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拚成長 該先從內部升級或對外購併?

2012-10-08 TCW



企業要成長,要自己來,還是該走購併這條路?

《哈佛商業評論》顯示二○○八年後,更多新興國家企業選擇購併做為成長的手段,不同於已開發國家企業做購併是為了降低成本,新興市場企業的購併多偏重互補性,取得技術、品牌和市場,購併不啻是新興市場企業升級方程式。

然而,購併也是一刀兩刃,一場錯誤的購併,小則元氣大傷,大則瀕臨倒閉。

過去研究證明,有七成購併並未達到原先預期目標,當投資銀行遞出誘人的標的時,CEO(執行長)該選擇內部成長或者購併成長?

中美矽晶董事長盧明光,曾在光寶集團負責國際購併業務,從橡膠、機械,連接器到汽車用整流二極體,陸續經手十多件購併案,被購併公司平均在兩年內轉虧為盈。

接手中美矽晶董事長後,○八年其購併美國半導體磊晶廠GlobiTech,讓這家已經虧損七年的半導體廠在十五個月內轉虧為盈,半導體事業部門的營收在三年成長約兩倍,稅後淨利成長一倍(編按:今年中美矽晶由盈轉虧,起因於太陽能事業部)。

本期邀請盧明光與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暨商學研究所所長朱文儀,對於其購併與內部成長的策略展開對談。以下為精華摘要。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暨商學研究所所長朱文儀問(以下簡稱朱):研究顯示台灣在二○○○年後,越來越多公司啟動購併做為內部成長的手段。面對成長,你選擇內部成長或者購併的原則為何?

核心技術不夠,免談購併!內部能力夠,才能看出成長缺口

中美矽晶董事長盧明光答(以下簡稱盧):我很難和你區分,到底要做內部成長還是要做購併。

一般公司剛開始成立的時候,他們都用自己技術,內部成長要花時間,自己做,沒那麼快就用購併。

購併,是我策略藍圖上欠什麼,我去補那一塊而已,通常是由核心的技術延伸出來。

但是,你如果內部研發的能力和內部的技術不夠,你也沒有能力去做購併;(唯有)內部研發能力夠,才知道你欠什麼,趕快做購併。

二○○八 年,當時中美矽晶(以下簡稱中美晶)遇到沒辦法快速從六吋做到八吋晶圓的技術瓶頸,我們買下 GlobiTech(美國半導體磊晶廠)不是讓我創造獲利而已。

然後(還讓我)學到做八吋晶圓,我算給你聽,八吋的粗晶片做太陽能,一塊只賣一美元。但是八吋的粗晶片如果經過拋光給半導體用的時候,價格已經升至四十到五十美元了。

我要求是經營目標,(營收)每三年成長兩倍。

內部成長都是用 percent(百分比)算,最多也就是高到二○%、三○%。可是購併的時候常常是倍數成長。策略目標是為了成長,內部研發或者外部購併,只是手段與方法。

朱:在學術界有個名詞叫作吸收能耐(absorb capacity)。就是說兩家公司結合成敗的關鍵,還取決於那個買方有沒有能力去吸收、整合新技術的能耐,如果企業沒有能力整合被購對象技術的能力,做購併會很像私募公司就是重整上市。

聽你的陳述,你十幾次的購併經驗當中,追求成長跟規模擴充是購併很主要的驅動力量,有沒想過,成長或許不是所有人追逐的目標,用購併追求成長,要兼顧獲利 非常困難(編按:中美晶二○○七年至二○一一年營收增一‧四倍,但獲利因太陽能衰退減為原來的二三%),你怎麼取捨?

盧:要(讓)獲利一起成長很難,因為每一次購併,都是剛好被購併的對象面臨經營的困難或財務的弱點,大部分是虧損公司,買下來的時候一定會傷害到短期股東獲利。但是,經過一年、兩年你整理以後,然後它又會恢復獲利。

每個購併案close(結案)前,我一定都要開董事會,哪怕我是董事長。我一定會對董事會提出未來三年的 business plan(經營方案) 以及要多久可以(做到)轉虧為盈(編按:盧明光經手十多宗購併案包含橡膠廠旭麗、整流二極體廠光達與GlobiTech都轉虧為盈)。

朱:研究告訴我們購併有七成會失敗,但是你購併的公司都是在十五個月左右轉虧為盈,你成功的機率似乎高於平均,每次購併前怎麼去評估要多久轉虧為盈?

