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國庫定存招標利率大幅下降 短期全面降準可能性較小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1148

2013年第一期至2014年第五期國庫定存招標利率表。 (小塵4x/圖)

5月29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2014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五期)招投標。招標規模為400億元,期限9個月,中標利率4.6%。

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是指將國庫現金存放在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以國債為質押獲得存款,並向財政部支付利息的交易行為。

與今年2月進行的同期限國庫定存(三期)中標利率6.3%相比,此次中標利率大幅下滑1.7個百分點。某金融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利率大幅下行,反映出銀行間市場比較充裕,利好債市。9個月期4.6%的利率也低於4月份招標的6個月期5%的利率,出現長短期倒掛,這也說明目前銀行間市場不缺資金。

但銀行間市場寬流動性是否就能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的問題呢?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告訴財新網,除非資金大規模外流或經濟加速下滑,短期內央行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央行會繼續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

「緊信貸、寬貨幣」

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央行控制基礎貨幣能力很強,維持寬鬆環境意圖明顯;同時商業銀行也加大了流動性管理力度;今年財政存款壓力一般,準備金退繳也存在可能,這都使得今年銀行間市場利率不斷走低。

儘管銀行並不缺錢,但目前市場上信貸規模仍然偏緊,一家股份制銀行授信部門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銀行對前期放款續貸的情況比較謹慎,而且經濟下行導致風控門檻上行。」

知情人士表示,5月份工農中建四大行信貸規模發放量相對較低。5月18日之前,四大行人民幣貸款發放不到1000億元,截至25日也僅僅放了約1300億。

巴克萊銀行5月29日的報告也表示:「考慮到經濟中目前已經高企的槓桿水平和需求疲軟狀況,同時充足的流動性和尚未解決的隱性擔保和道德風險問題,降息是比降准更有效的方式。儘管貸款利率目前是市場化的,但對稱降低存貸款利率將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實際的傳導作用。」

不過目前國內的一些券商仍然認為,尚未到降準時間點,央行仍然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或者再貸款等精細化操作來保證流動性的平滑和穩定。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的講話也仍然堅持穩健當頭。所以,更進一步的政策動向可能需等7月份二季度經濟數據出台之後才能明確。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市場對放鬆存貸比、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不應寄予太大的期望,至少在短期內如此。未來如果經濟受到較大的下行衝擊,比如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銀行體系信貸萎縮,需要降准、放鬆存貸比等措施促進信貸擴張。在當前銀行信貸增長動能還較大的情形下,「緊信貸、寬貨幣」應該是更合理的政策取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883

央行兩個月內再度定向降准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1375

6月9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稱,決定從2014年6月16日起,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調過準備金率的機構)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外,為鼓勵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發揮好提高企業資金運用效率及擴大消費等作用,下調其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根據規定,「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農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且上年末涉農貸款餘額佔全部貸款餘額比例超過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且上年末小微貸款餘額佔全部貸款餘額比例超過30%。

央行指出,按此標準,此次定向降准覆蓋大約2/3的城商行、80%的非縣域農商行和90%的非縣域農合行。

在稍早前的2014年城商行年會上,銀監會發佈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國城商行總資產15.9萬億元,存款餘額10.75萬億元,若以此計算,本次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可釋放資金500億左右,宏觀分析師盛宏清則對新浪財經指出,500億只相當於一次逆回購,且鑑於定向降准投放的領域,貨幣回流到整個銀行體系創造貨幣的能力較弱,因此釋放流動性並不大。

「考慮到此次降准的規模不大,對實體經濟和股市的實際影響都不會很明顯,主要是表明央行的態度。」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師楊德龍告訴新華網記者。

事實上,這已是今年第二次定向降准了。此前央行曾宣佈,自2014年4月25日起下調縣域農村商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合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而這次降准範圍不再侷限於縣域農商行或合作銀行,擴大至城商行。

而在上月末,央行又對郵儲銀行、華夏和民生進行了再貸款,以對小微領域等相關領域進行支持。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定向降准符合新常態下調控方式,此輪定向降准涉及大多數城商行和農信社,力度大於上次。但定向降准並非結構調整「萬能藥」,一來無法改變金融機構惜貸,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受阻的事實,二來無法改變存款創造後,貨幣流入產能過剩和融資平台等強勢部門的趨勢。定向寬鬆的同時仍需釋放改革紅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55

存款保險制度意見稿點評:存款轉向、降準可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73

存款保險制度,存款,利率市場化,中國人民銀行

歷時21年醞釀的中國存款保險制度今日下午終於發布征求《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出臺制度進入倒計時。

意見稿稱,存款保險最高賠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超出部分,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保險覆蓋所有金融機構的存款,但同業存款不予承保。中國央行稱,據去年底的存款情況測算,50萬元的最高償付限額可覆蓋99.63%的存款。

意見稿發布後,浦發銀行評論認為,交納存款保險的重大意義在於,政府對銀行業的隱形擔保轉向市場化,同時準備金率的重要性下降,預計明年央行可能至少3次降準。浦發主要觀點如下:

1、50萬存款覆蓋了99%的存款,同時存款端利率市場化已經比較充分,預計不會有存款搬家影響;
2、存款保險交納後,意味著政府對銀行業的隱性擔保,轉為更市場化的,根據各家銀行經營、風險情況定價的差異化顯性保險,這一意義比較重大;
3、未來民營、社區銀行成立可能加速,對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存款保險為儲戶提供保障同時,也有助控制經營風險;
4、存款保險有助各銀行自主選擇經營模式,如選擇不同的同業、零售模式,保費成本是有差異的;
5、銀行交納存款保險費用後,準備金率重要性進一步下降。考慮基礎貨幣投放渠道變化,預計明年將大幅降準3-4次。

民生宏觀認為,存款保險為利率市場化打開空間,存款的限額保護會導致存款流向經營穩健的國有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且利率市場化會增加銀行負債成本,中期利空債券。其主要觀點如下:

1、存款保險制度在保障儲戶利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和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有積極作用。
2、存款保險制度覆蓋境內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有助於存款保險公司籌集到充足資金,也使得經營穩健的銀行有動力去監督經營激進銀行。
3、采取限額保障制度和差額費率,鼓勵銀行進行穩健經營,50萬元的最高償付限額相當於人均GDP的12倍,高於國際通行的2-5倍。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依然存在,存款得到保障後,儲戶更關註存款利率,可能造成經營穩健銀行被擠出。
4、存款保險為民營銀行和存款利率市場化打開空間,存款的限額保護意味著存款會流向經營穩健的國有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也會提升公眾保險意識,使部分存款轉而配置保險。
5、存款保險公司有配債需求,短期利好於部分高等級債和利率債,但中期看,存款利率市場化提升銀行負債成本,對債券是利空。

征求意見稿發布前,據華爾街見聞文章總結,國內機構一致認為,存款保險制度短期內對上市銀行盈利產生負面影響,但政府可以通過其他措施對沖影響。在A股大牛市的背景下,機構仍持續看好銀行股,因為存款保險制度恰恰有利於改善金融效率、消除尾部風險,因此對估值而言具有正面意義。

債市方面,機構認為短期影響偏負面,長期有利於無風險利率的進一步下降。申銀萬國報告指出,無論是短期偏空還是長期偏多的影響,都取決於配套政策的力度和國家對金融風險容忍度的提升速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54

華爾街日報:中國銀行業施壓央行降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15

《華爾街日報》援引中資銀行管理人士稱,中國大型銀行正在施壓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全面降準。一位四大銀行的高管表示,“在和央行交流之後,我們感覺降準勢在必行。”

中資銀行管理人士稱,銀行存款歷來是中資銀行獲得低息融資的主要來源,而銀行存款的罕見下降正迫使中資銀行減少放貸,或尋求更加昂貴的融資方式。另外,他們還稱,擬議的存款保險制度可能會進一步推升中資銀行的融資成本,因為這會導致銀行吸引儲戶的競爭更加激烈。

中國官方和央行的智能團擔憂大型銀行會更加傾向於借款給國有企業而忽視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但是中國決策者更希望見到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目前中國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為20%。如果將這一比率下調半個百分點,將使中資銀行的流動性增加約人民幣5,000億元(約合810億美元)。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並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16

流動性緊張 降準都去哪兒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85

本文作者民生宏觀管清友、張媛、朱振鑫、牟雲磊、李奇霖,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43號文前銀行搶先對地方融資平臺信貸集中投放,中證登暴力去杠桿,年底企業資金需求增大,打新股擾動,股市分流資金,外占減少和MLF到期等多種因素造成了近期資金面全面緊張,但央行僅用了SLO和MLF部分續作的雙組合來平滑資金利率的波動,考慮到SLO釋放的是超短期流動性,實際上這是偏緊的貨幣政策信號,小夥伴們的降準預期落空了。

一、流動性緣何偏緊?

