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Evernote中國區總經理文藝范解讀:生如夏花般絢爛的平台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185.html

2007 年夏天,我來到了斯坦福大學,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旅。第一個面臨的選擇是要買一個手機套餐,兩個方案中一個是 iPhone 套餐,一個是黑莓套餐,那個時候的 iPhone 還是第一代,看上去圓頭圓腦,用起來略有遲鈍,比起可以在鍵盤上手指亂飛的方方正正的黑莓,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那時,商學院裡黑莓仍然是主流,尤其是從紐約華爾街過來的同學們,人手一個,爭先恐後地比著秒回郵件的速度。

之後的幾個月裡,有些同學開始不好好上課了,小道消息傳他們去做 iPhone 上的應用了。

2008 年 7 月 10 日,也就是五年前的前天,蘋果的 App Store 上線,那時候只有 27 頁, 共 500 個應用可供選擇,其中只有 100 多個免費的應用(很幸運,那裡有我們家的印象筆記~Evernote)。

4 天時間,App Store 下載量突破 1000 萬次。人們發現原來手機除了電話,短信,郵件和貪吃蛇遊戲外,還可以有更好玩的東西, 就能享受全世界開發者們的頂尖產品。

從那天開始,同學們的簽名檔陸陸續續地由「發自我的 Blackberry」 換為 「發自我的 iPhone」 。

兩個月之後,App Store 下載量突破 1 億次;一年後,20 億次;五年後,500 億次。

有應用賺到了錢,比如一個月內淨盈利 300 萬美金的 Super Monkey Ball;有應用賺到了人氣,比如半年內就被下載了 500 萬次的 Facebook;有應用賺到了粘性,比如被用戶花至少 57%的時間用在 iPhone 上的印象筆記~Evernote。

當時翹課去做 iPhone 應用的同學們中的一個把自己和另外一個創始人開發的 iPhone 遊戲賣了,賺了一百萬美金。沒人相信,這個入學前只是一個軟件公司的開發工程師,一下子就不用再擔心畢業後再找什麼工作了。我曾經和他在一個學習小組裡,他不太善於和人溝通,更別談領導力,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想法,而且沒有女朋友。

然而在這個平台上,他並不需要這些個技能。大量 iPhone 和 iPad 的忠實用戶每天在系統自帶的 App Store 裡翻來翻去,找尋好玩的遊戲,並且不介意付個幾點 99 美金;兩三個人的團隊也無需要太多對於不同開發平台的瞭解,只需要把幾十頁詳盡明了的 iOS 開發者指南讀透徹,各種細節自然就明白了,需要專注的就是怎麼讓遊戲更好;更重要的是完全不用花心思推廣,App Store 的編輯們每週都會各種頭腦風暴看看什麼能夠吊起用戶的胃口,一眼就抓住用戶,賄賂他們給個好位置的唯一因素就是應用的設計。另外,App Store 覆蓋世界各地的廣度讓開發者們根本不用擔心去哪個國家建立分公司,政策法規推廣合作又是如何和美國不同,有一個好產品就好。當然,iOS 本身硬件和軟件的更新換代更是讓開發者們大顯身手。

五年後的今天,在 App Store 裡,用戶可以眼花繚亂地在 85 萬應用中挑選;這些應用的開發者們很多還只是兩三個人的小團隊,卻能夠吸引全球成百上萬的用戶們;App Store 每週的主題從最棒的旅遊應用,最強大的學習工具,最值得玩的遊戲,樣樣俱全,前兩天還有一個配合電影《超人:鋼鐵之軀》的上映而特意推出的超人專輯。

不光是蘋果,很多公司也想做平台,並且其中一些也做成了。2007 年 5 月 24 日發佈的 Facebook 平台,2008 年 10 月 23 日 Google 發佈的 Android Market, 以及若干等等。最近一家叫 Leap Motion 的感應器甚至在正式發佈產品的一個月就把 App Store 開放給了開發者。

