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我对交易的认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ilhr.html


本帖是转的。个人认为写的不错有借鉴意义。我对交易的认识或许在读文章的你也能找到其中的自己。。。我对交易的认识

 

 

今晚刚好有空,将去年以来写的散落在各个帖子里关于个人股票交易的体会汇总在这里,对自己是一个总结,对朋友是一个参考的资料。

1、这么多年下来,学会的操作技巧就是追涨杀跌。短线做的是追涨杀跌,中线做的也是追涨杀跌,长线做的还是追涨杀跌。刚炒股的时候学的是追涨杀跌,入门深 入的时候还是练习追涨杀跌,追涨杀跌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追涨杀跌等的就是结果后的行动,不做太主观的预判,做的是标准测量后的跟随行动。短线、中线、长线 的区别就是操作时间的尺度不同而已。

2、追涨杀跌为主,时间管理、资金管理为辅。买了要涨,卖了要跌,这就是买卖的原则。既是强度判别原则、也是时间管理原则。

3、买的时候要的是上涨的一段惯性,卖的时候要的是下跌的一段惯性。势头的短长决定了操作时间的尺度大小。

4、买卖一次就完结一次,下次再做算新的一次不要有太多的思量和计算。操作讲究的是即时,错了就改。高买低卖是我中线追涨杀跌的方法,高买高卖、高买低卖 是我做短线的方法,用时间管理和资金管理化解短线操作的风险,用眼力及执行力化解短线操作的风险。

5、不涨不买,不跌不卖,涨到什么位置买,跌到什么位置卖,这是操作时间尺度决定的。

6、时间是钱,时间可以化解风险,要学会利用时间赚钱。

7、隔日交易,要的是2到3个点的冲动惯性。每日必须换股,这个是纪律,你只有这样做了,才可以保证流动,只有流动才可以回避风险,让短线的利润复利变 长。

8、隔日交易,为什么要每日换股,你不做是难以体会到其中奥妙的,你追求的是2、3个点利润,遇到涨停的是意外惊喜,可以在第二日集合竞价卖掉一部分,走 弱再卖掉剩余的,走强就继续酌情卖。每日的换股保证了你操作的一致性,保证了追求目标的稳定性。

9、操作的技能是在反复练习中逐步提高的,只要能够不断修正自己的操作,不断检讨改进,不断求知,不断练习知行合一的能力,不断练习系统化思维和系统化操 作的能力,相信这种不断的训练,成千上万次的训练,会使我们身体形成异于常人的反应能力,就好比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在竞技场中的表现一样,在资本市场 中,你想不赚钱都难。

10、反复的练习,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会形成直觉,看盘的直觉和操作的直觉,可以让你在瞬间做出判断和反应,以至于交易者往往是先买入了再找回头看看基本 面,给自己一个心理的安慰。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不知道基本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让你追涨,跟随主导资金进入的冲动。

11、追涨,可以通过对买入资金的配置,买到起涨的平均价。第一笔买入价格,可以在起涨点,也可以是初涨的任意位置。续涨,可以减量加仓;当天盘中下跌, 见强,可继续增量买入。选择的股票形态要好,位置要适当,量能要充足,总之要有强和韧的感觉。

12、短线交易者,一般不主观预测大盘的涨跌,看的是大盘的强度和个股的机会,大盘转强、个股表现活跃就可以放心胡来。看一下涨跌幅榜,看一下涨跌停板的 状态,看一下大盘的位置和大致形态,基本就可以确定当天的强弱了。

13、身经百战的战士,不会怕跌,也不会怕涨,偶尔被套,也会择机脱身的。长线股短线做,中线股短线做,资金合理配置,是给自己的进出预留了回旋的余地 的,可以让你偶遇不测,可以通过时间管理和资金管理从容退出。

14、我如果中线选股,一般只会看一下股本、行业、是否热点或可能成为潜在的热点,看一下人均持股、股东情况,看一下是否容易造假,看下哪个地区的股票, 看一下有没有送配的可能。

15、盘局没有突破之前,说什么都没用,我们不是庄家。确认你买入的理由,要么等待,要么走人。面对个股的每日走势,我们很难预测,股票可以向上做,也可 以向下做,可以顺势做可以逆势做,这个由主导资金根据形势来控制节奏.

16、我们的买卖及持股主要来自于:1)价值判断及消息确认给出的信心; 2)主导资金的成本及做盘的力度给出的信心; 3)上涨惯 性给出的信心。

买卖股票的过程就是及时调整仓位的过程,按照自己的操作理念及操作方法动态调整的过程。

17、好的股票不是人人敢买的,在恰当的时间勇于人所不敢是一个赚钱的秘密,越是心理上感觉可以放心买入的股票,越是难涨。

18、技术上看股票没涨的时候很难确定它什么时候涨,只有涨起来才知道。这好像说的是废话,但是我认为顺势的秘密就在这里。要顺势,要明白主导资金的成 本,要知晓自己的贪婪和恐惧的时候,去站到对面,就容易和主导资金同步了,那就多了胜算。

19、技术上买涨的股票买的是上涨的惯性,买的是忐忑不安的感觉,除非你久经风浪,你做不到不把钱当钱的气定神闲的买卖。

20、你买的股票,要在适当时机给大家一个涨的理由才好涨起来,理由越震撼,感觉越真实,股票就飞的越轻盈。便于操纵的股票才是好股票,容易被操纵利润 的,容易被操纵价格变化的,容易被操纵股本的,发现主导势力操纵的容易性是赚钱的捷径。

21、在这个市场中的每分每秒的时间这个概念,是具有价格属性的,要学会换算和评估,好行情不要轻易浪费掉,要合着潮流才好赚钱,乘着势头起来的,傻瓜也 能赚钱,不是人能,是借了势的力量。

22、做任何事情,方法不当,不下功夫,不借势而行,想要成功,都是妄想,反之,想不赚钱都难。

23、预测就是一个大方向的判断,太具体太拘泥了,就会影响操作。预测就好比是一条通向远方的路,每天的行情就如行驶路面的状态,我们的操作就如同我们驾 车的技术,持有的股票就好比我们驾驶的车,我们每天面临的就是一个多因素交互影响的过程。你有了大的方向的判断,事先有个应对的准备,在操作的时候才不会 出现大的误差,面对每天的涨跌,才不会惊慌失措,你持有看好的股票的心态才会平稳。

24、所有的预测都是一种准备,不必过分较真,属于看盘的预案,每天都需要临盘校正看法,操作以个人的买卖信号为要。某个时点预测的目标好比划一条线,存 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确定测试强度的标准和做可能性的准备。做股票,先大后小,先粗后细。

25、因为预测是一种未来的幻想,做实它就需要确定我们的交易策略,确定了我们的交易策略后就不怕今后的上涨和下跌了。这个交易策略和我们的性格和习惯有 关。

左侧交易:在市场进入疯狂的过程中,逐步减仓。1、市场不疯狂,手中个股中高位疯狂,可以逐步卖此换彼;2、市场开始疯狂,手中个股处于低位没疯狂,可耐 心等待疯狂后一次卖出等回落再说,这样的股票会疯狂的时间较短,可能是下次上涨的热点。右侧交易:等指数冲高回落再起无力时卖出。

26、做股票做的是心理对抗和交易策略,预测是主观的,应对操作才是客观。要融入市场不要对抗市场,当市场与自己的预期相悖时,可以小额进入感受市场,通 过金钱和自己的心理对话,和市场对话,确认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操作是自己和市场互动的过程,是需要与市场亲密交流的,交易的功夫是身体的综合反应,不完 全是脑子的逻辑判断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要反人性本能而动,功夫的深浅在火候的把握。坚定的空头是性格上的,当与市场相悖时,当某时冲动做多进入的时候,小 买小跌,大买大跌,但是可以用交易策略,让自己融入。反向交易是测试与融入对立面的手段,市场大的机会难得,不要惧怕交易,在战斗中成长。当早盘跌幅排行 超过涨幅排行时是初步的预警了,当排行榜出现跌停的股票了,就是重要警醒的时刻了,想好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大胆去战斗吧。

27、问一个问题,股市里的交易是不是应该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具有一致性呢?它们背后的本质是不是相同的呢?

不要跟我说谁在哪段行情挣了多少钱,不要跟我说实盘PK,没有那么复杂,你只要通过我说的这四个原则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你就知道他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了。

百万资金实盘赛的选手的交易成绩,你根据我说的这四项原则去衡量,看看是不是具有一致性。

买卖行为构成交易,什么时候买卖、买卖什么、买卖多少、买卖的时间尺度这些交易要素都要放在前述的四项原则上实施。

为什么要单独强调交易?哪个股民不是在自然的交易?这就是问题的重点。在一个市场里生活,我们会遇到各种现象,但是指向本源的却有轻重缓急不同,混杂在一 起不为我们所知哪些是最重要,从而让我们难以更上层楼。我们强调交易就是要强调我们的行为模式,强调我们的认知能力,强调我们的思维模式,强调我们的心理 应变的正确反馈状态的建立,这些强调的重点与市场变化构成双向交换。这些强调必须成为我们每日看盘、应对训练的核心。

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在我眼里都是一个交易的问题,只不过交易的对象不同、交易的时机不同、交易利益选择不同。

28、简单往往是在合理、合适的基础上的程序化结果,好比优秀的交易员面对市场做出的自然反应,这个结果是经过建模、测试、修正、应用,直到变成自己的应 激反应,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下功夫打磨的。经过训练的应激反应的表现就是简单。

生活的简单,往往先在理上贯通,明白得失的取舍,形成观念(信仰),然后落实在生活中,在平淡中感受每日的喜悦。当我们能够喜悦的生活,复杂的一切生活现 象也会在我的感官上呈现简单的表象。

29、关于信仰问题,我觉得首先是我们的世界观,这是我们看世界的方法,既有先天性格因素也有后天环境教养的影响的形成的世界观,会对我们的交易观念的形 成产生根本的影响。骨子里悲观的人往往有空头倾向,反之乐观的性格也会容易形成先天的多头思维,这是两个极点,优秀的交易者就是要将这两种潜在的主观倾 向,转化为相对客观中性的观察和应对上。信仰是观念的绝对化,与客观相悖,但往往在大的时空范围内决定我们的生死。

30、我理解的平衡是一个妥协点,在妥协点或者叫平衡点上才可以有动态的稳定,才可能生存长久。比如进出点位与损益的平衡,满仓与半仓的平衡,风险和收益 的平衡,期望值与获得值的平衡,事无两全,关注到这个平衡的原则,想明白这个道理,在心底里事前确定了那个经过得失权衡的操作原则,在操作时才可以做到有 章法、果断,内心稳定。

我理解的平衡原则是一个用于调解交易者心理状态的稳定器。在股票狂涨的时候,持股人的常态就是怕失去,心不安稳,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卖出部分股票平稳心 态,如果股票继续上涨,那卖出的一部分所带来的作用,就是平衡。快乐用悔意平衡,快乐用失去平衡,剩下的股票就会拿的更稳。

在选股的时候也要用到平衡,比如进入标的股的仓位和该股所处的位置的平衡。总归,你找到你要做的事情,在看它的对立面在哪里,就容易寻找到平衡的位置。

进时想到退,得到想到失去,股票的整理尾端的先下后上,这些都是平衡原则的体现。

31、关注个股的活跃度和涨跌排行,根据自己的交易尺度和交易风格决定进出,交易是个人的事情,适合自己的就好,没一定之规。遵守规则和灵活应变是有冲突 的,所以要用到平衡原则。我理解遵守规则也可以用熟悉规则替代,这里所对应层次就会有差异。立在四个原则基础上就可以练习知行合一的能力,这个从假知到行 到真知再到知行合一的过程是需要1、明白道理;2、知道方法;3、互馈练习;4、时间,最后形成身心一致的反应。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在:闲聊太极,与佛交 易这两个帖子都有说明,也顺请方家指教,从这两个帖子给出的体会,说明了生活与交易的一致性。

32、时间的连接点是大小嵌套的,盘面和政府活动的心思都是密切关联的。交易做到一定程度,应该是轻松的事情。你不要太苛求自己,很多事情方法对了,功夫 到了,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33、行情好时,三股滚动操作会比较忙,交易者关心的就是盘面和资金的配比情况,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收益增长平稳,资金曲线走慢牛行情,机动性强。某只股票 拉起后在旗杆上方分价位卖出部分股票降低仓位。只要大盘平稳,可以在寻找临界股逐步买入,或者在自己的另外两只股票里加仓。这种操作可以有很多变种,可以 用一只股票,按价位滚仓操作,也可以用资金和持仓配比平衡操作。行情好的时候,动态满仓,行情不好时,可以降低仓位或者空仓。每天都有一部分股票处于可以 卖出的状态,不至于当天买入后,变盘导致被动挨打的状态

34、临界股票是指整理末端,价格走硬的时候。价在量先,也就是通过价格的硬度判断,而不是根据量能判断。量能的判断是在价格变硬后逐步走向突破状态的时 候,那个时候再监测量的变化,从而确定是继续走推动形态还是走调整形态。

因此,整理末端是否要结束整理,一个是要看均线梳理的情况,二是要看价格是否逐步变硬,三是要看价格和均线的互动情况。硬是一种市场感觉,多看盘中走势, 就会逐步积累出这种感觉的。

35、推动行情看量能变化决定调整行情的来临,整理行情看价格变硬的时机决定推动行情的到来。推动行情看价格变化与短期均线的关系决定调整行情的来临,调 整行情看量能的变化确定调整时间的长短。

价、量、均线,三者的互动关系是最基础的看盘信息。三者的综合体现在时空的转换上,体现在软硬的表现上。软硬的判断首先要确定参照物就可以对比了,具体是 用什么参照物,有经验的触目可见,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个要结合每日盘面多总结后就自然会知道了。

36、软硬对应的概念可以是弱强,可以盘软盘坚走软走强,这些都是针对走势做出的主观判断。可以通过确定参照物来判断,参照物的概念是动态检测的要素,是 交易者临盘应对的核心技术。盘整期间的软硬判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那个状态。其实短线最好的买点就是要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那个瞬间。

37、交易者最忌讳的是幻想,最忌讳无原则的交易,到了该买该卖的时候,盲信盲从、寄托在主观的幻想中不执行交易纪律是常见的现象。现在的市场,处于什么 阶段呢?在操作上是继续买入、持有不动、还是卖出呢?评估是当下的事情,预测是未来的事情,目前的交易机会如何呢?目前的市场是机会大还是风险大呢?如果 存在风险,我们怎么在市场中做好自我保护呢?

任何时候不要把我们的操作行为寄托在任何的幻想中,预测是一种对未来的期望,相信预测也是容易形成易形成幻想的一种表现。

38、在市场中打拼这么多年,我想这个标题所说的结论,无疑是我十几年交易换来的一个最重要的收获。我很久之前也预测,而且也曾预测的很准,但是,这并不 能保证我真正的进入交易之门。因为,只要我预测了,就会形成比较明确的主观预期,就会对我在现实的操作形成干扰,让我患得患失。

现在的我,只假设可能性变化,不做唯一性预测,通过盘面变化不断评估可能性的演化程度,在动态中平衡自己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根据市场的阶段性特点,选择不 同的交易尺度和仓位轻重来平衡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看不准的,宁肯退出或通过降低仓位来控制风险,主观降低赚钱的速度(客观上 可能形成慢就是快的效果)。赔钱的时候算总账卖出,以趋势为先,以买卖原则为先,以市值回撤幅度为先。这些为先的要素,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市场变坏了,状 态不好了,赔钱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退出来观望。

很明显,上周市场的变化,已经满足了上述退出的条件,很多个股在一周的时间已经远离个股高点达到了15%以上,这是近5周来出现的新现象,说明调整其实已 经在5天前就悄然开始了,所以看指数也好,看个股也好,上周的几天已经陆续出现了中、短线交易尺度的卖出提示。当然,卖出的技巧各有不同,可以破位卖出, 可以反弹时卖出,可以在上涨无力时卖出,可以在交易性机会不连续时卖出。

至于今后的事情,比如是否能在下周一到周三连涨三天,然后开始下跌,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了,即使这样的事情发生,作为交易者也要通过盘中评估来确定自己用什 么样的仓位重新进入,在什么状态下再次退出。

相反如果,从下周一跌到周三,连续下跌跌出低点,交易者也可以根据历史的数据和盘面的特征,采用适当交易策略,通过仓位控制适当进入,随着盘面的变化,决 定进一步加仓还是减仓。

总之,我觉得,交易者可以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增加对可能性的分析能力,而不要那么信誓旦旦的觉得今后的某段时间就一定涨或跌,画地为牢用主观代替客观,用 当下幻想将来,这不是一个交易者应有的态度。如果我们真的能确定未来,那么我们为何不利用杠杆原理获取超额利润呢?交易者应该做的是通过盘面变化,评估目 前的和即将到来的交易性机会的大小,通过评估市场特征确定自己的交易尺度和风险管理手段。

39、操作方法是根据个人习惯确定的,具体采用什么样的交易尺度,每个人可以根据实践效果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原则进行交易就好。我所提醒的目的就是不要在 交易的时候用幻想代替纪律的执行,平日里就要清醒的知道自己在什么条件下进出这个市场,一旦满足条件,就要坚决的执行。而不要在任何时候迷信某些流行的观 点、某些权威的言论,放弃了自己的交易原则。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采取合适的交易原则,并且始终如一的执行下去。

40、交易原则的本身可以代替幻想的作用,一个适当的交易尺度可以保证我们回避牛市踏空、熊市套牢的风险了。

投机虽然是一场想像力(包括高和低两个方向)的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验证想象及时应对变化的游戏。

41、炒股,尤其是短线操作的技能,需要方法,更需要交易的次数积累,炒股天才是生理结构天生的适合炒股的需要,比如直觉、身体的对应能力、心理适应能 力。隔日交易,更多的训练的是身体的知,类似的一种本能的反映,是一种技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质变,勤能补拙,这点毫无疑问,勤就是量的积累,另 外正确的方法,不断的修正错误,坚持正确等等的综合,在交易次数的积累下,达成质变。

我们知道净土或者藏密的诵念咒语的基本次数是100万次,就可以达到身体相应。引文中给出的是“如果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高手,至少要练习到某一个程度。研 究人员相信,真正的专精必须经过一万个小时的锤炼。 

