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重複新聞稿-正興(692)

(按: 無甚新意的東西。)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5014

[湯財手記訊]正興集團(692)宣佈配售新股。

18分鐘前,公司宣佈委任由華匯 系的民豐控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控制的Hennabun屬下的中南證券為配售代理,以每股1仙配售2,057,767,749股,佔未兌換可換股債券前擴大股本9.97%,集資淨額1,981萬元。

集資的主要資金用途,主要用作一般營運,並無特定明確用途。

按聯交所披露,礦業其中一位賣方李英已把其手上7,636,363,635股兌換,並在7月12日、14日及8月2日,以1.1仙至4.4仙的價格出售逾76.36億股,套現逾2.14億元,另外兩位賣方屈影紅及楊小麗亦已在此前陸續出售股份。

根據最新的月報表,現時還有8.568億可換股債券未兌換,以現時兌換價4.4仙及最低兌換價1.6仙計算,大約有194.72億股至535.5億股未兌換。次日亦公佈,公司亦將50合1。從最新地址看來,這隻股暫時仍算是關係股之一,未算是系內股票。

至於這系華匯系,根據此前一文章所 述,其系內股票包括包 括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馬斯葛集團(136)、威利國際 (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如煙控股(329,前金龍 集團)、漢基控股(412,前東峻、大雄科技)、福方集團 (885)、萊福資本(901)、合一投資(913)、德發集團(928)、南興集團(986)、大地資源控股(8116)。較有關係包括昊天能源 (474,前永保時國際)及科地農業(8153,前智庫科技、中國3C集團)等。

預告:

不知所云的公函-十友控股(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809/LTN20100809016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56

兩岸三地:發展步伐不斷重複 Uncle Ray




2011-1-11  AD


 

由於舊居水渠滲漏,需要大翻新,把一些舊照舊物搬到其他地方,以便工程進行。重讀一大堆舊書及筆記,年紀大了,感覺也不一樣。

上世紀80年代,亞洲四小龍崛起,像現在中國崛起一樣,香港及台灣學者,大談新儒學與港台經濟騰飛的關係,現在回頭看,根本與甚麼新儒學無關。

中國正重複港歐美步伐

由於美國經歷電腦革命,為降低生產成本,美國公司找台灣公司代工(OEM),造就台灣成為亞洲電腦生產業龍頭,Acer、Asus及鴻海等,都是這樣起家。

成本下降,Apple II 售價可以從原本2萬元一部,跌到2000元一部,與筆者同年紀的讀者都應該試過,到深水埗的高登商場購買山寨版的Apple II電腦。今天深圳華強路一帶各式各樣的山寨貨,是20年前高登商場的延續而已。

在塵封的書櫃中,找回已忘記了的3冊1900年版《馬克思資本論》,當年在巴黎西岸St Michele小巷一間古老二手書店見到,驚為天人,極具投資價值。

大學二年級時研讀Marxism,教授見到這3冊1900年版《馬克思資本論》,願以高10倍價錢收購,當然不為所動。

馬 克思理論中有一點是同意的,就是所謂「concentration of capital」,在20多年前的英國城市,街道上全是一式一樣的商店,例如Marks & Spencer、Boots、Tesco,情況跟現在香港一樣,滿街都是美心、百佳、萬寧等等,一脈相承。

企業壟斷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發展的自然現象,不一定是官商勾結的結果。

太陽底下無新事,中國只是在重複香港及歐美國家發展的步伐,你說投資者應留意哪一類內地股票?

Uncle Ray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3

又重複了: 昊天能源(0474,前永保時)歸入華匯陣營

2012年3月8日,公司配售574,513,810股,每股32.5仙,配售代理為鼎鼎大名的中南證券。

2012年3月21日,漢基控股(412,前東峻、大雄科技)透過其股票經紀按每股0.275港元於聯交所以外買入3億股昊天股份,連同上述配售後按32.5仙購入1億股昊天股份,共持有4億股昊天股份,佔公司股權10.18%。

中南證券位於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26樓,為Hennabun旗下企業,Hennabun則由漢基控股(412,前東峻(集團) 、大雄科技)、威華達控股(622,前凱達集團、銀網集團)、民豐企業(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民豐控股)、福方集團(885)等公司持有。至於漢基控股則在華匯中心29樓。

此為華匯系控制的第21家(或以上)公司。其所有關係的20家公司(或以上)包括包括佳訊控股(30)、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馬斯葛集團(136)、威利國際 (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三龍集團(329,前金龍集團、如煙控股)、漢基控股(412,前東峻、大雄科技)、寶源控股(692,前正興)、和記行(720)、福方集團 (885)、萊福資本(901)、合一投資(913)、德發集團(928)、中國環保能源(986,前南興集團)、麗盛集團(1004)、首都創投(2324,前中國北企投資、德泰中華投資)、朗力福集團(8037)、大地資源控股(8116)、科地農業(8153,前智庫科技、中國3C集團)、匯創控股(8202)等,其往績劣不可聞,建議大家小心迴避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73

違法保健食品廣告逾千次:行業老手重複撞線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4/1MNDIwXzQxODk1Mw.html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公佈了2011年第六期廣東省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公告,對在2011年11至12月期間監測發現的違法保健食品廣告進行了彙總。21世紀網對2011年合計六期公告進行統計:全年共監測到違規發佈的保健食品廣告1314次,涉及了39家企業,43種保健食品。

北京御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更是每期上榜,全年違規發佈保健食品廣告達353次,而行業違法廣告模式成型,監管處罰或流於形式。

