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調高差餉徵收率用作全民退保(2014/8/21) 林本利


2014-08-21  NM
 
 

 

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即20多年前,政府已就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進行廣泛諮詢。1993年12月,時任署理教育統籌司林煥光在立法局宣佈,政府有意採用「隨收隨支」的「老年退休金計劃」。

當時78位大專院校的學者(包括筆者),在報章上以廣告形式發表公開信,反對「老年退休金計劃」,認為計劃財政上並不可行。學者建議推行強積金計劃,並設立中央公積金,供就業人士自由選擇參與,作為退休保障。而老人福利則應由政府一般稅收支付,對真正有需要援助的老人提供現金津貼、醫療、房屋及康樂服務。轉眼間過了20年,現在社會重新討論全民退休保障,香港的社會、政治及經濟環境跟20年前已出現巨大變化。首先,本地人口進一步老化,人口年齡中位數由30多歲上升至40多歲;65歲或以上的人口接近100萬人,再過十多年,將增至超過200萬人。根據2012年政府的推算,到2029年經濟撫養比率將上升至1,258,即每1,000名勞動人口要供養1,258名非勞動人口;到2041年,更上升至1,500名。因此,若現在要引入「隨收隨支」的養老金計劃,要求在職人士每月供款,就算不用精算師計算,亦知道在財政上難以推行。雖然過去20年香港人口逐漸老化,但同期間港人累積巨大財富(見前文),只要善用這筆巨大財富,就能夠產生足夠收入去應付人口老化問題,保障退休老人的生活。現時全港共有310萬個住宅和非住宅物業,總市值約18萬億元,當中260多萬個屬於住宅單位,平均每個私人物業市值約600萬元(按照樓宇買賣成交資料推算)。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這310萬個住宅和非住宅單位,今年應課差餉租值為5,340億元,以差餉徵收率5%計算,可為政府帶來267億元收入。若將徵收率調高2%,可額外為政府帶來百多億元收入。現時全港240多萬個住戶中,超過一半(125萬戶)居住在自置單位內,絕大部分業主到退休時供樓完畢,有足夠資產應付退休生活所需。即使業主繼續居住在物業內,亦可透過申請安老按揭,600萬元物業每月可領取約12,000元年金,直至終老。若然政府向所有長者提供每月3,000元的養老金,筆者建議政府除了撥出部分儲備作啟動基金外,財政資源亦可來自與物業租值相關的稅項,例如調高差餉徵收率。一個月租10,000元的單位,現時每月要繳付500元差餉,若差餉徵收率調高兩個百分點,即每月多付200元,對每月領取3,000元養老金的業主來說,不會構成經濟壓力。對在職而未供樓完畢的業主來說,調高差餉徵收率的影響亦較向薪金抽取供款為輕。現時工資中位數約13,000元,若政府要求每月供款2.5%,金額便超過300元,供款數目一般較額外支付2%的差餉為多。收入較高的人,一般居住在租值較高的單位內,甚至擁有物業收租,他們亦有能力支付較多的差餉。現時的水務署,過去的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都是透過差餉補貼營運成本。歐美及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透過增加僱員供款,或者引入及調高消費稅去支付全民退休金,只會對在職人士及基層市民構成更大經濟壓力,打擊工作和消費意欲,不利於經濟發展。調高利得稅,亦會損害香港的競爭優勢。向310萬個物業調高差餉徵收率,用作全民退保,除了稅基廣闊和穩定外,亦不用擔心加稅而令資金和人才外流(物業不能離開香港),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www.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07

回應經濟3.0的退保方案 寄象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1/25/%E5%9B%9E%E6%87%89%E7%B6%93%E6%BF%9F3-0%E7%9A%84%E9%80%80%E4%BF%9D%E6%96%B9%E6%A1%88/

