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新認識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188q5.html

內容未加整理,個人湊活著看。

 

白銀獨特屬性包括強度、柔韌性和延展性,良好的熱傳導性以及較高的感光性和光反射性。儘管白銀被定義為貴金屬,但其主要的應用領域是在催化劑和攝影業中。白銀的這種多功能性意味著其在大多數的應 用領域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要求可靠性、精密性以及安全性的高技術領域中,白銀的應用更具優勢
 
   根據國土資源部2006年底的數據,內儲量24959噸,基礎儲量45277,總資源量近10萬噸,查明的資源儲量 143956噸,靜態開發年限不到20年。國外統計資料,中國白銀儲量26000噸,佔全世界9.6%,排在波蘭, 墨西哥,秘魯,澳大利亞之後。基礎儲量120000噸,佔世界22%

重新认识银

2007國內年產白銀9092噸,世界第一,靜態保障時間為5年,屬於嚴重短缺類。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相關礦石。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每年世界白銀協會都會跟一個有名的研究公司叫做倫敦黃金礦業服務公司一起合作,著手並出版一份關於 全球白銀的需求和供給趨勢的研究報告,這篇文字的主要數據就是來自這個系列的報告
 
      
 
      英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的《2010世界白銀年鑑》顯示,在2009年世界對白銀的需求量最大的是工業 需求,其佔總需求量的41%,並且這一需求有可能在2010年上升到46%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白銀的地下儲量約為40萬噸,而每年的白銀平均開採量約 為 2.7萬噸。以此來計算世界上的白銀將在12.3年內開採完。並且據世界白銀年鑑的調查數據來看,1940年全世界白銀30萬噸左右,黃金3萬噸;到 2010年之後,白銀存量只有3萬噸,黃金存量接近16萬噸。在銀本位被金本位代替之後,白銀與黃金的比價從1910年的38倍升高到1940年的100 倍。然而當金本位被法幣本位代替後,銀與金的比價一度降到了七十年代的12倍左右,95年前後為46倍。白銀價格在1980年達到50美元/盎司,目前銀 價已接近40美元/盎司,若不出意外,今年就可能打破1980年的記錄。但若剔除通脹因素,當年的價格遠不止50美元/盎司,而是150美元/盎司,也就 是說,目前的實際價格還不到歷史最高點三分之一。
重新认识银

數據裡講平均每年世界新采出的礦產白銀和回收白銀總量是23000噸,與消費的差值是4000多噸。全部靠吃老本,是以造成了銀存量的持續下降。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我國銀礦的成礦從晚太古到第四紀都有工業銀礦床產出。元古宇最多,佔30%,上古生界次之,佔29%,中生界佔24.8%,新生界和太古宇均少於3%。
 
      按成礦期次分,形成於燕山期的銀礦床數最多,佔62%,海西期的佔13%,元古宇的佔9% ,喜山期的佔6%,太古宇最少,佔1%。
 
      我國的銀礦床主要成礦時代不同於美洲大陸以新生代為主,也不同於 前獨聯體境內以古生代為主。我國的銀礦床時空分佈總體輪廓是:西北地區以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積和噴氣—沉積型礦床為主;西南三江地區以印支期海相火山岩型 和喜山期斑岩型、紅盆熱液型礦床為主;華南以燕山期陸相火山岩型與尺火山岩型、熱液型和矽卡岩型最為突出;東北則以華力西期和疊加燕山期為主。
 
      空間分佈全國600多個銀礦床除西部唐古拉山、崑崙山等工作程度 極低地區外,北從黑龍江、大興安嶺,向南到海南島,西至滇西、藏東,西北到天山、阿勒泰,都有銀礦床分佈。銀礦資源富集區如下:贛北區:典型礦床有貴溪鮑 家、上猶焦裡、萬年等,主要礦床類型為與淺成—超淺成侵入岩有關的礦床;陝南—鄂西北區:典型礦床有陝西柞水銀硐子、湖北竹山銀硐溝等,主要礦床類型為沉 積岩和海相火山岩系中的礦床;
 
