雲軌項目之後,又和菲律賓巴丹省簽署了雲軌項目,這是比亞迪在菲律賓拿下的第二個雲軌訂單。毋庸置疑,雲軌是拉動比亞迪未來增長的重要業務,但是,雲軌投入相對較大,盈利模式待考。

當務之急,比亞迪更需要投入精力去思考電池業務的未來發展規劃。靠電池起家的比亞迪,逐漸走上了多元化的路線,延伸到IT、汽車以及雲軌等領域,而諸多板塊都與電池業務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值得註意的是,作為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設計、部件生產和整機組裝的廠商,比亞迪的產品覆蓋手機、平板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及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等領域,但不生產自有品牌的整機產品,主要為三星、華為、蘋果、聯想、vivo、小米等智能移動終端廠商代工。然而,與在手機等電子產品領域情況不同,比亞迪在汽車領域走上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正因此,比亞迪在當前主動打破自給自足的局面並開始向其他汽車整車廠推銷動力電池,可能無形中會陷入一種尷尬:其他整車廠在有意向比亞迪采購動力電池時,或多或少會擔心比亞迪對外供應的電池是否與比亞迪自用的一視同仁,即使比亞迪強調內外無差別,但依然難以打消客戶的揣測。

其實,不少制造企業都遇到類似的難題,極少有企業能在同一領域或相關聯的領域成功地兼顧代工和自有品牌兩塊業務。未來,比亞迪將一邊向其他整車廠供應動力電池,一邊為自產的 “BYD”品牌新能源汽車供應電池,而比亞迪又將與其他整車廠在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直接構成競爭,之間的關系如何梳理,這如同“妻子和媽媽同時掉到水里,你先救誰”的題目一樣難解。

專註於動力電池領域的寧德時代則沒有這方面的困擾,至今尚未涉足新能源汽車的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長驅直入,成為寶馬、上汽、東風、宇通等國內外整車廠的供應商,並於去年首次超過松下和比亞迪,以12GWh動力電池出貨量位居全球榜首。今年以來,寧德時代新添了大眾等新客戶,於近日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申購情況及中簽率。上市之後的寧德時代,將借助資本的力量,與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形成更激烈的競爭。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寧德時代,業內出現一種替比亞迪嘆息的聲音,甚至認為一度讓比亞迪風光無比的新能源汽車現在變成絆腳石,如果當初不發展新能源汽車而全力以赴動力電池,或許就不會存在寧德時代的快速崛起。

不過,世間不存在如果,況且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屬於不同的發展路線,誰將勝出,現在還未能蓋棺定論,這好比安卓和蘋果兩個不同系統,各有千秋。但是,比亞迪未來要加速拓展動力電池業務,不可避免陷入魚和熊掌難兼得的局面。將電池業務分拆出去,這將是比亞迪不得不做的決定,一方面令電池業務與新能源汽車之間相對獨立,一方面也將更靈活地對市場作出反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