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訂做潮恤 傳統變時興

2012-3-29 NM

坊間度身訂做西裝及恤衫專門店,多是由老師傅「坐鎮」老字號,形象古舊,很少年輕人入行,但年屆三十,劍橋畢業的方可行(Ian),偏偏看中這個傳 統老化兼款式欠奉的行業。於去年十二月,在銅鑼灣租下樓上鋪,開設恤衫專門店CUFFS,以外國人設計師及光猛新穎裝修做賣點,主攻年輕人市場。鬼佬設 計,生產卻外判予「平靚正」的本地老裁縫。三個人各司其職,年齡背景格格不入,雞同鴨講,卻一樣能擦出新火花。

老闆Ian:裁縫阿伯話我癲
我 不是裁縫出身,也從未涉足時裝業。在英國劍橋大學製造業工程系畢業後,○三年回流,心思思想做老闆,加入一間美國來港的咖啡連鎖店做市場推廣,其實想學做 生意。返工時要穿恤衫打呔,大部分在Zara買,但我的膊頭橫腰圍小,Zara的恤衫尺寸有限,往往就得膊位腰身又鬆,顯得衣不稱身。有次行經灣仔皇后大 道東一間舊式裁縫店,試吓度身訂做恤衫,結果膞位、腰身尺寸都剛好,自此不再幫襯Zara。做了幾次白恤衫後,發現布料選擇雖多,但花紋老土兼款式少。店 內甚少做起的恤衫樣辦,有時看着一塊格仔花布,很難想像製成恤衫後,是否好看。我靈機一動,覺得可以利用這個傳統行業的市場空間,自己創業。 灣仔裁縫店老闆楊伯便是我第一個師傅,他見難得有年輕人對傳統行業有興趣,亦樂意教我如何度身、選擇布料,包括提點我度身時須記錄客人是否斜膊、大肚腩, 以預留較多布料。我以為老師傅都肯教人,膽粗粗走去其他裁縫店「拍門」,請教做恤衫的秘訣及入布地點,卻連番碰壁,更有阿伯向我「潑冷水」道:「你係咪癲 㗎,淨係賣恤衫唔賣西裝,又冇一班儲落的客,點做生意。香港人鍾意買牌子,除咗返工,平時唔會專登訂恤衫行街㗎。」我不理,「條橋」被視為「癲」,證明未 有人做過,行內少競爭。

中西合璧 新招搶客
去年十月,我撰寫好計劃書,游說五個小學及中學同學合資。他們都高薪厚 職,大部分在投資銀行工作,亦有機師,平時穿慣恤衫,一講就明,更不介意拿十萬元出來試一試,每人佔一成或一成半股份。結果,我集資了近一百萬元。我從楊 伯處學會度身,但仍不懂設計和生產。後來知道有位中學同學在美國邁阿密與弟弟Mario創作自家品牌T恤,Mario大學修讀商業系,閒時自學時裝設計, 我見大家同屬「生意人」,想法較一致,便提出免費分股一成半予Mario,邀請他來港一齊創業,負責設計。 最後還欠生產,我向楊伯請教,是否需要請裁縫「坐鎮」車衣。怎料楊伯大方地說:「間間裁縫店都係拎去尖沙咀工場做㗎啦,唔會喺鋪頭即時做,我俾個聯絡電話 你。」於是我認識了梁伯,他在尖沙咀商業大廈有一間七百呎的工場,專門負責接街單。萬事俱備,便租下銅鑼灣利園山道約七百呎的樓上鋪,去年底正式成立 CUFFS。我計過數,每套標準淨色恤衫最低消費三百八十元,毛利已有六成。現店內有一百五十種布料,二十款鈕和不同的領紋顏色組合,客人可自行配搭,每 次轉鈕轉領轉布料及顏色,再額外收費。

開業資料(12/2011)
租金*:$120,000 入貨:$70,000 宣傳:$10,000 裝修:$200,000 雜費:$50,000 總投資:$450,000 *一個月上期,兩個月按金

營業資料(2/2012)
總營業額:$220,000 租金:$40,000 入貨:$60,000 人工#:$70,000 雜費:$10,000 盈利:$40,000 #包老闆、Mario月薪各約二萬多元,及兩名全職人工


