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内部报告详解汇源并购案 谈判时间不到两个月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904/0223526969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

汇源并购案被否引发民营企业家退出困惑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26116&time=2009-03-21&cl=100&page=all


多位民营企业创始人认为,市场利益与企业家利益如何平衡,将成为《反垄断法》出台后的一大难题

  【《财经网》专稿/记者 赵何娟】“朱新礼该懵了。” 可口可乐公司并 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1886,下称汇源)被中国商务部否决后,熟悉或不熟悉汇源董事长朱新礼的民营企业界人士,都表现出了异 乎寻常的关注。虽然对可口可乐入主汇源是否构成垄断的看法存在分歧,但大部分人士都对大型民营企业创业者的退出问题表示担忧。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以“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申请。这是自去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反垄断审批的案例。 
多位接近朱新礼的人士都对《财经》记者表示,朱新礼直到近期仍对并购案获批持乐观态度,并购被否决,最失望的无疑是他本人。 
浙江一家大型轻工民营企业创始人向《财经》记者表示,与朱新礼精心“嫁女”一样,任何创业者都希望将自己的企业发展到越大越好,最终要么寻找合适的接班 人,要么寻找最好的方式退出。而股权转让是一种最普遍的退出方式,只要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卖出,无可非议。他对商务部否决汇源并购案表示不解,“ 企业做得越大,创业者要想退出就越难,难道想要卖出先要把自己的企业搞亏吗?” 
这位创始人称,浙江很多民营企业都面临第二代接班人问题。据他所知,不少规模较大的企业创始人,都极有可能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退出,并且多倾向于与外资商谈,不少人对朱新礼案的审批过程特别关注。 
一家饮料类企业的创始人也表示,饮料业其实不存在垄断不垄断,各自有自己的细分市场,曾经还有过多家民营企业想同时把股份卖个某一家国企的例子。“如果是国企收购汇源,是否也会造成垄断的后果呢?”这位人士反问。 
2009年2月9日,商务部外资管理司副司长林哲莹曾在一个公开活动上对媒体表示,汇源既然是个民族品牌,可口可乐对其进行收购,就不是它自己的事情。 
对此,上述饮料企业创始人称,与其说是朱新礼低估了自己品牌的“民族”属性,不如说是中国对民营
资本、私有财产的认识和保护都远远不够。 


  一位擅长并购的钢铁企业负责人则认为,商务部否决汇源并购案有其合理性,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公开,就是企业对于商务部“经营者集中不利影响”的否决理由,究竟是如何具体举证的。 
这位负责人称,民营企业创业者退出问题一直都存在,主要方式无非是破产、清算、拍卖、股权转让等,被并购也是股权转让的一种。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前, 创业者的退出就受到了种种非市场因素的干扰,比如地方政府干预、部分收购者的强势,还有野蛮股权划拨等,汇源并购案被否是目前遇到的新问题,值得进一步关 注和研究。 
君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曾智红对《财经》记者表示,《反垄断法》的宗旨是基于保护市场竞争,而不是保护特定竞争者。需要纳入 《反垄断法》审查,即市场营业额在15亿元以上的企业,都是大型企业。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边际效应,这个边际效应可能是递减的,甚至有一天可 能会出现亏损。因此企业家往往期望在递减效应出现之前,及时退出或者转型,这个就是朱新礼现在面临的情况。 
在朱新礼向可口可乐转让汇源全部 股份之前,汇源业绩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并购案被否决,对汇源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3月19日汇源复牌第一天,股价便急挫近50%,多家机构给予其“减 持”的评级。分析师多认为,汇源要想回到之前的高股价已经很难,再融资问题必然受到影响。朱新礼不仅希望转型全面做上游供应链的愿望暂时破灭,短时间内也 难以寻找到新的战略投资者,更不可能给出如此高的溢价。 
曾智红表示,《反垄断法》如何让市场利益与企业家利益达成平衡,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 题。民营企业家利益是否一定要向社会公益让步,这是一个矛盾。朱新礼所遇到的困惑,不会是最后一个。他认为,应当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使企业在审查 “经营者集中不利影响”时,有更细致的举证标准,更好地平衡市场利益和企业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59