一万个小时,这真是个神奇的数字。神经学家列维亭(Daniel Levitin)写道:「这类研究显示,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或训练,是成为专家 最起码的要求,不管是作曲家、篮球选手、科幻小说作家、溜冰选手、职业钢琴家、棋士,甚至是最厉害的罪犯等,一再印证这个数字:一万个小时。」”

1万小时对看盘是什么概念,每日用工10小时,一年365日,也要3年,达到盘感直觉。对于交易是什么概念,如果每日3笔的买卖,一年按250交易日计 算,也才750笔交易。通过大量的交易和不断的优化,这是进入专业的基础,这样的交易,会比少量交易的人,更容易得到交易的技能,更能具有在市场中立足的 优势。

42、市场是走出来的,不是预测出来的,但是在关键点上要想想两个极端的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原则去交易。今后的涨跌,从现在来看,说什么都是虚妄的,但 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然后才好去观察和验证,进而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

43、什么是信心?就是给自己一个能够说服自己买入的理由。当上涨趋势已成的时候,根据习惯买入即可,也无所谓信心了。信心总是容易和信念、信仰、习惯、 预期、判断等因素相联结。这个信心的建立,首先是基于对行情趋势的判断,然后才是针对个股价值的判断。而信心的多少和信心的变化,也会形成群体的心理共 振,从而和行情的演化形成互馈。

因此,我觉得,不管是我买入还是我持有,买卖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都和我主观的信心和客观的形势相关联,和我们每个人的信心相关联。信心的问题,既是一 个价值判断及形势判断的问题,也是一个信仰和经验的问题。

我觉得如果有人这么多年了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性在这个市场中战斗,成为一个理性化和现实矛盾性的一个混合体。我倒是觉得,在1说1,在1玩好1,要强过在1 说2。

44、个人理解,买入的信心分成两部分:1)对整体趋势的判断;2)对买入目标的上涨预期的强烈程度。那么,目前的位置,能不能从这两方面给我们信心呢? 我们的信心,也不是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引导者的信心如何?他将把价格或指数引向哪里?我们的信心和引导者的信心之间的互动是交易时更重要的事情。

45、空仓的在外看着大盘上涨,是不是心理特难受呢?介绍点我的经验,如果你预期大盘还要下跌,如果你目前完全空仓,不妨用很小的仓位,比如1/10、1 /20、1/30,胡乱买些股票,买什么股呢,就买那些强势股以及形态上好像要突破上涨的股,每只股票可以分两到三次买入。买入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买的 这些股票,还能继续走好,你就算挣到些买菜的钱,如果这些股票要是走的不好呢?你就当赔些钱玩耍。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买的票,买了以后 这些票好像也就涨到头了,这里买入的要求就是要冲动性购买,按照牛市时的短线抢入性买法。我就是想通过自己赔点钱来平衡自己。如果这些股票明天能赚钱,再 看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加仓或卖出,如果明天开始赔钱,再根据盘面决定是卖出还是做盘中T+0。

46、赔钱是回馈市场的一种必须的行为,在调整市用赔小钱熬时间。而且这些钱其实不见得赔的了,俺买的这些股,都是中线看好的股票。所以今后下跌可以加倍 买,做盘中T+0。

47、自言自语发布出来就是对自己的挑战,自言自语记录自己行走的轨迹,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互动呢?别人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把注意力关注到市场和自身对市 场的反映上就好了。炒股票对于多年在市场中用心混的人,是个身心如一的熟练活,当你交易上万次还能活的比较好的时候,你只要注意优化自己和市场的互动就足 够了。

48、俺是交易者,不是预测者,俺只对交易感兴趣。卖出等待机会,换股进行操作,从11.13入场到现在,没有一日不是持股。想空仓了,3月份几次振荡当 天上午被动卖出后下午被动买回,或者当天被动卖出,第二日重新进入市场。因为中线看多,所以每日满仓,俺的个性决定俺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交易者,喜欢在市场 中穿梭。

单边行情跑动少,小涨稳涨持仓不动,大涨后逐步减仓,盘中换股买入临界股继续守仓,振荡行情三股轮作,动态满仓。大盘震荡先出来再说,走稳后再进入。

49、做股票的大致知道今后的涨跌方向就好了,一切都是盘中应对起作用,卖了后涨说明市场强过预期,买回来就是了;买后发瘟或者下跌该卖就卖了它。不同的 阶段采用不同的交易节奏,有时候做周线,有时候做日线,也做分时线。做股票的不讲后悔,讲当机立断。该卖了就是卖了后大涨也要卖,该买时就是买后大跌也要 买。

有些朋友不理解俺的跑进跑出,回过头看,你不跑也可以。但俺不敢在那些时候赌不跌。昨日卖今日买,虽然倒差价不大,1)回避了可能的风险;2)提供了换股 机会;3)主动掌握在自己手里。

50、你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在市场深化交易的能力。钱是符号,交易是游戏,我们入境玩耍就是了,没那么多规矩。练习对势头的把握和应变的能力,练习资金的 动态管理,练习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当我们熟悉了这个股票市场的水性时,一切都很自然,百万金钱也如儿戏。

股市是最好的游戏场所,讲交易的尊重波动的机会。题材也好,价值也好,都是游戏的道具,都是创造波动的基础。我们希望财务自由,没别的途径,只有喜欢这个 市场,融入这个市场。过分精算、过分理性的本身就是不尊重这个市场。我过去一直说你追求完美会导致身心的隐疾,所以我还是想提醒你,入戏才能忘我才能融 入,才能如鱼得水,才能有真正的乐趣。

玩股如同打电玩,具有一切游戏的特征,财富是在正确的付出后自然的结果。

你说的问题,其实是你过去交易认知习惯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个市场给你带来的伤害。

51、交易者从来不会手抖,是有原则的赌徒。这个交易的能力,没有千万次的练习,是难以有深入体会的。所以,中线交易的,和短线交易的频率不同,感觉也会 有差异,这是十分正常的。原则交易者和随意交易者,也是有差别的。每个人心中的尺子不同,进出的原则就不同,这本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一笑不明白这个道理, 小脚穿大些,自然不舒服,反之大脚穿小鞋也很难受。

交易的节奏如同舞者的脚步,是在动态中演绎美的。这个动态就是资金账户对风险评估的应对平衡。所有的预测给人带来的危害就是幻想,交易者需要的不是预测, 不是等待,而是始终的评估市场的强弱和风险收益的平衡,先生而后求大壮。

52、交易者只关心这个账户的市值是以什么方式增长,如何控制资金市值的回撤,通过什么手段让它成为一只大涨小回的曲线。每次交易的最大回撤是2%-5 %,根据市场配比进入的资金,做不好就休息,顺手了继续玩耍。上涨的市场让市值超越指数上升,尽量不出现大的回撤,剩下就是假我们以时间了,做好了这些, 想不当有钱人也是难事。

其实,像职业炒手、色狼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能在这个市场活的长久的人,他们的交易能力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用百万金钱磨练出来的。那种心理、情绪和市场 反反复复交互的过程,只有逆反了常人了,才能进入赚钱的自由境界。另外就是对市场的认识能力,不是纸上谈兵的东西,你不真刀真枪的每日打拼,盘后盘内下功 夫练习,怎末好到这个市场随意取钱呢。

交易这个能力,是我们必须专注于斯,按照正确的路径,反复练习才可以优化的。

53、法无定法,适合自己赚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在这个基础上优化,赚钱就是靠时间和机遇了。所谓的尺子,决定于世界观和我们的性格还 有我们心理的频率,一个悲观性格的人注定了他的交易特征是和乐观性格者不同的。

54、股票如果买点合适,本身是可以用时间化解风险和产生利润的,期货和权证的时间单位紧凑,不具有和股票特性的可比性。

55、为人主观会对市场失去敬畏的,做人做股要保持一致性。去掉你的主观和武断,跟随市场的变化,你会在这个市场中如鱼得水的。客观中性既是做人的原则, 也是做股票的原则,做股与生活态度的一致性,才能让我们面对纷纭变化的市场,保持良好的应对的策略。

56、什么是技术分析,技术就是立足于市场对资金流数据的分析,这是最直观的东西。什么是图表分析,图表就是资金运行的轨迹,什么是图表的动态分析,就是 形态与资金互动导致的强度变化,是交易者观盘的重点。

57、如果你中线看空,那么看空的观点说一次就够了,剩下的就是我们每天针对盘面的应对了,不要在乎自己看错做错,看跌看错了,马上改过来就是了,对于一 个交易者来说是最平常的事情。跌不下去了,热点出来了,我们看空的还站在场外幻想他是诱多吗?交易是有原则的交易,到了买点了,就该进来,当然买的时候想 好退路就是了。

58、我的卖点也是有原则的,没利可图的时候,我就开始减仓,到杀多开始的时候基本就交易性空仓了,在临界点我宁愿被它的假动作欺骗,也不抱有幻想留在那 里。走好了我再进来,一般都会有倒差价。这种交易性的被动卖出,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已经好多次了,但是每次也就是头天上午卖出,下午或第二日就买回来了,规 避了风险,调换了股票。

你看我说卖出的时候,大盘往往还会有一个最后一跌,然后就返身向上了,这就是牛市的走法,市场上涨的力量很强。我所说卖的地方就是杀技术多头的临界点,我 们要做的就是看跌不下去了,就转身回来,跟随热点。通过卖出活性差的股票,买进活性好的股票,就可以在这种转换中获得超额收益。

具体危险的判别方法,每个人都不同,差别在个人的尺度不同。我的判别方法依靠技术面判断走势变异和强弱转化,结合资金管理平衡仓位。

59、1)波浪理论是什么玩意呢,就是一个描述走势的工具,所有的走势都可以被其涵盖描述。波浪理论的基本定义包含了交易价位的各种变化,提供给你一个系 统思维的框架,是一个包含了时空、趋势强度、趋势变化形态、主导力量和反抗力量等多要素的观察的思维框架。既方便你推演趋势的可能性变化,又便于你跟随修 正自己的观点。所以,这个工具的使用的总纲在于事先的预演与事中的动态确认,形成步进螺旋思维。

2)核心就是一竖一横。竖就是推动,横就是调整。运用波浪理论要注意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先整体后局部。重点看就是两种形态,推动浪和调整浪,也就是一竖 一横,竖做趋势,高进低出;横做成本,低吸高抛。竖做异动和惯性,做的是强度;横做的是衰减,关注背驰。

一个走势摆在那里,你先确定你需要的时间在那个层级上,是年线还是月线,日线还是分时,然后再看是竖还是横。以竖为例,是新出头还是已经明朗走出,看其运 动特征,是简洁还是复杂,确认时空关键点,观察关键点的变化情况,从而决定如何操作。时间框架不同,波浪形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60分钟级别的驱动 浪,也许是日线级别的调整浪的一部分。所以,观察也好,操作也好,时间框架的确认是一个起点,决定了你的交易时间尺度。交易时间尺度的确定取决于自身的性 格和交易环境的融合情况。

3)怎么用呢?1-确认观察和操作的级别;2-罗列可能性;3-确认走势、跟随及修正操作。1讲的是在哪个时空级别上使用工具,2讲的是操作的预案,3讲 的是如何操作。推动须3成之,新高(新低)是它的特点,调整形态为横为反复,形成交易中枢。

为什么是3?因为大于3能够形成序列,有了方向感。一个趋势会三起三落,一波三折,第三落可能会形成一个转折。三在人的心理上也会形成特定的意义,你去翻 一下成语辞典,会发现很多跟三有关的成语,都涉及到气势的变化。

每一次的趋势变化,都有主次。一涨一落,形成波动,波动是事物运动、生存、发展的主要形式。波动幅度的意义取决于观察者的运用定位。推动和调整互为因果, 它们是一阳一阴相互参照的两极。

推动序列的3、5、7、9无非是描述推力的大小和持续性,调整形态的复杂多变,无非是自然特性的短路原理(阻力最小原则)。市场中参与的人的共力决定了调 整的形态。你的预测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利用惯性原理把握变化。因为你个人不可能规定变化,规定大的变化需要能够与变化同等能级的外力或在特定的时空点 上施加影响。波浪理论的规则要保证推动浪形成方向性运动,否则就是调整浪了。

推动浪是向上或向下方向的运动,力度越大,K线重叠的就越少,换手越少越强。调整浪就是形成一个买卖双方的临时平衡区域,在这里交换筹码和信息,然后根据 原始冲力及新的信息,决定是否延续原来的趋势。所以,新是推动浪的特点,新的价位,新带来震撼程度,决定了推动浪的力度背景。

4)实盘中,心理博弈是波浪演化的基础,因对手盘、诱导盘互动变化,时间、空间、形态、气势是基本要素,内演化外显形。交易及看盘的秘密在“新”,这个新 就是量变的积累形成的质变,功力高的看到的是势起的兆头。

交易的核心在对买卖互动的把握,看盘用的是互动,操作用的还是互动。什么是互动呢?就是信息的动态交换,同样的一个盘面,知者看到的是强弱,快速反应的是 对交易机会的评估,借助的工具是盘面上的任意一个参照物,可以是均线,可以是盘口的表现,可以是轨道线,可以是震荡指标,常人眼中的普通指标,在知者眼中 都可以形成买卖双方互动的劲力显示,这种动态的显示,就是兆,就是势起的苗头,就是熟手的不思而得,是心领神会。

5)什么是背驰,背驰就是运动的趋势变缓,仅此而已!背驰可以是推动过程的中继形态,也可以是形成顶低的前兆。只要上升(下降)趋势变缓,就一定会形成背 驰。所以,你根本就不用看振荡指标,直接看K线就可以明了目前的状态了,这一点不告诉你,在门外转三年也未必能明了背驰形成的机理。是先有运动趋势变缓, 才有背驰,不是因为指标出现了背驰,行情才会如何。 

背驰既然反映的是一个可能形成交易区间的现象,那么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级别。级别上下的相互影响的因素,在于原始动力和新信息的相互作用结果, 是能量的继续传递呢,还是形成转势,需要跟随确认。

6)明了上述道理了,你就不会炫耀利用波浪理论预测的能力,因为将要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唯一,而是买卖力道不断交换的结果,过程轨迹遵循阻力最小原则,此 时,你需要做的是预估可能性---即时监测、验证---评估风险和机会---修正操作。

7)波浪理论来自自然现象的总结,所以它的使用背景是人的心理波动和资金流向的互动,而人的心理波动受人的原始欲望冲动及特定信息的影响,受太阳太阴的影 响,因此,你必须了解人性,利用人性,才可以得心应手的与控制主导资金的力量共荣。

60、炒股炒的是什么?炒的是控制的能力,炒的是新鲜,炒的是给你震撼的理由,不明白这些,就难以适应这个市场的变化。

为什么单独强调控制的力量,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模式,你不知晓这个控制的意义,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这个市场变化的根基。控制可以是 针对指数,也可以是指针对个股、也可以是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还可以指的是价格变化和我们心理变化的互动,这个是站在文化基础上理解这个市场变化的根源。

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是相对容易被控制的,控制的方向最终导向利益的转化方向。做为这个市场最底层的参与者,我们要想生存,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就要用心去 理解控制者的意向,观察他的控制目标,监控他的控制能力,追踪他的利益诉求。控制者越强大,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控制者借势的能力越强,股价就越容易使 跟随者获得超额收益。所以,在这个市场上,如果我们不能占有特别的资源,那么,我们就做好一个发现者、追随者,跟势、跟力,跟随强力控制者,这既是中长线 持股的方法,也是短线操作的捷径。

控制者的力量也是分层级的,外力的进入会给原来相对稳定的体系,带来新的信息,从而导致局部的混乱,混乱是看盘特别要关注的地方。横盘变竖的瞬间是混乱, 表现价量的渐变突变;走势的由竖变横,也会有震荡混沌的区间,注意那里的变化,可能带来新的机会或者防控可能出现的风险。

002340上市以来的走势说明了什么呢?这个就是控制的最好实例。从它上市的那天起,就开始逐步进入被控的状态,具体的表现可以通过细微的异常显现,数 不胜数,价格被控制的程度体现在控制的如意上。从1.22到今天,一共60个交易日了,在一季度的报告里的控盘结果,熟悉看盘的,早该知晓这个必然。人均 持股3631股,收盘价80.92,合计人均29.4万元的持有量,筹码被高度锁定。

控制无所不在,这里特别的强调,就是让你能够多一个观察这个市场变化的角度,从而增强你认识这个市场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29

升级最大的难题就是认识和观念――麦伯良 (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lcvt.html

前言:

    2010年5月19日,麦伯良总裁接受升级秘书处及升级宣贯专项小组的采访,并为升级宣贯专刊《升级·行动》欣然题写刊名。本次访谈持续数小时,同时也是麦伯良总裁首次为内外部刊物或事件的亲笔题字,以示对于升级的高度重视。

升级的背景

        升级是我提出的概念。02年之前,我们基本上是单一的集装箱产业集团,虽然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也是世界名牌,但怎 么说也只是集装箱单一板块,正常年份的规模大约是500亿,抵御经济周期风险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是有限的,增长也遇到了天花板。发展到今天,我们已拥有多 个业务板块,总的业务架构基本搭起,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加强,但基础还不实,还没有完全具备核心竞争力,有些板块还很弱小。
        中集一直是以全球视野去运营和比较的,我们的目标也是要做一个世界一流的跨国集团企业,这跟过去的中集是完完全全的不同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中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全面升级的过程,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行动定义为升级行动,一次战略升级行动。
        升级的核心是人。人的思想认识,对这件事情的参与程度将是这次升级行动成败的关键。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什么事情还要 等我来决定,什么东西看都不看就报给我,我们的升级就注定会失败。所以总部的各级领导和部门长,各板块的总经理,工厂的总经理,要真正承担起责任,该你定 的事情你去定,也要去承担你定后的结果,那是你的责任。解决这个问题,从集团层面,我们就要开始理清责任和权力。
影响深远的三年
        对于升级,我最开始说要三年时间,工作任务很艰巨。如果我们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整个战略升级规划,对于中集来说,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中集就会有条件、有机会走向3000亿的规模,这在世界上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是一流的。
        但是,这个目标可不是说说就行的,以我们目前的组织能力,我们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我们必须改变,而改变的关键 就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我们先不说3000亿,要能做到2000亿、稳定地盈利100-200亿,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竞争力就已经跟其他很多企业不一 样了,我们的多业务板块结构,抗御世界、行业、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强大,不会轻易倒下,除非我们自己出了问题。如果我们再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体系和机制、科 学的流程,效率和公平又能平衡好,这将可保持长期健康增长。中国人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能造就真正世界一流的企业,等走到世界的TOP100,那多牛啊。 这项事业,不管对民族、对团队、对个体都是非常好的。要说到技术,海洋平台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地位,下五洋捉鳖与上太空揽月同样高端。
        我们已经有这个宏伟目标的雏形了,如何把它变成现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

