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年蝕$8億大股東急斬纜王維基狼吞亞視

2008-12-11  NextMagazine


股權多番易手的亞洲電視,其管理層又再改朝換代。上週四前盈科副主席張永霖及城市電訊主席王維基,分別出任亞視執行主席及行政總裁,本週一部分亞視管理層亦即時「起身」。

如 此突變,全因最大股東香港興業查懋聲家族,對公司已意興闌珊;據知去年他及拍檔以八億元注資亞視,不到一年半已使得乾乾淨淨,又再印證亞視這個無底深潭的 「魔咒」。據張永霖統計,這十數年間,亞視已累蝕五十億元!王維基入主「執靚」亞視,正好讓大股東查家部署甩身,而王維基則可乘勢「o趙起」這間免費電視 台,長遠可入股亞視及將亞視上市。如此的話,亞視既可落實講足十數年的上市大計,亦可讓想做「電視大亨」的王維基,實踐其鴻圖美夢。新舵手簡歷

張永霖60歲離婚兩女

職位:亞洲電視執行主席

董事:中國聯通、泰康人壽及香港興業獨立非執行董事

資歷

1971年:香港大學經濟及政治科學系畢業,同年加入國泰航空,離職前位至副董事總經理

1989年:獲港督衛奕信邀請,借調入政府中央政策組工作

1994年:離開國泰,出任香港電訊行政總裁

2000年:盈科數碼與香港電訊合併為電訊盈科,出任公司副主席

2004年:離開電盈

2007年:在香港電台任唱片騎師,主持節目《張永霖的世界》,標榜只談風月,不談商業。

王維基46歲已婚一子一女

職位:亞洲電視行政總裁,兼城市電訊(1137)主席

董事:城市電訊執行董事、堡獅龍獨立非執行董事

資歷

1985年: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畢業,同年加入IBM電腦公司

1989年:離開IBM,移民加拿大,在當地經營電腦公司

1991年:在加拿大創辦城市電訊

1992年:回流香港,成立城市電訊,搶攻長途電話市場

1997年:城市電訊上市

2008年:中文大學行政工商管理(EMBA)碩士畢業

 

王 維基及張永霖上週四才宣布入主亞視,並聲言作大刀闊斧式改革;言猶在耳,本週一亞視內部已變天。亞視執行副總裁葉睿宇、管理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的高級副總裁 關偉及同屬新聞及公共事務部的副總裁梁家榮,於王、張二人入主後三天,即宣布請辭;工程部高級副總裁何乃賢則申請退休。

高層起身的同時,新 任亞視行政總裁王維基亦於同日中午十二時緊急召開員工大會,向留下來的員工振奮士氣,亞視一員工說:「佢話公司係有重大變動,但唔需要擔心,會引入花紅制 度鼓勵員工,又話未來方向係減少製作劇集,以資訊及新聞為發展重心。」王維基又公開私人電郵地址,鼓勵員工訴說不滿及心聲,並承諾:「會讓員工開開心心過 聖誕及新年。」不過員工都擔心他是在暗示農曆年後會大裁員,弄致公司上下人心惶惶。

據知除梁家榮外,其餘三位離職的副總裁都是被「勸退」 的,導火線在於本週日,王維基與高層舉行的會議。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日王要求一眾有數十年新聞經驗的主管,效法○三年才推出收費電視,屬城市電訊旗下的 「香港寬頻」,以低成本及有限資源運作新聞頻道。他並表明留意到新聞部「人手過多」,一名知情人士說:「佢問梁家榮:『知唔知成個新聞部有幾多人,一年使 咗幾多錢?』榮總(梁家榮暱稱)答話:『唔清楚,使咗幾千萬啩!』王即時答道:『係三百幾人呀!一年使一億五千萬!』」

走馬上任改革亞視

由 於會議火藥味極濃,一場可預料的管理層大地震隨之上演。據知在這個多月間,亞視大股東查懋聲家族,倉促找來香港興業獨立非執董張永霖,出任亞視執行主席, 而張永霖則拉攏同業、並計仔多多的王維基任行政總裁,對方即時應允。張永霖於上週三下午三時才與亞視簽約,而王維基更於當晚十時多才在君悅酒店簽約,翌日 再出席記者會,合約暫時未定期限。在簽約前一星期,有亞視員工已見王維基巡視廠房,而張永霖亦跟在一班內地人身後指指點點。

王維基要改革, 步伐果然極速,事關執靚亞視盤數可助他實現「電視大亨」的宏圖大計。在上週四的記者會上,他便誇誇其談:「我仲年輕,有頑強工作能力,即使發夢都喺度工 作……我未做過大亨,俾我發吓夢都得啩?」知情人士透露,王維基一早對傳媒業野心勃勃。「佢曾經多次主動接觸無綫高層,提出入股,想同無綫的收費電視台合 併,籌組新公司。但無綫覺得城電規模細,只得十幾萬客,兼且睇到王維基嘅野心,所以傾唔成。」該知情人士表示,王維基由始至終,都是希望扶持城電,挑戰電 盈地位。「佢搞亞視,其實即係學電盈搞now,如果可以止蝕,就食咗佢(亞視)。」

親身落場睇數

雖然王維基堅稱「無諗過」要 「o趙起」亞視,但業內人士估計,達到收支平衡甚至有錢賺的亞視,最終會被王維基入股,甚至可能借殼城市電訊上市,收歸王維基旗下。現時城市電訊已過了艱 巨的投資期,公司集話音、國際電訊、寬頻互聯網及bbTV收費電視於一身,去年純利一億二千五百萬元,較前升三點三倍,手持現金約四億元。

華 富財經分析員何天成認為,城市電訊的業務已趨穩定,「佢哋去年底推出獨家1G寬頻上網服務及完成鋪設光纖網絡工程後,業務開始上軌道,收費雖然較貴,但睇 番佢今年上半年業績,市場反應唔錯。」現時佔有率僅次於香港電盈,市場接近飽和,無甚大突破,王維基可謂「無後顧之憂」,「佢入亞視?份糧又唔使科水,做 得到就話創造奇蹟;做唔到又可以話亞視積弱太久無得救,真係進可攻、退可守!」一名業界人士說。

而仍屬城電主席,並持股逾五成的他,空降亞視任行政總裁,正可以來個盡職審查,先睇睇盤數。而王維基在記者會上,亦透露了淡出香港寬頻的玄機,「我醒嘅時間返亞視,瞓嘅時間返香港寬頻!」王維基說。

一年焚燒八億

其 實王維基入主,正好給查氏家族一個脫身的機會。去年六月,以發展地產為主的查懋聲家族,以查懋聲及其弟查懋德名義購入亞視一成股份,並同時與無綫前董事總 經理費道宜及荷蘭銀行合組財團,共同收購亞視四成八股權,為亞視帶來八億新資金。不過一年不到,這筆資金已經用完。有行內人士表示,曾聽聞查家拒絕再注資 燒銀紙。「費道宜走之前已使晒嗰八億元,海嘯後,俾蘇格蘭皇家銀行收購咗嘅荷蘭銀行亦縮沙,拒絕注資。」根據公司註冊處記錄,截至今年四月亞視仍有一億一 千多萬元的負債未還,「出面傳因為查家唔再注資,如果亞視半年內無新資金注入,亞視於半年內可能會執笠;最近搵來王維基等加盟,只係想作最後一擊。」一名 知情人士說。

本刊就此詢問仍是亞視股東的陳永棋,他表示不能公開亞視財政狀況,但就說:「查氏家族大把錢,好多cash,係好有實力嘅香港 家族,我無聽聞佢唔想注資。」曾經表示「搞亞視如耕田」,已意興闌珊的陳永棋,對王、張配信心十足,更表明支持兩人改革亞視,「佢哋係橋王嚟o架!赤手空 拳打天下,好有實力,我哋股東好支持佢!有咩橋?你哋留意吓啦!」不過言談間,他亦顯示對費道宜為主的一班舊管理層相當不滿,「佢哋成班用無綫手法管理亞 視,但亞視要嘅係新思維!王維基有個『維』字,啱晒啦!」

無綫舊臣相繼離職

事實查懋聲入亞視後,找來費道宜出任管理層。「費 道宜前年辭任TVB董事總經理時,因為旗下的天視與TVB之間賬目不清,同方逸華反晒面,TVB甚至入稟向費道宜旗下天視追討劇集版權費。」知情人士透 露。由是費道宜倒戈向娘家反擊,主動接觸當時亞視最大股東陳永棋,再拉攏荷蘭銀行和對傳媒有興趣的查懋聲入股。

「費道宜出任亞視行政總裁 後,搵咗好多無綫舊人入嚟,如何家聯、陳灌明及陳文輝等。」知情人士說,查懋聲對組成「耆英團」打硬仗的做法並不贊成。其間亞視換上橙紅色台徽,又投資四 億元增設多條標清及高清頻道,還揼水向無綫藝員部大挖角,但最終只邀得陳彥行、劉綽琪及王賢誌等三、四線藝員過檔。費道宜又推出曾大熱一時的峰煙節目,但 最被睇好,由鄭經翰主持的《也文也武一大班》,收視僅得四點,無法繼承以往《龍門陣》雙位數字收視的戰績。

亞視資金「乾塘」,已投資過千萬 的重頭劇,由無綫前金牌監製鄧特希拍攝,吳啟華及蘇永康主演,原定今年十二月推出的《法網群英》,多次傳出爛尾。「聽講仲有七、八集未拍,使咗咁多錢,亞 視都想拍埋佢,但而家最大問題係主要演員已經冇晒期。」行內人士透露。另一外判予費道宜旗下新視綫拍攝的《勝者為王2008》,每集製作費高達七、八十 萬,亦推出無期,損失慘重。

 

已故麗新集團前主席林百欣(右三)入股亞視逾十年,不時攜同夫人余寶珠(左二)出席亞視活動,後因在台灣惹上官非,將亞視轉售予封小平等人。(《蘋果日報》圖片)

亞視六度易手

1957年麗的呼聲(亞視前身)創台,投資四百萬,以收費形式經營有線廣播。

1973年取得無線廣播牌照,轉型為免費電視,改名「麗的電視」。

1981年首次賣盤,作價一億二千萬,向澳洲財團出售約六成股權。

1982年遠東集團邱德根,以一億元收購五成股權,並易名「亞洲電視」。

1988年麗新林百欣及新世界鄭裕彤,出價四億元買入三分一股權,六年後,林百欣透過增持,成為亞視單一大股東。

1998年林百欣在台灣牽涉賄賂案遭拘留,同年,「紅色資本家」封小平,夥同商人劉長樂、陳永棋、吳征及黃保欣等人,提出收購,由封小平出掌亞視。

2002年封小平突然辭職,劉長樂與陳永棋透過今日亞洲購入四成六股份,劉長樂為大股東,陳永棋出任行政總裁。同年陳永棋再買入林百欣三成三股權,成為亞視新主。

2006年中信集團附屬公司僑光集團擬收購亞視,並一度向行政會議提出申請。

2007年愛國商人查氏家族,夥拍前無綫董事總經理費道宜及荷蘭銀行,收購亞視近六成股權,由查懋聲出任主席兼董事。

2008年管理層大換血,費道宜出走,原無綫舊部亦相繼離職,十二月初,前盈科副主席張永霖及城市電訊主席王維基空降亞視,分別出任執行主席及行政總裁。

清剿無綫舊人

亞 視在查家入股後,收視率竟不升反降,愈做愈霉,結果在兩個月前董事會議上,查懋聲宣布「叮」走費道宜及要求查數。在樹倒猢猻散下,去年跟隨費道宜過檔的無 綫舊將「三人組」,亦全部「無得留低」。其中,負責製作的高級副總裁陳灌明,以健康及壓力太大為由,與費道宜同時辭職。而獲安排接替行政總裁的何定鈞,上 月底一度向傳媒表示「冇講過唔做……冇計劃離職」,其實亦一早打退堂鼓。消息人士透露,何定鈞兩個多星期前已開始放假,明年一月正式離職。剩下孤軍作戰的 營運副總裁葉睿宇,上週四仍在記者會上,為新管理班子站台撐場,怎知三日後便宣布辭職。這場「亞視變天」,收視率較亞視的劇集還高。