      豫西南區:典型礦床有桐柏破山、羅山等,主要礦床類型為變質岩中的礦床。
 
      華北—吉西區:典型礦床有河北的豐寧牛圈和承德姑子溝、山西靈邱支家地、內蒙古杯西大井、吉林四平山門等,主要礦床類型為與侵入岩有關的和火山岩中的礦床。
 
      南嶺地區:典型礦床有廣東的仁化凡口、潮州厚婆坳、廉江龐西洞,廣西博白金山和湖南江永銅山嶺等,主要礦床類型為層控型。
 
      江浙區:典型礦床有遂昌銀坑山、天台大嶺口、南京棲霞山等,主要礦床類型為陸相火山岩系中的礦床。
 
      三江地區:如雲南蘭坪縣白秧坪應多金屬礦。並且經初步查證,白秧 坪應多金屬礦外圍礦點星羅棋佈,至少存在6個以上銀、銅、鉛鋅富集區。目前掌握的22個礦體中,有的礦段查獲鉛鋅資源量已超過中型,而且仍有望進一步擴 大。白秧坪銀多金屬礦與同被譽為「三江」明珠的蘭坪鉛鋅礦毗鄰,以及相鄰地段展示出的巨大找礦前景表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中南段有望成為我國 重要的貴金屬、有色金屬資源儲備基地。
 
      三、近年來新勘探的大型、特大型銀礦
 
      云南蘭坪白秧坪銀多金屬礦:白秧坪銀多金屬礦自1994年發現以 來,一直作為部控重點項目。1999年以來大調查一直給予重點支持,東西兩礦帶共探明資源量銀5451噸,銅38萬噸、鉛42萬噸、鋅45萬噸,並伴生鈷 1444噸。預計全區銀的遠景資源量7000噸以上,有望成為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和評價的最大銀礦區。白秧坪礦主礦段銀鉛鋅採選能力達5000噸,2006 年白銀產量20噸。在區內建成鉛鋅銀銅採選廠多座,總生產能力達5000噸/日處理礦石以上。
 
      豫西南(內鄉湍源)銀鉛鋅多金屬礦: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脈南 麓,目前發現了板廠、東山窪、土地廟溝、上莊坪等多個銀鉛鋅多金屬礦區。其中:嵩縣土地廟溝銀多金屬礦區,控制程度相對較高的3個礦體。初步估算資源量 (333+3341)銀2849噸、鉛鋅169萬噸;嵩縣上莊坪銀多金屬礦,已發現五條鉛鋅銀多金屬礦層(脈),初估資源量銀2558噸,金10.34 噸,鉛鋅143.25萬噸;內鄉板廠銀多金屬礦目前發現兩條主要銀多金屬礦脈,估算資源量(333+3341)銀2183噸、銅17萬噸、鉛鋅30.70 萬噸,為一大型銀多金屬礦床;內鄉東山窪發現並初步評價1個礦體,估算資源量(333+3341)銀811.19噸,金4.27噸,鉛+鋅12.10萬 噸。整個豫西南地區銀遠景資源量可達8400噸、金14噸、鉛鋅350萬噸,前景十分巨大。
 
      廣東富灣超大型銀礦:富灣超大型銀礦床位於廣東佛山市高明區富灣 鎮。由廣東七五七地質大隊勘探發現,礦體賦存於下石炭統灰岩與上三疊統頁岩之間滑脫斷裂構造破碎帶中,礦化多為脈狀。根據七五七隊公開披露資料,富灣銀金 礦探明銀儲量5135噸,金37.6噸,規模達大型~超大型。
 
      河南省桐柏縣銀洞嶺銀多金屬礦:位於河南省桐柏縣北部,與桐柏破山銀礦處於相同的構造成礦位置,銀洞嶺礦區共發現六個銀多金屬礦體。主礦體A1控制長1320米,礦體平均厚2.12米,垂深280米,深部仍未控制,平均品位Ag295.87 g/t、Pb+Zn1.58%。初步估算(332+333+3341)資源量Ag1914.22噸、Pb+Zn33.16萬噸,為一大型銀多金屬礦。
 
