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林氏家族相关公司脱售持股 云顶(Genting)新加坡股价暴跌18%


From


http://sgpfinance.blogspot.com/2009/05/genting18.html


  由于马国母公司云顶集团(Genting Bhd)控制股东林氏家族谣传正筹集资金,投资于米高梅集团(MGM Mirage)在澳门的赌场项目,云顶新加坡(Genting Singapore)昨日在两家林氏家族相关公司脱售其持有的9%股权冲击下暴跌18%。

   马国云顶集团目前依然持有云顶新加坡的54%股权。与林氏家族相关的马国公司金希望(Golden Hope)和Lakewood在昨日的文告中透露,它们已经以每股72分脱售持有的云顶新加坡股票,总共筹集到大约6亿1500万元。截至2006年,林 氏家族在这两家公司拥有股权。

  辉立证券一名分析师认为,由于云顶集团已经在新加坡投资了综合娱乐城,新加坡政府恐怕不会同意它或其马国子公司名胜世界(Resorts World)参与米高梅集团在澳门的赌场项目,林氏家族因此必须本身去筹资参与有关澳门项目。

  云顶集团和名胜世界本月21日披露它们买入面值1亿美元(1亿4400万新元)的米高梅集团担保票据(secured notes),引起马国市场猜测云顶可能有意入股对方在澳门的赌场项目。

  云顶新加坡全日交易非常活跃,共有高达12亿4859万股转手。它开市后不久一度重挫在68.5分的最低水平,过后略微回升到74分,但到了午盘又再回软,闭市时报71分,大跌15.5分。

  金英证券一名股票纪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大股东即使折价公开脱售股权时,有关公司的股价不会重挫,但云顶新加坡这次的走势就例外,竟然重挫将近20%。短期而言,股价恐怕继续遭受卖压,但这样的价格颓势相信不会持久。

  高盛昨日也发表报告维持给予云顶新加坡的"中性"评级,但却根据公司所有部分加起来计算,把它的目标价从37分提高到44分,指出在检视其09财年首季度业绩后,估计它今年将在损益表中对开业前支出减少拨款,因此把对它作出的今年盈利预测调高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55

林氏木業的數據王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143.html

的確,恰當的時候,站在風口上,即便是豬也能飛起來,2007年開始,一大批人藉著淘寶的高速成長而「雞犬升天」,以「順風尿三丈」的氣勢,讓諸多傳統行家們大跌眼鏡。他們中間,有人資源底子夠雄厚,眼光夠毒辣,借勢而起自然無可厚非,而真正憑藉「草鞋布衣」之身,逐漸走上神壇的,一般分為兩種,要麼有超人的營銷法子,要麼有非一般的技術手段。

今天請讀者們品鑑的,就是一家靠技術成名的家具電商公司,通過數據上的分析和挖掘,5年時間,林氏銷售額從500萬元到3.2億元,預計今年銷售額可超6億元。它叫林氏木業,創始人林佐義出生寒苦,當年用省下的2萬元學費,開創了現在的光景。他也是去年《福布斯》評選的「30歲以下30人」的代表。

林佐義印象

1、林佐義當時大專畢業,其實被逼無奈。為了和女友同處一地(相當深情的說),才努力給家具老闆做網站,最終轉上電商之路。因此,他做家具電商,一則源於專情,二則很早與淘寶結緣,因為在上面買了一個便宜到咂舌的數碼相機,深信淘寶的前途。

2、林佐義相信數據,但不迷信數據。比如,林氏發現,有同行經常會點擊網店的東西,查看產品,比價,在後期統計分析中,採用篩選法則,剔除這些「無效數據」的雜質(具體怎麼做,不肯說,商業秘密哦!),才讓分析有真正的意義。

3、林佐義依靠數據,但不依賴數據。例如,林氏的銷售客服依靠訂單提成,去年雙十一,有人一天提成就超過11萬元,激勵刺激讓人興奮,但也可能透支他們的健康和持續「作戰」能力,因此,林佐義開發出「正能量」、「負能量」指標和特殊的訂單分配機制,不依賴於傳統的數據體系,創新業績評價體系,保障經營。畢竟人不是機器,不可以用傳統的數字完全衡量。

用數據說話

「不能把責任都推給物流。」林氏木業創始人林佐義告訴手下,這是採訪間隙的一通電話。工廠負責人不希望將「運輸損壞」指標列入自己的KPI考核,他認為那是物流的職責。但是在林佐義看來:如果出廠包裝足夠紮實,這種損壞絕對應該更低。因為林的數據顯示,同樣的物流公司,有家具商的運損率更低,顯然,對方有更妥善的包裝,所以林氏應該從自身出發,改進包裝,控制此類風險。