然而王 維基要將亞視起死回生,也非易事。亞視自邱德根八十年代入股起,數十年來累計已蝕五十億;亞視早前經裁員及緊縮開支後,已經「慳無可慳」,要賺錢還望開 源,不過據廣告界人士說,現時亞視的廣告標價只及無綫的四分一,「無綫黃金時段的廣告套餐要十萬元一個,但亞視的只能收兩萬五千元。」由於入門費低,故吸 引不少內地牌子幫襯,如立白洗衣粉及欖菊蚊香等,贊助亞視節目,但卻令亞視形象及檔次更低,廣告費更無議價能力。

投資界潑冷水

據知王維基近日便曾與市場部開會,要求放棄內地廣告。而亞視在內地的收視率近年其實已不斷下降,到○六年只剩下不足百分之五,第一線地位被後起之秀——中國南方電視台取代,故雖然早於○四年已傾掂落地權,但其實從中收益不多。

亞 視在香港更加積弱,收視率只有百分之二至三,早已被有線電視超越。有中資分析員估計,亞視每日開支達一百萬元,但全年的營業額不到兩、三億,「除了因為廣 告收入少,佢亦唔能夠好似無綫咁,將劇集版權向海外出售,又或自製光碟及紀念品再賺一筆。」而分析員對王、張兩人改革亞視,並將電訊融合電視的說法感到懷 疑,「王維基將自己所謂嘅創意保密,但佢就提到會幫廣告客戶製作廣告及播出,提供一條龍服務,但我睇唔到性質同《宣傳易》有咩分別。而近期業界流行嘅數碼 廣播,要做到高質素嘅內容及效果,講緊嘅同樣係錢。」亞視要縮減開支又要收入有所突破,打破慣性收視兼且要點石成金,任務認真艱巨。

 

亞視○八重頭劇《法網群英》,陣容鼎盛,有前無綫金牌監製鄧特希及藝員吳啟華(右一)坐鎮,但因嚴重超時超支,多次傳出爛尾。(《蘋果日報》圖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88

強積金㩒住搶 $4,000億大騙局

2012-10-18  NM




說起強積金,人人內心都有一把火。每次打開基金公司寄來的結算單,看見一蚊、一蚊辛苦儲下的血汗錢,不斷被蠶食,只能搖頭嘆息。強積金基金的特點,在於回報低到離譜,但收取的管理費,卻可以貴絕全球﹗真係:「點樣揀、點樣揀、都揀唔啱!」強積金實施了十二年,當初通過時並無具體細節,造就如此畸形的產物,現時滾存的資產近四千億元!得益的是一眾「袋袋平安」的基金經理。為了平息打工仔怒火,千呼萬喚的「強積金半自由行」將於下月一日實施,不過細閱內容原來一樣「無自由」,「亂咁轉」的打工仔隨時跌入強積金的一連串陷阱。揭開這個表面為打工仔保障退休生活的強積金,實情是政府明醒基金佬銀行佬,㩒住搶小市民血汗錢的掠水局!

二十二蚊,究竟可以做啲乜?喺中環,只能買到半碗叉燒飯。小學畢業,即將退休的保安員梁先生,望着其中一份只賺到二十二蚊的強積金結算單,一臉無奈。他還有個多月就到退休年齡,可以提取強積金;終於攞返錢當然開心,但期內的回報表現,卻連旁邊翻看他月結單的記者也深感憤慨。由於打過多份工,梁先生現時共有四份強積金,分別在滙豐、ING及兩份在AIA。當年強積金實施,梁先生就是知道自己年紀大,難以承受風險,故選擇最低風險為宗旨,「我見邊隻話最低風險就揀邊隻。」

低回報又無得揀

不過低風險又不代表穩陣,當中表現最好是兩份AIA強積金,梁先生百分百買入保證組合,兩份結餘共二萬五千多元,過去的一季,一份賺二十二蚊,一份賺五十七元,兩份共賺八十大元;不過他持有的滙豐及ING強積金,就把他賺回來的錢「一鋪輸凸」,前者一樣是買保守基金,但蝕了四百六十多元,後者買入平穩組合,組合中亦有港股投資。這份ING強積金,由○二年開始,至今已保留了十年,共二萬元結餘,不過過去一年共蝕了三千二百元。梁先生不知基金買了什麼,也不懂複雜的結算單,「我都唔知呢疊嘢講咩,又唔知自己剩番幾多錢。」他只是從「負」這個數字中知道自己蝕錢,「有無搞錯!政府蝦我哋啲人唔識投資呀,我老婆擺咗幾萬蚊喺銀行買保險基金,一年都有幾百蚊利息啦,咁我仲攞唔攞番啲錢好呀?」梁先生月薪只有幾千元,望着不斷蝕錢的強積金,想極也不明如何保障退休生活。

梁先生無奈,而明明自己識揀的Carrie則深感憤怒。Carrie於科技大學數學系畢業,計數叻,打工五年多,一開始已參加公司選擇的滙豐強積金計劃,當中六成買入增長基金,其餘四成均衡基金,月薪約二萬元的她,過去一年與僱主共供了二萬多元,但就蝕了一半,「點解供兩萬,可以蝕一萬o架,佢哋做啲咩投資呀?仲要學人收咁貴管理費。我過澳門賭百家樂,都係贏咗先抽水喇,你班基金佬,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她坦言每個月供逾千元,有得揀的話,寧願拿來自己買股票,「我買咗一手中銀香港咋,每半年有五百蚊息呀;我○八年用一百六十萬買咗元朗呢層樓,而家升到三百萬喇,點解我唔可以自己投資?」

強積金四把火

在負回報、無得揀的大前提下,讓人一聞強積金就「着火」,為了平息二百多萬打工仔怒氣,政府於○八年開始研究半自由行計劃,美其名讓打工仔「有得揀」;千呼萬喚下,搞足四年半自由行才於下月一日開始實施,但了解過其「小恩小惠」之後,一樣令人火滾;強積金還有其他「行之已久」的問題,總之就是令人火、火、火。

第一把火:半自由行無自由

強積金在○○年十二月一日開始推行,過去只有僱主「一錘定音」,決定僱主及僱員部分的強積金受託人(即基金營辦商,如滙豐、宏利等)誰屬,一眾打工仔只能選擇該受託人旗下的任何基金;下個月推半自由行後,打工仔獲「格外開恩」,可自行選擇由哪個受託人,管理自己的供款。不過所謂「有得揀」,原來只是指僱員可將自己過去的所有供款,轉移至心水受託人,然而僱主供款部分,就無得郁,而且機會每年只得一次。供款「搬家」後,僱主及僱員的其後每月供款又會繼續注入由僱主選擇、舊的受託人手上。假如僱員希望把新的供款再轉移,就要等待一年,結果搬動強積金就如螞蟻搬家,勞民傷財。還要緊記,全港暫時只有十九個受託人,能讓你將供款搬來搬去,自由度有限。選擇轉會,還要留意一點,就是贖回基金及轉會的「時差」。半自由行的程序,是僱員要先向新受託人開強積金戶口,填寫一份「僱員自選安排」表格,交代所有個人資料、原有供款賬戶資料後,新受託人會聯絡舊受託人,舊受託人先將打工仔的供款結算,以支票形式交回新受託人,贖回後再買入基金。整個繁複的過程,最少需時六至八個星期,屆時打工仔睇中的基金已升價,增加購入成本,又或想拋出的基金已高位回落,時機往往瞬間即逝!

第二把火:老闆私利行先

由於現行供款由僱主選擇受託人,故受託人為吸引僱主參加他們的強積金計劃,據知部分會減收支薪的自動轉賬收費,甚至以回贈吸客。一名基金經理透露:「有時啲老闆要同銀行借錢做生意,都要將啲強積金生意俾番銀行做,大家有來有往。」至於該受託人的基金管理費是否高昂?則僱員閣下自理。 香港不止有地產霸權,更從中衍生出「強積金霸權」。數十年來已在賣樓、日常生活各層面「賺到盡」的長實(1),連旗下打工仔亦唔放過。長實旗下的附屬公司AMTD(尚乘集團),在○九年前開始涉獵強積金業務,並找來銀聯信託為信託人,及出資予景順基金公司「製作」基金,最後再以AMTD名義綜合推出十四隻強積金成分基金,實行連本來無份收的強積金收費亦「舔埋一份」。據知,長實及和黃旗下大部分員工,都「選擇」了AMTD計劃,而計劃亦對其他非長實的員工開放。根據積金局資料,全港五百三十三隻強積金成分基金,平均開支比率(即管理費)只是1.73%,但AMTD旗下十三隻基金都高於此數,其中十隻的管理貴更是2.5%以上,而當中2048系列的退休基金收費,更高達4.62%,貴絕全港。不過,正如強積金條款經常提醒我們的一句:收費與回報之間,是沒有直接關係的。該個2048退休基金,截至六月底的一年回報,是蝕了15%,還要跑輸平均蝕9%的同類型基金!

肥水不流別人田,在強積金市場分一杯羮的,還有新地(16)。當年由許仕仁打骰的積金局,○○年突然無聲無息推出「僱主營辦計劃」,更讓僱主可買入旗下股票,只是比例不能超過基金一成。最吊詭是,到目前為止只有新地參與,並與渣打及其他機構合作推出基金。根據新地網站資料,該計劃是新地為旗下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的僱員而設,目的是「有更多投資彈性及對各投資基金有更好監察,並盡量減低運作成本。」然而,在減低成本下,收取的基金管理費並不便宜,其中的渣打在職平均回報保證基金,管理費竟要2.8%!

