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泥沙俱下 锂电池投资逻辑如何寻根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30/wNMDAwMDE5NDcwNA.html

锂电池泥沙俱下,乱花渐欲迷人眼,其中更有资本运作的翻云覆雨之手,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凯曼资本产业投资总监张炜的投资逻辑或为镜鉴。

“在投资之前,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准备投的这家公司的技术有没有渊源和出处?如果有渊源,一直在这个行业做的,当然最好;没有渊源,你就要问出处,它的技术是向谁买来的。一家此前从来没有涉足这个领域的公司突然进入,投资这家半路转行的公司的时候就需要特别谨慎。”

在其看来,新兴产业兴起之时,应该是先投装备而不是先投产品。“这是一个铁铲与淘金者的关系,通常的比例,投资的一半是设备,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设备还是要投入。即便是这个产业最终证明是不存在的,设备生产商也已经享受到了行业最先端的利润。”

而具体到终端产品,在其看来,需求首先是从政府采购开始。“具体到动力汽车领域,客车肯定比家用汽车更先享受到收益。”

此外,张炜也认为,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应该优先受益。“摩托车、电动车的技术改造,就比动力汽车要容易得多。”

但即便是目前认为最容易突破的电动车领域,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目前,电动车的电池超过95%以上为传统的铅酸电池,而锂电池要想侵入这一市场,除了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外,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均是隐患。

“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都不会超过3年,甚至有些只有1年多一点。现在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不是很长,更不用说使用环境比手机恶劣得多的电动车了。”上述行业研发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投资过剩的阴影或许已经悄然降临,锂电池的浮华盛宴,或将最终变成一场弱肉强食的游戏。

罗兰贝格称,锂电池产能过剩会使锂电池产业上演一场市场份额争夺战,届时很多能力不足的锂电池生产商将被淘汰。该公司预计,未来5~7年内,只有6到8家生产商能存活下来。罗兰贝格认为,锂电池产业存在“盲目投资风险”。

另外一家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也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锂电池行业面临两大困局——产能严重过剩、备受外资挤压。

对于海外的上市公司,A股锂电池行业上市公司估值之高,令人瞠目。

根据东海证券的计算,对应2010年的业绩预测,德赛电池的动态市盈率高达77倍,亿纬锂能也有78倍之高,中信国安也高达40倍。更有券商研究员,对江苏国泰给出60倍的估值。

相比之下,香港上市的比亚迪股份(1211.HK),其对应2010年业绩预测的市盈率,不过19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94

【文化籽】回港尋根住劏房 塗鴉女越難越愛

1 : GS(14)@2015-10-09 02:01:46

生於比利時的Caratoes原名Cara,中文名杜慧欣,兩年多前來港從事街頭藝術創作。2013年曾於西營盤Above Second Gallery舉辦首個個展,及後多次在歐美等地進行創作,現為全職街頭藝術家。(作品位置:中環歌賦街51號)



【文化籽:藝文沙龍】身穿短褲leggings,一頭金髮飄逸,驟眼看她與街上愛美少女無異。可是當她轉入橫街窄巷,束起頭髮、戴上防毒面罩,已搖身變為街頭藝術家Caratoes。生於比利時的她,兩年多前隻身從歐洲來香港住百呎劏房,每晚從牆上塗鴉找慰藉。一雙滴滿顏料的布鞋在梯上爬高爬低,她由橫街畫入窄巷、由餐廳畫到畫廊、由香港畫至歐美,全因對街頭藝術愛得徹底。


27歲的Caratoes是位喜歡挑戰及充滿好奇心的女子,好奇人類基因而選擇修讀生物化學,對遊戲毫無認識、對電腦沒甚興趣卻進修遊戲設計,旁人或覺不可思議,她一半為好奇一半覺得是挑戰,「我喜歡挑戰困難的事情,越難的事越想做。」如果她有聽過吳若希的《越難越愛》,「無懼世事變改,還是越難越愛。」大概會是她的座右銘。2010年大學畢業之後她前往荷蘭任職廣告公司,做三維動畫及短片等,做了兩年多後毅然辭職,原因竟是太舒服!「工作很好玩,公司也有房屋供應,但我覺得自己太年輕就過得這樣舒服,我無法接受。」她明白廣告雖好玩,卻非她最喜歡做的事,她想發現自己也想探索世界,所以2013年年初她離開安樂窩,隻身來到香港,既為尋找個人興趣也為尋根。



