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看科技公司愚人節怎麽玩兒。

愚人節營銷究竟要不要做?科技公司對此有不同看法。一些科技公司就認為,這樣的營銷不過是在刷存在感,刷了是白刷、做了是白做。不過,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加入這一行列,BAT等有精力和資源的巨頭,今年更是多個部門齊上陣,從“發布”一個產品到“發布”一堆產品。為什麽科技公司越來越喜歡在愚人節期間跟大家開玩笑呢?

參與愚人節營銷的有增無減

今年愚人節營銷有數十個案例,先挑選一些比較受關註的,一一剖析。

1、騰訊與NASA合作推出衛星WIFI計劃。

2016年4月,騰訊正式宣布與NASA和CNSA合作,打造衛星WiFi計劃。項目組準備通過衛星,讓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用戶都能連接免費WiFi。“這會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但並非不可能。”騰訊MIG項目經理表示,項目需要數百個小型衛星,用低軌衛星組成衛星星座,以此提供互聯網,覆蓋偏遠的地區,包括亞馬遜叢林、塔克拉瑪幹沙漠、青藏高原、南極等任何地方。

tengxunwifi

點評:

這個腦洞不算大。幫助偏遠地區人們上網,Google、Facebook早都在做,並有了實際行動,他們分別用熱氣球、無人機等方式來作為接入點,這並不是愚人節玩笑。

並且,騰訊的“idea”更早之前就有人去實踐了:1997、1998年,美國銥星公司發射了幾十顆用於手機全球通訊的人造衛星,這些人造衛星就叫銥星。銥星移動通信系統是美國銥星公司委托摩托羅拉公司設計的一種全球性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它通過使用衛星手持電話機,透過衛星可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撥出和接收電話訊號,因為覆蓋、容量、成本等問題,這一系統並不具備可用性。2000年3月銥星公司宣布破產。GSM系統成為移動通信系統的基礎。

2、騰訊用AI(人工智能)挑戰谷歌阿法狗:用麻將決勝負

騰訊公司在今天宣布,研究長達11年之久的人工智能系統“Betae”已結束封測,即將上線投入應用,並正式向谷歌公司的“Alphago”就麻將項目發起挑戰。研發人員稱,Betae內部開發代號為貝塔鵝,其主要工作原理為“深度學習”,通過合適的矩陣數量,多層組織鏈接一起,形成神經網絡“大腦”進行精準複雜的處理。

tenxunmajiang

點評:這一腦洞不大。借勢AlphaGo倒貼合熱點,但“與阿爾法狗挑戰麻將”有違科技常識,因為人工智能解決的是“計算依賴性問題”,比如圍棋。對於“石頭剪刀布”“紮金花”“麻將”這種“計算占次要因素,運氣占主要因素”的比賽,人工智能沒有任何優勢,只會按照既定規則出牌。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最積極的巨頭非百度莫屬,阿里則有阿里雲這一技術類業務,騰訊是時候加快步伐了。

3、阿里雲發明量子智能技術,可同步人的大腦。

Me2是S-Lab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借助最新的量子智能技術,Me2能夠實現對大腦的完美同步,在數字世界中擁有同你一樣的記憶、思維習慣、價值觀,甚至是IQ和EQ。作為一種個性化的人工智能助手,它能夠輕松自如的代替你在網絡上處理一切事物。比如:你在開車,它可以幫你聊天;你在睡覺,它可以幫你處理郵件;你在工作,它可以幫你買買買。為了佐證這一技術實現的可行性,阿里雲還引入了“量子糾纏”等高深技術和專家站臺。

阿里雲Me2 (5) (1)

點評:

這個腦洞相當大。量子計算本來不算腦洞,這一領域有著名的加拿大D-Wave公司,它的量子計算機已被Google采購用來進行研究。中國阿里雲在去年與中科院聯合成立量子計算實驗室,共同開展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瞻性研究,研制量子計算機。因為不再利用經典物理知識,量子計算機被視作下一代計算機技術,速度將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快百億億倍,相當於中國人每人都能分到幾億臺天河二號。計算能力的提高將帶來更多應用,譬如基因破解速度更快。

阿里雲腦洞大的地方在於,它提出了“腦複制和同步”這個概念。雷·庫茲韋爾因其著名的《奇點臨近》一書以及奇點理論聞名於世,他認為2045年機器將超越人類,人類大腦與“雲”連接進而獲得無限的信息和處理能力,“大腦”未來就像手機內存一樣,可以複制、備份。阿里雲“量子智能”為這樣的暢想提供了可能性。人類如何獲得永生是終極命題,“量子智能”則讓人類大腦擁有了“分身”,它比人工智能更進一步:不只是讓機器擁有人的智能,而是讓人的智能可複制、可同步。

4、螞蟻金服上線AR生活服務平臺“螞上”

“螞上”基於AR技術(增強現實)和模糊面部識別技術,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現實中的事物。比如在一家快餐店內,店員正在根據客人肩膀上的虛擬標記來提供個性化點餐服務:為一位亮著“新客官”標記的客人免費贈送一份甜品;向一位顯示“飯來張口”的常客開通免排隊VIP通道;提醒一名亮著“健康瘦身”標記的女生,她點的餐食的熱量只要低於300卡路里,就可以享受優惠。

mashang

點評:這一腦洞不大。Google Glass就是這樣的設備,在菜市場看到蔬菜之後,Google Glass就可以提示蔬菜信息、做法、搭配、卡路里等信息。“螞上”只是將這一類應用到了店鋪,可行性很強,可見的未來或許會成為現實,這說明螞蟻金服正在將O2O當做重點,與阿里口碑深度整合。