第三把火:保證基金無保證

由於有高昂管理費這「金剛箍」,扣除成本後的基金表現,往往好不到哪裡。據強積金年報,十二年來強積金的年度化回報率只是2.7%,已跑輸通脹。肉隨砧板上,打工仔為免蝕到渣都無,近年都流行買入「保證基金」,但原來一樣易中招。保證基金每年均會定立一個保證回報,例如滙豐的保證回報,為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的回報至少有0.125%,這只是比放入銀行好一點。保證人除了收一般管理費,還要收取保證費和儲備費,其管理費可高達2.79%,真是做人民幣定存好過。

這類保證基金,還要受諸多條件約束,一不留神,連雞碎都無!要取得保證基金當中的保證回報,一般有兩個條件。一是有鎖定期,但每間限期不同,有的必須供滿三年,才獲保證,若打工仔在三年間轉會,或提取供款便會失效;二是有限保證期,有些保證人只承諾保證三年,其後基金蝕錢便無保證,而且保證人在事前通知下,隨時可調整甚至取消保證,到時打工仔連保證都無!這些條件限制猶如魔鬼細節,一般僱員未必知。

同樣名不副實的還有「保守基金」,它雖然投資在相對穩陣的港元債券,或索性什麼都不買,只持有現金,回報與現時儲蓄利率的0.007%相若。不過扣除管理費後,保守基金隨時要蝕!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一年回報,三十八隻保守基金中,便有四隻在扣除管理費後蝕錢收場,最賺錢的亦只得交銀的保守基金,有1.42%回報。

第四把火:基金有彈性 我哋無彈性

我們要調配自己的供款,要通知基金受託人;但基金經理要調動組合或變動收費,又不用通知大家!所以,即使我們根據章程所示的管理費而選擇基金,都是無用,因為受託人隨時自行調高收費,如滙豐去年第三季的強積金保守基金,管理費是0.26%,去年第四季卻增加至0.33%,你要「撤資」都無佢咁快。一名基金經理透露:「做fund都好多開支o架,一陣想喺隻股票跌市時入市,買遲咗,又要做番啲對沖,呢啲咪開支囉,會轉嫁番喺基金收費度。」然而,並非所有管理費都在基金概覽中列明,成立時間少於兩年的,並無須公開。本週一消委會亦發表強積金報告,揭露現時強積金的收費,除了管理費之外,還有巧立名目的「其他收費」,這些收費包括「計劃參加費」、「年費」、「供款費」、「買賣差價」、「權益提取費」、「保證費」、「獎勵費」等十多項,金額最高達五萬元。只是這些其他收費,現時多為「現行豁免」,當有一天這些受託人不再豁免,成本又再大幅提高。

這些「潛收費」,在強積金單張中未見提及;記者打開滙豐寄來的新一季基金概覽,大部分附註都附帶一句,請參閱「主要推銷刊物」,而這些「主要推銷刊物」又沒有隨概覽附送。基金概覽只一味論述不同基金的好處,例如「買恒指基金是因為美國復甦仍極為溫和,北美投資基金則指美國有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改善就業,環球債券基金則是美國經濟數據參差,增長正面但低於趨勢水平。」睇完唔識揀?無奈的是你點都要揀。

積金局高官俱樂部

有基金經理指:「我哋要籌集一個有一百億資產的基金都做到死!管理費更只是0.1%至0.3%。而MPF卻是每個月都自動有錢流入,管理費平均2%,又無上限,仲要累計式,回報差又唔使罰,真係極度之筍! 」現時強積金有三千八百億元資產,出名表現差的滙豐及恒生,搶佔頭啖湯,佔整個強積金三成二市佔率。回溯強積金歷史,香港討論退休保障計劃已多年,直至九三年,時任港督彭定康正式提出推行供款式的退休計劃,當時有建議中央公積金,即除僱員、僱主外,政府亦參與其中,但此計劃受到不少人反對,其後政府提出強積金計劃,向當時的立法局議員表示計劃迫切,九五年審議強積金條例後正式上馬。當年任職財經事務局局長的許仕仁過去有份推行強積金,更一手成立積金局。

直至二千年六月,許仕仁正式過檔積金局任行政總監,此做法被外間抨擊他為自己度身訂做職位,積金局亦被外間評為「退休高官俱樂部」。當時上任不足兩個月的他,更可放大假往歐洲睇歌劇,臨老跳槽的許仕仁年薪更大幅增加一倍至四百多萬元。最令打工仔咬牙切齒的是,○一年強積金虧損七千多萬元,但許仕仁卻獲派八十多萬元花紅。現時強積金的主席是胡紅玉。另一詬病,是積金局成立同時,九八年政府亦成立強積金計劃諮詢委員會,希望綜合各界意見,讓政策在通過立法會前,先試水溫。此委員會由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擔任主席,當年成員還有陳智思。然而,「早着先機」的陳竟不避嫌,於九九年五月成立銀聯信託,由他擔任主席,讓他的亞洲金融集團與其他七間中型銀行,搶佔強積金市場。當時銀聯信託更是第一間遞表申請任強積金受託人。現時銀聯是強積金五大龍頭公司之一,市場佔有率達百分之六點三。

提倡按表現收費

回看強積金這明益基金公司的大騙局,當年若「合埋眼」,以十萬元買盈富基金(2800),今日已滾存至近十七萬元;進取點買黃金,金價已升五倍。強積金令打工仔怨聲載道,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解釋,源於基金的彈性低但限制大,「回報高低在於股債比例,因為不同類型基金已設定了一定的比例,例如七成債、三成股,整個資金組合變化小,升市跌市走盞的機會就細,令回報較打工仔自己投資低。」加上,賺到笑的基金經理根本沒有誘因做好,「你無得唔供MPFo架嘛!啲基金佬炒得好又係咁,炒得唔好你又無得走,月月送錢來,回報低關我鬼事咩!實有moral hazardo架!」他建議政府直接發債讓打工仔買,「回報低極都有一、兩釐呀,又安全保本、又唔使管理費,最多輸通脹!」中大工商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同樣認為基金經理缺乏競爭,導致強積金表現差強人意,他建議積金局應規定基金要按表現收費,又或者修例沒收表現差劣的受託人牌照。

買盈富十萬變十七萬

假設有$100,000,在00年12月1日,強積金實施當日,我們誓不低頭,以$15.06當日收市價買入盈富基金的話,可以買入6,640股;今日盈富股價已經升至$21.8,市值已經有$144,752。多年來,盈富基金基本上每半年派一次息,總共可收$33,864現金利息。要公道一點,買賣股票要扣經紀佣金(0.25%)、印花稅(0.1%)、交易徵費(0.005%)、交易費(0.003%)、中央結算交收費(0.002%),七除八扣,一買一賣都不過要付$720,即十二年間,十萬變出$177,896。大膽買金買樓,今日更成小富。不過,事實是我們無得揀,這$100,000只能被強積金蠶食。看過今年六月強積金年報,扣除費用後的十二年平均年率化內部回報率只有2.7%,十二年來就賺了$37,671元。不過2.7%這個數字,只是平均數,假如一不小心揀着回報低的基金,分分鐘渣都無。

新加坡公積金靈活大用途多

各國的退休保障不同,智利退休基金收費約0.56%;國內的養老基金收益要高過存款利率,否則由基金公司包底;然而,當中最具彈性的是新加坡的公積金(CPF),供款可用作買樓、醫療、養老等。新加坡的公積金存款分為三個戶口,分別是普通戶口、醫療戶口及特別戶口。打工仔可以在五十五歲前,提取普通戶口的錢買樓、投資及教育,亦可以利用醫療戶口的錢,解決醫療開支;特別戶口則用作養老,不可提早取出。所有的公積金戶口,全由新加坡政府管理,並保證每年至少有2.5%利息,今年特別及醫療戶口更有4%利息。供款方面,目前僱員每月供款佔月薪的16%,僱主則供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18

長和千億大刁 by 阿梅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1/14/%E9%95%B7%E5%92%8C%E5%8D%83%E5%84%84%E5%A4%A7%E5%88%81/

長和千億大刁

P1100004

上周五收市後,長實(00001)及和黃(00013)公布了一連串重組活動,為超人近年最大的舉動,消息震動全城。不難理解,在全球風雨飄搖之際,香港首富未來的每步棋,將成為市場的焦點。

坊間估計,重組是出於政治考慮,以及為未來撤資而鋪路。這令我想起了另一位中國首富馬雲在早前接受坊問所說過的話,當被問及為何不時做出一些令市場費解的舉動時,馬雲反指如果他的想法全都被大家看懂了,問題可能更大。高人自有其盤算,凡人未必能在一時三刻參透。到底重組真正的目的是什麼﹖相信幾年以後自有分曉。

長期的戰略或要慢慢等待答案,但短期的功用則即時可以見效。撇開政治等複雜考量,重組將明顯減低控股折讓,有助釋放價值。

道理很簡單。一張100元的銀紙,價值當然是值100元。但如果把銀紙放進一個密封的箱子裏,由於外面的人難以看清,它的價值或會因而受損。長和擁有大量生意及資產,加上錯綜複雜的控股關係,往往令人難以計算。現在把箱子開啟,將有助市場理解,釋放潛在價值。所以,與其猜來猜去,倒不如先炒翻轉好過。事實上,上周五長和ADR股價率先彈升,而港股在周一復市以後,長和股價更隨即爆上一成有多。以兩家市值分別過千億的公司來說,升幅可謂相當驚人。

長遠目的是散貨

重組之後,超人持有地產及非地產業務的比例將有所調整,大婆及二奶身份更加清晰。在我看來,莊家推高股價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散貨。同樣道理,搞場大龍鳳,肯定不是幫大家提供一次炒作場咁簡單。所謂釋放價值,把股價推高,長遠的目的就是要散貨。

話雖如此,如果超人要減持,將會是一個漫長的大項目。期間股價的波動,或者已經可以足夠給你來回地獄又截返人間。即喺點? 即是分析還分析,炒作還炒作。炒股票啫,唔洗嚇嚇吹到宇宙滅亡咁大嘅。

信報專欄《財經DNA》作者
個人網頁: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hk/
Posted in 港股投資 and tagged .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284

    美河市再揭弊〉官員放水 玩弄建蔽率法規 日勝生多賣32億大解密

    2015-03-16  TWM
     
     

     

    近期引起熱烈討論的美河市案,各界都將關注焦點擺在不成比例的權益分配問題,卻鮮少有人注意到,憑空出現的3800坪「法定空地」,才是讓建商大撈一票的關鍵。

    撰文‧鄭閔聲、梁任瑋

    「全台第一個空中平台花園城市,將為台北人在居住上提供革命性的新生活價值。」這是二○○七年九月,建商日勝生活科技推出大型建案「美河市」時的廣告文案;當時,這起捷運聯合開發案的最大賣點,除了便捷的交通外,就是「抬高十二米、占地三千八百坪的空中平台綠地廣場與花園。」所謂「空中花園」,其實只是用來降低捷運噪音、像在軌道上方罩一層蓋子的「人工地盤」,但原本單調的水泥建物,種起花草樹木後搖身一變,成為景觀綠地。房仲業者認為,過去幾年,美河市能名列房仲業者統計的「十大熱蒐社區」、成交行情也高於鄰近地段,建商巧思打造的「空中平台花園」是關鍵之一。然而,亮麗的空中花園,也是爭議重重的美河市聯開案中,另一顆關鍵未爆彈。

    暗藏玄機

    空中平台花園

    是賣點還是未爆彈?