Caratoes在香港音樂及藝術節Clockenflap上進行創作。

近年越來越多餐廳邀請街頭藝術家進行繪畫創作。圖為Caratoes為上環Chachawan泰國餐廳創作的作品。

生於比利時,原本對中國文化反感的她,最後因為塗鴉決定留港發展。



拒絕安穩 從厭惡到愛上華人身份

Caratoes原名叫Cara To,中文名叫杜慧欣,父母都是香港移民,在比利時北部城市根特(Ghent)開餐廳。與許多華人一樣,Cara雖在海外成長讀書,但家中奉行卻是中國文化,平時在家只能講廣東話,周末父親還特意開車送她到首都布魯塞爾學習中文,希望她成為稱職中國人。她說父母很嚴格,不喜歡她與外國人來往,害怕她學壞。沒想到這種嚴厲教育卻換來反感,她並不喜歡華人身份,對中國文化也沒甚興趣,慢慢產生反叛之心,與父母關係也變差,被打罵後更甚。這也令她好奇,這個孕育出雙親的地方,究竟是甚麼模樣?辭掉工作離開朋友、踏足香港冇人冇物,歐洲銀行信用卡在香港亦無法使用,她其實也不知要做甚麼,半年時間徘徊在劏房之間,最令她感到慰藉的是夜晚在後巷牆上繪畫。「每晚畫完牆我就感到很開心,好像完成一些事情,認識自己多一些。」沒有修讀過藝術,也沒想着當全職藝術家,偏偏機會主動找上她。2013年太古坊正籌辦「WORK IN PROGRESS」街頭藝術展覽,朋友邀她參加,沒想到作品受畫廊賞識,更在西營盤Above Second Gallery舉辦個展。之後她受邀為Chachawan、Bibo等餐廳繪畫作品,踏上全職街頭藝術家之路。回想繪畫之路,她說正如踏足香港一樣,是願意去嘗試。當初在荷蘭工作時,她很喜歡視覺藝術家Lucy McRae,當時她為自己定下的10年目標,就是與對方一起工作,沒想到搬到荷蘭兩個月已經實現。「如果這個也可能,還有甚麼也是可能的呢?」她開始回想兒時喜歡畫板,於是也想嘗試在牆上畫畫,於是有一晚她無師自通,自己開始畫起來。「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主動去學,不一定要等人教你。」到後來在香港畫了一段時間後,她想見識更多街頭藝術,竟自費前往街頭藝術的發源地美國。現在的她很喜歡到歐美等地繪畫,參加過邁阿密Art Basel,也時常在歐洲亞洲不同地方創作,一來為見識,二來她亦想以行動告訴外國人——香港也有街頭藝術。「我常在歐美地區畫畫,在這個文化裏很少華人被邀請,我覺得某程度上是被忽視了,所以當有受邀機會時,我便很想去present。」今年有大半年時間,她都在海外進行創作,與她訪問完不久,又馬不停蹄前往冰島繪畫。



她覺得華人街頭藝術家在歐美國家被忽視,所以當有機會,她都會到海外創作。

Caratoes爬高爬低專心噴漆。



海外創作 牆越大越powerful

雖然常年不在港,但那個曾經對中文厭惡的她,現在已慢慢接受了香港人身份。「香港這個地方對我很重要,如果我搬去美國或歐洲,我只是普通歐美藝術家,但我想代表中國藝術家。」閒時她會把關於自己的訪問電郵給父母看,父母知道她搬到香港,看見她的成就,亦感到自豪,感情也慢慢重修於好。這是她踏足香港前所沒有意料的,最初她只打算在這裏住四個月,沒想到現在會以香港為家。相比香港,她在外地的繪畫要大得多,香港後巷通常是幾米闊,在外國卻是幾十米長。「越大的牆越powerful,感覺可以與更多人對話。」她認為香港雖然有很多很大的外牆,但業主或社會尚未開放至這種程度。街頭藝術節HKwalls發起人之一Stan亦認同,「香港目前還沒有大牆供畫畫之用,但其實是一個街頭藝術可發展得很好的地方,歐美國家都沒香港有這麼多大牆,如果有朝一日政府連公屋也開放給街頭藝術家,藝術家可以有許多新嘗試。」今年許多餐廳酒店都邀請街頭藝術家進行創作,街頭藝術走進畫廊也成風氣,最近兩個月便先後有西營盤Pearl Lam Galleries、灣仔Part-of Gallery及上環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舉辦塗鴉展覽,HKwalls曾為Pearl Lam及agnès b.畫廊聯絡街頭藝術家,Caratoes正是這次agnès b.舉辦的「Far East Far East塗鴉藝術『走動』展」其中一位藝術家,在畫廊及外國人較多的中上環地區進行創作,這區亦一直是街頭藝術的集中地。
Stan坦言近年街頭藝術就如音樂節,成為一種潮流及商機,「品牌及藝術家互惠互利,整體來講是好事。」多了街頭藝術誠然是好事,以前社會覺得street art就是壞孩子行為,現在已慢慢改觀,明白這是街頭藝術,他希望日後會有更多人懂得欣賞。



