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周百億套利資金入場 分級基金高處不勝寒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83

股票分級基金
截止上周末所有分級基金細節一覽(按母基金溢價率排名)點擊看大圖

從央行宣布降息以來,股市出現了連續放量上漲的火爆行情,特別是金融、房地產等大盤藍籌板塊表現更為突出。而在近期大盤走牛的背景下,基金市場具備杠桿效應的分級B份額更是頻頻上演漲停潮,令投資者應接不暇。不過,對於這種“經常漲停”的投資標的,目前其背後蘊藏的風險也應引起投資者的警示。

本輪行情分級基金B份額漲幅之大、上漲品種之多是過去不曾出現的。根據證券時報統計,過去11個交易日,57只股票型分級基金B份額平均漲幅達到65.58%,其中鵬華非銀行B和申萬證券B區間漲幅分別達145.74%和143.98%,銀河進取、銀華300B和華安300B也都上漲1倍多。
 
由於B份額漲幅巨大,而A份額跌幅較小,分級基金整體溢價率快速上升。11月20日行情啟動前,分級基金整體溢價平均為零,而截至12月5日,分級基金整體溢價率平均達到17.28%,有多達23只分級基金整體溢價超過20%,建信雙利分級整體溢價最高,達到36.18%,銀華滬深300分級、華商500分級、泰信400分級整體溢價率都超過30%,分級基金出現大面積和持續時間長的高溢價,同樣在歷史上不曾出現。

在配對轉換機制下,持續高溢價必然觸發兇猛的資金套利,過去一周,越來越多的資金在場內申購母基金份額分拆成子份額並賣出來博取豐厚的套利收益。其結果是,分級基金子份額的規模成倍增長。

統計顯示,上周股票型分級基金A份額和B份額分別增加了44億份,意味著有88億份母基金份額拆分成了子份額,據證券時報按照母基金平均單位凈值估算,預計有多達100億元資金進行了套利操作。

隨著套利資金的湧入,多數分級基金子份額規模暴增,以B份額為例,上周有16只B份額的規模增長了50%以上,特別是有9只B份額規模翻番,招商300高貝塔B交易份額從11月28日的271萬份增加到12月5日的7208萬份,單周激增25.6倍,鵬華地產B和招商券商B交易份額分別激增8.11倍和7.25倍。而且由於溢價依然高企,資金套利行動仍在持續,多數分級基金子份額的規模依然會快速增長。

投資者對B份額的持續追捧是本輪分級基金行情的最大特征,雖然一些品種如鵬華非銀行B、申萬證券B等的上漲有基本面支撐,但絕大多數分級基金B份額的凈值漲幅並不大。統計顯示,11月20日,分級基金B份額平均溢價率僅為6.76%,但經過本輪上漲,到12月5日猛漲至35.43%,這也意味著,僅用了11個交易日,投資者給予B份額的估值便提升了4.24倍,如銀河進取、信誠醫藥B和銀華300B等份額溢價率更是分別達到63%、62%和61%,而在11月20日這3只基金僅分別溢價6%、6%和3.6%。
 
由於A份額折價率不可能大幅度擴大,B份額溢價率的迅速上升必然會迎來估值回落,套利資金正是促使B份額溢價回歸的主要外力,而基礎市場的動蕩會使B份額溢價加速回落。這也意味著,眾多高溢價B份額面臨著連續暴跌風險。
 
對於B份額的風險,中信證券上周五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對B份額應留一份清醒,警惕沒有母份額凈值上漲支撐的B份額。該報告認為,母份額大幅溢價,不管被套利資金套走,還是市場預期降低自行回落,母份額溢價率最終將回複至常態的0%附近,而這一損失將主要由B份額來承擔,一旦市場調整,市場預期改變,每天25億元的套利資金,甚至未來更快速的套利資金入場,可能使B份額快速大幅下跌。

此外,B基金和股票市場之間還存在相互激勵循環的機制。因為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把所有權重行業的分級B基金全部擡高,形成較大的溢價,此時會吸引以大量的套利資金入市,以資產凈值的價格申購母基金並拆分出B基金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套利,而申購母基金的操作帶來資金大量流入,然後該母基金被動做多指數/正股,於是標的股上漲的情況下會更加推高B基金。

這一循環相當於整個市場給自己加杠桿,把所有中立的資金帶入多頭陣營。我們也能看到越是下午瀕臨收市,越是出現大量不計成本買入指數權重股票的大額買盤。

目前來看,引發市場調整的最大變數可能會出現在融資盤以及年尾資金價格上,一旦市場不能快速連續上漲,較高的利息成本將引發融資盤的撤離,投資者需要防止踩踏的局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696

“高處不勝寒”的西藏510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088.html

“高處不勝寒”的西藏5100

一財網 張誌偉 2015-02-13 19:18:00

“毛利率”是每年必須濃墨重彩的一項。2009~2013年,西藏5100毛利率分別為58%、64%、79%、81%和73%。

臨近春節,高鐵車站的憑票領取“西藏5100礦泉水”的站點,吸引了包括新華社的註意。

據報道,多地免費水發放隨意、地點不明顯,超過一半的旅客喝不到;與此同時,在鐵路建設負債水平居高的背景下,免費水生產商毛利率多年超70%,凈利潤6年漲近40倍……這家水生產商就是2011年6月登陸港交所的西藏5100(01115.HK),從該公司成立那天起,圍繞這瓶號稱“離天最近的礦泉水”的爭議,就一直沒有停止。

大客戶依賴“綜合征”

借助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鐵快運”;中國鐵路總公司直屬物流企業)的網絡渠道,西藏5100這幾年取得了“和諧號”般的發展速度。