      四川巴塘砂西銀鉛鋅礦:通過異常查證已圈定礦體8個,估算資源量 銀大於5000噸,達超大型;鉛110萬噸,鋅55萬噸。礦體平均厚1.13~2.03米,平均品位 (Ag287~577.9)g/t,Pb3%~11.59%,Zn5.40%~5.48%。該區總體工作程度偏低,有待於開展進一步普查工作,預計該區可 提交333資源量銀8000噸、鉛鋅350萬噸。該礦位於四川最西部金沙江地區巴塘縣北東。周邊著名的夏塞銀多金屬礦、呷村銀多金屬礦的已被西部礦業集團 開發。
 
      img]../img/2011/04/03/FC56G89KH6EF.jpg[/img]
 
      內蒙古興安銀鉛冶煉未來是國內最大
 
      
 
      
 
      2000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取消白銀的"統銷統購"政策,白銀市場放開,2007底,白銀進口放開。並取消相關的出口退稅
重新认识银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白銀的消費逐年上升,1985年白銀約為900噸,1987年達1000噸。2001年1525噸左右,2003 年2050噸左右,2005年達到2600噸。據安泰科公司統計,2006年全國白銀消費量達到3000噸,2007年達到3600噸,2008年國內白 銀消費達到4500噸。電子電器消費領域約佔33%,電工合金焊料佔31%,銀質工業品、首飾銀幣佔26%,照相感光材料佔5%,其他用量佔5%。
 
      
 
      2008年,中國進口銀粉1511噸、銀錠941噸、半製成銀3709噸、銀精礦7.01萬噸;出口銀錠4043噸。我國白銀產品的出口量大於進口1000多噸。
 
      我國貴金屬再生行業整體上處於無序狀態,對各個上市公司存在好的區域收購整合機會,如豫光收豫北。水口山區域的企業合併,云南的銀業合併
 
      
 
         電子電器是用銀量最大的行 業,其使用分為電接觸材料、複合材料和銲接材料。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可以分為:純Ag類、銀合金類、銀-氧化物類、燒結合金類。。複合材料是利用複合技術 製備的材料,分為銀合金複合材料和銀基複合材料。從節銀技術來看,銀複合材料是一類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材料。銀的銲接材料如純銀焊料、銀—銅焊料等。
 
      銀常用來製作高靈敏的物理儀器元件,及自動化裝置,通訊設備,這 些設備有大量的接觸點,都是用銀製造,這些接觸點常要工作上萬次,必須耐磨還要性能穩定,銀能勝任。個人小時候曾為無線電企業加工開關裡的元件,就是用鉗 子把2銅鍍銀材料固定在瓷片上。如銀中加入稀土元素,提高耐磨性後,工作壽命提高3倍以上。銀有最好的電傳導與熱傳導性。觸點在電子行業 白銀 需求中佔最大份額白銀在電子行業中最重要的用途是用於製備厚膜漿料,典型的用於絲狀網孔電路、多層貼片陶瓷電容器(MLCCs)、薄膜開關中的銀-鈀漿 料,以及用於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電動加熱銀薄膜和傳導粘合劑中的銀薄膜,光伏電池生產已經在中短期作為白銀需求增長的領域,而零售價的下降帶來等離子顯示器 在電視機中應用激增,因此推動了這些電子產品中白銀的需求。銀墨水現在正被應用於印刷電路領域,以滿足高速、新興市場的低成本發展需要,如有機發光二極管 和傳感器以及發展中的射頻識別標籤RFID。從雙鹼金屬氰化物中,如氰化銀鉀,或者使用銀陽極板來進行點沉澱白銀的方法比較簡便,因此在電鍍行業得到廣泛 應用。白銀還應用於光學存儲介質上的塗料(如DVDs)。
 