Caratoes兩年前在西營盤Above Second Gallery舉辦首個個展,成為全職藝術家踏腳石。

在香港創作的作品通常只有幾米闊,這幅位於美國德州的巨型作品長達數十米。



Far East Far East塗鴉藝術「走動」展

agnès b.邀請八個駐港及海外街頭藝術家單位齊集香港創作,分別有法國的Philippe Baudelocque與雙人團隊Lek& Sowat,美國的Cleon Peterson;三位長駐香港的海外藝術家:意大利的Barlo、俄羅斯的WAIS與比利時華僑Caratoes;以及香港土生土長的SINIC和Parent's Parent四人組合。他們作品風格各異,13幅作品分散在中上環鴨巴甸街、歌賦街及士丹頓街等,成為亮麗風景線。



地點:中上環地區及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中環荷李活道118號地下)日期:即日起至2016年1月2日



藝術家走動的足迹



居港意大利街頭藝術家Barlo及其作品。(作品位置:中環士丹頓街42號)

美國藝術家Cleon Peterson受邀來港創作。(作品位置:中環荷李活道75號LG/F)

香港街頭藝術家團隊Parent's Parent及其作品。(作品位置:中環鴨巴甸街37-41號)



法國藝術家Philippe Baudelocque以粉筆畫見稱。(作品位置:中環善慶街11號)



記者:劉東佩攝影:徐振國、劉永發、潘志恆編輯:謝慧珊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08/19324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20

【專題籽】尋根靠拆字 金猴N件事

1 : GS(14)@2016-02-02 15:58:25

迎猴年先要識「猴」字,由甲骨文、到小篆、草書、楷書,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今時今日的猴字。



【專題籽:胚芽故事】遇到馬騮精,你會頭都大埋;金猴嚟獻瑞,你又會拍爛手掌。呢隻猴精靈、百厭,兼夾精力充沛,但佢嘅典故大家又知幾多?點解賀年要送足金金猴?點解古代石雕傳說,馬同猴都係孖公仔拍住上?朝三暮四呢個成語又關馬騮乜事?廣東話入面仲有乜嘢諺語同佢有關?猴子喺西方人嘅心目中又係點樣?真係十萬個為甚麼,一於來個說「猴」解字。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

為了解猴字歷史,何教授翻查宋代《太平御覽》及唐代《藝文類聚》等「類書」(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搜集古時記載。



猴字點樣嚟?

了解猴子,先要從「猴」字入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堪稱生肖歷史專家,他說中國很早已有猴子的記載,當中甲骨文的猴字有兩個字形,分別為「猱」及「夒」,兩者讀音都是「撓」。到了漢代,字形開始逐漸演變,就以小篆為例,左邊多了部首「犬」,有指當時的人覺得猴及犬是種相近的動物。來到草書及楷書時,右邊由「柔」變成「侯」,即如今猴字的聲旁。另一專門鑽研漢語語言學及中國文字學、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陳遠止博士就發現,猴字的形成有另一種說法,古書記載猴子是種善於等待機會的動物,因為這一特質,與「候」近音的「侯」字便成了猴字的一部份了。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陳遠止

《說文解字》輯錄了猴字的字形演變及相關典故。



唔係足金都叫金猴?

「我哋同大家揭曉番呀……嗰個賀年送×猴嘅有獎問答遊戲嘅答案先。」12年前,蔡育瑜及曾偉忠在直播節目時爆出一句「足金×猴」,頓成經典笑料,這對孖寶早前再以正確讀音重演案件,勾起不少港人的難忘回憶。足金金猴當然是用足金製作,但猴子的吉祥語,為何往往離不開金字呢?好像貼在陳教授辦公室門口的揮春,上面就寫有「金猴獻瑞」,原來「金」字除有好運、財氣之意,根據古書記載,十二生肖當中,猴的地支屬「申」,而申又屬五行中的「金」,相傳猴子自此被稱作「金猴」,並逐漸成為一個吉祥及富貴的象徵。



事隔12年後,蔡育瑜(左)及曾偉忠重演「賀年送金猴」,最後挑戰成功。

除了足金製作的金猴,平日也會經常聽到金猴獻瑞或金猴獻桃等新年賀語。



馬猴配老是常出現?