    事實上,這層「人工地盤」的構想,早在一九九九年台北市政府新店機廠聯合開發計畫書中就已出現;根據當時的開發計畫,用來阻絕軌道噪音的人工地盤屬於捷運設施的一部分。但二○○三年日勝生申請建照時,為了增加興建住宅的空間,將通過軌道上方、面積約三千八百坪的人工地盤視為「法定空地」,不納入《都市計畫法》規定的建蔽率六○%標準。換句話說,日勝生因此多增加三千八百坪的建築面積。

    「人工地盤就是『人工』蓋出來的,怎麼能算空地?更何況人工地盤底下就是捷運軌道。這明顯就是建商想多蓋房子的花招。」一位長期追蹤美河市開發案弊端的學者激動地說。

    關於這塊「人工地盤」到底該不該計入建蔽率計算?當時的台北縣政府(現為新北市政府)與台北市捷運局有一段攻防。根據監察院一四年提出的調查報告,當時的台北縣政府在○三年五月,曾針對聯開案的都市設計審議申請書明確表示:「有關捷運軌道人工平台覆蓋區(即人工地盤)是否計入建蔽率不無疑義……。」但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認為,「人工地盤依《建築法》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得不適用《建築法》全部或一部分之規定。」換句話說,當台北縣政府對人工地盤提出疑慮時,台北市捷運局則是站在肯定的一方,而當時台北市捷運局局長就是後來高升到行政院工程會主委的范良銹。

    同年七月,台北縣政府在建照審查會議上,曾決議請作業單位共同認定人工地盤是否得依《建築法》規定,不計入建蔽率標準。但時任台北市捷運局長的范良銹,在當年九月二十九日,以北市捷五字第09232332700號函指出,「人工地盤係因機廠鄰近居民陳情要求於新店機廠加設全覆式隔音罩以改善行車噪音,故納入聯合開發案中併予以興建。」台北縣也就依北市捷運局的意見,核發建照。

    處處爭議

    人工地盤

    究竟算不算建蔽面積?

    但進一步檢視台北市捷運局引用的法條,完全看不出為何人工地盤能被視為法定空地。《建築法》第九十九條規定得以不適用建蔽率的建物項目,沒有一項能與人工地盤直接連結;最接近的,當屬「海港、碼頭、鐵路車站、航空站等範圍內之雜項工作物。」但人工地盤並不全在車站範圍內,也與捷運「工作」本身無關,根據這項條文規避建蔽率規定,有玩弄法條之虞。

    記者實際走訪美河市社區發現,人工地盤就像是一座三層樓的大型建築,地面層為捷運設施,二樓作為停車場,屋頂就是綿延一公里長的景觀休閒綠帶,與一般人理解的「法定空地」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這座被定義為「法定空地」的人工地盤名義上是開放的公共空間,但附近居民對《今周刊》表示,由於空中花園挑高十二公尺,非住戶民眾根本不會特地爬上別人家屋頂活動,這片綠地儼然成了美河市社區專屬的公共設施,可以慢跑、遛狗,甚至作為藝文展演空間,房仲業者推薦美河市物件時,無不特別強調這項「造陸工程」的便利性。

    至此幾乎可以確定,人工地盤正是美河市開發案中不該被忽略的一大疑點,因台北市政府認定得以不計建蔽率的三千八百坪人工地盤,約占整起聯開案基地面積的一三.七%;若人工地盤不被視為空地,開發案實際的建蔽率高達七三.五%,遠超過法定標準六○%。也就是說,台北市政府「充滿創意」的法律解釋,讓建商憑空獲得三千八百坪建地。

    由於美河市的實際容積率約為一八七%,因此這天上掉下來的三千八百坪建地,約等於七一八六坪的可興建樓地板面積。若以美河市預售平均每坪四十五萬元計算,這座空中樓閣,第一時間就至少為建商增加三十二億元的收入。

    「為什麼建商一開始就想得到人工地盤不計建蔽率這個全台首創的方案,事後也一路獲得官方支持?過程有沒有圖利廠商,是柯文哲市府應該徹底釐清的。」長期關注本案的學者直言,建商與官方在本案權益分配固然有許多爭議,但北市府當年為何讓「人工空地」的計畫過關,同樣啟人疑竇。

    對於人工地盤適法性爭議,日勝生僅低調回應:「當初設置人工地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隔絕捷運機廠噪音對鄰近居民的干擾,附帶也為住戶創造綠色景觀休閒空間。」范良銹則回應,人工地盤是因當地住戶不堪噪音困擾陳情才決定興建,但台北市捷運工程局並非核發建照主管機關,無權解釋法令,發出的函文只是闡述意見,最終決定權仍在台北縣政府手中。至於引用《建築法》將人工地盤視為法定空地,則是效法香港鐵路聯合開發案,創造土地利用價值的作法。

    假使人工地盤被視為空地,將衍生出另一個重要的問題:「開發案土地徵收不具正當性」。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質疑,若捷運軌道與機廠上加蓋人工地盤,就可變成不計建蔽率的空地,這項開發案根本不需用到兩萬八千坪土地,因為政府強制徵收的部分土地,原本就是保留作為都市計畫空地,「現在就是法定空地被拿來蓋大樓,原本的捷運用地變成空地,完全背離聯合開發初衷!」

    自圓其說

    打著「捷運用地」名號

    其實是作為私人所有?

    事實上,各政府單位處理這項開發案的土地徵收,以及開發完成後的所有轉移過程中,一路充滿爭議。

    早在一九九一年,台北市政府依據《大眾捷運法》第六條與第七條徵收土地時,就有曲解法令的嫌疑。《大眾捷運法》第六條規定:大眾捷運系統需用之土地,得依法徵收或撥用;第七條則規定:為有效利用土地資源,促進地區發展,主管機關得辦理大眾捷運系統路線、場、站土地及其毗鄰地區土地之開發。

    這兩項法條理應相互獨立,也就是說,只有「捷運系統需用土地」,才得以動用公權力徵收;若有必要,則可以在站區周邊從事開發。台北市政府卻將兩者混為一談,以「辦理新店機廠站區周邊開發」為由,向人民徵收了兩萬三千坪土地,顯然自行擴大解釋法律,「美河市從最早的強制徵收土地就錯了,如果主事者遵守法令,這起聯合開發案根本不該存在。」一位曾接觸美河市案的前監察委員感嘆。

    政府一開始取得土地手段讓人非議,到了一二年聯開案完工後,又面臨另外兩個問題。首先是新北市政府認為這起聯開案屬「捷運用地」,依《土地法》第十四條規定,「公共交通道路土地」不得私有,於是函請交通部解釋「捷運用地」是否屬於所謂「公共交通道路土地」?交通部則回函指出,「捷運用地與道路用地性質不同」,因此沒有不得移轉的問題。

    但監察院認為,政府以「公共利益」名義徵收土地開發,興建後的住宅卻移轉給私人所有,顯然違背徵收目的。對此,交通部則認定《大眾捷運法》第七條中明定,捷運用地可與私人或團體聯合開發,「既是聯合開發,土地部分移轉給私人係屬必然」,因此不受《土地法》限制;內政部也發函解釋土地移轉登記私人「殆無疑義」。就是連闖過這兩關,美河市才得以在一三年陸續交屋。

    儘管內政部與交通部均認定美河市土地分割無適法性問題,但外界顯然持不同意見。第四屆監委趕在去年八月卸任之前,完成了調查報告,為的就是針對「徵收土地是否得以分割轉移給私人」,向大法官提出釋憲。台北市政府廉政透明委員會委員王小玉,也以個人身分表示,美河市案中若有不該徵收的土地,應還地於民。

    嚴重低估土地價值

    遭譏「刀叉吃人肉」

    除此之外,權益分配當然仍是美河市案的一大瑕疵。曾多次向檢調檢舉美河市弊案的前台北市議員楊實秋對《今周刊》表示,「我認為這當中絕對有官商勾結的成分,最明顯的事證就是鑑價過程中,政府分到的權益不成比例。這件開發案就是政府先用徵收土地吃人民,廠商再用鑑價吃掉政府。」台北市廉政透明委員會近期調閱美河市聯開案文件,初步結論也與楊實秋立場相去不遠:「鑑價過程有明顯錯誤。」專案小組成員徐嶔煌直言,北市捷運局的估價報告及日勝生的鑑價報告,都違反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嚴重低估土地價值;而北市府又聽從日勝生建議,選擇取得出租不易的商場與辦公室,「如果這不是刀叉吃人肉,什麼才是刀叉吃人肉?」「只要你了解美河市的來龍去脈,一定會驚嘆這是一場不可能完成的開發案,因為從徵收土地、人工地盤、土地所有權移轉,只要有一個環節不如預期,整個計畫就不至於像現在一樣荒腔走板,但日勝生就是有本事一路走到今天。」前監委認為,權益分配固然是枱面上最明顯的疑點,但若想客觀認定全案責任歸屬,仍應從最初的開發計畫全面檢視。

    美河市除了可能的官商勾結疑雲外,更衍生出土地徵收適法性、捷運聯合開發迄今無明確標準可循等重大問題,在追究弊端之餘,若能一併檢討制度亂象,才是這起「奇案」帶給台灣唯一的正面意義。

    捷運新店機廠聯開案

    基地面積:2.8萬坪(含人工地盤面積)

    開發商:日勝生活科技

    建築規畫:13棟住宅、2棟辦公大樓、1棟購物中心(美河市)美河市建蔽率:60% 容積率:187% 房價:當年平均預售價42~51萬元╱坪;目前市價約50~55萬元╱坪

    人工地盤面積3843坪

    解密一偷渡3843坪建地本刊調查發現,用來隔絕捷運行車噪音的「人工地盤」,被視為法定空地。依照常理,人工地盤應被列入規定的60%建地面積內(下圖左),如今卻將其歸為40%空地用途(下圖右),日勝生便憑空獲得3843坪建地。

    日勝生多獲得3843坪

    解密二多賣32億元

    把這天上掉下來的3843坪基地,乘上187%容積率,換算成可建築的樓地板面積,再乘上當時預售屋每坪銷售金額,得到約32億元,就是日勝生利用這多出來的3843坪建地所增加的銷售收入。

    試算金額

    人工地盤面積3843坪×容積率187%×預售時每坪平均房價45萬元=日勝生多賣32.34億元

    新聞辭典

    容積率基地內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稱為容積率,簡言之,即建坪與地坪之比。

    建蔽率建蔽率是房屋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比率愈低則留下的空地愈大。例如:500坪基地上房屋的投影面積為100坪,則建蔽率為20%。

    政府裝瞎

    讓日勝生連闖六關

    北市府強徵人民土地卻作聯合開發,

    目的與實際用途不同

    北市府自行擴大解釋《大眾捷運法》,以聯合開發名義徵收土地,不合法令規定。

    地主資訊不對稱,

    日勝生獨享聯開案

    為徵收捷運工程用地,對私地主宣稱可選擇聯合開發,卻未提供細部計畫,讓日勝生獨自吃下聯開案。

    曲解法令再將捷運用地移轉私人,

    日勝生再過一關

    交通部函示「捷運用地非道路交通用地」,故得為私有,讓日勝生再度闖關成功。

    人工地盤不計入建蔽率,

    日勝生憑空多賣32億元

    台北市政府捷運局竟主動發函解釋,宣稱「人工地盤」得以免計建蔽率,讓日勝生申請建照時,多得3843坪建地。

    權益分配過程

    低估土地成本、高估營造費用,

    市府損失110億元

    持有土地面積約99.35%的北市府,無視日勝生將土地價值以每坪60萬元申報,最後僅分配到3成建物樓地板面積,損失達110億元。

    住宅好處建商全拿,

    市府分得不好出租的商場

    台北市政府分配到的3成權益中,還包含出售價值較低的商場7成面積,令人費解。

    地主:柯P別讓我們失望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針對美河市弊案展開調查,但24年前土地被台北市政府捷運局違法徵收的數十位原地主自救會,等不及柯P的調查報告出爐,已悄悄在今年1月21日向柯P遞交陳情書,並主動表明拒絕捷運局搪塞回覆,盼望這宗歷經三任台北市長的世紀奇案,可以在沒有財團包袱的柯文哲手中,討回公道。