      白銀具有獨特的反射性,拋光後的反射率可以達到100%,白銀因 此廣泛應用於制鏡業、玻璃塗層和玻璃紙。許多電池,充電電池和一次性電池,都用銀合金多陰極。雖然含銀電池比較昂貴,但它具有優於其它類型電池的動力-重 量特性。最常用的是紐扣型氧化銀電池(其中銀的重量百分比為35%),這種電池通常常用在手錶、照相機和類似的電子產品中。網孔狀和結晶狀的白銀在大量化 學反應中作為催化劑使用。例如,在生產塑料時,白銀用在甲醛催化劑中;從更廣的範圍來看,白銀還用於石化工業的氧化乙烯催化劑中。在水淨化系統、表面處理 和消毒等方面,白銀越來越多地作為殺菌劑和滅藻劑來使用。白銀的流動性和強度利用材料的連接(溫度在600℃以上時稱為銅焊,低於該溫度時成為錫焊)。銀 釺焊合金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從空調器、製冷設備到電力傳輸設備
 
      
 
      感光材料:
 
      鹵化銀感光材料是用銀量最大的領域之一。目前生產和銷售量最大的 幾種感光材料是攝影膠卷、相紙、X-光膠片、螢光信息記錄片、電子顯微鏡照相軟片和印刷膠片等。上世紀90年代,世界照相業用銀量大約在 6000~6500t。1999年的時候,白銀的攝影需求達到最高峰的7000噸/每年。由於電子成像、數字化成像技術的發展,使鹵化銀感光材料用量有所 減少,但鹵化銀感光材料的應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化學化工材料:
 
      銀在這方面有兩個主要的應用,一是銀催化劑,如廣泛用於氧化還原和聚合反應,用於處理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氣等。二是電子電鍍工業製劑,如銀漿、氰化銀鉀等。
 
      工藝飾品:銀具有誘人的白色光澤,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收藏觀賞價 值,深受人們(特別是婦女)的青睞,因此有"女人的金屬"之美稱,廣泛用作首飾、裝飾品、銀器、餐具、敬賀禮品、獎章和紀念幣。銀首飾在發展中國家有廣闊 的市場,銀餐具備受家庭歡迎。銀質紀念幣設計精美,發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錢幣收藏家和錢幣投資者的青眯。20世紀90年代僅造幣用銀每年就保 持在1000~1500t上下,佔銀的消費量5%左右。
 
      醫藥與抗菌材料:在醫學上,Ag-Pd合金廣泛用於視神經修復、 小兒脊髓彎曲等康復裝置;銀基鑄造合金和Ag-Cu-Sn汞齊是牙齒的修補的重要材料。銀系列無機抗菌材料具有持續性、持久性、廣譜性,耐熱性好、安全性 高、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其殺菌性能較鋅強近2000倍。利用抗菌材料可以製成藥用紗布、抗菌布料、抗菌日用品、公共用品、個人消毒用品等。隨著人們生 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銀系列抗菌材料的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最新的美國地質調查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世界白銀儲量現在為40萬 噸,黃金現儲量為20.3萬噸,黃金白銀儲量之比已經從1:10降到了不足1:2。這與白銀較強的商品屬性是分不開的,白銀除了通常被用來做首飾之外還是 最佳的導體,其導電性遠遠強於其他金屬,所以常常被用在高端的通信和工業上,如新能源,手機,液晶,電池,攝影工業和軍工產業等等。根據報導,在2009 年,白銀工業用量佔了白銀產量的40%,首飾佔了18%,攝影工業佔了9%,而白銀投資只佔到了15%。白銀的產量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白銀,在可再生能源 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控制車輛廢氣排放的催化劑等重要的技術中都是最舉足輕重的金屬原材料。
 
      
 
