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開闊自己心胸 應對「番茄醬效應」 黃國英

1 : GS(14)@2012-08-01 09:31:32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1152
「當你倒番茄醬時,起初玻璃瓶口上,一點動靜也沒有。然後出來了一丁點兒,接着一大片番茄醬重重地落在碟上,弄得到處都是。從沒有,到略有一點,然後到處都是,這就是番茄醬效應。」研究變化的趨勢學者,最喜歡用這個現象,去理解世界大事。Mangus Lindkvist作為其中一員,在著作「意料之外」(The Attack of the Unexpected)中,也花了不少篇幅介紹。大至全球、一國,小至公司、個人,事情發展的進程,都有番茄醬效應:最初的發展,差不多像水平直線,微微上升,或平平無奇;然後卻突然垂直上升(或急降)。這種情況極具迷惑性,在大事臨頭之前,多數只會懵然不知。
科技發展中,這類例子多不勝數。以「光亮」為例,從古到近代,買「光」是昂貴的消費(成語動畫廊之鑿壁偷光),雖然油燈、煤氣燈等推陳出新,但折算番工作一小時能買到的光,數千年來竟苦無寸進。但一有了電和燈膽,照明價格隨即跌至以往的十萬分之一,平到經濟學家認為,再用每工時收入去可購買的照明時數,意義已不大。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形態;Twitter、Facebook(FB)的用戶人數;星巴克(SBUX)高增長期的分店數目;又或是商品(如近日的玉米期貨)受天災影響時的價格,莫不如是。
我們很難應對番茄醬般的世事,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我們對未來的心理預期,大多是一條直線,例如坊間的股票增長模型,大部分是以某年為基準,一年增加X%,年年如是地推升。而真實世界中,帶來最大利潤或損失的事情,多是按拋物線的勢態登場。套用一位專家之言:「所有金融史上的重要事件,必然超出兩個標準差(S.D.)之外。」
用不同方案細細注博
除此之外,「落錯注」也是另一大問題。「番茄醬效應之所以難以預測,並不是因為小事情突然改變了世界,而是在於大多數事物,都是渺小而不重要;只有極少的一部分,能夠成為超級新星。」Mangus以電腦為例:很久以前,已經有頗多人認定電腦將風靡全球,他們早着先機,全力學習程式BASIC。最後電腦的發展,遠超原本的想像,但辛苦學來的技能,卻完全過時,一無所用。我們熟悉的中國故事,也是一樣,預測到的人不少,真正投資而受惠的卻極少,反而受傷者眾。
面對將會不時出現的不確定性,還是有些準備可作。首要當然是放棄對精確的追求。不時承認「我不知道」,開闊心胸,當突發情況出現,心理上也較容易接受。另一方面,Mangus提醒道:世界充滿意外,難免會錯過許多一時的潮流,要允許在成功前經歷數次失敗。例如就算找到一個自己認為是很好的投資主題,最好仍是多道並進,用很多不同的方案,細注去博。用這種期權式或創投基金式的思維,較有可能持續至成功,至少不會一下子受創太深。
2 : Wilbur(1931)@2012-08-01 09:38:16

作為香港人,我會稱之為「蠔油效應」!
3 : GS(14)@2012-08-01 09:40:10

買唔買蠔油呀,我有平賣的名牌蠔油啊
4 : kobe bryant(28492)@2012-08-01 10:09:22

作為一個印度人, 呢個係神油效應..
作為一個阿拉伯人, 係石油效應...
作為一個中國人, 可能係地溝油效應...

希望中國既運動員無食地溝油啦~~
5 : GS(14)@2012-08-01 10:10:33

豬肉都唔敢食,食地溝油,我國的同志是不會吃這些東西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22

陸振球:駕馭周期 開闊眼界

1 : GS(14)@2017-04-03 09:45:47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81&issue=20170403【明報專訊】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地產(1113)4個月內進行第三次收購巨額非地產資產業務,今次是以164億元買入加拿大家具設備公司Reliance Home Comfort,該公司主要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提供包括熱水爐及暖氣、通風、空調等保養計劃及服務。

長實地產表示,收購目標的固定收入與現金流將有助平衡物業市場之周期影響,有利穩定派息,並指其符合公司開拓新業務範疇及爭取其他收入來源的策略。

投資王道,自然是希望能低買高賣,並盡量取得平穩的增長,其中一個方法,便是配合經濟周期,最好是在接近周期底部買入,或至少避免在周期頂部接火棒。

李超人最近表示香港樓巿在一兩年內難跌,但也指出現時樓價過高,不宜炒賣,長實地產的年報也表示以現時樓巿周期,投資地產難有合理回報,所以要留意其他非地產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香港樓巿自2003年展開升浪至今,已升了14年時間,從周期角度分析,香港樓巿近期雖熱火朝天,但也相信已接近周期頂部,如想尋求倍計的賺幅,便可能要效法李嘉誠在香港的「磚頭」以外,尋找新的投資亮點,《明報》舉辦的「倍升股專家教投資」課程,教授如何低買高賣,配合周期發掘倍升股,即將截止報名:http://link.mingpao.com/50275.htm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52

陸振球﹕愈老投資視野愈開闊

1 : GS(14)@2019-05-06 08:04:18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067&issue=20190506
【明報專訊】不少人都有留意股神巴菲特上周六在股東大會上的發言,藉此為後巿投資尋找「線索」。筆者因為工作關係,平日也極為留意巴菲特的最新投資取向,比如股神最近便宣布在中東開設了Berkshire Hathaway HomeServices Gulf Properties,並同時開始投資科技股王Amazon。

筆者翻查數據,中東如阿聯酋的樓價較2015年高峰平均下跌了約四分之一,相信股神覺得油價再大跌機會有限,中東經濟會復蘇,而當地樓價調整後已有投資價值,也反映其投資不會受地域限制,筆者覺得有趣的是,香港人人都對本地樓巿信心十足,為何股神不買香港磚頭而對中東的房產有更有興趣?

股神過往少有投資科技股,說是因為不明白科技股的業務,但近年已漸漸有所改變,雖然早期有投資如IBM等的失敗經驗,但近年買入的蘋果股票卻大賺,近期更大手買入Amazon,自言是公司的投資團隊所決定的,但沒有股神首肯又豈會成事?令筆者佩服的是,股神不單投資科技股似愈來愈得心應手,而且他一把年紀亦不會被過往思維或言論所限,當遇上就過往較少投資的科技股時,也不會放過機會,就如以香港地產發大達的李嘉誠,不也是願意接納各種新的投資範疇?

股神巴菲特和李嘉誠,在不少人眼中年事已高,但他們反而能接受新事物,大家又能不能年歲愈長,愈能開闊投資視野?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6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