    「我們的土地竟然成為官員圖利廠商的籌碼!」地主楊正吉忿忿不平地表示,新店機廠聯合開案用地(即美河市)的細部計畫是在1999年3月20日才發布實施,但《土地徵收條例》卻早在1990年2月2日公布,依照規定當時被徵收的7.9萬平方公尺的土地應該撤銷徵收。

    拒絕土地被徵收的美河市原地主楊正吉(下圖右),拿出1992年板橋地方法院寄發的提存通知書指出,當初台北市政府欺騙地主擴大徵收土地,不管同不同意,一律用交通用地名義強制徵收土地,不同意者,就將徵收款提存法院,雖然他的土地提存金額只有17.3萬元,但代表的卻是他多年來捍衛家園土地的證據,他希望柯文哲可以拿出魄力調查美河市案,不要再讓地主們失望了。(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14

    美國響朵 香港搭棚 馬雲炒起$2,000億大茶飯

    2015-05-21  NM  
     

     

    在香港股壇,細價股一向自成一派,近日在各庄家舞弄下,氣氛熱烈,並捲起了「馬雲」瘋潮。這位「國際宗師」竟然亦與大堆細價股扯上關係,潛入香港游弋。

    上週三,細價股21控股(1003)宣布,向內地電影教父董平、機管局候任主席蘇澤光等配售新股,翌日股價爆升一倍有多。同日港交所股權披露,馬雲以私人基金名義入股「殼王」高振順打骰的瑞東集團(376),間接持有21控股。

    馬雲這名字浮上水面後,市場推斷正停牌的瑞東,復牌後遠超阿里影業(1060)及阿里健康(241),股價「十級以上」,市值以千億元計。

    追蹤馬雲在香港的足跡及人際脈絡,他入股的通通都是老友的上市公司,炮製了一個龐大的「共榮圈」網絡,有錢齊齊搵。回顧去年九月,馬雲的阿里巴巴才於美國上市,省靚招牌,一個轉身就殺入香港搭起「馬雲概念」搵食。

    這鋪大茶飯只是起步階段,但已炒起了接近二千億元市值!

    馬雲「點石成金」的能力,已進化到只要掂到他的一條「腳毛」,股價都會飛升。例如去年獲阿里巴巴入股一成的銀泰商業(1833),本週一宣布舊班底起身,由阿里首席執行官張勇接任主席,股價單日升近兩成。而由馬雲老友歐亞平持有的百仕達(1168),無入股無概念,單日股價一樣升逾一成。不少散戶「估計」下一隻馬雲概念股,例如做化妝師的廖太,「我有個做經紀嘅朋友同我講,百仕達個老闆(歐亞平)同馬雲好老友,遲吓馬雲會入股有嘢搞,叫我買定先。佢仲叫我買金榜集團(172),嗰個主席王軍(中信集團前主席),咪就係俾隻殼馬雲搞阿里健康,同馬雲都係friend!」金榜集團本週一亦抽升兩成五,創一年股價新高。

    垃圾變珍珠,亦有散戶矇查查賺一筆。住在太子道西的彭婆婆,一○年睇中阿里影業前身文化中國,當時以大約十四萬元,在七毫子價位買入二十手。去年三月馬雲透過阿里巴巴入股,股價隨即炒上三元。到上月再飛上五元。彭婆婆現賬面賺約六十萬。「我無內幕消息,只喺好彩咋!」對股票都不太熟悉的她,連銀河娛樂(27)都說成澳門娛樂,要思索一段時間才記起還持有九龍倉(4)。她沒有想過出貨,全因「唔等錢使」,結果就扑中馬雲入股。

    馬雲搵食脈絡

    過去馬雲多在內地甚至海外鳩嗚,但近一年轉戰香港。本刊將馬雲的人際網絡大起底,綜合他在本港搵食的脈絡,發現馬雲最愛「遠交近攻」,夥拍老友搵食,一同「無中生有」食大茶飯。為賺錢更不惜「大小通吃」,不過講到最叻是識「借屍還魂」,正好將出自《易經》的兵法三十六計,活學活用。

    第一招:無中生有

    兵法「三十六計」的第七計「無中生有」,顧名思義,是指變化真真假假、虛實結合,讓敵人摸不透。套用在馬雲身上,他一樣善於用自己的人頭搭棚,將一間公司由「無」人識變成「有」人搶。例如是細價股21控股,本身從事地產代理,去年還轉盈為虧,蝕一千三百多萬元,停牌前市值僅約十億。這種垃圾股,不賣殼前景堪虞,直至上週三,21控股宣布向內地電影教父董平、導演徐崢、寧浩及機管局候任主席蘇澤光等人,以折讓八成、每股四毫子配股,21控股翌日復牌,即升了一點三倍。這筆買殼大茶飯,由股壇玩家兼殼王高振順主理,並由旗下的瑞東擔任這宗交易之財務顧問,費用以股份替代。此舉令高振順食了鋪更大的大茶飯。據知董平投桃報李,幫忙「搭路」找上了馬雲。瑞東上週四申報,馬雲以每股兩元,買入了逾十三億股,涉資二十七億元。以停牌前收市價九元計,馬雲賬面已賺九十四億元。殼王高振順搭上神級馬雲,概念是頂級sexy。一名細價股庄家指:「瑞東做開金融服務嘅,所以馬雲可能會即入最值錢嘅金融資產。喺唔知即咩入去前,目標價係無限,瑞東復牌後由九蚊炒到九十蚊,都會有可能!」由於瑞東持有21控股,後者上週五再升至五元。持股兩成四的馬雲好友董平,賬面賺二十五億元!連入股最少的蘇澤光都賺逾二億元。「Jack So同高振順好老友,對方嫁女都是坐head table,有好嘢自然預埋佢。」

    第二招:遠交近攻

    兵法「三十六計」第廿三計曰:「遠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結;近者交之,反使變生肘腋。」意即結合勢力攻打臨近國家,而馬雲正是最喜歡結合老友勢力,齊齊食大茶飯。馬雲成立了大量私人組織,如將江蘇商人聯合起來的「江南會」,及與友人成立私募基金「雲峰基金」,這個一○年成立的基金,人馬更加是馬雲的鐵膽。其中一名成員向本刊說:「馬雲份人比較自傲及自我,唔容易同外人妥協,但對老友則極好。」有錢齊齊搵,其中如銀泰商業主席兼大股東沈國軍,就是雲峰基金發起人之一。隨後於去年三月,馬雲透過阿里巴巴入股銀泰商業一成股權,當時已令銀泰股價飛升。到本週一馬雲更安排親信、阿里首席執行官張勇出任銀泰主席,令市場更添憧憬,銀泰股價累升七成,而沈國軍手頭股份,亦因馬雲入股賬面升了四十億元。在馬雲的「共榮圈」中,肯定還有電影圈的趙薇和李連杰。馬雲與李連杰老友鬼鬼,這幾年阿里巴巴的官方活動,如光棍節,李連杰都會伴在馬雲身邊。而趙薇則被多次拍到與馬雲飯局。去年三月,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國,後改名阿里影業,五月即由李連杰出任公司的非執行董事。今年一月趙薇以近三十一億元,即每股一元六毫,亦入股阿里影業約一成股權。其後阿里影業表示有意即入線上售票業務,再撞正港股大時代,阿里影業股價即升上五元,趙薇曾賣出部分股權,套現十億。

    第三招:大小通吃

    馬雲賺錢,向來大小通吃。馬雲的旗艦阿里巴巴,於去年九月才於美國上市。本年度截至三月尾,賺二十八點六九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利息及投資收入佔了當中十八億元,比去年同期升了兩倍。亦即阿里巴巴除了本業,自己也在「淘寶」,單是去年就花了二百多億元在東併西購,而這些就是散戶憧憬能即入殼股的潛在資產。然而最值錢的,自然仍放在馬雲的私人口袋內,包括支付寶、餘額寶、網商銀行等資產,估值超過二千五百億元。○三年馬雲聯同騰訊的馬化騰,以及平安保險(2318)主席馬明哲,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估值達六百億,由馬雲好友歐亞平出任董事長,「三馬」攜手賺多一筆。眾安保險搵錢一樣大小通吃,去年六至八月推出酷暑間「三十七度高溫險」,只需十元投保,而若所在城市超過三十七度的高溫日期超過十一天,便可每天透過手機的餘額寶獲賠五元,最高獲賠一百元。十元投保費看似「跌都跌咗」,但小數怕長計,由於去年夏天較清涼,少有超過三十七度,眾安竟因此收益過百萬元。

    第四招:借屍還魂

    無寶不落的馬雲,○七年阿里巴巴以招股價十三元五毫在香港上市,更表明集資會用作收購新業務,散戶憧憬馬雲會將當時最值錢的淘寶注入公司,吸引過百倍超額認購,上市後股價更一度升穿四十元。可惜散戶等了又等,已賣舊股而套現八十億元的馬雲,一直都沒有行動,反而一二年,趁着市況不濟,一個華麗轉身,馬雲以當年招股價私有化阿里巴巴,一毫子也不蝕。上市四年多,僅派過四毫子股息,集資所得的平錢,除了自肥之外,還養大私人擁有的淘寶、支付寶等金蛋,到去年再於美國上市嗗水。現股價持續向下,今年已跌了一成五。花無百日紅,利用阿里巴巴的招牌餘威,即可大搵私己錢。而馬雲如何對待「非我族類」,眾所周知,一一年,馬雲在未有通知雅虎、軟銀等股東的情況下,私下將屬於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據為己有,轉入自己私人公司。這事令馬雲受到不少批評。現時馬雲王國愈來愈大,一度更超越李嘉誠,成為亞洲首富;可惜去年兒子因病去世,成為了他人生一大遺憾。

    馬雲概念追揸沽

    由於馬雲概念股無財技可言,通常都是簡單地入股、注入資產再炒起,幾乎無路可捉。如何捕捉馬雲概念股,市場人士各有意見。年初向傳媒表示以平均價兩元多買入阿里影業、逾五十萬股的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火燎森,買入後股價跌至一元多,雖一度坐艇,但他一直持貨至今,阿里影業股價已重上三元以上,他認為股價仍有得「衝」,他說:「我覺得馬雲係認真搞文化事業,佢話想拍電影,自己做風清揚,哈哈。加上,馬雲系嘅娛樂寶好受歡迎,係集資拍電視、電影的渠道。搏佢將娛樂寶資產即入阿里影業。現時阿里影業市值差唔多一千億,如果即埋估計二千億嘅娛樂寶,有成三千億喎。我唔會落車住o架喇,之前捱咗價咁耐,就係等呢吓。」而《香港股票財技密碼 》作者梁杰文認為現時阿里影業及阿里健康已炒上,現時才追入,值博率太低;相反,對於暫時停牌的瑞東,他建議「鬥快追」,「根據之前兩隻股升成十倍,馬雲用兩蚊入瑞東,現時股價九蚊,廿蚊樓下值博空間都好大,市值起碼有五百億以上。」如擔心追不到,另一隻可追逐的馬雲系股票—銀泰百貨亦是他心水推介,「相對來說,PE、估值抵,絕對安全;佢仲安排自己人入去做CEO,佢係認真搞間公司,唔同鄭裕彤、李嘉誠淨係出嗰名。」不過,散戶若見馬雲入股而未有注入資產,便要提高警覺,時間愈耐,變數愈大。前車可鑑,一一年四月,馬雲的雲峰基金入股寰亞傳媒(8075)接近百分之七股權,與林建岳拍住上搵食,豈料多年來未見注入資產,反而不時供股合股,成為了馬雲的「棄殼」。現股價較當年八元高位跌了近九成,持股散戶由天堂跌回了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41