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到2013年的6年間,西藏5100公司營業收入增長600%,凈利潤增長4000%。即便在青稞啤酒並不報表後拉低了總體毛利率水平,但2013年公司毛利率仍超過70%。

最高峰的2009年,大客戶中鐵快運所貢獻的銷售收入占西藏5100總收入的81%。

因為中鐵快運是原鐵道部的采購代理,所以西藏5100的高端礦泉水總青藏高原上源源不斷銷往鐵道部及其聯屬機構在全國聯運的131個車站內的2000多個零售點和餐廳,以及100多家中高檔酒店。

上市初期,西藏5100主要為中鐵快運提供兩款瓶裝水:328毫升零售裝供中鐵快運在鐵道部網絡經銷及轉售和供鐵道部內部使用;330毫升裝供高速列車及和諧號動車旅客免費享用。

“公司與中鐵快運首份采購協議是在2007年訂立的,該協議規定中鐵快運須承擔運輸成本。2008年底,雙方訂立一項新的采購協議,中鐵快運購買每瓶水後,公司將免費再提供一瓶水,並自行承擔運輸成本。”西藏5100曾如是介紹。

當然,這種“買一贈一”的優惠也是為了維護這位重要的“戰略夥伴”。2008~2010三年間,中鐵快運這棵“大樹”的價值逐漸顯現:從收入占比來看,中鐵快運這三年貢獻的收入分別占西藏5100總收入的76.8%、81.0%和80.5%;西藏5100在2010年的毛利率也由2009年的58%升至64%。

2010年12月,雙方的采購協議又延展三年,至2013年12月31日。

根據延展采購協議,中鐵快運須在2011~2013年每年向西藏5100購買7.5萬噸328毫升裝瓶裝礦泉水,價格維持在此前的水平不變,整個協議期也是固定不變的。因為“買一贈一”,公司也要在這三年每年向中鐵快運免費提供7.5萬噸330毫升的瓶裝礦泉水。

值得一提的是,從西藏5100公開的財報中可以發現,公司與大客戶中鐵快運也一直存在著博弈。

在上述延展協議到2013年底結束後,新的協議一直等到2014年6月30日才簽訂,並且存在兩大變化:一,協議期限由此前的三年一簽改為一年一簽,新中鐵快運采購合同為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是一份5萬噸瓶裝礦泉水的交易;二,采購價格比前一份合同要低。

雖然西藏5100沒有具體提及新采購合同的瓶裝水單價,但是公司對此分析稱,“不會對公司2014年總體凈利潤造成重大影響,公司認為,維持和鞏固與中鐵快運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時需要著力維持和開發非中鐵快運的其他機構客戶,並不斷拓展零售渠道。”

事實上,這些年來西藏5100也一直在努力擺脫對中鐵快運的過度依賴,包括積極拓展零售渠道經銷商數量,將水卡業務在礦泉水業務收入中的占比由2013年上半年的16%提升至2014年上半年的30%,並且在2013年開發自營電商平臺等。

高毛利率能否持續

翻閱西藏5100歷年財報會發現,除了強調水源和渠道外,“毛利率”是每年必須濃墨重彩的一項。《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後了解到,2009~2013年,西藏5100毛利率分別為58%、64%、79%、81%和73%。

這些年來,該公司主要幹兩件事:通過並購來完善產品結構,通過開拓新的銷售渠道來擺脫對單一大客戶的過度依賴。即便如此,在各種需要耗費心血和巨大投入的同時,西藏5100仍然維持著高毛利率。

2013年,公司營收7.87億元,同比增長15%。“在激烈競爭環境下,2013年雖然公司礦泉水業務分部銷量及銷售額同比下降5%,但因為合並了青稞啤酒的業務收入,所以取得了15%的營收增長。”西藏5100方面介紹,在合並青稞啤酒業務之前,公司2013年礦泉水業務毛利率依然維持在81%的水平。

對此,多位飲用水專家向本報記者分析稱,對於高端水來說,水的成本並不大,主要是物流環節和營銷費用。“但如果銷售規模上去了,物流和營銷成本就會攤薄。”飲用水專家楊旭認為,借助中鐵快運這個特殊渠道,西藏5100精準找到了高端水的目標消費群,所以當其他高端水企都微利甚至虧本的時候,西藏5100缺一枝獨秀。

另據新華社最新報道,2013年,中鐵快運“買水”花了3.23億元,按每年5萬噸、約合1.5億瓶計算,采購價約為2.15元/瓶。從2008年首次采購至今,中鐵快運為此已累計投入15.92億元。

伴隨著質疑和爭議,業界相對比較關心的是西藏5100這種高毛利率是否可以持續。事實上,該公司對此早就有清晰的認識。

在招股書中,西藏5100列了六條競爭優勢,其中包括“與主要公司及政府機構建立穩固關系”;同時也提示了有關風險,即“對鐵道部高管的調查及高級管理層變動,可能會對公司與中鐵快運的戰略關系有負面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2月,原鐵道部部長劉誌軍因“嚴重違紀”而被免去職務。2011年3月,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同樣由於“嚴重違紀”被免職。據報道,兩人均被指稱因收受有關采購鐵路項目設備的巨額賄款接受調查。

“公司沒有進行任何可能違反中國任何反腐法例的活動;並無接獲任何有關中國任何反腐法例的投訴或要求接受調查;公司、控股股東及董事從無因違反中國任何反腐法例而受到調查或被撿控。”西藏5100方面曾在公告中如是澄清。

2013年3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將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不再保留鐵道部。