好些成語或民間故事,都愛以馬及猴來擔主角,加上廣東人會把猴子喚作「馬騮」,難免讓人懷疑牠們有神秘關係。何教授解釋,這主要是緣於經典名著《西遊記》,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儼如馬的守護神,後來民間養馬的人都會飼養猴子來避馬瘟。雖然做法迷信且欠科學根據,但反映了《西遊記》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至於賀語,何志華就補充古時記載的猴子非常長壽,例如金猴獻桃一詞,猴及桃便象徵了長壽。此外,猴與封侯晉爵的「侯」字讀音相近,所以用來祝賀別人升官發財,如「馬上封侯」,「以前讀書人認為拜相封侯是人生的一大成就,所以馬上封侯及爵祿封侯等都是文人期盼的喜事。」點解喺廣東話入面,猴子又叫馬騮?何教授說遠至宋代、廣東一帶的粵語方言區,已經有人稱呼猴子做「馬流」,就像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提到:「北人諺語曰『胡孫』(猴子)為『馬流』。」繼而演變成今時今日的「馬騮」,不過馬騮與馬是沒有關係的。他還補充,有語言學者曾指出,古代會用「猱」字來表示猴子,讀音是「撓」,馬騮的騮或許是因讀音相近而演變出來,「雖然這個說法仍有待進一步考證,不過單看猱及騮兩個讀音,聽起來也相當可信。」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成為馬的守護神。

馬上封侯古人會在馬背上畫一隻猴子,取馬上封侯之意,即祝福對方立刻加官晉爵,飛黃騰達。



爵祿封侯民間剪紙會以鵲、鹿、蜂、猴四種動物來表達這個吉祥語。




朝四暮三 其實好醒

今時今日話一個人做事反覆無常,會用「朝三暮四」來形容,但是究其典故,原來不是這回事!朝三暮四出自《莊子.齊物論》,古時有位飼養彌猴的老人,每日早晚各給4粒栗子予每隻猴子,後來糧食不足惟有開源節流,老人遂改為早上3粒晚上4粒,猴子當然甚為不滿,於是老人便改為早上4粒晚上3粒,結果猴子高興得趴在地上。表面看來,老人非常聰明,N年前便懂大玩語言偽術,猴子則十分愚蠢,但何教授就要為猴子來個大平反,「我認為莊子其實是以猴子來比喻聰明,如果早3晚4,多了的栗子只能在晚上食,如果早上多取一粒變成早4晚3,可以選擇在早上或晚上食,所以猴子表現雀躍是合理的。這個故事其實沒有貶抑猴子的意思,只是寓意我們處世時,應以事物的實際用途作為論斷標準的哲學思想,即那7粒栗子如何達到令猴子滿足的用途。」至於為何演變成如今大家理解的意思,何教授估計是後來語意引申時出現誤讀,背離了莊子原來的意思。


美國有非牟利團體訓練捲尾猴來照料四肢麻痹或脊椎神經嚴重受損的患者。

鬼佬馬騮辛苦命

另一邊廂,何教授說在西方文化裏頭,猴子卻被視為惡作劇的象徵,容易觸怒他人及製造麻煩,更衍生出短語“monkey with somebody”,即戲弄人的意思,以及“make a monkey of someone”,即是把某人當是猴子來玩耍。由此可見,猴在西方文化的地位顯然不及中國文化中的尊崇。有資料顯示,美國自1973年至2004年期間,每年平均使用約5萬隻猴子來做實驗;上世紀,美國及法國曾把猴子送上太空進行探索;美國波士頓的非牟利團體Helping Hands Monkey Helpers更訓練捲尾猴來幫助四肢麻痹或脊椎神經嚴重受損的康復者處理日常問題,真係「命苦」。



廣東話的馬騮諺語

【猴擒】起初的講法是「猴急」,因為猴子較靈巧亦較心急,很想盡快達成目的,後來廣州人逐漸把猴急讀成猴擒。【水浸馬騮】古人認為猴子不懂水性(其實係識嘅!),水浸馬騮就是借代馬騮落水時瞪大眼晴的模樣,表示驚惶失措。【馬騮執到桔】意指意外收穫,類似「地上執到寶」,在街上發現拾獲千元大鈔、名貴手機,頓時喜不自勝,便是馬騮執到桔了。(切記,唔想坐監就要路不拾遺啊!)