    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中國上市 簽下1.96億大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19548.html

    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中國上市 簽下1.96億大單

    一財網 王蔚佳 2015-12-01 17:05:00

    中國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發展中國家是繼白內障之後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也是眼球摘除的第一因素。

    中國再生醫學(08158.HK)12月1日公布,與包括中國器械、國控陜西、廣東三信、天津生物、浙江衛材、江蘇淮海等知名醫藥企業達成戰略協議,在全國範圍內正式銷售其研發生產的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

    《第一財經日報》從中國再生醫學方面獲悉,協議要求,截至2018年12月31日, 22家代理商要在國內22個省份或直轄市開發108家醫院以銷售”艾欣瞳”——截至2016年12月31日,合作協議的合同總金額約為人民幣1.9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之一。來自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盲人824.8萬人,占世界盲人總數的18%,早已超過諸如丹麥、芬蘭、挪威等國家的人口數。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發展中國家是繼白內障之後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也是眼球摘除的第一因素。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約400萬人,85%的角膜盲源自感染性角膜病,且每年新發角膜盲患者約10萬人。

    但與此同時,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中國的角膜供體嚴重缺乏,全國每年的角膜捐獻僅3000余例,捐獻率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很多患者因為不能及時進行角膜移植而失明,有的甚至被迫摘除眼球,永遠失去複明的希望。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教授鄒留河認為,生物工程角膜的最大特點是融合性好,脫細胞角膜基質與人眼自然融為一體。而目前國外一些人工角膜產品,主要以矽膠等為材料,病人排異反應明顯。

    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邵政康博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再生醫學未來發展將以生物工程角膜和組織工程皮膚為主導的組織工程產品研發,細胞和幹細胞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化妝品和抗衰老產品的研發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

    2014年,中國再生醫學與牛津大學籌建首個中國再生醫學牛津大學技術研發中心,並向該中心提供合計750萬英鎊的經費,資助針對臨床應用上主要盲點的治療法研究項目,具體研究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利用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癌癥、神經退化疾病以及器官修複。

    2015年,中國再生醫學在香港科學園耗資約2億港元建造全球最高GMP規格、符合歐、美、中國臨床級幹細胞科研及應用中心。該應用中心將會為細胞治療中幹細胞的儲藏、分離、擴增、誘導、分化等提供最有效的生產條件,預計2016年年底運行。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660

    恒基400億大茶飯淪全港最大鬼城

    2016-12-15  NM

    自稱「舊樓收購王」的四叔,近年多次收地重建,劏出多個「精品盤」,北角尚譽、何文田加多利軒、九龍城曉薈,最「精品」的單位一百六十多呎。這些單幢樓已經不能滿足四叔,四叔目前於紅磡的發展大計,涉及七十七個門牌號,三十八幢唐樓,屬於恒基現時最大的收地計劃,恒基估計重建後可建面積為二百五十萬平方呎,保守估計將來以呎價萬五元開售,是近四百億的巨型項目,相信是四叔退休前要食的尾胡。但這黃埔五街,自一○年收購開始,逐漸淪為鬼城。樓上空置的單位引來賊人偷竊,更無故失火、漏水、電線被剪斷,失修之下曾出現石屎剝落及糞水倒灌。舊樓問題叢生,看似自然,實情是否必然?

    由紅磡火車站,經過往理工大學宿舍的天橋,見到猶如縮細版屏風樓,矮矮的唐樓群,便開始踏入紅磡五街,這條食街有多間特色小店吸引區外客前來光顧,四叔看中其中四街,包括:黃埔街、寶其利街、必嘉街和機利士南路。一共七十七個門牌號,三十八座唐樓,其中三十二座已經收足八成。屬恒基年報所知最大的收購項目。

    四叔尾胡

    消息指一四年田生已收到約半數業權,惟梁振英推出雙辣招,市場一度傳出煞停收購的消息。不過相信田生未有放軟手腳,恒基一四年年報中尚未有顯示在五街中收夠八成,而一五年年報才公布共有二十七幢收夠八成的舊樓,今年中期業績公布再添多十一幢至三十二幢。這些唐樓群恒基估計重建後的可建面積為二百五十萬平方呎,保守估計將來以呎價萬五元開售,是涉資四百億的巨型項目。而恒基過往兩年的銷售物業收入亦不過一百六十八億,絕對有資格成為四叔退休前的尾胡。以恒基近年愈劏愈細的跡象,這裡或會成為一個「劏房之城」。六年間能有如此成績,經紀透露田生出手雖然高,「一○年呢區唐樓呎價大概二千蚊左右,佢就出六千幾。依家樓價升到八、九千,佢就出萬五至二萬。而地鋪開頭大約開一千萬至千三萬之間,依家開二千五至三千萬。」但能極速收樓,或者另有玄機,這幾條街的唐樓群,近幾年多次出現事故。尚住其中的業主都希望盡快搬走。育有兩子的張太每次出入都提心吊膽,只可惜丈夫不肯賣,「我一個女人梗係危險啦,又污糟,我都想搬走呀,不過我老公唔肯賣,田生好似出萬五蚊呎,我老公要萬七。」抱住兒子,又要拿着嬰兒車走到三樓家門前,她喘着氣指着單位旁邊的鐵閘,「你睇呢度有撬過痕跡,旁邊全部都撬開晒啦!都驚會撬埋我屋企,不過我全日都喺屋企應該無事啩。」

    無故失火、漏水

    據附近的「地膽」經紀憶述,收樓計劃開始後曾多次失火,「機利士南路四號、黃埔街二十四號都試過火燭,點解火燭我都唔知,間屋無人住嘅,你自己諗啦。」翻查當時新聞報導,機利士南路四號火警單位早已空置,消防員發現無自然起火原因,認為火警有可疑。另外,黃埔街二十號一個空置單位,雖然報章未有報導,但記者到場看見消防處的告示,指今年中曾發生過火警。該經紀指另有更多斷水、斷電的問題未曾有報導,「機利士南路四號,除咗火燭電線都俾人剪過,大熱天時斷咗三日電無冷氣。黃埔街三十號試過水管被人截斷。佢唔理你係業主定租客,總之有燈着,就突然漏水。譬如佢叫嗰啲南亞裔人士,話邊度我收咗,你鍾意就去拆熱水爐、水喉,拆完咪漏水,一層層漏落去。但收咗嘅單位,應該水、電都截晒。」

    屎水湧出街

    因法團不再運作,出問題的還有黃埔街六號。一三、一四年間開始有糞水倒灌問題,鄰近商鋪的店主抱怨生意大受影響,「好耐啦,早兩個月先整過,好似市政嚟。(那你們怎做生意呀那麼臭?)咁都沒有辦法呀,所以叫人來整囉。」她帶記者到旁邊的大廈入口,「水從樓上流下來,坑渠去唔切呀,(直情在裡面湧出來?)對呀,在裡面。在天井那邊。(那時是看到糞便湧到出街?)對呀,(湧到去哪裡?整條街嗎?)有些湧到出馬路。」當年的民協區議員任國棟曾受訪,指法團委員早將單位賣出,大廈問題無人處理,而大業主田生往往待淤塞一段日子才以高壓槍通渠,根本未有處理地下沙井及糞渠倒灌的問題。

    一梯老鼠屎

    田生收購了大部分單位成為大業主,但未有為大廈的清潔負責。大廈內的衞生環境非常惡劣,甫踏進去,已經聞到一陣陣惡臭的垃圾味,彷彿凝固在悶熱的空氣中。記者巡視多幢大廈,爛蘋果、汽水罐棄在梯間,簷篷上甚至有整盒白飯。空置的單位大多沒有上鎖,雜物散滿一地,成為老鼠的藏身之所。在照明失修的昏暗走廊,間中會見到一道陰影,從垃圾堆、空置的單位快速竄出,又消失在另一角。「(那些是老鼠屎嗎?布滿整條樓梯。)盲的都知道啦。(這裡很多老鼠嗎?)當然多啦。(怎樣多法?)唔識講,沒有人住當然老鼠多,有啲食物喺度,無人理。」拖着一大袋垃圾的工人,走到布滿垃圾老鼠屎的梯間說。該名工人只負責清理垃圾桶的廢物,並不包括大廈清潔,「現在隔日倒一次垃圾,(之前呢?)之前每天倒,但現在沒有人住,沒有人住怎樣做?田生無理。」

    瓦解法團

    黃埔街一帶的舊樓,都有超過五十年的樓齡,失去法團的大廈,維修便無人負責。現時除了少數還有法團運作的大廈,其餘大廈鐵閘皆被拆走,中門大開如同無掩雞籠,空置單位的鎖被剪開,亦能自出自入。區永華過往接受本刊訪問時指會與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先「溝通」。湊巧機利士南路四號的法團成員,於一一年同時辭任法團。全靠有熱心業主自發組織互委會處理大廈的維修、清潔,大廈才不致無人打理。不過黃埔街五至七號的法團,據知原欲申請房協的樓宇管理維修綜合計劃,但田生搶先收購法團主席和委員單位,令維修計劃胎死腹中,後來發生簷篷倒塌事故。翻查土地註冊處記錄,八人的業主立案法團,其中三人的單位於簷篷倒塌前已被收購,其中一個更低於市價,以一百七十七萬出售。現時尚有法團的大廈,雖然同樣面對收購大廈而十室九空,但起碼燈火通明,走廊沒有擺放雜物和垃圾,更不會有食物讓老鼠為患。黃埔街二十二號的法團委員關先生指:「每戶每個月要交百幾蚊清潔費。另外樓下有大閘,雖然都有人剪爛空置單位嘅鎖偷嘢,不過剪爛咗我哋有加番新鎖。」法團亦會按政府要求為大廈維修,如新式的電錶便是早幾年更換,「政府隔一段時間就有人驗樓,佢出信話邊度要維修,我哋都會整。」收購進入尾聲,就着衞生環境差、單位十室九空的安全問題,記者訪問其中一名租客,她猶豫一會,回答說沒有問題。但當記者反問:「(沒有問題還是沒有辦法?因為這裡平租?)對呀。(多少錢租呀?)二千多元啦。」她雖不滿田生收樓造成的狀況,但無奈只能向現實低頭。

    收樓業務踢出田生(0138)

    區永華曾經非常風光,○七年借全美國際的殼將田生上市,一一年的業績全年收入4.85億元,賺1.68億元,能於電視豪擲千金大賣溫情廣告。不過田生收樓期間,大廈往往怪事連連,有住戶被潑屎水、恐怖鬼畫掛外牆、無故起火。近年政府不斷推出辣招加重印花稅,令田生收樓成本上升,一二年盈利跌至二千九百萬元,隨後更連續兩年錄得一點九億元虧損。一五年田生將區永華的舊樓業務踢出上市公司0138,並將0138改名宏輝。而區永華的收樓業務,繼續以田生地產運作。