這就是林佐義,骨子裡喜歡用精準的數據來衡量得失、進退。在他的林氏木業裡,到處充斥著量化的數據,從前端的營銷到後端的管理,他用這些數據提升銷售業績;發現運營真諦,解決生產難題……按他的話說,就這樣,網上開店6年,沒遇過大的困難,也沒經歷大的低潮,林氏木業在電商大潮中銜枚疾進。

數據顯示,林氏木業年均增長率超100%,去年銷售額已經超過3億元,連續五年在淘寶家具類目中蟬聯冠軍,被250萬用戶光顧。同時,林氏還擁有員工上千人,旗下3家自營廠,數家代工廠,4間倉庫總存儲面積超過10萬平米。依照目前形勢,林氏今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6億元。而這一切的起點,卻是林佐義當年不足2萬元的創業資金。

 

創業快車道

2007年,林佐義讀大三,同學們都在實習,但他卻在謀劃如何為自己打工,做一門生意養家餬口。此時,林的女友在佛山一間家具店工作,這裡遍佈家具生產廠,各式品牌林立。於是,學計算機的他以2萬元創立工作室,聯繫家具城內的店主,謀劃著為他們建立門戶網站。

「可惜的是,老闆們的興趣不在於此。」林佐義告訴記者,數據一目瞭然——工作室的生意極不穩定,缺乏持續的現金流,更沒有成長性可言,他明白,自己必須另覓生計。直到有一天,林佐義通過百度「邂逅」了淘寶,這種「虛擬」買賣給了他新的靈感。

當時,在網上開家具店的人並不多,因為家具是耐用消費品,價格貴,物流、運輸、倉儲困難,進入門檻高,鮮有人敢於嘗試。而林佐義的身後,卻有全國最大的家具生產基地,綿延十餘里的家具工廠,充足的貨源,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這裡具備做家具電商的先天優勢。」他解釋道。

由此,林佐義在淘寶註冊了店舖,交了1000元保證金,開始走上電商之路。此時,他手上可用的資金只剩下2000元。已無退路的林佐義做了一份商業計劃書,又到家具城內,和每一個老闆談自己的想法,甚至質押個人證件,博取其信任。「最終說服了幾家,他們允許我做代理商,先拿貨後付款,並提供產品的圖片等完整資料給我擺上淘寶貨架。」林佐義說道。

2007年5月,林氏木業正式在淘寶開張,生意模式很簡單——將照片上傳網店,待消費者下單,由廠家直接發貨。如此「倒手炒貨」,林氏穩賺差價。是時,家具零售店普遍保持50%以上的暴利,而林氏卻走10%的微利路線,因此迅速積累起大量客戶和信用積分。

據林佐義回憶,當時,每天都忙碌到很晚。有時為了說服用戶付款,能與其聊到凌晨4點;為瞭解決運輸中的破損,與供應商據理力爭;睡夢中聽到「淘寶旺旺」的叮咚聲,就爬起來繼續工作……如此辛苦了60天,7月林氏的營業額已經突破30萬元,林佐義拿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在逐步打開知名度之後,林佐義意識到,僅僅作為渠道絕非長久之計,供應商很快就能「師汝長技以制汝」,價格戰也會越來越激烈。因此,林氏必須尋求自己的品牌溢價,打造自己的拳頭產品。

經過仔細的市場調研,結合自身的銷售數據,林佐義發現,偏向日韓風的田園系家具深受80後淘友喜歡。於是,他聘請了有數十年經驗的大師操刀,用「模仿+改良」的模式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林氏田園家具,建立自己的品牌「標準」。結果,該系列一經推出,立刻受到淘寶買家的追捧,當月僅林氏田園沙發的銷量就突破1000件。

由此,林氏木業正式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08年底,它的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成為淘寶家具類名副其實的「老大」。

數據化營銷

創業要靠數據摸清方向,守業更得靠數據精細地運作。在林佐義眼中,前端的營銷尤其需要如此。

去年「雙11」購物節,林氏木業單日銷售額接近6000萬元,一位業務員因促成的銷售額巨大,當天獲得的提成就超過11萬元。而這一切均由系統自動結算,從最初,業務員與哪些消費者溝通過,溝通後成交的金額,付款的狀況……均由後台記錄,系統可以實時核算每個人的業績。

這套自動化系統由林佐義親自帶隊開發。平時,業務員上班打開電腦後,桌面會自動彈出當日的第一項任務,完成後,系統再彈出新任務,如此反覆。同時,每項任務的處理過程、成果都會自動遞交到上級電腦中,顯示出來。這樣,銷售過程變得透明公開,每一級管理者的電腦中都有一張實時更新的報表,林佐義和管理層可以隨時瞭解總訂單情況,待處理的訂單有多少,什麼原因導致處理延時……

