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国银行否认出售建行股份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20081215/1428563713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25

從美國銀行看財務陷阱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484

巴黎:

一間企業的內在價值,必定是直接由它的有形資產淨值而來,這是毫無疑問,而投資之所以有這麼多的注意事項,是因為我們要知道:

"這間公司能否有能力好好的維護企業有形資產和增加它們每股的比例,而不是減少它們"

如果一間企業,年年說賺大錢,但它的Balance Sheet內只賺了無形資產,你不會認為所謂年年賺錢對於你有任何意義。因此能否年年賺錢,固然重要,

但賺錢不是目的,而是為增加淨有形資產的一個手段。


巴黎試舉一個例子。

從美銀的15年財務變化,我們可以看到美銀的股東權益突飛猛漲,如果看股數變化,我們知道其間,美銀是透過不斷發股票收購對手增大規模。



這種變化是否有利,是一條簡單的數學問題:

股東淨值上升速度大於股票發行比例,就是有利,反之不利。

現今的會計制度,容許收購時,因高價付出固定資產的數以Goodwill入賬,亦會增加一些不利情況,以美銀為例,最好的方法是嘗試把此中的無形Goodwill勾出於股東權益淨值,計算去Goodwill化的每股資產淨值。

假如一間公司的每股有形資產淨值在年初是$100,年中賺了$15元,派了$5元息,年尾就是$110,如果年尾只有$105,那麼就是說,有$5的費用並沒有入賬。




做成這種看似不可能的數學有很多原因,回購、收購、發股會是當中常見的可能,巴黎在這裡不是想討論會計準則如何有問題,這裡的重點是,

我們正處於一個年尾可以出現由會計制度引起的$105或$120難以還原數字的市場投資,我們要做一個有分辦能力的智慧投資人。

美銀在前任CEO Kenneth Lewis 主管期間,尤其是2002-2006年間的收購,就出現數學上的問題,我們並不需要懂他當中的收購技巧,有那點有做,有那點沒做去決定他是否高明,因為從上面不能還原賺到的錢的去向的簡單數學,我們知道了答案。

每股年初固定淨資產  +  年中盈利   -  派息   =   年尾每股固定淨資產

因此,沒有以驚人的洞悉力和知識觀察管理層、或觀察宏觀經濟,亦能知道自已投資標的處景,如有一個詩人簡單地說:

100元入息,90元支出,人人快樂;
90元收入,100元支出,人人憂愁!

當然無知和無視事實同樣會令人快樂,但歷史告訴我們,付出代價是必然要的,即使有時可能是晚一點!

那麼,以往高價收購令股東權益流失的美銀是否不值得買入呢?!

同一個問題,在2006年的$54.85元高價,或2009年的$3.14和現價的$13.4會有不同的答案,下回繼續!!



p/s: 重新分析美銀,是因為Blog友Kamster的一個疑問引發的興趣,巴黎亦因為美銀,再去分析匯豐及富國銀行。另外此文也有參考天知君的方程式,我在他的方程式之上加入了每股的變化,是受Kamster君對股票回購、發股應如何計算利害的問題的啟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6

從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看財務陷阱 (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518

巴黎:

上文已經說出,我們可以透過資產負債表每年的年初和年尾的股東權益總數變化,去反核對究竟公告的所謂盈利是否真正入了股東的袋,又再把無形資產鉤出,計計入袋的是否只是空氣。

雖然以這種多年變化就能避免很多所謂財務陷阱,不過買賣股票中其中的"素"較這些因素更為重要,例如,如果一間公司年年作大了一千萬利潤至1億1千萬,另一間卻實報實為七千萬,前者雖有所謂財務陷阱,但其內在價值是沒有理由低過後者。




從 上面的14年市場最高和最低價與美銀(BAC)的除Goodwill後資產比較,我們得出一個印象是,不計風暴年,在最高的P/B範圍大約是 2.6-4.5,最低的約為1.78-3倍,不計2002-2006年按揭債券最賺錢的假象,保守的派息記錄顯示為平均為除Goodwill後資產淨值的 10-12%。因此在現價13.4P/B 1倍買入,無論從資產保護、回報、派息,都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我們也可以從2008年的資產 淨值大跌至$11.44後反彈至2010年(3季)的$13.633,得知美銀是在改善而非惡化加強信念,雖然兩年間的公報是虧損,這類與資產值背離的虧 損公報,其實反而對買入者有利,因為大多數散戶從未想過認真去了解此間財務意義,單以情緒決定就殺價沽貨。。

一些朋友以為,等待至市況回 覆至稍為正常水平,P/B或會升上1.8倍後,便是$13.633 x 1.8= $24.5,沽出就很好。以這種想法很容易令閣下太早沽出股票,賺少一大舊。任何股票賣出時,都一定要從新計算當前的內在價值,而不是以你買入時計算的內 在價值,更不是你付出的價格。比如你以5元買入,在等待股票回複正常P/B前,銀行已經賺了2元,其資產值就會躍升至15.633,此時股價若只 是$24.5,仍能提供不錯的Yield和ROI,投資者也是可以再等一會,雖然那$25元是你買入的5倍。



以上的是富國銀行(WFC)的15年紀錄,我們可以從每股除Goodwill後的資產淨值、每年盈利和派息,反轉還原,在市旺時相差也不大而得出一個印象:雖然它也是以收購壯大,但管理層是有考慮到股東利益,其回購股票或收購對手的出價都是有節制的。

而在2008年海嘯間富國銀行的收購對手更是拾到一舊金,因為它的每股資產淨值大升了5成,超出其公告的盈利幾倍,它實際是海嘯中的大贏家。

有 人常常說,分析管理層的能力(小道消息、傳記或個人自述)較財務數字更重要,從兩篇的財務比較,我們得知只需觀察數字就能知道領導者的能力,且客觀和有說 服力。這種以數字評估的做法更有利是,你只計算這個因素一次,而不會重複財務數字一次、管理能力又一次而計貴或便宜了股票的內在價值。