升级最大的难题就是人

        升级最大的难题就是人。只要我们的核心干部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说什么话、说的对不对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愿意积极参 与并坦诚建言,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就证明他关注升级这件事并在做着自己的贡献。这比一些人一句话不说,事不关己地坐在这个地方要好得多。我觉得有几 条主线要理一理。
        第一条主线是关键核心骨干团队,他们对集团为什么要升级、如何升级的认识,以及“我”在这里面应该做什么的理解和思 考。如果所有的核心骨干团队都在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起码成功了80%。做宣贯工作,关键是要解决重点问题。前段时间我一个星期都在看所有部门 长,包括总部的、车辆的、安瑞科的2009年考核,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各级领导对干部,或者说不只对干部,对升级这件事上的责任感是远远不够 的。我说的责任感是指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这些干部的责任感不够,第二个是对中集这份事业的责任感也是不够的。
        刚才我说最大的问题是人,说到底是人要变,人怎么变呢?从个体来说,思想要变、认识要变、观念要变、责任感要变、职位要变,所有这些都要变。我首先从自己改变,如果说中集过去20年的发展主要靠我麦伯良的话,将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升级以后,主要就要靠大家了。过去做到500亿时,我还年轻,各企业我也很熟,大家少做点,打个勾同意,根本没看的文件就到我这里了,我就一字一句看,我还应付得了。以后就不行了,这样下去中集不走下坡路就谢天谢地了。
        怎么样才能升级呢?就是各级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责任。包括对职能、对人、对事业、对业务等方方面面都要承担起责任来。怎么样让他们承担起来呢?这是升级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升级是无从谈起的。
        所以升级的关键还是要抓住人,如何让他们真正承担责任,现在连关注的力度都不够,参与的程度也不够。我是有这个感觉 的。有些人好像事不关己,无所谓的态度,集团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想到了就发几句牢骚,说两句话就完了,还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关注他的事情。所以,我觉得 第一年,宣贯的重点是要把这些干部的认识统一起来,包括升级委员会的人,各大板块和企业的总经理,总部和板块的部门长。如果这群人有了共识,积极参与进 来,提高了认识水平,我觉得第一年的工作就非常非常地成功了,通过他们自然就可以往下贯彻。第二年,我们再通过宣贯继续向下宣贯。你们要去宣贯:为什么要 升级?升级有什么意义?这个主题是可以让大家去思考的。第一阶段还是把概念性的东西做出解释,进行定义,要统一语言,这也是个标准化的问题。
        我们现在有些人,事情没做好找了一大堆客观原因在辩护,这就是认识与观念的问题。所以宣贯要抓住核心,不求过于系 统,不求太细,把精力放在一些核心观点的宣导上。比如,怎么看责任?什么叫真正的承担起责任?怎么去考虑评价这件事情?把几个主要的名词、要点解释清楚。 事情做好了,你该拿奖金,做的不好呢,你该拿零吧。这些认知大家是不是一致啊?
        要真正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工厂部门长以上的干部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升级就接近成功了,集团各大板块也就能蓬勃发展,逐步壮大起来,集团升级才能到位,将来1000亿、3000亿才是有可能的。
我自己也在转变
        我自己也在转变,具体的业务我不会过多参与。现在我的重点工作在体系的搭建和人才的培养上。为了理清9个板块,成立了升级委员会,让秘书处来帮我梳理。首先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下一步,我们的投资重点是人才。
        我会把90%的时间放在体系搭建和人才的培养上。对我来说,挑 战是很多的。有些板块很新,我需要去学习,从这个角度我需要参与进去。很成熟的业务我会降低参与度,有时候提出一点意见。不是说没有担心,但是变革是要付 出代价的,我要把一些人推到一线去,让他们真正地承担起来。他不在风浪里吃点亏,不交点学费,怎么成长成熟起来呢?我也在关注业务,每个月的报表我也在 看,我看到不对的地方或者说有重大问题的时候,我也会提出意见,有些想法我会找他们来聊。但是,我这样做,是从培养干部的角度来考虑的。看到你这个板块不 太对路了,或者我有更好的想法了,我会找他们来谈,但我不会直接去参与业务。

寄语核心干部

        对一些怀有高度事业心的人,想干事的人,不管年轻还是年长的人,这次升级给大家提供了宽广的施展人生才华的巨大舞 台,也会提供无数的机会。我相信每个干部都能找到自己提升的路线与价值。从一个单一的产业走向多元化的跨国集团,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服务延伸越来越宽广, 你看空间有多大啊!当然这是对愿意做事的人来说的。不愿意做事的人肯定不愿意看到这个变化,我劝他们明智一点,该干啥干啥,就是不要阻挡中集升级的脚步, 中集战略升级这个步伐是坚定不移的,是不可阻挡的。虽然有风险,有挑战,但是中集别无选择,必须这么做!
        我很想通过升级,给年轻人、想干事的人提供一个宽广的舞台。中集二十多年来,很多对中集做出历史贡献的人,激情不再 了,知识面跟不上了,也不想辛苦去学习了。有些人,比如像我这样比较傻的人,还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这次升级,说大一点,为了国家、民族在世界舞台 上更有价值一些。另外一点,是给中集年轻团队、想干事的人提供机会。我相信每个人只要担起责任,他一定会做好。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信自然规律,相信一代更 比一代强,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冲在最前面的责任到此为止了。下一步就是把人培养好,把框架搭建好。我觉得只要我做到这一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已经是 非常负责了。这就是我的历史使命,该交给年轻人做就交给年轻人做。当然事情非常艰巨、挑战很多,关键核心还是在人。所以我刚才说有些人不想干了,该干什么 干什么去。留在这里的,要积极参与,承担责任。这是我们升级要根本转变的东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84

“国美股权之争”启示:重新认识董事会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9/xMMDAwMDIwOTExMw.html

董事会”一词,第一次如此郑重地被摆上台面——源起黄光裕和陈晓的“国美控股权之争”。此役让那些草莽发展了10年甚至20年,中国的企业主、管理者们,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重新认识董事会的必要性。

国 美之争的典型性,在于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转型为公众公司。理论上,一旦成为公众公司,公司就不再是某一股东的私产。根据安永公司的一份统计报 告,过去两年内,中国公司几乎已经成为全球的IPO队伍中最为主要的力量,2007年香港和中国大陆的IPO融资总额为55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 IPO集资市场。

因此,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发生在2010年的“国美”之争,都会成为10年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0 年,已经迈开高速扩张脚步的国美开始摸索自己的“基本大法”,并总结所谓的“国美模式”。到了2006年,彼时拥有国美电器高达75.6%股权的黄光裕及 其家族,作为排他性实际控制人,对国美电器的公司章程做了修改,在那次修改中,黄光裕授予了国美电器董事会如下权力:国美电器董事会可以随时任命董事,而 不必受制于股东大会设置的董事人数限制;国美电器董事会可以各种方式增发、回购股份,包括供股、发行可转债、实施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以及回购已发行股 份。

彼时的黄光裕之所以修改公司章程,是为了保障其减持公司股份后,依然是国美电器不折不扣的实际控制人。但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黄光裕锒铛入狱,正是因为这次对董事会的重新设计,使得自己一手创立、调教出来的国美电器变得如此的“不听话”。

所有人都被这场“世纪争夺”吊起了胃口。而在国美电器创始大股东和董事会的剑拔弩张中,那些在过去10年成长起来的中国创业者和管理者们,都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希望以此判断自己的未来。


事 实上,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原则,董事会作为公司权力的最高行使者,对公司的经营全面负责。股份制公司在成立起,董事会就必须作为一个稳定的机构而 产生;董事会成员可以根据章程任免,但董事会本身却既不能被撤销,也不能停止活动;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重要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公司的事务和业务均在董事会的 领导下,由董事会选出的董事长、常务董事具体执行。

在董事会中,董事一般分为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中则根据董事与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而分为独立董事与非独立董事;其中,只有非独立的非执行董事与其所代表的部分股东间存在代理关系。

“创始人们都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一点,即便你一手创建了这家公司,但如果你在后期逐步稀释掉了股权,那么你就要意识到,你不再是公司完全的所有者。”摩立特集团中国区董事会主席霍泰德说。

在 霍泰德看来,在公司逐渐公开化的过程中,创始人通过不断出让公司股权,已经获得了一部分回报,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只能拥有某种程度的 影响力,但绝不再是完全拥有。“投资者看好一家公司,希望通过介入,分享公司的成长,他们不希望看到公司创始人因为自己是创始人而享有特权”。

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在中国的整个商业和法律文化氛围中,都一直倾向于把公司看成是大股东的“手臂”和“私产”,董事会的独立地位和权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证。吕良彪评述说,中国企业更习惯于“一元制”的权力架构体系。

在 大股东“一元制”管控的思维影响下,国内企业对于董事会独立地位和权威的漠视则属常事。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峰就曾在国内法院里见过不少这样的纠纷案 例:董事会发起前,众股东就开始约定,大股东多少名董事席位,二股东多少。如果选举结果和约定的不一样了,就会产生纠纷。这种股东约定瓜分董事会席位的做 法在国内并不鲜见,但若放诸欧美,则属违法。

因此,当一个家族企业开始逐步成为公众公司,掌舵的家族就需要将自己对与企业的部分控制权,让渡给董事会,从“一姓之天下”的企业掌控者,向一个企业大股东的角色转变。

西 方公司治理史专家,根据过去二三十年来公司董事会的失职和越轨行为带来的痛苦记忆,总结过五条有助于形成最佳公司治理经验的董事会设计原则:一、大多数董 事应当是独立的——“越独立越好”;二、董事们应当通过拥有股份和激励性的薪酬与股东在经济上一体化;三、董事会们应当强有力地监督经理层的活动和业绩; 四、董事会们应当是“通才”——所有的董事都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公司;五、董事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

“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创始家族可安心做甩手掌柜,因为他们法制环境更为成熟,股东中往往以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为主,能缓解创始家族在这方面的压力。”宁向东分析说。

据 邓峰介绍,事实上,在欧美,在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上也有相应的安排,如分类股份,将公司股份分成AB股,投票权不一样,可以使得家族在公司的股权或者表决 权不被稀释,这样对其创始家族,有一种制度保障。但中国的公司法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而是采取了高度规制的方式,同股同权、一股一权等。所以在邓峰看来, 家族企业创始人或者创始家族在企业转轨、公开化的过程中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应的“焦虑感”。

“好的解决方案是公司法应当放松规制,允许公司自行探索一些制度创新,在法律的框架下形成一些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做法和制度安排,以满足不同的利益群体的诉求。”邓峰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19

2010年,等待市场“忽然认识”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044

正在过去的2010年是个复杂的年份,也许是好日子的结束,也许是好日子的开始。


   我原来在快餐店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和我一样是实习店长,他喜欢上了我们店最漂亮的一个女孩,有一次下了夜班,那个女孩约他去酒吧,他和我们打了招呼兴 冲冲的出发了—我记得他牛仔裤的兜里鼓鼓囊囊的,大概里边塞满了杜蕾斯—但是,第二天,他告诉我们,那一夜什么都没发生,他们只是喝酒然后各自回家。一切 条件都具备了,干柴烈火的一对男女、夜、杯中之物、酒吧的情色音乐、各种型号的杜蕾斯,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种情况就像2010年,各种让投资者心悸的条件都具备了,高杠杆的金融产品、高风险的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另外还有多变的货币和产业政策, 但是对绝大多数人的财富来讲,2010年几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不过也许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奇迹总是在很少的年份才会出现。
还是按老规矩,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件非常庸俗的事情,看一看我们理财版在2010年的投资建议的准确率怎么样。之所以说这个事情庸俗是因为首先我们总是反对预测的,但是又总是为了自己预测正确而欣喜为预测错误而颓丧;其次是在此我们还要嘲笑其他预测者的预测。
根据经验,“分析师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确是一句真理。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所有的分析师都在争论整个市场是会出现“V”型走势还是会出现“W”型走 势,结果股市基本上呈现一条直线。当然可笑的还不止是分析师们,我们的预测也同样是不太靠谱。我们曾经认为在2010年,如果投资于银行、钢铁,那么这个 投资者的年度亏损将达到10%—20%。当然,如果采取我们一直坚持的小步慢跑投资法,会把这种损失减小到0—5%左右,但是这个成绩也比整体市场水平要 差很多。如果可以的话,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长期投资。在流动性增加的情况下,很多有价值的股票却都在下跌,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是坏事,因为那些便宜而有价 值的公司在这种时候并不难找。从这点看来,价值投资这些理念用途广泛,它既是价值追求者的启明星,也是预测错误者的遮羞布。
我们也有预测对了的一部分,比如周期性公司中的有色、煤炭在2010年的增长幅度都不错,很多有色公司的价格在2010年上涨了一倍以上。这些产品的 公司就像广发证券的朱平所说的那样,那些公司已经走出了周期性的低谷,收益已经开始上升,但是市场对它们估值的提高需要一种“忽然认识”,这种忽然认识可 能是一个政策一个突发事件或者是一个杰出周期性公司业绩的明显改善。如果这种“忽然认识”不来怎么办?投资者就等待它到来吧,它总会出现的。
在所有我们的预测中,黄金价格的预测离谱程度是最严重的,我们本来认为经济会在2010年走出迷茫,人们对黄金的依赖会有所降低,美元价格会保持比较 平稳。但是世界经济似乎还是和2009年一样没谱,而且欧洲的国债危机也越来越不可测。黄金价格总是和衰退魔鬼站在一边,在2010年,它的价格还是屡屡 创出新纪录。如果一个投资者孤注一掷地在年初买入黄金,一直持有到年末那么他的投资收益将有30%左右。
据布隆伯格的资讯数据显示,在2007年以后世界黄金使用量一直在下降,2008年比2007年使用量下降一成,而2009年比2008年更是下降了接近两成,在印度很多消费者已经减少对黄金饰品的购买,原因很简单,那些黄澄澄的链子太贵了。
人们也许愿意把更多的黄金用于投资,不过黄金投资市场上也有问题。由于黄金价格上涨的火箭速度,这就值得骗子们在做假上花一番功夫。比如金属钨的比重 和黄金很接近,如果在金条中灌入钨的话,即使用比较复杂的手段,这种钨条也很难分辨出来,造一根钨金条的成本在5万美元,而一根纯金条的价格大概有50万 美元。如果很多黄金基金公司的仓库里藏的金条只能去做灯泡丝,那将对黄金价格是个大的冲击。不过话说回来,黄金这种东西的价值真的很难判断,因为它的价格 完全依赖于人们的心理偏好,价值投资者也许根本不应该去管它。
对于大城市房屋的价格,我们的预测是准确的,这些年的房屋价格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2009年处于加速阶段,不管是投资者,刚需们还有旁观者都感到 晕眩,而2010年这种加速得到了缓解,在一些一线城市的房屋价格似乎真的出现了缓慢的下降。除了急于出手的投机者,光从房屋价格曲线上说,这是个大家都 能接受的结果。
2010年的投资,就像我们年初说过的,可能进入了新常态时期。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收益将在不短的时间里保持一种比较低的收益率,这个比较低是相对这 个世纪前六七年而言的。新常态的说法和美国非常流行的“婴儿潮”对投资市场地预期有暗合之处。1993年,美国的哈利·登特曾经写过一本《繁荣可期》—据 说登特从1980年代就开始准确地预测股市,不知道这种神奇的能力和与他名字相似的哈利·波特有没有关系—他指出了资本市场和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在1945年左右出生的美国人在1990年代正好是45~50岁,这些中年人有着最强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所以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最 为繁荣,而在2000年以后,随着婴儿潮一代的退休,这种繁荣也将随之消退。登特预计,资本市场最后将在2010年崩盘,这是因为婴儿潮一代的人将会在自 己退休的时候,大量在资本市场赎回投资换成现金度过晚年生活。
2010年资本市场并没有如登特预期的崩盘,其中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美联储的极低的利率和大批量的印刷钞票。政府通过通货膨胀把婴儿潮一代从市场上拿 走的退休金稀释了,这种稀释工作可能在以后的好多年都将会延续,婴儿潮一代由于资产被稀释,所以可能还要继续进行投资,这也许将会让景气延续。
就像在周期性产品市场上一样,投资市场也需要一个对价值的“忽然认识”,当这个认识出现的时候,投资市场就会转好。而如果它没有出现,投资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等”。

 



流动性泛滥
最可恶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你知道一个地方在不停地把钱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但是能买到钱的不是自己。流动性泛滥对一般公司人来说,基本上就是指不希望涨价的东西都在涨价。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这个幻想中的投资产品明星。推出后很快就成了专业投资者和交易狂的玩具,总的来看这个玩意对市场的价值发现毫无价值。

 加息
加息听起来很热门,在央行第一次加息以后,所有人都在议论它。实际上,加息对公司人的影响很小,它伴随的一些财务问题,其实都不是加息造成,而是加息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总的来说,不要对加息过于敏感,除了房屋贷款会稍微增加,其余的几乎不关你的事。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预期与我们去年的预计差不多,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但是对通货膨胀最为敏感的恐怕是那些经常在外就餐的公司人,因为食品和基层服务劳动力收 入上升幅度比较大,所以这些公司人会感到通货膨胀真的来了。不过,为了保卫自己的财富水准,多回家陪陪老婆孩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房价
2010年中国大城市的房屋价格是比较稳定的,在货币泛滥的情况下,这个结果真的是不容易,政策当局在这个问题平衡把握上的拿捏,在2010年令人赞赏。
80%的房地产报道是矛盾的,没人知道中国房地产会怎么样。
不过,如果有公司人喜欢看现在电视秀里的劝架节目,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劝架案例是因为房子引起的。在上海的“老娘舅”里我统计了一下,因为房子而引 起的家庭纠纷,大概能占到所有节目的80%。如果房价下跌,会不会导致家庭纠纷减少?很可能房屋价格的泡沫和房屋引起的纠纷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加薪
对于绝大多数公司人来说,只有加薪是最实际的财富获得方式,所以在这个年代,还是更多的投资给自己吧。