記者:余 瑋攝影:許先煜、劉永發編輯:陳國棟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2/19475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85

非裔青年尋身份認同勇闖加納尋根

1 : GS(14)@2017-03-25 10:33:54

在美國土生土長的非裔青年人,成長中最困擾自我的,很大程度會是因膚色而引發的衝突事件。三藩市一群高中生因此決定踏上一次到非洲的「尋根之旅」,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而旅伴竟是平日最怕打交道的警察!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一群青少年何解會集體被警員「押」上警車?看真一點,他們臉上都掛着笑容,其實今次出動警車,為的只是親自護送廿多位高中生到機場,出發到非洲加納(Ghana)文化體驗的征途。這個名為「創世紀行動」(Operation Genesis)的生命計劃,由當差9年,人稱「JJ」的前警員約翰遜(Jason Johnson)約6年前促成,今年已是第4次帶領青年和警員到非洲交流。
JJ對本報表示:「我相信參加者由非洲回來後,會學懂更珍惜家庭和社區。我記得一個已經輟學的女孩,參加計劃後返回校園讀書,自此保持GPA(成績平均點)在2.6的不錯成績。我就知道這件事要繼續落去。」旅程為9天,參加者出發前花了幾星期研習加納的文化,一如以往,他們會帶着美國的圖書、棒球裝備和衣物贈送當地的青少年。整裝待發的參加者Neffertice興奮道:「我相信會是一次歷險,當地的文化、音樂、食物和人我也很期待感受!我曾到過南非,但加納會更原始更不同。作為非裔,能真正感到那兒是第二個家,甚至是家鄉,這(身份認同)很重要!」面對在社會存在已久的警察與非裔之間的種族衝突,前來歡送16歲外孫女的Lynn Wesrey寄望,「我知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地區檢察官,與FBI合作,希望對社會作正面影響,希望她會明白不是所有警察都是壞人,我們一直都向她教育這個訊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5/199696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762

陳增濤:Comte Georges de Vogue香波莫思妮尋根

1 : GS(14)@2017-05-18 00:58:15

【明報專訊】小小的香波莫思妮(Chambolle-Musigny)只有幾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在村莊走路兜一個圈也就是幾分鐘時間。散發着貴族氣質的Georges de Vogue伯爵酒莊的大院子,會吸引第一次來這裏朝聖的紅酒愛好者的目光。我第一次聽到de Vogue伯爵,是剛從巴黎大學經濟學院畢業,在巴黎最貴族化的一家投資銀行工作的時候。雖然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把不少貴族送上斷頭台,但至今貴族的名字在民間仍備受尊敬和羨慕,似乎從貴族名字中就能感受到尊貴的魅力。

勃艮第葡萄園的歷史,可追溯到中世紀的西篤修道院。法國大革命不單是革了波旁王朝的命,也革了天主教修道院的命,從此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修道院幾百年默默耕耘的葡萄園也被共和國充公拍賣,故絕大部分有名的勃艮第酒莊的歷史不會早於法國大革命。Comte Georges de Vogue酒莊是一個例外,15世紀當地一個富有的商賈買下了Chambolle-Musigny的一些葡萄園,包括叫Musigny的頂級園。當時小村的名字只叫Chambolle,在19世紀末夜丘(Côtes de Nuits)出產名酒的村,都加上村裏最出色頂級園的名字,原本的Chambolle村就變成了現在的Chambolle-Musigny。

19世紀獲伯爵銜頭 避過法國大革命易主

「我們酒莊的Musigny葡萄園共7公頃,是它最大的地主。兩位女莊主已是第二十代傳人。」莊園的釀酒師François Millet用純正的英語介紹酒莊的情况。其實在19世紀中葉,來自法國中南山區的伯爵做了莊主的女婿,莊園才貼上了現今的伯爵銜頭,否則葡萄園也有可能在法國大革命動盪期間易主。

「能夠品嘗到你釀造的兩款Musigny,真是我的福氣。鼻聞到它絲絲花香已酒不醉人人自醉了。絲綢般的口感,濃郁而清新脫俗,餘韻悠長。」其實我正沉醉在釀酒師Millet細數他釀酒的過程,只有他這種不厭細節的侃侃而談,才能從品酒中尋找到新的體驗。

重新塑造德法軸心指日可待

月初的法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親歐盟、只有39歲的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勝出,星期天成為第五共和國的第八位總統。依我的觀察,馬克龍熟悉經濟學理論,對解決法國揮之不去的高企失業率胸有成竹,而且意志堅定。歐盟德法軸心的重新塑造,指日可待矣。

根據法國憲政,立法需國會通過,那麼一切政經改革不是總統說了話就算。但當今傳統兩大黨派在這次總統大選失利而面臨瓦解,馬克龍新組建的政黨極有機會成為第一大政黨。歐盟近年來老態龍鍾,馬克龍可說是另類法國大革命,帶來了新氣象,歐洲經濟和歐元的前景值得期待。

投資及品酒專家/Délifrance創辦人

[陳增濤 品酒論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05&issue=201705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