【案例】首例H股分拆回歸A股並購案詳解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7/57702.html

開放競爭的市場容易誕生偉大的公司,信息技術行業就屬於這類市場,2000年前後,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互聯網領域中迅速崛起,讓國內證券投資者郁悶的是,這些公司早期無一例外在境外IPO,每年的股利分紅和中國投資者絕緣。本文介紹了神州信息是如何輾轉回A股的,i黑馬將此文分享給大家,這篇文章對於試圖紅籌回歸的企業特別有價值。2013年一個重大並購案例是從聯想分拆出的神州數碼這家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行業領頭羊通過分拆借殼回歸A股。神州數碼控股子公司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信息”)通過借殼深交所主板的*ST太光(000555.SZ),2013年12月25日,*ST太光發布吸收合並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並募集資金暨關聯交易之資產交割完成公告,一道境外上市公司通過分拆業務回歸A股的通道打開了。2013年12月26日,*ST太光發布股份變動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書,本次交易新增股份於2013年12月30日正式上市,一場和時間賽跑的借殼上市交易在7個月的時間完成。在這場並購重組大戲中,備受矚目的是神州信息借殼交易方案,其交易方案結合了吸收合並、境外戰略投資者以及募集配套資金等多個環節,其外部審批經歷了香港聯交所、江蘇省政府、江蘇省國資委、蘇州工業園區經濟貿易發展局、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商務部、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等重重門檻,最後順利通關。複盤分割線――――借殼上市動機神州信息隸屬於香港上市公司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00861.HK),是專業的整合IT服務商。神州信息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品牌影響力的整合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之一,在金融、電信、政府及制造等行業IT服務市場占有率均名列前茅,位列“2013中國方案商百強”第一名。神州信息是神州數碼智慧城市戰略的重要承載者,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為行業客戶提供應用軟件開發、專業技術服務、系統集成、金融自助設備等服務,以幫助客戶打造卓越的競爭優勢,提升業務價值。神州信息成立於2008年,是母公司神州數碼分拆出的優質資產,分拆後業務、資產、財務、機構和人員均保持了獨立性。2011年、201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0.43億元、78.3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81億元和3.08億元。各項財務指標已經遠遠超過境內IPO的標準。從公司戰略發展的角度,神州信息有尋求直接融資平臺,並在國內市場上市的強烈意願。而2013年IPO暫停,國內一級市場處於嚴冬期,神州信息從IPO的漫長隊伍中抽身,擬定了借殼上市的目標。環環相扣的交易方案2013年5月份,神州信息從國內並購重組財務顧問中挑選了品牌和專業實力均排名前列的西南證券,並聘請了金杜律師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和中同華評估一同進場。經過十幾輪的會議討論,西南證券並購融資一部項目團隊為神州信息借殼設計的方案是*ST太光吸收合並神州信息,並同時向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募集配套資金以支付本次交易的並購整合費用。