 创业板
关于创业板,我听到一个投资专业人士的见解是,创业板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创业板套现的创业者们不会拿套现的钱去“吃喝嫖赌”,他还会再进行创业,再做 一家所谓的创业公司,再次套现。不过,也许这些创业者套现后去“吃喝嫖赌”对整个社会消费的拉动比他再去弄一家创业公司,再上市圈钱来得还要积极一点。

 海外投资
把部分钱投资到更稳健市场是个好主意,这不一定让你获得更好的收益,但会让你避免更差的亏损。没必要再去寻找风险更高的新兴市场了,因为我们就是。

 买黄金
如果黄金已经增加了你的财富,也别太迷恋它,因为还是那个原因,你没法分清黄金到底有多少价值。其实黄金的市场价格起码有70%要靠市场的“忽然认识”来支撑,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忽然认识”黄金没什么价值,那么它就会变得不值钱。

 投机“收藏品”
这个圈子骗子的产出量总是比机会要多得多,如果有公司人听了某个“专家”的话后,开始相信那些核桃、橄榄核除了砸开吃之外,还潜藏着巨大财富的话,就应该去星巴克买一杯冰咖啡,然后在一个角落里冷静冷静。记住,再好的核桃也只能卖35块一斤。

 第二套房
用房屋作为投资标的涉及道德问题,这在很多市场或者很多时期都是不曾有的。但是如果不允许用房屋来投资,对于一般公司人来讲,还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标的么?关于一线城市第二套房贷款问题成了政策当局的一个态度窗口。

 房租
如果租售比过低,比如说买一个房子要花的钱足可以租这个房子40年,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买房?2010年对这个问题作了一定的解答,租售比过低存在两个 可能性,一个是房屋价格下跌,但也可能房子租金上涨。有人认为租金上涨是个阴谋,我觉得这是愚蠢的想法。因为如果有谁能控制整个城市房屋的租价,为什么一 定要等到2010年再让它上涨。总之,房屋租金上涨再加上食品生活成本提高让中国大城市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了。

 房地产保有税
如果房地产保有税达不到它希望起到的作用,那么这种税收就可能是一种“坏”的税收—其实从广义来讲,税收没什么好的—而且中国缺乏征收房地产保有税的合理架构,所以如果房地产保有税征收,除了增加腐败的机会和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外,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投资移民和留学价格
2010年,投资移民和留学的价格都上涨了,这对于很多中国公司人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很多国家对中国实施涨价策略—其实他们投资移民价格上涨不只是对中国人—并不是对中国人更讨厌,而是他们那里就业真的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解决。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1

重新認識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188q5.html

內容未加整理,個人湊活著看。

 

白銀獨特屬性包括強度、柔韌性和延展性,良好的熱傳導性以及較高的感光性和光反射性。儘管白銀被定義為貴金屬,但其主要的應用領域是在催化劑和攝影業中。白銀的這種多功能性意味著其在大多數的應 用領域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要求可靠性、精密性以及安全性的高技術領域中,白銀的應用更具優勢
 
   根據國土資源部2006年底的數據,內儲量24959噸,基礎儲量45277,總資源量近10萬噸,查明的資源儲量 143956噸,靜態開發年限不到20年。國外統計資料,中國白銀儲量26000噸,佔全世界9.6%,排在波蘭, 墨西哥,秘魯,澳大利亞之後。基礎儲量120000噸,佔世界22%

重新认识银

2007國內年產白銀9092噸,世界第一,靜態保障時間為5年,屬於嚴重短缺類。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相關礦石。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每年世界白銀協會都會跟一個有名的研究公司叫做倫敦黃金礦業服務公司一起合作,著手並出版一份關於 全球白銀的需求和供給趨勢的研究報告,這篇文字的主要數據就是來自這個系列的報告
 
      
 
      英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的《2010世界白銀年鑑》顯示,在2009年世界對白銀的需求量最大的是工業 需求,其佔總需求量的41%,並且這一需求有可能在2010年上升到46%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白銀的地下儲量約為40萬噸,而每年的白銀平均開採量約 為 2.7萬噸。以此來計算世界上的白銀將在12.3年內開採完。並且據世界白銀年鑑的調查數據來看,1940年全世界白銀30萬噸左右,黃金3萬噸;到 2010年之後,白銀存量只有3萬噸,黃金存量接近16萬噸。在銀本位被金本位代替之後,白銀與黃金的比價從1910年的38倍升高到1940年的100 倍。然而當金本位被法幣本位代替後,銀與金的比價一度降到了七十年代的12倍左右,95年前後為46倍。白銀價格在1980年達到50美元/盎司,目前銀 價已接近40美元/盎司,若不出意外,今年就可能打破1980年的記錄。但若剔除通脹因素,當年的價格遠不止50美元/盎司,而是150美元/盎司,也就 是說,目前的實際價格還不到歷史最高點三分之一。
重新认识银

數據裡講平均每年世界新采出的礦產白銀和回收白銀總量是23000噸,與消費的差值是4000多噸。全部靠吃老本,是以造成了銀存量的持續下降。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我國銀礦的成礦從晚太古到第四紀都有工業銀礦床產出。元古宇最多,佔30%,上古生界次之,佔29%,中生界佔24.8%,新生界和太古宇均少於3%。
 
      按成礦期次分,形成於燕山期的銀礦床數最多,佔62%,海西期的佔13%,元古宇的佔9% ,喜山期的佔6%,太古宇最少,佔1%。
 
      我國的銀礦床主要成礦時代不同於美洲大陸以新生代為主,也不同於 前獨聯體境內以古生代為主。我國的銀礦床時空分佈總體輪廓是:西北地區以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積和噴氣—沉積型礦床為主;西南三江地區以印支期海相火山岩型 和喜山期斑岩型、紅盆熱液型礦床為主;華南以燕山期陸相火山岩型與尺火山岩型、熱液型和矽卡岩型最為突出;東北則以華力西期和疊加燕山期為主。
 
      空間分佈全國600多個銀礦床除西部唐古拉山、崑崙山等工作程度 極低地區外,北從黑龍江、大興安嶺,向南到海南島,西至滇西、藏東,西北到天山、阿勒泰,都有銀礦床分佈。銀礦資源富集區如下:贛北區:典型礦床有貴溪鮑 家、上猶焦裡、萬年等,主要礦床類型為與淺成—超淺成侵入岩有關的礦床;陝南—鄂西北區:典型礦床有陝西柞水銀硐子、湖北竹山銀硐溝等,主要礦床類型為沉 積岩和海相火山岩系中的礦床;
 
      豫西南區:典型礦床有桐柏破山、羅山等,主要礦床類型為變質岩中的礦床。
 
      華北—吉西區:典型礦床有河北的豐寧牛圈和承德姑子溝、山西靈邱支家地、內蒙古杯西大井、吉林四平山門等,主要礦床類型為與侵入岩有關的和火山岩中的礦床。
 
      南嶺地區:典型礦床有廣東的仁化凡口、潮州厚婆坳、廉江龐西洞,廣西博白金山和湖南江永銅山嶺等,主要礦床類型為層控型。
 
      江浙區:典型礦床有遂昌銀坑山、天台大嶺口、南京棲霞山等,主要礦床類型為陸相火山岩系中的礦床。
 
      三江地區:如雲南蘭坪縣白秧坪應多金屬礦。並且經初步查證,白秧 坪應多金屬礦外圍礦點星羅棋佈,至少存在6個以上銀、銅、鉛鋅富集區。目前掌握的22個礦體中,有的礦段查獲鉛鋅資源量已超過中型,而且仍有望進一步擴 大。白秧坪銀多金屬礦與同被譽為「三江」明珠的蘭坪鉛鋅礦毗鄰,以及相鄰地段展示出的巨大找礦前景表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中南段有望成為我國 重要的貴金屬、有色金屬資源儲備基地。
 
      三、近年來新勘探的大型、特大型銀礦
 
      云南蘭坪白秧坪銀多金屬礦:白秧坪銀多金屬礦自1994年發現以 來,一直作為部控重點項目。1999年以來大調查一直給予重點支持,東西兩礦帶共探明資源量銀5451噸,銅38萬噸、鉛42萬噸、鋅45萬噸,並伴生鈷 1444噸。預計全區銀的遠景資源量7000噸以上,有望成為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和評價的最大銀礦區。白秧坪礦主礦段銀鉛鋅採選能力達5000噸,2006 年白銀產量20噸。在區內建成鉛鋅銀銅採選廠多座,總生產能力達5000噸/日處理礦石以上。
 
      豫西南(內鄉湍源)銀鉛鋅多金屬礦: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脈南 麓,目前發現了板廠、東山窪、土地廟溝、上莊坪等多個銀鉛鋅多金屬礦區。其中:嵩縣土地廟溝銀多金屬礦區,控制程度相對較高的3個礦體。初步估算資源量 (333+3341)銀2849噸、鉛鋅169萬噸;嵩縣上莊坪銀多金屬礦,已發現五條鉛鋅銀多金屬礦層(脈),初估資源量銀2558噸,金10.34 噸,鉛鋅143.25萬噸;內鄉板廠銀多金屬礦目前發現兩條主要銀多金屬礦脈,估算資源量(333+3341)銀2183噸、銅17萬噸、鉛鋅30.70 萬噸,為一大型銀多金屬礦床;內鄉東山窪發現並初步評價1個礦體,估算資源量(333+3341)銀811.19噸,金4.27噸,鉛+鋅12.10萬 噸。整個豫西南地區銀遠景資源量可達8400噸、金14噸、鉛鋅350萬噸,前景十分巨大。
 
      廣東富灣超大型銀礦:富灣超大型銀礦床位於廣東佛山市高明區富灣 鎮。由廣東七五七地質大隊勘探發現,礦體賦存於下石炭統灰岩與上三疊統頁岩之間滑脫斷裂構造破碎帶中,礦化多為脈狀。根據七五七隊公開披露資料,富灣銀金 礦探明銀儲量5135噸,金37.6噸,規模達大型~超大型。
 
      河南省桐柏縣銀洞嶺銀多金屬礦:位於河南省桐柏縣北部,與桐柏破山銀礦處於相同的構造成礦位置,銀洞嶺礦區共發現六個銀多金屬礦體。主礦體A1控制長1320米,礦體平均厚2.12米,垂深280米,深部仍未控制,平均品位Ag295.87 g/t、Pb+Zn1.58%。初步估算(332+333+3341)資源量Ag1914.22噸、Pb+Zn33.16萬噸,為一大型銀多金屬礦。
 
      四川巴塘砂西銀鉛鋅礦:通過異常查證已圈定礦體8個,估算資源量 銀大於5000噸,達超大型;鉛110萬噸,鋅55萬噸。礦體平均厚1.13~2.03米,平均品位 (Ag287~577.9)g/t,Pb3%~11.59%,Zn5.40%~5.48%。該區總體工作程度偏低,有待於開展進一步普查工作,預計該區可 提交333資源量銀8000噸、鉛鋅350萬噸。該礦位於四川最西部金沙江地區巴塘縣北東。周邊著名的夏塞銀多金屬礦、呷村銀多金屬礦的已被西部礦業集團 開發。
 
      img]../img/2011/04/03/FC56G89KH6EF.jpg[/img]
 
      內蒙古興安銀鉛冶煉未來是國內最大
 
      
 
      
 
      2000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取消白銀的"統銷統購"政策,白銀市場放開,2007底,白銀進口放開。並取消相關的出口退稅
重新认识银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白銀的消費逐年上升,1985年白銀約為900噸,1987年達1000噸。2001年1525噸左右,2003 年2050噸左右,2005年達到2600噸。據安泰科公司統計,2006年全國白銀消費量達到3000噸,2007年達到3600噸,2008年國內白 銀消費達到4500噸。電子電器消費領域約佔33%,電工合金焊料佔31%,銀質工業品、首飾銀幣佔26%,照相感光材料佔5%,其他用量佔5%。
 
      
 
      2008年,中國進口銀粉1511噸、銀錠941噸、半製成銀3709噸、銀精礦7.01萬噸;出口銀錠4043噸。我國白銀產品的出口量大於進口1000多噸。
 
      我國貴金屬再生行業整體上處於無序狀態,對各個上市公司存在好的區域收購整合機會,如豫光收豫北。水口山區域的企業合併,云南的銀業合併
 
      
 
         電子電器是用銀量最大的行 業,其使用分為電接觸材料、複合材料和銲接材料。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可以分為:純Ag類、銀合金類、銀-氧化物類、燒結合金類。。複合材料是利用複合技術 製備的材料,分為銀合金複合材料和銀基複合材料。從節銀技術來看,銀複合材料是一類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材料。銀的銲接材料如純銀焊料、銀—銅焊料等。
 
      銀常用來製作高靈敏的物理儀器元件,及自動化裝置,通訊設備,這 些設備有大量的接觸點,都是用銀製造,這些接觸點常要工作上萬次,必須耐磨還要性能穩定,銀能勝任。個人小時候曾為無線電企業加工開關裡的元件,就是用鉗 子把2銅鍍銀材料固定在瓷片上。如銀中加入稀土元素,提高耐磨性後,工作壽命提高3倍以上。銀有最好的電傳導與熱傳導性。觸點在電子行業 白銀 需求中佔最大份額白銀在電子行業中最重要的用途是用於製備厚膜漿料,典型的用於絲狀網孔電路、多層貼片陶瓷電容器(MLCCs)、薄膜開關中的銀-鈀漿 料,以及用於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電動加熱銀薄膜和傳導粘合劑中的銀薄膜,光伏電池生產已經在中短期作為白銀需求增長的領域,而零售價的下降帶來等離子顯示器 在電視機中應用激增,因此推動了這些電子產品中白銀的需求。銀墨水現在正被應用於印刷電路領域,以滿足高速、新興市場的低成本發展需要,如有機發光二極管 和傳感器以及發展中的射頻識別標籤RFID。從雙鹼金屬氰化物中,如氰化銀鉀,或者使用銀陽極板來進行點沉澱白銀的方法比較簡便,因此在電鍍行業得到廣泛 應用。白銀還應用於光學存儲介質上的塗料(如DVDs)。
 
      白銀具有獨特的反射性,拋光後的反射率可以達到100%,白銀因 此廣泛應用於制鏡業、玻璃塗層和玻璃紙。許多電池,充電電池和一次性電池,都用銀合金多陰極。雖然含銀電池比較昂貴,但它具有優於其它類型電池的動力-重 量特性。最常用的是紐扣型氧化銀電池(其中銀的重量百分比為35%),這種電池通常常用在手錶、照相機和類似的電子產品中。網孔狀和結晶狀的白銀在大量化 學反應中作為催化劑使用。例如,在生產塑料時,白銀用在甲醛催化劑中;從更廣的範圍來看,白銀還用於石化工業的氧化乙烯催化劑中。在水淨化系統、表面處理 和消毒等方面,白銀越來越多地作為殺菌劑和滅藻劑來使用。白銀的流動性和強度利用材料的連接(溫度在600℃以上時稱為銅焊,低於該溫度時成為錫焊)。銀 釺焊合金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從空調器、製冷設備到電力傳輸設備
 
      
 
      感光材料:
 
      鹵化銀感光材料是用銀量最大的領域之一。目前生產和銷售量最大的 幾種感光材料是攝影膠卷、相紙、X-光膠片、螢光信息記錄片、電子顯微鏡照相軟片和印刷膠片等。上世紀90年代,世界照相業用銀量大約在 6000~6500t。1999年的時候,白銀的攝影需求達到最高峰的7000噸/每年。由於電子成像、數字化成像技術的發展,使鹵化銀感光材料用量有所 減少,但鹵化銀感光材料的應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化學化工材料:
 
      銀在這方面有兩個主要的應用,一是銀催化劑,如廣泛用於氧化還原和聚合反應,用於處理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氣等。二是電子電鍍工業製劑,如銀漿、氰化銀鉀等。
 
      工藝飾品:銀具有誘人的白色光澤,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收藏觀賞價 值,深受人們(特別是婦女)的青睞,因此有"女人的金屬"之美稱,廣泛用作首飾、裝飾品、銀器、餐具、敬賀禮品、獎章和紀念幣。銀首飾在發展中國家有廣闊 的市場,銀餐具備受家庭歡迎。銀質紀念幣設計精美,發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錢幣收藏家和錢幣投資者的青眯。20世紀90年代僅造幣用銀每年就保 持在1000~1500t上下,佔銀的消費量5%左右。
 
      醫藥與抗菌材料:在醫學上,Ag-Pd合金廣泛用於視神經修復、 小兒脊髓彎曲等康復裝置;銀基鑄造合金和Ag-Cu-Sn汞齊是牙齒的修補的重要材料。銀系列無機抗菌材料具有持續性、持久性、廣譜性,耐熱性好、安全性 高、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其殺菌性能較鋅強近2000倍。利用抗菌材料可以製成藥用紗布、抗菌布料、抗菌日用品、公共用品、個人消毒用品等。隨著人們生 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銀系列抗菌材料的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最新的美國地質調查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世界白銀儲量現在為40萬 噸,黃金現儲量為20.3萬噸,黃金白銀儲量之比已經從1:10降到了不足1:2。這與白銀較強的商品屬性是分不開的,白銀除了通常被用來做首飾之外還是 最佳的導體,其導電性遠遠強於其他金屬,所以常常被用在高端的通信和工業上,如新能源,手機,液晶,電池,攝影工業和軍工產業等等。根據報導,在2009 年,白銀工業用量佔了白銀產量的40%,首飾佔了18%,攝影工業佔了9%,而白銀投資只佔到了15%。白銀的產量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白銀,在可再生能源 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控制車輛廢氣排放的催化劑等重要的技術中都是最舉足輕重的金屬原材料。
 
      
 