購併成功關鍵,互補長短!找對應公司做比較,抓出問題點

盧:我剛才提到就是說,我們已經清楚知道這個行業,也知道我欠什麼,它(被購併公司)有什麼,我的長處可以補它的短處,它的成本太高,我知道從哪裡可以降低成本。

我在買GlobiTech的時候,它的營業額是做三千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億元,我拿國內規模相當的公司的財報和組織比對,美國公司的直接人員雖然薪水 比台灣高,但是因為自動化,它(GlobiTech)製造人員更少,但它高階裡面、副總以上(的主管),就超過十二個。

工廠裡面哪有需要那麼複雜(人事),我把這十二個人減到五個,一年就省了一百萬美元。

它借款三千三百萬美元,銀行的利息利率約八%(比台灣高),我(從台灣)集資還給銀行。省掉利息,再降低採購成本,它就由(年)虧五百萬美元變成賺一千萬美元(編按:GlobiTech去年淨利約為一千二百萬美元)。

我說,你要怎麼樣讓購併能夠成功?第一,你對產業要了解,第二,你對target company(被併公司)要了解,我找相對應的公司做比較,先知道問題點。做購併前稽核時,你只是確認你原來的經營方案是否沒問題。如果你這樣都做的 話,我想,你的購併成功(機)率會提高。

朱:研究統計上來說,購併有七成都會失敗。可是如果你把這一百件拆開來,以相關或非相關購併來看,統計數字南轅北轍。相關多角化的購併成功率高很多;非相關的話,八成以上是失敗的。

整合不要NG,得有共識!與人建立互信,手段必須更緩和

盧:其實最大的困難是買下來以後的整合,太多人低估了整合人的困難度。對人的尊重,這是最基本的。現在的總經理(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非常積極,會英文,還在學日文。

我請她去擔任日本公司(CV)的總經理。從社長到各部會主管(年齡)都比她大,日本人第一個就是受不了你年紀比他輕,又是女性同仁,過去這些女性都是幫他 泡咖啡、泡茶而已。所以我常常要提醒徐秀蘭,妳帶過那些歐吉桑,請妳注意一下,在台灣可以要求快,在那邊就講話慢一點、講清楚一點,初期我們要和他們建立 共識。

目標不變,你的手段可以緩和。現在雖然她日文不會完全懂,但是連董事會都用日文開,另外找人協助她。然後等到經營領域的時候就改過來了,所有presentation(業務報告)請你用英文講,因為我的客人都用英文(溝通)。

朱:你花多少時間思考購併這件事?

盧:超過五○%以上的時間,注意產業跟競爭(對手與)客戶。

朱:國內很多企業都有一組團隊專門做購併,研究有什麼標的物可以購併,你們會這樣做嗎?

盧:不需要這麼複雜,有很多的案子我自己是提案人,如果你是購併案的提案人,又是購併的執行者、購併後的管理者,那這個成功率很高的,否則經營(被購併公司)的人又不是當時提案的人,到最後容易失敗。

【台灣名師觀點】考量三大重點,別為購併而購併

當企業認為自行發展技術追不上時,若盤算靠自己內部成長技術的代價,會高於購併時,就會考慮選擇購併。但是在購併之時,企業內部也必須有相對應的能力,才能確實評估與被購併者的互補效益,一如中美晶做法。

台灣企業現在展開更多的跨國購併。我建議展開購併前先思考:1.購併的策略目的,是否有其急迫性、互補性?2.購併後企業吸收能耐。大多數企業都是高估自 己的吸收能力導致購併失敗。3. 最應該思考的點是,是否陷入成長的迷思?很多人想透過購併追求成長,最後導致無法獲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美晶案例董事長全權負責購併案的挑選整合,優點是權責相副,但缺點在於無法形成制度化,若董事長交班,企業也失去購併的能力。但若 企業透過購併團隊處理,優點是將購併制度化,缺點為權責不副,購併者不負責後續整合與績效。我建議的最好方式是,把後續整合良窳與購併團隊績效做連動,以 免產生為購併而購併的弊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