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皇朝傢俱 (1198) - 業務起飛背後暗藏的危機 精工窮人


http://hk.myblog.yahoo.com/Seiko-Investor/article?mid=56


 

前言

皇朝傢俱 (1198) 先以奧運打響名堂,引起世人的關注。再請來劉嘉玲、關之琳當代言人,高調進軍國內的中高檔傢俱行業。加上2009年度成功轉虧為盈。面對國內尚未開發的傢 俱行業,表面看來的確是充滿希望,業務起飛更加係指日可待。

本文將分析皇朝傢俱在業務起飛背後暗藏的危機,讓讀者能以更全面的方式進一步了解皇朝傢俱。

在更深入的談論及分析1198,先簡單地介紹傢俱行業的特點。

 

傢俱行業概況

傢俱是一個相當特別的行業。單是國內,市面上可能已經有數百萬家企業經營傢俱生產及銷售生意。只是簡單如一張椅子,已經可以有千百種設計及用料處理 方法。低端產品與高端產品的價格可以差上百倍,甚至千倍。

只要少許設計頭腦及木工技巧,已足以可在傢俱中佔據一個小小的席位。 國內人工低廉,傢俱又有成千上百種,普通企業不可能囊括每一種傢俱產品。加上傢俱客戶化的文化,這令經營小規模傢俱生意更加客易,結果令到國內傢俱行業出 現原始的蠻荒時代,小企業百花爭鳴的情況。

據近年一篇傢俱行業調查文章顯示,國內的傢俱行業龍頭企業竟只有1%的市佔率。未來行業發展空間之大可想而知。

但放眼世界,能成功在傢俱中做大做精,發展成國際知名的傢俱巨企,通常都有以下兩種特點。

1.) 走高檔路線,以品牌效應、華麗設計及高質量產品羸取容戶信任及訂單。

2.) 效法IKEA,以大規模生產換取規模經濟效益,以大量銷售去彌補低毛利的損失。以最低價錢去羸取客戶的訂單。

(註: 其實IKEA更像一家傢俱品牌貿易及銷售公司,因為大部份傢俱製造工作都外判給其他的OEM製造商。)

然而,由於第二種經營模式需要超大量資金支持,加上國內市場本身已有大量低端傢俱以極便宜價錢供應。如以第二種模式經營,就算最終做大亦只能是慘 勝。因此第二種經營模式在目前國內的傢俱行業環境實在不太可行。

 

回到1198的分析 (的確是有點長,對不起呢~~所以下文儘量簡短。)

 

 

優點及機遇

- 1198已決定專注於中高端傢俱。(以目前集團生產規模,的確不足以運用規模經濟效益。)

- 奧運及明星宣傳策略已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

- 開始加入環保概念。

- 設計美觀的官網設有虛擬陳列室推銷產品及設計概念,有助進一步提升公司形象。

- 已在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開設自資營運的旗艦店。對市場推廣有正面影響。

- 在中國滲透率頗高,已在多個二/三線城市設有分店。

- 國內傢俱行業仍處於蠻荒時代,未來行業發展空間極大。

- 大都市既市民開始追求 "品質生活",有利中高端傢俱發展。

- 企業負債不多,財政壓力不大。

- 2009年度毛利率及純利率頗高。

- 以2009年業績計算,目前市盈率偏低 (以內需股來看)

- 派息比率不俗。

 



缺點及危機

-1198的銷售渠道過長,分銷店太多 (現時1198有 >1400 間店,當中大部分是分銷店。1198只開了數間旗艦店及小量分店。),部分更出現"爭食"情況。 

- 2009年度,分銷店平均全年銷售額只有50萬元人民幣。

- 分銷店盈利太少,令經營分銷店吸引力不足,亦損害已有分銷店的盈利及持續經營決心,詳細解釋如下:

有交章亦指由於1198玩中高檔,所以對佢既DEALER SHOP有好多要求。不但要求佢地既店有大約1000平方米,亦要求以SHOW ROOM型式裝修,連地點都有指引。而在網上照片顯示,分銷店的裝修的確很美輪美奐,亦即是說分銷店於裝修方面投放了不少成本。部分傢俱陳列品又要自資, 再計上燈油火蠟,分銷店既成本其實絕對不菲。

假竣只有500,000 生意額,依其30%毛利率計算,全年毛利為15萬,加上租金開支 (數萬)、人工 (2-3員工。人工連佣金一年又要數萬)、電費及其他雜費,最後真正袋袋平安的盈利著實不多。

即使一年賺數萬,一個月利潤才有數千,經營別的生意隨時能賺得更多,所以經營1198的分銷店真不太吸引。以中高檔傢俱店來看,其實於一個城市開設 一兩間旗艦店已經能收到宣傳效果。經營太多分銷店反而像現在一樣引致爭生意情況,對1198及分銷商都沒有好處。

- 1198手頭上只有三億現金。需知道傢俱行業乃增本密集行業,現有現金的確限制了他的市場推廣及增加產能活動。

- 現任及前度主席曾出現紛爭。結果,前度主席帶了大量員工另起爐灶。及後,現任主席發現公司出現問題,唯有作出讓步,許下某上承諾以換取前主席回朝。經此一 役,其威信盡信。而兩人亦可能只是面和心不和。

所以我估計謝先生亦是因為此原因而以34.5仙從市面收購 2X% 既股權以取得公司既絕對控制權 (51%)。

現任主席疑似屬於 財技人士,前度主席才是實力型領袖。高層的決定同制定方針能力有機會因先前地震而打了折扣。

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9-27/000001677732.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20050808/02521869120.shtml

- 1198本身的傢俱質素其實好差。在google 隨便找找也可找到大量投訢,這亦是一個很大的利淡因素。畢竟中高檔傢俱的質量是顧客最重要的考慮點。1198的知名度及聲譽亦不及其他本地品牌,如 红苹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a18f401000aid.html

 

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Writer=&Key=&idItem=766&idArticle=2173&alarmWriter=lndafeng&alarmReID=&alarmFlag=ListUser
- 市面上有很多投訴宣稱 1198的產品甲醛严重超标。這是極嚴重的問題,因為甲醛是致癌物質,而且會令產品不能通過國家的質標。

- 暫時只在廣東設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有1198的集散中心及工廠。供應鏈太長會使公司的運輸成品大幅上漲。傢俱不但大,而且重,運輸成本遠遠較其他產品, 如電子產品高。

 

 

結論

無可否認,如以市盈率考慮,現價的確不貴。但觀乎眾多需要解決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似乎現在仍然未是入市的最好市機。建議投資者保持觀望或只作投機短 炒。

也許,我們能在不久將來的2010中期或期末業績能找到更多的線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70

地方航空曲線起飛

http://past.nbweekly.com/Print/Article/12109_0.shtml

  文 _王瀅

7月26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航空公司西藏航空正式投入運營。有趣的是,它不但佔據著最高的地理位置,也佔據著獨一無二的政策優勢——它是民航局收緊審批權7年之後,第一家破土而出的新客運航空公司。