      2008年,全球白銀的需求量為27340噸,比2007年增加 3.78%。世界白銀消費構成是:工業應用消費15427噸,感光材料消費3670噸,珠寶首飾銀器消費5132噸,鑄幣印章消費1244噸,總需求約 27340噸。這些領域的需求分別佔總需求量的56.43%、13.42%、18.77%和4.55%。白銀在工業中的需求最大,比2007年增加 1057噸,主要來自電器、電子生產領域對白銀的需求的增長,增幅為7%。德國、美國、日本、印度及中國在該領域的需求增長較快,日本工業用白銀連續多年 增長。美國消費量最大,2006年其製造業消費量達5778噸,佔全球總消費量的22.1 09年製造業對白銀的需求量大幅下降了11.9%,這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表現在工業品銷售量的巨減,達到了自2003年以來的最低點。製造業總 需求在2009年對白銀的需求量達到729.8百萬盎司,並且在消費領域的工業品需求達到352.2百萬盎司 ,09年,白銀投資淨額巨漲了 184%達到了136.9百萬盎司,創下了過去20年來的最高水平。雖然全球的珠寶需求在09年稍跌1.1%到156.6百萬盎司,但印度和中國對黃金需 求卻有所增長,彌補了其它國家珠寶市場需求的下降。白銀器具對白銀的需求扭轉了之前十年的跌勢上漲了4.6%,達到了59.5百萬盎司,這主要是由於印度 製造業需求的巨增。政府的白銀儲量在09年估計減少了13.7百萬盎司,儲量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09年俄羅斯再次佔了國家白銀銷售中的一大塊,而中國 和印度卻在這個市場上沒有作為賣方。關於中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說它在之前幾年已經賣了不少白銀,中國的白銀儲量已被大大削減了

重新认识银

 

中國的白銀消費量逐年上升,電子電氣工業、銀基合金及釺焊料、銀工藝品首飾、抗菌產品等其它新興領域對高純度白銀的需求多年來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 在遞增。但在深加工方面得到快速發展,如銀化合物、銀基釺料、銀基接觸材料及電子漿料等。這些領域對白銀的穩定需求為白銀市場的繁榮提供支持和保障,中國 已成為世界白銀需求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根據安泰科的統計數據,中國對白銀的總需求量從 2000 年的 1360 噸增長到 2007的4500噸,年複合增長率為18.6%,遠遠高於同期GDP的增長速度。如果考慮到近年來進口量增長迅猛的銀粉及半製成品銀,則增長更為驚人。2007 年,我國進口半製成銀高達 4241噸,同比增長95.98%,進口銀粉則達到979噸,同比增長26.16%;2007年,我國進口銀精礦高達18.87萬噸,同比增長高達279.02%。截止2007年,以實物淨出口而言(非純銀),中國已經從白銀的淨出口過轉變為淨進口國,淨進口 1067 噸。以上數據顯示中國對白銀的需求非常旺盛。值得留意的是,以上需求皆來自工業及消費的真實的需求,而並未考慮白銀投資或投機的因素。
 
              白 銀的深加工主要是利用銀為工業原料製備出銀的精細化工產品如硝酸銀、氧化銀、超細銀粉、片狀銀粉、氰化銀鉀、各類銀漿、各種銀鹽、感光材料和各種銀基複合 金屬材料等,這些產品主要應用於感光工業、電子和信息產業、電鍍、化工以及抗菌等行業中。主要包括銀化合物、銀基仟料、銀基接觸材料及電子漿料。而未來銀 粉銀漿研發熱點將會集中在太陽能電池漿料和銀-賤金屬復合漿料這兩個領域。
 
      
 
      國外目前在汽車尾氣催化劑處理應用有重大進展,白銀也被應用於RFID 和太陽能電池板,而傳導銀墨市場未來有望擴張3倍。 目前,感光材料、電子電氣、銀基合金及仟焊料、白銀首飾及器件和政府鑄幣仍是白銀的主要消費領域。2007 年,中國白銀消費結構大致如下:電子電氣 35.6%,銀基合金及焊料 31.1%,銀質工藝品及首飾 17.8%,鑄幣及證章 5.3%, 感光材料 4.4%,抗菌等其他新興領域5.8%。 銀漿是製造與開發電子元器件、厚膜混合電路和觸摸元件。電子漿料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產品。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外電子企業不斷遷入中國,國內對銀漿的需求仍然在不斷擴大。目前我國每年進口的銀漿銀粉高達數百噸。目前常見的銀漿有十數種, 主 要用在轎車玻璃、螢光顯示屏、電容器、電阻器、諧振器、濾波器、太陽能電池等產品中。總體看國內銀漿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進一步提高銀粉質量、解決大批量 生產銀漿的性能穩定性。需要指出的是未來銀漿研發熱點將會集中在太陽能電池漿料和銀-賤金屬復合漿料這兩個領域。在銀-賤金屬復合漿料研究領域,目前華中 科技大學與(北京)鑫達金銀開發中心聯合進行了銀銅復合粉及其漿料的研究,所制備的產品已經接近國外先進水平
 