由於是樓上鋪,開張初期經常拍烏蠅,我於是拜託一個公關朋 友,向傳媒「發料」,請記者參觀,結果《蘋果日報》副刊請來萬寧哥哥沈志明上來拍照,在副刊全版介紹。之後一星期,店鋪日日擠滿人,起碼來了三、四百個客 人,其中三成更成為「翻頭客」。二月情人節時,我見樓下有結他手賣唱,便用時薪三百元請他上來店內,站在窗前唱歌,我打開窗,在窗口掛了兩個喇叭,成功吸 引啟超道的路人向上望。其間,我就跑到樓下派傳單。 每天下午,梁伯都會到店鋪送貨,同時收取當天訂單及預備好的布料。以四百元一件衫計算,我拆賬一成至二成予梁伯。顧客喜歡用不同顏色及布料拼拼湊湊,我試 過找其他裁縫合作,都推卻﹕「咁麻煩,唔做啦。」只有梁伯肯嘗試。我「半唐番」,中文水平一般,要為Mario及梁伯做翻譯,遇上不懂的中文詞彙,就即場 用Google翻譯。現時,每日有約二十件訂單,總算有個好開始。

裁縫師傅梁伯:左拼右拼好好玩
我年過七旬,不會講 英文,每次都是Good、OK、Go。阿方(Ian)和Mario都尊稱我「師傅」。我五十年代曾在佐敦開裁縫店,度身、加工及製衣一腳踢,後來發現細鋪 難接大單,便轉去工場專職做加工。後來,我再創業,在尖沙咀的商業大廈自家工場,請了十多個懂得車衣的阿嬸、阿伯,專門承包不同裁縫店的訂單,件件恤衫都 是用人手車。我每日都港九新界周圍跑,送貨、接新單,再趕到工場分派訂單予伙計。 第一次來到鋪頭見阿方,發現設計師Mario是「鬼佬」,每次開會都「雞同鴨講」,我講「後腰什」、「後干雙什」,阿方都不會翻譯,後來乾脆動手畫圖,終 於講得明。以前開會要一個鐘,現在十五分鐘就搞掂。有時訂單多,我會將單分予葵涌麗瑤邨的相熟師奶做。那裡有很多做製衣出身的屋邨師奶,個個車工一流,我 後生打工時認識她們。不過她們都業餘兼職,未必有空。出發先打電話,看哪個有空,再分單。再大的單,就要拿給內地的廠房做。你睇我年紀大,但一日二十四小 時都不夠用,我們那一代,搵錢至上,捱慣了。 做到老學到老,現在潮流興花式,白色恤衫都要有花紋,再不是用一塊淨色布去做就得。我知道很多老裁縫,見到Mario的設計,嫌前後、膊頭要搭不同顏色的 布料就嫌麻煩不肯做。我就選擇去學,而且覺得左拼右拼很好玩,不動腦筋,好快有老人癡呆症的﹗做錯或不合身,都免費再改。有次阿方將二十八吋衫長寫錯成三 十八吋,我「大頭蝦」沒留心,做出來才發現恤衫好像裙子那麼長,自己都嚇一跳,惟有拆掉再做,哈哈。

度身三部曲
1.由上而下,由左至右度身。先由頸 開始,再到三圍、膞頭、衫長、袖長,到手腕及手臂。領位標準預留兩至三個手指位鬆。 2.一件恤衫主要由前後兩幅布車製而成,記下客人斜膊、肚腩資料,若肚腩大,預留前面塊布料較大。客人若須「攝衫」返工,預長兩吋,若休閒恤衫外露衫尾,則預較短衫長。 3.問客人是否戴手錶,通常在左手戴,預留半吋鬆位,讓袖位可蓋過手錶。

設計師Mario: 鬼佬都識深水埗
我是克羅地亞人,身高六呎五吋,看起來牛高馬大,其實我今年只有二十七歲。我沒讀過設計,但業餘自修設計服飾,學懂畫圖。 之前我和大哥在邁阿密開鋪搞自家品牌T恤,親手設計和印製,每件賣六百港元。創業後遇上美國經濟不景氣,店鋪捱了三年,一直只能收支平衡,難有突破。有次 大哥向我提起Ian的開店大計,他肯免費分股予我,請我來港創業。我覺得「有得做」,便和女朋友一起飛來香港定居。 同師傅合作,全靠Ian作翻譯。第一次見師傅,一度懷疑他是否真的懂得我的設計,將圖樣做成恤衫。很快發現師傅手工很好,每件衫只收幾十元製作費,相比美 國來說,真的非常便宜。師傅很有耐性,就算聽不明白都笑嘻嘻,等我畫圖講解。布料由我和Ian負責買,同所有行家一樣,都是在深水埗入貨。有時我會自己收 集一大批布料樣辦返來,在家拼湊,有了設計圖樣,再以批發價入貨,一批布約三至四千元,可做四十件衫。開鋪前,我已設計了十多款服飾放在店鋪,供客人選 擇。我發現香港男士喜歡追潮流,亦能接受不同變化及設計的恤衫,於是我大膽將不同圖案的布料互相配搭,或者粉紅色的恤衫,用紅色的釘鈕線,年輕人最鍾意。