1月19日,《灼見名家》網站刊登了〈七問經濟3.0——「不論貧富」方案開支可減近半?〉一文,文首稱:「經濟3.0的三名經濟學者:徐家健、曾國平、梁天卓,最近就政府的『不論貧富』方案估算,根據周永新教授的建議作若幹調整,發現開支可節省1萬億,同時發現若以6,520億作為起動基金,即可獨立運作50年而毋須徵稅。」本文試分析經濟3.0三位學者的退保方案(他們認為這是政府為市民提供的「長壽保險」),並就該方案的假設作出回應。

(1) 根據經濟3.0方案,其假設是領取退保金的合資格年齡「隨預期壽命而上升」,即不是劃一為65歲,而是由70歲開始,「以預期壽命減15年計,我們將領取年齡於2024年提升至71歲、2034年提升至72歲、2044年提升至73歲、2054年提升至74歲、2064年提升至75歲。同時,所有65歲或以上但不合年齡資格的長者,仍可繼續領取現有福利(如合資格領取現有福利)。」大家可能會覺得每十年才推遲一歲不算什麼,但如果方案真的實行,年齡較大才能領取者自然會覺得「不公平」,筆者認為以70歲為起步點已會被譏為吝嗇(未能與退休年齡銜接),再提高年齡下限的話更會有人說「不如死了才給我」,可見此議必會遭到反對。

(2) 方案的另一個重要假設,是「參考外匯基金過去20年3%的實質回報,將6,520億滾存,可應付50年的老年金支出。50年後,6,520億本金與期間賺取到的回報將會幾近用完。」姑勿論政府會否願意拿出6,520億儲備並將其滾存,但誰能保證每年會有3%的實質回報?如果回報是3%以下,那就表示不到50年便會將儲備花光了。

(3) 方案將其與實行了幾十年都沒有爆煲的生果金比較,說沒有一個學者擔心過生果金會爆煲,「方案(亦即周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方案),其實只是把生果金改良為更可持續的公營長壽保險計劃。把領取年領與預期壽命掛勾,可更有效控制政府開支;而把金額上調至3,230元,則有助提升長者的基本生活保障。」目前領取特惠生果金每月2,200元的長者並不多,只有大約40萬人;根據該方案,資產不超過500萬元的長者皆可領取,遠遠超過現時的入息及資產審查上限(單身長者每月入息不超過6,660元、資產總值不超過186,000 元;有配偶的長者夫婦合共每月入息不超過10,520 元、資產總值不超過281,000 元)。兩者又怎可相提並論?

(4) 方案認為政府與其「胡亂投資在回報率極低的基建項目」,不如為市民設立「長壽保險」,而且不認為這是老人福利。政府當然也可以引用大量數據來支持發展基建項目,如高鐵、三跑。退保金不論名目為何,始終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財富轉移,而由政府進行的財富轉移,美其名就是「社會福利」,生果金、綜援、公屋等莫不如是。問題又回到基本點:誰來找數呢?

寄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52

安邦人壽保費規模僅次國壽、平安,退保、賠付金持續猛增

通過投資型險種的激增和海外資產的“買買買”,安邦保險集團的規模正在迅速膨脹。

近年來取代產險成為集團“旗艦”及海外資產“買手”的安邦人壽4月26日公布了2016年信息披露報告(下稱“信披報告”)。信披報告顯示,2016年安邦人壽的合並總資產已經達到1.45萬億元,遠超中國太保整個集團和新華保險同期的總資產。

但在規模上升的同時,安邦人壽2016年度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0%,而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退保金和賠付支出的持續飈漲所致。

總資產破萬億

安邦人壽信披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其合並總資產達到1.45萬億元,較2015年末的9167.6億元同比大增58.44%,在2015年超過6倍的總資產增長基礎上繼續上升。

這一總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中國太保同期的1.02萬億元以及新華保險6991.81億元的總資產水平。

由於2015年安邦人壽獲得了安邦產險48.6486%的股份,因此安邦產險以聯營企業被披露在安邦人壽的報表中。而由於安邦人壽控股安邦養老及安邦資產管理,安邦產險控股和諧健康險以及多個海外保險資產,因此截至發稿時,盡管安邦保險集團旗下其他子公司均還未發布2016年信披報告,但可以通過安邦人壽及其中披露的安邦產險合並總資產相加來估算整個安邦集團下保險相關板塊的總資產規模。