重大資產重組最常規的方式一般是由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非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作為母公司控股非上市公司,而本次交易選擇的是難度較高的吸收合並。A股市場的借殼上市從來都是一次交易雙方翻山越嶺的旅途,而財務顧問就是借殼旅途的向導,交易方案的設計就猶如本次旅途的路線指南,直接決定了未來的方向。乍一看此方案,神州信息作為主導交易的收購方,卻被*ST太光吸收合並,保留*ST太光的主體資格,並註銷神州信息。而後來的實踐證明,以吸收合並的方式,避免了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母公司仍然是無實際經營業務的殼公司且可以避免《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對於外國戰略投資者“首次投資完成後取得的股份比例不低於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百分之十”的規定,在並購重組審核中得到了監管層的認可。本次交易的總體方案實施三步策略:第一步,*ST太光向神州信息全部股東發行股份方式吸收合並神州信息。*ST太光為擬吸收合並方和吸收合並完成後的存續方,吸收合並完成後,神州信息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和人員並入ST太光,神州信息註銷。*ST太光主營業務由電子產品貿易變更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第二步,*ST太光向其控股股東申昌科技定向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2億元。募集配套資金額度不超過本次交易總金額的25%。第三步,以募集配套資金支付本次交易並購整合費用。妥善安排境外戰投神州信息增資擴股過程中,引入了中新創投和華億投資兩家PE基金,其中華億投資是一家註冊在以色列的有限合夥企業,持有神州信息2.93%的股份。由於外資股東的存在,神州信息借殼上市複雜程度再次加碼。在方案設計初期,獨立財務顧問曾計劃本次交易由*ST太光以支付現金的方式作為華億投資持有神州信息2.93%股份的吸收合並對價。而華億投資看好神州信息的成長性,更傾向於持有重組後上市公司的股份。如果*ST太光以新增股份方式作為支付華億投資持有股份的對價,本次將面臨一個新的課題――外國戰略投資者。為了妥善安排參股股東的權益,本次交易向華億投資增發新股,並履行商務部對外國戰略投資者的審批。2013年8月16日,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出具[2013]商資服便231號函,明確界定神州信息與*ST太光進行的重組上市適用現行《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2013年是並購重組監管進一步向市場化改革的一年,神州信息借殼案例涉及證監會、國資委和商務部三個部委,方案創新點多,審批環節複雜,得到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經過和監管層的充分溝通,本次交易爭取到證監會和商務部平行審核流程,為交易進程節約了2個月時間。2013年9月27日,證監會受理了本次重大資產重組,2013年11月5日,*ST太光取得《商務部關於原則同意Infinity I-China Investments(Israel),L.Pzh戰略投資深圳市太光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複》,原則同意本次吸收合並方案。緊接著2013年11月22日,本次交易獲得並購重組委審核通過。神州信息借殼回歸A股,打開H股上市公司通過分拆業務回歸A股的上市通道,有助於海外上市公司優質資產回歸A股上市;長期以來H股和A股市場存在估值差異,同行業的公司在H股上市的發行市盈率普遍低於A股市場,A+H股上市公司的兩地股價也存在偏差,H股的估值一般會低於A股。市場實踐者多采取了從A股向H股分拆的方式,而從H股通過分拆回歸A股的通道卻人跡罕至。直到2013年,神州信息打通了H股回歸A股的通道。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佚名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617