      2008年,全球白銀的需求量為27340噸,比2007年增加 3.78%。世界白銀消費構成是:工業應用消費15427噸,感光材料消費3670噸,珠寶首飾銀器消費5132噸,鑄幣印章消費1244噸,總需求約 27340噸。這些領域的需求分別佔總需求量的56.43%、13.42%、18.77%和4.55%。白銀在工業中的需求最大,比2007年增加 1057噸,主要來自電器、電子生產領域對白銀的需求的增長,增幅為7%。德國、美國、日本、印度及中國在該領域的需求增長較快,日本工業用白銀連續多年 增長。美國消費量最大,2006年其製造業消費量達5778噸,佔全球總消費量的22.1 09年製造業對白銀的需求量大幅下降了11.9%,這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表現在工業品銷售量的巨減,達到了自2003年以來的最低點。製造業總 需求在2009年對白銀的需求量達到729.8百萬盎司,並且在消費領域的工業品需求達到352.2百萬盎司 ,09年,白銀投資淨額巨漲了 184%達到了136.9百萬盎司,創下了過去20年來的最高水平。雖然全球的珠寶需求在09年稍跌1.1%到156.6百萬盎司,但印度和中國對黃金需 求卻有所增長,彌補了其它國家珠寶市場需求的下降。白銀器具對白銀的需求扭轉了之前十年的跌勢上漲了4.6%,達到了59.5百萬盎司,這主要是由於印度 製造業需求的巨增。政府的白銀儲量在09年估計減少了13.7百萬盎司,儲量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09年俄羅斯再次佔了國家白銀銷售中的一大塊,而中國 和印度卻在這個市場上沒有作為賣方。關於中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說它在之前幾年已經賣了不少白銀,中國的白銀儲量已被大大削減了

重新认识银

 

中國的白銀消費量逐年上升,電子電氣工業、銀基合金及釺焊料、銀工藝品首飾、抗菌產品等其它新興領域對高純度白銀的需求多年來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 在遞增。但在深加工方面得到快速發展,如銀化合物、銀基釺料、銀基接觸材料及電子漿料等。這些領域對白銀的穩定需求為白銀市場的繁榮提供支持和保障,中國 已成為世界白銀需求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根據安泰科的統計數據,中國對白銀的總需求量從 2000 年的 1360 噸增長到 2007的4500噸,年複合增長率為18.6%,遠遠高於同期GDP的增長速度。如果考慮到近年來進口量增長迅猛的銀粉及半製成品銀,則增長更為驚人。2007 年,我國進口半製成銀高達 4241噸,同比增長95.98%,進口銀粉則達到979噸,同比增長26.16%;2007年,我國進口銀精礦高達18.87萬噸,同比增長高達279.02%。截止2007年,以實物淨出口而言(非純銀),中國已經從白銀的淨出口過轉變為淨進口國,淨進口 1067 噸。以上數據顯示中國對白銀的需求非常旺盛。值得留意的是,以上需求皆來自工業及消費的真實的需求,而並未考慮白銀投資或投機的因素。
 
              白 銀的深加工主要是利用銀為工業原料製備出銀的精細化工產品如硝酸銀、氧化銀、超細銀粉、片狀銀粉、氰化銀鉀、各類銀漿、各種銀鹽、感光材料和各種銀基複合 金屬材料等,這些產品主要應用於感光工業、電子和信息產業、電鍍、化工以及抗菌等行業中。主要包括銀化合物、銀基仟料、銀基接觸材料及電子漿料。而未來銀 粉銀漿研發熱點將會集中在太陽能電池漿料和銀-賤金屬復合漿料這兩個領域。
 
      
 
      國外目前在汽車尾氣催化劑處理應用有重大進展,白銀也被應用於RFID 和太陽能電池板,而傳導銀墨市場未來有望擴張3倍。 目前,感光材料、電子電氣、銀基合金及仟焊料、白銀首飾及器件和政府鑄幣仍是白銀的主要消費領域。2007 年,中國白銀消費結構大致如下:電子電氣 35.6%,銀基合金及焊料 31.1%,銀質工藝品及首飾 17.8%,鑄幣及證章 5.3%, 感光材料 4.4%,抗菌等其他新興領域5.8%。 銀漿是製造與開發電子元器件、厚膜混合電路和觸摸元件。電子漿料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產品。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外電子企業不斷遷入中國,國內對銀漿的需求仍然在不斷擴大。目前我國每年進口的銀漿銀粉高達數百噸。目前常見的銀漿有十數種, 主 要用在轎車玻璃、螢光顯示屏、電容器、電阻器、諧振器、濾波器、太陽能電池等產品中。總體看國內銀漿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進一步提高銀粉質量、解決大批量 生產銀漿的性能穩定性。需要指出的是未來銀漿研發熱點將會集中在太陽能電池漿料和銀-賤金屬復合漿料這兩個領域。在銀-賤金屬復合漿料研究領域,目前華中 科技大學與(北京)鑫達金銀開發中心聯合進行了銀銅復合粉及其漿料的研究,所制備的產品已經接近國外先進水平
 
      錫鉛焊料因為具有良好的銲接性能和使用性能,應用歷史悠久,但隨著對鉛毒性的認知和電子工業的發展對焊點有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歐盟
 
      2006 年 月 日起實施的 WEEE/ROHS 法案,發展無鉛焊料來替代傳統錫鉛焊料已迫在眉睫。當前,無鉛焊料的研究和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些無鉛焊料在一定領域進入了市場,部分取代了傳統的錫鉛焊料。國內外近年來對二元無鉛焊料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研究的體系有:Sn-Bi 系、Sn-Ag 系、Sn-Zn 系、Sn-In 系、Sn-Cu系和Sn-Sb系等。目前在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都已經開發出各種不同的無鉛錫焊料。Sn-Ag-Cu系焊料在原使用性能較好的Sn-Ag焊料基礎上加 入了Cu,在保證其良好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熔點有所降低,而且還可以減少銲接材料中 Cu 的溶蝕 ,因而逐步成為國際標準的無鉛焊料。可以說無鉛焊料是一個剛剛起步且必須大力發展的一個方向 ,這是白銀深加工領域內值得關注的新領域。 由於數碼技術的進步,白銀最傳統的工業應用—感光材料中白銀的消費在逐年減少,
 
      2000-2007年複合增長為僅4%,近年來保持在每年200噸左右的需求。 
 
      
 
      金屬離子殺滅 、抑制細菌的活性由大到小的順 序為:汞(Hg)、銀(Ag)、銅(Cu)、鎘(Cd)、鉻(Cr)、鎳(Ni)、鉛(Pb )、鈷(Co)、鋅(Zn)和鐵(Fe)。而其中的Hg、Cd、Cr、Pb等金屬毒性較大, 實際用作金屬殺菌劑的金屬只有Ag、Cu、Zn三種。
 
      其中Ag的殺菌能力最強,其殺菌能力是鋅的上千倍;而銅多數用在 水管和門把手等建築領域。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含銀離子的抗菌劑,美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銀離子有破壞細菌、病毒的呼吸功能和分裂細胞的功能。銀的優良抗菌性能 使其具有成為抗菌材料的潛力。銀系抗菌材料是一類無機抗菌材料。無機載銀抗菌材料具有持續性、持久性、廣譜性、耐熱性好、安全性高、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 點。載銀抗菌材料應用範圍很廣,
 
      可開發出許許多多的實用製品。其應用範圍包括:抗菌 PE.PP.ABS 等膜製品,冰箱內襯、洗衣機內襯、抗菌防黴包裝材料、抗菌陶瓷、浴盆、洗面器、便器、瓷磚、塗料、抗菌琺瑯製品、容器 、餐具、食品容器以及抗菌纖維製品等。 
 
      銀作為傳統的抗菌材料 ,在古代被廣泛用於抗菌、防腐。銀離子可以有效殺滅細菌,當顆粒的尺寸降低到納米級後,表面積急劇增加,表面積的增加將增加銀的離解程度,增加溶液中銀離子濃度,從而提高其生物化學活性,抗菌、殺菌能力大大加強。
 
      目前國內已經有科研機構開發出各種納米銀系抗菌產品。值得指出的 是,納米銀不僅僅是在抗菌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背景,同時也可廣泛應用於催化材料、電池材料、低溫導熱材料、醫藥行業和導電漿料等領域銀工藝品及首飾市場近 年來對白銀需求增長迅猛,2000-2007年複合增長達到25.5 %,近三年來複合增長率為23.5%,中國國內11%的銀價上漲並沒有對 消費產生抑制。中國目前是繼意大利和泰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銀首飾生產國,以及第二大的銀器生產國。由於目前以人均消費而言,白銀工業品及首飾消費仍然處於 起步階段,未來將成為白銀需求重要的推動力量。 
 
      
 
      本計劃上傳表格式,後來搞不定,就截成圖片
重新认识银

這個數據沒收集齊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2001-2007中國白銀進出口數據     
 
      2001-2007年間,我國白銀出口量增長了3.4倍,從 1199噸增長到4484噸(數據見表),值得關注的是,在出口增加的同時,進口量也在不斷增加,銀粉、半製成銀進口量逐年增長,2007年我國進口半製 成銀高達4241噸,同比增長95.98%,而2007年進口銀粉達到979噸,同比增長26.16%。值得注意的是,從2007年開始,以實物淨出口數 據而言,中國已從連續6年的白銀出口國轉變為白銀進口國,出現了1067噸的淨進口。
 
      中國白銀行業存在中間產業(冶煉精煉)發達,上游(礦山)下游 (白銀深加工)發展速度跟不上等現實問題,目前中國白銀市場表現初級白銀產品為供應過剩嚴重,而高附加值的白銀製品(主要是銀粉及銀漿料)幾乎完全依賴進 口。國內企業每年一方面將大量寶貴的低附加值白銀原料(主要是未鍛造銀錠)大量出口,另一方面花大量外匯進口電子行業所需的銀粉、銀漿料等高科技產品,整 個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從白銀產業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行業集中度不高行業集中度不高行業集中度不高行業集中度不高,生產規模小,生產規模小生產規模小生產規模小,經過多年的發展 ,我國白銀生產從國有企業伴生副產、原生白銀,發展為國有、民營、外資企業副產、原生、再生並存的局面,2005 年我國白銀年產量超過100噸的企業有22家,2007年估計超過30家。2007年產量前15位的白銀冶煉企業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 52.5%,而 2001 年該數字為 75.8%。15 家企業中有 家為民營企業。白銀行業集中度近年來出現明顯下降,競爭日趨激烈。目前,中國白銀的採選冶整體規模與國外相比,中小規模的企業佔多數。2007 年納入全國有色行業規模以上銀礦採選企業有23家,納入統計的規模銀冶煉企業有79家,2007年全年白銀行業(銀礦採選+銀冶煉)總計實現銷售收入170.62億元;比2006年同期同比增長22.3%,總銷售收入佔全國同期規模有色總銷售收入的0.9%; 總計實現利潤總額9.11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7.81%,佔全國同期規模有色企業總利潤的0.62%。中國民營企業從事白銀回收的企業越來越多,當前中國白銀產量的1/3左右來自民營企業。
 
      據2006年的統計資料,全國共有銀礦山80家,其中大型5家, 中型3家,小型以下72家,從業人數1.18萬人。目前,國內骨幹鉛鋅銅產銀企業有30家左右,這些企業年產白銀超過5000噸,這些年白銀生產又進一步 分散的趨勢。09後進口礦石的白銀品位因銀價格上漲而降低,這導致2010年多個企業白銀產量下降,預期未來這個情況會加劇。
 
      鼓風還原鉛工藝由於技術壁壘低,地方與民企上了一批8-10萬噸產能的,這之後導致鉛企業惡性競爭,更依賴副產金屬的利潤。

重新认识银

白銀2010年的工業需求增長20%也,日本地震後,白銀作為高新能源設備必需的原材料,其需求量將會大幅度的激增,從而推動白銀價格的暴漲。
 
      
 
      墨西哥Fresnillo銀業公司公佈的報告顯示,2009年該公司礦產白銀產量達到3790萬盎司(約合1179噸)2006 年,世界排行首5 位的白銀產出國的產量佔全球產量的60%。
 
      2月11日,路透社的一篇文章披露,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白銀庫存已降到4年來低點,4年降幅高達30%
 
      2011-03-26徐兆玲:此外,本報諮詢了世界白銀協會常務董事Michael DiRienzo,他提供的2010年世界白銀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世界白銀活動地面庫存(Mobilization of Above-Ground Stocks)不到200百萬盎司(即不足6220噸),但該數據只包括政府與私營部門的庫存量,其中私營部門佔絕大多數,該數據在2000年約為330百萬盎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8

關於連鎖的幾點認識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17dur.html

     曾經在04年研究過鐵龍物流,那時大概只有5元左右,現在復權差不多已經漲了10倍。曾經在05年研究過蘇寧電器,那時的蘇寧還只有30元,後來復權1000多元。

    蘇寧的成功在於張近東先生在正確的時間只埋頭做對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中國住房大躍進時代搞好關係做好電器連鎖銷售,不搞地產、製造、玩資本遊戲,因此,老大國美輸得很慘。鐵龍的成功在於壟斷,除了我,沒有人能進來。因此,這兩家10倍公司目前兩市很難找到。

    幾年來,看過大盤的起起落落,看過蘇寧、國美、武百昌盛如日中天,但也見證過大商、濟百、秋林逐漸日暮西山、闇然失色。

    在當前滬深二級市場中,連鎖企業眾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態及特點。

    一是電器連鎖類,典型如蘇寧、國美:05年蘇寧10送10時,中金大佬認為蘇寧、國美這種業態模式會崩潰,極力推薦大商。事實證明,即使國美老大進了監 獄,國美一樣可以在電器市場上呼風喚雨,更不用說蘇寧。我認為張近東董事長應該是本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並不是因為他賺了很多錢,賺錢多的有的是,中 石油中石化之流不過是挾持政府賺納稅人的錢罷了,靠政府賺了大錢那是應該的,否則是瀆職。張董的偉大在於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龐大的商業連鎖帝國,提供了無 數個就業崗位,成為連鎖商業成功的典範。

    至於國美從輝煌無比走向慘烈無限,大家一定也會和我一樣感嘆不已,國美的失敗可以說是黃光裕家族在中國這種特殊的政治環境下的失敗,如果一切都是透明操作,國美電器一樣可以獲得成功,不至於下場如此悲慘。

    這個行業中還有一個小兄弟叫宏圖三胞。小兄弟08年登陸資本市場,被眾多基金熱捧,股價一口氣從10多元漲到30多元。但是,這個行業的硬傷也非常明顯。這是本人08年從北京出差回來寫的一段話,當初的的感覺如今仍然依舊。

   

宏圖的未來(五)---北京宏三的感覺

    

上週四去了趟北京,先瞻仰了清華大學校園,學生一批又一批談笑走過,其中不少是娃娃大學生,感覺不服不行,這些人當中,隨便拎出一個,說不定就是天才。正如風景兄一樣,能在如此險惡股市中獨善其身,對之真是說不出的仰慕。

    

當然,到中關村宏三是必須要去的。因為宏三網上已經有三篇北京宏三進駐中關村的宣傳報導。下了車,發現中關村的規模比想像中要大得多。什麼海龍電子 城、中關村e世界等IT大賣場人來人往,銷售人員甚至會站在門口帶領顧客到樓上樓下,一片繁忙的景象。環顧四周,發現了國美,沒有發現蘇寧、宏三,問了個 保安,不知道宏三在哪兒。後來終於在郵政大樓附近找到了宏三,店內顧客比較少,服務人員比較多,店內廣播介紹宏三的聲音清晰明了,同海龍內人聲嘈雜相比有 明顯差異。個人感覺如下:

    

一、 店面選址:宏三與其它相比有明顯弱處。宏三店面入口僅在郵政大樓大門旁邊的一個很小的側門,給人毫不起眼,商品均佈置在二、三樓,此處人流同中關村IT賣 場附近相比,相差極大。個人認為,宏三在寧波的選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放在國購的三樓,如果不做大量的廣告,很多顧客是不會知道的。沒有人流哪有生意可 做。其實,宏三這種做法在江蘇地區應該問題不大,因為大多IT消費者對宏三有較多的瞭解,但在一個宏三剛進入的區域,人氣是相當重要的。當然,這也許是宏 三為節省成本所致。但是遺憾的是,公司在廣告宣傳上,同其它家電大賣場相比有較大差距。

    

二、 生存活力:海龍、中關村e世界的存在個人認為是中國的悲哀。這裡面有上千家鋪面,所到之處,全是尼康、佳能還有各式各樣的手機,但是,水貨、行貨魚目混 雜,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話:簡直是一堆垃圾,堂堂中華大國,公然在天子眼前厚顏無恥的賣世界IT名牌產品水貨、假貨,如果說,宏三因為這個原因而退出中關 村,退出中國的IT零售領域,我認為大家也不要生氣,想想在戰火紛飛的伊拉克,生命是如此脆弱,何況我們今日僅僅是損失幾塊大洋而已。但我想,中國總會在 世界批評中進步,所以,除非宏三採取合適戰略,否則在中關村的生存能力讓人擔憂。

    看到這裡,大家想必也猜到了我所說的硬傷在哪裡。「堂堂中華大國,公然在天子下面厚顏無恥的賣世界IT名牌產品水貨、假貨,如果說,宏三因為這個原因而退 出中關村,退出中國的IT零售領域,我認為大家也不要生氣,想想在戰火紛飛的伊拉克,生命是如此脆弱,何況我們今日僅僅是損失幾塊大洋呢。」在蘇寧和國美 日益強大的同時,小兄弟仍在風雨飄搖中緩行,陪伴他的還有成群結隊的殭屍。

    二是百貨連鎖類,典型的是大商股份、廣百、天虹商場,行業致命的弱點是開店成本較高,需要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秀的管理團隊,當地人優秀的口碑。但在中國, 找到一個優秀人才容易,要找到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談何容易,這也正是廣州友誼、杭州解百在擴張道路上猶豫不前的原因,因為一旦選錯位置或管理不善,必將導 致巨額虧損,典型的如ST秋林、ST成百、ST蘭百、ST濟百等等滿地都是,想當年都是地方名牌。曾被中金極力推薦的大商,作為中國最大的百貨連鎖,09 年居然報出巨虧,不能說是悲哀。

    三是超市連鎖類,這也是中國企業做得比較成功的一種商業連鎖,可惜在這個行業,國內企業意識明顯落後於外企,像沃爾瑪、歐尚、家樂富這種超大型超市在中國 賺錢賺得讓人眼紅。但是國內超市企業在發展初期明顯忽視了大型超市的潛力,因此起步較晚,競爭上明顯處於劣勢,倒是在一些中小超市在連鎖中殺出一條血路, 典型的像武漢中百、聯華快客、三江等,可惜由於中小超市銷售額、利潤有限,競爭已趨於白熱化等原因,行業想爆發增長已經不太可能。

    四是醫療連鎖類。比如愛爾眼科:其實我最不看好應該是他了。在一個沒有誠信的社會裡,誰願意將自己的眼睛交給一傢俬營醫療機構,技術保障、醫療事故處理、醫護人員管理都是大問題,萬一將眼睛整個一大一小、忽明忽暗,誰會幫我理論啊?所以,引用一名話就是「 近日,愛爾眼科暴露的一系列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公司治理混亂,內控形同虛設,財務信息漏洞百出……」。這種公司,出醫療事故是遲早的事,居然在二級市場是還大炒特炒一番,只能說,中國股市真是一個偉大的市場,每天都會發生奇怪的事情。