近期銀行間流動性開始緊張了起來,銀行間1天和7天質押回購利率均出現跳升,城投被迫“親子認定”,但在流動性緊張的同時由於還存在對明年經濟下行和通縮的預期,長債收益率表現還算穩定,收益率曲線因此變得十分平坦。

 

 

如果事後諸葛亮的話,導致銀行間流動性偏緊的原因有很多,但以下三點是我們認為最為核心的因素:

信貸投放:央行調整合意貸款規模將2014年全年的新增信貸目標定在了10萬億元,為完成信貸投放目標年底新增信貸投放至少9千億,雖不符合淡季特征,但由於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上報至財政部的截止日只剩不到一個月,銀行都在年底爭搶對地方融資平臺的信貸,且主要以中長期貸款為主。

新股申購:包括國信證券在內的一大批新股於周五申購,募集資金約為127億,預計凍結的資金量至少為兩萬億。

政策黑天鵝:中證登發布了《關於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的通知》,達不到主體AA且債項AAA的企業債不能新增入庫,引發了投資者對城投的拋售,暴力去杠桿直接增大了機構對流動性的需求。

 

 

當然,當資金利率出現跳升,在大家都預期降準,至少應該完全續發MLF的時候,貨幣政策的力度低於了預期,僅使用了部分續發MLF和SLO的雙組合。當前實體經濟下行壓力沒有絲毫緩解,企業融資成本也並未明顯下行,貨幣政策理應寬松,但央行為何此時卻選擇一個偏緊的貨幣政策基調呢?

二、貨幣政策力度緣何低於預期?

年底即將有萬億以上規模的財政存款投放,在選擇降準之前,可以先依仗財政存款投放緩釋流動性壓力。此外,新股發行畢竟也是個短期擾動,用SLO對沖對沖也就過去了。

實際上,央行感受到匯率端的壓力是貨幣政策力度低於預期更為重要的原因。盡管央行努力控制人民幣中間價,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周五仍然收低於6.22元附近,創近半年低點。

 

 

金融危機後的人民幣匯率升值是套息套利資金強制推升。金融危機使美國迅速實現產能出清和杠桿去化,美國居民和企業部門的債務/GDP比率從2007年的300%左右降至2013年的260%左右。美國去杠桿給中國帶來了出口壓力,中國在政策刺激之下逆勢加杠桿,居民和企業部門的債務/GDP比率從2007年的105%大幅攀升至2013年的158%。註意到加杠桿的一方(借錢)對貨幣的需求高於去杠桿的一方(還錢),危機後中國無風險利率高於美國,美元流動性在套息套利驅使下助推了中國杠桿的擴張(購買理財、信托產品套息)並推升了資產價格和人民幣匯率。

 

 

金融危機以前的外匯占款主要來源是出口擴張帶來的經常賬戶順差,可以看做是財富的積累,而金融危機後的外匯占款主要來源是套利資金湧入帶來的資本與金融賬戶順差和隱匿在經常賬戶順差中的虛假貿易成分,只能視為是美元債務。國內企業或個人通過虛假貿易或對外負債獲得美元流動性與銀行結售匯形成外匯占款,銀行再 與央行結售匯形成外匯儲備,這部分外匯儲備不能視為真正的國民財富,只能視為央行代持的美元債務。根據BIS的數據,該項存量債務已經高達1.3萬億美元,已不算低。

 

 

因此,外匯占款的多寡本質上演變為一個貨幣的資產配置行為。當實體經濟產能過剩(投資於實體的回報率下降)、當人口紅利拐點到來和房地產庫存高企(投資於房 地產預期收益率開始下降)、當股市上漲後與國際比較的估值已不算低(投資於股市預期收益率開始下降)、當無風險收益率下降和風險暴露(投資於固定收益類資 產的收益率開始下降),當美元走強,當開始美聯儲加息預期,人民幣資產相對收益率開始下降,資產配置行為開始提前償還即將變得昂貴的美元債務。盡管中國經 常賬戶是順差,但仍然擺脫不了外匯儲備凈減少和匯率貶值的壓力。

匯率端存在的壓力制約了貨幣寬松的空間。不可能存在貨幣寬松和匯率升值的政策組合,如果人民幣貶值通道打開,1.2萬億美元流動性瞬間撤離將直接影響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在美元走強的大趨勢下,即使今年二季度人民幣出現大幅升值,新增外匯占款都接近零增長。可見,若人民幣貶值一旦成為趨勢,美元流動性的回流恐將引發外匯占款的劇降。

三、降準還會出現嗎?

但基於以下四點原因,我們認為降準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首先,在資本外流的壓力下,經常賬戶順差可能會被資本賬戶逆差相抵,外匯占款明年可能零增長。即使財政存款按歷史最大減量5000億估計,央行主動釋放基礎貨幣的壓力將遠高於今年。如果按7.5%的增速計算基礎貨幣增速,2015年所需的新增基礎貨幣為2.2萬億,央行需主動釋放基礎貨幣量為1.7萬億;如果按2015年12%的M2增速計算,預計到2015年M2將達到134萬億,按貨幣乘數4.3估算,所需的新增基礎貨幣為3.3萬億,即使按照貨幣乘數的峰值4.8計算,所需的基礎貨幣增量也高達3萬億,對應的央行需主動釋放的基礎貨幣分別為2.8萬億和2.5萬億。

 

 

其次,存款準備金補繳規模的上升會導致超額準備金消耗。一方面,若存款準備金率不下調,一般性存款內生性增長會自動增加存款準備金的補繳規模,按金融機構存款余額9%估算,這部分規模約為1.7萬億。另一方面,若非存款類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存款準備金也將多補繳1.8萬億(按9.8萬億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和18%的存準率計算),至少需下調三次存準率對沖。即使剔除掉2.5萬億的保險同業存款(該項一直以一般性存款計入),存款準備金也將多補繳1.3萬億,仍需兩至三次下調準備金對沖。

再次,存款保險推出會對銀行凈利潤產生負面沖擊,需央行下調準備金率對沖。2014年1-9個月,商業銀行凈利潤總計為1.3萬億元,我們測算的一般性存款余額約為105萬億元,稅率以25%計。若平均費率在0.04%-0.08%的區間,對整個銀行業的凈利潤影響約為2.5%-5%。

 

最後,房地產庫存高企、地方基建投資沖動被抑制,大的去產能周期下企業資本開支意願不足,新常態之下中央只會選擇適度托底,經濟無人看好。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也會增加央行降準的概率。

盡管降準不會缺席,但有兩個風險因素仍有可能會導致利率和名義經濟增速發生背離:

匯率端的壓力:2014年 美國經濟表現一騎絕塵,但在能源價格下跌和外圍寬松環境下美債收益率並未上行,如果明年美聯儲加息造就了強美元和美債收益率上行的外圍環境,中國將面臨更 為嚴重的匯率端的壓力。外部註入的流動性趨勢減少增加了央行註入流動性對沖的壓力,但出於匯率端的穩定,央行實際投放的貨幣量可能不及預期(和當下央行僅 選擇部分續發MLF和SLO釋放流動性的邏輯和背景相同),利用利率的上行來抵消匯率端的壓力。

股票市場上漲的壓力:伴隨著無風險利率降低和剛性兌付預期打破,投資者配置於信貸類理財信托的積極性在下降,過去套牢於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資金開始湧入股市。正巧碰 到銀行由於表外嚴監管和風險偏好收縮,券商將已有的融資融券資產向銀行抵押融資,銀行也積極沈積的流動性和理財資金投入傘形信托投入股市。股市越來越像2013年的“非標資產”,正在不斷消耗著為數不多的基礎貨幣和超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64

經濟下行物價通縮,基建加碼降準可期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73

經濟下行物價通縮,基建加碼降準可期

作者:任澤平 韋誌超 汪進





摘要

l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策加碼在即1)12月匯豐PMI大幅下滑至49.5,低於市場預期0.3個百分點,屬歷史同期偏低水平,顯示制造業景氣繼續惡化;新訂單指數大幅下滑是 PMI 指數大幅下跌主因,預計未來經濟仍然下行。2)高頻數據亦與 PMI 對應下滑,傳統產業中發電量小幅下降,鋼鐵產量、煤炭運輸量同比仍為負,生產資料價格降幅繼續擴大。3)主要城市地產銷售增速逆向小幅增長,三四線城市地產銷售增同比速持續回升至6%,實現正增長,顯示出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漸兌現。4)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穩增長力度將加大,具體表現為基建投資或將加碼以及貨幣政策降準。


l 通縮風險仍存:由於油價持續暴跌,使得石化產業鏈進一步陷入通縮,並使整個中上遊部門通縮愈演愈烈;受大宗商品低迷影響,生資價格仍處於低位;預測12月CPI為1.5%,12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2.8%,經濟仍有下行趨勢,通脹維持低位仍將有利於政策寬松。


l 流動性收緊,近期或降準:上周流動性大幅收緊,貨幣利率創下近一年以來新高,源於巨額打新凍結資金超2萬億。央行貨幣政策持續無為,上周僅部分續作MLF。人民幣匯率上周繼續貶值,已經接近波幅2%的上限,11月資本流出規模擴大至2000億元人民幣,我們仍然判斷降準隨時可能發生。