劍橋生拒做打工仔
Ian 的父母皆為教師,父親在恒商書院教翻譯。出身中產,他在加拿大出世,八歲回港,中學入讀國際學校Shatin College(沙田學院),畢業後考入劍橋大學修讀製造業工程系。畢業後返港,一心想做老闆,但缺乏經驗。當時得悉一間美國咖啡連鎖店San Francisco來港開分店,便自薦做品牌顧問,學習寫商業報告書、市場推廣。咖啡店初時勢頭不錯,連開四間分店,後來難抵貴租,接連結業,令他明白飲 食業難做:「地鋪租咁貴,做飲食投資額大,申請牌照又麻煩。」最後,決定做時裝。「我唔係做快餐式時裝,嗰種客人路過買完一次未必再去,我哋係靠熟客和口 碑,要做到客人主動搵上門,好似搵髮型師咁,想買恤衫就來搵我哋。」 廣東話不大流利的Ian,訪問時不時神情緊張,「阿媽覺得我話晒係劍橋畢業,寧願我去大公司打工,但我唔係咁諗,我要擁有自己的事業,自己做老闆﹗」 Ian肉緊道,開店做生意難免又引人抄襲,有次便見到有個男人拿着紙筆邊問價邊仔細記下布料,一眼看出是行家,「所以我發展一定要快,計劃未來一年,擴張 開多一至兩間鋪,搵出名嘅設計師合作搞crossover,行先一步,仲有好大空間發圍。」

一點意見
本地高檔訂做西裝及恤衫品牌Ascot Chang(詩閣),家族第二代話事人張宗豪(Lincoln),聽完CUFFS的創業故事,提出以下的建議: 1.主打年輕人市場有得做,特別是一班大學畢業生,他們對衣著有要求,又不捨得用九百元去訂做一件有品牌或質料上乘的恤衫。詩閣亦看好青年專業人士市場,但仍在計劃中,現時布料貴,很難做到CUFFS 四百元一件恤衫的價位。 2.香港裁縫界屬夕陽行業,老師傅越來越少,若有心長線發展,必須及早找內地工場合作,由於質素參差,須花時間試不同工場的出品,甚至親身到工場考察。 3.老闆僅懂基本度身技巧,對裁縫零經驗,應積極進修,學一門手藝,如設計恤衫等,勿倚賴外國設計師,以防對方隨時撬走客人,另立門戶。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5

以備待時,以時興事。《管子》

無論打工、做生意,如果沒有充足準備,好少會得到成功。不過,除咗要準備充足外,更重要嘅係找得住時機,否則,即使有好嘅準備,最後還是免不了面對失敗。

人生,至少總會有一兩次機會出現吧,問題在於機會出現時你能否察覺得到。時常帶著負能量嘅人,係好難嗅到機會嘅氣味。

現在好多人話「機會係留給有凖備嘅人」,我個人認為,「機會只會展現給充滿正能量嘅人」。

馬沙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harblogger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354

傳統手工藝迎難而上 第三代塑造新形象 fb IG賣繡花鞋 古老變時興

1 : GS(14)@2017-02-18 00:47:31

【明報專訊】繡花鞋曾經是中國人結婚時必備的東西。但社會變遷,傳統行業式微,如開業近60年的「先達商店」,幾年前面對門市搬遷、客源萎縮及員工青黃不接等困境。於是第三代傳人接手之後,為了復興家族生意銳意革新,除了擴闊產品線之外,還利用社交媒體營銷,將古老的繡花鞋重新塑造成時尚潮流產品,形象煥然一新,結果營業額數年內上升了一倍。

明報記者 薛偉傑、攝影 郭慶輝

先達商店第三代傳人王嘉琳表示,該公司由她祖父創辦於1958年,主要業務是在香港製造和銷售人手製作繡花鞋。到2005年,因為祖父健康轉差,由她父親接手經營。至於她本人,在9歲時,已開始跟祖父學習人手繡花工藝;初中時,她已經學懂製作繡花鞋的所有工序;後來,她進入理工大學修讀視覺傳達設計學位,當時未想到畢業後會接手家族生意,但亦已決定會在空閒時幫手。

本來該公司的門市是在佐敦彌敦道一個細小地舖,以往多年來一直和業主合作愉快。但業主的第二代接手後,要收回舖位,不肯續租,他們2010年需遷出,至2011年才在同區吳松街寶靈商場1樓租到舖位重開門市。90後的王嘉琳表示,遷到樓上舖後人流減少,營業額下跌。

另一方面,新一代對繡花鞋這種傳統產品的認識很少,憂慮市場和客源會不斷萎縮。此外,工場不少資深員工退休,恐怕這傳統手藝後繼無人。

擴闊營銷主題 客路不限婚嫁

因此,她在2012年從理大畢業後,就全情投入改革家族生意。產品方面,以往該公司的繡花褂鞋和繡花拖鞋,主要針對婚嫁人士,客路過於狹窄。為此,她決定擴闊產品線,推出繡花便服鞋、高踭鞋和短靴,甚至嬰兒和童裝鞋系列。傳統的繡花鞋底多是以布製成,過於單薄,不適合穿着上街。為了加強保護,她改用橡膠或生膠鞋底為主,還增加船踭設計的款式,有別於傳統平底設計。