    相比之下,杭州的通策醫療在生存環境上較愛爾眼科好多了,但看看通策醫療近幾年擴張的艱難,可想該行業並不是把錢砸進去就可以了。

    五是黃金珠寶類。典型的如潮宏碁、老鳳祥等,還有將來的明牌珠寶、頤和黃金。珠寶消費是繼住房、汽車之後的第三大消費熱點。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崛起,行業 銷售規模增長將十分迅速。但是,行業最大的缺點在於:企業品牌建立差強人意。優點在於,行業成長空間大,目前集中度仍然較低。

    六是手機連鎖類,13億人,這是一個超級市場,而且新版手機永遠是眾人追逐的熱點。手機零售本來可以做成一個超級連鎖業態,但是該行業目前魚龍混雜,繁榮 卻不昌盛,在發展道路上碰到了不少問題。一是分銷代理,給行業發展造成較大的傷害,像愛施德、天音控股,大部分利潤還是分銷,做連鎖由於風險大,利潤增長 慢,開連鎖興趣大打折扣,二是水貨、山寨貨陰魂不散,滿大街都是,簡直可以用中國特色形容了。行業內有一家河北上市公司,恆信移動,既做增值服務又做手機 銷售,可惜規模有限,而且企業興趣也不在連鎖,募集資金也沒打算開連鎖店,因為那是苦差事。

    七是家紡連鎖類。典型如羅萊、富安娜、夢潔類。最理想的家紡業態應該是類似於家紡大超市。裡面有夢潔、有富安娜、也有蘿萊等等,有2000元以上的豪華七 件套,也應該有100-200百元的大眾棉被,當然,不能有黑心棉水貨冒牌貨雜貨等下三亂貨色。可惜到目前為止,除了農貿市場有這種業態外,還有的只是百 貨公司那點小攤位。各大家紡企業還各自為政,守護屬於自己品牌的那塊半畝三分地。只要棉價上漲,業績大多差強人意,根本沒有明白蘇寧為何從小苗長成大樹的 道理。

    如果哪一天,家紡連鎖店裡出現了羅來、富安娜、水星等等品牌,有價格上至幾千元的高檔貨,也有下至幾十元的促銷產品,那麼我敢肯定的說,中國第二個蘇寧出現了。

當然,像銀行就是典型的超級連鎖了。

    總結以上,一個值得投資的連鎖企業類上市公司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一、  股本要小,小股本才有擴張潛力。蘇寧上市時總股本9316萬股,今天已經是699621萬股,股本擴張75倍。

    二、市盈率要合理,否則如果碰到大盤系統風險,也會照跌不誤,但在大盤迴升過程中,其回升也快。05年10月18日,蘇寧最低市盈曾跌至20倍左右。

    三、業績要持續增長,蘇寧上市頭幾年,基本都是100%的年增長率。

    四、面對市場要大,最好是國內消費市場。

    五、最好是服務行業。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不存在政策、進出口市場以及匯率等風險。

    六、銷售技術要求相對較低,不存在技術、管理人員流失風險。

    

七、行業品牌有一定集中度,產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

 

   

八、穩打穩雜地做實業精神。不同連鎖企業在企業文化、經營管理手段方面差異較大,整合存在較多困難,併購看似是朵很美的玫瑰,但是往往會刺傷自己,因此必須慎之又慎。國美和永樂是典型的代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6

全面認識銀行業 蔡重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qj1.html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消費信貸、銀行卡業務、網絡銀行及個人理財業務為代表的零售銀行在國內迅速崛起。各種探討零售銀行發展的文章也頻頻見諸報端,可 以說,零售銀行的發展已經不僅僅是商業銀行關注的焦點,由於它服務於大眾,而為社會所矚目。那麼如何理解零售銀行的真正內涵,如何認識零售銀行的發展方 向,又如何發展零售銀行的具體業務,我想以漫談的形式,與讀者一同探討。因為是漫談,所以,我不就商業銀行談商業銀行,也不就零售銀行談零售銀行,更不拘 泥於零售銀行的某項具體業務。看一個東西,研究一個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跳出來看,跳出來研究,這樣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因此,今天我從銀行或者說金融的產業鏈來談商業銀行,從商業銀行來談零售銀行,再從整個商業銀行的發展來談零售銀行的發展。

  

   

第一個問題:從銀行業或金融的產業鏈來看商業銀行

  關於銀行的起源,我們聽過不同的版本,其實主要是兩個版本,一個是金匠版本,另一個是匯兌商版本。金匠 版本認為,銀行的出現是從儲蓄功能開始的。由於金匠在打製金品的過程中,儲存有金子,因而具有較好的保衛措施,一些有金子的人為了儲存安全,將金子存放在 金匠鋪,同時交付一定額度的保管費。時間久了,金匠發現,存在他那裡的金子有一部分是常量,也就是早年黃達教授書中寫到的「公共汽車常量」理論,於是金匠 把這部分「不動用」的金子借貸出去,以獲得利息收入。這樣說來,早期的銀行就起源於金鋪,早期的銀行家就起源於金匠。這種假說很有道理,但從未有過歷史考 證,最起碼是我們還沒見到。而另一種匯兌商的說法,聽起來不像金匠起源說的那麼合理,但它是有據可查的。一個是美國Peter S.ROSE寫的《商業銀行管理》,另一個就是我們中國山西的票號。票號是中國銀行業的鼻祖,也是中國最早的銀行家(如果可以這樣算的話)。在上世紀初, 山西票號由於各省的獨立,而導致匯路中斷,陷入危機,票號公會集體上北京請願,那時正值交通銀行成立和發展之際,於是請願的人就被政府強行留下來了,這也 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現代銀行家群體。從匯兌發展其實就是從貿易發展,而山西正是處在江南與北方的貿易中間。我想,不論銀行的起源是什麼,都很少有人能夠想 到,銀行會發展成今天這樣巨大、這樣有影響力、這樣精巧、又這麼充滿風險的產業。我們說銀行業或者說金融業是個產業,那麼它的產業鏈是什麼樣子呢?商業銀 行在這個產業鏈中又處於什麼位置呢?展開這個產業鏈的最好方法就是從銀行的業務入手,從歷史的發展入手。

  如果說金匠起源論是基於銀行的儲存功能,而匯兌論是基於銀行的匯兌功能,那麼不管怎樣講,存、貸、匯都是銀行的基本業務。當然,這是商業銀行的基本業務,但不是所有銀行的基本業務。我們把銀行的業務展開來看,主要有三大塊:負債業務、資產業務、中間業務。我之所以把負債業務放在最先,資產業務放在其次,是因為對於銀行來說,沒有資金的來源,就沒有資金的運用。當然,現代銀行已經開始提倡以中間業務為核心的新型業務結構,但我始終認為傳統的存貸業務才是銀行發展的基礎,任何新興業務都是在此之上的延伸和創新。

  負債業務的主體是存款,其中有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通知存款,與貨幣市場相聯的存款等等;資 產業務的主體是貸款,其中包括小額貸款、房屋抵押按揭貸款、中長期貸款、項目融資、公司重組貸款、銀團貸款等;中間業務的範圍更廣,它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非 資產負債業務,不僅包括現有的國際業務、資金業務、擔保業務、匯兌和結算業務,還包括許多在傳統業務基礎上「包裝」出來的新業務。現在我們回過頭看看,正 是在商業銀行這些傳統業務的基礎上,其它的金融機構才得以發展,才逐步形成金融產業鏈。

  舉例來看,從存款發展出儲蓄銀行(Saving Bank),發展到極致的是郵政儲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儲蓄,它的資金都存放在中央銀行。還有歐洲人搞的住房儲蓄銀行。這種銀行要求每一個要買房貸款的 人,先在銀行存一筆錢,並且是按月存,當你存到一定數額、一定時間,銀行就貸給你買房所需的款項。這種住房儲蓄銀行的基本做法也叫「排隊原則」。其中體現 著一個歐洲老的「社會主義思想」——通過互助和排隊解決住房貸款問題。住房儲蓄銀行的最主要特徵是儲蓄,這裡的貸款已經不再具有原有的意義,而是自己用自 己的錢買房子,所以被有些人描上了「空想社會主義」的色彩。

  就貸款而言,在小額貸款基礎上發展出了許多以小客戶為主要貸款對象的銀行。比如說,德國的 VOLKSBANK,美國的中小信貸協會。還有一個非常成熟的業務,房屋抵押貸款,或叫按揭貸款,在此基礎上又有了專門的抵押貸款銀行,這些銀行的職員在 地產領域相當專業,他們中許多就是地產經紀人。比如,在香港,有一些專門做抵押的財務公司,它基本不看你的收入來源,只看你的物業和地產,其資金主要來源 於資產打包後抵給銀行的收入。在這種業務基礎上再發展,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資產證券化」,它要解決的問題是資產的「輕型化」,也就是化長期資產為現金,從 而提高資產的流動性。

  再看看商業銀行的中長期貸款和項目融資。在這項業務的基礎上,以中長期貸款為主的銀行產生了,最典型的 就是歐洲復興銀行,它是為二戰後重建而成立的,主要進行被破壞了的基礎設施重建工作,其資金來源主要靠發行中長期債券。我們的國家開發銀行就是以歐洲復興 銀行為藍本的,但是,辦著,辦著就變了味道,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法律約束,這點我們看看《歐洲復興銀行法》就可以明白。還有一個搞中長期貸款起家的大金融 機構,美國的GE-CAPITAL,這是一個以提供租賃、大型設備貸款,中長期貸款為主的企業財務公司,可不要小看它,它在市場上發的債,是最高等級的, 它也是我們中國許多做金融的人,特別是一些大企業想辦金融的一個夢。

  再說到企業的重組貸款,重組貸款中可能會發債,有過橋貸款,也可能會有銀團貸款,也叫 Syndication Loan。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了投資銀行,它是商業銀行的公司銀行業務的發展和專業化,即使在今天,許多投資銀行的業務仍然離不開商業銀行。例如,過橋貸 款,這是一個企業在資本市場上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常常發生的一筆業務。比如說,前年香港一位高調的上海地產商的那筆貸款,事情剛開始,那筆過橋貸款給炒得沸 沸揚揚,認為某銀行家與這位地產商在這筆過橋貸款中有不正當的交易,香港的鳳凰衛視還專門請了幾個香港的業內人士來座談,我詳細看了,打電話給鳳凰衛視的 人,講,你們搞錯了,就這筆貸款看,做的非常好,只要法律文件做的好是不會有風險的。為什麼呢?銀行貸給這位地產商幾十億去收購一家有更多現金的上市公 司,你說有風險嗎?這就是過橋貸款。公司收購了,貸款也就可以還了。這是一個典型的投資銀行業務,但是它離不開商業銀行。另外,金融的諮詢、顧問、分析等 業務也都是在公司銀行業務基礎上專門劃分的,給公司授信,哪能不瞭解公司的各種情況呢,在這基礎上就會出現派生產品,這就是顧問和諮詢業務的雛形,也是投 資銀行的主要業務。

  除此以外,在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的基礎上,出現了以從事國際貿易融資為主的銀行,典型的就是進出口銀行; 還有以外匯交易為主要業務的銀行;也有在銀行擔保業務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擔保公司。其實,銀行的擔保業務是與負債和資產業務相聯的,比如說,一筆擔保的前提 可能是你有一筆相對應的存款在我銀行,也可能是,擔保是我銀行要發的一筆貸款。還有銀行的結算業務,這個結算包括國內與國際,英國的四大清算銀行,就是在 這個功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央銀行也不例外,它也是從商業銀行發展而來的。像中國工商銀行這樣大的銀行稍微改造和發展一步就可以 是中央銀行了,英格蘭銀行就是如此。1833年,國會通過法案,規定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是法償貨幣,於是英格蘭銀行就成了中央銀行。但是,要成為結算 中心就不那麼容易了,要有一定的規模和網絡,工商銀行夠了,但你看香港,是三家銀行發行貨幣,但結算中心可就變了,英鎊在匯豐,港幣也在匯豐,但人民幣的 結算在中銀。至於說到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和貨幣政策,這都是貨幣發行和結算中心的派生物。所以說,中央銀行也是從商業銀行發展而來,而對於大的商業銀行來 說,它與中央銀行僅有一步之遙。

  以上我們是從金融產業鏈的角度,探討了銀行業務的發展和演變,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

  1、商業銀行是金融產業中最原始、最傳統、最基本的形態,是銀行產業鏈的鼻祖,是金融產業鏈的核心。

  2、金融產業中的一切非商業銀行機構都是商業銀行一項或某幾項功能或業務的延伸和專業化。

  3、商業銀行的業務,理論上講可以覆蓋整個金融產業,但是,沒有其他任何一家非商業銀行機構可以覆蓋商業銀行。原因就在於商業銀行有著一個最根本的小武器——支票賬戶,它是商業銀行獨享的權力。

  

   

第二個問題:從商業銀行或商業銀行的客戶細分來看零售銀行

  世界上的商業銀行,不論大小,不論體制,就業務來分,就四大塊:零售銀行業務(Retail Banking)、公司銀行業務(Corporate Banking)、資金部(海外多叫司庫部)(Treasury)和後台支持(BackOffice)。零售銀行和公司銀行大家都很熟悉了,後面我還會具 體說。國外的銀行都有一個Treasury,它既類似於國內銀行的資金部,又有一些不同之處。我的理解是,Treasury有兩個功能,第一是保證銀行的 流動性,也就是我們說的頭寸管理。銀行的資金有出有進,每天都會有盈餘或短缺,這就需要Treasury來平衡,它依靠的是一個成熟的資金市場。第二個就 是在滿足銀行流動性的同時,爭取盈利。這就要求Treasury同時運用國內外的資金市場、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進行買賣運作,以達到既保證銀行頭寸平衡, 又獲得盈利的目的。還有我們經常提到的衍生品(Derivative)也主要是在這個部門。什麼是Derivative呢?講一個原始的形態,大家就明白 了。比如說,德意志銀行是德國的老大,在德國市場上得到馬克資金的成本是3.5%,而花旗銀行在德國市場上的資金成本是3.55%;反過來,花旗銀行在紐 約美金市場上的籌資成本要低於德意志銀行,這就存在著兩家銀行利率的互換。這就是Derivative的原始形態。有人說,這是國外的大銀行,我們還到不 了這個程度,其實不然,只要中國的資本賬戶徹底開放,銀行馬上就會進入到國際市場,享受全球的繁榮。BackOffice,就是我們說的支持部門或者保證 部門,像電腦部、法律部、行政部、辦公室,還有我們國際部中相當一部分技術性的工作,比如說,開立信用證。通常人們說的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營運總裁也就是這個部門的領導。

  現在回過頭來看零售銀行和公司銀行業務。在第一部分,我們看商業銀行是從銀行的業務來講;現在談零售銀 行,我們要從銀行的客戶劃分來展開。為什麼選取這樣的角度呢?因為如果你研究商業銀行,就會發現,銀行的組織架構和業務劃分是以客戶為導向的,也就是現在 流行的Demand-oriented或Market-oriented。

  首先看Massive業務,就是大眾業務,這裡有存款、信用卡、轉賬、代收代付等等......

  然後是Middle Level客戶。中層客戶的需求在涵蓋大眾客戶需求之外是有一些特點的,例如,買房-按揭業務,小額貸款-裝修、旅遊,投資-股票、債券、基金、保險,在中國這是一個不斷壯大的群體。

  接著是TOP LEVEL客戶。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這部分客戶不大起眼,進入本世紀來,高端客戶日益增加,很多大銀行紛紛為這部分客戶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原因就在於 這部分客戶,除了有大眾和中層客戶的需求之外,又有了新的需求重點,那就是稅務策劃、遺產安排和財富的保值、增值。可以說,對這部分客戶的市場開發和爭奪 已經成了世界大銀行的重要工作。原因很簡單,隨著20世紀經濟的持續繁榮和發展,這部分客戶群體不斷壯大,為這部分人的服務的所得是銀行利潤中增長最快的 一部分,對這部分客戶的服務已經超出了原有的零售銀行概念,它更多地體現著一家銀行的全部智慧,一家銀行的全部資源和一家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是專業人士(Professional)客戶群。包括律師、會計師、獨立開業的醫生、獵頭公司、諮詢公司等。這部分專業人士在現代社會日益展露頭腳,成為一種新興的職業團體。

  以上這四部分客戶,我們可以把他們歸為零售銀行的服務對象,接下來再看看公司銀行都有哪些業務。

  首先是對小企業的貸款。在西方,則視為對無限責任公司的貸款。接著是對中型企業的業務。在香港,銀行通常把提供這種服務的部門劃分為Trading Department,花旗銀行的亞洲總部也從公司銀行部門中分出一個部門,專門開發對這部分企業的業務。最後就是對大企業的公司業務。由於在對大企業的業務中,存在公司的重組兼併和銀團貸款,所以,有的銀行把對大企業的日常業務作為Corporate banking,把重組等業務單獨分出來。

  就業務劃分來講,銀行業務鏈的發展就像生物細胞的演變,由單細胞到雙細胞再到多細胞,不斷繁衍和進化,其中還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突變,而在銀行業務的發展過程中,這種突變就集中表現在對Middle Level和Top Level客戶的服務上,這也是整個銀行發展中最具潛力的業務。如何開發和培養這部分業務,靠的不僅僅是零售銀行部門,還需要銀行所有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包括日臻完善的公司銀行部門、資金部門和強有力的後台支持。這也就是我要談的最後一個問題——如何發展我們的零售銀行。

 

  

   

第三個問題:從商業銀行的發展看零售銀行的發展

  從1694年英格蘭銀行誕生至今,現代商業銀行已經走過了300多年的發展道路。從1897年我國第一 家由國人創辦的中國通商銀行建立開始,商業銀行在我國也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了。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進程中,商業銀行功能在不斷地轉變,商業銀行業務在 不斷地擴展,商業銀行客戶也在不斷地更新。最初的商業銀行只是充當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為個人和工商業的資金融通和支付結算提供便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 會的進步,商業銀行逐步從最初的「零售便利店」走向了功能齊全的「金融百貨公司」,商業銀行服務的對象也從最早的工商業擴大到了不同階層的人群和不同性質 的機構。可以說,作為一種特殊的盈利企業,現代商業銀行不僅承擔了社會對金融的大部分需求,而且承載了人們對未來的許多夢想。