美國有線電視行業世紀並購案:Comcast 452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有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296

Breaking News: 據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國最大的有線系統公司康卡斯特(Comcast)同意以每股159美元收購行業排名第二的時代華納有線電視(Time Warner Cable)全部股份,交易總值約為452億美元,交易將以換股形式完成。

此舉將美國最大兩家有線電視公司進行合併,據悉該消息將於美國時間明日稍早時間公佈。

兩家公司的聯姻還需通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嚴格的審查。據全美有線電視協會(National Cable Television Association)的數據,康卡斯特和時代華納有線兩家公司合計佔全美有線系統3/4的市場。

美國第四大有線系統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曾出價132.5美元一股,被時代華納有線拒絕。

就在上個月,時代華納公佈了超預期的2013年4季度財報,並稱在未來三年用戶增長將達到100萬戶。由於受到AT&T和Verizon等對手的競爭,去年四季度時代華納損失了21.7萬戶家庭電視用戶。同期康卡斯特增加了4.3萬戶用戶。

據路透報導,兩家公司合併交易所創造的經營協同效應將達到15億美元,其中50%的協同效應將出現在第一年。為使交易順利通過審查,目前康卡斯特正在計劃剝離其300萬用戶,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內容。

時代華納有線曾花費數百萬美元在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建設2個區域體育網絡,擁有洛杉磯湖人籃球隊及洛杉磯道奇棒球隊的電視轉播權。時代華納的體育方面相關資產可以幫助Comcast增加紐約及洛杉磯地區的廣告收入。

康卡斯特在2002年斥資475億美元收購AT&T Broadband Cable Systems的所有資產,因而取得38個州近2100萬有線電視客戶。2004年,康卡斯特曾提出以660億美元收購華特迪士尼公司,但最終因對方反對而放棄收購。2006年,康卡斯特與時代華納有線聯手,收購因創辦者Rigas家族挪用公司資產而申請破產保護的Adelphia。

2009年12月3日,‎康卡斯特以137億美元從通用電氣手中取得NBC環球的經營權,將以65億美元的現金和72億5000萬美元的有線電視資產挹注自己與通用電氣共組的合資企業,藉以取得NBC環球51%的股權。

2013年2月14日,‎康卡斯特宣佈從通用電氣手上購入NBC環球餘下49%股權,涉資167億美元,另再向通用電氣支付14億美元買入通用電氣持有的洛克菲勒中心30號(30 Rockefeller Plaza)及CNBC位於新澤西州Englewood Cliffs的總部大樓;收購代價將源自114億美元現金、向通用電氣發行40億美元優先債券、20億美元的其他借款和向通用電氣發行7.25億美元的附屬優先股。

時代華納有線的股價在美市昨日臨近收盤前突然拉升,或許跟該併購消息有關。

另附五張圖簡述相關行業背景:

一. 付費電視用戶開始停滯增長甚至出現淨流出的情況,同時網絡流媒體及DVD租賃業務卻增長迅猛。

comcast收购时代华纳

二. 美國人對於有線電視的訂閱人數越來越少。

三. 儘管付費電視業務在萎縮,但是通過「有線服務」中的互聯網業務,兩家公司依然保持業績增長,並且兩家公司的業務構成都極為相似。

四. 兩家公司的用戶地域分佈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4

投行傳奇,憑一己之力撬動Comcast世紀並購案的華爾街“造雨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472

  獨立並購顧問Paul Taubman又釣到了一條大魚,他在Comcast收購時代華納有線的大單中成功分到了一杯羹。 並購顧問在華爾街被稱為“造雨人”(Rainmaker),比喻他們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作為華爾街明星“造雨人”,Taubman在摩根士丹利供職長達27年,他兩年前離開了大摩,傳聞稱他與摩根士丹利銷售和交易部門聯合主管Colm Kelleher不合。 在周四Camcast以452億美元報價收購時代華納有線的交易曝光後,Taubman出現在競購顧問名單,作為獨立顧問他的名字,與巴克萊、摩根士丹利並列(也許是巧合,摩根士丹利作為時代華納的顧問,成為了Taobman的對手)。 Comcast並購顧問名單:                                                                                                                             據 Freeman & Company公司估計,Comcast的交易顧問總共能獲得5100-6800萬美元的費用,而時代華納的顧問費在5700-7500萬美元之間。意味著銀行能 從這筆交易中賺到1.4億美元的並購費。 獨立顧問能接手如此金額的大單在華爾街極為罕見。 此前只有少數獨立顧問參與過這麽大的交易。花旗前明星交易專家 Michael Klein,兩年前參與了嘉能可410億美元收購超達(Xstrata)的交易。 事實上作為獨立顧問,Taubman還參與到了Verizon通訊1300億美元購入沃達豐無線業務的交易。 Taubman與Comcast已經建立長達10年的關系,他在摩根士丹利時幫助該公司以475億美元購入AT&T寬帶業務,該筆交易創造了全球最大的有線電視運營商。 QZ報道稱Taubman正在糾結是否正式組建自己的並購公司,來決定是否進軍精品投行業(Boutique firms)。據湯森路透的數據,2013年全球並購顧問費中有30%流入了精品投行,191億美元的數字創下湯森路透有記錄以來最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35

