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金算錯了?中國銀行股的總市值究竟佔A股總市值多少權重?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955q.html

結論:中金的首席們認為銀行股五年後佔A股市值權重將從40%大幅下降至10%,並從多方面解讀銀行股的長線利空。經過我計算,目前銀行股佔A股市值按不同算法為20.63%到27.55%,與中金的數據差距甚大。

 

看了和訊網採訪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黃海洲的新聞,題目為《中金顛覆藍籌五年後銀行股權重從40%跌至10%》。文中「黃海洲認為,以傳統藍籌為基礎的滬深300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銀行股五年後佔A股市值權重將從40%大幅下降至10%。銀行股不具備長線投資價值,只有投機與作空的價值。」(http://stock.hexun.com/2012-12-19/149219669.html)

 

我這個人對數字敏感,想追究下這個銀行股市值到底是不是佔A股市值權重的40%。

 

下面是計算過程:

1,截止2012年12月19日,滬深上市的銀行股A股市值為3.92萬億(人民幣,下同),如果計算在香港上市流通部分則總市值為6萬億。

中金算错了?中国银行股的总市值究竟占A股总市值多少权重?
 

2,截止2012年12月19日,根據上海交易所的統計數據滬市總市值15.10萬億、流通市值為12.72萬億;根據深交所的統計數據深圳股票市場總市值6.68萬億,其中深市上市公司在香港有流通的市值大概不到0.1萬億。合計滬深總市值21.78萬億。減去香港流通的紅籌國企部分市值後的A股總市值大概為19萬億。

  另外,根據港交所資料,截止2012年12月19日,除去AH重複的紅籌股(包括中移動、中國海洋石油等,除去了中國聯通等)市值為3.43萬億人民幣,除去AH重複的國企股(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財險等,除去了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市值為1.21萬億人民幣。

 

3,三個算法來計算銀行股的權重:

3.1銀行股A股市值佔滬深A股總市值比例=3.92萬億/19萬億=20.63%

  解釋:這是計算銀行股A股市值權重,截止2012年12月19日滬深300中銀行股合計權重為20.52%,這兩個數字基本是吻合的。

 

   3.2銀行股總市值佔滬深總市值比例=6萬億/21.78萬億=27.55%

解釋:這個算法已經是把銀行股市值權重往偏大的方向算了,即使這樣也離40%權重差距很遠。

 

   3.3銀行股總市值佔滬、深、香港紅籌國企總市值比例=(6萬億+0.032萬億)/(21.78萬億+3.43萬億+1.21萬億)=22.83%

  解釋:其中0.032萬億是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在香港的市值,這是計算了中國所有上市銀行業總市值佔中國滬+深+香港紅籌國企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比例。還沒有計算美國、英國、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市值,如果全部計算,佔比會更低。

 

結論:中金的首席們認為銀行股五年後佔A股市值權重將從40%大幅下降至10%,並以此為基礎從多方面解讀銀行股的長線利空。經過我計算,目前,銀行股佔A股市值按不同算法為20.63%到27.55%,與中金的數據差距甚大。

    中金的哥幾個思路是這樣的:首先銀行股佔A股市值權重已經有40%啦->意味著佔總體經濟規模的比例很大了->然後列舉銀行業N個利空->然後五年後銀行股佔A股市值權重下降至10%。

    可是......「40%」這個基礎數據就是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90

《嚴選好股》 生技股總體檢 哪些漲真的 哪些漲假的?

2013-11-25  TWM
 
 

 

今年,台灣上市、上櫃及興櫃掛牌公司家數多達一一八家,然而,四年前,這個數字卻只有六十七家,反映出近年台灣掀起的生技熱潮。

不只企業大老搶投資生技,投資人也瘋生技,究竟哪些生技公司真有硬底子?

撰文‧賴筱凡

「現在台灣的生技產業,就像當年電子業剛要起飛的樣子,資本市場反應很熱,但產業才正要起飛。」他是上智生技創投總經理張鴻仁,看著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十多年,從沒人要投資的孤兒產業,如今,各家生技公司還沒掛牌,投資人就搶著買。

然而,這波生技熱也讓大小生技股都跟著漲,就連麵包店營收超過一半的「基因國際」,也因為標榜生技股而受到投資人追捧;有些生技廠的股價漲幅甚至過熱,到底我們該如何從專家教我們的指標去篩選標的?