資料顯示,其註冊資本2.8億元,最大股東為西藏三利投資,國航和自治區政府則為二股東和三股東。就像這幾年陸續冒出的地方航空公司一樣,西藏顯然也是地方政府與航空巨頭聯姻的產物。

儘管從2004年開始,主管部門就收緊了審批權,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政府的熱情和航空公司的衝動,讓各個地方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建立。為了規避審批壁壘,這些地方航空往往通過「曲線」的方式來籌建。

最常採用的是「借殼」或「變臉」,也即原來的航空公司或者分公司,在地方政府入股後,更名為地方航空,比如民營的鷹聯航空更名為「成都航空」,鯤鵬航空更名為「河南航空」。

有趣的是,回顧中國民航的歷史,在民航第一次重組的浪潮中,三大航正是依靠吞併各個地方航空公司,才得以做大陣營,成為航空市場的巨無霸。而在相隔多年後的今天,又是這些航空公司不遺餘力地與地方政府合作,在各地組建地方性航空公司。

不過,航空公司的管理方—中國民用航空局一直對此持謹慎的態度。2004年,中國航空投資的大門被叩開後,民營航空一度出現井噴,這讓管理方嗅出了危 險的信號,隨即收緊審批權。2007年7月,民航局又發佈了《關於調控航班總量、航空運輸市場准入和運力增長的通知》,此後除了僅有的幾家貨運航空獲批 外,客運航空的閘口一直被堵得滴水不漏。

有消息稱,2010年民航局曾考慮過鬆動政策,但隨之出現的「8.24」伊春空難迅速將這一可能化為泡影,民航局不但徹底將有意進入市場的客運航空公司拒之門外,還暫停了現有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及基地的審批。

但是,民航局的政策壁壘卻無法堵住地方政府籌建航空公司的熱情。理論上而言,民航業和GDP之間的彈性係數是2︰1,也即民航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 能拉動地方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這對以GDP為導向的各地官員而言,顯然迫切希望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就像西南某省的一位官員對筆者說的那樣,「如果 這個地方沒有機場,沒有自己的航空公司,我們談招商引資時都抬不起頭!」

不過鑑於民航業的特殊性和專業性,他們往往喜歡以「招親」—通過與現有航空公司聯合入股的方式,培養起自己的航空「骨肉」。

另一廂,航空公司亦是有意逢迎而上。在一線航空市場,各大航空公司都已基本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互相滲透變得困難重重。而那些尚沒有被蠶食的二三線 市場,才是決定未來競爭的關鍵所在,航空公司自然會有「圈地」的衝動。事實上,衝動的背後還有著不為人知的商業邏輯,即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能大大減輕航空公 司的成本壓力。

為獲得航空公司的青睞,地方政府通常會給予新航空公司在稅收、機場起降費、地服費及土地等方面的諸多優惠,最直接的好處則是航空公司可以獲得航線補貼。比如一個以西南某市冠名的航空公司,地方政府就直接將航班1/3的成本以補貼的形式返還給航空公司。

這種利益驅使之下的地方航空,也存在著某種「先天不足」。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地方政府與航空公司的經營分歧:地方政府考慮的是全局觀,希望對整體區域的 政治和經濟產生正面影響;航空公司則承載著營利任務,更希望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經營公司。這兩個衝突的目標,很可能讓地方航空公司在管理中出現分歧、內 訌,乃至戰略搖擺。

不過,這些並沒有讓地方航空公司放緩自己起飛的腳步。西藏航空也只是一個開始。
 
 

  地方航空公司起飛


西藏航空是民航局收緊審批權7年之後,獲批的第一家新客運航空公司。但它並不是這7年裡第一家成立的地方航空公司。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和航空公司合力通過借殼或變臉的方式,已讓多家地方航空問世。

昆明航空: 2007年2月,民航局批准籌建,股東為深圳航空和昆明國資委。

成都航空: 2009年10月,中國商用飛機、四川航空集團、成都交投三家入主鷹聯,將其更名為成都航空。

河南航空: 2010年3月,鯤鵬航空完成主運營基地、住所地的變更程序,更名河南航空。

首都航空: 2010年4月,金鹿航空更名為首都航空,股東為海航集團和代表北京市政府的首旅集團。

河北航空: 2010年6月,東北航空更名為河北航空,股東為川航集團和國企河北冀中能源集團。

西藏航空:2010年8月成立,股東為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20%)、中國國際航空(31%)、西藏三利投資(39%)和西藏睿翼投資有限公司(10%)。
 


地方政府為何籌建航空公司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顯示,民航業和G D P之間的彈性係數是2︰1,也即民航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能拉動地方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

政府的形象工程和政績。起初,航站樓作為形象工程的門臉,其後引入各大航空公司作基地被作為政績指標,現在,則演變為擁有地方掛牌的航空公司。
 


地方航空公司可能的風險


股東出現經營分歧。政府與公司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和磨合。比如在佈局航線等方面,地方政府考慮的往往不是經濟效益。

外行引導內行。航空業是專業性極強的行業,但地方政府的股份可能賦予其更多的話語權,導致航空公司的戰略決策中「外行」佔據上風。

航空公司很難作為純粹的市場主體,參與航空市場的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13

地產「禿鷲」起飛

http://www.infzm.com/content/75029

在曠日持久的政府調控之下,地產業哀鴻遍野,而中國版的禿鷲已經開始起飛,四處尋覓「腐肉」。

「幫忙打聽一下,你熟悉的信託公司裡,有沒有地產類信託項目出了問題的,我們想接。」不到一個月,衛武就接到了兩個同樣的囑咐。發出邀約的兩位朋友,都在專門從事不良資產處置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AMC)工作。

衛武是一家證券公司負責跟蹤上市信託公司的分析師,與各大信託公司相熟。衛武說自己當時放下電話後,在心裡嘀咕了一下,難道中國版的「禿鷲」要開始掠食房地產業滋生的腐肉了?

在美國,這類公司被形象地稱作「華爾街禿鷲」——平時在高空盤旋,一旦發現腐肉,便一沖而下,瘋狂掠食。「腐肉」可能是處於償還危機中公司的違約債券,也可能是破產公司的股權、債權。

華爾街禿鷲們最近的一次飽餐,是在2007年由次債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其中一家蘭德資本的兩隻地產對沖基金,至今已獲得了10倍以上的收益。不過在中國,由於禿鷲們還處於成長期,成規模的腐肉又在孕育中,因此即便在圈內人看來,也是這一年來才出現的新鮮現象。

這是一場私底下的宴席,沒有任何公開資料顯示,有多少腐肉業已被禿鷲們收入腹中,信達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的一位中層管理者也只是向南方週末記者給出了一個區間極大的估計——200億到500億元之間,並且既包括接手那些出現兌付危機的地產類信託,也包括直接收購資金鏈斷裂的地產項目。

相對於2011年6萬億的房地產業投資、累積下來7000億元的地產類信託發行,這還遠遠算不上禿鷲們的盛宴,他們的胃口很大。「我們得抓住房地產這個特殊行業,在遭遇前所未有調控的特殊時期,產生的特殊生意機會。」信達資產這位中層一再向南方週末記者強調,機會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最多兩年」。

