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安邦人壽保費規模僅次國壽、平安,退保、賠付金持續猛增

通過投資型險種的激增和海外資產的“買買買”,安邦保險集團的規模正在迅速膨脹。

近年來取代產險成為集團“旗艦”及海外資產“買手”的安邦人壽4月26日公布了2016年信息披露報告(下稱“信披報告”)。信披報告顯示,2016年安邦人壽的合並總資產已經達到1.45萬億元,遠超中國太保整個集團和新華保險同期的總資產。

但在規模上升的同時,安邦人壽2016年度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0%,而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退保金和賠付支出的持續飈漲所致。

總資產破萬億

安邦人壽信披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其合並總資產達到1.45萬億元,較2015年末的9167.6億元同比大增58.44%,在2015年超過6倍的總資產增長基礎上繼續上升。

這一總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中國太保同期的1.02萬億元以及新華保險6991.81億元的總資產水平。

由於2015年安邦人壽獲得了安邦產險48.6486%的股份,因此安邦產險以聯營企業被披露在安邦人壽的報表中。而由於安邦人壽控股安邦養老及安邦資產管理,安邦產險控股和諧健康險以及多個海外保險資產,因此截至發稿時,盡管安邦保險集團旗下其他子公司均還未發布2016年信披報告,但可以通過安邦人壽及其中披露的安邦產險合並總資產相加來估算整個安邦集團下保險相關板塊的總資產規模。

信披報告顯示,安邦產險2016年末的合並總資產為7954.52億元。兩者相加,總資產達2.248萬億元,這家起源於2004年的保險集團的資產規模正在逐漸逼近歷史悠久的“巨無霸”中國人壽2.7萬億元的水平。

細看其信披報告可以發現,安邦人壽龐大的總資產規模源於2015年及2016年安邦人壽充當安邦保險集團海外資產的“買手”及“旗艦”合並了多家海外資產所致。單獨看安邦人壽的單體報表,其2016年末的總資產為5738.09億元。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保監會數據顯示,安邦人壽2016年的規模保費達到3304.87億元,僅次於中國人壽及平安人壽,飛速成長為壽險行業規模保費的“探花”。

正是由於安邦人壽自身在2016年規模保費大幅增長,其總資產較2015年末增長123.97%,單體總資產與集團總資產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27.9%上漲至39.5%。

海外資產“成色”如何?

從安邦人壽信披報告來看,安邦人壽旗下有一家看著頗為“宏大”的直接控股子公司——註冊地在香港的安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從信披報告內容和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來看,這家公司承擔著安邦人壽大部分海外資產“買手”的角色。

在安邦人壽合並層面直接控股的唯一一家海外資產是2015年收入囊中的韓國東洋人壽。但包括德爾塔•勞埃德銀行(現啟用舊名Nagelmackers)銀行、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荷蘭VIVAT保險公司、韓國安聯人壽、香港投資控股公司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共6家公司,均屬於安邦人壽間接控股的子公司。這6家很可能大部分是由上述這家安邦集團控股子公司“出面”接手。

其中,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韓國安聯人壽,以及另一家Strategic Hotel Funding, L.L.C的100%權益為安邦人壽於2016年收入囊中。根據信披報告,前兩家香港的投資控股公司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即是從安邦集團內部吸納而來,另兩家則是外部購買而來。

這些海外資產的現狀如何?

財務數據顯示,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註冊在香港,主要從事投資控股、酒店服務和物業管理業務。自2016 年1月1日至合並日2016年9月27日止期間,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在合並財務報表中經調整的凈虧損合計為7.31億元。而Strategic Hotel是在美國成立的公司,主要從事高端酒店資產管理業務。自購買日2016年9於6日至2016年12月31日營業收入為27.39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3.46億元人民幣。

另外,根據安邦人壽信披報告,東洋人壽在集團內部交易抵銷前,2016年凈虧損3.59億元,較2015年的凈虧損0.4億元有進一步擴大之勢(根據信披報告,財務數據經過了合並日公允價值以及統一會計政策的調整)。

而對於另外幾家間接控股的非本年取得的海外資產,安邦人壽信披報告中並未披露這些公司的基本財務狀況。

不過,從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的部分安邦人壽收購的海外資產財務報表來看,也有公司在被安邦人壽收購後出現“扭虧為盈”的情況,例如安邦人壽在2015年收購的荷蘭保險公司VIVAT。

根據VIVAT的2016年年報,2014年VIVATNV錄得6.12億歐元的凈虧損,但在被安邦人壽收購的當年,即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2016年實現1.59億歐元的凈利潤。