巴菲特為什麽以優先股投資漢堡王並購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06

手握著550億美元現金的股神巴菲特終於出手了。他將為漢堡王收購加拿大連鎖餐飲企業Tim Hortons提供約30億美元優先股融資,這起並購涉及的總資金約為120億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這筆交易中,巴菲特每年將得到9%的回報。優先股其實是股神常用的投資工具,在金融危機中,巴菲特購入了50億美元的高盛的優先股,年收益率為10%。

這種投資安排其實非常巧妙。在普通的杠桿收購中,企業會竭盡全力去舉債,很少有人會尋求如此大規模的優先股融資。

但巴菲特卻接受了。因為有了股神的加入,漢堡王的大股東3G資本能夠以更高的杠桿率進行杠桿收購。

在今天的電話會議上,其高管表示新公司的杠桿比率大約是5倍,即銀行貸款、債券與每年息稅前利潤的比率為5倍,這與同行差不多。但如果加上巴菲特的優先股,杠桿率將達到7倍。

作為一種權益,優先股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債務,漢堡王不用歸還這筆資金,也不用支付利息。(電話會議中,高管們稱將會以9%的收益水平支付或者累計,這意味著他們不一定非要支付現金紅利。)

且從清償順序上來說,優先股的優先等級要次於債券,但高於普通股。一旦公司破產重組,債權人能夠優於優先股持有人獲得償付。

所以,巴菲特購買優先股給這起並購鍍上了一層金光閃閃的光環——有巴菲特墊底,剩下90億美元的債務還怕找不到買家?

老辣的巴菲特自然也不會吃虧。

彭博的專欄作家Matt Levine認為,優先股相比債券有更高的利率,9%的收益率在如今基準利率接近0的市場環境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這筆交易中巴菲特的風險要比看上去還要低。

他特別提到兩點:

首先,巴菲特和3G資本以前合作過,他們相互之間較為信任;其次,如果事情進展不順,3G資本必定會力保巴菲特,因為巴菲特對他們的其他交易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除此以外,巴菲特在優先股收益上的稅率可能會低於直接的債務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05

力拓拒絕嘉能可合並提議 全球礦業最大並購案落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55

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周二稱,世界第四大礦業企業嘉能可於7月與力拓進行接觸,希望促成兩公司合並。但力拓已拒絕該項提議。

在提交給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的一份聲明中,力拓稱其股東一致認為,雙方的合並不能使股東利益最大化。 8月後,雙方未就並購案再進行接觸。

此前, 彭博新聞社報道大宗商品貿易巨頭嘉能可在為2015年與力拓集團的可能合並交易做好準備工作。兩家公司若合並,總市值有望達到1600億美元,取代必和必拓成為世界最大礦業公司。

彭博新聞社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稱,作為初期的準備,嘉能可已與力拓集團的最大股東,中國鋁業公司進行了接觸,了解後者對合並交易的興趣。不過,中國鋁業公司未能確保在新公司獲得一個董事會席位。

資料顯示,中國鋁業公司在2008年購買了力拓集團9.8%的帶有投票權的股票,但力拓當前股價僅為當時的一半。因此中國鋁業公司不會急於出售這部分股票,有要求一個相當程度的溢價才會同意這筆交易。

該報道還提到,力拓集團的管理層已經明確獲知了嘉能可首席執行官伊萬-格拉森博格(Ivan Glasenberg)對交易的興趣,後者通過非正式渠道表達了意願。

不過,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稱,鐵礦石價格的下跌使得力拓在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力拓對於一個收購報價的第一反應幾乎可以肯定是回絕。

由於供應過剩,以及中國經濟放緩,鐵礦石價格在2014年以來下跌了約41%。受此拖累,力拓集團股價2014年以來下跌12%。力拓目前的市值是560億英鎊(900億美元);而嘉能可的股價2014年以來上漲12%,目前是450億英鎊。