四大掠食者

2010年開始的史上最嚴厲、時間最長的房地產宏觀調控,為市場化後的禿鷲們打開了第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

假如機會提前十年,或者不用那麼早,2008年的調控導致房地產業哀鴻遍野之時,景象就完全不同。資金鏈緊張的房企所仰賴的金主,只有同行業的大鱷、剛剛起步的房地產信託,還有分散的民間資本。

1999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誕生之時,目的就是剝離金融業的巨額壞賬。政府給他們每家劃好了一大塊「腐肉」,「保質期」十年。十年後,還沒有消化完也最難消化的「腐肉」,重新被政府拿走,納入到與財政部一起設立的「共管賬戶」上。AMC輕裝上陣,開始商業化轉型。

儘管只有信達一家獲得了處置地產等非金融類資產的許可,缺米下鍋的四大AMC依然熱情高漲,不能直接做地產項目,就接手其上游工程公司的「應收款」;四大AMC旗下,都重組或收購了一家信託公司,發行地產類信託。融創集團去年年底為天津壹號王府募集的信託,其發行公司大業信託背後的大股東,正是四大AMC之一的東方資產。

2010年開始的史上最嚴厲、時間最長的房地產宏觀調控,為市場化後的禿鷲們打開了第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還真沒有多少人能做這個特殊的生意。」前述信達資產的中層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說,「有錢的民間資本,沒有開發資質,想放盤的地產項目不能接;有資質的開發商,現在普遍都缺錢;有錢又有資質的一些央企,又缺少處置壞資產的經驗。」

同一時期爆棚式增長的地產類信託,給四大禿鷲提供了更簡便快捷的掠食機會。面對到期不能準時兌付的信託產品,AMC出現了。簡單一點的,就在兩個信託計劃的發行時間差之間,提供一個短期融資,「募集到新一期的資金就可以還我們了,求的是年化率20%以上的固定收益」;複雜一點的,信託公司會專門再給AMC設立一個第二期信託計劃,「當然收益率要比第一期高出至少5個點」。

其實中國的信託業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但一直陷於大亂大治的循環怪圈之中。直到2007年第六次整頓,信託業縮減成50家左右公司後,才真正進入相對規範的大發展,其中的地產類信託更是直到2010年宏觀調控,才發行爆棚。之前,每年新增的發行額不到500億元,之後的一年,猛增到了3000億元左右。

地產類信託的火爆,緣自宏觀調控,其成了除銀行外房地產企業最大的融資渠道;但也是因為宏觀調控,信託到期無法兌付的風險越積越大。平均兩年的信託產品期限,意味著今年將進入兌付高峰。按照中金公司的估算,全年到期規模超過2000億元;最高峰更是迫在眉睫,2012年5月到7月。

上述信達的中層人士看到了這一點,他在一篇內部交流文章中點出:「機會來了」。

信託危機多嚴重?

當下的機會尚不多。畢竟,除了各種正規非正規的手段,過去四年間,信託公司確實也賺了不少錢,平均盈利的年複合增長接近4成,淨利潤累積超過800億元。

龐大的2000億元中,會有多少無法準時兌付?對於這個問題,各方的看法差距巨大。

安泰盤實房地產基金總裁蓬鋼認為,無法準時兌付的比例將高達四成,中金公司的估算是一成到兩成,另一家房地產投資基金董事長張民耕則認為不會超過5%。

吳鵬曾就職於地產信託發行規模最大的中融信託、如今是一家信託代理公司的合夥人,他年前還憂心忡忡,他預感吹了三年的地產信託泡泡要破;前幾日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他的看法卻變了,認為真正的擠兌危機一單也不會發生。

「產品賣得比去年還火,昨天上午發行的一個信託,9點鐘掛出來,12點就銷售完了。」吳鵬發現,投資者根本不關心信託是為哪個項目募集的,只關心收益率和期限。「只要信託還賣得出去,就可以騰挪資金,就不用擔心到期償付問題。」

這並不是一種違規操作,因為信託產品本身就包括定向和不定向募集兩種,不定向募集來的資金由信託公司自行處置。比如湖南信託發行的「湘財盛」系列,其投向就籠統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商業不動產、銀行間債券市場、信託計劃等等」,幾乎囊括你能想到所有投資去處。

更多的問題項目在打擦邊球,採用的是業內心知肚明的「借新還舊」。這個新,有的是指同一個地產項目,老的信託公司退出,新的信託公司進入,昔日天津地王「星耀五洲」,前後就經歷了華能貴誠、華融、中信三家;有的是同一家地產公司,拿另一個開發項目發行的新信託來還老的;還有就是資產管理公司或者地產基金介入,給他們發一個單一投資人的新信託計劃。

「兌付風險仍然巨大,但目前看來各家公司都有能力應付過去。」 在吳鵬看來,AMC可能有機會,但當下的機會尚不多。畢竟,除了各種正規非正規的手段,過去四年間,信託公司確實也賺了不少錢,平均盈利的年複合增長接近4成,淨利潤累積超過800億元。

果然,證券分析師衛武沒能完成朋友的委託,詢問了三家大型信託公司,答案均是「沒有」,他也就放棄了進一步撒網。「目前的機會,應該還只存在於中小信託公司操作的問題項目或二三線項目中,」前述信達資產中層並沒有否認這一點,「機會窄小,但我們也不能讓它白白溜走。」

搶食的民間禿鷲

當下的市場環境,對於AMC等禿鷲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窗口;放在監管層眼裡,就是不可估量的「滾雪球」風險。

盯上這個機會窗口的,不只是AMC這些大鱷們,還有安泰盤實一類地產私募基金。

蓬鋼曾操盤美林集團亞太投資業務多年,2011年3月,他從恆大、富力等十幾個民營房地產公司處募集了近30億,成立安泰盤實基金,因為發現「對於這些昂貴的錢,機會窗口已經打開了」。

私募基金的錢有多貴?平均年利率25%以上,相當於借10億還12.5億元。蓬鋼發現,2011年項目方還很抗拒這些昂貴的錢,但到2012年為止談的二十多個項目,對方的接受度已經高了很多。

「機會窗口很短暫,今年是個好時機,我們要把所有的30億在2012年裡投出去。」他說。

急需用錢的優質項目也在增多,黃金灣投資集團董事長申威告訴南方週末記者,2012年以來,平台上的項目多了3倍,成功率更是提高了5倍。黃金灣投資集團的業務包括一家地產融資平台網站。

此前亦有媒體報導稱,全國房地產投資基金聯盟3月底就舉行了一次閉門研討會,幾十家房地產信託公司和基金的業務部門負責人湊在一起,討論的就是2012年信託兌付高峰的應對方案,尋求房地產信託與基金的對接方式。儘管蓬鋼沒有主動去跟信託公司接洽,不過基金成立一年多投資的近十個項目中,有六成是直接接手項目的信託計劃。

在這場地產禿鷲掠食的遊戲中,信託公司一方面可能因為風險掌控不力被掠食,但更多的時候,他們也在扮演著撿便宜的角色。

一家信託代理公司的合夥人吳鵬剛剛接手的一個山東地產項目,因為其資金量需求少,項目也比較優質,他大膽地開出了年平均30%的資金利率,卻發現對方竟然二話不說迅速簽下了信託合同。

收益越高,風險越大。當下的市場環境,對於AMC等禿鷲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窗口;放在監管層眼裡,就是不可估量的「滾雪球」風險。2011年年末,銀監會就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規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信託和理財產品的通知》,限制AMC介入地產信託,2012年上半年又一再地發出窗口指導,予以警示。

「我不關心雪球是否滾得越來越大,越大我的收益越高;我也不關心誰接盤,最終能給投資人還上錢就行。」吳鵬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9

航空城計畫起飛 房市行情補漲 桃園 從過客之城蛻變成移民之鄉

2012-10-22  TWM




過去,桃園是工業之都,林立的煙囪與汙悶的空氣,人們為了工作才居住在此;如今,桃園拋下舊思惟,整頓市容與街區,迎接人潮與商機,在城市注入活水後,成為近十年台灣移入人口最多的城市,它是如何轉變,又如何重生?

