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紅 Cult:港孩@崩壞

1 : GS(14)@2011-01-06 21:59: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79&art_id=14835319

香港,亞洲國際都會,繼港男港女後,最新近的特產,叫做「港孩」。這詞由黃明樂所創, 09年寫成《港孩》一書,引起廣泛議論。近日屈穎妍把自己專欄結集成《怪獸家長》一書,再把問題深化:到底港孩是怪獸?還是家長是怪獸?她說,是香港的教育制度。「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孫名揚,而是孫中山。」

記者:何兆彬
攝影:王文忠

屈穎妍
資深傳媒人,三女之母,丈夫為創作人林超榮。現在浸大新聞系教專題寫作,另撰寫專欄,最辛勞的工作是每天下午一到四點,化身為怪獸家長。

黃明樂
前政府 AO,曾任梁家傑競選經理。後退出政府,撰寫專欄,在港台任節目主持,及在樹仁大學任客席講師。
一打仗港人死硬

屈穎妍說,港孩是個寫不完的題目,她一邊寫,一邊收到讀者電郵,告訴她更誇張的港孩故事。最驚人一個,是一個後生仔要去見工,最後自己沒去,卻由母親代見。「再寫下一本,也許我會訪問老師。」一切就由學校談起。

屈:其實返學不只是學知識,而是學生存。我常說,如果現在要打仗,那麼第一梯隊要死的就是香港人。不是要崇洋,但你睇《 Lost》,美國人?到孤島上,也會懂得生存技能,日本人也一樣,但香港人完全沒有的。除了學校教的,我們甚麼都沒有學,如果有這種事發生,是不是家長去應付呢?這麼難得,為甚麼不讓他們自己去應付呢?

黃:我常教話劇,每一次有表演,開演前就不斷會有家長開車把戲服、道具送到來學校。其實忘記帶東西很正常,正好就去學執生了。

屈:有句老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的小孩子為甚麼做不了人上人?那是因為他們不能吃苦。近年天氣冷了,我見到有家長一見小朋友放學,馬上要他們穿上第二條褲,但其實香港有這麼冷嗎?這裏又沒有下雪!這讓我記起一個在芬蘭的故事,一對台灣媽媽移民到當地,孩子上學,規定早上八點就要到學校門口,但不得其門而入,要一直待到九點學校才會開門,她馬上想投訴:若我孩子得肺炎了怎辦?但她發現只有自己想投訴,沒有其他人投訴,原來大家都習慣了。八點就要你回來,就是要你學習去等、去耐冷,不久這母親也習慣了。

黃:我們常說怪獸家長、港孩,到後來也不知道是雞先還是蛋先。因為小朋友驕縱,所以我們就更疼他們。有時我想,責任到底是不是自己呢?教大學時,有些 19-21歲的大學生,其中有一個跟我「求分數」,他說:「老師,你的指示不清楚!」我說測驗時你不來問?他說:「唔知呀!」課後呢?「我趕時間走嘛!」課前我有早到呀?「我沒有空呢!」當我們見到小朋友也這樣,見到家長罵航空公司也不奇怪了。
港孩出名有三低

屈:剛剛明樂談到學校,好像我們在聲討學生,這樣似乎不公平。現在我們看大家湊細路,不是一個人湊,而是兩三個人湊甚至全家出動,很難不變港孩。明樂說港孩有三低(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抗逆力低),我看家長出名要求高──香港的小孩個個都瓣瓣厲害,甚麼都懂,奧運選手一樣訓練,但我們出了幾個奧運選手?香港小孩參加奧林匹克數學比賽常拿冠軍,但香港出過幾個數學家?人人都想贏在起跑點,但為甚麼不贏在終點呢?這是龜兔賽跑的道理。
好多人說人生是有 Quota的,那麼吸收知識也是有 Quota的。我見好多小朋友 1歲就開始學習了,看英文書甚至法文書,也許 15歲 Quota就用完了,坐港鐵你們見到有幾人在看書?
我常說不要埋沒了小孩的童年,你看如今的細路都沒有童年,放兩星期聖誕假,節目都排滿了。我認識的朋友小孩,滿 1歲就要上學了,我們童年時由 1歲到返學還有好幾年呢,那幾年玩耍也是學習,例如跟別的小孩搶玩具!我常跟女兒玩樂,當然她們浪費了好多學業,但她們有個快樂的童年。