編輯: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14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中概股或将迎来再评估 Ricky

http://xueqiu.com/6654628252/41695841
A股火爆,创业板大蓝筹轮番上攻,各类股票全面上涨,指数不断攀升...火到上交所爆表,新华社连续发文力挺A股牛市,人民日报更是喊出4000点才是A股牛市开端;

曾经被认为会边缘化的港股也火爆起来了,A股资金流大军南下,诞生了“港A股”这一新名词,没有涨跌停限制的港股,涨起来更让人激动不已;

唯有身处大洋彼岸的美股中概,略显寂寞。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可见现在互联网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美国上市,从新浪搜狐网易等老牌门户,到百度阿里等产业巨头,到京东唯品会聚美当当兰亭等各类电商,到携程去哪儿、搜房乐居、汽车之家易车、前程无忧智联招聘、正保达内等垂直互联网新贵,再到奇虎猎豹优酷欢聚时代陌陌58等各种新型经济模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覆盖了在线零售、在线广告、在线娱乐、在线房产、在线汽车、在线旅游、在线教育、在线本地生活服务、在线招聘等等,这些公司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这么一个独立划分的单一行业,而是和中国各行各业深度绑定的“互联网+”,能比较全面映射中国的各大支柱产业。由于这些互联网公司掌握了中国最海量的用户群,从最顶端的消费终端推动各行各业的改造,缩短产业链提高社会效率,而且随着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加深不断演变和升级商业模式,这些在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对整个中国产业经济的变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轮A股大牛市,以及在A股带动下的港股大牛市,是政府换届后新的领导层的经济和货币政策下、释放出全社会的无比充沛资金流对中国资产的再评估和再定价,有个显著特点是对新型经济尤其是以“互联网+”的公司给予了高估值,在A股上市的少数几家互联网公司由于品种稀缺性估值基本都飞上了天,而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虽然综合竞争力更强、成长性好,但是目前的估值仍然是原有投中概的老外的估值惯性,和A股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差是天上地下,在美上市的中概互联网公司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优质最便宜的中国资产,接下来或许将迎来再评估的机会,道理很简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A股市场目前是资金过度充沛但是优质投资标的稀缺,尤其是互联网相关行业,很多A股互联网公司市盈率都已经几百甚至几千倍,通过投资A股互联网赚钱后获利了结的资金,以及看到投资A股互联网公司赚钱的资金,在寻找互联网标的时,A股的资金会有溢出效应流向估值低质地好的中概互联网,这点在前阵子港股科网股单日百分之三四十的疯狂上涨行情中已经得到验证,随着资金渠道的便利,相信会有更多的A股过剩资金流向中概;同时,在这轮中国大牛市面前,海外投资者如果要分享,质优价廉的中概互联网公司是最便利的渠道之一,在整个中国资产都走牛的背景下,中概互联网作为中国资产尤其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会得到更多海外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配置。

人往高处走——A股和中概巨大的估值差,对中概管理层也形成巨大的触动,也有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以各种形式想回归A股,前些年私有化回来在A股借壳上市的中概股,比如千方科技、安防科技等都获得了不低于十倍的估值,而且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中概股比如完美世界、世纪佳缘、久邦数码、学大等发起私有化,还有比如永新视博和航美传媒拆分业务卖回A股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中概股和A股市场发生联系的意愿是越来越强烈的,而另一方面相信我朝政府也是希望优质的互联网公司能够回到A股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回到A股的中概股规模相对比较小,在美股中概里都不算是主流公司,而且都采用借壳上市的方式,相信如果接下来有私有化后的中概通过IPO的方式登陆A股,或者分众传媒这种标杆公司在A股上市获得千亿人民币量级的估值,那会有更多的中概股想办法回A股,如果出现体量更大一些的互联网公司启动回A股的程序,那很可能会让海外投资者对中概股进行重新评估。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两股力量接下来或将让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获得再评估,在中国大牛市的浪潮下,中概股不会因为身处美国而缺席牛市,这是以投资中概为生的俺们在最近总是收到别人劝说转做A股的建议后对中概投资的一些思考。

专注和坚守会有回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72

軌道 | 古森重隆在2001:最高處是最險時

起家於影像事業的富士膠片最近推出了中幅相機產品。在整體市場消退的環境中,該公司願望是取得數碼相機領域更大的市場份額。富士膠片的影像文化延續了八十余年,但今天支撐公司的經濟支柱早已並非只此一項。

這家成立於1934年的公司設立的初衷是通過發展自有技術,生產拍照所用的黑白膠片。最多的時候,全球有三四十家同業競爭者,走在富士膠片前面的包括了杜邦、3M這樣的工業巨頭,當然還有它久負盛名的對手柯達。

富士膠片現任CEO古森重隆在1963年加入公司之際,日本經濟已經開始騰飛,與其他日本知名公司一樣,富士膠片以一個追趕者的形象出現。直觀的數字能說明富士膠片所處的位置:即便成立三十年後,富士膠片的銷售額也不到300億日元,而同期柯達的銷售規模則近4000億日元。

制造膠片需要大量使用銀和明膠,當古森重隆從同事口中得知柯達公司甚至有自己的銀礦、為了確保明膠供應而維系龐大的牛場時“差點驚掉下巴”。在《創新走出危機》(Innovating Out of Crisis)這本回憶錄里,古森重隆形容富士膠片當時的競爭態勢為“手持短刀沖入了一場槍戰”。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是一個奇跡,那麽上一個全球矚目的經濟奇跡則是日本。戰後一大批日本企業追上了國際競爭者,並在技術上實現超越。以索尼為例,這家公司在1968年發布了搭載“Trinitron”獨自彩色映射管技術的電視,領時代之先,後於1979年推出了Walkman隨身聽。而豐田汽車在60年代初的年產量僅為20萬輛,十年後已經達到年產200萬輛。