撰文‧梁任瑋 研究員‧楊政諭桃園,過去是在台北及新竹兩大工商經濟區塊夾縫中求生存的衛星城市,天空總是灰濛濛、高速公路永遠大塞車、政府給的資源更是有一搭沒一搭,連先前五都升格戰中更是意外遭淘汰,很多人對桃園的未來是不看好的。

不過,九月十八日行政院宣布啟動「桃園航空城核心計畫」,將打破外界對桃園這座二線城市的刻板印象。桃園航空城預定在二○一八年開始啟用,將結合民間投資共投入四六三○億元進行特定區開發,預計取得三二○○公頃用地,全面推動產業、住宅及商業區,以完成新都市發展,預估將可創造二兆三千億元經濟效益。

航空城利多

國壽、財團、建商爭相插旗桃園航空城比照十大建設規模,嗅到桃園航空城潛在商機,業者積極卡位布局。

九月二十五日,國泰人壽拿下高鐵桃園站產業專區開發經營五十年地上權,預計十年內投入二百億元,進行國內最大規模的商業造鎮計畫。

緊接著,十月四日,中華電信旗下的光世代建設也砸十九.七億元,在桃園航空城內買下一塊近三千六百坪土地,準備蓋智慧住宅,挑明地講就是瞄準航空城題材。

更別說老早就在桃園航空城附近集結卡位買地的財團、北部與中部建商,甚至連過去從未耕耘桃園房市的太子、皇翔、吉美、宏普及聯上開發等建商,也進駐插旗。

今年以來,建商總計已投入數十億元的金額,陸續買下桃園土地,主要是一方面大台北地區土地取得不易,另一方面看中桃園的地理優勢,以及政府可能重啟桃園航空城計畫的預期心理。房地產業者估算,大桃園光是明年初就將有八百億元的預售案進場,總銷金額創下區域歷史新高。

「桃園航空城」的效應持續發燒,十月十八日高鐵局標售高鐵桃園站周邊土地,建商預期標金還會再創新高,這被視為「桃園航空城」題材能發揮多大魔力的重要觀察指標。

「雙北市已經找不到像桃園這樣每年都有題材可以炒作的土地,加上高鐵、機場捷運、五楊高架等交通條件銜接得宜,尤其是過去被一路看衰的桃園高鐵站,現在終於進入收成期了。」第一太平戴維斯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高銘頂說。

港商里昂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蘇廷翰(Peter Sutton)更指出,對台灣而言,桃園航空城計畫可望複製荷蘭史基浦機場與南韓仁川機場的成功經驗,可將台灣既有的產業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光靠一座航空城,並不足以讓桃園改頭換面,即使政府投入的資源遠不如鄰近的台北內湖與新竹科學園區,但是,桃園民間生產力的旺盛程度顯然無法讓人小覷,因此,桃園航空城的啟動,等於為這些已準備就緒的民間產業敲開與國際接軌的大門。

行政部門加持

廠商辦理投資流程加快

除了「桃園航空城」的政策利多,桃園這幾年的產業風貌也迥異過往。

桃園前縣長朱立倫任內積極招商,桃園不但成為國內製造業大本營,也是全台灣最賺錢的縣,桃園縣內工廠營收逾兩兆元,全台第一,連光電產業、半導體廠都落腳桃園。然而,桃園之所以能揮別過去「在台北與新竹夾縫中求生存」的頹勢,真正的改變,來自於行政部門願意放下姿態,首先調整的就是加快行政效率。

為了服務企業,桃園縣工商發展局長陳淑容推出「頭等艙」尊榮服務。

過去,廠商到桃園投資,為了一份公文,得往返各個不同部門跑兩、三百顆章;現在,為了全力吸引企業進駐,只要業者坐在貴賓休息室,就有單一窗口全功能服務,甚至還有專人全套處理。

更重要的是,快速領件讓不少曾到桃園申請案件的公司,對於桃園的高速效率非常訝異,「只要企業沒怨言,自然樂意進駐,還能帶動就業機會。」陳淑容說。

錢潮來了,人潮也跟著來,目前桃園縣人口突破兩百萬,去年已升格為準直轄市,在這個全台人口最多的「縣市」,很多商機更是蠢蠢欲動、亟待開發。

其中嗅覺最靈敏的就是金融業。將場景拉到有「桃園市信義計畫區」之稱、號稱桃園房價最高的中正藝文特區,大興西路上有一棟建築物非常顯眼,這是外商銀行龍頭匯豐銀行去年在桃園市租地興建的獨棟財富管理中心,這條街上除了匯豐以外,近一年來已前後聚集了近十家國內外銀行進駐,儼然成為「銀行一條街」,打出的口號就是「搶攻財富管理客戶」,而這口號過去只出現在台北市。

有錢階級變多

銀行進駐搶攻財富管理客戶台灣房屋南崁中悅直營店副總經理吳瑜佑說,近幾年來,桃園市商圈逐漸移轉到中正藝文特區周邊,加上中正路通往蘆竹的南竹路打通後,人口密集度愈來愈高,銀行業者看好的是藝文特區、南崁及大業等鄰近區域的企業薪轉客戶。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桃園出現不少因土地重劃一夕致富的地主,這些地主過去可能只是農夫,但因為賣掉了高鐵青埔站周邊的農地,讓財富大幅重新分配,手頭上突然多了大量現金,也成為國內外銀行積極鎖定的財富管理核心客群。

一家銀行業者透露,桃園近幾年突然暴增的有錢人實在太驚人,南崁甚至有一家公股行庫開幕才短短一年的時間,就累積高達五十億元的存款,分行經理最苦惱的是這些資金「只進不出」,顯見桃園「田僑仔」這幾年蓄積了龐大的財務實力。

信義房屋桃園區執行協理林三智更拿內政部統計數據指出,桃園區近四年人口增加快速,全台僅次於新北市,若計算十年來的增幅更是全台第二名,其中從雙北移居而來的占最多,累計今年一到八月有近一萬八千人。去年奢侈稅上路後,雙北建照核准與推案量大受影響,惟有桃園今年一到五月建照核准仍高居六都最高。

「因此,桃園航空城計畫若能夠落實,對於增加當地就業機會與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當地房市前景自然無可限量。」林三智下了這樣的結論。