      錫鉛焊料因為具有良好的銲接性能和使用性能,應用歷史悠久,但隨著對鉛毒性的認知和電子工業的發展對焊點有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歐盟
 
      2006 年 月 日起實施的 WEEE/ROHS 法案,發展無鉛焊料來替代傳統錫鉛焊料已迫在眉睫。當前,無鉛焊料的研究和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些無鉛焊料在一定領域進入了市場,部分取代了傳統的錫鉛焊料。國內外近年來對二元無鉛焊料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研究的體系有:Sn-Bi 系、Sn-Ag 系、Sn-Zn 系、Sn-In 系、Sn-Cu系和Sn-Sb系等。目前在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都已經開發出各種不同的無鉛錫焊料。Sn-Ag-Cu系焊料在原使用性能較好的Sn-Ag焊料基礎上加 入了Cu,在保證其良好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熔點有所降低,而且還可以減少銲接材料中 Cu 的溶蝕 ,因而逐步成為國際標準的無鉛焊料。可以說無鉛焊料是一個剛剛起步且必須大力發展的一個方向 ,這是白銀深加工領域內值得關注的新領域。 由於數碼技術的進步,白銀最傳統的工業應用—感光材料中白銀的消費在逐年減少,
 
      2000-2007年複合增長為僅4%,近年來保持在每年200噸左右的需求。 
 
      
 
      金屬離子殺滅 、抑制細菌的活性由大到小的順 序為:汞(Hg)、銀(Ag)、銅(Cu)、鎘(Cd)、鉻(Cr)、鎳(Ni)、鉛(Pb )、鈷(Co)、鋅(Zn)和鐵(Fe)。而其中的Hg、Cd、Cr、Pb等金屬毒性較大, 實際用作金屬殺菌劑的金屬只有Ag、Cu、Zn三種。
 
      其中Ag的殺菌能力最強,其殺菌能力是鋅的上千倍;而銅多數用在 水管和門把手等建築領域。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含銀離子的抗菌劑,美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銀離子有破壞細菌、病毒的呼吸功能和分裂細胞的功能。銀的優良抗菌性能 使其具有成為抗菌材料的潛力。銀系抗菌材料是一類無機抗菌材料。無機載銀抗菌材料具有持續性、持久性、廣譜性、耐熱性好、安全性高、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 點。載銀抗菌材料應用範圍很廣,
 
      可開發出許許多多的實用製品。其應用範圍包括:抗菌 PE.PP.ABS 等膜製品,冰箱內襯、洗衣機內襯、抗菌防黴包裝材料、抗菌陶瓷、浴盆、洗面器、便器、瓷磚、塗料、抗菌琺瑯製品、容器 、餐具、食品容器以及抗菌纖維製品等。 
 
      銀作為傳統的抗菌材料 ,在古代被廣泛用於抗菌、防腐。銀離子可以有效殺滅細菌,當顆粒的尺寸降低到納米級後,表面積急劇增加,表面積的增加將增加銀的離解程度,增加溶液中銀離子濃度,從而提高其生物化學活性,抗菌、殺菌能力大大加強。
 
      目前國內已經有科研機構開發出各種納米銀系抗菌產品。值得指出的 是,納米銀不僅僅是在抗菌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背景,同時也可廣泛應用於催化材料、電池材料、低溫導熱材料、醫藥行業和導電漿料等領域銀工藝品及首飾市場近 年來對白銀需求增長迅猛,2000-2007年複合增長達到25.5 %,近三年來複合增長率為23.5%,中國國內11%的銀價上漲並沒有對 消費產生抑制。中國目前是繼意大利和泰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銀首飾生產國,以及第二大的銀器生產國。由於目前以人均消費而言,白銀工業品及首飾消費仍然處於 起步階段,未來將成為白銀需求重要的推動力量。 
 