生技產業的範疇很廣闊,大約可概分為製藥業、醫療器材、通路品牌三大區塊。製藥業又可細分為原料藥廠、新藥開發、學名藥廠,各家公司位處於不同區塊、不同產業定位,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的評價也不同。

你買對了嗎?

「醫美」竟也能搭上新藥熱 股價狂漲無疑的,這裡面當屬新藥開發廠商能獲得的市場評價最高,也最難被看懂。其中投資人最擔心的,就是買到披著新藥外皮的生技廠。

一名生技創投業內人士就不諱言,像是近期掛牌的「醫美」廠,就搭上這波新藥熱潮,股價跟著向上飆,但是否真有其價值?見仁見智。

近兩個月掛牌亮相的醫美廠,當屬大江生醫與科妍,最獲市場青睞,大江生醫更是以每股承銷價九十三元掛牌,第一天就衝高到一四四.五元,漲幅高達五五.三八%;但此後股價就一路向下修正,最低來到一○四元,股價跌掉二八%。

無獨有偶的,主打玻尿酸生廠商的科妍,掛牌前一個月也在興櫃衝出一二一.四元的高價,但掛牌首日勉強守在八十三元的承銷價,隔天就跌破承銷價,最低來到七十六.二元,幾乎比在興櫃時期還低。若以本益比來看,大江前三季EPS(每股稅後純益)為二.五二元,本益比約三十二倍;而科妍前三季EPS為○.八二元,本益比高達七十四倍,股價顯然不合理許多。

這在張鴻仁看來,當然搖頭,「畢竟台灣投資人才剛在學習如何看生技股,外界看原料藥、學名藥、新藥都是做藥的,都差不多,但創造的價值大大不同。」就像電子產業,市場願意給品牌廠的本益比相對較高,但代工廠的本益比就比較低,「並不是說代工廠不好,而是它本身能享有的毛利率就比較低;同樣的,生技股內,也會慢慢形成這樣的共識。」工銀創投協理羅敏菁說。

以醫療器材來說,由於台灣擁有雄厚的電子業大量製造經驗,在發展醫療器材等產品,也相對有利基點;可是,比起新藥廠商著眼未來可能的龐大利益,許多公司今、明兩年都不賺錢,但現在股價已經二、三百元,市值動輒二、三百億元;相較之下,醫療器材因為有EPS,較能以傳統的「本益比」概念評估價值,目前股價都停留在百元之下,市值都約超過五十億元,相對小而美。

你看對了嗎?

公司資訊揭露不實 投資人無從判斷找對你想投資的生技公司後,進一步的檢視指標,就是回歸公司的基本面,「對一家生技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它們的產品規畫(pipeline)。」張鴻仁說。

其實,台灣生技熱已燒了兩年多,其中最炙手可熱的還是新藥公司;只是,新藥開發門檻高,一般投資人連要判斷利多、利空,都有極大障礙。

就拿近三個月股價驚漲四九%的智擎來說,不少業內人士直言:「真的有些貴了。」我們試圖回歸智擎的新藥開發進度來看。

今年智擎股價大漲,主要還是來自於手上所開發胰臟癌用藥,「年初,同樣是開發胰臟癌用藥的美商賽基(Celgene)早先一步,在智擎之前做完臨床三期實驗,你慢別人一步,自然市場就會被瓜分。」業內人士說,雖然智擎解釋,賽基的胰臟癌新藥屬於一線用藥,智擎的新藥則為二線用藥,也就是說,通常是在一線用藥治療無效時,才會進一步改用二線用藥。但智擎被賽基搶先一步是事實,加上合作夥伴Merrimack近期新藥開發進度不如預期,「即使智擎胰臟癌新藥可以拿到藥證,可是,Merrimack的財務狀況令人擔憂,最後能不能付得出權利金,也是個問題。」業內人士說。

另外,最近才剛被櫃買中心裁罰資訊揭露不實的寶齡富錦,雖然三期臨床實驗數據漂亮,也成功將其開發的腎臟新藥Nephoxil授權出去,卻未對外說明授權金有三三.四%須支付給原來的專利所有人,等同於到手的餅只剩三分之二。