生活機能優勢

北桃園成新移民購屋首選

隨著桃園航空城計畫的逐步付諸實現,桃園房市也因這項國家級重大建設的帶動,擁有更高的能見度與發展前景。更由於這幾年大台北都會區房價高漲,使得「北客南下桃園購屋」形成一股不可抵擋的趨勢,擁有重大建設利多加持,尤其是距離大台北地區最近的北桃園地區,順勢成為這些新移民的購屋首選。

根據台灣房屋研究中心針對外縣市民眾至桃園購屋來源所進行的統計,台北市與新北市就占了四八.三%的比率;而遷入者大多選擇三大區域,包括桃園市中正特區、桃園高鐵青埔特區與中壢市海華商圈,而這些地區房價漲幅也相對較大。

除了房價相較於雙北市低廉,以及交通便利方便通勤到台北等誘因之外,重大建設雲集並相互串聯,則為桃園房價提供源源不斷的上漲動能,如今已在桃園形成航空城特區、中正藝文特區、高鐵特區、南崁特區、大竹新市鎮等,最具發展潛力的桃園房市五大核心特區。

其中,中正藝文特區的各項發展條件成熟,但房價也最高,非一般民眾負擔得起;而航空城與高鐵特區的未來性雖佳,生活機能則尚未成形,當地房地產業者表示,綜合評估交通條件、生活機能與發展潛力,位處五大核心特區中心位置的南崁特區與大竹新市鎮,兼具生活機能與房價親民優勢,是現階段民眾購屋的首選。

過去,桃園被外界視為一座「過客城市」,然而從桃園這幾年的蛻變,已逐漸從一座衛星城市搖身一變成為移民之鄉,在桃園航空城建設的帶動下,桃園房市可望一掃過去漲幅落後給雙北市與台中七期的情形,展開一波「補漲行情」!

桃園成最大移入區

全國近10年人口新增最多區域

排名行政區近10年

新增人口近10年

增加幅度

(%)2012Q2

房價

(萬元/坪)

1桃園市71,75221.2014.8 2竹北市54,01258.0016.8 3中壢市42,51612.8013.1 4桃園蘆竹鄉40,79137.0016.2 5新北林口區33,97764.0020.6 6台中西屯區32,38418.0016.7 7新北蘆洲區29,05717.0028.4 8台中南屯區27,99921.0017.1 9台中北屯區27,92712.0012.7 10高雄左營區27,53016.5011.8 註:統計範圍以直轄市、縣轄市內行政區為主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信義房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26

交通天然氣產業:等待臺風口的起飛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30

本帖最後由 千與千尋 於 2014-9-17 10:57 編輯

交通天然氣產業:等待臺風口的起飛
作者:王曉夏



以下內容轉自王曉夏,石油觀察網CEO兼總編輯~
(本文系言者在2014年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的主題發言)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中國交通天然氣市場機遇分析報告,這個報告是今年七月份我們石油觀察網出品的一個內部報告,我們也召開了一場石油觀察家私享會,邀請了企業家閉門進行了討論,針對目前的市場情況還有行業發展的趨勢做了一些碰撞,我整理出一些趨勢性的判斷和市場熱點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交通天然氣市場這個話題意義重大,但又出滿了無限的商機。意義重大是因為霧霾,交通能源領域清潔化對於中國而言是迫在眉睫。根據國際能源屬的統計,交通行業是世界碳排放汙染第二大戶,僅次於能源行業,如何推動交通能源清潔化意義重大。

交通能源市場規模龐大,對於很多投資機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中國LNG四個主要的消費方向,一個是工業31%,交通25%,城市燃氣24%,發電20%。

在這四個領域里面我們判斷未來有很大增長潛力的有兩個領域,一個是交通能源領域,另外一個是電力。目前我國的天然氣發電只占2%左右,但全球來看發達國家占到30%,因為中國電力市場的特定機制,現在天然氣發電的競爭力不是很明顯,所以真正比較有潛力的是交通天然氣市場,交通天然氣市場是一個比較高端的市場,附加值也相對來說比較高。


傳統意義上大家講LNG加註業往往只是公路交通市場,但是從去年開始水運包括今年海運市場的大門也在慢慢打開。

先看傳統的公路市場,公路市場特別是2012年13年期間速度增長非常快,因為是在包括國家政策還有地區政策推出了油改氣政策利好情況下,各地紛紛搞LNG加註站建設,2013年底達到了兩千座,盡管發展很快,但是加氣站不到兩千座,加油站目前有十萬座,未來發展空間是很大的。

目前,天然氣加註站產業布局往往都是分布在油氣田的周邊,以及有管網還有LNG接收站的地方,主要是分布在氣源地。未來我們分析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在東北地區,因為中俄今年簽署了天然氣大單,未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成後,首先會優先供應東北地區,東北三省未來必然將氣化,是一個非常大的商業機會,這是一個市場窪地,大家可以關註一下。

除了東北地區這一新興市場空間外,在傳統的熱點區域內,依然有很多商業機會可以挖掘,包括一些固定線路的LNG重卡也好,或者是公交領域也好,都還是有機會的。民營企業的特點在於創新能力,而且特別善於雙贏式的分利模式創新,民營企業完全可以和物流企業或者是地方市政國企通過混合所有制方式,實現強強聯合,可以獲取一些新的商業機會。


總之,盡管面臨暫時的市場供給過剩,但從長遠來看公路交通天然氣市場空間依然巨大。這個需要補充一下,很多人在擔心電動汽車會對天然氣市場造成威脅,這里我們需要形成三個大基本判斷。

第一,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天然氣應該是更環保的,電池使用階段看似環保,但是在生產和報廢階段,電池對環境的汙染也是相當嚴重的,去年的時候就曾經有人質疑特斯拉的股價為什麽那麽高,然後拿鋰電池拿出來說事,現實憂慮是存在的。

第二,電動車能源效率無法和天然氣汽車比擬。電力是二次能源,使用效率上肯定不如一次能源的天然氣,天然氣的能源效率會更高,這將意味著更有成本優勢。此外,LNG的續航能力和動力優勢是現在所有電動車沒有辦法匹敵的。

第三,從新技術誕生到逐步實現產業化市場化這一過程是需要時間的,無法跨越式發展。交通天然氣市場已經發展了這麽多年,已經經歷了市場的洗禮,一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市場認可程度也很高,電動車才剛剛開始,路還很長。


再看一下水運和海運市場。2013年國內開啟了內河船舶油改氣的熱潮,2014年5月交通部法文批改了武家嘴57輪作為LNG燃料動力試點船舶,這標誌著中國海航LNG燃料動力試點也正式啟動。

相比公路市場,未來船舶市場可以繞開土地使用的審批流程。目前,陸上加氣站的審批程序是很痛苦的, 但未來內河航運和海運市場完全可以采用專用駁船來避免土地使用審批的問題。


從全球來看,2013年瑞典已經投資建設了LNG海上的加註船,他們主要是未來對海上LNG動力船進行海上的移動加註,這種模式突破是不是對海運和水運市場能產生一個新的觸動,大家可以關註一下,這個是一個方向。