黃:對,有時候我們回想,童年時學過最深刻的,也許都不在學校裏學的。有一個朋友的兒子才 6歲,有一次家長見到他跟表哥在商場玩開門關門,本來家長見到一定會罵,但他心裏想一想,不如我多看你一會,結果不到三分鐘,兩個小孩就說不如我們看看有幾人會說 Thank You!其實這就是一個學習過程,也許他們就歸納出原來外國人比較會說 Thank You,上一輩人也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太心急了,很快想有答案,想小孩子做偉人,但我們看高錕,也是小孩時自製「炸彈」,其實沒有人在三歲時有人告訴他們要做甚麼。

屈:學校真的很無助,有時我們會看到問題在於教育制度。我們一邊在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同時,你會發現原來考體藝,要有 Band 1的成績才考到,連黃金寶、黃蘊瑤也不會考到吧!我看我女兒的功課,怎麼那些數是我兩公婆完全不會的呢?我家姐做銀行,連她也不會做!所以也不能怪家長把小朋友送去補習,因為那是他們能力以外的。小朋友現在讀三年級的書,原來等於我們年代的中一!朋友告訴我,香港小學畢業,其實在外國就能考大學了!這樣子下去,家長又發癲、老師小朋友也發癲。

黃:而且這樣下去,小朋友是會沒有感覺的。我教通識,叫學生把香港的聲音、畫面、氣味記下來。結果中學生聲音只記得「毋忘六四」、「遊行」,氣味只記得「人逼的汗味」,這都是社會書教的東西;但小學生會寫聞到魚蛋味,商場聞到天拿水味,學校聞到同學臭汗味,回家聞到媽媽煮菜的香味,這些都是生活的感覺。當你告訴小孩子,所有不能得分的東西都不要記,他會連生活感都沒有了。

屈:我女兒 7歲時有一次作文,題目是「我遇見……」,她寫自己與兩個姐姐在沙灘 BBQ,遇上一隻獅子,獅子跟她們要食物,但吃完了都未飽,她仨就帶牠到茶餐廳。我覺得蠻有創意,但老師的評語是「獅子是不可能出現在沙灘」——因為這是拿不了分數的,所以老師被迫要這樣教你。
聽起來很悲觀,好像都是社會的錯。但我認為人要自求,雖然我也是一個怪獸家長,我覺得要盡量放手。我看過一篇文章,說「手提電話就是父母與子女剪不斷的一條臍帶」,有乜事你都會 Call佢!如果在從前,小朋友上課你就聯絡不上了,有時候我們真的要讓他們碰釘,要放手吧。

黃:十幾年前我們流行說 EQ,因為 EQ高的人是比較吃得開的,開心些、處事圓滑一些。怎樣測試呢?我們會放十樣食物在小朋友面前,若然他能夠最後才吃最喜歡的,就會多一份獎品。 EQ高的小朋友就會有計劃,也許是先吃最不喜歡的。原來 EQ高的小朋友,就是有一種等待。

屈:如果小朋友成長能快樂,是很難變壞的。我看過黎耀祥說,你寧願在一間好學校做壞學生,還是在壞學校做好學生呢?中國人說寧為雞口,莫為牛後。如果 Band 1辛苦,那是不是在 Band 2做一個好學生比較適合呢?
變態社會變態家長
放大圖片
■近日英國大雪,學生被困機場,屈說此事及軒哥在學校派錢兩件事,可見港孩的問題快要引爆。

■近日英國大雪,學生被困機場,屈說此事及軒哥在學校派錢兩件事,可見港孩的問題快要引爆。
12345678910

屈:其實我自己也是個怪獸家長,每天一到四點我就要催:快些做啦!因為我有三個女兒,不催她們就真係墊屍底。雖然說要放手,但也劃了一道底線,就是不能留班,不要不及格。

記:怎麼看體罰呢?

屈:打手掌當然會。但你要想想,她們一天十幾個鐘,由朝早八點,放學後還要學游水、補習,這其實是虐待呀,怎麼沒有被人告呢?我老公仲衰,他見到功課好深,就說:「唔識做唔好做啦!」哈哈。小朋友返學很辛苦,沒甚麼時間,有一天她回來很累了,我叫她「去放狗啦」,她說:「又放?牠天天可以去街,我都無得去街!」我想想,也對哦。

記:你說過,香港家長都喜歡在起跑點贏,而你認為應在終點贏。怎定終點?