富士膠片是在1976年實現技術上超越柯達的。當年,富士膠片開發出了高感度彩色膠卷FII-400,被認為是公司劃時代的產品。此後富士膠片發起了一系列沖擊,以搶奪市場份額,這包括了贊助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1988年在美國建廠,在柯達的後花園紮下根。

柯達與富士膠片的纏鬥,在2001年出現根本性轉折。這一年,富士膠片首次實現銷售規模領先。古森重隆在公司內部屢次擢升,並於2000年成為富士膠片全球總裁,三年後成為公司CEO。

富士膠片和它的新領導者古森重隆,在新千年的開端站在了群山的巔峰。在最高處,也是最險時。

全球的攝影膠片產業在2000年觸到了歷史高點,此後的一兩年緩慢收縮,並曾有一次小小的需求反彈。新數碼技術加速普及,掃蕩了舊產業。膠片行業此後掉頭向下,以每年20%左右的比例收縮,十年內全球需求萎縮超過了九成。

柯達沒能適應顛覆性的技術變革,今天已泯然眾人矣。而富士膠片2015財年銷售收入卻達到207億美元。兩者被當作轉型成功與失敗的案例載入商業史。

富士膠片做對了什麽?

古森重隆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裁員。對於習慣終身雇傭制的日本企業——古森重隆自東京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富士膠片工作,中國區總裁太田雅弘自慶應大學畢業後進入富士膠片後也沒有換過公司——這是一項不同尋常的決策。在2006年的時候古森重隆決定裁掉膠片產業內員工5000名,相當於公司在膠片領域所有員工的三分之一。這使得公司能夠節省大量開支,並得以實行大規模的架構調整。

太田雅弘向我強調,“多元化”是公司成功轉型的關鍵。這種多元化,不是簡單地開啟完全不相關的新業務。富士膠片確立新的業務重心前,拋卻了自身是一家“膠片”生產企業的刻板觀念,重新審視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積累。

化妝品領域,最能說明富士膠片對已有技術的創新性使用。制造膠片的主要原材料明膠,提取自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則是人類皮膚的主要構成,給皮膚帶來光澤和彈性。在膠原蛋白領域,富士膠片已經累積了八十年的研究經驗,這些經驗可以用於化妝品的研發;防止照片褪色的抗氧化技術,同樣可以用於減緩皮膚衰老。

今天,化妝品已經是富士膠片重要的產品線。富士膠片找到了原有“技術池”的新用武之地,古森重隆由此確定了公司轉型需要聚焦的六大商業領域:數字影像、光學設備、高性能材料、印刷系統、文件系統與醫療領域。

時間證明了,富士膠片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種涉及存亡的轉型,離不開強有力、能夠做出艱難決定的領袖。古森重隆相信變革的力量就在公司內部,他對依靠咨詢機構做重大決策的做法嗤之以鼻。讓陌生人幫高層做決定,尤其是賭上未來的決定,在他看來是不明智的。任何仰賴外部建議才能做出最終決策的高層領導者都應該立即辭職,他在書中告誡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84

資產升值潮結束 樓價高處不勝寒

1 : GS(14)@2016-01-25 01:46:56

2016-01-01 HJM

香港樓價由2009 年第二季開始上升,至2015 年第二季共7年,已十分接近歷史上最長一次上升(1990年至1997年第三季),能否維持多一年?如樓價2015年第三季開始回落,時間有多長?跌幅有多少?難以估計。值得參考的是1967年開始的資產升值潮是否已結束,通縮壓力漸浮現。目前香港銀行綜合利率只有0.25厘,還能減多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筆者1967 年中學畢業後到社會做事,目睹香港住宅樓價1969 年開始上升。筆者1970 年雖只有8000 元,仍買了個555 呎住宅的樓花,分期付款(首期8000 元,共68000元),1973年年中入伙。幸好那幾年筆者在股市場賺了不少錢,可用來供樓。1973年上半年該物業市值15萬元,較1970年買入時升值1.2 倍。1974 年股市大幅回落,1975 年底,該物業市值比1973 年回落三分一至10萬元。1976年至1981年,香港樓價再次上升,呎價由200 元升至1200 元,6 年間升幅達5 倍。1981年,財政司彭勵治將港元利率提升到24厘,並大量推地令樓價下跌,1982年9月中國政府宣布1997 年7 月1 日收回香港主權,消息令樓價進一步下跌至1984 年中,跌幅高達50%。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限制每年香港土地供應不得多於50公頃,加上樓價已回落50% 至600 港元一呎,樓價才穩定下來。經歷1987年10月股災及1989 年六四事件後,香港樓價1990 年開始上升至1997 年第三季,呎價由6000元升至12000元,上升一倍。

1997 年7 月1 日董建華上台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香港樓價又再回落。2002年9 月政府推出「孫九招」限制土地供應,樓價理應止跌回升,但受到2003 年上半年沙士疫症影響,樓價繼續回落,直到2003 年7 月1 日50 萬港人上街大示威及中央政府批准自由行,內地人只要投資750萬港元(包括置業)7年後可成為香港居民,香港樓價才止跌回升,加上樓價已由1997年高位下跌68%至3600元一呎,至2007年第四季才重返10000元一呎。2008 年受美國CDO 危機影響,樓價2009 年上半年下跌兩成,見8000 元一呎。2009 年下半年起香港樓價又再上升至2015 年第二季,較2009 年升幅接近一倍見15000元一呎。