御生堂353次違規宣傳  將違法廣告進行到底

21世紀網通過對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的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公告進行整理髮現:萬生堂牌元清茶、富硒靈芝寶分別6登黑榜,而中科牌靈芝孢子油軟膠囊、智靈牌冬蟲夏草膠丸、綠谷靈芝寶、淨寶牌聖健元膠囊5登黑榜,北京御生堂旗下的「萬生堂牌元清茶」更是進行了353次違法廣告宣傳,堪稱年度黑榜最牛釘子戶。

據21世紀網瞭解,萬生堂牌元清茶由北京御生堂集團集團旗下的北京御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是一款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的保健食品。

據廣東省食藥監管局最新公佈的監測數據,從去年9月至11月,「萬生堂牌元清茶」通過南方電視台TVS-3和TVS-4進行了97次違法電視廣告,僅去年11月份,就以「壽瑞祥全松茶」的名稱在南方TVS-4違規廣告42次。

違法廣告模式頑固不變  行業隱顯造假專業戶

隨手翻看手邊的綜合類報紙,廣告板塊裡就能看到:「30天白髮開始變黑,這是科學,不是奇蹟」的承諾式廣告(《新快報》2012-04-12,A31);無意打開的一個網絡視頻,可能就是某明星與行業專家進行的某療效出奇產品的諮詢講座。

在「富硒靈芝寶」系列廣告視頻中,近10位患者站在產品宣傳報前方或手拿產品講述「富硒靈芝寶」如何使自己「起死回生」的故事。煽情回憶中間還穿插了「原江蘇省腫瘤院長」、「遼寧省腫瘤界創始人」、「遼寧省腫瘤億元聯合體醫院主任醫師」等專業人士,且在每個視頻片段的角落加注了「採訪紀實」的字樣。

在廣東省食藥監局已發佈的六期公告中,各違法保健食品廣告的違規原因大體相同,廣告模式和方法也別無兩樣。21世紀網從網上多處宣傳腫瘤特效藥的宣傳稿中看到了「富硒靈芝寶」視頻中專家的名字,而在2012-04-06日廣州日報B14版,也看到了曾因「長城利腦心」深陷廣告門的趙忠祥的身影。

老手重複撞線  相關部門監而不管?

同一企業相同產品屢次登榜不禁讓人追問:公告的意義何在?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的公告文件看似厚厚一疊,但仔細一看便會發現不少看似名稱不同的保健品其實為同一商品,如廣告中的「靈芝化糖膠囊」實為「淨寶牌聖建元膠囊」,廣告中的「成長元」實為「普健舒膠囊」,廣告中的「敏根除」實為「冠中牌靈參膠囊」。

21世紀網對所公告的保健品用有效的「保健食品批准文號」進行統計,發現總計99類的商品其實只有43種保健品,重複率接近50%。

多年從事廣告工作的陳先生分析稱:企業更換名字廣告大致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原有註冊名的市場放映不佳;二是為了迴避已產生的負面新聞或管理部門的監察。

21世紀網往前查看2010年、2009年的公告,企業、產品依舊大同小異,是相關企業、廣告發佈媒體教而不改?還是相關監管部門監而不管?違法廣告在公告之後,各方責任如何認定,整改如何進行?對此,21世紀網嘗試撥打公告的發布方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但一直無人接聽。

保健食品行業研究員張先生告訴記者,在廣告管理上,衛生部門負責資格的審驗,工商部門審查證照是否齊全,食藥監管局負責監測,而處罰層面在理論上講有三種途徑:註銷資格、罰款、警告。針對為何相同企業相同產品頻頻登榜,張先生笑言:能吃死人的質量問題或許有人管,而對違法廣告的監管,往往形式大於內容。(21世紀網 丁少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0

勿重複只寬鬆不改革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18/100391561.html

 觀察企業一季度財報和4月的數據,中國經濟下滑的跡像已十分明顯。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想見有很多呼聲要求政府採取更寬鬆的金融和財政政策以推動經濟增長。筆者認為,基於這輪下行週期的背後有一定的結構性因素,單單以放鬆銀根促進經濟復甦,不是最切實際,更要考慮的是,什麼樣的政策才能釋放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潛力?

  從一季度業績看,2381家A股上市公司中,2339家非金融類企業的總營業收入為4.5877萬億元,比去年上升10%。在全球嚴峻的經濟環境下,此增速相當不錯。問題在於中國企業十多年來,習慣了高營收增長速度(如2009年四季度至2011年三季度間,A股公司的營收增速每季度都超過25%),因此它們往往以相當樂觀地用營收增長預期來安排投資。一旦經濟出現下滑,產能過剩的問題便立即顯現。

  同時,儘管有10%的營收增長,但這2000多家企業的淨利潤同比下跌14.6%至2105億元,這表明中國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以爭取較高定價權,以及在營收放慢時控制成本的能力仍有待提高。42家金融類A股公司得益於利益受保障及不良貸款未反映,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升14.7%,在一季度達到2912億元,超出了2000多家非金融類企業利潤總和的近40%。

  4月的經濟數據不甚理想,消費品零售總額、M2增長、進出口和工業增加值增長也不盡如人意。據1月到4月房地產投資增長推算,4月房地產投資增長應回落到10%以下。CPI雖停留在3.4%,但工業出廠價格(PPI)已同比下降0.7%。這等於說在生產者環節中,中國已出現通縮情況。可以想像,若上述情況持續,二季度的GDP和企業營運狀況將比一季度更糟。

  眼下,政府當然有理由調整政策。4月12.8%的M2增速已明顯低於14%的政策目標,因此把存款準備金率適度調低是合理的。至於是否該進一步推進政策調整,如再度推出諸如2008年至2009年的財政政策或鬆動房產調控政策,則值得商榷。