國內最近關於平台的討論越來越多,很多公司專門成立了開放平台部門,但是鮮見有夏花般的開發者們在盡情綻放,大家每天糾結的還是怎麼賺錢,怎麼推廣,怎麼粘住用戶,更怕地是平台去偷偷看自己的數據,照著抄一個出來。到最後奮戰的還是自己一個小團隊。

哦,對了,我那個愛翹課的同學再接再勵,開發了一款基於 Facebook 的應用,並在一年後再度七位數賣了。

一個平台,理應成就眾多夏花的絢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467

狠狠敲碎你的平台夢 國內創業者心中永遠的夢與痛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5/56396.html

前幾日和正在幾位國內創業者在微博私信上溝通,大致瞭解了幾個不同項目的定位及現狀,不得不說一句,創業的人們,請放棄平台夢吧!

自從我來到這裡,到現在接觸地超過130個創業項目以來,極少數可以看到一個明確的平台項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有可能發展成小眾產品集創意、設計、生產、物流的閉環平台,所針對的行業和人群也是非常非常稀少的(這個項目目前進行地相當不錯)。而反觀國內創業者們,嘗嘗掛在嘴邊的就只有一句話,「我要做一個XXX行業(領域)的平台」,你是否也有過如此的口徑?

不可否認,國內的創業環境相當嚴酷,高成本低匯報、生存壓力大、競爭力強等等因素,都是非常影響創業潮流和創業意識的要點。再加上處於壟斷地位的騰訊阿里百度幾家大公司,很多創業者的思維就發生了變化,認為只有做平台或者說發展成為一個平台,才能生存,才能做大做強。我不知道有這樣定位的創業產品到目前為止的存活率是多少,不過想來,應該是為數不多的吧。

之前在一次國內的交流會上,國內的同行說,現在的創業環境很不好。為什麼不好呢?種種因素最後都無一例外地導致了壓力,很多創業者是被逼上創業路的。而且正是由於環境不好,所以現在的創業者都很浮躁,認為一個項目,最多做三個月至半年,不行就撤,而且這樣的項目,大多數竟然還都是以平台為目標的。現在,我不得不說一句,如果有可能的話,不要妄圖成為一個平台。

許多人都只看到了騰訊的平台,看到了阿里的平台,看到了百度的平台,但是他們都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發展的過程。任何真正的創業項目或是產品,沒有可能在半年內可以一步登天。甚至有一些初期定位非常準確的產品,前期發展很順利,但是做著做著就做成了平台,為什麼?一部分是看到了資本的注入,自信心即刻爆棚,認為平台時機已到。另一部分是看到同類產品開始邁向平台之路,沉不住氣了,也開始轉型。那麼結果呢,資本、用戶都統統跑光了。

奉勸那些想做和在做平台夢的國內創業者,除非你已經具備了一定量的資源、資本、經驗等等,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嘗試去做一個平台。在最初的時候,QQ只是一個聊天的軟件,淘寶只是一個可以網上購物的網站,百度也只是一個能搜到內容的網站。儘管它們現在無一例外的成為了最大的平台,但是它們最初的功能特色依然保持並且為用戶所愛。時刻想著這句話,當你某一天心潮澎湃的時候,或許會幫你清醒一下。

忘掉這個平台夢吧,做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產品,找到一群和自己相似的用戶,走一條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81

原創:暢遊們的平台夢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30031594
年初,一位老朋友從暢遊離職。問及原因,他說了一句話:王滔正在重複05年陳天橋做過的事情。聽到這個回答,我一時無言以對。對於經歷過當年盛大風波的我們而言,這是個「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沉重話題。

說起所謂的「平台夢」,從05年的盛大開始算起,10年來,有不少網遊公司都或明或暗的嘗試過類似的事——暢遊不是第一家,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家。作為當年盛大平台化戰略的親歷者和(一小部分的)實施者,寫下一點文字,供所有的王滔們參考。