參考過去48 年香港樓市波幅,上升最長日子是1990年至1997年共8年,最短日子3 年半(1970 年至1973 年第二季)。升幅最大是1976年至1981年上升5 倍。樓市回落期最長的是1997 年第三季至2003 年第二季共6 年半,最短的是1973年第三季至1975年第二季僅兩年。跌幅最大的是1997 年第三季至2003 年第二季共68%,跌幅最小的是1973 年至1975 年只有三分之一。這次樓價由2009 年第二季開始上升至2015 年第二季共7 年,已十分接近歷史上最長一次上升(1990 年至1997 年第三季),能否維持多一年?如樓價2015 年第三季開始回落,時間有多長?跌幅有多少?事前難估計。值得參考的是1967 年開始的資產升值潮已結束,通縮壓力漸浮現(目前香港銀行綜合利率只有0.25 厘,還能減多少息?QE 政策已推行7 年,還可推多少年?)

2016年中國進入15年回落期

中國黃金30 年1978 年開始,2007年10 月結束。10 年調整期2008 年底開始,2015年中結束。根據康迪夫「長波理論」,一個大循環需時55年至60年,包括30 年黃金期、10 年調整期和15 年或以上回落期。2016年起中國進入15年回落期,未來5年中國GDP能否長期保持6.5%增長?

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出大量扶貧計劃,2015 年「十三五規劃」決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達到此目標的機會很高,未來中國GDP 增長率下降無可避免,中國GDP陷入低增長期機會很大,令透過投資賺錢愈來愈困難。

中國勞動人口工資自2007 年起每年以雙位數上升,加上人民幣升值及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2000 年至2014 年短短15年有2億多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刺激城市樓價大幅上升。1990 年代至今深圳樓價上升35 倍、北京樓價上升32倍、廣州樓價上升30 倍、上海樓價上升28倍??,樓價上升令內地中產階級人口大增。未來十年中國勞動人口工資仍按年上升,農村人口仍大量流向城市,中國中產階級人口繼續大量增加。從此點看,中國經濟不會太差。

香港黃金30 年1967 年開始,1997年結束。10 年調整期1998 年第四季開始,2007 年10 月結束。2008 年起香港進入15 年回落期,這段日子幸好有美國QE政策及中國進入10年調整期,為香港帶來7 年繁榮期。香港舊經濟經過7 年繁榮期後未來又如何?

美國黃金30 年在1960 年代初已完成。1966 年起透過濫發美元令10 年調整期不過不失。1971 年8 月面對各國將美元兌為黃金,宣布美元不再同黃金掛鈎,從此進入美元大幅貶值期,引發全球資產價格大幅上升。1970 年代美國仍需提高利率去減慢美元貶值速度。1981 年下半年起通脹率開始回落,聯儲局透過減息刺激美國經濟繁榮(1982 年9 月利率回落,刺激道指上升。)2008年12月16日美元利率已減至0.25 厘,由2007 年10月開始的道指回落仍毫無起色。2009年3月至2014年11月聯儲局推出QE政策,透過大量增加貨幣供應帶來7 年繁榮期,2015 年中,道指見18351 點是否見頂?

1968年金價開始升值,由35美元一盎斯上升到45 美元,美國仍無法阻止其他國家將美元兌為黃金。1971 年8 月宣布美元同金價脫鈎令金價狂升至1974年12月200美元一盎斯,升幅達到4.7倍。1975 年美國隨經濟復甦令金價回落至1976年見103美元,跌幅接近50%。其後伊朗王朝被人民推翻,金價又再上升。1979年美國挽救人質失敗,1980年1月金價最高見850美元,上升7.25倍。

金價回落期可長達20年

列根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元利率1981 年加至22 厘息,金價又再大幅回落。1987 年10 月股災令金價反彈;其後金價又再回落,2000 年最低見252 美元,跌幅達到70%。2001 年筆者大力推介各位購入黃金。2011 年11 月最高見1920 美元上升6.6 倍。2015 年最低見1046美元。參考過去金價升降歷史,上升時間長達13 年(1968 年至1980 年)及12年(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回落時間可長達20 年( 1980 年至2000年)。這一次又如何?

2007年10月最先跌價的是鐵礦石、銅、煤及石油(由147 美元一桶回落,導致原材料出口國如巴西、印尼等受壓。)2011 年11 月金價回落令南非等產金國受壓,原材料價格進入另一次下跌潮。2009年3月美國推出QE政策刺激當地樓價及股市上升,普通人仍未感受到通縮壓力。2009年3月油價大幅回落到32美元一桶,隨着經濟受QE政策刺激而復甦,到2013 年5 月上升至114 美元一桶。油價大升令頁岩油進入大量開採期。沙特阿拉伯欲重掌油價決定權,決定大量增產令油價再次大幅回落,引發鐵、煤、鉛、鋅、鋁等售價進一步回落﹝圖一﹞。

行業盛衰取代牛熊市

2015 年6 月A 股、恒生指數、道指大幅回落,9 月至10 月,恒指由20368點上升至23424 點,究竟是熊市中一次反彈,還是繼續炒股唔炒市?自2007 年10 月起,牛、熊市已不重要,行業盛衰才重要。2007 年10 月原材料股已進入熊市,更多原材料股由2011年11月進入熊市。銅價自2011 年起回落至今出現5 年新低價,銅是工業必需原材料,銅價下跌代表全球性工業繼續走下坡。展望2016年,舊經濟股份仍大幅回落,新經濟股份上升,繼續炒股不炒市,機會甚大。例如賭場股2009 年進入牛市,2014 年底進入熊市。騰訊(00700)2003 年進入牛市,今年4 月見171 元後是否牛市已結束?滙豐銀行(00005)2007年10月因錯誤投資Household 已進入熊市…… 中銀香港(02388)則由2008 年6.30 元升至2015 年5 月33.70 元,9 月份又急跌至22.3 元。電視廣播(00571)1999年見85.25 元後2015 年9 月見25.25元,代表電視業走下坡。