若 果單從海嘯以外年間,富國銀行最低P/B為3倍,以$16.838元水平,即達$50.5元上下,就是現價$31元有可能至少賺63%,看起來較美銀的可 能至少到$24.5賺的80%少。不過要明白,假如這一年內,美銀賺1元,富國賺2元,產生的槓杆比例就能拉近相方距離。這亦是巴菲特常常強調買賺錢的股 票的重要,他說:"即使現在付出較多一點,還是有利,因為股票賺錢後的溢價,也會隨內在價值上升而上升",道理亦是如此。

但這種想法是有條件的,股神說付多一點,而不是散戶的付多一大舊。即:

如果一間公司能賺大錢是一個買入的好因素,那麼股票的價格上升就是一個買入的懷因素。兩者在選擇股票時幾乎是同等重要。
雖然大部份散戶都認為前者大大重要過後者,或把價格上升的壞處以相反來處理。

因 此價值投資人在考慮購進一間自已認為公司能賺很多錢時,不妨也把它過去的高低P/B比較,如果這間公司是新投股票,沒有往積,那就放棄它吧,這不是否定它 的投資價值,而是我們沒有一支可參考的盲公竹,我們不知這股票的價格升到那裡算是貴、跌到那裡是便宜,遇到市況向下時我們不能堅持而會畏懼,到市況向上 時,我們也不能夠眾人皆醉我獨醒。

最後,美銀是一隻很奇妙的股票,美國的報章,無論以基礎分析或投機,都把它列作頭號買入的股票,可是它就是一直下跌。

巴黎認為,投資市場跟紅頂白是人性最難克服的一種常態心理。
然而我們有了理性的分析,始終還要有言行一致的行動,一心一意,心無旁念的投資人通常就能夠勝任這工作。


p/s:美國銀行今天大升6.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3

美國銀行拆屋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184159

歐美金融股跌到不亦樂乎! 半年跌60-70%的絕不難找! 歐洲的原因是歐債危機, 我認識的不深, 有高見的朋友請留言分享。美國的銀行, 我留意到一間新聞, 美國的銀行收樓太多, 為免要白交稅費, 又不想再拖低樓價, 於是自費拆屋! 然後將地$1賣給政府。這真是美國樓市「供不應求」的鐵証! 即是說, 可能美國的銀行provision 是虛低的, existing home inventories 也是虛低的。誰說銀行是安全可靠的投資? 大概只有香港的才是吧。

奉送美國樓價圖一幅。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case-shiller-index-20-city-home-price-index-charts#-1

.

Bulldoze: The New Way to Foreclose

Bank of America Corp. (BAC), faced with a glut of foreclosed and abandoned houses it can’t sell, has a new tool to get rid of the most decrepit ones: a bulldozer.

.

 

The biggest U.S. mortgage servicer will donate 100 foreclosed houses in the Cleveland area and in some cases contribute to their demolition in partnership with a local agency that manages blighted property. The bank has similar plans in Detroit and Chicago, with more cities to come, and Wells Fargo & Co. (WFC), Citigroup Inc. (C), JPMorgan Chase & Co. (JPM) and Fannie Mae are conducting or considering their own programs.

.

Disposing of repossessed homes is one of the biggest headaches for lenders in the U.S., where 1,679,125 houses, or one in every 77, were in some stage of foreclosure as of June,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rm RealtyTrac Inc. of Irvine, California. The prospect of those properties flooding the market has depressed prices and driven off buyers concerned that housing values will keep dropping.

.

“There is way too much supply,” said Gus Frangos, president of the Cleveland-based Cuyahoga County Land Reutilization Corp., which works with lender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homeowners to salvage vacant homes. “The best thing we can do to stabilize the market is to get the garbage off.”

.BofA’s 40,000

Bank of America had 40,000 foreclosures in the first quarter, saddling the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based lender with taxes and maintenance costs. The bank announced the Cleveland program last month, has committed as many as 100 properties in Detroit and 150 in Chicago, and may add as many as nine cities by the end of the year, said Rick Simon, a company spokesman.

.

The lender will pay as much as $7,500 for demolition or $3,500 in areas eligible to receive funds through the federal Neighborhood Stabilization Program. Uses for the land include development, open space and urban farming, according to the statement. Simon declined to say how many foreclosed properties Bank of America holds.

Ohio ranked among the top 10 states with the most foreclosure filings in June, according to RealtyTrac. The state has 71,617 foreclosed homes, Cuyahoga County 9,797 and Cleveland 6,778, RealtyTrac said.

.

The tear-downs are in varying states of disrepair, from uninhabitable to badly damaged. Simon said some are worth less than $10,000, and it would cost too much to make them livable.

.Unwanted Homes “No one needs these homes, no one is going to buy them,” said Christopher Thornberg, founding partner at the Los Angeles office of Beacon Economics LLC, a forecasting firm. “Bank of America is not going to be able to cover its losses, so it might as well give them away and get a little write-off and some nice public relations.”

Donating a house may create an income-tax deduction, said Robert Willens, an independent accounting analyst based in New York. A bank might deduct as much as the fair market value if a home wasn’t acquired with the explicit intent of knocking it down, he said.

.

Wells Fargo and Fannie Mae already started donating houses and demolition funds in Ohio. San Francisco-based Wells Fargo, the biggest U.S. home lender, gave 26 properties and $127,000 to the Cuyahoga land bank, said Russ Cross, Midwest regional servicing director for Wells Fargo Home Mortgage. Since 2009, Wells Fargo made more than 800 donations, the bank said.

.Fannie Mae

Fannie Mae, the mortgage-finance company operating under U.S. conservatorship, made its first deal with the Cuyahoga land bank in 2009, and sells houses to the organization at a “very nominal value,” or about $1 and an additional $200 in closing costs, said P.J. McCarthy, who heads alternative disposition programs.

.

Fannie Mae sold 200 foreclosures to the Cuyahoga organization in 2010 and has similar programs in Detroit and Chicago. Cleveland is the only city where Washington-based Fannie Mae contributes $3,500 toward demolition, McCarthy said.