未來LNG能不能成為飛機的動力燃料?最近美國一家企業已經把CNG的儲罐用在飛機上了,主要用來訓練。盡管這個市場的商業化還有很長時間,但是美國公司把CNG用於飛機後的經濟和環保數據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想象空間,成本降低了80%,汙染減少了90%。

航空天然氣市場這個可能比較遠,但是我們認為是很富有藍海意味的真正的高端市場空間。航空運輸業受燃料成本壓力和環保壓力最大,去年歐盟推出的航空碳稅政策甚至形成了國際爭端,盡管最終政策沒能落實,但未來航空業的環保壓力必然將繼續加大。

事實上,殼牌已經開始嘗試用天然氣為航空領域服務,就是為天然氣做的合成油摻燒普通航油,空客A380已經做過實驗。未來能不能用LNG作為燃料,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前蘇聯已經在技術上驗證了,剩下的就是不斷改進改善的工作,從新技術實現商業化過程。



為什麽天然氣將會占據交通能源市場?答案是基於天然氣的三大優勢,剛才專註上遊的嘉賓已經講了,儲量沒有問題,儲量是非常豐富的,然後經濟性也是沒有問題的,經濟性很多人只關註運營成本,但基於交通載具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講的比較少,除了運營成本外,天然氣在維護和維修成本上也具備優勢,因為 天然氣更純凈,對發動機的傷害更小,生命周期能夠延長。


未來的空間在LNG。
我們認為LNG比CNG的空間更大,首先因為LNG標準化,LNG純度很高,經過低溫處理以後,純度能達到97%以上,這就意味著它的純度為其提供了標準化的基礎,而標準化具有通用性,對於交通領域的很多發動機來說通用性是非常具有優勢的。LNG還具有標準化,更安全,更穩定,更環保,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更高意味著更大的續航能力,所以說LNG是未來交通天然氣市場的主力。



天然氣經過勘探開發然後凈化生產成LNG,經過儲運環節,通過物流最後到市場銷售環節。在這三個產業齒輪上,資源是驅動性的力量,沒有資源一切無從談起,而交通天然氣市場始終是整個產業鏈條最末端的一環,要進入這一產業首先要保障自己的原料氣源或者LNG貨源,特別是在一個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市場中,更要保障自身貨源的穩定性。


從生產LNG到最終的加註終端,在整個投資環節中產生了六個核心成本,既燃料氣成、天然氣升級改造成本、配送距離、容量、投資/運營成本和其他成本。在LNG產業鏈條中如何布局?應該根據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來確定。
所以說需要看清楚自己的核心優勢,根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選擇成本最低的運營模式。根據氣源的不同,我們把主要的幾個鏈條列出來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是管道天然氣,這是油田氣,這是生物氣,管道天然氣,還有LNG的進口終端,這是這幾個商業模型,各種商業模型六大成本各有利弊。
最後,談一下對未來LNG市場的判斷。


未來LNG市場將會有兩個發展趨勢,第一是市場化程度將加深,必然會金融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必然導致更多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技術的創新使得LNG成本下降,LNG市場的繁榮必然將會使天然氣市場從區域化市場演變成為全球市場,象石油一樣。

LNG市場第二個趨勢就是價值會凸現出來,目前天然氣本身清潔性所產生的環保價值,相比其他非清潔能源產品如煤炭在市場上沒有形成經濟優勢,未來政府需要對各種能源產品所產生的外部性進行定價,使得各種能源產品進行公平競爭,實現優勝劣汰。中俄天然氣大單已經簽訂,如果不能給予天然氣真正的經濟性優勢,未來中國如何消耗巨大的天然氣進口量?

盡管,LNG市場已經展現出供過於求的嚴峻局面,但天然氣行業如同移動互聯網行業一樣,都屬於站在臺風口的未來行業,都是潛力行業。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的行業來說,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都是會面臨一個一擁而上,然後大浪淘沙只留下一少批人的過程。

我們石油觀察網也是一家新興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勵誌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加速塑油氣行業的信息和人力資源的流動,我們也面臨很多苦惱,但方法總比問題多,我時常借用馬雲當初困境中勉勵自己員工的一句話來鼓勵自己,今天把這句話送給那些勵誌在LNG市場中堅守的企業家們:“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轉自勾股定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69

資本蜂擁通航產業鏈 “起飛”還要邁過多道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2333.html

資本蜂擁通航產業鏈 “起飛”還要邁過多道坎

第一財經日報 陳姍姍 2015-03-06 06:00:00

隨著2010年《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文件的頒發,以及國家“十二五”規劃將通用航空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看中這一產業巨大蛋糕的資本,早就已經開始暗潮湧動。

“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進程加快、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大背景下,通用航空(通航)產業需求在迅速釋放,市場前景看好,然而,目前通用航空法律法規尚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需要,通用航空產業對加快立法的需求十分迫切。”

說這話的是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楓,作為本屆兩會的人大代表之一,余楓帶來的議案,也與通航立法有關。而中航直升機,只是中航工業集團拓展通航產業鏈的板塊之一,公司不僅收購通航飛機制造公司,通航運營、維修、航空俱樂部等上下遊產業鏈也樣樣不落。

隨著2010年《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文件的頒發,以及國家“十二五”規劃將通用航空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看中這一產業巨大蛋糕的資本,早就已經開始暗潮湧動。

資本提前布局

通用航空是指除軍事、警務、海關緝私飛行和公共航空運輸飛行以外的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建築業的作業飛行和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遙感測繪、教育訓練、文化體育、旅遊觀光等,航空攝影、醫療救護、氣象探測、空中巡查、人工降水、陸地及海上石油服務,飛機播種、空中施肥、私人飛行等都屬於通用航空範疇。

余楓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通用航空起步較晚,規模也小得多。

目前,全球約有通用飛機33.6萬架,通用航空活動的飛行員達80萬名,年飛行時間達5100萬小時。其中美國大約有22.4萬架通航飛機,占世界總量的58%,通航機場總量約2萬個,飛行員數量超過61萬,創造了美國1%的GDP和126萬個就業崗位。而截至2013年底,我國擁有獲得通用航空許可證的通用航空企業只有189家,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654架,通用機場和起降點約400個。“我國人口占全球人口1/5,而通用飛機占有量卻不到1/400,不過,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通航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余楓告訴記者。

也正因為此,近幾年來布局通航產業的資本越來越多。“我們所接觸過的正在籌建的通航公司的投資方,以前很多都不是在民航圈兒幹過的,造房子的、賣藥的,甚至養豬的、修路的,各行各業的都有。”一位行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他們大多數是看中了通航市場的潛力和盈利空間,希望在這個產業發展初期捷足先登,當然,代價也是明顯的,就是現在還很難有企業賺到大錢。

人才、配套嚴重缺失

人大代表陳愛蓮是民營企業萬豐奧特控股集團的董事局主席,近幾年一直在關註通航產業。她指出,目前我國發展通用航空還存在五方面問題:一是通用機場數量不足,建設審批程序缺失;二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配套保障能力滯後;三是缺乏通用航空相關法規和標準規範;四是通用飛機進口門檻高、國內組裝制造能力不足;五是通用航空飛行、航務、維修等技術人才缺乏。