近年香港人對內地人不友善令內地人來港消費回落,加上2013 年港元追隨美元升值,不少國家貨幣兌美元貶值,令更多內地人放棄來港消費,而去日本、法國等國家買便宜貨。導致本港消費股、酒店股、銀行股甚至地產股皆出現回落。

傳媒業亦每況愈下, 東方報業(00018)1993 年面對《蘋果日報》競爭股價由5.23 元回落至1998 年0.508元,2015 年9 月仍見0.74 元,較1993年高位回落 82.79%。壹傳媒(00282)1999年見 29.00元後,2013年10月曾見0.455元,跌幅達到99%。

淡市莫估底 旺市莫估頂

1973 年1 月恒生指數升至1200 多點,筆者曾經賺了50萬元開始睇淡後市。1973 年3 月9 日恒指升到1774 點,大老闆不再信任本人,叫了幾位假髮廠長成立「投資決策組」由他們決定買賣股票,自己被提升為投資顧問,再沒有實權……。其後恒指大幅回落,和記由1973 年3 月43元跌至1974年中7元。英國寶馬公司(經營石油)宣布同和記合作開發石油業務。個人由7元開始買入和記然後6元、5元到2 元,手上50 萬元共買了10 萬股和記。怎知和記1974 年下半年受到印尼Alltrack 公司(出租起重機公司)拖累需承擔3 億港元負債。1974 年12 月和記跌至1 元一股面臨破產。幸得滙豐銀行注資3億元(每股1元認購),和記才不致破產。1974 年7 月恒指跌至470 點,筆者建議自己服務的投資公司不要賣掉過去由假髮廠廠長建議買入的股票,結果投資公司1974年12月宣布自動清盤。上述情況證明1973 年1 月筆者太早睇淡,1974年7 月太早睇好。太早睇淡兩個月可少賺50%,太早睇好6個月可招來致命虧損。

筆者雖然批評「價值投資法」,鼓勵大家採用「趨勢投資法」。但當決定買入或賣出時仍受「價值投資法」影響而賺少許多,虧蝕唔少。2015 年5 月份太早減持股票亦賺少許多,8 月太早增持股票又吃了眼前虧。淡市莫估底、旺市莫估頂。2000年初,筆者在285美元至320美元買入1000 両黃金,2009 年見850 美元便售出一半,2010 年見1200 美元再售出餘下一半,10 年揸金才賺500 美元一盎斯,別人在2年時間在2011年11月見1920 美元賺50%(自己因此少賺780 萬港元)。

學「趨勢投資法」 通縮期亦賺錢

1967 年至2007 年過去40 年恒指由67點升至32000點,在這段日子一樣有大跌市。2007 年10 月起香港進入15年或以上回落期,一樣有大升市。股市、樓市、金市,無論在上升周期或回落周期一樣是升升跌跌。如何捕捉中期趨勢便需努力學習「趨勢投資法」。尤其是2007 年10月起世界經濟步入通縮期,賺大錢愈來愈難,但不代表「冇錢賺」。只要不投資原材料股,過去7 年仍有不少股份帶來驚人利潤。不要因為經濟進入通縮期而從此退出股市,過去7 年一樣有不少股份大幅上升及不少股份股價大幅回落。

富有階級應捐三成財富扶貧

The world top database 2013 年發表的報告顯示,1978 年至2013 年的35 年間,全球1% 人口所擁有的財富由19.04%上升到37.8%,5%人口所擁有的財富由15% 上升到20.74%,即全球6%人口所擁有的財富由1978 年34.42% 上升到2013 年58.54%。中產階級所擁有的財富由54.01%回落到40.66%(其中又以中下層跌幅最大),貧窮階級所擁有的財富由11.49% 下跌至僅佔2.18%,為改善貧富差距,OECD 國家5% 的富人納稅不少,但貧窮問題似乎仍未改善﹝圖二﹞。

1990 年日本人均收入已達38000美元,2015 年亦差不多;台灣1992 年人均收入18000 美元,2015 年亦只有20000多美元;香港1997年人均收入已達32000 多美元,2015 年上升50% 至45000 美元已算不俗;表現最出色的新加坡2014 年人均收入52000 美元已超過香港(主要是過去15年新加坡吸收大量高收入新移民)﹔中國四大城市2014 年人均收入已超過12000 美元(全國人均收入達7500美元),未來每年人均收入仍以雙位數速度上升。經濟全球化令OECD國家例如日本、歐洲及美國人口富者愈富、貧者人口因工序外移變成窮者愈窮;落後國家如中國等經濟獲得高速成長。以香港為例,1997 年前人均收入仍是高增長,1997 年8 月後香港經濟走上OECD國家之路,進入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時期,但香港富人稅率極低,形成貧富差距,過去18年急速惡化。

資本主義制度令少部分人先富起來是必然的結果,如沒有健全法制便出現官商勾結。OECD 國家是民主制度,政黨由人民投票決定誰上台,必然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左搖右擺。1960年代至1980年英、美等國以社會主義為主流,美國最高稅率曾高達75%,英國更達到87%。1979年英國戴卓爾夫人上台,以及1980年列根當選美國總統後,資本主義制度重新被重視,2015 年兩國稅率已降至35%,擔心2016 起OECD 國家稅率進一步上升。