繡花圖案方面,保留傳統和長青的龍鳳、鴛鴦、牡丹、梅花、萬壽菊、仙鶴之外,她還增加了熊貓、桃、醒獅等新派圖案;而用色也比較多元化,不限於以紅色或金色為底色。其中,熊貓圖案可說是任何年齡的人均受落;而醒獅圖案主要用於嬰兒和童裝鞋,農曆新年前特別受歡迎。她還推出了繡花銀包、唇膏盒、手機套和書簽等新產品。

社交媒體對準年輕客群

在宣傳上,主要靠經營facebook專頁和Instagram戶口,以及經常接受雜誌、電視等媒體訪問。早在遷舖之前,她已為該公司開設了facebook專頁,希望方便顧客找到該公司。

接手公司後,她更經常在facebook專頁發表新產品及開設工作坊等消息,或上載短片等,和粉絲保持互動。平均來說,facebook專頁上每個查詢出現不到1小時,她已經回覆。截至執筆時,該公司facebook專頁粉絲已近4.23萬人,而Instagram的粉絲亦接近4500人。

「舊行業 新人類」噱頭吸引採訪

由於「舊行業、新人類」這個主題有噱頭,吸引了不少媒體的目光。除香港電視台外,鳳凰衛視、上海星尚電視、英國BBC、泰國電視台、日本的富士電視台、東海電視台,以及多本雜誌、旅遊書等,亦曾經採訪過她。因此,現時該公司的營業額約有三成至四成來自遊客。其中,以來自日本遊客的生意最多,尤其喜歡熊貓圖案的繡花鞋。在記者採訪期間,亦有一些日本女遊客來到該店選購。

另一方面,近年多套電影和TVB電視劇的幕後人員都在該公司購買繡花鞋,供女角穿着。其中較為人所知的,就是在去年叫好叫座的TVB電視劇《城寨英雄》中,王君馨(花曼)和胡定欣(刁蘭)都曾穿上該公司的繡花鞋。因此,她亦乘勢在去年底再推出一批「花曼」款式和「刁蘭」款式的繡花鞋和繡花拖鞋。

經過種種努力,王嘉琳獲得回報,今年1月,獲置地廣場邀請,參加農曆新年前舉辦的10日展銷會,並在那裡開設兩個工作坊,分別教授刺繡熊貓圖案及萬壽菊圖案。

至於該公司的營業額,這幾年間亦已上升了大約一倍。除了在自家門市和網上零售之外,亦有賣貨給PMQ的一家店舖。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00&issue=20170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34

時興骨感男模「為不健康外表自豪」

1 : GS(14)@2017-07-05 03:42:27

骨模、瘦模在時裝界氾濫成災,這股浪潮更吹到男模界,近期時裝展有別於以往起用「肌肉男」的傳統,天橋上大多男模都瘦骨嶙峋,當地有時裝界專家擔心這股瘦骨仙風氣會影響少男身心發展,英國廣播公司(BBC)有調查顯示,男性厭食數字3年來急升27%。目前盛行「geek chic」(Geek族打扮),美國設計師Rick Owens在巴黎展推廣2018年春夏男裝時,起用一名剃光頭、消瘦憔悴姿勢不良的男模行天橋。英國《每日郵報》時裝記者瓊斯(Liz Jones)對此並不受落,她形容:「他的顴骨尖得可以用來刨巴馬臣芝士。他的肋骨就從那沒有一安士脂肪的身體突出來。」瓊斯形容,此股風潮助長不健康的風氣,讓少男們活在幻想中,脫離現實。有男性時裝編輯也說:「現在少男為自己不健康的外表自豪,因為覺得像活在虛擬世界……連設計師也喜歡這些(極度消瘦的)新男孩,因為他們抗拒現實世界,就像活在虛擬世界的鬼魂。」近年男性出現飲食失調的情況惡化,英國廣播公司5月一項調查發現,接受厭食症治療的男性數字於3年來上升27%,有患者甚至只有8歲,同期女性數字則增加13%。慈善組織「All Walks Beyond the Catwalk」指,年輕男模不願承認自己脆弱,他們可能為了迎合潮流,而勉強自己接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學家帕帕多普洛斯(Linda Papadopoulos)指這些時裝展上起用的男模體重過輕,令人震驚,她認為社交網是元兇,「少男比以前更容易接觸這些照片,部份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迴響,有需要正視這情況」。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4/200785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8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