  如前文所述,中國企業應對經濟放緩的能力仍有欠缺,它們的「低免疫力」多沿於以往的經驗——當經濟放慢時,政府會出手相救。企業缺乏如何適應低潮的準備,而這種坐等政府搭救的心態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道德風險」。若持續下去,中國企業恐怕很難學會如何適應低增長的環境。從這個角度看,政府長期維持經濟增長在一個較低但又非硬著陸的水平,將是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的好方法。

  回顧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每次重大的經濟啟動都由深遠的改革所奠定。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1998年至2002年,政府大力推動入世、國企改革、房改和銀行業改革,從而造就了2003年至2008年的經濟上升。再往前,1992年的「鄧小平南巡」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之後兩年經濟過熱,但當時所明確的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無疑是日後中國經濟起航的基礎。但2008年和2009年的經濟刺激政策,卻是一種典型的只有寬鬆但無配套改革的政策。這段時期的改革甚至有點「走回頭路」,引發了「國進民退」的討論,其後遺症正逐漸顯現。因此,對於眼下的經濟回落,重複2008年和2009年的刺激政策並不可取,這只會把問題往後推,造成將來更大的難題。

  同時,與1998年到2002年不同,年齡結構的轉變,減少了政府在就業問題上的壓力,現在的工作重點應是如何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這更依賴於經濟結構的改革,而非單純的經濟增長。

  綜上,我們不應再追求過去的經濟高增長,更應加速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並推動國企改革、加大民營經濟活力。另一方面,筆者在上次專欄中提到的降低地方政府對經濟干預的體制改革也十分必要。■

  作者為瑞信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30

投資札記【418】赤道藍鯨:股市的歷史總是非簡單的重複(讀戴維·德瑞曼)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5dq.html

題記: 雖然道理如此簡單,理所當然的是,沒有人會在股市低谷時買進。結論是,儘管「有些提心吊膽」,在恐慌中持股甚至買進是致勝的策略。

股市的歷史總是非簡單的重複:讀戴維·德瑞曼
戴維·德瑞曼:踩著雷鳴電閃突入死亡谷

本文選自:凌通價值論壇http://www.ltkdj.com/bbs/viewthread.php?tid=82990&extra=page=1 

戴維·德瑞曼是著名的價值投資者,但在國內卻很少被介紹,互聯網上有關他的文章也不多。在有些中文版的投資書籍中被翻譯成「大衛·卓曼」。德瑞曼是德瑞曼價值管理公司的董事長,有人統計他的肯普·德瑞曼高回報權益基金的業績,在1991-2002年12年中累積報酬率為440%,年複合增長為15.09%。德瑞曼長期研究整個股票市場的心理學基礎以及其對股票市場估值標準的影響。他認為股票市場經常在投資者感情的驅動下表現為價格脫離其內在價值的現象,而不是用傳統的學術理論來推測市場。因此他認為戰勝市場的最好辦法就是逆向投資原則。逆向投資是運用價值投資判斷來避免市場情緒影響的一種投資原則。逆向投資策略是利用其他投資者的錯誤來尋找利潤區,尋找那些因不為投資者關注而被低估的股票,迴避那些由於被投資者追捧而價值高估的股票。最終,那些被低估的股票價值終究會被市場發現,而被高估的股票價格則會價值回歸。而「危機投資」就是逆向投資的具體實施的呈現。

德瑞曼以1990年金融危機為例,當時由於房地產問題,人們擔心銀行體系自身的穩定性,懷疑它是否能夠承受房地產業上萬億美元損失的打擊。從1990年初到9月底,金融中心與區域性銀行大跌了50%,有些金融證券從先前的價位下跌了80%。銀行證券便宜得出奇,許多銀行證券的要價只有在賬面價值的60%甚至更少。德瑞曼認為,任何一家銀行,儘管按照他們的價值標準,它們也被過低地估價了。於是德瑞曼的基金購買了相當多家的銀行股票,為基金防範風險起見,每一家銀行的投資都不超過在這一行業總投資的2%,但是在整個資產組合上超過了25%。最終的結果是,德瑞曼公司購買的銀行沒有一家價值下跌,在這一行業中收益出人意料,從1990年的第四季度到1997年的年底,銀行股指數增長快過迅速上升的市場指數,增長了578%,而標普只增長了231%。德瑞曼總結說,在過去30年中他經歷了類似危機,從理論上講,堅定了他的信心,於是當1990年危機爆發時他抓住了機會。

德瑞曼先生指出,二戰以後,市場11次危機中一年後,投資者將有10次機會賺大錢,只有一次虧本,且只虧3.3%,,平均收益為25.8%,其中收益可高達至1969年到1970年崩盤後的43%到1973年至1974年熊市後的42%。在危機後將股票持有兩年的獲利是驚人的的。買家在11次危機中都將賺錢,兩年的平均收益率幾乎為38%。在1973至1974年的下跌之後,收益率可高達66.5%。理所當然的是,沒有人會在股市低谷時買進。結論是,儘管「有些提心吊膽」,在恐慌中持股甚至買進是致勝的策略。


--------在A股的銀行股便宜的出奇,下跌了理由也多想上面的例子!股市無新鮮事,總是歷史非簡單的重複!

----這篇文章只給看得懂的人!
  股市總是很公平,投資者看的懂多少投資道理,就賺多少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42

海碩盃幕後傳奇—— 送報生變身百億身價物流大亨 韓國福: 一件事情不斷重複做, 最後就會是贏家

2012-11-12  TWM
 
 

 

從十五萬新台幣白手起家,韓國福一手創立的海碩集團,三十年間,成為全球汎太平洋航線裝載量排名第二大的企業。

身價百億元的他,在台灣卻相當低調,這位神祕富豪如何打造出今日成績?