屈:看你自己吧,我覺得就算她以後在尖沙嘴替人畫畫,也可以是成功的。我老公說只有兩件事是不能做的,一是做香港小姐,二是入黑社會。

記:最終你認為是家長怪獸?小朋友怪獸?還是教育制度?

屈:是教育制度。我常想,如果香港有一百萬家長大遊行,政府會否正視這問題?我看過幾本關於芬蘭教育制度的書,曾經一度芬蘭也像香港一樣走錯了,但徹底改革後,如今的學生是全球最高的,學生的理想,第一位都是做老師。我常說香港的教育不是要孫明揚,而是要孫中山,要把它全盤推翻。

黃:對於我來說,現在很多價值觀已被扭曲了。因為現在是功利主義走到了極端,寵愛、投訴文化走到了極端,這都令家長變得更變態!

黃明樂《港孩》的十個特點

一、外表早熟、心智遲熟。
二、很喜歡玩,但無甚興趣。
三、對大部份事情最普遍的反應是沒有反應。
四、擅於「看見」,不擅「閱讀」;擅於「收聽」,但從不「理解」。
五、渴望被注意,但又沒有面對群眾的信心。
六、甚麼都不在乎不介懷不思考不要求,典型答案是:不知道。
七、沒有責任感、沒有自理能力,同時也沒甚麼好奇心和慾望。
八、不珍惜學習,不嚮往長大,不怕悶,只怕辛苦。
九、精於計算結果,毫不享受過程。
十、本性善良,不吃人間煙火,當然也未經任何苦楚及傷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28

讓孩子變成不一樣的港孩 張嘉雯

1 : GS(14)@2013-07-17 23:20:06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F%E5%AD%A9/102062
一個勤力的媽媽,雖然因上班而沒機會天天見到兒子,卻沒有讓他變成無管束的放任兒童。
「我早出晚歸」、「我沒時間教」、「他不聽我說」……都是我常聽到的「家庭問題」,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告訴我因為種種因由,而終日獨留在家或只與傭人度日的孩子變得任性,常亂向父母發脾氣,甚至喝罵,自理能力低,及隨時隨地只愛以電玩為伴的「港孩」。
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懷和聆聽,小孩子更是特別需要,若經常得不到滿足,會漸漸由渴望變成失望,由失望變為憤怒。結果,以亂向父母發脾氣、反抗不服從、事事反駁來宣洩。
以為安排傭人把孩子照顧周到,便已盡了父母的本份,卻害得孩子自理能力低。愈感到內疚,愈讓孩子擁有最多和最好的,結果以物質來反映關係,以電玩為伴,比跟父母溝通更快樂,漸變成即使同枱吃飯也是零交流,隨時隨地以電玩為伴的「港孩」。
相反那個勤力的媽媽,即使只有半天休假也會好好把握。一頓親子午餐,是最好的溝通與交心時間,不是問孩子的成績和功課怎樣,而是關心孩子的感覺,以及聆聽他的學校生活,同時讓孩子瞭解自己在工作上的感覺。
讓孩子成為不一樣的港孩,她跟兒子玩樂半天,用的是感情,不是以沒情感的物質取代。(三之一)
2 : qt(2571)@2013-07-17 23:25:12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3 : GS(14)@2013-07-17 23:47:54

2樓提及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無計,香港d地獄公活是咁
4 : qt(2571)@2013-07-18 06:51:46

3樓提及
2樓提及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無計,香港d地獄公活是咁


乜無計, 一係唔生, 生就要一個留係屋企揍, 咪整舊垃圾害人累物
5 : GS(14)@2013-07-18 23:38:53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無計,香港d地獄公活是咁