l 盧布暴跌趨勢暫時止住,油價跌勢放緩。盧布上周出現暴跌,普京罕見的出來召開了三個多小時的新聞發布會,並采取了相關的措施,除了拋售美元對沖外,資本管制可能已經開始。我們仍然維持原來的判斷,俄羅斯爆發國債違約這種危機可能性不大,但是經濟明顯拖累,中期取決於原油價格。原油價格上周仍然非常動蕩,但是跌勢暫時減緩,本周有望延續,從而導致盧布跌勢放緩。


l 美經濟仍強,美聯儲加息早於預期。美聯儲加息將早於市場預期,加息點位明顯下調,影響偏中性。美國經濟增速仍強但放緩,歐元區經濟有所回升,新興市場貶值拖累人民幣。


經濟數據:短期經濟繼續回調
1. 高頻數據小幅增長
2. PMI大幅下滑,新訂單減少是主因
通脹數據:通縮風險仍存
1. 食品價格基本穩定
2. 菜價上漲幅度減少,水產品價格回升
3. 生資價格仍處低位
4. 通脹回落利於寬松
貨幣數據:流動性偏緊,貨幣利率創新高
政策:政策寬松,改革提速
海外宏觀:盧布風暴後跌勢有望放緩
1. 原油盧布風雲變幻,本周跌勢有望放緩
2. 未來加息,“保持耐心”,美股美元應聲大漲
3. 美國經濟向好但將放緩,房地產或成拖累
4. 歐元區PMI指數提振,瑞士意外推出負利率
5. 日本堅持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走上攻堅之路


正文


經濟數據:短期經濟繼續回調


高頻數據顯示經濟仍處下行通道中;傳統產業中發電量小幅下降,鋼鐵產量、煤炭運輸量同比增速仍為負,生產資料價格降幅擴大;12月第3周主要城市地產銷售增速小幅增長,同時三四線城市地產銷售增同比速持續回升至6%,實現正增長,顯示出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漸兌現;12月匯豐PMI由上月50.0大幅下滑至49.5,低於市場預期的49.86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從歷年同期比較來看,也僅高於08年和11年,屬於偏低水平,顯示制造業景氣繼續惡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1. 高頻數據小幅增長

繼上周地產成交面積小幅回升後,12月第3周主要城市地產銷量增速也有所上升,延續上周趨勢。地產銷售小幅增長,同時三四線城市地產銷售增同比速持續回升至6%,實現正增長12月第3周發電量、粗鋼產量和煤炭運輸量同比增速較上周小幅回升,,顯示出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漸兌現。



圖 1 23個主要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回升



201412月前1923個一二線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等19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上漲,無錫、長沙、哈爾濱等4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下跌;與2013年同期相比,深圳、天津、武漢等14個城市成交量同比上漲,上海、北京、南京等9個城市成交量同比下跌。



圖 2 粗鋼產量增速平穩




2. PMI大幅下滑,新訂單減少是主因
12月匯豐PMI由上月50.0大幅下滑至49.5,低於市場預期的49.86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從歷年同期比較來看,也僅高於08年和11年,屬於偏低水平,顯示制造業景氣繼續惡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圖 3 匯豐制造業PMI跌破榮枯線

從分類指數看,新訂單指數從11月的51.4大幅下滑至49.6,是PMI指數大幅下跌的“罪魁禍首”,新訂單仍處在較低的水平,說明內需較為羸弱。新訂單指數具有一定的領先型,預計未來經濟仍然下行,穩增長壓力加大。而新出口訂單由上月51.1微升至51.7,是少數回升的指數。受人民幣匯率高企影響,未來幾月出口形勢不容樂觀,新出口訂單指數回暖是否意味著出口回暖仍需進一步的數據確認。


12月產出指數從上個月的49.6微幅上升至49.7,但依然位於榮枯平衡線下,內需羸弱以及庫存轉差,令生產活動仍在低位徘。而就業指數由上月48.7微幅回升至48.9,也處於榮枯線下,處於偏低水平。但PMI就業較難顯示實際就業形勢,當前就業無憂,增長與就業正在脫鉤。



通脹數據:通縮風險仍存
近期通脹數據顯示,商務部、農業部和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基本穩定,12月第3周(1215日至1221日)除菜價和水產品價格下降外,其他食品價格小幅回升;由於油價持續暴跌,使得石化產業鏈進一步陷入通縮,並使整個中上遊部門通縮愈演愈烈;受大宗商品低迷影響,生資價格仍處於低位;預計12CPI1.5%12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2.8%,經濟仍有下行趨勢,通脹維持低位仍將有利於政策寬松。



1. 食品價格基本穩定
截止目前,商務部、統計局尚未公布食品價格指數,而農業部數據顯示12月第4(1215日至1221) 食品價格指數為204.7,比上周環比增長1.11%,環比基本持平,目前食品價格基本穩定。



2. 菜價上漲幅度減少,水產品價格回升
商務部數據顯示,12月第2(128日至1214)菜價上漲2.5%,糧食價格小幅上漲0.1%,水產品價格由下降轉為上升0.5%,蛋價、肉價基本持平。綜合來看,商務部食品價格環比仍趨回升。
根據目前數據,預計12月份商務部食品價格環比上漲2.4%,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52%,農業部食品價格環比上漲3.12%。根據商務部數據12CPI同比預測為1.9%,根據農業部數據12CPI同比預測值為2.1%,根據統計局數據12CPI同比預測為1.3%,綜合認為,12CPI同比預測為1.5%



圖4 CPI、食品、非食品同比預測




3. 生資價格仍處低位
商務部生產資料價格環比回落0.56%,環比繼續下降主要是受國際油價連續下跌的影響。油價持續暴跌,使得石化產業鏈進一步陷入通縮,並使整個中上遊部門通縮愈演愈烈;盡管油價下跌降低生產成本,但通縮打擊企業銷售收入;受內需疲弱和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影響,短期通縮仍難以改善。


12月第3(1215日至1221),大宗商品中山西優混煤平倉價上漲,鋼材指數回落,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基本持平。



圖5 煤、油、鋼價日度走勢



截止目前12月期貨等價格加權環比下跌0.24%,商務部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下跌0.98%,預計12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2.8%



4. 通脹回落利於寬松
綜合來看,預計12CPI1.5%,其中食品環比為1.2%,同比為2.9%,非食品環比為0.0%,同比為0.9%。預計12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2.8%12月物價數據進一步回落反映經濟仍有下行趨勢,通脹維持低位仍將有利於政策寬松。



貨幣數據:流動性偏緊,貨幣利率創新高
貨幣市場方面,上周(1215日至1221)反映銀行間市場資金狀況的質押式回購(R007)利率由此前一周的5.61%上升至6,08%1年期央票交易利率由此前一周的3.71%上升至3.74%。目前貨幣市場利率出現小幅上升。



上周流動性大幅收緊,貨幣利率創下近一年以來新高,源於巨額打新凍結資金超2萬億。而央行貨幣政策持續無為,上周僅部分續作MLF,而降準等寬松政策預期一再延後,貨幣政策短期陷入兩難,反映了由於貨幣脫實向虛,導致貨幣政策失效。



政策:政策寬松,改革提速
去除 APEC 影響後的經濟並沒有明顯失速,但經濟下行壓力仍明顯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穩增長”放在 2015 年主要任務之首,我們認為政府將加大托底的力度,在財政和貨幣政策上雙松;在保證經濟不失速的情況下加大改革力度,奠定改革牛基礎。



海外宏觀:盧布風暴後跌勢有望放緩



1. 原油盧布風雲變幻,本周跌勢有望放緩
國際金融市場風雲變幻,動作頻頻,原油、盧布同氣連枝。原油價格本周動蕩不止,多空雙方爭鬥不止。繼本周前期持續大跌後,周三、四先漲再跌,周五繼續大幅反彈。周三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原油、汽油庫存遠超市場預期,油價大幅下跌,周四沙特石油部長表示近期原油市場暴跌是暫時的,預計隨著全球經濟複蘇原油需求會有所增加。原油價格應聲上漲,盤中超過3.7%,而此後Naimi再次發表利空內容,重申OPEC不會減產,此後普京新聞發布會表示俄羅斯可以應對低油價,受此影響,原油再次下挫。周五,美油盤中暴漲超過7%,主要受到兩點因素影響:1. 非洲主要石油生產國尼日利亞宣布實行外匯管制,並將減少原油出口。20152月,尼日利亞QuaIboe將每日出口27.1萬桶原油,遠低於1月的39.9萬桶,原油流出口量將減少1/32. 周五收盤時1月美原油合約將到期,部分空倉回補頭寸,推升油價走高。