又為什麼對網球如此鍾情,連續六年舉辦「海碩盃」網球公開賽?

撰文‧許瓊文

十月底,國內的網球迷一睹世界各國好手的風采,包括排名世界第四十二的澳洲選手葛洛絲、日本傳奇女將伊達公子、前大滿貫冠軍得主澳洲的茉莉克,剛拿下大阪公開賽女單冠軍的泰國一姊塔納蘇甘,以及詹皓晴、張凱貞等台灣新秀,齊聚台北小巨蛋拚球技。這些國際好手是來台參加「台北海碩盃國際職業女網公開賽」,海碩盃與LPGA高球賽是台灣兩大國際認可的體育賽事。

這項提高台灣能見度的國際網球比賽,背後的重要推手,就是海碩集團董事長韓國福。海碩盃從總獎金五萬美元,到現在十二.五萬美元的規模,創下台灣女網新高,韓國福的一路推動功不可沒。

雖說海碩盃在網壇名氣響叮噹,但一般人對海碩集團卻很陌生,因為它出現在體育版的頻率,高於財經版面。到底海碩集團是什麼樣的公司?韓國福這樣低調的神祕富豪,有著什麼樣的創業故事?

出身窮 發願出頭天報答養父母恩海碩是一家海空物流運輸集裝公司,全球有五十一家分公司,每年貨運量超過三十萬個貨櫃,集團年營業額超過百億元。韓國福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這個行業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國際複合運輸事業體,有別於長榮、陽明等業者是港對港的運輸,海碩是直接把貨從客戶手中送到目的地。」世界最大的主機板供應商、第四大筆記型電腦品牌華碩,就是海碩最大的客戶,可以說海碩是華碩在世界打江山的好夥伴。

像海碩這樣的公司,在台灣高達六、七百家業者,但海碩不僅做到台灣第一,還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台塑加上南亞兩家,每年的貨運量也不過一萬個貨櫃,海碩每年則超過三十萬個。」韓國福說,海碩在汎太平洋航線貨運量排名第二。

海碩由於未上市櫃,加上韓國福行事低調,在台灣企業界的知名度反而沒有體壇高。鮮少人知道,如今身價百億元的韓國福,其實是從送報生做起的窮小子。

韓國福出身台北市松山區的眷村,因家中貧窮又排行最小,出生不久就被一對沒有小孩的軍人夫婦領養。「雖然是被領養,養父母依然對我很好,即使不富裕,但我是他們唯一的兒子,他們很寵我,總是給我最好的。」韓國福說,一直到長大,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小學時期的韓國福,成績總是全校排名倒數,他回憶:「排在我後面的都是智能障礙的同學,你就知道我成績有多差,每天被老師打。」當時,義務教育只到小學,初中必須參加聯考,成績差的韓國福,被學校老師要求不得參加台北市的聯招考試。

但是,養父的一個舉動,卻讓韓國福一夜長大。

「我親眼看到父親低聲下氣拜託老師,讓我參加台北市的聯招,看到那一幕我很慚愧,當下我發誓要靠自己,以後決不求別人。」韓國福說起話來,聲音低沉洪亮,中氣十足,可以感受到他不服輸的意志。

之後,韓國福求學一路順遂,成績都維持前三名,讀育達商職初中部半學期後,便轉到方濟中學初中部,最後以全校第二名畢業,並順利考上第一志願建國中學。

高中畢業,韓國福考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私立大學的學費並不便宜,韓國福的父親上尉退伍,當時的退休俸不過三萬元,一學期的學雜生活費就要一萬多元,父親為他繳完第一學期的學費後,對他說:「接下來,你要靠自己努力了,我們沒辦法供你學費。」雖然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往哪裡走,韓國福卻有個堅定的信念,「要擺脫貧窮,讓父母親過好日子。」於是,他開始半工半讀的日子,每天半夜三點半起床送報,晚上下課後再兼差當家教,兩份薪水相加月領八千元,除了自己的學費、生活費,還用來貼補家用。

拚創業 十五萬元資金、五人小公司起家大學四年辛苦的送報兼差生活,成為韓國福未來創業的養分。「每天半夜三點半起床,靠的是意志力支撐,尤其是冬天寒流來襲的時候,後來創業遇到困難,回想那段苦日子都熬過了,就一點也不覺得苦。」韓國福說。

努力想要改善生活的韓國福,畢業後放棄《英文中國郵報》月薪四千元的工作,選擇薪水多六百元的吉連航運(已結束營業)。「六百元改變了我的一生。」韓國福開玩笑地說,當初因薪水考量進入航運業,從此改寫了他的命運。一年多後,他進入英商怡和洋行,當時薪水從五萬六千元一路升到六萬四千元。

頂著外商高薪族的光環,韓國福並不滿足於現狀。他觀察到當時台灣處於家庭即工場、大量出口外銷的年代,台灣廠商必須透過四大洋行,將貨物外銷到世界各地,「因為需求大、供給少,貨物運送的費用都被幾家洋行把持。」韓國福敏銳地嗅到商機。

憑藉著過去在洋行的工作經驗,不到三十歲的韓國福決定創業,一九八一年他拿出十五萬元積蓄,先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大樓裡租一間小辦公室,從五人公司開始,韓國福的太太曾祥娟管財務,也是創業的五人小組成員之一。