一、平台從來就不是一種業務

在某個時間點,我們都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所謂的平台?一家網絡遊戲公司應當如何成為一個平台?當年參與創建盛大SDO(用戶平台中心)的時候,我們沒有找到答案,即使在今天,大多數同行也未必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平台,從來不是一種獨立的業務類型,它只是一類特定的互聯網基礎性業務的共同特徵而已。嚴格說來,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平台業務,只有具備平台特徵的互聯網業務。因此,也不存在所謂從遊戲公司向平台化公司轉型這回事,只存在對具備平台特徵的新興業務的開發和培育。

很拗口是吧?我知道。但這段話必須清晰的寫在這裡,不能有一絲含糊。因為很多公司的太多項目,其實就死在了對基本定義的認識不清上。

那麼,哪些業務是具備平台特徵的?所謂「平台型業務」到底是指什麼樣的東西?這麼多年下來,我總結了三點:

首先,「平台業務」一定是基於某種基礎性、長期性的需求。所謂基礎性意味著受眾群足夠廣泛/用戶基數巨大;所謂長期性是指需求不會很快過時或者發生重大的變化。對一個足夠大、足夠久的需求的持續滿足,是任何平台業務得以存在發展的基礎前提。

其次,「平台業務」需要有足夠高的護城河,可替代性弱、轉移成本高。這種用戶轉移的壁壘可能是建立在技術或品牌上的,又或者是基於人際關係網絡的,總之用戶無法輕易替換,甚至有可能為了這種服務,付出直接或間接的經濟代價。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平台業務」需要有流量/用戶的分發能力。就是說,我的應用情境可以誘導用戶去訪問一個網站、安裝一個軟件、或者達成某種交易。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平台就像一隻母雞,擁有孵化很多小雞的能力。

好了,有這三條抽象的定義,下面讓我們看看,到底哪些業務是真的可以算平台的?

二、絕大多數公司做不了平台

中國互聯網行業公認的平台公司主要有哪些?首先BAT應該都算,360很多人也認同其平台價值,YY算是個平台,微博算嗎?也許是吧,微信肯定是平台,91和豌豆莢一般也認為屬於平台業務。

除此之外,其他各家面目都比較模糊:門戶網站和視頻的可替代性都比較強,電子郵件的需求很長期廣泛,但可替代性很高;大型網絡遊戲的用戶基數和生命週期都不夠大,而棋牌遊戲相比RPG更具備一些平台價值。

360安全衛士其實不是個平台業務,但當它捆綁了瀏覽器和導航頁,從而具備了流量分發能力之後,它就成為一個組合型的平台;百度算是個平台,但愛奇藝顯然不是什麼平台;同樣道理,去哪兒(搜索)是具備平台特徵的,而攜程沒有;YY的語音群聊是平台業務,而視頻演播和遊戲聯運只是對平台價值的變現而已;QQ當然是平台,QQ遊戲大廳也是,但DNF絕對不是一個平台。分清楚這其中的差別,很重要。

簡而言之,絕大多數互聯網上的生意,都不具備足夠的平台特徵,因此它們都不是平台,但這不代表它們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如果從一開始就認定,只有轉型平台化才能活下去的話,那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活不長。

換個角度來看:無論騰訊還是360,或者YY和91,其實這些公司/業務在創建伊始,並沒有很清醒的意識到自己是在創造一個新的平台,只是在做到一定規模之後,發現自己在做的事情,恰好用戶基數大、需求週期長,不容易被替代、同時又有很強的流量或用戶的分發能力——順勢而為、不斷成長,最終成就大業。

所以,平台這東西,其實也要講機緣,不是你想當平台,就可以當得上的。

三、基於遊戲業務衍生的平台化是死胡同

但凡成功的網遊公司,幾乎都做過「基於現有的用戶基礎,發展平台業務,在做大用戶基數的情況下提高用戶的可重用性,最終成為一個綜合性的XXX平台」這樣的闡述,可惜目前還沒看到誰真的走通了。為什麼?