本周一盧布崩盤,貶值將近10%,俄羅斯央行深夜緊急加息,將關鍵利率從10.5%大幅上調到17%,上調幅度高達650個基點,為1998年俄羅斯債務違約以來央行最大幅度的加息。加息。央行加息沒有阻擋盧布貶值的步伐,普京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申明如下觀點:


1. 整體介紹,拒絕稱俄羅斯目前的情況為“危機”,經濟形勢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政府和央行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俄央行不會浪費其419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加息只是臨時舉措。


2. 國內經濟,普京預測俄羅斯目前失業率仍低於5%,經濟形勢在2015年第一季度就可能會開始好轉,最壞兩年走出不利局面。


3. 油價方面,俄羅斯經濟擁有樂觀的基礎,可以適應低油價,油價跌到40美元也沒關系。但同時,俄羅斯必須擺脫當前對能源的依賴,推行多元化經濟。


4. 盧布方面,目前盧布下跌趨勢有所好轉,如果繼續下跌,將縮減開支、采取強硬措施。


5. 對外關系,將推動和中國在多個領域合作,俄羅斯與中國在聯合國的合作是保障世界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認為,當前俄羅斯形勢可能並不如普京表現的那麽樂觀,但各種托底政策出臺後短期盧布跌勢將放緩:



1. 央行大幅加息依然沒有阻擋住盧布下跌的步伐,出動外匯儲備才略有緩和。國際資本仍在繼續流出,俄羅斯央行預計2014年資本流出高達1300億美元,2015年流出1200億美元。


2. 西方經濟制裁和物資封鎖,俄羅斯物價飆升,通脹高企,超市被搶購一空,無奈之下俄羅斯只能限制糧食出口來穩定物價,全球小麥價格創7個月新高。


3. 而俄羅斯經濟結構的轉變並不在一朝一夕,對原油價格的依賴短期難以逆轉。


4. 41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正在縮水,且部分儲備流動性較差。而外債方面,俄羅斯政府,銀行和公司欠下的外幣債務約為6780億美元,其中,有1300億美元的債務將於2014年和2015年到期。


5. 盡管俄羅斯目前沒有進行資本管制或者幹涉進出口商售匯,但是俄羅斯企業、民眾實際進行外匯兌換卻存在一定難度,在俄部分企業因為無法承擔盧布計價商品成本,紛紛關門。


6. 盧布大幅貶值情況下,俄羅斯出口商可能會選擇違約而不是支付貨物,惡化俄羅斯對外貿易。



因此,未來俄羅斯經濟走向依然受到限制,經濟難以在短期內複蘇。但是,盡管俄羅斯經濟表現惡化,當前的情況和1998年的金融危機有很大區別,經濟基礎和外匯儲備更為雄厚,國內對普京政府的支持以及當前整體全球經濟疲軟的態勢令俄羅斯再次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比較小。未來俄羅斯經濟將繼續受到油價影響,隨著資本外流情況的加重,俄羅斯可能已經動用資本管制,采取更多的舉措來穩定國內形勢,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上周五俄羅斯國家杜馬緊急通告批準向該國銀行業提供總額高達1萬億盧布(約165億美元)的資本支持。本周盧布跌勢可能放緩,原油跌勢放緩有望延續。



圖6: 原油現價與美元盧布匯率




2. 未來加息,“保持耐心”,美股美元應聲大漲
“保持耐心”代替“相當長時間”,美聯儲FOMC會議於預期符。1218日美聯儲FOMC聲明,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對貨幣政策恢複正常化保持耐心”替代“維持低利率相當長時間是合適的”的表述。美聯儲此次表態對加息措辭依然保持謹慎,耶倫表示,“至少未來兩次會議上不太可能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但同時耶倫表示,部分委員認為,2015年中期的經濟條件可能適合加息。



經濟前景表現將成為美聯儲加息決策的主要動力,就業市場和通脹變化是主要考察目標。此前,受原油價格走低拖累,美國通脹變化持續走低,但所幸就業市場表現良好,一定程度消減了能源因素。我們認為,未來美聯儲上調利率的速度和範圍將很大程度受到就業與通脹向委員會目標接近的速度,如果接近速度超過美聯儲預期,那麽美聯儲可能提前加息,反之亦然。



回顧歷史,加息前的耐心或為六個月。2003~2004年美國加息前提前半年先將保持低利率“相當長一段時期”改為保持“耐心”。此次會議前,“耐心”一詞在美聯儲官員講話中頻頻出現。在本次聲明中,美聯儲在提出“保持耐心”後又補充“這一立場的新描述與此前保證‘相當長時間’保持低利率的描述是一致的”。我們認為這是美聯儲一種為了防止市場過度解讀的謹慎的表達態度。我們預期2015年美國經濟將進一步好轉,如果屆時核心通脹目標能向著預期靠攏或達到預期,美聯儲可能在2015年六月加息。



在“保持耐心”之下,美元美股應聲大漲。美元指數再度升破八年高位,美元歐元匯率創下近28周新高。周四標普500指數上漲2.4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2.24%;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43%。於此同時,由於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2015年加息,美債收益率大漲,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2.20%,收於2.183%

圖7: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美元指數





3. 美國經濟向好但將放緩,房地產或成拖累
制造業方面表現表現不及預期,增速放緩。美國12Markit制造業PMI初值53.7,為1月份以來最低,預期55.2,前值54.8。美國12Markit服務業PMI初值53.6,創2月份以來新低,預期56.3,前值56.2。美國12Markit綜合PMI初值53.8,創201310月份以來新低,前值56.1。美國制造業的產出、新增訂單和新商業活動雖然依舊增長,但擴張速度大不如前,為11個月以來最低,未來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擔憂和新增訂單減少導致制造業就業增速下降。美國制造業整體增長速度較2014年年中放緩,預計會影響到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



圖8: 美國制造業Markit PMI







物價方面,原油價格下跌導致通脹壓力疲軟。美國11月CPI同比+1.3%,升幅為自2014年2月以來最小,預期+1.4%,前值+1.7%(圖20)。美國11月CPI環比-0.3%,跌幅為六年最大,預期-0.1%,前值持平。美國11月核心CPI同比+1.7%,預期+1.8%,前值+1.8%。美國11月核心CPI環比+0.1%,預期+0.1%,前值+0.2%。我們認為,美國物價指數下跌主要是受到原油價格持續走弱,全球需求放緩的影響,2014年難以實現2%的通脹目標。




消費數據提振信心,就業市場表現良好。美國11月諮商會領先指標環比+0.6%,預期+0.5%,前值由+0.9%修正至+0.6%。美國1213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28.9萬人,預期29.5萬人,前值從29.4萬人上修至29.5萬人。美國126日當周季調後續申失業金人數237.3萬人,預期243.6萬人,前值從251.4萬人上修至252.0萬人。美國1213日當周季調後首申失業金人數四周均值29.875萬人,前值從29.90萬人修正為29.950萬人。消費者信心和就業市場表現好轉或成為拉動美國未來經濟,促進經濟前景的主要因素。



房地產表現疲軟,美國11月新屋開工年化總數102.8萬戶,預期104萬戶,前值從100.9萬戶修正為104.5萬戶。美國11月新屋開工年化環比-1.6%,預期+3.1%,前值從-2.8%修正為+1.7%。美國11月營建許可總數103.5萬戶,預期106.5萬戶,前值從108.0萬修正為109.2萬戶。美國11月營建許可環比-5.2%,降幅創20141月來最大,預期-2.5%,前值從+4.8%修正為+5.9%。美國房地產表現不及預期, 或成為美國經濟拖累。



4. 歐元區PMI指數提振,瑞士意外推出負利率
歐元區12月制造業PMI初值50.8,為5個月新高,預期50.5,前值50.1。歐元區12月服務業PMI初值51.9,預期51.5,前值51.1。歐元區12月綜合PMI初值51.7,預期51.5,前值51.1。兩者均高於預期。



然而歐元區核心國家的表現不及預期,德國12月綜合PMI初值51.4,創18個月新低,預期52.3,前值51.7。而法國私營部門經濟活動已經連續8個月萎縮。除德法之外的其他國家經濟活動平均增速則創5個月新高。由此我們認為,歐洲央行的刺激手段已經初見成效,但是火車頭並不盡如人意的表現或許會使得QE加速到來。



圖9 歐元區和德國的綜合PMI        






1218日,瑞士央行意外降息25個基點,實施-0.25%的負利率。瑞士央行表示,將三個月LIBOR的目標區間設定為-0.75%0.25%。對在央行的活期存款賬戶實施-0.25%的利率。



瑞士央行認為本國貨幣被嚴重高估,意外采取了減息措施。結果瑞士法郎開始強勁上漲,央行此次行動結果並未達到預期。鑒於德拉吉在央行利率會議上表示,ECB將在2015年第一季度重新評估當前刺激措施,換言之在20152月之前,歐洲央行都不會采取QE措施。瑞士央行此次提前行動,對抗歐洲央行的全面寬松。