「我提供客戶便宜的價格,卻是更好的服務,在與四大洋行的競爭中,找到市場區隔。」很快地,海碩漸漸站穩市場地位。

創業初期,韓國福遇到的第一項挑戰,是合資的兩位小股東對他的經營方式有意見。當時公司正值草創成長階段,需要常搭機出差見客戶,股東總是挑剔出差費用太高,韓國福一氣之下,將兩位股東的股份以溢價近六倍的價格買下。「我將他們的股份買下來,從此不做合資生意。」韓國福的口氣有著不低頭、不求人的骨氣。

有遠見 建立大者恆大的規模經濟選擇好的時機點創業,除了帶點運氣,也要有足夠的能力與市場敏銳度,缺一不可,韓國福正是如此。

要建立市場口碑,就要提供良好的運送服務。韓國福深知,貨主將貨交給你,就是希望你能安全、迅速的把貨送到,「其他的應酬、關係都不重要。」因此,一個好的物流服務,在裝貨港、卸貨港兩邊都必須有一致的服務品質。

為了提供客戶運輸保障,韓國福一年有八個月在海外打拚,「就是盯著海外代理商把服務做好,把錢收到,順便拜訪客戶,當時很辛苦,但也培養出國際觀。」就近與客戶互動,韓國福看到全球的市場,他意識到海碩要跨出台灣。

「當別人只看到台灣本地的市場時,我已經在美國設立分公司,隔年到大陸設點。」一九九八年,是海碩成長的關鍵年,韓國福同一年在美國紐約、洛杉磯各設立一個據點,隔年又在大陸同時開設上海、深圳、香港等據點,接著東南亞包括泰國、印尼、越南、印度,都有海碩的分公司。

韓國福在市場未成形前,就已經嗅到趨勢變化,早同業一步布局。目前擔任公司總經理的曾祥娟回憶:「當時,建立海外據點很辛苦,人生地不熟,常被外國客戶大罵,每天我都要深呼吸一口,才有勇氣進公司上班。」走過布點的艱困期,海碩如今在全球總共有五十一個據點,點與點連成線,再交織成面的服務網絡,建立別人難以匹敵的競爭障礙,他說:「別人很難跟我競爭。」韓國福除了在拓點上很有膽識外,投資硬體設備更不手軟。韓國福投資上億元建立資訊系統平台,讓客戶可以隨時查到貨品出貨運輸的狀況,也能掌握最快的訊息。

由於業務往來而成為二十多年好友的東亞運輸總裁歐聖鐘,形容韓國福「是一條漢子」,例如貨物運送出了問題,韓國福總是二話不說,該賠錢給客戶的絕對賠,讓歐聖鐘佩服他的魄力與擔當。

重人才 帶人帶心激發員工創高績效闖蕩航運界三十多年,韓國福對外一直都相當低調,即使是公會的理事,他也指派代表人出席,只有一個場合例外,那就是每年的集團尾牙,他一定上台唱歌,全球五十一家分公司據點,他一定巡迴走透透,為的就是親自給員工鼓勵。因為他深知,企業經營能夠成功,最大的關鍵在「人」。

海碩紐約分公司總經理Anthony Fullbrook以自身為例,當年二十三歲的他,因為表姊的關係加入海碩,「在海碩經過兩年的訓練,我就被董事長派到紐約成立分公司,他交給我一張空白支票作為分公司的資本。」Anthony說,當時坐在飛機上的他,既興奮又緊張,初生之犢不畏虎,事後回想,他覺得韓國福也太大膽了,竟然將一張空白支票交給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子。

「信任」與「分享」是韓國福的兩大管理利器。Anthony記得在分公司成立一年後,業績大幅成長,韓國福竟主動將獲利的二○%發給他當績效獎金。韓國福對所有分公司的總經理,也都大方地給同樣的分紅,甚至隨著績效更好,比率更高。

韓國福的「捨得」、「敢給」,不是一般企業主做得到的,但他卻認為,「我用二○%保障我的八○%,這樣一來,分公司總經理自然更加努力,同時也為我剩下的八○%賺進更多。」篤信藏傳佛教的韓國福說,「得是福報,但有捨的能力,才是更大的福報。」在韓國福的領導下,至今海碩有超過四十位、二十五年以上資歷的員工,沒有一位離職的,這讓韓國福感到非常驕傲。

韓國福帶人帶心,讓所有人都願意把海碩當作自己的事業。美國洛杉磯分公司總經理Todd Lin說,有一次韓國福在美國的別墅隔壁失火,Todd緊急打越洋電話回台灣,問韓國福要不要先幫他撤離家中重要資產,沒想到韓國福只說:「幫我把全家福照片帶出來,其他都不重要,你們的安全最要緊。」當下Todd對韓國福敬佩在心,覺得這樣的老闆很難得。

而當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時,韓國福親自打電話給紐約辦公室的每一位員工,「大約有二十多人,他一一確定每個人都安全才放心。」Anthony回憶,韓國福對每位員工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最近公司有幾位主管得了癌症,韓國福眉頭也不皺一下,便承諾這些主管,「你們安心養病,無論病情如何,我薪水都照發,直到你們小孩工作的那一天為止。」韓國福的魄力與擔當,是員工願意努力用心的關鍵因素。

去年,韓國福剛過六十歲大壽,家人和員工精心幫他舉辦生日派對,員工還集資送他雕塑大師朱銘的作品,韓國福把它擺在辦公桌後方,記者訝異員工的大手筆,韓國福卻笑笑地說:「這樣你們就知道我對員工有多好。」做公益 舉辦運動賽事只為回饋社會韓國福經營事業有「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拚勁,他贊助公益活動也不遜色,積極推動海碩盃成為國際級的網球大賽,就能看出他的決心與企圖心。