  商業銀行在產生之時就對個人和小企業提供基本的存、貸、匯服務,但當時並沒有零售銀行這一說,零售銀行 是近幾年隨著個人業務的升級才出現的一個新概念。零售,在辭典裡,是相對於批發而言的一種營銷方式;在銀行裡,它卻意味著針對個人和中小企業提供以消費信 貸、銀行卡業務、網絡銀行及個人理財業務為代表的金融產品。為什麼零售業務會越來越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零售銀行的魅力究竟緣自何處?原因很簡單,商業銀 行要千方百計地贏得有潛質,有發展的客戶群體,而中級客戶、高端客戶和專業人士正是市場上的新亮點。他們的需求是在大眾業務基礎上額外增加的需求,他們的 需求是不斷更新換代的需求,今天是高端客戶的業務,明天就可能成為中端客戶的所愛,今天向中端客戶提供的業務,明天可能就成為大眾業務。這部分客戶給銀行 帶來的利潤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對於零售銀行來說,將大眾客戶細分為中高端客戶,再提供不同的服務是零售銀行的發展方向。

  理論界的討論總是離不開實務界的動態,如何發展中國的零售銀行,我看到很多學者見仁見智,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當然,實務界也在不斷地探索。零售銀行應該向何處走?我認為有三個方面值得關注:

  首先,零售銀行的發展要有觀念上的突破。要改變零售業務只是屬於零售銀行部門的舊觀念,樹立零售業務屬 於全銀行的新觀念。舉個例子來說,前幾天,我碰見一個在國外大銀行工作的同事,他在北京做市場,專門「尋找」有100萬美金以上的客戶,把這些客戶的資產 放到國外註冊的某一個公司,然後製定投資方案,進行多幣種和長短期運用,使得資產組合多元化,從而滿足這些客戶的不同需求。可以說,如何安排和運作這些資 產,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是需要銀行的其他部門,比如資金部、公司銀行部、電腦部、法律部的協調與配合。所以我反覆講,搞好零售銀行是全行的智慧,是全行 的管理水平,是全行的人才,是銀行在全球的資源的體現。

  然後就是我反覆強調的,零售銀行是超級市場的「貨架管理"。所以作這樣的比喻,是因為從銀行的實踐中得 到啟發。在過去,銀行「貨架」上擺的產品都是,或者說基本上是由零售銀行部門生產的,比如零存整取、代收代付、轉賬結算等業務。隨著客戶需求的細分和多樣 化,零售銀行管理的「貨架」上的產品有的是零售部門生產的,有的是銀行其他部門生產的,有的是幾個部門生產的合成產品,有的甚至是從外面採購來的產品,比 如說銀行代賣的保單、基金等,而零售銀行就是這個「貨架」的管家,它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管理這個商品貨架的職責。

  接著就是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問題。零售銀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零售銀行需要的是一批通曉金融、投資、財 務、法律、計算機等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是銀行各個部門都需要的人才。現在特別是需要一批優秀的金融理財師。目前,我國的零售銀行業中的理財業還處在「缺醫 少藥」的局面,而且「缺醫」更甚於「少藥」,如何盡快培養出合格的金融理財師就成為商業銀行乃至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

  國際CFP組織是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廣泛認可的專業化理財認證機構,這個組織起源於美國,成立至今已有 20多年,但「井噴式」的發展是集中在這五年,尤其在亞太地區發展得更快。去年台灣首次舉辦CFP資格認證,就有8000多人參加培訓,1500多人參加 考試。我們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舉辦的幾期培訓班也是門庭若市,不僅各家銀行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參與度,來自各行的學員也表現了很強的學習積極性。當然, 金融理財是一門具有量化規律的技術學科,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要建立和制定金融理財師體制和標準,特別是職業道德準則,這是社會和公眾對金融界提出的崇高要 求。

  以上我以漫談的形式,從不同視角探討了零售銀行的發展。總而言之,零售銀行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土壤、需要陽光、需要雨水。這些我們都有,或即將就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4

認識「市場先生」 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s4c.html

馬克·泰爾  

 

    本傑明·格雷厄姆和沃倫·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均以對市場本質的看法為基礎。格雷厄姆還給投資市場起了「市場先生」這麼一個人格化的名字。

    在寫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股者的一封信中,沃倫·巴菲特是這樣描寫「市場先生」的:

    本傑明·格雷厄姆,我的朋友和老師,很久以前就提出了對待市場波動的正確態度,我相信這種態度是最容易帶來投資成功的。他說,你應該把市場價格想像成一個 名叫「市場先生」的非常隨和的傢伙報出來的價格,他與你是一傢俬人企業的合夥人。「市場先生」每天都會出現,提出一個價格,在這個價格上,他要麼會把你的 股份買去,要麼會把他的股份賣給你。

    儘管你們倆所擁有的那家企業可能會有一些穩定的經濟特徵,但「市場先生」的報價卻絕不穩定。很遺憾,這是因為這個傢伙有一些無藥可救的精神問題。有 時候,他欣快症發作,只看到影響企業的積極因素。在這種情緒下,他會報出很高的買價,因為他擔心你會把他的股份買走,奪取他的巨大收益。而在他沮喪的時 候,他眼中除了企業和整個世界所碰到的麻煩以外什麼也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提出來的價格非常低,因為他很害怕你把你的股份甩給他。

    「市場先生」還有另外一個可愛的特徵:他不在乎遭人白眼。如果他今天的報價沒有引起你的興趣,他明天還會帶著一個新價格回來。交易與否全在你的選擇。所以說,他的情緒越低落,對你就越有利。

    但是,就像是舞會中的灰姑娘一樣,你必須留心仙女的警告或任何將會變成南瓜和老鼠的東西:「市場先生」是來侍候你的,不是來指導你的。對你有用的是他的錢 包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他某一天帶著特別愚蠢的情緒出現,你可以自由選擇是給他白眼還是利用他,但如果你被他的情緒影響了,那將是災難性的。事實上,如果 你不敢確定你理解和評價企業的能力比「市場先生」強得多,你就不配玩這個遊戲。就像玩牌的人所說:「如果你玩了30分鐘還不知道誰是傻瓜,那你就是傻 瓜。」

    這種「格雷厄姆–巴菲特」市場觀,以幾條有關投資市場本質和對待市場的態度的理念為基礎。如果投資者想獲得成功,他們必須接受這些理念。

第一條理念就是市場總是(或經常是)錯的。

第二條,這種市場觀中蘊含著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資利潤策略。如果「市場先生」是個喜怒無常的精神病患者,他總會時不時地報出低得離譜的股價,或願意在價格高得荒謬的時候購買同樣一隻股票。

但你不可能預見到「市場先生」的精神病什麼時候發作,也不可能提前知道他會沮喪或高興到什麼程度。

換句話說,你不可能預見到股市價格的未來變化趨勢。因此預測不是「格雷厄姆–巴菲特式」投資策略的一部分。

第三條,就像巴菲特所說,「『市場先生』是來侍候你的,不是來指導你的……如果你被他的情緒影響了,那將是災難性的。」

    如果說從「市場先生」或已被他影響的其他任何人那裡尋求建議是一種錯誤,如果說避免被「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左右是必須的,那麼你做出投資決策的依據是什麼呢?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答案是,使用他們自己獨立得出的價值標準去評價一隻股票到底是便宜了還是貴了。

    在根據自己的判斷評估股票價值的情況下,他們對「市場先生」的躁狂抑鬱症基本上無動於衷。他們給了他白眼。他們只注意「市場先生」的報價:如果價格與他們自己的獨立價值判斷相符,他們就會行動;如果不相符,他們會安心等待「市場先生」改變想法,因為他們確信這是早晚的事。

    巴菲特和格雷厄姆都把市場波動視為前提條件。他們沒有有關市場為什麼波動的詳細理論—他們的投資方法也不需要這樣的理論。他們的投資哲學以價值判斷和理想投資的特徵為核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15

對股價12種最愚蠢(最危險)的認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t32.html

彼得林奇

 

1、股價已經下跌這麼多了,不可能再跌了。
 
   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我敢打賭,在寶麗來公司股票從最高的143。5美元一路下跌的過程中,當股價下跌了1/3時,那些一直持有這只股票的投資者 一定在不斷地重複著這句話:「股價已經下跌這麼多了,不可能再跌了。」寶麗來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也是一隻著名的藍籌股,當寶麗來公司的銷售和盈利都大 幅度下滑時(我們前面對這種情況已經進行討論),許多投資者根本沒有注意到股價實際上已經嚴重高估了,相反他們不停地用一些自欺欺人的說法來安慰自己: 「股價已經下跌這麼多了,不可能再跌了,」或者「好公司的股票總是會漲回來了」「在股市投資上必須要有耐心」以及「由於恐慌而賣出一隻好股票是愚蠢的」
 
   寶麗來股價下跌到100美元,接著又下跌到90美元,然後又下聽到80美元,在這段時間裡,毫無疑問,無論是在家裡的業餘投資者,還是在銀行投資組合管理 部門裡的專業投資者,都會一次又一次地聽到這些說法。當寶麗來股價跌破75美元時,堅信「不可能再跌了」的投資者人數肯定增長到一幫人。在寶麗來的股價下 跌到50美元時,你會聽到每一個持有寶麗來股票的投資者都在一再重複「不可能再跌了」。
在寶麗來股票一路下跌的過程中,那些根據「不可能再跌了」錯誤理論而買入股票的投資者肯定會為他們買入的決定而後悔不迭,因為事實與他們的預期完全相反, 寶麗來股價再跌,再跌,再跌,一直跌到比他們想像得低得多的價位。這只一度非常輝煌的大牛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每股143。5美元下跌到每股14。 123美元,此時才是真正「不可能再跌了」的價位。那些相信「不可能再跌了」錯誤理論的投資者,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太慘重了。
 
   根本沒有什麼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股價大概會下跌到什麼程度,我是在1971年得到這一教訓的。當時我在富達公司是一個迫切希望成功卻相當缺少經驗的分析師。 當時凱撒工業公司已從每股25美元下跌到每股13美元。當股價跌到每股11美元的時候,在我的推薦下,富達基金公司買入了500萬股,那是在美國證券所歷 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大宗交易之一,我非常自信地認為這只股票絕對不會跌破10美元。
 
   當凱撒公司股價下跌到8美元時,我趕緊打電話給我母親,讓她馬上買入這只股票,因為我認為這只股票絕對不可能跌破7。50美元,幸虧我母親沒有聽從我的建 議。1973年我非常震驚地看到凱撒公司股價從7美元跌到6美元又跌到4美元,在這一價位上才最終證明確實不可能再跌了。
 
   富達基金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購買了500萬股凱撒公司股票,當時是根據「不可能再跌了」這種投資理念認為每股11美元已經是相當不錯的買入價格了,其實後 來下跌到每股4美元時這只股票才真正是一隻質優價廉的好股票。由於我是推薦富達基金購買這只股票的分析師,所以我不得不一再用數據說服投資經理們凱撒公司 資產負債表非常穩固,事實上,當我們發現這家公司的流通股總數隻有2500萬股時,我們高興壞了,這意味著以每股4美元的股價計算公司總市值只有1億美 元,這筆錢當時足以購買4架波音747飛機了,但現今這筆錢只能買一架波音747飛機,而且沒有引擎。
 
   凱撒公司是一家擁有房地產、鋁材、鋼材、水泥、造船、混凝土料、玻璃纖維、工程管理、廣播電視以及吉普車業務的實力雄厚的公司,而股市竟然把這樣一家實力 雄厚的大公司的市值打壓到只相當於4架飛機的價值。公司的債務非常少,我們計算出即使把公司的資產完全清算拍賣之後每股至少也值40美元,如果是現在的 話,一定會有一家襲擊併購者對這家公司發動襲擊把它全部收購。
 
   不久之後凱撒公司的股價訊速反彈到每股30美元,但是在該股票下跌到每股4美元的最低點之前,就徹底治癒了我對股價下跌自以為是的想法,我再也不會信誓旦旦地聲稱「這只股票在這個價位不可能再往下跌了。」

 

2、抄底買入 你總能知道什麼時候一隻股票跌到底了
 
   抄底買入,就像把魚鉤放在水底釣大魚,是一種最流行的投資娛樂活動,但往往被釣的並不是魚而是漁夫。想要抄底買入一隻下跌的股票,就如同想要抓住一把下跌 的刀子。通常來說一個更穩妥的辦法是,等刀落到地上後,扎進地裡,晃來晃去了一陣後停止不動了,這時再抓起這把刀子也不遲。想要抓住一隻訊速下跌的股票抄 底買入,不但抄不到底,可能連你的老底兒都會輸個精光,因為你在錯以為是底部的價位買入,其實根本不是底部,離真正的底部還遠著呢,就像想抓住一把訊速下 墜的刀子,不但抓不住,反而會傷到手導致劇烈的疼痛,因為你抓錯了地方。
 
   如果你對困境反轉型股票感興趣的話,你應該找到一個更加充分的買入理由,而不是因為這只股票已經下跌這麼多了所以看起來可能會反彈。也許你買入的更好理由 應該是你發現公司的業務已經開始好轉,並且你在查看了資產負債表後發現公司帳上的每股淨現金為11美元,而股票交易價格為每股14美元。
 
   但是即使投資者已經研究得非常清楚,也難以在最低價抄底買入。通常股價在重新上漲之前都會振盪整理,一般來說這個振盪整理期會長達2~3年,有時候時間甚至會更長。

 

3、股價已經這麼高了,怎麼可能再漲呢
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是,如果所說的是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和斯巴魯公司的股票,那麼這種說法就大錯特錯了。從圖表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 股票是有史以來表現最出色的股票之一。前面我已經提到過,如果我們買的不是斯巴魯汽車,而是用這筆錢買斯巴魯公司的股票,那麼這筆小小的投資就會使我們現 在都成為百萬富翁了。
如果你在20世紀50年代買入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股票,當時股價是每股75美分,在1961年你可能根據「股價已經這麼高了,怎麼可能再漲呢」的理論, 禁不住入袋為安的誘惑以每股2。5美元的價格賣出,獲得了3。3倍的投資收益,但是你那時賣出以後,這只股票後來又上漲了7倍,對於20世紀50年代以每 股75美分買入的你來說,相當於錯過後來上漲23倍的投資收益。
任何一個投資者如果能夠一直持有菲利普。普里斯公司的股票,都會非常高興地看到這只股票從每股0。75美元的價格上漲到了每股124。5美元,也就是說原來1000美元的投資最後上漲到了166000美元,並且這還不包括在上漲過程中所獲得的23000美元的股息。
在斯巴魯公司已經上漲了20倍以後,如果當時我自找麻煩地問自己「這只股票怎麼可能再漲呢」,那麼我不就不可能此時還會去買入這只已經上漲了20倍的股 票。我查看了公司的基本面,發現斯巴魯的股價相對於其實際價值仍然十分便宜,於是就買入了這只股票,後來這只股票讓我獲得了7倍的投資回報。
關鍵是一隻股票能夠上漲多高並沒有什麼人為武斷的上限。如果一家公司的發展前景良好,投資收益會繼續增長,基本面也沒有什麼改變,僅僅因為「股價不可能再 漲」就放棄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實在是太糟糕了。那些建議客戶當投資上漲了1倍時就自動賣出股票的投資專家們應該為此感到恥辱和羞愧,因為如果投資者按照他 們的建議操作的話,永遠也沒有機會抓住一隻上漲10倍的大牛股。
像菲利普。莫里斯、shoney,s、麥當勞這些公司的股票已經一年又一年地不斷打破人們根據「股價不可能再不漲了」的理論設置的心理最高價位,一次又一次再創新高。
坦白地講,我也根本無法預測哪只股票能上漲10倍或者5倍,只要公司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就會堅決繼續持有這只股票,希望它最終能給我帶來令人高興 的意外驚喜。這種意外驚喜並不是公司本身經營的成功,而往往是公司股票帶來的高回報。我記得我當初購買stop&shon股票是因為這是一隻經營 保守謹慎且支付股息的公司股票,後來公司基本面不斷改善,我才認識到我手裡持有的原來是一隻快速增長型公司的大牛股。


 
  4、股價只有3美元。我能虧多少呢
 
   你聽到人們說這句話有多少次了?可能連自己也這樣說過。當然你偶然碰到一隻股價只有3美元的股票時,你就會想:「這總比買入那些50美元的高價股票安全得多。」
 
   我在投資管理這一行幹了20年,總算明白了這個道理:無論一隻股票股價是50美元還是1美元,當這只股票股價下跌到零時,對於你來說都是老本虧了個精光, 虧損都是100%。一位投資者以每股50美元買入後虧損掉了99%的投資,另一位投資者以每股3美元買入後虧損掉了83%的投資,買入低價股的有什麼理由 嘲笑買入高價的呢?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二者的虧損程度其實差別不大。
 
   關鍵在於,當股價下跌時,一隻表現糟糕的低價股和一隻表現糟糕的高價股同樣非常危險。如果你以1000美元進行投資,不論是購買股價為43美元的股票,還 是購買股價為3美元的股票,如果兩隻股票都下跌到0美元的話,你所虧損的總金額都是同樣的1000美元,不管你買入的是低價股不是高價股,選擇一隻錯誤的 股票可能下跌的最大幅度都是一樣的,最大虧損程度都是100%。
 
   但是我非常肯定,許多投資者還是會抵抗不住一隻股價僅僅只有3美元的低價股的誘惑想要撿便宜貨,這種投資者總是會對自己說:「股價僅僅只有3美元,我能虧多少呢?」
 
   很有趣的是,我注意到那些依靠股價下跌來投機獲利的空頭往往都是股價底部附近建立空頭寸。對於他們來說在每股8美元或6美元建倉,與在每股60美元時建倉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因為只要股價已經下跌到了零,在兩種價位上建倉他們所獲得的收益率都是同樣的100%。
 
   猜一猜空頭投機者在股價為8美元或6美元時把股票賣給了誰?肯定是那些對自己說著:「我能虧多少呢」想低價買入撿便宜貨的不幸投資者。


5、最終股價會漲回來的
 
   果真如此的話,西哥特人、皮克特人、成吉思汗的大軍最終都應該回來的。過去人們都說RCA公司股價最終會漲回來的,但65年過去了,它的股價仍然沒有漲回 來,儘管RCA還是一家世界聞名的非常成功的大公司。Johns-Manville也是一家聞名的大公司,它的股價最終也沒有漲回來,公司面臨一系列的石 棉損害訴訟案,東山再起的可能性遙遙無期。由於這家公司和Navistar公司一樣增發了數億新股,每股收益被大幅稀釋。
 