.

“It’s an economically justifiable transaction,” McCarthy said. “Holding on to a property that might sell for $1,000 or $2,000 or $5,000 for several hundred days is not in anybody’s best interest.”

.

JPMorgan, the second-biggest U.S. bank, has donated or sold at a discount almost 1,900 properties valued at more than $100 million in more than 37 states since late 2008, including 22 in Cleveland, said Jim O’Donnell, manager of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The majority aren’t demolished, he said.

.Nonprofit Role

Citigroup has been donating foreclosures since 2008 through the National Community Stabilization Trust, according to an e- mailed statement from Natalie Abatemarco, managing director for the bank’s office of homeownership preservation. The New York- based company, ranked third among U.S. lenders, is part of the Washington-based nonprofit trust’s pilot program that starts in late August to provide funds for purchases in distressed neighborhoods, and the money can be used toward demolition, Abatemarco said.

.

Demolishing all of Cleveland’s foreclosed and abandoned properties might cost $250 million, Frangos said. There are as many as 13,000, according to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in Cleveland and Neighborhood Progress Inc.,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orking to counter the effects of foreclosures in six Cleveland areas, according to its website. The Cuyahoga County land bank owns about 899 properties and will demolish about 700 in the next six to seven months, Frangos said.

.Blow Them Up

The oversupply of homes once prompted Warren Buffett,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BRK/A), to quip in February 2010 that one solution was to “blow up a lot of houses -- a tactic similar to the destruction of autos that occurred with the ‘cash-for-clunkers’ program.’”

.

Still, the knockdowns aren’t likely to outpace foreclosures, said Rick Sharga, RealtyTrac’s senior vice president. Foreclosures may accelerate as banks clear a backlog caused by soft real estate markets and legal disputes over tactics used to seize homes.

.“These sorts of programs will basically only be nibbling on the edges,” Sharga said. To contact the reporter on this story: Lindsey Rupp in New York at [email protected] http://curiouscapitalist.blogs.time.com/2011/08/01/bulldoze-the-new-way-to-foreclos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0

《商業周刊》封面:拯救美國銀行

 http://news.imeigu.com/a/1315812360789.html

導讀:最新一期《商業周刊》於9月8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題目是《拯救美國銀行》,文章介紹了美國銀行近十幾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分析了當前美國銀行面臨的困境及其為應對危機而採取的措施。

 

對加里-林奇(Gary G. Lynch)來說,8月23日有兩件事讓他發狂,一件是平生第一次經歷地震,他和同事在桌子底下躲了很久;另一件是華爾街盛傳美國銀行將被迫接受由政府安排的,來自JP摩根的經濟援助。

林奇從7月開始接管美國銀行的法律和監管事務,他的主要工作是處理一系列涉及數億美元的法律訴訟和政府針對對該公司在房地產泡沫時發行的抵押擔保債券所進行的調查。當時美國銀行的股價已經比年初下降了50%,就要跌破6美元。外界普遍推測美國銀行將要被強行併購,一些專家也悲觀的預測處理這些抵押債券將耗光美國銀行的資金。

本年第二季度美國銀行虧損88億美元,人們似乎嗅到了2008年的味道,擔心它會步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的後塵。當時貝爾斯登像廢品一樣被出售,而雷曼兄弟隨後破產,引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美國銀行的管理者們不得不提前結束假期,他們趕回辦公室用盡各種辦法安撫驚慌失措的投資者。

8月25日出現了轉機,就像他2008年對高盛所作的一樣,巴菲特戲劇性的決定對美國銀行注資50億美元,把它從破產的邊緣救了回來。9月6日,美國銀行CEO布萊恩-莫尼漢(Brian T. Moynihan)決定改組美國銀行的管理團隊,提升了兩名新的COO,同時解除薩莉-克勞切克(Sallie Krawcheck)全球財富管理總裁的職位。此後美國銀行股票觸底反彈,大漲了19%。

巴菲特的注資、更換管理團隊或者挽留幾個知名的律師,這些都不可能真正解決美國銀行的問題。美國銀行所處的困境就是美國經濟的縮影,揮之不去的房地產危機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才是真正影響美國銀行業績的內在原因。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美國銀行負責發放全美20%的房屋貸款,它擁有5700個營業網點以及5800萬個客戶。現在美國銀行已經擁有4000億美元的流動資產,更重要的是其資產規模已經達到23000億美元,如果這樣的銀行倒閉將嚴重拖累美國經濟,美國政府不可能對此坐視不理。

美國銀行的歷史上最糟糕的一次併購就是前CEO肯尼斯-劉易斯(Kenneth D. Lewis)2008年收購全國金融公司,這個以發放次級貸款為主的公司嚴重拖累了美國銀行,現在這家公司的損失已經超過300億美元,投資者擔心美國銀行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應對如此龐大的和抵押貸款相關的壞賬損失。

2009年12月,美國銀行決定讓莫尼漢接替劉易斯出任CEO。很快人們總結了莫尼漢的幾個特點,首先是說話含混不清,你很難徹底領會他的意思;其次是喜歡在重要場合放衛星,比如在一次重要​​會議上他擅做主張宣布年底公司分紅每股增加一美分;最後他和華爾街的前輩銀行家的經營理念有很大不同,包括劉易斯以及前花旗CEO桑福德-威爾(Sanford I. Weill)在內的許多上一代銀行家熱衷於建立特大規模的金融機構,大到不好管理,大到華盛頓不能准許其出現任何問題。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由這些大機構引起的,其造成的混亂至今都沒有徹底解決。而莫尼漢不同,他決定讓美國銀行成為更專業的公司,並且從長遠看不會對金融體系造成威脅。莫尼漢上任伊始就開始著手一一變賣劉易斯曾經併購的資產。