舉辦六年的海碩盃網球賽事,不只是韓國福回饋社會的作法,其實他與網球的結緣,是透過兒子韓駿鎧就讀三民高中體育班時,認識兒子的同學——台灣女網小將詹詠然。從此韓國福便開始資助詹詠然打球,也與網球結下不解之緣。

對待選手就像是自己家人一樣,韓國福不為出名,也不為打廣告,只是單純的希望台灣的網球環境能更上一層樓,培育出更多優秀的選手,也因此興起辦球賽的想法。

陪著韓國福走一趟海碩盃網球賽的後台,幾乎每一位選手都認得這位「韓伯伯」。年僅十九歲的台灣選手李花塵,見到韓國福便開心地稱他為「韓爸」。為了激勵這位十九歲的女生,韓國福用父親般的語氣告訴她:「只要這次的表現比上次進步,我就算你贏,要去哪裡玩,韓爸幫你出機票。」李花塵得到莫大的鼓勵,微笑點頭應允。

對韓國福而言,無論是國際複合運輸的本業,或是網球的公益活動,都要一年比一年成長、成功,就如同歐聖鐘對韓國福做了絕佳的形容,「英雄肝膽、菩薩心腸」。

韓國福

出生:1951年

現職:海碩集團董事長

經歷:海碩盃創辦人、英商怡和洋行業務員學歷: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家庭:已婚,育有三子一女

海碩盃

台北海碩盃國際職業女子網球公開賽(OEC Taipei Ladies Open),自2007年起每年固定舉辦,為台灣年度代表性的國際體育賽事。2012年賽事升級,總獎金提高至12.5萬美元,成為全球首站被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認可的挑戰賽。

海碩集團

成立時間:1981年

負責人:韓國福

資本額:台灣公司資本額950萬元主要業務:海運承攬運送、國際複合運輸企業規模:51家分公司遍布全球,包括在美國、中國、日、韓、東南亞、歐洲等地大城市,每年貨運量超過30萬個貨櫃。

主要客戶:華碩

「物流大亨」韓國福語錄

一、人與人相處要有三分:「緣分」,讓兩個人相遇;「情分」,兩人互動所產生的感情;最後便要守「本分」,才能讓關係長久維繫。

二、一件事情,不斷重複去做,做到最後就會是贏家。

三、不用怕把財富分享給別人,因為「取」是能力,「捨」需要的是智慧。

四、市場景氣有好有壞,惟有強者可以改變環境,最壞的時機也有賺錢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39

小偷和守衛的博弈----為什麼造假屢禁不止 有限次重複博弈

http://xueqiu.com/1878306520/23475938
最近萬福生科造假案沸沸揚揚,憤慨者大有其人,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種現象,如何正確的應對?我這裡試圖用最簡單的經濟學邏輯來解釋該現象。

我們從博弈論裡面著名的案例《小偷和守衛的博弈》來做簡單的分析,如下圖所示:


查看原圖上圖中小偷(萬福生科等造假者)可以選擇偷或者不偷(造假或者不造假),守衛(監管者)可以選擇睡或者不睡(嚴格監管或者放鬆監管),如果守衛睡覺小偷一定得手,收益為V,這時造成損失守衛被罰,收益為負D,如果小偷偷盜被抓,則要受到懲罰,導致小偷損失為負P,如果守衛睡覺而小偷沒來偷,守衛因為偷懶獲得收益S。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小偷和守衛都沒有最優策略,小偷偷與不偷跟守衛睡與不睡有關,同時守衛睡與不睡也跟小偷偷與不偷有關。

所以這裡問題的關鍵在於守衛是否睡覺(因為守衛睡覺小偷偷是理智的),或者說守衛睡覺的概率大小,那守衛睡覺的概率大小是多少呢?這裡我們就必須討論守衛睡覺能得到什麼,或者說他的期望效用是多少?

這裡假設小偷偷盜的概率是Pt,守衛睡覺的概率是Pg,那我們馬上可以算出守衛睡覺的期望效用(收益):

ER = (-D)×Pt + S×(1-Pt)

上面守衛的期望效用可以做成如下圖:

查看原圖
上圖也許你馬上看出來三個結論:

第一、小偷偷盜的概率小於一定程度的時候守衛睡覺的收益是正的!

第二、加大對守衛的處罰會降低小偷偷盜的概率,因為守衛的處罰更大,小偷只有偷盜的概率更低守衛睡覺才能取得正效用。

第三、最驚人的地方在於小偷偷盜的概率原來跟對小偷的處罰無關,卻與守衛的處罰力度有關!!!!!!

總結:我們一天到晚聲討造假者的時候是否應該反思一下目前的制度,為什麼會造假,造假的機制在哪裡?上圖我們有一個假設是守衛不會從偷盜者那裡得到好處,可是現實中監管者卻明明白白的從造假者那裡受了紅包,這時監管者放鬆監管的可能性更大了,這也是我們哀股市場的悲哀。

建議:重獎舉報者,讓股民自己來監管,實行辯方舉證制度,證監會變化角色為執行者,因為只有股民和他持有的股票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這件事情上股民一定不會睡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35

中國正在重複美國昨天的故事 張永鵬88_hex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egdv.html

曾經有人這麼跟我說,想瞭解未來中國的經濟,那只需要按照這個邏輯來看:現在的中國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國,因此中國未來的十年就是現在的美國。那麼,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


      中國和美國其實是一對好基友。美國走過的道路,中國都一步一步的跟著要走一遍。

      在兩百年前(1800年前後)的歐洲,英國通過工業革命,在能源(蒸汽機技術革新,推動了煤炭業的發展)、材料(冶鐵業)、交通(火車和輪船)、金融(銀行的出現)等四個方面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傲視全球。很快,這些技術傳播到歐洲大陸,荷蘭、法國也先後富裕了起來。