不過,對57歲的伊萬-格拉森博格而言,力拓股價疲弱,正是雙方合並的最佳時機。

通過過去數十年的一系列合並交易,在南非出生的,會計專業出身的伊萬-格拉森博格已經將嘉能可由一間鮮為人知的大宗商品交易企業打造成了一家多元化的全球性礦業巨頭。他迄今為止的最大手筆是在2012年出價290億美元收購斯特拉塔,將嘉能可斯特拉塔提升為世界第四大礦業企業,在銅,鎳和煤炭等業務都有明顯的市場份額,而唯一有缺憾的主要大宗商品類別就是力拓集團主營的鐵礦石。

力拓集團近期的戰略選擇則是表現混雜。前首席執行官湯姆-阿爾班尼斯(Tom Albanese)在2013年因為公司為在莫桑比克收購的一個煤礦項目進行了大規模減值而意外辭職。在山姆-沃爾什的領導下,公司確定了成本削減方向,並增加了對股東的回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64

美國嚴打海外避稅 今年全美最大規模避稅並購案遇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39

subSKYMAIN2-tmagArticle

奧巴馬政府正致力於打擊美國企業通過遷移出境而實現避稅的行為,這打擊到迄今為止可能是今年全美規模最大的一宗此類交易。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美國生物制藥企業AbbVie今日發布消息稱,公司將重新考慮與英國制藥商Shire近550億美元的並購協議。

AbbVie希望通過收購英國Shire制藥,將公司法定地址從芝加哥遷移至英國,從而降低稅收負擔。AbbVie稱,該協議尚未取消,但公司董事會將於10月20日開會,重新考慮這宗並購案。

若這宗並購案成功完成,其可能成為美國數額最高的通過遷移法定地址而實現避稅目的的並購案例。反之,則將成為全美打擊海外避稅的最大受害者。

美國商界存在被稱為inversions的海外避稅行為:美國企業通過將主要註冊地遷移到海外而獲取稅收方面的利益。9月22日,為打擊企業試圖通過海外並購而規避稅收的行為,美國財政部修改了此類交易的稅收優惠限制政策。

今年迄今,AbbVie對Shire的並購案值是最高的。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輝瑞制藥(Pfizer)曾對英國第二大制藥企業阿斯利康制藥公司(AstraZeneca PLC.)提出高達120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目的正是為了壓低稅負。但最終遭到阿斯利康的拒絕。

Joint Committee公司的稅務研究人員估計,美國財政部可能因上述的企業inversions避稅行為損失200億美元的稅收。這一預測數據並未包括當前正在進行的一些海外並購交易。

AbbVie的一紙聲明發布之後,英國Shire制藥股價暴跌,單日跌幅一度高達29%,創12年最大。該公司在另一份獨立聲明中表示,這宗並購交易應當進行下去。

QQ圖片20141015210313

Jefferies LLC分析師Jeffrey Holford稱:

投資者的反應是困惑、震驚,我們希望這將很快得到解決。AbbVie有限的聲明正加劇市場擔憂。

今天的AbbVie聲明是該公司對這宗並購案態度巨大的U型轉變。近期,該公司還表示,盡管美國推出稅收優惠限制新規可能令這宗結構性並購交易吸引力減少,但公司仍將推進這宗並購。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Sam Fazeli認為,Shire股價下挫可能令AbbVie提出更低的並購報價。Shire制藥對美國之外的企業具有吸引力,因為他們不會受到美國稅收新規的制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86

卡夫並購案:巴菲特投資風格進化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75

卡夫並購案:巴菲特投資風格進化了?
作者:江金澤

周三,亨氏(Heinz)和卡夫(Kraft)兩家食品巨頭合並的案例,可能預示巴菲特以往“無為而治”的投資風格正在發生轉變。

昨日在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與巴西私募巨頭3G資本的推動下,亨氏與卡夫宣布合並組建新公司卡夫亨氏(The Kraft Heinz Co),新公司將成為北美第三大、世界第五大食品飲料公司。