守財奴往往富無三代

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個人認為年輕人25歲前應努力學習(不一定在學校,除非你希望成為專業人士,許多時社會經驗更寶貴)。25 歲到55 歲應努力賺錢,到55 歲如已成為中產階級,由55 歲開始最好把十分一財富捐給慈善機構,協助貧窮階級改善生活。如你成為6%富有階級,應把30%財富捐出來幫助貧窮階級,你的後代亦因此努力發展事業。今天香港社會除了20%的貧窮者,民眾已不愁衣食,賺錢再不是唯一的人生目標。香港年輕一代的人生目標再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為理想而工作。

曹仁超《信報》首席顧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90

啟德商廈百億 地王陸續有來 高處未算高 雙子塔打頭陣

1 : GS(14)@2016-07-11 23:34:40

【明報專訊】政府銳意打造東九龍成為全新大型商業圈,區內兩幅逾百萬方呎的甲廈用地亦將於本年度推出招標。其中,除了啟德新發展區第1E區2號雙子塔商廈地皮將「打頭陣」於本季推出,項目總樓面逾百萬方呎外,區內亦將推出最大的商廈項目第1F區2號商業地,料估值逾百億元,計劃本年度內推出,項目規劃可作辦公室、酒店及零售混合發展,總樓面達190.5萬方呎,媲美中環國金2期樓面,料為啟德發展區內最高的商業項目。

明報記者 劉詠怡

政府本年度首推啟德發展用地,除已公布將於本季推出的啟德第1E區2號雙子塔商廈地外,現時已列入賣地表的第1F區2號商業地,亦有機會於年度下半年推出。地皮鄰近啟德第1E區2號商業地,現劃為「綜合發展區」,地盤面積達19萬方呎,可以地積比率10倍發展,用作辦公室、酒店及零售混合發展,總樓面達190.5萬方呎,規模屬「地王」級數,料為啟德發展區內最高的商業項目。

樓面190萬呎 媲美國金2期

據了解,該項目將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面部分可建主水平基準以上200米的商廈,而西面則為40米高的低層建築物,預計可作零售用途,料項目亦將建造成地標式項目。市場人士估計,地皮估值介乎95.3億至114.3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000至6000元。

「雙子塔」估值逾60億

至於即將安排在本季招標的啟德第1E區2號商業地,地盤分為南、北兩部分,地盤總面積約15.2萬方呎,將作兩幢「雙子塔式」商廈,上址限高100米,涉及樓面約109.3萬方呎,規模媲美會德豐(0020)於2011年7月以35.28億元投得的觀塘海濱道地皮(即現時已發展的One Bay East東座及西座項目),據了解One Bay East涉及樓面亦逾100萬方呎。市場人士初步估計,該地皮估值地價約60億至65.84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000至6000元。

雖然未來數年九龍東商廈潛在供應增加,商廈前景短線未見樂觀,不過中長期而言業界仍看好寫字樓物業前景。戴德梁行早前發表香港寫字樓租務市場表現,顯示九龍東商廈自去年第4季起待租率高逾8%,其後6個月內表現橫行,而次季租金按季下跌1.8%,每月實質呎租跌至29.77元,由於該區不少公司的租約即將到期,以致待租率上升,加上該區面臨大量新寫字樓供應,故令租金特別受壓。

短期九龍東商廈租金料受壓

世邦魏理仕早前研究則顯示,2016年上半年錄得52宗1000萬美元以上的商業房地產銷售交易,當中有20宗涉及全幢收購,當中不乏用家入市。有業界人士認為,市場看好全幢商廈發展,加上工廈活化計劃已於今年4月結束,令寫字樓成為最受投資者青睞的物業類別,相信市場長遠仍看好寫字樓後市,預期九龍東本年度內推出的兩幅甲廈用地將吸引發展商積極入標。

[樓巿數據尋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19&issue=20160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99

【今日笑一笑】高處不勝寒?阿貓搵到新玩樂

1 : GS(14)@2017-01-21 03:36:44

家有一貓,凌亂一屋。喵星人好像不會停下來,把全屋各角落都翻轉也不罷休。外國有網友的貓兒就發現新大陸--牆上的掛氈。牠抓着氈爬到頂端,看一會後便找方法下來,結果從氈後滑下來,看見伙伴後,還像沒事般,想再爬一次。
YouTub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0/199034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03

專家論勢:提防美股高處不勝寒

1 : GS(14)@2017-02-02 02:33:06

美國總統特朗普剛上台,即簽署了多項行政指令,當中包括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在美國和墨西哥長達3,200公里的邊界沿線興建圍牆,堵截非法入境者。由於貿易是總統可單方面執行的環節,因此這方面的情況尤其值得關注。特朗普強調加強保護主義、重啟各項貿易協定的談判(尤其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目的是希望把製造業工作職位帶回美國。在談判桌上,特朗普可能會嘗試跟墨西哥、加拿大、中國、日本及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商討新的貿易協議。市場亦憂慮特朗普或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或推動把主要貿易夥伴國標籤為貨幣操縱國。不過,我們認為鑑於總統任期為四年,為維持與國會的良好關係,特朗普或在這方面立場軟化。原因在於,其傾向保護主義的取向與傳統共和黨傾向支持自由貿易的立場存在矛盾。另外,即使特朗普以強硬立場展開談判,由於談判過程需時,美國可能最早要到2018年才能增加貿易關稅。另外,增加基建開支是能夠真正達成跨黨共識的一個領域,不過,在執行細節上則仍有分歧。共和黨傾向以稅務優惠來融資,鼓勵私人企業參與,而民主黨則傾向支持設立公營基建銀行。目前,特朗普傾向一個5,000億美元的基建開支計劃,惟細節依然欠奉。儘管特朗普因素帶動美股持續創新高,但這令股票風險溢價收窄。從現水平看,美股能夠抵受負面消息的空間減少,我們對美股(相對於環球其他地方)較為看淡。譚慧敏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投資附帶風險,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本文件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為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滙豐環球投資管理」)的促銷或建議。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及滙豐集團對任何依賴本文而引致的損失概不負責。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本文件內的資料乃取自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合理地相信為可靠的來源。然而,無論明示或暗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概不會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擔保或陳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1/199138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918