5、百度啟動凡爾納計劃,科幻作家劉慈欣任顧問

百度公司宣布在4月1日啟動“凡爾納計劃”,該項目是對人類未來學進行研究的計劃,“凡爾納”取名自著名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百度將邀請國內外未來學及科幻領域的多位頂級研究者與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組成研究團隊,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則被聘請擔任其顧問。

baidufanerna

點評:這一腦洞很大,“未來學”還是挺科幻的,不過一看就是假的,並且不知道是要做什麽。

6、搜狗推出可以打字、充電、貼膜的搜狗膜膜打

“膜膜打”是搜狗的黑科技新品,看似只是一張普通的手機膜,實則可以滿足用戶打字、充電、貼膜三大剛醒需求,完美解決手機充電問題。其充電膜通過高系數壓電納米材料采集來自手機按摩、按壓等產生的能量。同時利用混合電力放大器,完成電力傳輸任務,內置的混合放大元件,將小壓力轉變成大電力。而且用戶在使用搜狗輸入法時,搜狗膜膜打的能量轉換達到最大。

sogoumomoda

點評:這一腦洞不算很大,但比較逼真,從理論上來說可行的,只是當前技術成熟度還沒達到水平,與搜狗輸入法業務結合也比較緊密,搜狗當年通過“typany”智能輸入手環在“愚人節營銷”取得很好的效果,還是挺駕輕就熟的。

為什麽科技巨頭要做“愚人節營銷”?

愚人節營銷,是近年來興起的科技公司“營銷盛宴”。從過去少數公司嘗試,到現在越來越多公司參與,進行創意腦洞、文案策劃多個維度的較量,大家在愚人節營銷上越來越用心,比如阿里雲會有找專家論證可行性,再比如騰訊、搜狗等玩家還推出了高水準的視頻,為什麽大家都會在愚人節這天紮堆來“開玩笑”呢?

1、愚人節營銷是一種常規的節日營銷,而節日營銷很重要。

營銷除了要有一鳴驚人的“大招”之外,在重點節日結合場景做“常規”營銷,是十分必要的。科技巨頭這些年越來越意識到“節日營銷”的重要性,最成功的案例有兩個:阿里巴巴成功將雙十一打造成電商行業的購物節,騰訊憑借微信紅包搶占了春節這一過去互聯網行業的冷門時刻。現在,節日成了科技巨頭兵家必爭之地。如果在節日,別人都有存在感,你沒有,你就輸了。一些公司的營銷人員在朋友圈吐槽“愚人節刷存在感沒啥意思”其實是酸葡萄。

2、愚人節營銷是科技公司傳遞業務品牌形象的好時機,這是大多數科技公司做愚人節營銷的核心目的,做得好可以加分、做不好不會丟分。

科技公司平時是不能吹牛的,說大話會被人質疑。但如果借助於愚人節這樣的特殊場合,順勢跟風發布一款本不存在的產品,則不會有人覺得不妥。在發布“虛擬產品”時,最重要的是要體現自身業務,如果與業務沒有多大關系,發布腦洞再大的“產品”,都沒什麽意義。阿里雲發布量子智能,是希望讓大家意識到中國有科技公司在研究量子計算,體現其業務的核心價值在於“計算”和“智能”上;搜狗兩年前發布typany智能輸入手環,以假亂真;今年又發布智能貼膜,都是主打輸入法本身,這表明如何讓用戶輸入更方便是搜狗孜孜不倦的追求。

3、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愚人節無疑是一次激發科技行業“腦洞大開”的機會。

在平時,科技公司思考新產品、新業務,都必須結合實際,被當前的技術水平、自身的業務現狀這些束縛,這影響了大家的想象力。在想象力上成年人不如小朋友,愚人節讓科技公司都換成“敢想”的小朋友,看上去是一次營銷盛宴,實際上是一次“思維體操”,它不是刷了“存在感”,還刷了“未來感”。許多愚人節營銷都體現了科技的未來,比如阿里雲的量子計算、螞蟻金服的AR(增強現實)技術。一些想法,比如量子智能,再比如貼膜輸入,說不定將來就成為現實呢?事實上,百度2014年愚人節的“筷搜”,在2015年就真做出了原型產品。

“愚人節營銷”應該怎麽做?

1、選擇合適的腦洞。如果沒有腦洞,或者發布國外的成熟產品,就沒有傳播性和話題性;如果不著邊際,腦洞是科幻中不切實際的理念,“一看就是假的”,恐怕不合適。因此要面向未來,與前沿技術融合。

2、與自身業務緊密結合。體現自身業務特性,傳遞價值觀和業務理念,否則就背離了“愚人節營銷”的初心了。

3、有理有據講個好故事。盡管只是在講故事,但要符合邏輯、常理和科學,講好故事。

4、像模像樣爭取逼真效果,如果發布一個模棱兩可的計劃,用戶看完不知道是在說啥,無疑是一個失敗的營銷;如果能夠做一個以假亂真,用戶理解認可並傳播,則是巨大的成功。

5、結合熱點,與當前用戶關註的、期待的熱點結合起來,比如AlphaGo,這樣更能獲得關註,更能以假亂真。

整體來說,今年愚人節,阿里雲的Me2量子智能、搜狗的“膜膜打”這兩個案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經得起理論推敲,與業務緊密結合,面向未來的技術,堪稱愚人節營銷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