卡夫食品的股東將在新公司持有49%股份,亨氏食品的股東將持有51%股份。卡夫的股東將獲得每股16.50美元的現金分紅。亨氏食品公司由3G  Capital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所有。二者將向這家新公司投資100億美元。

公司合並之後,新公司預計收益將達到280億美元,同時該公司擁有8個單個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品牌,包括奧利奧、麥斯威爾、果珍等。除此之外還有單個價值在5-10億美元之間的品牌。

Morningstar高級股票分析師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卡夫的品牌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亨氏合並之後,亨氏就提供了一個國際分銷的平臺。接下來就看公司合並後成本削減的情況,以及兩家公司如何處理一系列品牌。

開盤後,卡夫股價暴漲逾32%。

卡夫奶酪通心粉和熱狗這些年一直跟不上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去年11月卡夫因為銷售放緩和成交下降和多數廣告代理商解除合約。

早前,彭博新聞社引述消息人士稱,巴西私募股權公司3G資本正在洽購美國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並有意將其與2013年收購的亨氏食品公司(Heinz)合並。

卡夫食品周二股價收於61.33美元,但盤後一度上漲15%至70.55美元,使得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414億美元。

這家3G資本和“股神”巴菲特頗有淵源,並且他們都對食品公司頗有興趣。

早在2010年3G資本收購了漢堡王(Burger King),巴菲特在後來幫助這家企業融資收購加拿大咖啡及甜甜圈連鎖店Tim Hortons;在2013年,3G資本和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作價280億美元聯合收購了亨氏食品公司。

巴西億萬富翁Jorge Paulo Lemann領導的3G資本擅長於改善企業的運營狀況並削減成本。

華爾街日報此前曾報道,3G資本今年1月份成立了一個規模50億美元的基金以收購更多全球知名消費品牌。

另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數據,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卡夫接近19.3萬股的股票。

以往巴菲特收購一家企業前必須先認同其經營策略(基於“價值投資”原則),而收購後則采取管理上不幹預的做法。只要管理人明白自己的期望,巴菲特在過程中絕不會扮演主動的角色,巴菲特更註重的是激發旗下公司管理團隊的創造力和熱情。

巴菲特個人也許從未用過“重組”或“裁員”這樣的術語,但如今他找到了一種將這樣的“臟活”外包出去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他也找到了伯克希爾未來發展的新動力。

與以前專找低價公司的公司進行收購,然後“放羊式管理”,巴菲特如今也對完全定價的公司收購感到滿意。自上次和3G資本一起周溝了亨氏食品後,通過3G資本進行的裁員、關閉工廠等改善運營的操作可能即將發生在卡夫食品身上。

3G的領導者是三個巴西人,他們的投資資金是從全球最富有的家族募集的。3G將目標鎖定於難以保持增長的美國大型消費者產品集團,這些集團如果采取積極的削減成本措施,就能迅速提高盈利能力。

過去7年里,3G策劃的收購活動包括亨氏、快餐連鎖店漢堡王(Burger King)和Tim Hortons,以及啤酒巨頭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

3G的記錄和風格令巴菲特稱贊不已。在近期三筆食品行業大規模收購交易中,巴菲特每次都與3G聯手。

“巴菲特的投資風格進化了,”野村分析師Cliff Gallant表示,“他一直將自己視為一個資產組合經理以及一個無為而治的首席執行官。但如今從3G資本那里,他學到管理是可以深入下去的,改變一個組織並增加其價值。”

事實上是,伯克希爾從亨氏的投資中已經賺取了一倍以上的回報,至少賬面價值上看是這樣。伯克希爾這次在收購卡夫的交易中出資52億美元,在和合並後的公司中共投入了95億美元,占3200萬股,按周四卡夫的收盤價計算價值220億美元。