短短12年間,美國銀行就從一個地區性銀行變為全國性的金融機構,夏洛特也成為了美國繼紐約之後的第二大銀行中心。2008年,在小布什政府的鼓動下,劉易斯收購了奄奄一息的美林集團,而就是這次收購最後迫使劉易斯下台,因為公司董事會認為當初劉易斯在推動股東同意這筆290億美元的併購協議時,並沒有充分紕漏美林的財務狀況。

2004年前,莫尼漢一直效力於艦隊波士頓金融公司,當劉易斯用470億美元收購這家公司以後,莫尼漢也隨即加入了美國銀行。他的很多波士頓的同事後來都無法忍受劉易斯苛刻的要求紛紛辭職,可是莫尼漢卻堅持下來。在美國銀行,莫尼漢忘我的工作著,為了減少睡覺時間,他天天從自己在波士頓的住所趕往美國銀行的紐約總部上班,他的奉獻精神感染了很多同事。

2009年,劉易斯逐漸失去了對美國銀行的控制,而之後,在夏洛特沒有根基,也沒有當過CEO經驗的莫尼漢脫穎而出戰勝了其他候選人,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因為這件事美國銀行董事會出現了分裂,一些候選人也離開了公司。同年12月莫尼漢給董事會提交了他的管理戰略,就是短短的幾句話:停止收購,讓我們重新開始做一家銀行。

之後在夏洛特的上任儀式上,作為主持的劉易斯不斷挖苦著莫尼漢,帶著這份尷尬的祝福,莫尼漢開始了自己的新工作。緊接著聯邦政府的450億美元的援助款到位,更讓人驚訝的是,導致劉易斯下台的美林公司起死回生,開始大量盈利。2010年4月,在償還了所有聯邦政府貸款之後,新任CEO宣佈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潤為32億美元。

然而,2008年對全國金融公司來說卻是一場災難,這家公司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2010年6月,因為全國金融公司對抵押貸款客戶超標準收費,美國銀行不得不支付了1.08億美元的罰款。然而,麻煩才剛剛開始。2010年秋天,大量客戶投訴全國金融公司濫用抵押條款,美國銀行不得不臨時取消了在全國范圍內的抵押品贖回權。莫尼漢表示美國銀行正在修改抵押貸款條例,這樣可以使得人們都能住在自己家裡。可是後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國很多地方的股價繼續暴跌,整個經濟增長乏力,美聯儲宣布維持接近零的超低利率。

除此以外,新的危機接踵而至。美國兩家半官方性質的房地產金融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表示,他們為了支持房地產業而購買的大量抵押貸款存在嚴重問題,要求美國銀行贖回這些貸款;許多機構投資者購買了由這些抵押貸款為擔保的債券,當借款人停止償還貸款時,這些債券全部違約,投資者要求得到賠償。2010年10月18日,黑石集團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要求美國銀行贖回這些價值470億美元的債券,更糟的是此類事件仍可能繼續發生。第二天,美國銀行宣佈在第三季度斥資8.72億美元贖回這些抵押貸款,而第一季度是12.5億美元,第二季度是5.26億美元。可是儘管這樣,為了顯示公司的資本狀況良好,莫尼漢還是宣布提高當年的分紅水平,並額外贖回房地美和房利美3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

聯合銀行CEO約翰-科納斯(John Kanas)一直是莫尼漢的支持者,但是這次他表示,莫尼漢也許是個有經驗的執行官,但它不是一個有經驗的首席執行官,這次他犯了一個大錯——過渡承諾。

今年3月,美聯儲拒絕了美國銀行希望提高2011年下半年股息的要求。美聯儲對包括美國銀、JP摩根、花旗銀行和富國銀行在內四家美國最大的銀行進行了財務狀況的調查,而唯一被拒絕增加股息的就是美國銀行。進入4月,美國銀行被迫宣布和Assured Guaranty (AGO)公司簽署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協議,用於彌補這家保險公司為抵押擔保債券提供的賠償。5月初,眾多私人投資者要求美國銀行贖回14億美元的抵押擔保債券,比預計的多出4億美元。5月底,莫尼漢和房利美簽署的協議被曝光,這家國有控股公司決定加速要求美國銀行回購抵押貸款。6月份,美國銀行答應賠償黑石公司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共計85億美元。儘管2010年美國銀行收入超過1112億美元,完全有能力承擔這些債務,但是人們最憂慮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清楚全國金融公司到底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當然還有人對美國銀行充滿信心,他們認為這些不會擊垮他,而且市場分析結果也讓人振奮:美國銀行清理價值比其市場價值高出760億美元。可是這種分析並不是美國銀行想要聽到的。而清算美國銀行有更多價值的消息也安撫不了成千上萬每月按揭付款的房主,他們宣稱這家銀行貪得無厭,並虐待他們。

在莫尼漢位於夏洛特城區美國銀行集團中心第58層的私人會客室裡,他開始對公司的情況侃侃而談。在他看來,自己公司的情況和華爾街的觀點完全不同。莫尼漢說道:“我們的公司現在資本實力雄厚,是近十年以來最強的,同時有充足的流動性資產。另外公司的一級資本達到1150億美元,折算成資本比率就是8.2%,遠遠超過現在美國的規定,並且符合正在逐步引入的更嚴格的國際標準。費城聯儲的前檢察官保羅-米勒也說,嚴格來講這家銀行的財務狀況沒有問題。莫尼漢繼續說道:“現在我的第一要務就是把美國銀行變得更加純粹更加專注,摒棄過去大就是好的思想。

他開始給美國銀行瘦身,目前已經出售了大約400億美元的資產,這其中包括在一家巴西銀行的股份(價值39億美元),一家墨西哥銀行的股份(價值25億美元),在黑石公司價值109億美元的投資以及在一家保險公司23億美元的股份。同時還出售了一些在英國、西班牙和加拿大的投資,最近還出售了其持有的中國建設銀行一半的股份,共計83億美元。