5. 日本堅持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走上攻堅之路
日本央行(BOJ)於本周五中午公布決議維持貨幣政策不變,聲稱日本經濟正在溫和複蘇,經濟刺激政策仍然會推行,承諾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速度擴大基礎貨幣,繼續QQE政策,直至通脹穩定在2%的水平,並將關註風險並在必要時適當調整政策。聲明稱,貨幣寬松正在達成預期效果;核心CPI可能維持在當前水平一段時間,但通脹預期從更長期角度看在上升。並上調經濟、產出及出口評估。



這是首相安倍晉三在1214日選舉大獲全勝以來央行的首次政策會議,這次勝選令安倍贏得了繼續推進“安倍經濟學”的新的民意背書,以把日本拉出持續了15年之久的通縮狀態。日本現在仍然面臨三個問題,一是經濟停滯,二是政府負債過高,第三是通貨緊縮,三者互相影響。安倍經濟學通過寬松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和日元貶值這三駕馬車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然而我們認為,第一,日元貶值的正面作用在遞減而負面作用開始增加,因此貨幣政策再度放松而導致日元繼續大幅下行空間有限;第二,面對高額的政府負債需要開源,由於日本國內高額的物價,即使日本的消費稅率為發達國家最低,安倍在大選前仍然宣布推遲消費稅率的議案,從而也促使了其選舉的成功,但是如果加稅無法繼續,這對安倍政府來說就是一場攻堅戰。因此,我們認為,安倍經濟學往前推進的難度在加大,日本經濟仍然維持經濟弱,通脹低的態勢,通脹水平則會有一定的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46

【降準預期】2015年或有多次降準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4929758

       本文原創作者@陳紹霞 ,首次發表於摩爾金融,要贊助雪碧的可以去他的新浪博客關聯貼贊助(http://xueqiu.com/1876614331/34904442),原題目為從資產負債表看央行為何難降準?我把文字展現出來,感謝陳總一直以來的無私奉獻。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央行巨額外匯資產遭遇匯差、利差雙重損失。央行降低負債成本、調整負債結構,是存款準備金率長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當前央票余額已處於低位,進一步下降空間較小, 外匯占款余額增速趨緩,將為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創造有利條件。預期2015年或有多次降準。

      今年以來,市場有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呼聲不斷,但央行卻始終沒有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央行曾大幅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最低下調至6%。此後存款準備率持續上調,至2008年9月,存準率最高上調至17.5%。08年底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後,央行曾小幅下調存準率,然而,2010年4季度-2011年上半年,央行又連續數次上調存準率。此後存準率雖有所下調,但目前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仍高達20%、中小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達18%,都顯著高於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17.5%的存準率峰值。今年以來,雖然市場降準呼聲不斷,但央行卻始終沒有降準舉措出臺。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在經歷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後,也面臨結構轉型,GDP增速持續回落;今年以來,國內CPI也持續回落,處於相對低位,為何存款準備金率仍然處於歷史高位?央行為何難降準?

                                        圖1:存款準備金率歷次調整情況




        個人認為,央行降準難,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受制於其資產負債結構。居高不下的外匯儲備成為央行的沈重負擔。

       2014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8877億美元,同比增長6.1%。中國央行持有的巨額外儲常常被理解為央行擁有的巨額財富,甚至有專家建言將部分外匯儲備分給老百姓。但是,正如很多富翁同時也是負翁一樣,央行持有巨額外儲的同時,也背負著巨額的債務。

        巨額外匯儲備面臨匯差、利差雙重損失

        根據央行發布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2014年9月末,中國央行總資產33.63萬億元、其中外匯資產折合人民幣27.20萬億元、而央行的自有資金僅為219.75億元人民幣,如果將其理解為央行的凈資產,則央行的負債率高達99.9%。因此,如果將央行部分外匯儲備分掉,央行將資不抵債。

         巨額外匯儲備並不意味著央行擁有巨額財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實際上已經成為央行的沈重包袱。李克強總理今年5月在非洲訪問期間曾表示:“比較多的外匯儲備已經是我們很大的負擔,因為它要變成本國的基礎貨幣,會影響通貨膨脹”。除此之外,過高的外匯儲備還使中國央行陷入匯差和利差雙重損失的困境:

       一方面,在此前人民幣持續升值過程中,央行持有的外匯資產實際上處於持續貶值過程中。以2014年10月末其賬面外匯資產余額27.20萬億元人民幣計,人民幣每升值1%、將產生匯兌損失約2720億元人民幣。這顯然不是一個小數字。

      根據央行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9萬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1525元人民幣;以此計算,9月末外匯儲備折合人民幣金額為23.92萬億元。而央行資產負債表顯示,9月末外匯占款余額27.2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占款余額與外匯儲備余額折合人民幣金額之間相差3.28萬億元。如果外匯儲備余額對應央行外匯占款余額,則這一差額背後隱含兩點信息:其一、央行外匯占款余額是以歷史匯率而不是當前市場匯率核算的;其二、由於人民幣過去多年來對美元持續升值,截止今年9月末,外匯儲備形成的匯兌損失為3.28萬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央行的自有資金很少,央行在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的過程中,必須通過發行央票、上調準備金率等方式增加負債,以平衡其資產負債表。央行持有的外匯資產,以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國債和銀行存款為主,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經濟體紛紛將其利率調降至歷史最低水平,這意味著央行所持外匯資產的收益率也處於歷史低位,而央行的負債為央票和商業銀行存放於央行的存款準備金等人民幣負債,央行外匯資產的收益率低於其債務的付息率。因此,這些年來,央行持有的外匯資產不僅承擔著匯差損失,而且還承擔了利差損失。

       對於央行而言,外匯資產面臨長期貶值風險、資產的收益率低於債務的付息率,巨額外匯儲備使中國央行陷入雙重困境。

      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也可以看出,近年來,一些有進出口業務的境內上市公司通過在境外獲取低息外匯貸款的方式套取匯差、利差,大量的新增外匯占款相當一部分是由境內企業套利交易產生的,最終形成央行的外匯占款,這些企業在外匯上的套利收益實際上來自於央行,央行承擔了相應的利差、匯差損失。

      央行為何降準難?

       資產面臨長期貶值風險、資產的收益率低於債務的付息率,巨額外匯儲備使中國央行陷入雙重困境,反過來,又必然影響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運用過程中的決策。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外匯儲備持續上升,外匯占款成為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外匯占款余額占央行總資產的比例由2001年末的38.5%上升至2013年末的83.3%。

       2001年-2008年間,為了對沖外匯占款釋放的流動性,央行主要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回收流動性。央行資產負債表顯示,發行債券(央票)余額由0上升至2008年末的45780億元,存款準備金率由6%上調至2008年的17.5%。

       2009年後,在對沖外匯占款所釋放的流動性方面,央行所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出現了重大變化:雖然外匯占款余額仍持續上升,但央行發行的央票余額卻呈持續回落之勢,央票發行量遠小於央票到期量;2011年以來央行完全停止了6個月和1年期央票的發行,央票余額由2008年末的45780億元下降至2014年10月末的6522億元,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不僅用於回收外匯占款所釋放的流動性,而且還用於對沖央行票據余額下降而釋放的流動性。



       假設央票余額保持2008年底的45780億元規模不變,則相應地,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可以減少3.93萬億元,以2014年10月末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12.5萬億元計算,存款準備金率可以下調3.5%;2001年至2008年間央行發行的央票余額增加了45780億元,如果2008年-2014年間央行票據以相同的規模擴張,假設2014年10月末央票余額增加至91560億元,則相應地,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可以減少8.50萬億元,存款準備金率可以下調7.5%,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由現行的20%下降至12.5%、中小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由現行的18%降至10.5%。可見,央行負債結構的重大調整是導致存款準備率長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個人認為,央行在回收流動性工具的選擇上之所以會出現如此重大變化,主要原因正是為了控制其負債成本。目前存款準備金利率為1.62%、一年期央票的利率通常在3%以上。央行調整負債結構,實際上是將其部分負債成本轉嫁給了商業銀行。

                   圖2:央行票據發行利率和市場利率走勢圖



       為了降低負債成本,央行近年來負債結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2008年底以來,央行發行債券余額占其總負債的比例由22.11%下降至2014年10月末的1.9%,金融性公司存款(主要為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占其總負債的比例由44.4%上升至2014年10月末的63.5%,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則上升至目前的20%。銀行須將存款20%繳存央行,以對沖央行外匯占款。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實際上部分承擔了央行巨額外匯占款的成本。



       綜上所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央行巨額外匯資產的收益率低下,而央行票據的利率達3%以上,央行不僅面臨外匯貶值風險,還面臨利差損失。為了降低負債成本,央行調整負債結構、央票發行量逐漸萎縮。存款準備金率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商業銀行向央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用於回收外匯占款釋放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央行為了降低負債成本、調整負債結構,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還用於對沖央行票據余額下降所釋放的流動性。