野村分析師Gallant認為,收購卡夫是一樁合算的買賣,因為伯克希爾52億美元的投入換來卡夫四分之一的股份,再加上3G資本降低成本的改革,股價還有上行空間。

巴克萊分析師Jay Gelb稱巴菲特與3G資本的合作為他的繼任者鋪好了路,未來巴菲特不用擔心他的繼任者面對大量的資金不知該如何是好。

卡夫亨氏公司合並消息公布後,巴菲特在一份聲明中提到,“這是以我的方式進行的交易,合並了兩家世界級公司,並傳遞了股東價值,我為新公司將獲得的機會而感到興奮”。

就很多方面而言,卡夫食品無疑是巴菲特認為有投資吸引力的公司縮影:大規模,有持續盈利能力,到位的管理層,以及也許是最重要的,簡單的業務類型。巴菲特在2014年致伯克希爾股東信中提到他有興趣投資的公司的六條標準:

(1)大采購規模(稅前收入至少7500萬美元,除非該業務將融入我們現有業務單元)

(2)持續盈利能力(我們對未來預期和打翻身仗不感興趣)

(3)不錯的股本回報率,極少或零債務

(4)管理層到位(我們無法提供)

(5)業務類型簡單(我們不了解有大量科技含量的業務)

(6)提供報價(我們不想浪費時間,對價格未知的交易進行即使是初步的討論)

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東信中也暗示了他在這項交易中的合作對象,“兩年前,我的朋友Jorge Paulo Lemann邀請伯克希爾加入他的3G資本集團收購亨氏”,巴菲特提到,“我們期待與3G有更多合作”。

那麽,巴菲特式的投資業績是如何跑贏市場的?

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東信中包含了一張圖表,顯示了自1964年他接手伯克希爾公司以來該公司的股價變化。美國某財經網站將該圖表中的數據(藍色曲線)與標普500企業(紅色曲線)在過去半個世紀的表現作了比較。1964年至2014年間,伯克希爾的股價上漲1,800,000%,與此同時,標普500“僅僅”上漲了2,300%。


該財經網站也將伯克希爾股票(藍色曲線)五年移動的平均年回報率和標普500(紅色曲線)作出對比,同樣展示了巴菲特超人的投資實力。1999年以前,巴菲特輕而易舉戰無不克。1999年之後,整體上巴菲特仍然跑贏市場,只是以略溫和的態勢。



來源: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57

移動SaaS行業首起並購案,紅圈營銷擬收購金科信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2/158112.shtml

移動SaaS行業首起並購案,紅圈營銷擬收購金科信息
楊潔 楊潔

移動SaaS行業首起並購案,紅圈營銷擬收購金科信息

紅圈營銷擬收購金科信息不超過40%的股權,共同開拓“SaaS+金融”業務領域。

i黑馬訊 8月12日,和創科技(834218)發布公告稱,與福建金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831107,簡稱金科信息)部分股東簽署《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擬收購金科信息不超過40%的股權,共同開拓“SaaS+金融”業務領域。

和創科技成立於 2009 年,主要提供名為紅圈營銷的SaaS移動CRM雲服務,在通用模板的基礎上開發垂直行業解決方案,2015年11月13日,和創科技在新三板掛牌。

2016年6月,和創科技進入創新層首批企業,目前市值45億元。

金科信息成立於1993年,以IT運營服務、IT系統集成、軟件開發以及IT教育培訓為主營業務。這家成立已有23年,也是新三板上成立時間最久的公司,2014年7月正式在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

2016年7月25日和創科技發布停牌公告,稱因涉及重大事項向股轉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6年7月26日起暫停交易,預計在10月25日之前複牌。7月27日,和創科技發布公告,稱與東方富海合作成立戰略投資與並購基金。此次公告的發布,似乎揭示了停牌的緣由。

紅圈營銷 和創科技 新三板 移動SaaS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