9月6日,他又對公司管理層進行了調整。提升了兩個COO,一個是大衛-達尼爾(David C. Darnell)主要負責個人業務,包括:存款、信用卡、房屋貸款以及財產管理;另一個是托馬斯-蒙塔格(Thomas K. Montag ),主要負責監管集團和機構投資者的相關業務。消費銀行業務主管普利斯(Joe Price)和全球財富與投資管理主管科勞切克(Sallie Krawchech)一起被要求離職。

採訪中,莫尼漢並沒有主動提到全國金融集團,對於是否讓這個公司破產,他不置可否,只是草草的說,這是我們過去在房地產泡沫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我們不得不繼續承擔它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最終我們會消除這種風險。對於全國金融集團的細節問題,他建議去和加里-林奇談談。

在紐約第六大道的辦公室裡,加里-林奇談到了美國銀行現在面臨的法律訴訟。根據他的職業判斷,林奇認為這些訴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就是所謂的“聲明和保證”索賠權,這一類主要來自像房地美、房利美以及黑石公司和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等類似的公司。他們要求美國銀行回購抵押貸款,他們認為美國就借款人和資產狀況提供了錯誤信息。美國銀行正在積極和他們進行磋商,並將滿足其中大部分的要求。

第二類是欺詐訴訟,主要由購買抵押貸款債券的投資者提出,他們手中的債券都出現了大幅度貶值。美國國際集團就在8月8號提出了訴訟,他們要求100億美元的賠償。林奇說美國銀行正在處理這些訴訟,不過他明確表示美國國際集團在購買抵押貸款債券之前就應該清楚此類債券的風險。

第三類是政府對全國金融公司的欺詐性終結贖回權的起訴,美國銀行和其他大的貸款機構正在同50名州檢察官周旋,希望就這項合計達200億美元的案件達成和解。

對於解決這些訴訟案件,林奇非常有信心,他說美國銀行有充足的資金。不過如果有人問他到底美國銀行為解決這些糾紛願意付出多少,林奇表示他不能準確估計,而且這些訴訟也不可能在幾個月或者一年的事件內解決,這些案件會持續數年。

現在的問題是,即便美國銀行解決了一些訴訟,仍會有新的麻煩。比如銀行同意修改一些抵押貸款的條款,這樣人們可以保住自己的房子,但是來自紐約、特拉華州還有內華達州的檢察官卻表示他們並不認為這就可以結束,他們還要徹底清查銀行的違規行為。

2008年經濟危機以後,美國銀行業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這些銀行更加相信規模越大就越不會破產,他們開始不斷擴張,比如美國銀行收購了美林和全國金融公司,JP摩根收購了貝爾斯登公司和華盛頓互惠銀行。美國最大的四家銀行控制了7.7萬億美元的資本,佔整個金融資本的56.8%,而危機爆發前只有45.2%。

隨著資本不斷集中,以及隨時可能發生的銀行擠兌風險,監管者對於美國銀行的困境越來越無能為力。新的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還在修訂之中,銀行業就已經開始不斷遊說國會,放寬法案中的規定,比如銀行該如何發放貸款,應該控制多少資本等等。另外法案還規定為了避免以後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各大銀行應該提交一份“遺囑”,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照此來分拆這些銀行,可是至今沒有一家銀行提交。最後這個法案也沒有解決美國現在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局面。唯一積極的因素就是對銀行的監管加強,美聯儲的官員表示,他們現在可以更加緊密的監控銀行的債券和貸款業務以及與資本充足率和資產相關的風險。

雖然監管得到了加強,新的麻煩又出現了,一些部門開始向美國銀行提出資產訴求,很可能引發新的危機。當州檢察官對喪失抵押贖回權的調查告一段落的時候,有幾名檢查官突然提出了新的處理意見,這將大大超出美國銀行預期的賠償金額;9月2日,管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聯邦住房金融署開始發難,指控美國銀行和其它16家放款機構,誤導房地美和房利美購買了數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債券。

Premier Mortgage Group的信貸分析師露-巴爾內斯(Lou Barnes)指出,現在似乎人人都在起訴美國銀行,而莫尼漢也不知道這些起訴何時才能停止。房地產信息提供商Lender Processing Services最新數據顯示:全美現在有410萬起超過90天延期還貸或者失抵押權贖回權的案件,延期還貸是歷史最高水平的2倍,而失抵押權贖回權是歷史平均水平的8倍。巴爾內斯表示,美國銀行未來可能會遭受更大的風險,損失之大足可以把它擊垮。最後巴爾內斯說:“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09

美國銀行清倉價值15億美元建設銀行股票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168

據路透及WSJ等多家媒體證實,美國銀行週二出售多達15億美元的中國建設銀行持股。至此全部清空了手中所剩餘1%的建行股份。美銀美林是此次交易唯一的簿記管理人。

文件指出,美國銀行以每股5.63-5.81港元出售20萬股在香港交易的建設銀行股票,相當於較週二收盤價5.93港元折價最多5.1%。

建行香港掛牌股價今年以來下跌4.7%。

在此次交易前,美國銀行已經4次減持建設銀行的股份。2005年美國銀行出資30億美元收購建設銀行9.9%的股份,隨後又行權追加購買了92億美元購買了11%的股份。

根據彭博社的計算,自從入股建設銀行8年以來,美國銀行從建行的股權交易及股息中總共獲利至少150億美元。

Value Investment Principals的CEO Sandy Mehta表示:「出售股權的行動是審慎的,美銀追隨其他西方銀行一起,加入了出售持股,用以充實資本金的浪潮。」