值得註意的是,在2016年收購韓國安聯人壽時,安邦人壽再次得以用“低價”購買資產,由此增厚2016年的投資收益。

安邦人壽信披報告顯示,2016年12月31日,安邦人壽支付160萬左右歐元,合1172萬元人民幣,作為合並成本購買了韓國安聯人壽100%的權益。

而這100%權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人民幣58.68 億元,合並成本小於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人民幣58.56億元。這58.56億元按照會計準則就被計入了投資收益。

事實上,在2015年,安邦人壽在收購VIVAT時就發生了這種情況。當時,VIVAT的100%股權對應的可辨認凈資產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89.21億元,但安邦人壽為此付出的對價僅僅為1歐元(等值人民幣8.50元)。

第一財經記者翻閱VIVAT2015年財報了解到,原來在今年2月最先出面購買VIVAT 100%股權的是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安邦人壽控股的安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又以“名義價格”1歐元從集團手中將這筆價值89.21億元的股權收入囊中。

運用這種“財技“,使得安邦人壽2015年的投資收益大大增厚。但由於披露信息有限,韓國安聯人壽是否沿襲了這樣的購買路徑不得而知。

不過,2016年這筆58.56億元的“子公司合並成本小於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金額”相比2015年的116.95億元有不小幅度的下降,在2016年安邦人壽460億元的投資收益中比例也不大。

事實上,與其他四家A股上市險企去年總投資收益普遍同比下降超過20%不同,安邦人壽2016年的投資收益在低利率加“資產荒”的基礎上同比增長62.86%。

但投資收益的同比大幅上升與其較2015年大幅增長2.5倍左右的規模保費也有很大關系。從投資收益子科目來看,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及利息收入、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利息收入是最大的增長項。而在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中,安邦人壽此分類下的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余額分別同比增長了71%及30%。

值得註意的是,與2015年及2016年的“買買買”不同,安邦集團在去年主動放棄撤出喜達屋收購之後,今年收購美國信保人壽的交易也被終止。

退保、賠付金繼續飆升

盡管安邦人壽的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超過60%,但安邦人壽合並的歸母凈利潤還是同比下降20%。

分析其2016年合並利潤表,除了與保費增長及可能的折現率假設變更導致的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大幅增長外,退保金、賠付支出等科目呈現比較大的上升幅度。

其中,安邦人壽2016年的退保金在2015年同比上升11倍的情況下再次同比上漲2.58倍,賠付支出在2014年為1650萬元,2015年變為50.94億元,2016年再次上漲至249.72億元。從賠付支出的明細看,集團合並層面的滿期給付及年金給付占其中的大半部分。

雖然退保金的上漲和賠付支出與其規模保費上漲有關,但由於安邦人壽這兩年投資型保險占據“半壁江山”的保費結構使得其流動性風險成為一大挑戰。

安邦人壽2015年和2016年的規模保費中,代表投資型險種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分別占比42.64%及65.45%。

在“開門紅”時期的1月中旬,第一財經記者曾走訪多家銀行,發現安邦保險的投資型保險產品出現的頻率最高。

安邦人壽對於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的期限分析中,1年以內及1~5年的相關剩余合同未折現的預期現金流量占比為42%,即截至2016年末所有未到期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所對應的未折現現金流中有42%將在5年內面臨償付。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型業務確實是“資產驅動負債”型保險公司擴大規模的“利器”,但該類型險種占比較高的業務結構對資本消耗較大,在如今低利率、資產荒的投資環境下也會面臨較大的利差損、流動性等風險,而為了追求高收益,可能一些保險公司會進行“短錢長投”,同時容忍更高的信用風險,使得投資資產風險也相應加大,並且在2016年的“償二代”下也可能使得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償一代”下降。

安邦人壽也表示,其部分保單允許退保、減保或以其他方式提前終止保單,使其面臨潛在的流動性風險,集團的銀行業務有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不過,經過其對於流動性風險的測試,安邦人壽表示:“2016年4季度末,公司三個月內的綜合流動比例為841%,流動性覆蓋率大於300%,凈現金流大於0。本年度公司的凈現金流、融資回購比例、流動性資產比例、綜合流動比例和流動性覆蓋率等相關指標在年度內均未突破閾值,尚無超限額情況發生,本公司流動性保持穩定。同時,公司分別通過基本情景和壓力情景下對公司整體、傳統保險業務、分紅保險業務和萬能保險業務的現金流量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與實際結果基本符合,不同情景下流動性風險均在安全和可接受範圍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