      
 
      本計劃上傳表格式,後來搞不定,就截成圖片
重新认识银

這個數據沒收集齊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重新认识银

2001-2007中國白銀進出口數據     
 
      2001-2007年間,我國白銀出口量增長了3.4倍,從 1199噸增長到4484噸(數據見表),值得關注的是,在出口增加的同時,進口量也在不斷增加,銀粉、半製成銀進口量逐年增長,2007年我國進口半製 成銀高達4241噸,同比增長95.98%,而2007年進口銀粉達到979噸,同比增長26.16%。值得注意的是,從2007年開始,以實物淨出口數 據而言,中國已從連續6年的白銀出口國轉變為白銀進口國,出現了1067噸的淨進口。
 
      中國白銀行業存在中間產業(冶煉精煉)發達,上游(礦山)下游 (白銀深加工)發展速度跟不上等現實問題,目前中國白銀市場表現初級白銀產品為供應過剩嚴重,而高附加值的白銀製品(主要是銀粉及銀漿料)幾乎完全依賴進 口。國內企業每年一方面將大量寶貴的低附加值白銀原料(主要是未鍛造銀錠)大量出口,另一方面花大量外匯進口電子行業所需的銀粉、銀漿料等高科技產品,整 個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從白銀產業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行業集中度不高行業集中度不高行業集中度不高行業集中度不高,生產規模小,生產規模小生產規模小生產規模小,經過多年的發展 ,我國白銀生產從國有企業伴生副產、原生白銀,發展為國有、民營、外資企業副產、原生、再生並存的局面,2005 年我國白銀年產量超過100噸的企業有22家,2007年估計超過30家。2007年產量前15位的白銀冶煉企業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 52.5%,而 2001 年該數字為 75.8%。15 家企業中有 家為民營企業。白銀行業集中度近年來出現明顯下降,競爭日趨激烈。目前,中國白銀的採選冶整體規模與國外相比,中小規模的企業佔多數。2007 年納入全國有色行業規模以上銀礦採選企業有23家,納入統計的規模銀冶煉企業有79家,2007年全年白銀行業(銀礦採選+銀冶煉)總計實現銷售收入170.62億元;比2006年同期同比增長22.3%,總銷售收入佔全國同期規模有色總銷售收入的0.9%; 總計實現利潤總額9.11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7.81%,佔全國同期規模有色企業總利潤的0.62%。中國民營企業從事白銀回收的企業越來越多,當前中國白銀產量的1/3左右來自民營企業。
 
      據2006年的統計資料,全國共有銀礦山80家,其中大型5家, 中型3家,小型以下72家,從業人數1.18萬人。目前,國內骨幹鉛鋅銅產銀企業有30家左右,這些企業年產白銀超過5000噸,這些年白銀生產又進一步 分散的趨勢。09後進口礦石的白銀品位因銀價格上漲而降低,這導致2010年多個企業白銀產量下降,預期未來這個情況會加劇。
 
      鼓風還原鉛工藝由於技術壁壘低,地方與民企上了一批8-10萬噸產能的,這之後導致鉛企業惡性競爭,更依賴副產金屬的利潤。

重新认识银

白銀2010年的工業需求增長20%也,日本地震後,白銀作為高新能源設備必需的原材料,其需求量將會大幅度的激增,從而推動白銀價格的暴漲。
 
      
 
      墨西哥Fresnillo銀業公司公佈的報告顯示,2009年該公司礦產白銀產量達到3790萬盎司(約合1179噸)2006 年,世界排行首5 位的白銀產出國的產量佔全球產量的60%。
 
      2月11日,路透社的一篇文章披露,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白銀庫存已降到4年來低點,4年降幅高達30%
 
      2011-03-26徐兆玲:此外,本報諮詢了世界白銀協會常務董事Michael DiRienzo,他提供的2010年世界白銀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世界白銀活動地面庫存(Mobilization of Above-Ground Stocks)不到200百萬盎司(即不足6220噸),但該數據只包括政府與私營部門的庫存量,其中私營部門佔絕大多數,該數據在2000年約為330百萬盎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