美國銀行香港分行發言人Mark Tsang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44

美國銀行業減持安全資產,新監管規則推升風險偏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861

去年美國銀行業“安全證券”持有量下滑了3%,這將加劇對最近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臺是否正鼓勵華爾街持有更高風險資產的辯論。 美聯儲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底,美國銀行業總共持有價值1.8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由政府擔保的按揭抵押證券(MBS),低於2013年年初時1.87萬億美元的水平。 市場預期美國利率上漲以及一系列新的監管規則,正促使銀行拋售美國政府債券,購買那些風險更高同時回報更高的證券。 本周巴塞爾委員會公布的“杠桿率”監管規則從某種程度上做出了妥協,它允許銀行為其高質量資產持有更多的受監管資本,FT認為這實際上讓銀行持有安全資產成本提高。 監管機構則認為杠桿率規則是衡量銀行實力的有價值指標,因為它拋棄“推測”有風險資產的方法,用資本對資產負債表中的證券和貸款比率作為衡量指標。 美聯儲數據顯示,美國銀行業持有的其他類型證券,包括沒有政府擔保的MBS,以及其它的金融機構證券,去年上漲了5.2%至9159億美元。 這凸顯了美國銀行業正在轉變對安全資產的看法。 為了降低資產負債表風險敞口,自2009年以來,美國銀行業持有的國債和MBS債分別上漲了18%和37%。 按照資產規模計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本周的公布財報顯示,去年下半年增加了660億美元“新增投資”,其中絕大多數為抵押產品和市政債券。 摩根大通說,新投資將幫助在美聯儲削減購債規模和利率上漲背景下的盈利。 今年將在美國實施的巴塞爾III新規,意味著將改變大銀行所持有證券的價格。因為“可供出售”(AFS)證券將被首次被納入監管資本率比率計算中。 許多大銀行一直試圖把AFS納入“持有到期”類別以限制它們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波動。 美銀美林分析師Priya Misra說:“我們預期美國國債,特別是長期美債,以及MBS需求的將受到負面沖擊。杠桿率規則導致銀行青睞高收益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85

美國銀行業嚴厲杠桿新規“呼之欲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609

美國銀行業監管高官表示,他們已經準備推出銀行風險限制規定,杠桿限制規定將比巴塞爾規定更為嚴厲。 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貨幣監察局等機構官員稱,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發布杠桿計算限制細則之後,他們希望加快推進美國“桿杠比率”規定。 美聯儲理事Daniel Tarullo表示,在周二的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上,重要規則修改已“基本敲定”。他說:“最後敲定將是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主席Martin Gruenberg和貨幣監察局負責人Thomas Curry也表示,他們希望很快完成這項新規。 以上三位高管都希望新規更加嚴厲。 新規可能將規定:銀行報表每項資產對應有最低金額資本要求。 然而對於最終新規出臺時間,一些官員之間出現了分歧。 據華爾街見聞去年夏季報道,美國最大的銀行控股公司必須持有相當於5%全部資產的監管資本,這一要求比巴塞爾協議III所要求的最低“杠桿率”高2%。 這一提議將對被認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8個銀行產生影響,包括美銀、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銀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道富銀行和富國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72

美國銀行的大恩人巴菲特:又一次拯救美國銀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142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已經同意修訂其在美國銀行投資的協議,以幫助該銀行滿足監管方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 巴菲特在2011年曾向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註入50億美元的資本,這實際上是巴菲特向公眾表示自己對美國銀行信心的一票,巴菲特此舉驅散了人們對於美國銀行在抵押貸款市場風險敞口的擔憂,此後美國銀行的股價上漲了一倍以上。 當初,巴菲特的50億美元是以優先股的形式向美國銀行註資的,但後來的監管規則不再將優先股計入監管方所要求的資本。 修訂之後的投資協議讓巴菲特的投資風險有了些許上升,協議規定巴菲特每年獲取6%的固定股票分紅,如果美國銀行陷入財務危機,銀行可以取消分紅;但協議還是給了巴菲特一定的好處,協議規定美國銀行在之後的5年里不能回購巴菲特持有的股票。 如今,巴菲特持有的美國銀行的股票可以被計入一級資本,使得銀行的杠桿率更加接近監管要求。美國銀行此舉被市場看作粉飾資產負債表來改善資產水平的最新證據,此次協議修訂還能夠幫助銀行留存利潤和募集新股。 美國銀行表示,這份修正案還需要在將於5月7日舉行的美國銀行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表決,但伯克希爾已經承諾投贊成票。伯克希爾並沒有立即就該事件發表評論。 來自美國銀行的文件顯示,如果該修正案表決通過,美國銀行的一級資本將增加29億美元,這將會極大的改善銀行的杠桿率。 此外,美國銀行最近被證實以商業合作的方式介入了外匯交易市場。大約有十幾家來自歐洲、美國和亞洲的金融監管機構正在調查涉及15家銀行的外匯市場操縱行為。 美國銀行面臨的最大的風險之一是法律訴訟和監管調查。美國銀行估計其面臨的可能損失大概在51億~61億美元,目前美國銀行還沒有對此計提損失準備。 法律訴訟一直是金融業主要支出之一,摩根大通在其監管文件中披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摩根大通在2007年的抵押貸款交易中有欺詐行為,而和解這一指控則需要2.75億美元。華爾街銀行也披露其2013解決法律糾紛花費了20億美元,與2012年的5.13億美元相比有顯著的上升,但依然比他的同行—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要低的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54

盤點美國銀行業死亡週期

http://www.xcf.cn/tt2/201407/t20140725_616947.htm
隨著中國銀行業市場化進程深入,銀行倒閉將不可避免。監管當局對此也有所準備,比如銀行破產條例的起草、存款保險制度的設計、風險自擔的民營銀行和生前遺囑的制度安排等。在這些制度設計過程中,考察美國銀行業倒閉的教訓和制度設計,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和借鑑。

  成為百年老店是企業投資人的追求,作為特殊企業的銀行,不僅投資人追求基業長青,而且它的客戶、監管者也有同樣期許。因為銀行的存續關乎投資者的利益、客戶生存的經濟依靠、社會的穩定,這也是銀行有別於其他類型企業的關鍵所在。但是,客觀世界並非都能事隨人願,銀行倒閉也在所難免。在銀行多於米舖的美國,既有存續230年的銀行,也有存續一百多年、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後倒閉的銀行。