信披報告顯示,安邦產險2016年末的合並總資產為7954.52億元。兩者相加,總資產達2.248萬億元,這家起源於2004年的保險集團的資產規模正在逐漸逼近歷史悠久的“巨無霸”中國人壽2.7萬億元的水平。

細看其信披報告可以發現,安邦人壽龐大的總資產規模源於2015年及2016年安邦人壽充當安邦保險集團海外資產的“買手”及“旗艦”合並了多家海外資產所致。單獨看安邦人壽的單體報表,其2016年末的總資產為5738.09億元。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保監會數據顯示,安邦人壽2016年的規模保費達到3304.87億元,僅次於中國人壽及平安人壽,飛速成長為壽險行業規模保費的“探花”。

正是由於安邦人壽自身在2016年規模保費大幅增長,其總資產較2015年末增長123.97%,單體總資產與集團總資產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27.9%上漲至39.5%。

海外資產“成色”如何?

從安邦人壽信披報告來看,安邦人壽旗下有一家看著頗為“宏大”的直接控股子公司——註冊地在香港的安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從信披報告內容和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來看,這家公司承擔著安邦人壽大部分海外資產“買手”的角色。

在安邦人壽合並層面直接控股的唯一一家海外資產是2015年收入囊中的韓國東洋人壽。但包括德爾塔•勞埃德銀行(現啟用舊名Nagelmackers)銀行、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荷蘭VIVAT保險公司、韓國安聯人壽、香港投資控股公司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共6家公司,均屬於安邦人壽間接控股的子公司。這6家很可能大部分是由上述這家安邦集團控股子公司“出面”接手。

其中,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韓國安聯人壽,以及另一家Strategic Hotel Funding, L.L.C的100%權益為安邦人壽於2016年收入囊中。根據信披報告,前兩家香港的投資控股公司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即是從安邦集團內部吸納而來,另兩家則是外部購買而來。

這些海外資產的現狀如何?

財務數據顯示,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註冊在香港,主要從事投資控股、酒店服務和物業管理業務。自2016 年1月1日至合並日2016年9月27日止期間,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在合並財務報表中經調整的凈虧損合計為7.31億元。而Strategic Hotel是在美國成立的公司,主要從事高端酒店資產管理業務。自購買日2016年9於6日至2016年12月31日營業收入為27.39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3.46億元人民幣。

另外,根據安邦人壽信披報告,東洋人壽在集團內部交易抵銷前,2016年凈虧損3.59億元,較2015年的凈虧損0.4億元有進一步擴大之勢(根據信披報告,財務數據經過了合並日公允價值以及統一會計政策的調整)。

而對於另外幾家間接控股的非本年取得的海外資產,安邦人壽信披報告中並未披露這些公司的基本財務狀況。

不過,從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的部分安邦人壽收購的海外資產財務報表來看,也有公司在被安邦人壽收購後出現“扭虧為盈”的情況,例如安邦人壽在2015年收購的荷蘭保險公司VIVAT。

根據VIVAT的2016年年報,2014年VIVATNV錄得6.12億歐元的凈虧損,但在被安邦人壽收購的當年,即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2016年實現1.59億歐元的凈利潤。

值得註意的是,在2016年收購韓國安聯人壽時,安邦人壽再次得以用“低價”購買資產,由此增厚2016年的投資收益。

安邦人壽信披報告顯示,2016年12月31日,安邦人壽支付160萬左右歐元,合1172萬元人民幣,作為合並成本購買了韓國安聯人壽100%的權益。

而這100%權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人民幣58.68 億元,合並成本小於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人民幣58.56億元。這58.56億元按照會計準則就被計入了投資收益。

事實上,在2015年,安邦人壽在收購VIVAT時就發生了這種情況。當時,VIVAT的100%股權對應的可辨認凈資產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89.21億元,但安邦人壽為此付出的對價僅僅為1歐元(等值人民幣8.50元)。