簡單概括就是四個字:路徑依賴。相對於全體網民,某個特定遊戲的用戶群其實是一群很細分的受眾,他們所代表的需求和傾向,也只是一種很局部的需求和傾向。做過遊戲運營的人都懂得,相對於宏觀上所謂的「全體網民」而言,每一款具體的遊戲產品,就像一個篩子,只留下最符合自己產品特徵的那一小部分用戶群,而剩下大多數人都會走掉。基於這樣一個很特定的群體去發展平台業務,做出來的東西往往是不能夠符合更大範圍內的用戶需要的。換句話說,從一個大用戶群出發做精準營銷、做細分用戶,由大至小是容易的;但由局部出發想要覆蓋全體,則是千難萬難。

做產品,本質上是一個與用戶對話的過程。如果從一開始與你對話的用戶就是一群很特定的人,那麼你做出來的,就一定是給這部分特定人群用的東西。這是個簡單的道理。

另一方面,作為互聯網上來錢最快的業務,做遊戲的公司往往會用比較功利化的方式來做產品,比較典型的就像當年的盛大,在第一個版本的聊天軟件尚未發佈之前,就制訂了全年的收入和在線人數指標,完全是運營公司那種強調執行力、打攻堅戰的感覺。應該說,這樣的管理方式作為遊戲運營公司還是非常有效的,但一個基礎性的互聯網業務,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慢慢培育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甚至可供參考的KPI都很少,一般也就是一些很宏觀的標準,如DAU等,而遊戲公司無論是開發還是運營,大多缺乏把一個基礎性業務慢慢運作起來的那種DNA,導致一個有趣的結果是,很多時候遊戲公司能做起來的(非遊戲)項目,必須是老闆不夠關注的東東,而不是相反——因為老闆的關注必然帶來短期行為。

YY的上市,曾經讓我無限感慨。為什麼呢?因為中國遊戲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推出的遊戲語音群聊系統,其實是盛大圈圈,我們在05年的時候就在一些產品裡捆綁了多人語音聊天模塊,那時候甚至出現了一種現象,有小姑娘在邊鋒的各個房間裡串場,給玩家唱歌,索取銀子作為報酬……是不是很眼熟?某種意義上,我們比YY早了五六年就發現了音(視)頻演播模式的萌芽,然而沉重的年度KPI讓團隊壓根就無心關注這些細枝末節。包括後來名噪一時的面對面視頻棋牌,也是在離開盛大之後慢慢發展起來的,為什麼?開句玩笑說,因為盛大的執行力實在太強了,雷厲風行之下,容不得雜草生長。

四、不要掉進自己挖的坑裡

綜上所述,對於$暢遊(CYOU)$們來說,所謂的平台化轉型,是一個很可怕的偽概念。因為從現有的遊戲業務出發,是到不了平台化的彼岸的。正確的選擇是在守住自己的本業的前提下,另起爐灶,發展具備平台化潛力的新業務。當年的盛大和今天的暢遊,之所以出現各種管理亂象,和這種路徑上的選擇有巨大的關係。而微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張小龍不是QQ的內部人,他的微信完全是另起爐灶的產物——基於QQ,你只能做出更好的QQ來,而不是全新的微信。

但這又何其艱難?說白了,從一家遊戲運營商,到所謂的平台化公司,這之間既無直線、亦無曲線,沒有人知道要如何前行,只能靠不斷的試錯。而這對於網遊企業的領導者來說,往往是無法接受的——他們無法接受自己平台化的成敗,基於完全的未知和概率性的事件上,既然要作為經營目標,那就一定要有達成的路徑,如果找不到路徑?那就自己編造一條路徑出來……

這就是當年的橋哥和今天的王滔共同的悲哀所在。他們其實並不知道怎麼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台,但,這話不能對人說。

網絡遊戲是暴利行業,暴利的背後是單款產品極低的成功率。在經歷過了一夜暴富和接二連三的挫折之後,幾乎所有遊戲公司的CEO們,都曾經渴望過一種更為穩健、充滿誘惑的平台化轉型之路。但從來沒有人證明過,這條路是否真的存在?我不知道,但我真心希望有人能找到成功的路徑,無論是王滔,還是這個行業裡的任何一個人。因為,那同樣是我自己曾經苦苦思索而不得的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