  「現在我們看到華爾街簡直成了各式各樣裸泳者的海灘。」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股神巴菲特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有線電視台(CNBC)採訪時說。諺語云:潮水退時方知誰在裸泳。也就是說,在漲潮時,大家好像都一樣,裸泳的缺陷被高漲的潮水所掩蓋;而到了退潮的時節,由於沒有潮水的遮掩,裸泳的缺陷自然暴露無遺。這一諺語用在銀行業身上也很恰當。

  自從1862年,美國國會創製了「綠票子」作為由聯邦政府發行的全國統一流通的法定貨幣,以取代由1600家州銀行發行的作為流通貨幣的約72000種銀行本票以來,美國發生大的經濟危機若干次,而經濟危機發生期正是銀行批量倒閉的高發期。事實上,銀行既是經濟危機的受害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經濟危機的肇事者。當然,金融危機時期倒閉的銀行並不只是那些自身經營不善的銀行,也有一些因「恐慌症」蔓延而遭受株連的無辜銀行。

  近代首場金融危機的引爆者——信託公司

  如果不研究美國金融危機歷史的話,誰也不會想到美國近代首場金融危機竟然是由信託公司引爆。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紀之交,信託公司作為規避施加在商業銀行業務之上的管制和限制的工具,變得非常普遍。但是,這種不受約束的金融工具其實很脆弱。

  1907年10月22日,擁有超過6000萬美元存款的紐約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博克信託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 Company)因其控股股東進行銅交易時發生巨虧,從而引發存款人的恐慌擠兌,不得不宣佈倒閉,由此觸發了美國近代第一場金融危機。

  時任美國參議員的納爾遜·奧德里奇(Nelson Aldrich)對當時的情景曾經這樣描述,「對於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來說,襲擊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突然到來。我們大多數的銀行機構處於相當良好的狀態之中,每項業務欣欣向榮,人力滿員僱用,而且薪水令人滿意,每個業界都興旺繁榮,我們的人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突然,整個國家的銀行延緩支付。」此時,即使是聲譽最好的銀行門外,焦急的存款人也帶著椅子和食品,不分晝夜地排起長隊,甚至代人排隊都成了一種賺外快的臨時職業。

  如果銀行擠兌進一步惡化,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將面臨崩潰的巨大危機,而美國政府在處理這場危機過程中卻顯得無能為力。由於沒有中央銀行,聯邦政府無法增加貨幣供應量,無力向瀕臨破產的重要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事實上,私營業界挽救了自身,拯救行動由老摩根(John Pierpont 「J.P.」 Morgan)領導。他先是召集各主要商業銀行的總裁,借給證券交易所2500萬美元,其後又通過其他途徑為證券交易所籌集了1000萬美元,穩定了股市。其間還籌集了數千萬美元援助瀕臨破產的信託公司。為加強現金流通,以摩根為首的紐約銀行三巨頭還下令發行1億美元的票據交換所證明。在摩根的積極運作下,歐洲銀行家們也加入了拯救行列,成百萬美元的黃金開始從歐洲運往紐約,使資金短缺的局面得以緩解。後來,人們稱老摩根為阻止了恐慌的「一人聯邦儲備銀行」。也正是這場金融危機,促成了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的誕生。

  傑基爾島(Jekyll Island),位於佐治亞州,是馬克·吐溫描寫的「鍍金時代」美國富豪最喜愛的度假勝地,1911年1月,島上一家富翁俱樂部正在舉行一個日後影響美國乃至全球金融走向的十分重要的秘密私人會議,出席會議的都是一些舉足輕重的銀行家。為了掩人耳目,與會者化妝成獵鴨者,乘坐私人有軌車到達會場。與會者商議,需要一個聯邦銀行體系在困難時期向私人銀行提供流通資金,但是銀行家們並不接受一個被聯邦政府控制的中央銀行,他們建議建立一個由私人銀行家所擁有的更分散的儲備系統(這就是美聯儲的股份為什麼不是政府持有而是由私營銀行持有的緣由)。會議最終形成了聯邦儲備法案的草案稿,參議員奧爾德里奇把傑基爾島的草案略加修改,就提交給了國會貨幣委員會,後世稱此為《聯邦儲備法案》。該法案於1913年12月通過,1914年11月宣告美聯儲誕生。

  大蕭條年代的肇事者——股票市場

  1927~1929年,美國經濟顯得異常繁榮,股市的交易額在短短的兩年時間翻了一番,10%的保證金交易讓人們痴迷、瘋狂,股市上既有百萬富翁,也有收入低微的窮人,他們每天興奮地湧入擁擠的證券交易室,兩眼緊盯股票行情報表上魔幻般變化的「財富數字」,所有人都希望一夜暴富,美夢成真,狂熱的股市如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

  然而,美夢尚未成真,噩夢突然降臨。1929年9月26日,為制止黃金外流和保護英鎊在國際匯兌中的地位,英格蘭銀行將再貼現率和銀行利率提高了 6.5%;30日,倫敦又從紐約撤資數億美元,從而誘發美國股市大幅下跌。10月24日,紐約證券市場突然崩盤,股票價格下降得連場內的自動行情收錄機都趕不上!接下來的兩三天裡,眾財團和總統紛紛為救市出招。28日,也就是總統胡佛發表文告的第三天,股市再次慘跌;29日,美國股市又一次出現大幅崩盤。此後一週之內,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竟高達100億美元!到11月中旬,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下降40%以上,證券持有人的損失高達260億美元,成千上萬普通美國人辛勞一生的血汗錢化為烏有。

  股市崩盤殃及銀行。1930年的前十個月,總計有744家銀行倒閉;而後兩個月又有超過600家銀行倒閉。到1932年,美國每四個銀行就有一家倒閉。整個大蕭條時期有超過9000家銀行倒閉。好萊塢著名導演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在電影《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再現了當時的場景:存款人在銀行大門口排起長隊,提取他們的存款。銀行手頭沒有足夠的現金滿足需求,因為存款已經被銀行放貸了。

  電影《風雲人物》劇照:銀行發生擠兌,由一代影帝詹姆士·史都華飾演的男主人公用自己準備度蜜月的錢滿足儲戶的提款要求

  面對市場無法抑制的擠兌銀行潮,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上任伊始,即於1933年3月6日宣佈全國性銀行歇業,暫停銀行存款的破壞性外流。正是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災難,促成了聯邦存款保險制度的誕生,以及長達50年的存款利率管制。也正是從那個時期起,美國開始實施長達66年的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分業,當時顯赫一時的摩根財團被迫一分為二,拆分成從事商業銀行的摩根銀行(J.P. Morgan)和從事投資銀行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金融脫媒的製造者——貨幣基金

  上世紀60年代,越南戰爭使美國國內通貨膨脹開始上揚,而美國1933年《銀行法案》規定的利率最高限額阻礙了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貸款需求超過了銀行可以貸出的資金數額,出現了「信貸短缺危機」。錢去哪了?

