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會把脈】什麽是越運用越豐富的正能量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477

能否允許存在不同的意見和爭論,也是對一個社會是否擁有積極能量的測驗。

山東問題疫苗和上海公安部門破獲1.7萬罐假冒名牌奶粉,引發公眾關註。食品藥監總局先前宣稱假奶粉符合國家標準,後來又承認此言不實,說這麽做是為避免恐慌。看來還是有“正能量”的顧慮在作祟。

如今,許多人把對某些特定對象的稱贊,至少是避免批評,理解為“正能量”。他們以為,贊揚越多,批評越少,這些對象的威望、威信和可信任度就越高。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正能量”只是意味著無原則的表揚和避免批評,那麽,這樣的能量就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換句話說,越努力去增加這樣的“正能量”,其價值就越低,因為這是一種在使用中減少的能量。

社會生活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越使用越有效、越豐富的正能量,它不是源於口惠的表揚或贊美,也不是源於刻意的文過飾非,而是源於真誠的承諾、信任、關切、仁慈、慷慨、利他、公民職責。今天,這些東西似乎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稀缺品,正因為如此,人們在需要付出它們的時候,變得格外吝嗇。他們會覺得,這些東西,你付出的越多,損失就越大,剩下的就越少。這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被騙大了”的生活經驗積累,也可以理解為是對社會正能量本身的錯誤理解。

哈佛教授桑德爾在《金錢不能買什麽》一書里,以“愛”為例,分析了這種對社會正能量的錯誤理解。有人認為,愛與其他的高尚美德一樣,是有限的資源,必須節約地運用。這些高尚美德包括利他、仁慈、慷慨、團結。桑德爾認為,這種想法是“怪異的,甚至是牽強的”,“因為它忽視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即我們愛的能力和仁慈的能力並不會因為使用而消耗枯竭,反而會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擴展。”他認為,恩愛夫妻之間的感情就是一個例子,他們一生中都在共同積攢著愛,“如果他們更多地向對方表示愛情,那麽他們之間的愛難道不會強化,反而會減少嗎?如果他們以一種斤斤計較的方式對待彼此,即使他們的愛一直保存到他們真正需要愛的時候才使用,那麽這會使得他們過得更好嗎?”

當然,我們不能把夫妻之間的愛簡單地套用到人民與國家的關系上,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把人民對國家的愛理解為一種正能量,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愛國主義”。這種愛首先體現為公民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關心,包括對政府部門、政治人物的問責,對無論哪個官員的不良行為都能提出批評。桑德爾指出,這種公民精神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越用越多的寶貴資源。他引述亞里士多德的話說,美德乃是某種需要用實踐去養育的東西:“我們是經由為正義之事才變得正義的,我們是經由采取節制才變得有節制的,我們是經由做勇敢之事才變得勇敢的。”

盧梭也持類似的觀點。他指出,公民們越是有參與公共生活的機會,才越會對公共生活有興趣,在一個秩序良好,鼓勵說真話的空間里,公民們樂於參與,而在一個充斥著謊言和阿諛奉承,說真話會惹禍上身的空間里,沒有人會參與公共生活,“因為沒有人對那里的事情發生興趣”。桑德爾就此指出,“經由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履行,公民美德可以得到建構,而非耗竭。……就公民美德而言,要麽使用它,要麽失去它”。一旦廣大公民的美德正能量不幸不能運用,再美妙動聽的贊揚也不可能使這個空間真正擁有它所需要的能量,更不要說是強大的正能量了。

在一個出現問題疫苗、假冒奶粉事件的社會里,人們很自然地會關心這個社會的正能量。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就越需要把正能量的問題與“什麽是正能量”“誰的正能量”“需要正能量來發揮怎樣的社會作用”的問題聯系在一起。這些問題都沒有固定不變的統一答案。能否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持續的討論,能否允許存在不同的意見和爭論,這本身就是對一個社會是否擁有積極能量的測定和考驗。

(作者為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