第一財經記者翻閱VIVAT2015年財報了解到,原來在今年2月最先出面購買VIVAT 100%股權的是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安邦人壽控股的安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又以“名義價格”1歐元從集團手中將這筆價值89.21億元的股權收入囊中。

運用這種“財技“,使得安邦人壽2015年的投資收益大大增厚。但由於披露信息有限,韓國安聯人壽是否沿襲了這樣的購買路徑不得而知。

不過,2016年這筆58.56億元的“子公司合並成本小於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金額”相比2015年的116.95億元有不小幅度的下降,在2016年安邦人壽460億元的投資收益中比例也不大。

事實上,與其他四家A股上市險企去年總投資收益普遍同比下降超過20%不同,安邦人壽2016年的投資收益在低利率加“資產荒”的基礎上同比增長62.86%。

但投資收益的同比大幅上升與其較2015年大幅增長2.5倍左右的規模保費也有很大關系。從投資收益子科目來看,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及利息收入、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利息收入是最大的增長項。而在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中,安邦人壽此分類下的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余額分別同比增長了71%及30%。

值得註意的是,與2015年及2016年的“買買買”不同,安邦集團在去年主動放棄撤出喜達屋收購之後,今年收購美國信保人壽的交易也被終止。

退保、賠付金繼續飆升

盡管安邦人壽的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超過60%,但安邦人壽合並的歸母凈利潤還是同比下降20%。

分析其2016年合並利潤表,除了與保費增長及可能的折現率假設變更導致的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大幅增長外,退保金、賠付支出等科目呈現比較大的上升幅度。

其中,安邦人壽2016年的退保金在2015年同比上升11倍的情況下再次同比上漲2.58倍,賠付支出在2014年為1650萬元,2015年變為50.94億元,2016年再次上漲至249.72億元。從賠付支出的明細看,集團合並層面的滿期給付及年金給付占其中的大半部分。

雖然退保金的上漲和賠付支出與其規模保費上漲有關,但由於安邦人壽這兩年投資型保險占據“半壁江山”的保費結構使得其流動性風險成為一大挑戰。

安邦人壽2015年和2016年的規模保費中,代表投資型險種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分別占比42.64%及65.45%。

在“開門紅”時期的1月中旬,第一財經記者曾走訪多家銀行,發現安邦保險的投資型保險產品出現的頻率最高。

安邦人壽對於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的期限分析中,1年以內及1~5年的相關剩余合同未折現的預期現金流量占比為42%,即截至2016年末所有未到期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所對應的未折現現金流中有42%將在5年內面臨償付。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型業務確實是“資產驅動負債”型保險公司擴大規模的“利器”,但該類型險種占比較高的業務結構對資本消耗較大,在如今低利率、資產荒的投資環境下也會面臨較大的利差損、流動性等風險,而為了追求高收益,可能一些保險公司會進行“短錢長投”,同時容忍更高的信用風險,使得投資資產風險也相應加大,並且在2016年的“償二代”下也可能使得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償一代”下降。

安邦人壽也表示,其部分保單允許退保、減保或以其他方式提前終止保單,使其面臨潛在的流動性風險,集團的銀行業務有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不過,經過其對於流動性風險的測試,安邦人壽表示:“2016年4季度末,公司三個月內的綜合流動比例為841%,流動性覆蓋率大於300%,凈現金流大於0。本年度公司的凈現金流、融資回購比例、流動性資產比例、綜合流動比例和流動性覆蓋率等相關指標在年度內均未突破閾值,尚無超限額情況發生,本公司流動性保持穩定。同時,公司分別通過基本情景和壓力情景下對公司整體、傳統保險業務、分紅保險業務和萬能保險業務的現金流量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與實際結果基本符合,不同情景下流動性風險均在安全和可接受範圍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59

前海人壽被曝或有退保壓力 所持個股盤面平靜

領到保監會罰單近半年後,前海人壽近日被媒體爆出,正向保監會申請恢複保險新產品的申報,同時還申請在一定銷售額範圍內恢複萬能險的銷售。而在網絡流傳出的申請報告截圖中,前海人壽還預計,公司將有600億元退保金額。前海人壽方面尚未對此傳言做出官方回應。在二級市場,前海人壽持有的逾20只個股5月17日紛紛低開,但多股隨後在盤中翻紅。截至11:30收盤,相關個股漲跌分化,但整體表現平靜。