    懷疑收樓新招

    早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揭發收樓公司於保發大廈天台,種植粗生的植物,破壞天台的防水層,引致頂樓漏水。唐樓林立的廟街,有一幢大廈天台生長了一棵被人稱為「名木聖樹」的植物,但天台另有一角,長滿大量粗生植物,是人為種植抑或自然生長,無從稽考,懷疑同樣為收樓公司的新手段。

    早兩代收樓天王

    蕭承忠人稱「白鞋蕭」,曾經有「李兆基軍師」的稱號。當紅時期,可直接接觸李兆基,連坊間地產經紀也說:「想見四叔,最有效方法,就是通過蕭承忠。」他曾幫四叔充當收購美麗華酒店的說客,袋了一千三百萬佣金,宏安道和電氣道AIA大廈、荷李活道九十六號,他都有份參與。於九○年代開始轉做恒基集團發展顧問,並於九六年淡出地產界。近年他投資五千萬元興建中藥港,在荃灣、佐敦等地開設中藥診所,周年活動時李兆基亦有親臨到賀,賓主之情仍在。

    楊世杭人稱「雪茄楊」或「肥楊」,有「山東李嘉誠」的稱號,常到陸羽茶室飲茶。早於八七年,楊世杭收購永樂街一○六號等地皮,並由恒基將地皮合併,重建為現時的安泰金融中心。一名行內人說:「以前恒基仲未有規模,好多嘢都由四叔親力親為,結果楊世杭就同佢熟落咗,大家好有默契o架。後來四叔搵佢收樓,仲會先科水,等佢唔使咁手緊。」恒基的干德道三十九號樂基山項目、土瓜灣的金都豪苑及北角匯豪峰項目等,後兩者楊世杭還有份發展,可與四叔齊齊搵大錢。

    撰文:孫樂祈攝影:關永浩、林志謙插圖:祝健中[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63

    江特電機獲珠海銀隆逾26億大單 新能源產業鏈閉環現雛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05/1101842.html

    5月3日,江西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特電機”,002176.SZ)全資子公司江蘇九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簡稱“九龍汽車”)與珠海廣通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通汽車”)於廣東珠海市簽訂了《采購合同》:自采購合同簽署之日起的一年內,廣通汽車擬采購九龍汽車生產的純電動艾菲汽車和4.9米艾菲廂式物流車,采購金額合計為26.55億元。

    廣通汽車為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珠海銀隆”)全資子公司,是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上述合同對於江特電機來說可以算是重大訂單,其在公告中指出,上述合同銷售金額占2016年公司經審計營業總收入的88.95%。但此合同僅僅是艾菲系列中的純電動車合同,九龍汽車不會因履行該合同而形成依賴。

    另外,因為有珠海銀隆的參與,此次訂單也備受關註。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個人持股比例達17.46%的董明珠也曾在今年4月前往九龍汽車考察。

    但江特電機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合同只是廣通汽車作為九龍汽車的經銷商購買產品,不存在貼牌銷售等其他事項,廣通汽車只是對這款車型比較看好。

    不存在貼牌

    2012年,珠海銀隆通過收購廣通汽車,獲得整車生產資質。2013年5月,廣通汽車又全資收購了“河北石家莊中博汽車產業園”的石家莊中博汽車有限公司。隨後進一步擴張產能,目前銀隆已在建成的美國奧鈦、珠海、河北武安、石家莊中博汽車四大產業基地的基礎上,全面加快天津、成都新區、蘭州產業基地的建設步伐,南京、長沙基地正在規劃中。

    就在與九龍汽車簽定合同的當天,珠海銀隆蘭州廣通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也正式開工。

    因此,有觀點認為,作為整車生產企業,廣通汽車此次大舉購進九龍汽車產品是用作銀隆相關車型的貼牌生產用途。

    但江特電機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實廣通只是作為九龍汽車艾菲這款電動車的經銷商,“廣通汽車雖然自己制造整車,但是也銷售車,合同涉及的車輛不是貼牌生產”。

    其實,廣通汽車與江特電機方面此前已有過相關合作。

    根據江特電機公告,2016年度,珠海廣通與江特電機及下屬子公司發生的類似業務的交易金額為2219.58萬元,占公司同類業務1.3%。

    同時,江特電機的董秘也曾在2016年底回複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珠海銀隆新能源的銀隆艾菲商務車是從九龍汽車采購。

    對於這批訂單的履約能力,江特電機指出,九龍汽車目前具備年產5萬臺艾菲車等車型的生產能力,具備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條完整的汽車生產線。

    同時,艾菲純電動版車型已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第294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發布,也已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3批)》發布,九龍汽車具備生產該車型的資質。

    而廣通汽車方面則需要確保自賣到客戶,具有全部目錄1年內單臺車輛累計行駛里程達到3萬公里以上,如車輛1年內累計行駛里程沒有達到3萬公里造成的國補損失由雙方各承擔一半費用。

    由此也可看出,廣通汽車通過該合同主要用於銷售目的,而有市場人士猜測可能銷向格力電器。根據格力電器公告,今年2月,珠海銀隆與其簽訂了200億的優先采購協議。

    記者就相關問題咨詢珠海銀隆方面,其負責人表示其只是購買了九龍汽車的產品,不便接受采訪。

    拓展新能源產業鏈

    實際上,江特電機在2016年3月才發行股份完成了對九龍汽車的全部收購流程,共斥資14.27億元。

    2016年,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企業騙補進行核查事件的影響,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不明確,同時公告目錄暫停。

    雖然這些因素導致九龍汽車產品生產和銷售不穩定,造成了業績下降,實現的凈利潤未達到2016年承諾的凈利潤水平2.5億元。但合並財務報表後,九龍汽車還是成為了江特電機最大利潤來源。

    根據江特電機2016年年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9.85億元,同比增長234.29%;利潤總額2.37億元,同比增長784.21%;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97億元,同比增長400.91%。其中,九龍汽車貢獻營收18.09億元,凈利潤1.7億元,分別占約60.66%和86.29%。

    “目前江特電機的名字已經不能反映公司的實際情況,改名是勢在必行。”上述江特電機證券部負責人表示,“但因為我們的傳統行業是電機行業,對行業涉及到的行業標準、產品規格標準等的妥善處置將會有一個過渡的過程,目前還在做前期準備。”

    江特電機在2015年就已開始業務的轉型,不僅是並購九龍汽車。近兩年,其通過內生性發展與外延式並購相結合的方式,形成並持續鞏固了鋰礦-碳酸鋰-正極材料-新能源電機-新能源汽車構成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鏈。

    具體來看,其通過增資日本Oak 株式會社,布局鋰電池Pack;通過收購丹麥艾科姆,布局汽車輕量化技術;通過收購及增資九龍汽車、宜春客車廠,加上原有的江特電動車平臺,布局新能源汽車整車業務。完成了上遊礦源,中遊電機電控及下遊整車的全產業鏈布局,形成了江特電機目前的三大產業。

    “現在轉型布局已經基本完成,整個產業鏈已經比較清晰。今年或者未來,主要還是把現有的產業做好。另外在新能源汽車板塊,希望突破一些關鍵技術。或在前沿的無人駕駛、快速充電和高性能電池繼續研發、技術儲備和引進階段。大的並購和投資還沒有計劃。”江特電機證券部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81

    王者榮耀背後的百億大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25/165702.shtml

    王者榮耀背後的百億大生意
    南七道南七道

    王者榮耀背後的百億大生意

    那些因王者榮耀而崛起的創業者

    來源 | 南七道(ID:nanqidao)

    文 | 南七道

    王者榮耀自誕生起,伴隨著收入的爆炸式增長,在遊戲領域一騎絕塵。根據騰訊2017年第二季度的財報,網絡遊戲收入增長39%,達到238.61億元。其中,王者榮耀立下奇功。鮮為人知的是,伴隨著王者榮耀和遊戲領域的快速發展,由王者榮耀衍生出來的內容創業,已經風生水起,初成規模。

     一

    王者榮耀背後的內容產業

    王者榮耀遊戲本身究竟有多麽成功,媒體已經討論太多,2億註冊用戶的規模加上數千萬DAU背後,各種數據還在不斷攀升,在這個巨大的IP背後正在誕生著多個小IP,最終組合成一個巨大而完整的遊戲生態。呈現類型包括電競、遊戲解說、遊戲主播、遊戲攻略等,內容形態包括現場賽事,直播、短視頻、圖文等,據保守估計,與王者榮耀有關的整個市場已經高達百億級別。

    與遊戲內核建立最直接聯系的方式就是電子競技了。根據Newzoo網站統計,2017年一季度,中國國內電競遊戲市場收入達到182億元。可見,王者榮耀使移動電子競技撼動傳統電子競技的地位成為可能,說王者榮耀推動了移動電子競技全行業的發展也不為過。隨著KPL賽事的展開,全國各地湧現了眾多大大小小的俱樂部,而最終冠軍的獎金設置上,也從去年的185萬漲到了今年的220萬。

    目前相關的賽事包括KOC城市賽,範圍覆蓋28個省市自治區,實行0門檻報名準則,全民參與;TGA大獎賽基於騰訊遊戲競技平臺,覆蓋全年並有機融合線上線下賽事,每年總參賽人數達數千萬;移動電競賽事QGC由QQ手遊和企鵝電競主辦、面向所有手遊玩家,除通往KPL的入圍賽資格外,還提供現金獎勵及遊戲禮包;WGC精英賽由微信遊戲舉辦,是服務於4億微信遊戲玩家的專屬電競平臺。

    除上述與職業聯賽掛鉤的四大賽區賽事外,今年4月起,王者榮耀還分別與大唐網絡及華為榮耀V8合作開展了媒體賽,2017年單是官方介入的,就有六個王者榮耀電競比賽項目輪番開展,2億玩家都有可能參與到競技中。

    直播和解說視頻,本是電競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現在卻都能夠獨立出來形成內容,成就新興直播平臺和經紀公司。當前#KPL#微博超級話題坐擁3.9億閱讀量,而春季賽成就的許多“王者紅人”如解說瓶子、嗨氏等,也紛紛從此打開了商業合作的大門。

    遊戲直播APP前三強圍繞王者榮耀的直播,無論是主播人數還是觀看人次,都達到了相當可觀的數字。根據實測,晚10:00左右,排名第一的虎牙,其王者榮耀專區的熱門直播前三名,平均觀看人數在18萬左右;企鵝電競王者榮耀區有2663位主播同時在線,數量遠超其他專區;而鬥魚的明星主播,觀看人數超過100萬。

    微信圖片_20171025112210

    從左至右依次為虎牙、企鵝電競、鬥魚

    騰訊互動娛樂市場總監陸金賢,在接受南七道采訪時提供數據,目前王者榮耀的遊戲內容作者官方接觸的有4435名。其中直播類作者共765人,非直播類作者3670人,包括視頻內容作者、表情包作者和插畫漫畫等圖文內容作者。整體作者覆蓋粉絲數,在各渠道未去重的情況下超過11.57億人次,涉及騰訊視頻、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企鵝電競、龍珠、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微博、貼吧、興趣部落等社交平臺,以及lofter、花瓣、5sing等小眾專業平臺。