   如果我還能記起那些公司名字的話,也許我會列出包括規模更小的或者知名度更低的公司在內的一張永遠從證券市場消失的上市公司名單,可能你也投資過它們其中 的幾家公司,我可不願意想像我是唯一一個投資了這些公司的傻瓜。只要想一下有上千家已經宣佈破產的公司,還有那些雖有償債能力卻永遠無法重現以前繁榮的公 司以及那些被其他公司以遠遠低於歷史高位的股價低價整體收購的公司,你可能就會認識到「股價最終會漲回來的」這種觀念是多麼不可靠。
 
    保健組織、軟盤、雙面針織物、電子錶、移動房屋這些行業的股票至今都仍然沒有漲回來。


6、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
人們有一種心理傾向會這樣認為:既然事情已經變得這麼糟糕了,那麼將來不可能變得更糟糕了。在1981年,美國作業的石油鑽井有4520口,到1984年 就只有2200口了。在那個時候許多人開始購買石油服務業的股票,因為他們相信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年過去後還在作惡的鑽井減少到只有686口了, 到今天為止,也只有不到1000口鑽井在作業了。
那些購買貨車運輸服務業公司股票的投資者非常震驚地看到,運輸貨車總數從1979年95650輛的高峰下滑到1981年的44800的低谷,這是17年來 的最低點。那引起此時買入貨車運輸服務業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中,肯定沒有人能夠想到這個行業還會變得更糟糕,但是他們後來看到,1982年貨車總數下滑到了 17582輛,到了1983年更是下滑到5700輛,這個以前一度非常興旺的行業竟然遭受了下跌90%的重創。
在黎明之前總是最黑暗的,但是有時在最後變得一片漆黑之前也總是最黑暗的。


7、等股價反彈到10美元時我才會賣出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從來沒有一隻嚴重套牢的股票會如你所願地反彈到你設定的賣出心理價位。事實上,就在你說「等股票反彈到10美元我才會賣 出」的那一刻,就可能已經注定你將會面臨這樣的悲慘結局:這只股票在9。75美元以下的價位上上下下振盪幾年之後,然後直線下跌到4美元,最終一路大跌到 只有1美元的股票面值。整個痛苦的過程可能要持續十年之久,在此期間你得一直忍受這只你並不喜歡的股票一跌下跌對你的心理折磨,而所有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你 的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要等到這只股票反彈到10美元才賣出。
 
   每當我陷入這種心理誤區時,我都會提醒自己,除非我對這家公司有著足夠的信心,在股價下跌時願意追加買入更多的股票,否則我就應該立刻賣出這家公司的股票。
用國人的話:如果你股齡夠長,就知道,當你的交易做得很好時,情況是這樣:你做交易的方式與市場階段相符,市場所處階段又同你的交易方法相符。當你的交易 做得不好時,情況是這樣:市場是大爺,它變來變去,你已經跟不上趟啦,你已經快被玩成白痴,中彈後連是誰下的黑手都不知道。唯一擺脫這個尷尬局面的辦法, 就是逃出來在床上躺著不動。有些智障在被打得摸不清方向時,居然採用的是站在市場裡不動,一輪轟後,把他老人家的屍體拼好,都頗費周折。

8、我有什麼可擔心的,保守型股票不會波動太大
兩代保守型投資者都是伴隨著這樣一種觀點長大的:投資於公用事業股票肯定不會出錯的。買入這些根本不用操心的公用事業股票後,你只需要把股票鎖進保險箱, 然後等著公司派發股息就行了。但是由於核事故問題和投資收益率基數問題,突然間即使像聯合愛迪生公司這樣過去一直表現非常穩健的公用事業股票也損失掉了 80%的市值。但和原來突然下跌一樣,後來聯合愛迪生股票突然又反彈了,不但完全彌補了以前的市值損失,而且上漲得更高。
由於造價昂貴的核電站引發了經濟方面和監管方面的問題,以至於所謂表現穩定的能源板塊股票的股價波動性已經變得很大,股價走勢變化莫測,就像儲蓄協會和電 腦行業股票一樣。現在有許多公用事業股票的股價已經或者將會上漲10倍,或是下跌到只有原來股價的10%。在公用事業股票上,投資者可能大賺,也可能大 虧,這完全取決於你在選擇公用事業類股票時是不是很幸運,或者是不是很謹慎。
投資者如果沒有隨著公用事業股票波動性的改變而相應改變投資策略,還是一味堅持原來的投資策略,肯定會在財務上和心理上遭受雙重的嚴重打擊。那些所謂的謹 慎投資者投資印第安納公司服務公司和海灣公用事業公司或新罕布什爾州公共服務公司這些公用事業股票,其實和他們投資於一個毫無名氣的新設立的生物遺傳公司 是同樣非常危險的,實際上甚至投資於公用事業股票的風險更大,因為投資者還根本沒有意識到風險的存在。
公司的發展是動態的,公司的發展前景是變化的,根本沒有任何一隻你可以不管不問只需一直持有的股票。


9、等的時間太長了,不可能上漲了
投資者肯定碰到過這種情況:你一直等待一家公司股價上漲,但等了很久卻一直也沒有上漲,於是你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就放棄了這只股票,可是就在你賣出這只股票的第二天,你夢寐以求很久的上漲就發生了,我稱這種情況為「不賣不漲,一賣就漲」。
默克公司股票就是這樣考驗著每個投資者的耐心。從1972~1981年,這只股票的股價一動不動,儘管公司盈利平均每年穩步增長14%。後來發生了什麼 呢?在隨後的5年中這只股票股價上漲了4倍。誰知道有多少不幸的投資者因厭煩了長期等待,或者因為他們渴望「」而不是「等待」,過早賣出了這只後來上漲了 4倍的大牛股。如果他們能夠持續追蹤公司的發展情況的話,他們肯定不會那樣過早地賣出這只大牛股的。
生產職業服裝的Angelica公司在1974~1979年間股價上下波動幾乎不超過5美分;American Greeting股價整整8年死氣沉沉一動不動;GAFCorporation公司股價11年一動不動;Brunswick公司股價在整個20世紀70年 代都一直不動;史克製藥公司股價一直一動不動,從史克推出泰胃美之前20世紀60年代的後5年一直持續到70年代的前5年,HarCOHrt Brace在尼克松和卡特總統會期內以及里根第一個總統任期的整整12年內股價沒有動過;Lukens的股價更是長達14年沒有動過。
由於我已經習慣於一直耐心持有一隻一動不動的股票,所以我能夠一直持有默克股票。大多數情況下我賺到錢的時候都是在我持有一隻一動不動的股票三四年之後, 只有默克股票讓我等了更長的時間。只要公司經營一切正常,原來吸引我購買這家公司股票的因素沒有什麼變化,那麼我就非常自信我的耐心早晚會得到回報。
EKG公司股票已經好幾年沒有什麼波動了,我把這種一條直線似的股價走勢稱為「一塊石頭的心電圖」,但這卻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每當我看到一隻吸引我的股票的股價走勢圖像一塊石頭的心電圖一樣時,我都會把它當做一種強烈的暗示:下一波大漲快要到來了。
持有一家你非常喜歡而所有其他人都毫無興趣不予理睬的公司股票,的確需要非同尋常的耐心。也許股價一直一動不動會讓你開始想是不是別人是對的而我是錯的, 但是只要公司的基本面表明公司發展前景很好,那麼你的耐心通常會得到很高的回報——Lukens公司的股票在15年內上漲了6倍,American Greeting公司的股票在6年內上漲了6倍,Angelica公司的股票4年內上漲了7倍,Brunswick公司的股票6年內上漲了6倍,史克公司 的股票2年內上漲了3倍。

10、看看我損失了多少錢,我竟然沒買這只大牛股
 
   如果你當初在瓶蓋塞封口公司的股價只有50美分(根據股票分割進行股價調整)時,把所有的資金都用來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那麼你現在就會變得非常富有了。 儘管你現在知道自己錯過了發大財的機會,但此時你打開自己的錢包,檢查一下最新的銀行對帳單,你會注意到你的錢仍然一分不少地呆在那裡。事實上,和一秒鐘 之前相比,你的錢一分都沒少,只是你回過頭來一看,才後悔萬分地發現自己錯失了本來可以拿這些錢購買瓶蓋瓶塞封口公司股票能賺到的一大筆財富。
 
   這可能聽起來像是一件非常可笑、不值一提的事,但我卻知道我的許多進行股票投資的朋友們都經常受著這種痛苦的折磨:他們一邊仔細看著「紐約股票交易所十隻 漲幅最大的股票」,一邊想著他們由於沒有買入這些大牛股而少賺了多麼巨大的一筆錢。那些沒有購買升值很大的棒球卡、房屋、珠寶、家具的人也會出現這種由於 錯失賺大錢的機會而後悔萬分的情況。
 
   在股票市場投資中,認為別人在股市賺的錢就是我們自己賠的錢並非一種有益的態度。事實上,這種態度只會讓人完全瘋狂。你知道的股票越多,你發現你錯過的大 牛股也就越多,很快你就會責備自己損失了數十億甚至數萬億美元。如果你剛剛拋出了所有的股票,而當天股市就上漲了100點,你會半夜醒來,痛苦萬分地抱怨 自己道:「我今天遭受了損失1100億美元的嚴重打擊。」
 
   這種想法最糟糕的地方是會導致人們為追逐最高的回報而盲目購買他們本來不應該購買的股票,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避免像以前一樣由於錯過大牛股而「虧損」掉一大筆錢。這樣盲目投資經常會讓他們發生真正的虧損,而不僅僅是由於錯過大牛股而產生心理上的虧損。

 

11.我已經錯過了一隻好股,我一定要抓住下一隻。在大多數情況下,最好是對那些即使股價在高位最好的公司股票進行投資,也不要對那些價位較低的可能會成為好公司的股票進行投資。
12.股市上漲,所以我一定是對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錯的。如果我一定要選擇一個最大的投資謬誤,我相信是當股市全面上漲時,你認為自己做了一筆很 好的投資。然後你會一直持有這只股票,直到它下跌才意識到自己投資的股票並不是很好。其實,股價的上下波動只能說明有人願意付更多或更少的錢去購買同一種 商品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7

招行副行長李浩---認識招行的不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14290102durw.html

我個人感覺,相比上次劍橋培訓,本次沃頓培訓更有針對性、更切合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具體來說,我有以下四點感受。

 

我們的戰略目標清晰,但路徑模糊

招行兩次轉型的戰略目標都是非常清晰的,我們要堅定地朝著這個目標走下去,但實現目標的路徑從現在來看卻是模糊的。我們所瞄準的三大戰略目標——零售銀 行、中間業務、中小企業的發展,都充分地反映了這一問題。我們的戰略啟動很早,但相應的配套措施跟不上或者乾脆沒有,從而導致了路徑的模糊。
首先說一說零售業務。零售銀行轉型是否成功,取決於一個指標,即它在全行價值貢獻中的佔比是否在提高。目前來看,這一指標確實在提高,但與投入的資源不相 匹配。比如,我行零售貸款佔比為34%-35%,零售存款佔比為47%-48%,但盈利的貢獻到九月份才30%。我最近看了很多數據,發現要形成零售銀行 的差異化競爭能力,關鍵在於控制營運成本。1-9月份,招行的成本收入比為33%左右,公司21%,零售47%,後者遠高於前者。控制零售的成本,目前我 們可走的無非是兩條路,一是規模效應,二是單產效能,事實上,我認為這兩點都是關鍵。比如規模效應。我們已經建立了專業化的個貸客戶經理隊伍,可這支專業 化的隊伍要在規模化、標準化的貸款面前才能發揮優勢。目前貸款規模受到限制,他們的優勢就無法發揮。我們應該認真思考,每100元的貸款,為什麼公司條線 的投入比零售條線低很多?首先一個原因當然是公司的單筆貸款大;其次,我們也應該看到,公司客戶經理既做存款又做貸款,還有中間業務,費用成本可以分攤在 這三種業務上;而個貸客戶經理只能做個貸。說到底,規模效應、個人產能,都是一個成本管理的問題。只有控制費用,提升效率,把成本收入比降下來,零售的品 牌和價值創造能力才能提升。

 

接下來談談中間業務。中間業務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能否找到一個具有持續增長能力的非利息收入業務。比如理財業務,在資本約束和利率管制的條件下,到底應該 優先發展哪一類產品?傳統的中間業務可以繼續做,可以讓它保持增長,但是面對未來,我們應當以哪一類產品作為我行非利息收入持續增長的基礎?這是我們需要 好好考慮的。

最後談談中小企業。從體制上思考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是必要的。但是中小企業業務是一項系統工程,我認為要探討它的發展,至少要有四個維度的考慮。其一是劃 分標準和數據質量。從國標口徑看,我行中小企業佔比是51%。從監管口徑看,會計核心系統是26%,信貸系統是18%。就是說,同一個指標,劃分標準本來 就有很多種,我們從招行不同的數據庫計算出來的結果居然還有很大出入,說明我行的數據質量亟需提升。中小客戶自身基本情況尚未摸清,如何能大力推動它的發 展呢?其二是中小企業的定位問題。中小企業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可細分為中型,中小型,小型和微型客戶群體。究竟何種類型的中小客戶群體是我行基本客戶群? 這個問題並不清晰。其三是產品體系沒有建立。無論劃歸為公司銀行或零售銀行條線開拓,標準化和公式化貸款產品的研發是發展中小企業的重要前提。在針對中小 企業的產品中應當設計類似信用卡的信貸審批流程,產品標準化就能解決效率問題、盡職免責問題、風險定價問題等。其四是考核沒有跟上。中小企業業務一直缺乏 明確的考核指標。
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戰略目標清晰,但在路徑層面卻不夠清晰。

 

 

我們的執行力很強,但缺乏系統性

戰略定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執行。我們的執行缺乏系統性,有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認為,執行的過程中首先要系統考慮、清晰制定,然後需要有強大的 工具支撐,象預算系統、FTP工具、資本管理系統以及管理會計等工具都需要。比如預算一定是圍繞戰略制定的,在執行的過程中,又需要時時用預算來檢測戰略 執行是否有偏差。我們應該在事前使用預算工具;事中依靠資本管理系統、FTP來指導執行,保證其不偏離戰略;事後使用管理會計進行分析評估。

 

我們的績效考核體系不太符合現代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

首先,招行的績效考核體系目前來看欠缺科學性。在以分支機構為利潤中心的組織架構下,我們必須賦予分支行相應的責權利;當以業務條線為利潤中心時,我們就 應該賦予條線責權利。但是現在招行既有對分行的平衡計分卡考核,又有業務條線的平衡積分卡考核,還有兩大條線的競賽指標,這就是「手錶原理」帶來的困境: 一個人戴了兩塊手錶,不知哪塊准。我認為,績效考核一定是:誰對利潤負責,考核就指向誰;責權利一定要對等。
其次,招行目前的考核只考核到機構,沒有考核到人。這也是考核的不足之處。這種做法很難推動戰略的全面實施。當我們要解決風險定價問題、要解決資本消耗問 題、要提高價值創造時,如果不落實到個人,很難取得效果。所以績效考核改革的下一步一定要捋順考核的體系,要考核到個人。只有每一個客戶經理清楚為什麼要 節約資本,為什麼要進行科學的風險定價之後,全行的二次轉型才能成功;如果考核只到分行的層面,客戶經理只知道拉存款、放貸款的話,將很難實現二次轉型的 戰略目標。

 

市值管理被忽視了

此前,我們並不太關注市值管理,無論是大股東,還是管理層,對市值都不太重視。但據我所知,一些基金公司和小的投資者都很重視市值。中國的市場有其自身的 問題,但我們不用考慮這些外在因素,只需要看招行的市場價值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果已經得到了充分展示,市值還是上不去,那就說明其實是我們的內在 價值有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市值管理是我們都必須補上的一課。某種程度上講,市值是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預期,這種預期說到底是由業績所決定,但此業績不 是一年兩年的短期業績,而是指企業在未來持續創造現金流的能力。當然,投資者也會結合我們所承受的風險對市值進行調整。
上市公司的市值情況,主要通過市淨率和市盈率這兩項指標反映。但我認為,從投資者角度來看,對銀行來講,儘管上述兩個指標有所關聯,市淨率作為衡量指標卻 更為科學和貼切。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需要計提撥備覆蓋預期損失,也需要資本來覆蓋非預期損失。眾所周知,資本需求對淨資產有影響,而市淨率是股價與每 股淨資產的比值,會受銀行風險及資本的變化的影響,因此在我看來,市淨率更能真實地反映銀行的市值。

基於這一認識,我從沃頓回來後翻查了相關數據。2008年,招行市淨率是3.84倍,在上市銀行中是最高的。但2011年10月,市淨率最低跌倒了 1.21倍,甚至比不上某些國有銀行。數據變化的背後,說明投資者之前非常看好招行,願意溢價付出,但後來我們與同業相比喪失了明顯的競爭優勢,既然沒有 優勢,投資者為何把股價的溢價給你呢?他只能在大勢變化的時候用腳投票,招行的市淨率就跌下來了。
所以我認為,從外部來看,市淨率作為投資者最貼近市場的一種預期,是最能反映一家上市銀行價值的指標,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那麼從內部來看,什麼指標 最能反映市值呢?或者說,什麼指標與市值關係最密切呢?我認為用RAROC的指標,可以在外部投資者和內部管理者之間建立一個相互溝通的橋樑。比如一家銀 行淨資產收益率高,但如果進行風險過濾,RAROC可能會很低。只有風險過濾之後的數據,才能真實反映銀行的盈利能力,這也再一次證明銀行必須在風險和收 益之間尋求很好的平衡。而且,RAROC作為衡量一個銀行業績的最核心指標,過去我們最關注的是它的分子部分,現在應當多考慮分母的部分,即如何利用組合 管理來分散風險,將資本消耗降到最低。

綜上,如果將市值管理作為企業的長期目標,那麼戰略、執行和績效應當作為這個管理的循環體系:戰略需要執行;執行靠工具支撐和配合;執行的效果如何?要用績效來評估,這個循環系統做好了之後,招行才會有新的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