前海人壽在2016年12月,因萬能險業務經營存在問題且整改不到位,被保監會下發監管函,被處以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的監管措施。同時,前海人壽還被要求進行整改,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的產品。今年2月,保監會再下罰單,對前海人壽編制提供虛假資料、違規運用保險資金等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時任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被撤銷任職資格並禁入保險業10年的處罰。

二級市場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海人壽持股比例超過5%的個股包括萬科A(包括鉅盛華所持股份)、南玻A、華僑城A、南寧百貨、中炬高新、合肥百貨、韶能股份、明星電力。此外,前海人壽還重倉有峨眉山A、環旭電子、天虹股份、格力電器、金隅股份等個股。

Wind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聚富產品”新現身於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包括華意壓縮、山東路橋、廣弘控股、科士達,持股數量分別為517萬股、440萬股、278萬股、225萬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別為0.92%、0.39%、0.48%、0.51%。

利空消息來襲,前海人壽上述持股5月17日普遍低開。截至午間收盤,相關個股漲跌已現分化。中炬高新、深紡織A、格力電器跌幅居前,跌幅超過1%,萬科A、環旭電子等小幅走跌。其他個股至收盤多已翻紅,小幅微漲。目前,利空消息尚未獲前海人壽方面的回應,相關持股整體表現平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494

你“被退保”了嗎?銀保監會提示警惕“保險分紅”騙局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於警惕“保險分紅”騙局的風險提示》,據反映,一些非保險機構人員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以領取“保單分紅”名義,誘導欺騙消費者辦理退保並購買其他投資產品,這些行為侵害了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信息安全權等合法權益,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為此,銀保監會表示,要對此類行為提高警惕,首先要警惕常見手法。冒充保險公司從業人員,以“保單分紅”、“保單升級”、“贈送禮品”、“售後服務”等名義聯系保險消費者,取得信任後,貶低消費者已購買的保險產品價值,誘導消費者辦理退保或保單質押,轉投其推薦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此行為很可能涉嫌詐騙或非法集資,嚴重威脅消費者資金安全。在遭遇此類情況時,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其次要樹立正確的保險意識。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消費者應提高自我防範意識,謹慎辦理退保或保單質押。不受所謂的“高額回報”蒙蔽,不與所謂的“代理人”簽訂任何私下協議,不輕易將所持保單、個人身份證件等出示或委托他人,以免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退保”或“被理財”。

三要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如遭遇類似自稱保險公司人員的“分紅”邀約,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網站、統一客服電話等正式渠道查驗真實情況和相關人員資質,了解保單分紅具體情況,核實保險機構辦公場所等。

銀保監會表示,若有消費者發現所購買的“理財產品”涉嫌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05

談抽供款撥退保 積金局:私產變稅收

1 : GS(14)@2014-08-14 16:46: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4/news/ec_gna1.htm
【明報專訊】政府委託港大學者周永新研究全民退休保障,料下周將報告提交扶貧委員會。有指報告建議包括僱主及僱員在現時強積金5%供款內抽取特定比率,或額外供款存至退保計劃。積金局行政總監陳唐芷青昨日指出,強積金屬私人資產,與退保計劃不應混為一談,若抽取強積金部分供款至退保計劃,這款項會由「供款」變成政府「稅收」。

智經研究中心昨日舉行一個名為「強積金核心基金及香港退休保障」的座談會,與會的陳唐芷青被問及是否認同未來全民退保計劃,要求僱主及僱員在強積金5%供款額中,抽取一半或特定比率存至退保計劃的建議。

陳唐芷青:或全港僱傭合約要改

陳無明言支持或反對,但指強積金供款屬於私人資產,所供款額會存入個人的強積金戶口,而非與全民退保一般,將款額上繳政府重新分配,認為後者是一種「稅收」而非「供款」;加上強積金供款少,總資產值低已一直為人詬病,形容強積金制度與全民退保不能混為一談。她又說,有關建議或會令全港僱主及僱員要重新簽訂新的僱傭合約,以列明調整後的供款額。