    直播類相對名氣較大的頭部主播和公司,每年能創造1000-4000萬的商業價值,如愛拍原創62萬粉絲的小潮、虎牙直播65萬訂閱的瘋行兄弟等;非直播類的頭部作者,也有400-600萬/年的價值輸出,如美人魚頭、琪琪等。非直播類創作者人數占比相對較多,雖然單次內容的影響力沒有直播類內容那樣大,但是在短視頻的風口下,如果有優質的作品穩定輸出,後續的影響力和市場潛力也不容小覷。

    而遊戲攻略類內容,是當前最能大量穩定輸出的內容產品,這一區域使得每個玩家都有分享和展示的機會。據悉,從草根的UGC到官方監修的團隊作品,攻略解說類文章和視頻,產出量高達每周10萬以上。遊戲官方網站的圖文攻略周榜上,排行前五的文章,後臺監測到的平均閱讀量達100萬以上。從去年5月開始,就有部分遊戲門戶站招募王者榮耀原創寫手,今年2月,號稱“中國遊戲第一門戶站”的17173發表公告,開展內容創作者招募。隨著新人的不斷湧入,攻略類內容的市場一片繁榮。

    那些因王者榮耀而崛起的創業者

    在與王者榮耀相關的整個生態鏈中,有些平臺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基於王者榮耀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立團隊、內容風格、獨立品牌,有些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

    撈月狗:從尷尬的社交平臺到直播聚合平臺,撈月狗通過王者榮耀找到了以遊戲切入社交的突破口。

    “王者榮耀儼然已經成了社交身份的代表。”CEO痞子狼說,從2016年9月布局王者榮耀開始,撈月狗除了在電競方面購買戰隊、參加騰訊的職業聯賽外,也著手打造遊戲內容,包括遊戲攻略、王者榮耀表情包和與電競相關的社會新聞,還從老牌遊戲網站和傳統媒體挖來主編做指導,以生產更有體系的內容。

    微信圖片_20171025112214

    伴隨著遊戲熱度的增高,到今年5月初,撈月狗已經擁有4300萬註冊用戶和300萬DAU,並宣布完成超過 4000 萬人民幣的 B+ 輪融資。

    上海綜皇:打造出瓶子、美人魚頭等王牌主播的綜皇,是一家年輕人創立的遊戲創業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經完成數輪融資。

    綜皇主要服務於王者榮耀,結合相關藝人、解說、主持給騰訊提供內容服務。據副總王翔介紹,綜皇開始是從遊戲視頻切入來包裝藝人,經騰訊的認可和重點推薦後,很快贏得了粉絲的喜愛,於是進一步與騰訊展開了實質性合作,並成為深度合作方。他們的王牌解說員“瓶子”,曾經的肯德基外賣小哥,今年7月還和外設廠商雷蛇達成百萬級代言合作。普通人作為消遣娛樂的遊戲,竟能如此顛覆一個年輕人的命運。

    愛拍原創:國內最大的的原創遊戲視頻分享社區之一,創建於2008年。在其網站首頁,王者榮耀相關內容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發起王者榮耀有獎視頻征集或者專題活動,已成為常態和重要組成部分。平臺於2014年8月拿到C輪融資3800萬美元,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領投,並在2016年6月完成了達億級的D輪融資。

    觸手TV:位於杭州的彈幕式手機遊戲直播平臺。數據顯示,簽約了王者榮耀人氣主播劍仙的觸手TV,2016年7月中旬DAU已經超過了700萬,同年12月完成超4億元融資,並獨立開創了移動遊戲直播的新領域。

    微信圖片_20171025112218

    登錄觸手TV時,在線主播3929位,其中王者榮耀專區的主播達到1950位,占比近50%。而視頻攻略方面,人氣較高的播放量達到五六百萬。

    為何王者榮耀內容這麽發達

    內容、社群、電競、陪玩帶打……這些由王者榮耀IP衍生出來的第三方創業公司,不斷為構建這個巨大的生態圈添磚加瓦。王者榮耀創業為何如何繁榮呢?

    這其中,根本原因離不開,王者榮耀官方主動引導和運營UGC。其實官方搭建和扶持模式,早在網絡遊戲誕生的那一刻就有,只是當時是垂直遊戲媒體在運營,多數玩家帶著對遊戲的情感自發創作。官方運營,騰訊走在了前面。大規模的官方引導出現在13、14年,媒體開始去中心化,仿佛一夜之間垂直媒體都死了。所以,是行業逼著騰訊建自己的團隊,來契合媒體去中心化的環境。

    陸金賢在采訪時介紹,隨著媒體的去中心化,底層的純UGC內容想要做宣發是很困難的,平臺眾多,運營起來成本很大。而王者榮耀官方正在做的,就是去打通各個渠道,並有計劃的將內部各個平臺,如微信、手Q、應用寶、企鵝號,甚至是官方的官網、微社區等,所有的訂閱相關,需要運營的都去打通。這樣,內容生產者只要上傳一遍,再勾選發布渠道,就一次性發布了,所有反饋信息也將被整合。這一做法為底層作者們提供了開放度極高的創作平臺,甚至有時作品能達到超出作者預期的效果。

    微信圖片_20171025112222

    對於優質內容生產者,官方會開放部分有版權的素材庫,並提供內容一鍵發布等管理工具,為有想法的作者創作大大的提供了方便,同時也使他們更加靠近遊戲的內核。

    據了解,騰訊遊戲玩家創作聯盟TGL(以下簡稱“玩家聯盟”)中,UGC作者已經超過8000人,其中王者榮耀的相關內容作者占比達55%。

    玩家聯盟會結合3個方面對UGC創作者進行補貼加權:官方渠道,主要由玩家聯盟根據內容進行補貼;騰訊系渠道,根據流量進行補貼;外部渠道,也是根據流量進行補貼。截至發稿日,有43家機構和平臺入駐玩家聯盟,包括視頻門戶、遊戲論壇、電競平臺和經紀公司等。

    正當紅的遊戲明星,一部分是跟隨玩家聯盟從成立之初開始一路成長起來的,如:瓶子、路西法、艾琳等。另外一部分是後期加入到玩家聯盟中的,如:零度、美人魚頭、小潮等主播和解說。

    “這些都是玩家聯盟通過對遊戲、對用戶的專業理解,幫助他們準確定位、包裝人設,突出其個人性格,並投入官方重點資源進行扶持。”陸金賢表示,玩家聯盟主要致力於服務玩家、創造遊戲之外的豐富內容,未來將著重打造王者榮耀內容生態,廣納有才華有夢想的解說、主播及UGC作者。

    除了線上的玩家聯盟,每年Q3Q4,各地高校舉辦巡回宣講和活動已經成為常態,去年就到了深圳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由專業人士來講解視頻制作、文字編輯等方面的知識,傳達一種“在玩遊戲的同時創造價值”的理念,吸引更多新鮮血液加入內容創作大軍。

    另一方面,官方積極與其他團隊和公司合作,創造共贏的局面。目前,相關的創業團隊和經紀公司重點在做的還是攻略類內容,由官方監修,繼而根據視頻播放量和完成量進行評估,並給予一定的資源和補貼。陸金賢表示“這個補貼最多就是補齊他們的制作成本,但團隊培養主播,背後的價值,比我們給他的補貼要多得多。”

    除了UGC創作者,玩家聯盟還開放合作窗口給專業機構,尋求PGC深度創作合作,優先審核接單,邀請有營業執照的內容制作公司或大V經紀公司入駐;此外,還邀請分發內容、生產內容的媒體平臺合作,以打通資源,共建內容生態。

    移動電競方面,王者榮耀的用戶量是其他遊戲難以匹敵的,也就更利於第三方平臺擴充自己的用戶量。伴隨王者榮耀的火爆發展起來的公司,如香蕉遊戲傳媒等,由於他們不在官方體系里,既有官方資源支持,同時又有自己的靈活性,有著更大的可能性和發展空間。

    騰訊專門對接第三方遊戲公司的平臺,在“王者榮耀生態”的構建過程中,不僅提供了產業機會,還推動“王者榮耀”成為IP符號。小平臺想長久發展,肯定不能只依靠一款遊戲,但當團隊和平臺帶著“王者榮耀”這樣的標簽發展下去,遊戲將成為一種文化和符號,就像直到今天還被反複提起的“傳奇”一樣,伴隨一代甚至幾代人的成長。

    “(王者榮耀)理論上是可以幫助很多公司走向成功的。一個我們平臺初期才成立的小公司,現在差不多1年時間,他們已經盈利了。團隊80多人,最近剛拿了千萬級A輪融資。”陸金賢如是說。

    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提到,一個像紐約這樣世界性大都市要保持持續性繁榮, 必須是由新的摩天大樓、矮小的老建築,大馬路,短街道等互相關聯、多方位的元素交織在一起,形成獨特良性的生態模式。而對於王者榮耀這樣一個新興網絡城市來說,它提供和促進了這些不同的內容創業者的基礎和發展,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王者榮耀才能不斷的創造著數據和收入的新高和奇跡,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文化和時代的標簽。

    感謝接受采訪並提供重要資料的王者榮耀相關負責人。

    王者榮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450

    日久失修漏水甩石屎 白金漢宮35億大裝修

    1 : GS(14)@2016-11-21 00:04:57

    英國白金漢宮經過逾300年風吹雨打已日久失修,財政部前日宣佈擬向皇室共增撥3.69億英鎊(35.4億港元),於未來10年分階段進行緊急翻新,以防日後出現「災難性建構問題」。若預算獲國會通過,將是白金漢宮自二戰以來最大型的修繕工程。



    白金漢宮始建於1703年,由19世紀初維多利亞時代起正式成為英皇寢宮,惟近年不時傳出崩牆掉落石塊、天花漏水危及宮內珍貴收藏,已老化的電力系統等亦面對空前的故障危機。不過,受限於政府緊縮經濟政策與皇室預算,皇室多年來一直只是左修右補,無法徹底翻新。


    10年工程 納稅人埋單

    工程計劃將於明年4月起,由東翼開始逐一分階段進行,更換已用了33年的鍋爐,重鋪逾160公里、部份已60多年歷史的電線,以及32公里長的鉛、鐵製水管。其間,女皇毋須移居別處,宮內慶祝活動、國事訪問與御林軍交接儀式等亦不受影響。工程所耗不菲,財政部計劃將撥給皇室的皇家財產管理公司(Crown Estate)15%收益,在未來10年調高至25%以支付工程開支,而這筆收入原本歸於財政部,亦即變相由納稅人出錢。不過,有皇室官員指工程能延續建築壽命50年,否則將來一旦遭遇火災或水災,將耗費更巨額金錢維修。反皇室制組織Republic批評,今次工程顯示女皇對皇室財產管理不善,國會議員一直建議皇室向遊客進一步開放白金漢宮,並將收入所得用作定期維修,估計翻新費用就能銳減。工黨議員康寧漢則指皇室成員有巨額財富,卻在工程計劃中毫無付出。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衞報》白金漢宮小數字房廳:775間門:1,514扇窗戶:760面洗手間:78間電線:160公里長加熱水管:32公里長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0/198395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