乜無計, 一係唔生, 生就要一個留係屋企揍, 咪整舊垃圾害人累物


咁又講得幾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55

K1面試廣告嚇親呂校長芬蘭6歲先學字港孩葡萄

1 : GS(14)@2015-04-25 08:45:04

活學教育以一張小女孩哭泣照,加上「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字句,宣傳其幼稚園和小一面試班,惹來網民炮轟。因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而多人認識的元岡幼稚園校長呂麗紅接受《壹錘定音》訪問時,批評該廣告殘忍,坦言看過後感到心痛。相比香港,德國和芬蘭兩國的幼兒教育制度較受好評,記者翻查資料,發現兩國都重視幼兒輕鬆學習,其中芬蘭幼童更於6歲才要正式學習字母。呂校長稱從WhatsApp收到友人傳來該面試班廣告的圖片:「係幾殘忍,睇完好唔舒服。」她認為小孩面對競爭屬成年人的主觀想法,該廣告是把大人的事加諸小孩身上,直言感到有點心痛。不過她亦指這類面試班有市場,是因為現時教育制度存在惡性循環:小孩的面試表現必須非常突出,才有望獲取錄;學校面試時也非單純看小孩個性或需要,而是挑選最理想的、能幫助學校的尖子才取錄,市場自然對這種面試班有需求,她直言對此現象感到悲涼。談到最「離譜」的面試內容,呂校長指有些幼稚園會要求兩歲小孩串英文生字,然而他們這方面的認知能力根本未發展好,批評內容不合理。她更聽聞有學校在面試時旁敲側擊地探聽小孩的家境:「問你係搭乜嘢交通工具嚟,揸咩車呀,咩牌子呀,有冇司機呀咁樣。」結果家長要有相應對策,如教小孩答「爸爸車我嚟」。呂校長認為家長及學校為應付面試而催谷小孩,已超越小朋友健康發展的安全區域。至於這類面試班是否有成效?呂校長反建議家長抽時間帶子女到公園或其他地方,與其他小孩玩耍,訓練社交能力和鍛練膽量,不要整天躲在家,他們日後出席面試時將會更從容不迫。她補充,若家長過分要求子女參加面試班,每次下課後又要求子女回答學習了甚麼,長遠下去會使親子關係變得很枯燥。德國和芬蘭的幼兒教育近年受港人肯定,其實兩國都主張要小孩以活動教育方式輕鬆學習,不鼓勵課堂式灌輸。以德國為例,幼稚國教師會帶幼童參觀不同地方,如到警局介紹警察和如何報案,到跳蚤市場教導買東西方法等,讓他們學習生活。另外,芬蘭為6歲或以下兒童提供幼兒教育,以及為年滿6歲的兒童提供一年制學前教育,全部屬免費及自願性質。芬蘭兒童在幼稚園的學習以遊戲為主,小學前毋須學習寫字,學生能力仍能在國際評估指標(PISA)中名列前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5/191251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05

港孩教育開支世界第一

1 : GS(14)@2017-07-01 10:39:40

【明報專訊】港媽金句「贏在射精前」一度成為全城熱話,為咗令子女踏上成功之路,香港父母真係可以不計成本。匯豐調查發現,港孩教育開支原來係世界第一。從小學至大學本科,香港父母用於子女教育嘅總開支是15個國家或地區中最多,包括學費、教育書籍、交通及住宿嘅總開支達到13.22萬美元(約100萬港元)。

總開支近百萬

調查喺15個國家同地區訪問8400位家長,88%嘅受訪香港父母表示,現正或曾經支付私人補習費;超過四分之一嘅香港父母表示,正在或曾經減少自己嘅長期儲蓄或投資供款,以上兩項均排名全球第三。不過只有19%嘅香港家長有特設教育儲蓄或投資計劃作為子女教育經費,比例低於全球21%,而中國內地?個比例高達43%。

設教育儲蓄低全球平均

匯豐就話,香港家長為咗令子女嘅未來有好嘅開始,更願意付出額外努力,但係可能忽略其他方面,提醒佢哋亦都要關注自身退休需要。上有老,下有小,仲要考慮自己退休事,唔怪得壓力要爆喇。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14&issue=201706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06

【專題籽】唱跳演戲瓣瓣掂 港孩參演百老匯音樂劇

1 : GS(14)@2017-10-22 16:37:20

有別於以往的歡樂音樂劇,Nicolas在《沙漠女皇巴士團》以內心戲表達對父親的思念。



【專題籽:港情講趣】百老匯音樂劇《沙漠女皇巴士團》現正在香港上演,有本地小演員被邀請參演這場華麗經典音樂劇,12歲的余岷軒(Nicolas)就是其中之一。三歲開始跳舞,熱愛表演的他今次挑戰「大人音樂劇」,演活主角「變裝皇后」的兒子一角。