信託人公會﹕供款減行政費要加

至於供款減少會否影響強積金受託人運作,香港信託人公會主席劉嘉時承認,若供款額進一步減少,或會導致基金收費增加,但仍要待報告出爐才能評論,相信受託人會按政府要求辦事。

科大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則認為,強積金與全民退保有別,尤其對資產較充裕的長者,強積金可帶來投資回報,退保卻未必令其受惠。不過,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業務總監黃健偉說,本港面對人口高齡化威脅,若再無全民退保,或令長者貧窮問題更趨嚴重,整體社會要負擔的成本可能更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43

退保諮詢婆婆:保皇黨食屎

1 : GS(14)@2016-03-14 01:13:32

■余婆婆(中)不滿被親政府人士叫去死,還擊稱「保皇黨食屎」。


【本報訊】退休保障地區諮詢會來到第3場,八成發言者都支持全民退保。有年輕人願意加稅供養上一代,也有退休人士促為官者要有良心。昨諮詢會上,有81歲長者不滿被親政府人士辱罵「咒死」,連環「爆seed」還擊:「保皇黨食屎啦。」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明言,最後退保方案未必能如部份人所願,但會改善各方措施。


■林鄭及張建宗昨出席第3場退保地區諮詢會。

18人發問 15人撐全民退保

第3場退保諮詢會昨在荃灣舉行,約200人出席。81歲余婆婆批評林鄭月娥帶市民遊花園,「做啲嘢咁折墮」,又叫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索性租船送走所有65歲長者,「冚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83

團體促扶委會正視民意撐全民退保 1.5萬信交林鄭

1 : GS(14)@2016-06-21 07:22:49

【本報訊】為期6個月的退休保障諮詢今天結束,不同團體趕在諮詢期完結前最後衝刺。全民撐退保社福聯盟共收到超過1.5萬封支持意見書,今天將交給扶貧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促扶委會正視民意,真正落實全民退保。記者:王家文 袁楚雙



聯盟今年4月中至6月中透過街站及社福機構服務單位收集市民對退保的意見,至今收到逾1.5萬份意見書,均認為退保是安老政策非扶貧措施,支持全民退保及落實學者提出的全民養老金方案,即由官商民三方供款,政府注資1,000億元作種子基金,並將現時社會保障開支如綜援及生果金等開支,及強積金一半供款比率2.5%改供退保;盈利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額外增加1.9%利得稅投入計劃,年滿65歲長者每月可獲發3,500元養老金。不少市民在意見書中列出支持理據,包括反對資產審查,認為有損長者尊嚴;及表明願意盡公民責任多繳稅承擔全民退保,有年輕人亦稱願承擔開支。政府指,至今收到約千份意見書。聯盟今天則會將1.5萬份支持全民退保的意見書交給扶委會,稍後也會把意見書交給區議會及立法會議員,今年9月會轉交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跟進,並會要求下屆特首候選人就全民退保表態。而在昨天立法會的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公聽會上,多個團體派代表出席發言撐退保,其中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林錦利質疑,若市民要經濟審查後才取得應有的生活費,「要佢哋舉手喊窮先施捨畀佢哋?係咪有負佢哋?」向來反對全民退保的自由黨,副主席邵家輝於公聽會上指,不想見到富人如李嘉誠等都可以享受退保,「如果所有嘢都冇審查,係咪一件好事?」



張建宗:明年6月有方向

勞福局局長張建宗稱,過去半年聽到不同意見,收逾千份意見書,希望年底前向扶委會提交報告,明年6月底有方向。人民力量陳志全質疑明年3月已選特首,「到時都冇人理啦!方向變方案到落實,幾時先落實到?」社民連梁國雄批評,退保方向由最初梁振英競選政綱指幫人儲錢,到現時無寸進;有與會長者批評政府口講無憑,梁國雄之後將一個印有狼狽為奸的抗議紙牌遞交張建宗,張接過後轉交在場職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21/196627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16