這些也得到了很多通航業內人士的認同。

余楓舉例,雖然近十年來我國的通用機場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但由於通用機場標準不明確,建設門檻過高,現有的通用機場總量仍很少。“依據現有數據,美國現有通用機場和起降點2萬個左右,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通用機場和起降點數量也達到了近2500個;而到2012年底,我國的通用機場及起降點數量只有399個,僅為美國的2%、巴西的16%。”

對於通航運營企業來說,要找到適配的人才也不容易。首先,飛行員的稀缺有目共睹,民航的飛行員都不夠用,飛通航的人就更難找;其次,通航所用的航油配套也很奇缺,很多通航飛行器使用的100LL和無鉛UL91高標號航空汽油,一直面臨加油難的問題,由於生產航空汽油的企業只有一家,供應量越來越趕不上逐漸增長的通航所需,進而帶來了航空汽油價格的飆升。

“根據預測,到2020年,整個行業對飛機和直升機的需求總和將超過10000架,保守估計飛行員缺口在15000人以上,然而目前每年經過培訓並符合要求的僅在1000人左右,此外,由於缺少專業化的FBO(固定運營基地)、飛行服務站和維修基地等,我國通航的後勤保障和服務能力也遠遠不足。”中航工業南方董事長彭建武告訴記者。

而上述一系列問題,也與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只停留在原則層面,保障措施不明確、實施細則待完善,並且沒有明確指導性意見指引地方性通航政策法規體系建設不無關系。

多位行業內人士就告訴記者,目前對通航產業的監管缺乏針對性的規章,日常監管常參照民航運行,標準過於嚴格,也造成運營成本與國外相比居高不下。“應加快構建與通用航空發展相適應、機構明確、產業鏈發展配套措施完善的通用航空法律法規體系,使其對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更具有指導性、規範性和可行性。”一名通航業內人士表示。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65

四大行全球市值跟著牛市一起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3050.html

四大行全球市值跟著牛市一起飛

一財網 張菲菲 2015-04-09 14:42:00

四大行市值提升的驅動因素有哪些呢?A股股價飆升、“A+H”股本差異以及股本規模的變化是重要驅動因素。

2014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總體向上,國內A股市場則自2014年11月開始迎來一波大幅上漲,股市一路飆升,截至昨日,上證指數沖破4000點,重回7年來最高點。

相伴而來的是國有四大銀行的市值排名整體提升,在全球市值排名也出現了微妙變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曾一度位列全球銀行市值冠亞軍的工商銀行(601398.SH,01398.HK)和建設銀行(601939.SH,00939.HK),其市值排名由2013年末的第三名和第五名,分別回升至第二名和第四名,農業銀行(601288.SH,01288.HK)由第八名回升至第六名,中國銀行(601988.SH,03988.HK)由第九名升至第五名,晉升四個位次。

近年來,國內經濟增速趨緩,金融改革加速,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沖擊,我國銀行業傳統盈利模式受到空前挑戰。從披露的業績報來看,四大行2014年凈利潤增速均降至個位數,告別了利潤高速增長的時代。同時,進入2014年四季度,國有四大行中有三家的營業收入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這些因素顯然不是持續擡高銀行市值的原因。從目前來看,本輪四大行市值的大幅提升與銀行基本面之間似乎表現為弱相關。那麽,四大行市值提升的驅動因素有哪些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認為,A股股價飆升、“A+H”股本差異以及股本規模的變化是重要驅動因素。

牛市來襲 A股股價強勁提升

2014年以來,上證綜指漲幅超過77%。伴隨著資金大量湧入,銀行股作為大盤藍籌股亦受到資金追捧。截至2015年3月31日,四大行A股漲幅平均接近50%。其中工商銀行漲幅35.75%,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漲幅47.34%和47.98%,中國銀行的表現則更為強勢,漲幅達67.18%。

四大行A股股價的強勁增幅一掃2013年末的“破凈”狀態。目前,建設銀行市凈率最高,為1.10倍。中國銀行則摘得四大行市盈率金牌,由2013年末的4.79倍增至7.11倍,市凈率也與其他銀行處於大致相同水平。

對此,分析師認為,過去一段時期,中行股價漲幅顯著高於同業,其重要原因在於此前其股價估值水平PE和PB顯著低於可比銀行,受到A股市場公眾投資者的追捧。

值得註意的是,基於投資者結構不同以及投資理念和方法的差異,香港H股市場表現出它的穩定性。四大行的H股股價並未如A股般強勁增長。2014年以來,四大行H股股價平均增幅僅為11%左右。

“A+H”股本結構差異

2014年12月25日,一則關於“建行總市值超越工行成為國內第一大行”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迅速轉發,一時間熱度頗高。當晚,工商銀行在其官網發布聲明“辟謠”:工行和建行作為A+H結構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根據當日A股和H股股價和股份數分別計算後加總。實際上,當日工行市值約為2514億美元,比建行(市值約為2009億美元)高出505億美元。

                                     附:四大銀行股權結構比較

股份類別

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

中國銀行

建設銀行

H股

24.35%

9.5%

28.41%

96.16%

A股

75.65%

90.5%

71.59%

3.84%

A+H股

100%

100%

100%

100%

出現誤讀的原因是計算者忽略了四大行“A+H”的股本結構,簡單地將A股股價乘以全部股份數。

“這種股本的結構性差異也解釋了四大行在2014年以來為何市值增長幅度有所不同。”一位銀行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A股市場的強勁增長與H股市場的不溫不火,使H股占比超過96%的建設銀行市值增長不足12%;而A股占比超過70%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一數值則達到28%、40%和60%。

可見,由上市歷史經歷不同形成的四大行A+H股權結構差別,帶來了四大行之間市值變化的很大差異。

多樣化融資工具 推動市值增長

股本規模的變化,也是造成市值變動的重要因素。2014年以來,農行和建行的股本規模一直沒有變化;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由於可轉債轉成普通股,股本規模均有所擴大,直接提高了其市值水平。

2010年,中國銀行與工商銀行分別發行了400億元和250億元的A股可轉債,其絕大部分可轉債於過去4-5個月陸續轉為A股普通股,進一步增大了兩行的A股股本規模。

數據顯示,因由可轉債發行,中國銀行A股普通股增加約153億股,總市值增加約670億元人民幣(110億美元);工商銀行A股普通股增加約76億股,總市值增加約359億元人民幣(58億美元)

市值並不能代表一切 競爭力是王道

市值是衡量銀行規模和實力的重要指標,但並非是唯一指標。僅簡單根據四大行的市值回升來判斷行業的發展,或者是依據市值排名判斷孰優孰劣,是缺乏說服力的。

市值變化理論上取決於銀行經營業績、資產質量與競爭實力等基本面因素,實踐中更多地受到資金流動性、投資情緒及預期變化等諸多市場因素影響。

對於中國的幾大銀行而言,還受A+H股權結構的影響,反映出不同市場的某些特征。一年多前,國內主要銀行業績增長穩健,盈利增速普遍在兩位數時,A股市場銀行股價普遍處於“破凈”狀態,市值表現也差強人意;近期,主要銀行盈利增速普遍降至個位數,甚至面臨負增長的壓力時,銀行股價卻突飛猛進,市值水平與排名也不斷攀升。