如此,當數據在整個系統中快速流轉、共享,問題得以快速解決,任務接連不斷,業績數字的刺激歷歷在目,銷售工作的效率自然大大提升。「許多來應聘的人都想當管理者,卻不知道,在這樣的系統下,其實最賺錢的卻是基層的業務員。」林氏木業總經理馬燦興告訴記者,在林氏木業,工作一年就買房買車的事情絕不稀奇。

如果說,數據是串聯林氏銷售系統的主線,那麼,對於產品的經營而言,數據就是根本。

來自於超級數據的調查顯示,林氏木業2、3月間銷售前5的商品,平均改價5次,改名1次,平均銷售額超過22萬元。

「修正必不可少,數據則是修正的基礎。」馬燦興說道。以改價為例,定價過高,消費者不能接受,影響產品銷量;定價過低,利潤不夠,林氏不能接受。因此每款產品上線後都會經歷試價的過程,依據產品的成本、銷量、銷售速度、用戶的評價、產品的生命週期等多項數據不斷調整價格。

像最近一款熱賣的高箱儲物皮床,最初上架是2114元,因為銷售火爆,改價11次,逐漸調整為2349元,讓林氏獲得的不菲的利潤,而到了產品生命的尾端,價格則逐漸降至1479元,快速甩貨,避免庫存積壓。

至於改名,則是另一項技術活,目的是抬高產品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加大產品吸引力。例如家具風格是法式還是田園,質地是真皮還是布衣,命名中需要用這些關鍵詞提高搜索轉化率。執行時,一般按照搜索權重數據,在品名上排列關鍵詞的順序。若數據有變,且銷量遲遲無法上升,則改名必不可少。

可見,從產品運營到銷售,營銷層面的數據化,支撐著林佐義的「精益創業」,讓他可以快速迭代優化前端,以超高的效率適應市場。

數據化管理

如此下來,前端的業務越來越紅火,林氏的規模快速擴張,後端需要管理的東西自然也越來越多,此時,數據更成為管理的利器。

首先,對於飛速增長的員工,林佐義堅持數據化的薪酬制度。打開林的工作系統,可以看到一張員工的KPI考核表,裡面不僅有每一位員工的業務成績,還有特殊的兩列指標:「正能量」、「負能量」,二者由用戶的好評、差評、客單價、退貨率等數十個因素構成,經過複雜的加權運算獲得相應的數字,將它們與業績相結合,便可以核算出每個員工的薪資。

在這種公平透明的制度下,回報與長期工作表現結合,可以激勵員工不斷努力。「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及時發現影響員工的問題。」林佐義補充道。

比如,一位員工前三月的業績穩定成長,「正能量」數據一直很好,但第四個月「負能量」數值卻突然上升,這時,上級管理者會立刻與之交流,看他是否遇到心理上的問題,還是工作壓力太大,能否通過工作減壓或人文關懷,化解此種「負能量」,使其找回原來上佳的狀態。

如此種種,林氏才能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其次,必須用數據做好設計、生產的管理。在林佐義看來,家具由消費者選擇,因此設計產品之前,必須先挖掘客戶的需求,校準市場定位。因此,數據分析必不可少。

一般情況下,市場部的數據分析組會將林氏木業的產品數據與熱賣家具單品進行對比,分析出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家具——是法式還是田園風;是布藝還是皮質;是深色還是淺色;價位大致在何種範圍……然後,再將數據分析結果交由設計團隊,形成產品設計方案。

接下來,再在生產線上進行「打樣」。林氏通過對新產品進行小批量生產,掌握各細分項目的費用,進而制定出工價標準、材料標準和包裝標準等成本標準,掌握住生產控制的主動權。之後,不管產品是出於自有工廠,還是通過OEM 生產,成本價目單都變得一目瞭然。就是靠著這種手段,林氏將加工費用壓縮到了售價的5%-6%,相當於業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為自己的產品爭得了更多的價格優勢和利潤空間。

再次,林佐義將數據管理帶入到物流進程中。每一筆出貨,都會有跟單人負責,他們會對比合作物流公司的發貨及時性、到貨及時性,是否有運輸損壞等等數據,而「負面」數據過多的物流公司,將失去林氏的訂單。

林佐義總是不斷提醒自己,有時,一個管理不當,就可能讓自己一敗塗地,「那不過是一睜眼一閉眼的事」,而不斷更新的數據則可以讓它發生的幾率降低很多。「因為,有了這些數據,平時企業裡的『咳嗽』、『感冒』都被很快治好了,自然不會演變出致命的疾病。」他解釋道。

如今,在淘寶、天貓做大的林氏也成為其他電商平台力邀的對象,可是林佐義並未為其優厚的條件動心,他們真的瞭解家具行業麼?相應的規則穩定麼?能否吸引到客源?在沒有數據釋疑前,他寧可按兵不動。用林佐義自己的話說:「帽子大了,容易遮住雙眼,還是提前量一量的好。」顯然,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丈量林氏木業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