拒撐全民退保 建制候選人遭圍攻

1 : GS(14)@2016-08-11 05:58:50

■民建聯陳偉明稱全民退保未有共識,遭非建制陣營圍攻。易仰民攝


【九西論壇】【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走數」未有推行的全民退保,成為建制派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在論壇上遭圍攻的議題。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舉辦九西長者政策論壇,民建聯和經民聯候選人死撐全民退保未有共識,應先推行有經濟審查的方案,又即場拒簽全民退保承諾書。非建制陣營群起而攻之,斥責建制派「講大話」、「4年一次講人話批評政府」。民協譚國僑昨率先在論壇發炮,斥經民聯和民建聯不贊成全民退保是對長者不公義,劉小麗接力攻擊,指坊間太多政團混淆視聽,聲稱有審查、行分級制的方案為全民退保,強調她要打倒民建聯的方案。民建聯陳偉明反駁,指全民退保未有共識時,可以逐步推動可行的、如三級制方案,又指民建聯要求政府增加資源,協助自理能力低的長者,並爭取縮短入住院舍的輪候期。



拒簽承諾書

但劉小麗再發炮轟民建聯講大話,指港府坐擁龐大資源,但建制派在議會內削減醫療開支,而經民聯在議會內推動長者重投勞動市場更是「狼子野心」。民主黨袁海文亦指,建制派以全民退保未有共識拒做,但很多大白象工程也沒有共識,當局卻照做。經民聯梁文廣就指,全民退保是終極方案,重申有共識前可先低收入退保,同屬經民聯的左匯雄指,全民退保重點是珍惜時間去聚焦討論,可惜立法會只顧拉布。社民連吳文遠反駁,該黨梁國雄以拉布爭取全民退保,又嘲諷建制派「4年一次講人話批評政府」,提醒在場近百長者,有行會成員的民建聯是政府一部份,籲長者一定要「認住經民聯、民建聯,千祈千祈千祈唔好投票畀佢哋」。最後大會邀請各候選人簽責成政府落實基層長者7大訴求、包括全民退保的承諾書,只有民建聯和經民聯候選人無簽。該區其他參選名單,請參閱本報立會選戰網站http://hk.apple.nextmedia.com/legco2016/region■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1/197318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334

邵家臻爭全民退保 「同政府死過」

1 : GS(14)@2016-09-07 08:06:25

【本報訊】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有多張新面孔,競爭激烈的社福界由社工復興運動邵家臻當選。這名立法會「素人」表示,進入議會首要推動整筆撥款改革,計劃舉行業界商討日及公投,並提出動議辯論。立法會選舉剛過,今年底又到特首選委選舉,他指特首梁振英連任與否非唯一考慮,社福選委需與社福議題扣連,包括全民退保,「要同佢(政府)死過」。


盼與張超雄合作


除整筆撥款改革外,邵家臻表示,也需檢討綜援制度,解決貧窮問題,並與青年團體會面,制訂以權利為本的青年政策藍圖。此外,他計劃在福利事務委員會轄下成立多個工作小組,包括關注墟市及社區經濟、露宿者及青年就業等;並透露有意競逐委員會副主席,先吸收經驗,再朝主席之路進發。以4,603票當選,邵家臻表示喜出望外,因預期票源會重叠,跟社總葉建忠及獨立曾健超估計相差200票,但結果反映三方得票比例懸殊,「其實仲好多人係冇揀我」,日後會加強聯繫及參與。他說在議會內希望跟工黨張超雄合作,現商討雙方能否籌組聯合辦事處,並盼與街工梁耀忠、社民連梁國雄等共同推動基層議題。邵家臻現任職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新學期剛開始,他強調會履行對學生的承諾,「會教足晒佢」,至於往後的安排將跟學校商討。他形容未來議會生涯如履薄冰、步步為營,「嚟緊4年成個社會好大鑊」,任何判斷、決定不能輕率。■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7/197630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