個子小小的Nicolas跳起舞上來有板有眼,「我三歲開始跳芭蕾舞,五歲開始表演。」他的芭蕾舞演出經驗非常豐富,並不是隨隨便便的「柴娃娃」表演,而是香港芭蕾舞團製作的《胡桃夾子》和荷蘭國家芭蕾舞團的《灰姑娘》。 


演「變裝皇后」兒子 自行在家摸索練習

今次的劇目《沙漠女皇巴士團》講述三位男扮女裝的藝術家跳上巴士,從悉尼出發到澳洲內陸的賭場表演,Nicolas飾演的正是劇中主角「變裝皇后」Tick的兒子Benji。今次是Nicholas第二次演出舞台劇,戲份不少,其中一場講述他和爸爸重聚的一刻,另一場在床邊說故事和大唱大跳。Nicolas說今次的表演是他的挑戰,音樂劇一眾星級演員一直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首場前幾天才到埗,和本地的小演員第一次見面,「信心比之前表演稍微少一點,之前參演過的演出有一、兩個月讓你準備,練得很純熟。」他又說:「我以前的表演都是『好小朋友』的。」他說的是今年4月參演香港青年藝術協會製作的《Melodia》和三年前參演的《孤雛淚》,同場的演員和舞蹈員都是小朋友和青少年。「今次是講述成人世界發生的事,所以不一樣。」不過他認為最難的還是綵排時間較短。對於小演員,一般本地藝團都會指導他們如何演繹每一場戲,今次的監製則要求小演員自行練習,「要自己摸索囉,從面試至第一次綵排都有兩、三個月左右,我需要在這段時間背台詞、練歌,也要熟悉劇本的指示,甚麼時候說對白、如何說及配合甚麼表情。」12歲的他對答老練。Nicolas在家練習,有時會叫爸媽一起看,「例如台詞方面他們會說哪裏做得不太好,給具建設性的意見;而且爸爸很會唱歌,他會教我如何唱,如果不會唱,便用琴彈奏旋律。」這套「大人音樂劇」涉及同志議題,讀國際學校的Nicolas說學校平時都會有LGBT Day和嘉年華會引起學生對這些議題的關注,「老師都會跟我們說如果你真的是同志之一,也不用怕。」這些經驗讓Nicolas更明白同志的心態。  



余岷軒(Nicolas)(右一)在2014年參演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製作的戲劇《孤雛淚》。

Nicolas參演過《胡桃夾子》和《灰姑娘》等經典劇目。

自小學舞的Nicolas(右二)和一眾演員又唱又跳。


被香港演藝學院破例錄取入青年精英舞蹈課程,成為13年來最年輕學員。


演藝學院破例錄取 講師:他很有熱誠

Nicolas熱愛舞台表演,9月初參加了香港演藝學院青年精英舞蹈課程(Gifted Young Dancer Programme,GYDP),逢星期日都要連續上課四小時,接受專業舞蹈培訓。小男生反而很興奮,「是很好玩、很專業的,逢星期日跳四小時,有不同舞種,可以試一些我未跳過的,例如爵士舞和中國舞。」GYDP專為14至18歲、賦舞蹈才能的青少年而設。年僅12歲的Nicolas獲破例錄取,成為13年來最年輕學員。課程負責人暨學院高級講師劉燕玲(Stella)對Nicolas讚不絕口,「當時面試的評委除了我,還包括院長和各科系主任,所有老師都給他最高分數。」她特別欣賞Nicolas的特質,「我覺得他很有熱誠,跳舞時精神很集中,不會害羞,也不會很誇張地突出自己,卻非常搶鏡!」



Nicolas在百老匯音樂劇《沙漠女皇巴士團》飾演主角「變裝皇后」的兒子。

「今次正式綵排時間短,成為最大挑戰。」

記者:列淑華攝影:伍慶泉、劉永發(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7/201848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20