      2015年或有多次降準

     今年以來,隨著美國量化寬松的逐步退出,人匯民幣對美元走勢趨弱,外占款余額增長乏力,央行外匯占款余額由今年5月末的27.3萬億元小幅回落至10月末的27.2萬億元。預期美國2015年將進入加息周期,人民幣存在階段性貶值壓力,境內外套利資金有可能因此流出,推動外匯占款余額的下降。

      另一方面,為了緩解外匯儲備過高的壓力,中國政府加大了鼓勵、支持境內企業赴境外投資的力度,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簡化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審批手續,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便利企業境外投資。這將進一步推動外匯占款余額的回落。

       匯占款余額增速趨緩,乃至外匯占款余額的下降,將為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央票余額已處於低位,進一步下降空間較小,這也為央行降準提供了空間。

       個人認為,在外匯占款余額下降的背景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旨在對沖外匯占款余額下降所收回的流動性,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大規模寬松。其積極意義在於,存款準備金率的下降,可以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的下降。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利率僅為1.62%,遠低於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推升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

      11月22日,央行下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但社會融資成本並沒有隨之下降,原因是,存款利率上浮區間擴大後,商業銀行資金成本並沒有下降。2012年6月和7月間,央行曾先後兩次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但社會融資成本卻不降反升,其原因也是如此,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並沒有隨基準利率的下調而下降。

      當前我國外部經濟環境不佳、中國經濟走勢疲弱,政策層面著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我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尚處於歷史高位,推升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若外匯占款余額持續回落,央行有動力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的下降。

       個人認為,2015年隨著美國進入加息周期、部分套利資金撤出,以及中國加大對境內企業赴境外投資的支持力度,外匯占款余額有望出現高位回落,存款準備金率或將多次下調。$招商銀行(SH600036)$ $民生銀行(SH600016)$ $興業銀行(SH601166)$ $浦發銀行(SH600000)$ $萬科A(SZ0000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27

中國經濟通縮風險不減 降息降準預期再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43

12月通脹數據再度引發市場對於降息降準的猜測,分析師預計央行最早將於年前再度降息。

上午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2月CPI同比增長1.5%,與預期持平,上月同比增長1.4%。中國12月PPI同比萎縮3.3%,創2012年9月來最低,預期萎縮3.1%,前值萎縮2.7%。中國PPI同比已連續34個月為負值。2014年全年CPI創下五年最低。

分析師普遍認為,目前國內通脹下行壓力明顯,國內疲弱的需求和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下跌都對通脹形成打壓,預計今年上半年CPI和PPI都將呈下行趨勢。

分析師稱,雖然12月份CPI數字略高,同比有所上升,但這並不能改變通脹整體的下行趨勢。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閆敏認為,如果從趨勢上看,6月份開目前整個CPI存在非常大的收縮壓力,可能是通貨緊縮的苗頭。

閆敏指出,外部輸入、油價暴跌和產能過剩是導致PPI下行的三大因素:

導致PPI下行最主要的壓力就是外圍輸入性通縮的壓力。歐元區、日本及美國通縮壓力目前逐步在向中國傳導。第二點原因就是國際油價的暴跌。中國能源消費仍是世界第一,油價暴跌對於整個工業生產中原材料進口和使用中存在的輸入性通縮已經形成巨大的壓力。第三點原因還是目前工業企業產能過剩和去庫存的過程仍沒有結束。長期是產能過剩,短期是去庫存,這幾點導致目前中國PPI持續的下降。

分析人士的爭論重點主要集中在未來央行是否會推出更多刺激上。大多數機構均認為,在低通脹的背景下,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很大。

交通銀行資管中心研究員陳鵠飛認為,物價增速連續四年放緩,不對稱降息概率顯著增大,新一輪降息預計將於春節之前開啟:

在中國新常態經濟增速漸進放緩、美元重估導致進口商品價格降幅擴大的背景下,2015年工業領域的通縮風險將逐步顯現,經濟運行中的實際利率也可能被動擡升。為合理統籌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貨幣政策定向放松的內在需求正相應增大。

在一季度銀行信貸額度整體充裕、而社會融資需求也比較集中的當前形勢下,相比全面降準而言,不對稱降息將更有利於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切實緩解工業領域的通縮風險和壓力。鑒於今年春節錯位引致的1月份CPI同比可能再創新低,預估新一輪不對稱降息政策也很可能於春節之前再度開啟。

中金公司債券團隊認為,通脹低迷導致實際利率偏高,預計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寬松,降準必要性較大:

通脹繼續弱勢,實際利率偏高,仍待貨幣政策放松。盡管商品房銷售逐步企穩,但房地產市場依然相對弱勢,產出缺口繼續為負,信用擴張質量不佳,貨幣增速仍有下行壓力,疊加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短期豬肉供給充足制約豬肉價格上漲空間,通脹繼續弱勢可能性大。

通脹低迷導致實際利率偏高,整體貨幣條件偏緊,這既不利於居民消費,又不利於企業投資,央行仍有必要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下降來降低實際利率水平。預計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格局,除定向措施外降準必要性仍較大。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認為,一季度可能會降息,政府可能還會出臺一些投資的項目:

數據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食品價格由於季節性因素影響上漲,但PPI跌幅擴大,主要是受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拖累。整體感覺通縮趨勢比較明顯,我們認為政策反通縮動作會進一步加快,今年穩增長、反通縮政策出臺的時點會相較往年更早,可能一季度開始就會有一系列穩增長反通縮政策出臺,包括貨幣政策的放松,一季度可能還會降息,政府可能還會出臺一些投資的項目。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同樣認為,通縮風險上升,應適度加大貨幣政策寬松力度:

歐元區12月CPI出現5年以來首次通縮之後,歐洲央行啟動大規模政府債券購買計劃的概率顯著上升;而低通脹依舊是美聯儲遲遲不願或者說不敢輕言加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們認為人民銀行也將降入全球抗“低通脹”的戰役中,預計央行會在年內下調基準利率2-3次,並根據包括外匯占款在內的市場流動性指標來適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也會容忍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來應對美元升值和其他主要貨幣(歐元,日元等)由於推行或加大量化寬松所而貶值的壓力。

不過,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建軍就認為央行年初不太會有大動作:

目前來看,貨幣政策在年初不會有大的動作,央行已經通過一些創新工具釋放了一定流動性,並且也降息了,目前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比較充裕,資金價格比較低,所以現在看不到有必要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的條件或可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49

瑞穗證券:一季度降息降準概率變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03

本文作者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2014年12月PMI數據與諸多高頻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進一步放緩。與此同時,受需求疲軟和油價下跌的影響,通縮壓力仍然不小。對此,貨幣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放松給予支持。然而,考慮到上次降息後銀行間利率反而上升,融資炒股風氣大盛,央行出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金融穩定的考慮,可能會推遲降準降息。筆者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仍將更多的采取定向寬松措施。

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明顯。盡管去年12月消費、工業生產、投資等數據尚待公布,但從已經發布的PMI數據以及諸多高頻數據中,不難發現整體經濟增速仍在下降。其中,2014年12月PMI回落至50.1%,比11月降低0.2個百分點,降至18個月新低。與之相佐證,匯豐PMI指數也呈現下滑趨勢,該指數下降至49.6%,是過去7月首次回落至50%以下。

同時,通縮風險在加劇。2014年12月CPI同比增長1.5%,比11月略有提高。其中,受季節性影響,食品價格大幅反彈,同比增長回升至2.9%,特別是蔬菜、水果等受寒冷天氣影響,價格反彈明顯。相比之下,受油價持續下跌影響,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長0.8%,是2010年1月以來首次低於1%水平。生產領域的通縮跡象則更加明顯,2014年12月PPI降至-3.3%,連續34個月處於通縮階段,更反映生產需求疲軟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調的影響。

從經濟基本面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已面臨增長與通脹雙低的格局,央行有必要保持寬松的政策方向。確實,從經濟理論分析,央行若推出降息降準已經符合邏輯。比如,降息方面,當前貸款利率仍然較高,實體融資成本較貴,加之長期生產領域通縮,企業已經不堪重負,降低利率是諸多處於生產困境中的企業的強烈呼聲。而降準方面,考慮到如今外匯占款增加已經低於以往,20%的準備金率實屬過高,且未來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將更多地采用價格型工具,保持過嚴的數量控制,同樣不利於價格發揮作用,故而今年降準降息的推出也是很合理。

然而,筆者發現,當前存在部分證據顯示央行在貨幣政策選擇上正面臨兩難局面,特別是考慮到國內股市風險以及全球匯率動蕩格局等因素,降準降息預期或推遲到一季度以後。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一輪快速上漲的行情,遠好於海外主要市場表現。毫無疑問,本輪股市上漲是基於過低估值修複、央行降息導致流動性壓力緩解,以及市場對改革持樂觀預期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在筆者看來,一定程度的股市上漲不僅是決策層樂見的,也是化解中國經濟困境所需要的。畢竟股市已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熊市,藍籌股被低估,不利於股市發揮直接融資的功能。而且股市反彈也有利於疏通直接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補充企業資本金進而降低企業杠桿率過高的風險。