【今日笑一笑】貓媽高處救貓仔 點知失手丟落地

1 : GS(14)@2017-05-27 08:54:23

天下母親都着緊保護子女,貓媽媽也不例外。有網民拍下小貓在家中高處徘徊的片段。不知是小貓找不到出路,還是被太高嚇壞了,無論貓媽媽在地上怎麼叫,小貓也沒有跳下來。貓媽於是跳到枱上拯救孩子,啣着孩子頸項的毛跳下來,誰料中途鬆口,把小貓拋到地上。小貓翻身便站起來,瘀爆的貓媽便帶着孩子匆匆離開房間。
YouTub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7/200355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88

陸振球:落成量多年新高 樓價高處不勝寒

1 : GS(14)@2018-01-27 11:14:02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751&issue=20180127
【明報專訊】昨早運輸及房屋局公布,2017年全年香港的私人住宅施工量為17,000伙,按年減少8500伙或33%,有關數字似乎反映未來住宅供應量可能減少,令到筆者身邊的樓巿好友雀躍不已。不過,如細心察看運房局的數據,去年第四季私樓施工量卻由第三季800伙,飈升8.6倍至7700伙,似乎2017年的私宅施工量主要是前期減少,後期有急起直追之勢,隨時2018年的整體施工量又再急升。

事實上,截至去年12月底,本港未來3至4年一手潛在私樓供應量為9.7萬伙,與去年9月底數字持平,同於運房局提供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位,值得留意的是,已落成但未售出單位有9000伙,也屬於多年來的高位,而其實連同樓花貨尾單位,本欄上周已指出一手整體貨尾總數早前已超1萬個單位,為10年來最高。

早前在一個飯局和業界人士討論新盤貨尾單位上升的現象,有人認為,這代表新盤銷情放緩,屬樓巿的警號,但也有人說這代表發展商看好後巿,要價不要量,新盤貨尾增加其實是反映發展商看好後巿的「惜售」行為,到底誰對誰錯?

另外,運房局指去年第四季私樓落成量為4900伙,按季升19.5%,2017年全年落成量為17,800伙,按年升3200伙或22%。根據中原的統計,該行選取全港63個於2017年落成的私人住宅項目,計算出合共有17,791個單位落成,相對2016年的14,595個增加3196個,上升22%,和運房局提供的數據脗合,值得留意的是,此一數字乃是2004年(26,036個)後的13年新高。

多區私宅落成量見10年高

中原又選取九龍區15個於2017年落成的私人住宅項目,合共提供6683個單位,數字較2016年的3171個增加3512個,上升1.1倍,並且是自2004年(10,811個)後的13年新高。落成量較高的地區有長沙灣2238個、何文田1997個。何文田落成量是有紀錄以來的新高,長沙灣落成量是12年新高。

新界區則有22個項目,合共9655個單位;2016年有9175個,數字連續兩年高企於9000至1萬個的水平,預計未來幾年平均落成量會超過1萬個。2017年落成量較多的地區有元朗4194個、屯門1786個。元朗區的落成量是1997年(5186個)後的20年新高,屯門是2002年(2873個)後的15年新高。

至於港島區26個項目,合共提供1453個單位;2016年有2249個,按年減少796個或35%。落成量較多的地區有筲箕灣404個及西區357個。

上述數據反映去年不同地區的私人住宅落成量,為10多年甚至20年的新高,如果趨勢持續,除非樓巿有新增的強烈需求,似乎樓價再大升的空間有限。當然,樓價一日未掉頭下跌,仍可以是高處未算高,而香港樓價的「高」,除了是以每呎計算幾多錢之外,相對港人收入的比例,也是高處不勝寒。

研究機構Demographia的最新報告指出,以香港一般住宅單位價格除以家庭中位年收入計算得出的樓價負擔指數再創新高,達19.4倍,即以香港的一般家庭收入,要不吃不喝不花費、儲錢儲足逾19年才可買到一個普通住宅單位,而這已是香港有關數據連續8年處於全球第一位(圖1及圖2),相比之下,2002年只是4.6倍!

樓價增長遠超收入 應提高警覺

筆者一直指出,隨着經濟增長和人口收入增加,如土地不是無限的增加供應,樓價長線趨於上升,相信沒多大異議,也不是大問題。然而,當樓價升幅以倍數拋離一個地方的經濟和收入增長,便屬不正常現象,須加以警惕。

Demographia數據反映,香港的樓價升幅的確拋離香港的經濟和收入增長(圖3)。這可以有不同解釋,包括之前土地供應不足以應付人口增加,以及外來人口和資金湧入香港的物業巿場;當然,息口長期低企甚至出現實質負利率,以致造成投資和投機需求等。不過,如果土地供應已明顯增加和息率趨升,未來香港樓價會否不斷拋離港人的收入增幅呢?

[陸振球 樓市解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