      在這些先富起來的歐洲貴族眼裡,此時的美國,正如20年前世人眼裡的中國。


 


      我們簡單的說說吧,在1800-1850年的美國,仍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主要的工業以食品業和紡織業為主,農場蓄奴,種植棉花,茶葉,糧食,加工紡織品大量出口歐洲,賺取一些微薄的利潤。工業區也集中在東部沿海的一小塊地方,正如1980-1990年代的中國,在東南沿海畫了幾個圈,搞些紡織品出口。

      此時的美國和中國,都是一個未開化的農業國,剛剛觸摸到現代文明的一些氣息。

      然後到了1860-1890年代。

      南北戰爭後,美國掀起西部大開發的熱潮,大搞鐵公雞,鐵路橫穿美洲大陸,公路幾縱幾橫,累死幾萬華工,真是一把辛酸淚啊。鐵公雞帶動了鋼鐵、煤炭、水泥等一干產業,房地產也是熱火朝天啊。這幾十年裡,華爾街經歷了美國第一次大牛市,鐵路股漲翻天,鋼鐵大王卡耐基成為美國夢的代表。1890年代前後,美國的鋼鐵生產量第一次超過了大英帝國,GDP也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但在英國老貴族眼裡,美國仍然只是一個鄉巴佬而已,人均GDP沒法比啊。

      這個時期的美國是不是很像2000年代的中國?

      在2000-2010年這十年,對於中國來說,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數億農民湧向城市,城市化率達到了50%,房地產和鐵公雞成為第一大產業,房地產、煤炭、鋼鐵股票在2005-2009年經歷了超級大牛市。

      此時的美國和中國一樣,經濟和平崛起,政治河蟹社會,其實貪污橫行,民怨沸騰。

      接下來是1900-1930年代的美國。

      能源(石油的發現)、材料(鋼的大規模應用)、交通(汽車和飛機)、金融(證券業)、信息(電報和電話)等的技術革新,推動了美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時候的美國,作為一個新興國家,和德國、日本一起,實現了對老牌工業強國英法的追趕。

      伴隨著新工業革命,福特汽車,通用電氣、波音飛機、美林證券、美孚石油這些偉大的企業先後崛起。

      美國歷史上的黃金十年——1920年代,正是得益於汽車產業的大發展,汽車進入家庭,推動了交通效率的提升,生產力飛躍式進步。但是這個十年,也是浮躁的十年,股市投機氣氛狂熱,直接孕育了1929年的大蕭條。


 

      在這個年代,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追上了歐洲,標誌著正式進入發達國家陣營。但是在社會層面,貪污腐敗、環保問題、股市投機黑幕仍然層出不窮。軍事不敵大英帝國,科技水平也比不上新貴德國,文化上也不夠自信,好萊塢最大的明星卓別林是個英國人,政治從韜光養晦轉為」有所為,有所不為「,成為大英帝國的」利益相關者「。

      我認為眼下的中國,2010年代的中國,和1910年代的美國是如此的相似。

      房地產的黃金十年將要過去,鋼鐵、煤炭行業陷入低迷,紡織業向東南亞轉移,汽車大規模進入家庭,中產階層在沿海工業區、內陸省會已經形成,並逐漸取代過去的農民、工人階層,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階層。

      所謂產業升級,在我看來,就是鋼鐵業萎縮,汽車業壯大,煤炭業萎縮,石油業壯大,汽車和石化將成為這個十年中國的支柱產業。這兩個支柱產業的發展,將大幅提升中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人均GDP從2011年的5000美元水平上升到2020年的1.5萬美元水平,追上那時候的世界平均生產力水平(巴西、俄羅斯、東歐)。

      根據現在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2017-2019年之間,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美國。當然,人均GDP仍然很低,但是歷史的車輪已經沒有什麼人能夠阻擋了。


 


      媒體上總有人在杞人憂天,說中國社會腐敗問題嚴重,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云云。這真是扯淡。我們來看看那些常被人拿出來的反面例子: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個國家的第一次經濟起飛是在1970年代,得益於日本的經濟崛起,對原材料的大規模需求所孕育的一次大宗商品牛市。鐵礦石、石油、大豆的價格飛漲,支撐起了巴西的經濟繁榮。但是隨著日本的需求飽和,巴西阿根廷的經濟很快就遭受了打擊。這和是否處於中等收入階段沒有任何關係。

      中國和巴西是完全不一樣經濟結構的國家。一個是依靠城市化、工業化、高性價比工業品出口的國家,一個是依靠原材料礦產品出口的國家,如何能夠相提並論?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美國在1920年代,仍然不是一個資本主義制度完善的發達國家,後面我們還會看到,日本在1960年代,香港在1970年代,台灣韓國在1980年代,同樣腐敗嚴重,環保危機,社會問題叢生。但是隨著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問題最終都會解決掉。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

      1940-70年代:石化、電子成為美國主要的行業,才標誌著重化工業的真正完成。養老基金逐漸成為股市投資主力,大量買入藍籌股,使市場投機風潮褪去,整體變得理性和平穩。摩托羅拉,惠普,德州儀器等新一代企業崛起。社會法制建設變得完善,鼓勵創新,成為人類現代文明的標竿。

      1980-2010年代:科技網絡行業成為主導,代表著信息產業革命的升級。IBM、微軟、思科、蘋果、谷歌、FACEBOOK等偉大企業先後崛起。

      直至今日,第三次科技革命仍在繼續,移動互聯網、智能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3D打印、智慧城市、太陽能,新興技術層出不窮。中國的追趕腳步仍在繼續。