但是,過快的上漲卻引發泡沫化風險,超出決策層預期。與此同時,本輪牛市上漲中,杠桿化產品得到大量使用,決策層正在擔心金融穩定風險。從數據來看,目前市場融資融券規模突破萬億元,而實際上,這一數字在本輪行情啟動前的2014年4月末才剛剛超過了4000億元,增長之快令人吃驚。與此同時,杠桿基金、銀行傘狀信托等也在借助杠桿推波助瀾。

近期央行公布的信貸與金融數據亦支持了筆者的判斷。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新增貸款遠遜於社會融資規模,當月新增貸款僅為6973億元,比11月回落了1553億元;社會融資總量卻由11月的1.15萬億元增加到12月的1.69萬億元,這導致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比重當月降至41.2%。當月社會融資總量中,信托與委托貸款分別增加2106億元與4582億元,增幅明顯。短期內出現如此大的變化確實讓人意外,也頗不尋常。

仔細分析數據不難發現,12月表外資金的大幅擴張,實際上與當前股票大漲、資金借道委托貸款進入股市,如銀行傘狀信托等業務大行其道有關。此外,1月5日地方債務存量上報截止,部分地方項目尋求新的資金來源也推高了表外融資需求。因此,筆者認為,本輪股市快速上漲是建立在樂觀預期的推動之上,很難想象僅靠預期而脫離基本面的過快股市上漲是牢固,加之杠桿產品的大量使用,是否會推升資產泡沫進而危害金融穩定,筆者相信決策層對此是有所擔憂的。

其實從近日證監會出手打擊違規資金進入股市,銀監會出手擬限定銀行委托貸款來源及用途等監管層頻頻出手,也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筆者的判斷。按此邏輯,預計短期內央行采取降準的概率正在降低。

此外,今年全球匯率動蕩也將是未來央行貨幣抉擇的重要考慮。不難看出,當前海外經濟金融市場正處於動蕩之中,早前瑞郎曾突然宣布脫鉤歐元引發資金恐慌便是證明。筆者預計今年人民幣將保持對美元貶值,對非美元匯率升值的局面,全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區間基本判斷是在6.1-6.4之間。但是,考慮到今年美元加息已經排上日程,國內一旦降息,利差縮小是否會助推人民幣兌美元突破6.4?央行對此存有擔憂。

總之,今年海內外經濟形勢變化較快,央行貨幣政策面臨著較大壓力。筆者預計,一季度內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不大,采取更多定向工具可能是次優選擇。實際上,有報道指出近日央行已對去年10月的那次MLF(中期借貸便利)進行了約2800億元的續期操作,顯示定向支持或是央行未來政策工具的使用方向。從這一角度而言,央行在啟動了SLF、MLF以外,未來推出更長期的定向工具如LLF或有可期。

當然,雖然央行短期政策發揮面臨困境,但加快金融改革仍應堅定不移。今年年初,央行已經召開了工作會議,明確了未來金融改革的方向,包括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等。在筆者看來,上述改革的推進有助於人民幣早日實現基本可兌換,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同時,面對當前經濟疲軟的態勢與貨幣政策兩難,財政政策需要發揮更多作用。今年財政赤字目標尚有較大空間,財政存款高達4.8萬億元,此時增加民生支出,對於穩增長、調結構均具有重要意義。

  更進一步,為緩解當前貨幣政策困局,在金融改革加速推進之時,也需要財稅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協調配合。畢竟當前大量預算軟約束企業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與貸款主體選擇和價格定價難以市場化、貨幣政策傳導失效等密切相關。值得肯定的是,財稅改革與國企改革均是今年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旦能夠切實推進,必將有助於理順當前央行面臨的困境,緩解定向貨幣政策難以承受之重,並為中國經濟帶來制度紅利,支持今年7%的增長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93

聽言觀行:降準暫無望,降息仍可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205

聽言觀行:降準暫無望,降息仍可期
作者:孫海琳 朱曉明


報告摘要:

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表示“不搞大水漫灌”,繼續強調“定向調控”;周小川也表示”無意釋放過多流動性”,我們的解讀是:

(一)、大水漫灌和過多流動性的說法意味著降準概率不大,與我們此前判斷一致(預計二季度以前難以看到全面降準),數量型調控仍將註重”定向調控”;

(二)、不大灌不代表不灌,不過多也不代表不放,聽其言再觀其行,本周央行續作了2695億元MLF並新增了500億元MLF,且重啟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500億元,並有傳言稱央行還投放了SLO,這些都反映出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撫平節前資金面波動的意願,也明確了在投放流動性時采取定向工具而非總量降準工具的傾向;

(三)、李和周的講話雖打壓了降準預期但我們認為降息依然可期:首先,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仍是央行重任,央行也肯定了降息成效;其次,全球性的通縮環境提供了降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歐元區QE在即,美國加息預期降溫,加拿大降息,人民幣匯率短期已趨穩定;再次,上周末監管層出手規範券商兩融和銀行委托貸款業務,整頓杠桿過高和泡沫化的金融風險。如果能看到資本市場杠桿和泡沫壓力進一步減輕,在基本面總需求進一步走弱的環境下,再次降息依然可期。

上周食用農產品價格略有上漲,蔬菜價格漲幅縮窄,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保持平穩,肉類價格繼續走低;生產資料價格跌幅擴大。商務部重點監測的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平均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5%,比前一周漲幅縮窄1.4個百分點;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保持平穩,但禽蛋水產品及肉類價格回落。根據生意社數據,上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1.16%,跌幅較前周擴大0.44個百分點。所有板塊均出現下跌,其中橡塑板塊下跌2.10%,跌幅最大,建材板塊下跌0.1%,跌幅最小。


經濟和通脹均仍具下行壓力,逆周期調節有必要加碼: 2014年GDP7.4%達成政府工作目標,2015年目標或下調至7%。12月份工業增速低位反彈,社會消費零售穩中有升,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而基建投資欲上乏力, 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3%,不及預期的7.5%目標。中觀行業:價格延續跌勢,環渤海動力煤價連續下跌,秦皇島庫存高位略降,有色金屬整體維持下行趨勢;鋼價跌幅擴大,1月上旬粗鋼生產回升,化工及水泥價格延續跌勢;12月70城市房價環比降幅繼續收窄,上周成交量短期回落,BDI出現反彈。


正文:

一、居民消費價格


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回落。自1月12日至1月16日,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回落至204.25,環比下降1.1%,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回落至205.87,環比下降1.3%。


根據商務部的商務預報顯示,上周(1月12日至18日)食用農產品價格略有上漲,蔬菜價格漲幅縮窄,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保持平穩,肉類價格繼續走低。具體來看,商務部重點監測的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平均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5%,比前一周漲幅縮窄1.4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保持平穩,其中大米、面粉價格均與前一周持平;食用油價格平穩運行,禽、蛋價格小幅回落,水產品價格比前一周下降0.3%,肉類價格整體走低,其中豬肉、牛肉、羊肉價格分別下降0.3%、0.3%和0.6%。


而根據我們觀察的22省市豬肉均價,上周豬肉價格保持平穩。22省市豬糧比價上周保持在5.62%;仔豬平均價格略微上升0.1%至17.39元/千克;豬肉均價穩定在21.08元/千克。目前豬肉價格震蕩調整,一部分養殖戶仍在繼續出欄,而另一部分養殖戶由積極出欄轉變為適度壓欄;冬季豬肉傳統消費高峰逐漸來臨,豬肉消費需求將提升。上周壽光價格指數連續十一周上升,升至125.81,但漲勢放緩。




二、生產資料價格跌幅擴大


根據生意社監測的大宗商品漲跌情況,1月12日至1月16日,大宗商品價格下跌1.16%,跌幅較前周擴大0.44個百分點。所有板塊均出現下跌,其中橡塑板塊下跌2.10%,跌幅最大,建材板塊下跌0.1%,跌幅最小。


具體來看,橡塑、能源板塊分別下跌2.1%、2.09%,比前周跌幅分別擴大0.29個、0.37個百分點,其中橡塑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2種,環比下降18種,能源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2種,環比下降20種;紡織板塊環比下跌1.53%,其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種,環比下降的商品14種;化工板塊環比下降1.17%,比前周跌幅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9種,環比下降的商品60種;鋼鐵、有色板塊分別下降1.02%、0.89%,比前周跌幅分別擴大0.49個、0.47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板塊環比下降的商品18種,環比上升0種,有色板塊環比下降的商品14種,環比上升10種;農副板塊環比下降0.26%,環比下降的商品15種,環比上升的商品12種;建材板塊環比下降0.1%,環比下降的商品9種,環比上升的商品2種。



三、流動性觀察


央行肯定降息成效:上證報消息,1月15日央行調統司司長表示,初步測算去年11月底的非對稱降息大致能使新增貸款利率下降44個基點,同時透露央行的存貸款綜合抽樣統計系統顯示 2014年12月末企業貸款利率比年初下降5個基點,比三季末下降14個基點。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年初下降17個基點,較三季末下降9個基點。