【文化籽】港孩扮小漁民 講香港仔故事

1 : GS(14)@2017-11-05 17:32:30

一眾大小演員將會在香港仔郊野公園的10個導賞點作話劇導賞,講香港仔的故事。

【文化籽:港情講趣】講歷史不是大人專利,小朋友都得㗎。一班六至廿四歲的年輕人將會在11月中舉行的行山籌款活動以話劇導賞,呢個扮小漁民,嗰個又做紙廠員工,重現香港仔水塘和郊野公園的小故事。


在香港仔郊野公園舉行的籌款生態遊「華懋行2.0」以歷史文化和環保作主題,由專門策劃香港徒步旅行的文化機構「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編排適合一家大小的行程,全程設置10個導賞點。「活現香港」代表王美玲(Meiling)說:「香港仔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仔未必個個都知,例如水塘本身屬私人擁有;以前水上人聚居這一帶,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習俗都鮮為人知。」今次的路線由香港仔水塘入口起步,直至灣仔峽公園為終點,全程約3.4公里,是香港最早開拓的郊野公園之一,1977年已被政府劃定為郊野公園。採訪當日,參與導賞的多名小演員都說以前有去過,六歲的曾朗分享,「之前來行山和吃東西。」今次朗仔和九歲姐姐曾穎輪流飾演「大成紙廠」的員工,將會在香港仔水塘主壩附近作角色扮演。水塘原先是「大成紙廠」的私人水塘,十九世紀末曾因旱災,義務為香港仔和鴨脷洲一帶居民每日穩定供應六萬加侖食水。朗仔在話劇中問:「甚麼是加侖?」語氣疑惑,綵排時更不時念錯作「甚麼是嘉頓」,姐姐在旁笑說是麵包牌子,兩姊弟笑呵呵後再來過。曾穎說她本來也不知道這水塘故事,看了劇本才知道當時政府很看重水塘,又為水塘加建設施,現在要介紹水塘故事給行山人士,「好難!」Meiling也說寫劇本時未知小演員的年齡,內容和用字要多番調節,「要小朋友記對白是最大挑戰,試過把兩句完整對白改成簡單片語,但都很想小朋友知道原來我們的城市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再把故事延續下去。」

角色扮演 認識漁民水上文化

另一邊廂,九歲的梁柏霖在「匯友亭」飾演小漁民,和戲中的漁民爸爸分享水上文化故事,他問:「爸爸,我們過兩天是不是去『大舊艇』?」他口中的「大舊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歌堂躉」(或稱「歌堂船」),是水上人結婚和擺大壽的地方,有人在船上唱歌表演,後來慢慢發展成我們現在認識的海鮮舫。漁民爸爸這天介紹到「歌堂躉」喝喜酒有分別五時及六時多開席的頭圍和尾圍,「最大的『歌堂船』更可擺到15圍,有錢人認為分兩圍擺30圍酒席,這樣才夠架勢。」Meiling說活動又希望培養小朋友自小便有環保意識,本港每年自然蒸發的水量是3,000萬立方米,事實上,本世紀末本港氣溫將會上升攝氏一至六度,「全球暖化的極端天氣下,香港仔水塘將會在2057年消失。」


充滿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特色的主壩已被列入法定古蹟。

為了解決港島西區食水問題,政府於1920年代決定向「大成紙廠」購買水塘,並改建成上下兩個公共水塘。

九歲的梁柏霖飾演小漁民和漁民爸爸(彭霆峯飾)分享水上人的「歌堂躉」文化。


身穿黑衣的蜑家人在船上生活。習慣不穿鞋子,上岸如是。

香港仔向來是水上人聚居的地方,圖為1966年香港仔艇戶和石排灣邨俯瞰圖。

上世紀二十年代已出現的「歌堂躉」正正是現在海鮮舫的前身。


香港仔郊野公園是港島唯一設有輪椅徑的行山徑。

一班經過面試甄選的大小演員多次排練,準備為5,000名參加者作導賞。



華懋行2.0日期:11月19日路線:香港仔水塘入口至灣仔峽公園受惠機構:全數款項捐贈予世界綠色組織推行的「校園用電審計研究」計劃善款:每位參加者$1或以上截止報名日期:11月6日活動詳情:https://www.chinachemecowalk.com/記者:列淑華攝影:劉永發(部份圖片由「香港舊照片」及受訪者提供)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2/202013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