建行相關人士表示:“我們需要關註銀行市值變化及其原因與市場意義,但更需關註國內銀行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應對市場變化與挑戰,推進自身戰略轉型,持續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實力。”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98

由狂舞到起飛



看《哪一天我們會飛》,深深感動,卻也心有戚戚。

現實,會把理想消磨。當日的手工王,能把一個香港,徒手做出來。萬家燈火,各懷大志的人仔剪影在牆上起舞。今天,日復日跟那些完全不懂藝術的大水喉打哈哈,顧客永遠是對的。

當日夢想環遊世界的余鳳之,刻下在旅行社坐櫃台,已經五年沒去過旅行,甚至沒放過假。

當日,學校裡的光頭阿Sir要你寫夢想計劃書,由A部寫到F部,加入了「社會環境適應」、「自我調節」等部分,你不懂寫,也不想寫。因為順着這個思路,馬勒當拿都變成健身教練。但今天,你早已變了你所不恥的老油條。

只有蘇博文,撲朔迷離的蘇博文,一直無變。蘇博文是夢想的化身,也是我們所有人曾經擁有那美好的自己。但事隔多年,無人知道他是生是死,走了還是留下。我們肯定他存在過,但搜索回憶,他又好像在我不為意時,早已失了踪,就連失踪的原因,也不出所以然。

命運愛跟夢想開玩笑。原來,天才如蘇博文,能夠做出最厲害的飛機,卻天生色弱,當不成飛機師。最後,只能送自己一程,駕飛機飛往天堂。好sad。也好真實。

追夢,本來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浪漫。人生沒有夢想成真,但成熟的人會讓自己那團火,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有一個圓滿出口。手工王和余鳳之,最後沒有去旅行修補夫妻關係,反而帶着好朋友蘇博文那未完的夢想,回母校幫學弟學妹準備開放日,重拾自己久違的初衷。餘下人生,繼續打滾,只要不是完全死心就好。

由一鼓作氣去得很盡的《狂舞派》,到看清現實卻仍不忘初衷的《哪一天我們會飛》,觀眾如我,看到製作團隊的成長,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16

台灣首家無人機 跨國搶智慧農業千億商機 航太夢起飛》經緯航太關鍵技術超越中國大疆

2016-08-01  TWM

當中國小米科技發表的無人機在網路直播中「墜機」,台灣的無人機大廠經緯航太早已完成無數次服務,包括高雄氣爆、新北石門外海貨輪擱淺等重大事件,都由經緯航出動無人機,傳回並分析災區影像。

七月底,經緯航剛取得馬來西亞油棕(終端產品為棕櫚油)客戶為期兩年、逾千萬元的大單,是台灣第一家把無人機服務跨出國際的企業。

掌握智慧核心技術

空拍20萬棵油棕 每棵精準編碼鏡頭來到馬來西亞,一望無際的上千公頃油棕林上方七百公尺處,一架和客機外觀一樣的經緯航定翼機,正依據衛星定位及遙感探測(RS,指在觀測距離外,記錄和檢測資料)技術,飛到定點瞬間拍下航照影像。

所有空拍資訊回傳地面主機,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再透過地理資訊系統等技術分析,接著把一張張2D圖像轉化成3D立體模型,只要局部放大,便能看到二十萬棵油棕林中,每一棵油棕樹的分布、樹齡、生長情形,除藉此推估產能,還可替每棵油棕樹編碼,建立生產履歷,跨入「智慧農業」的精準生產管理系統。

「台灣要做巨型客機不太可能,卻能做出自己的無人機。」成長於「太空時代」、現年五十一歲的經緯航董事長羅正方,年輕時便有航太夢,赴美取得航太工程博士後回台,曾任台灣航太工業龍頭漢翔航空總經理,因看好無人機發展,選擇該領域創業。

無人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技術門檻很高。逢甲大學航太系副教授李永明指出,視距外操控的飛控、滯空時間與噴射機推進(指飛機發動機,功能類似汽車引擎)等無人飛行系統,都是要突破的核心技術。

多數無人機公司只專攻一項核心技術或外購系統,但羅正方從過去台灣經國號戰機生產經驗發現,若飛控電腦等關鍵核心系統掌握在別人手中,「不可能發展自己產業,只能做人家附屬。」因此他要挑戰系統整合,盡可能把自主技術抓在手裡。

羅正方除具備航太工程理論技術底子,還有漢翔等實務經驗,藉此掌握機體結構輕量化等技術,近五年,積極和全台超過十所大學航太相關系所產學合作,共同研發核心技術。

「經緯航是台灣技術含量最高的無人機公司。」李永明觀察。現在,經緯航除噴射機推進系統仍外購之外,全機自製率已達七成、更在台灣串起上百家供應商。

只不過,它會有今日的成績,是羅正方前前後後花了十二年,至少砸下上億元研發費用,才突破無人機的技術門檻。公司直到成立第十三年的今年,才可望第一次獲利。

瞄準經濟作物淘金

大馬只是起點,逐步飛進中泰越「無人機是會飛的機器人,重點不是飛,要幫你做事才會產生價值。」羅正方解釋,現階段無人機除了救災、探勘等商業應用外,一般會有隱私甚至反恐疑慮,「先從阻力最小的智慧農業著手,最不敏感。」所以當技術突破後,他選擇先從馬來西亞出口值最高、且大面積栽種的農作物油棕,切入台幣上千億元的全球智慧農業商機。

儘管羅正方初期只拿到單一馬來西亞客戶上千萬元的訂單,但他的企圖心遠不只如此,還盤算著在油棕領域打響知名度後,接下來要再讓自家無人機飛進越南咖啡、泰國稻米、橡膠和中國油菜等經濟作物領域淘金。

「台灣航太業去年產值逾九百億元,但中國光是一家大疆無人機就做到五百億元。」看好無人機的潛力,羅正方另闢蹊徑,先讓機器人飛起來,接著再朝世界舞台飛去。

定翼機

無人機分為兩大類。定翼機,機翼固定,類似民航機,需跑道起降,航程長,適合長距離拍攝;旋翼機,機翼旋轉,類似直升機,可垂直起降、使用較靈活。

經緯航太

成 立:2004年

董事長:羅正方

主要業務:定翼機、旋翼機等無人機軟硬體服務2015年營收:1.17億元

經緯航無人機致勝密碼

公司員工逾200人,其中一半是研發人員定翼型可飛700公尺高,滯空3.5小時旋翼型可飛60公尺高,滯空1小時,是中國大疆創新的4倍

撰文 / 萬年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21

中國航母將用彈射起飛方式?國防部回應

據國防部網消息,在29日召開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表示,我國航空母艦相關裝備研制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記者:網上出現了加固前起落架的新型殲-15戰機,有猜測稱中國未來的航母將采用彈射起飛方式。請予以證實。

楊宇軍: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多軍迷包括一些網民都很關註。據我所知,我國航空母艦相關裝備研制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