相同的,近期也被市場點名有隱憂的,還有多家企業大老爭相認購現增的新藥廠藥華,趕在公開發行前辦理現增,每股高達一二五元,包括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都搶著認購,讓藥華直接募到十二.五億元入袋。

藥華強打的新藥P1101,主要用在抗紅血球增生,由於獲得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為孤兒藥(指疾病人數低於二十萬人的罕見疾病用藥,可簡化臨床實驗時程,較快取得藥證),可以免做三期臨床實驗,大幅縮短開發時程,最快二○一五年就可以申請上市,被視為台灣孤兒藥開發的指標。

然而,業內人士卻點出,「目前全球抗紅血球增生的病人約二十萬人,雖然P1101可以快速通關,但能賣多少錢還是未知數。」儘管這顆藥還計畫用在C型肝炎的治療上,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完全是不對等的兩個市場,「究竟要訂高價還低價,會是一大問題。」「至於基亞、太景,一個是把臨床二期結果授權給澳洲公司,結果臨床三期數據不如預期,又還給基亞;太景的奈諾殺星新藥雖然授權給中國藥廠,可是臨床實驗結果台灣能否承認?其他地區的臨床實驗進度為何?都是要再觀察的。」業內人士點名。

一顆藥養一家公司?

開發失敗就沒戲唱 風險很高這也不是說智擎、寶齡、藥華,或是基亞、太景就是壞公司,它們在台灣新藥開發都有其貢獻;但是,台灣生技產業若要更壯大,勢必得經過一段撥亂反正的時程,尤其台灣新藥產業偏好用一顆藥來養一家公司,如果手上再開發另一新藥,就再切割成立新公司。

「這樣的風險其實很大,等於你完全沒有失敗的空間。」業內人士說,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新藥股價驚驚漲,讓許多人都捏了一把冷汗,「這對台灣生技產業要往前走,是不健康的。」台灣生技產業一片欣欣向榮,多數人都樂見此景,尤其在台灣電子產業深陷衰退循環之中,生技產業接棒,無疑給了台灣產業發展的一個新出口;只是,這波熱浪襲來,好的公司、壞的公司都跟漲,有些甚至熱過頭,超出原先應有的價值,就十分令人憂心。

另一方面來說,當浪潮退去,沙灘露出水面時,只有珍珠才能留下來,能否人人都找到這顆珍珠,就看投資人的眼光了。

漲太多!8檔拉警報的生技股經訪多位產業專家,共同票選出8家生技廠股價已漲多,要相對謹慎以待。

生技廠 近3個月

漲幅

(%) 股價(元,11/19) 市值

(億元) 示警理由

寶 齡 89 350.0 152 33.4%授權金須支付給原專利所有權人,就連銷售權利金也縮水。

太 景 34 60.50 408 奈諾沙星新藥開發雖獲中國藥廠授權,但其他地區臨床實驗未有進一步結果。

智 擎 26 243.0 243 合作夥伴Merrimack財務狀況有隱憂。

台微體 24 382.5 207 新藥開發尚未有明確結果,仍須檢視開發進程。

泉 盛 11 81.1 122 業外投資占資本額三分之一,恐影響本業開發。

基 亞 19 207.0 283 肝癌新藥的生產、銷售權未定,變數多。

藥 華* NA 200.0 336 新藥定價策略成關鍵。

科 妍 -16 81.5 41 前三季EPS僅0.82元,本益比恐怕已過高,股價開始修正。

註:*藥華尚未公開發行,目前股價為未上市盤價。

整理:賴筱凡

方向對!5檔可長線布局的生技股經訪多位產業專家,共同票選出5家生技廠發展方向明確,可做長線布局。

生技廠 近3個月

漲幅

(%) 股價(元,11/19) 市值

(億元) 看好理由

浩 鼎 47 259.99 387 乳癌新藥進入三期臨床,適應症多達9種。

安成藥 33 324.48 322 有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作為夥伴,手上有9顆藥在開發中,潛力十足。

醣 聯 13 127.50 87 醣分子新藥技術領先,惟獨開發仍處早期,可長期觀察。

神 隆 5 90.30 610 穩定交出獲利成績單,本益比相對合理。

中 裕 -4 77.88 151 授權金問題可望解決,進入臨床三期。

整理:賴筱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