 


      一部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就是一個社會經歷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相推進的發展史。

      技術變革,推動產業變革,進一步影響社會組織生態,政治、文化、思想等等的廣泛變化。

      中國離美國的文明距離仍然很遙遠,正如前文所說,只是相當於1910年代的美國,有百年的歷史距離。

      但是,得益於技術的快速傳播,中國要追上美國,其實並不需要一百年,或者三十年、二十年足矣。

      除了和美國對比,我們還可以和東亞的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一下對比。

      據我觀察,2013年的中國,大致相當於1970年的日本,1975年的香港,1980年的台灣,1985年的韓國。

      1960年代的日本,鋼鐵是第一大支柱產業,豐田和索尼仍然不起眼,環保問題非常嚴重,水俁病等四大公害並不比今日中國的環保危機好到哪裡去。

      1968年,日本GDP超過德國,躍升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是人均GDP仍然落後。

      1970年代的日本,第一次超級大牛市結束,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豐田和索尼如潮水般湧向世界。文化產業開始繁榮,1973年哆啦a夢,1979年機動戰士高達,1984年龍珠,1985年聖鬥士。

      事實上,直到1980年代,日本才真正在經濟上和文化上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香港,1950年代開始搞紡織品出口,1960年代房地產大發展,1970年代仍然貪污橫行,但是中產階層開始形成,1974年許冠傑的《鬼馬雙星》打響本土喜劇電影的第一炮,緊接著1978年成龍的《醉拳》帶動功夫電影興起,1986年周潤發《英雄本色》出世,1990年周星馳《賭聖》大紅特紅。

      台灣,1950年代發展食品業,1960年代開始搞紡織品出口加工業,1970年代房地產和鐵公雞,1980年代台積電成立,向半導體和IT產業轉型升級,中產階層形成,1990年代社會變革,制度轉型,最終成為民煮社會,文化上週華健、張惠妹、張信哲、周杰倫先後湧現,成為華語音樂的一塊高地。

      韓國,同樣是1960年代開始紡織業出口,1970年代大煉鋼鐵,1980年代重點發展汽車、石化、電子等產業,這個時候的三星和現代又有幾個世人知道?環保和社會腐敗問題又有幾個中國人清楚?層出不窮的社會抗爭,此起彼伏的遊行示威自己可以百度。1990年代,社會轉型,文化繁榮,2000年代三星和現代終於成為世界產業裡的重要競爭者,韓劇橫掃中國。


 


      中國在過去30年裡走過的路,美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都走過,得益於世界範圍的技術傳播和產業轉移,最終實現經濟上的快速追趕,期間歷經坎坷和曲折;未來的20年,中國即將發生的大歷史,我們也將一一見證:經濟上進入發達國家社會,社會上環保、道德危機得到癒合,政治上實現民煮化轉型,文化上實現大繁榮。

      這樣的圖景其實已經在悄悄展開,你或者不相信,但確實如此:

      華為、中興、酷派、聯想、小米等智能手機產業的崛起,正如日本當年索尼松下的崛起一般;

      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民營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正如豐田、本田、日產在早年間的複製,比亞迪的智能電動車秦唐,和美國的特斯拉,讓我想起了百年前福特汽車之於歐洲大陸的奔馳汽車的地位落差。

      騰訊的社交網絡微信、奇虎360的安全殺毒、阿里的互聯網金融、大眾點評網、豆瓣、京東、唯品會、YY、去哪兒,中國的互聯網創新其實並不比美國落後多少,甚至比1910年代美國和歐洲大陸在科技領域的差距要小得多。


 


      2012年的泰囧之於中國電影的意義,正如1974年許冠傑的本土喜劇電影之於香港流行文化的意義;2005年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誕生,正如1963年阿童木在日本的誕生之於動漫文化的意義。

      看看美國、日本、四小龍走過的路,你會明白明天的路我們應該怎麼走。

       我們正處於一個千年只此一回的偉大時代,我們如何能不感到幸運?經濟弱勢,政治黑暗,社會腐敗,污染嚴重,道德危機,文化暗淡,這些不正是我們的機會所在嗎?在我們身邊,與我們一起前行的,或許就是日後的手冢治蟲、周星馳、亨利福特、松下幸之助、金泳三、蔣二代,這叫人如何不感到激動?(財富創業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52

房地產重複A股的軌跡?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pu1n.html
牛津大學一學者認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學難題是,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和相關的信貸泡沫)如何終結。

很多人預言,這兩個泡沫終究會爆破,就像美國的次貸危機一樣,甚至更加嚴重,更加富有戲劇性。

不過,我認為,這兩個泡沫也許會像咱們的A股市一樣,溫水煮青蛙,長達20-30年。

1992年以來,中國的股市一直在給巨大的泡沫放氣:它的市盈率從一百多倍,一直在往下走(除了偶有上漲,比如2007年),現在股市當然依然太貴:除了銀行以外,市盈率還有20-30倍。泡沫還在繼續放氣。

中國股市以散戶為主導。某隻基金表現好,立刻就有大量贖回。某隻股票表現好,也立刻成為解套的對象。大家把虧錢的股票和基金緊緊抓住不放,打死也不出。PeterLynch 諷刺說,"這相當於一個不理性的園丁,把鮮花拔掉,但為雜草澆水"。

中國樓價如果下跌,人民的反應也許會像股票下跌一樣:牢牢抓住不放,打死也不賣。

下面是我在香港《南華早報》的文章。我還拿中美房地產的情況,以及政府的不同態度做了一些比較。
http://www.scmp.com/business/economy/article/1463048/letting-air-out-bubble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