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表示“不搞大水漫灌”,繼續強調“定向調控”;周小川也表示”無意釋放過多流動性”,我們的解讀是:


(一)、大水漫灌和過多流動性的說法意味著降準概率不大,與我們此前判斷一致(預計二季度以前難以看到全面降準),數量型調控仍將註重”定向調控”;


(二)、不大灌不代表不灌,不過多也不代表不放,聽其言再觀其行,本周央行續作了2695億元MLF並新增了500億元MLF,且重啟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500億元,並有傳言稱央行還投放了SLO,這些都反映出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撫平節前資金面波動的意願,也明確了在投放流動性時采取定向工具而非總量降準工具的傾向;


(三)、李和周的講話雖打壓了降準預期但我們認為降息依然可期:首先,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仍是央行重任,央行也肯定了降息成效;其次,全球性的通縮環境提供了降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歐元區QE在即,美國加息預期降溫,加拿大降息,人民幣匯率短期已趨穩定;再次,上周末監管層出手規範券商兩融和銀行委托貸款業務,整頓杠桿過高和泡沫化的金融風險。如果能看到資本市場杠桿和泡沫壓力進一步減輕,在基本面總需求進一步走弱的環境下,再次降息依然可期。


回顧:央行上周繼續定向調控,動用再貸款工具,並有傳言MLF續作。上周公開市場繼續無為而治,但市場傳言央行對MLF進行了到期續作,IPO並未導致資金面出現類似12月的緊張局面。同時,央行1月16日表示,增加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額度50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繼續擴大“三農”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引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整體來看,上周資金面仍較為寬裕,但不同期限資金價格漲跌不一:上周隔夜和14天回購利率分別下跌14.7個和20.6個基點,至2.62%和4.65%,7天和一個月回購利率分別上漲10.0個和1.1個基點,至3.88%和4.75%。


受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影響,上周國債中長端收益率下跌明顯。上周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下跌13.3個和14.3個基點,分別至3.50%和3.99%。10年期與1年期的國開債利差下降2.4個基點至15.65個基點。中短期票據收益率跌幅繼續擴大:3年和5年期AAA票據收益率分別下降17.5個和23.4個基點,至4.46%和4.53%。5年期AA+中票利差下跌10.42個基點至1.64%。長三角票據直貼和轉貼利率均呈現下降。人民幣匯率重新走強,雙向波動明顯。






四、宏觀經濟運行

(一)14年進出口未達標 15年難顯著改善


12月進出口增速均超預期,貿易順差有所回落但仍處高位。12月份出口增速9.7%,比11月份增速上升5個百分點;進口增速萎縮2.4%,比11月份增速回升4.3個百分點;12月份貿易順差496.1億美元,雖有所回落但仍處於僅次於11月和8月的歷史第三高位。


出口增速回升主要受益於北美和東盟地區需求改善。分地區出口增速基本反映出對北美的出口大增,對歐出口基本穩定,但對日本和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的出口明顯下滑;對東盟的出口增速是近幾個月出口的亮點,四月份以來一直處於正增長狀態,且增速呈現逐漸加快趨勢。12月一般貿易出口增速11.9%,連續4個月下降後出現反彈;加工貿易出口增速8.8%;機電產品出口增速11.6%,高新技術產品增速13%,雙雙大增。近年來加工貿易出口比重下滑和增速相對低迷反映了低附加值制造業的衰落,機電產品是中國高端裝備制造產品“走出去”的代表,出口升級意味著機電產品對低端附加值產品的替代。


進口增速回升但仍負增長,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內需低迷拖累較大,原油進口顯著增加顯示中國在增加戰略儲備,但儲備基地有限也意味著吸儲不可持續,油價下跌勢頭或短期難改。從累計數據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進口均價普遍下跌。去年全年進口鐵礦砂增加13.8%,進口均價下跌20.8%;原油增加9.3%,進口均價下跌4.9%;銅材增加6.2%,進口均價下跌5%。12月當月原油進口量超3000萬噸,創下歷史紀錄,綜合疲弱內需可判斷中國增加了原油儲備,但由於儲備基地有限,中國大量吸儲難持續,預計油價下跌勢頭短期難改。


貿易順差雖持續高企,但從過往數據看,預計新增外匯占款仍將低迷。從近期PMI新出口訂單和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的走勢看,短期出口增長勢頭仍有減緩壓力。


從全年來看,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3%,不及預期的7.5%目標,主要受外部需求複蘇緩慢、我國外貿的比較優勢不斷削弱和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下跌所致。預計2015年進出口增速目標將下調,實際增速將較2014年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驅動力主要來自美國經濟的穩步複蘇,但外貿比較優勢的削弱、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加大和新興市場經濟的不穩定性都將給進出口帶來抑制。







(二)中觀行業

1. 上遊行業


價格延續跌勢,環渤海動力煤價連續下跌,秦皇島庫存高位略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下跌0.19%,1月21日報收於505元/噸;焦煤價格連續五周持平於775元/噸。截至1月18日,秦皇島庫存環比下跌0.9%,收於687.78萬噸,1月至今的庫存均值為697.7萬噸,仍在700萬噸左右。6大電廠煤炭庫存繼續回落,環比下跌4%至1261.6萬噸,庫存可用天數為17.55天。銅價周內超跌反彈,有色金屬整體維持下行趨勢: SHFE銅、鋅、鋁、鉛金屬價格分別下跌7.43%、3.96%、1.93%,庫存變化分別-9.47%、21.44%、-5.48%。鋅價環比上漲0.08%,庫存下降5.08%。原油價格低位震蕩:截至1月16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小幅反彈至50.17美元/桶,WTI原油回升至48.69美元/桶。





2. 中遊行業


鋼價跌幅擴大,1月上旬粗鋼生產回升,化工及水泥價格延續跌勢。1月上旬重點企業粗鋼產量環比升高3.6%,增速高於歷史同期均值;上周鋼材價格延續跌勢,鋼材綜合指數環比下降1.97%,螺紋鋼期貨價格持續下跌,環比降1.84%,跌幅有所擴大;鋼鐵社會總庫存重回漲勢,周環比上漲2.68%;港口鐵礦石庫存持續回升,普氏鐵礦石價格環比下跌3.19%。春節前市場成交清淡,需求不佳,逐漸進入休市盤整階段。日均耗煤量持續回升,截至1月17日,日均耗煤量為72.26萬噸,比前周日均耗煤量環比上漲2.91%,高於歷史同期均值。多數產品價格持續下行,成本有所提高。全國水泥價格延續下跌走勢:上周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下滑,幅度為0.64%。





3. 下遊行業


70大中城市房價環比降幅繼續收窄,一線城市整體上漲;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房價同比仍下降。隨著10月份以來各地信貸政策陸續調整,加之11月21日央行降息,年底開發商為消化庫存加大推盤力度的多重因素影響,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創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繼續收窄。但由於去年同期房價基數較高,12月份房價同比仍然下降。


擴散指數繼續反彈: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6個,比11月份減少1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環比上漲的城市有1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0個,比11月份增加2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比11月份減少4個;上漲的城市有8個,比11月份增加2個。我們根據PMI原理編制了房價環比擴散指數。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比11月增加,二手住宅價格指數與上月持平,擴散指數觸底反彈,顯示房價下跌的蔓延趨勢有好轉跡象。


成交價格上來看,70城市房價環比跌幅收窄: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下跌0.4%,比10月份縮窄0.2個百分點,降幅連續四個月收窄;同比下跌4.3%,較11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同比負增長。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平均下跌0.3%,比11月份降幅縮窄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3.9%,比11月份降幅擴大0.6個百分點。


分城市看,房價出現分化狀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回升0.1%,結束連續7個月的負增長;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回升0.4%,連續三個月回升。而二三線城市房價仍在下跌,跌幅緩慢收窄。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房價環比上漲1.2%,上海環比跌幅最大,為0.3%;廣州和北京緊隨其後,跌幅均為0.2%。同比方面,廣州跌幅領跌一線城市,為4.7%,其次是上海,跌幅達到3.7%,北京則跌2.7%。


上周30大中城市成交面積環比繼續回落,雖高於歷史同期環比表現,但低於去年新年表現。2015年開年受開放商推盤放緩影響,環比持續回落。上周,30大中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跌6.5%至387.38萬平方米,較前周增速回升3.6個百分點;同比減少18%,比前周回落1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一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下跌9.6%至86.59萬平方米,環比增速回升3.6個百分點,同比增加40.1%,同比增速回升10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減少9.1%至187.7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0%,增速回升2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增加1.0%至113.0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4.7%,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


廈門16日起全面取消限購,144平米以下不再受限。央行年度工作會議強調“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基調偏寬松,房企資金鏈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利好樓市進一步回暖。






來源:宏源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6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