  首當其衝的吸金大戶是貨幣市場基金。它們以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吸引投資者繞過銀行,實現投資者與資金需求方和融資者的直接交易,這種金融脫媒趨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於短期貨幣市場融資工具,如可以支付利息的短期國庫券的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可以使人們的閒置資金獲得當前的市場利率,而不是讓它們躺在銀行的支票賬戶上分文不得,或是在銀行的儲蓄賬戶上獲得人為壓低的利率。貨幣市場基金同樣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即使它們沒有從聯邦存款保險保證中獲得利益,但是由於它們主要投資於政府證券,幾乎沒有不能償付的危險。

  面對上揚的通貨膨脹,1979年,美國政府試圖通過限制貨幣供應增長,而不是穩定利率來控制通貨膨脹,結果利率變得愈發不穩定。通貨膨脹的一個效應是,存款人從存款機構中提取它們的存款,並將資金投資於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由於利率管制,當時銀行的最高利率為5.25%,儲蓄機構的最高利率是5.5%;而1980年3月貨幣市場基金購買國庫券的回報率則在14%到15% 之間。為了應對取款要求,一些銀行和儲蓄機構以高於市場利率借錢,或者以大折扣變賣資產。

  到了1981年,絕大部分儲蓄機構都在賠本。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在於儲蓄機構的資產錯配,儲蓄機構吸收存款後,大部分資金都以固定利率用在了房地產長期按揭貸款,由於通貨膨脹,存款人大量取出存款,而儲蓄機構既不能從按揭貸款中撤資,也不能提高存量貸款的利率,因而賠本是必然的。1981年,有81家儲蓄機構破產,到1982年又上升到250家。

  在通貨膨脹年代裡存款機構所承受的災難並不限於儲蓄機構,銀行同樣不能倖免。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統計,從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近40年的期間,多數年間倒閉銀行的數量都不超過兩位數,個別超過兩位數的年份,倒閉銀行業也未超過20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倒閉銀行的數量從1980年的40家,逐年遞增,到1989年達到了534家。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倒閉的銀行不但耗盡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全部儲備,而且還給其留下了70億美元的負債。1984年,當時美國第七大銀行大陸伊利諾伊銀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被擠兌,摩根擔保信託銀行(Morgan Guaranty)聯合其他幾家銀行向其提供了45億美元支持,試圖重塑市場信心,但仍未止住擠兌浪潮。政府也不能任由它倒閉,這樣的破產將至少牽連其他60家銀行。美聯儲向其提供了80億美元貸款,並宣佈所有的存款人,無論他們的存款規模大小,都將獲得償付。雖然大陸伊利諾伊銀行獲得了超過120億美元的支持,但是擠兌仍然持續。在將其與其他大銀行合併的努力宣告失敗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只得赤膊上陣,直接控制大陸伊利諾斯銀行股份,這實際上是將其收歸國有。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倒閉的銀行不但耗盡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全部儲備,而且還給其留下了70億美元的負債

  大陸伊利諾伊銀行的問題暴露了金融系統的一個新危險,當該銀行陷入金融困難時,它所擁有的被保險的存款只有40億美元,另外360億美元的存款屬於美元獲得保險的存款。因為這些是商務支票賬戶存款或者是超過保險限額的代理行存款,這些資金中很大一部分由大型機構投資者所擁有。這些機構的提款可以很快地損害到銀行的流動性,即便是最大的銀行。機構瞭解到它們未獲得保險的存款存在的危險,開始對困難銀行進行擠兌。這樣擠兌與上個世紀早期大蕭條時期不同,那時期的擠兌是小存戶在銀行前台排隊擠兌,而現在的擠兌是大機構通過電匯方式提取資金,幾乎可以瞬間就使困難銀行的資金枯竭。

  金融脫媒促使了美國放鬆對銀行和儲蓄機構的利率限制和投資管控,而放鬆管控又誘發了上世紀80年代的金融危機。為了應對新的危機,美國國會陸續通過了1987年《競爭性平衡銀行法案》、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與強化法案》、1990年《綜合儲蓄機構和銀行公訴及納稅人補償法案》、1991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進法案》,這些法案承諾向聯邦存款保險機構注資,並改組聯邦存款保險機構;重申存款機構資本充實的重要性,並建立針對資本不斷減少的機構的執行方案;確立存款保險風險權重的費用分攤體制,而不是每個存款機構有相同的比例;對經紀存款加以限制等,同時擴大了聯邦管制者打擊金融欺詐的權利。這些法案對規範銀行和儲蓄機構的行為,穩定銀行和儲蓄機構體繫起了重要作用。

  全球經濟危機的催生者——次級貸款

  2008年9月14日是個週日,週末閉市是華爾街交易市場多年來的慣例。然而,就在當日下午這一慣例被打破了。華爾街股票交易市場罕見地開放了一個緊急交易時段,允許各金融機構處理與雷曼兄弟的合約。當然,這些新交易是有條件的,即如果雷曼兄弟在週日23時59分之前申請破產保護的話,這些交易就將作廢。於是週末下午的華爾街陷入一場狂奔,各大投行的交易員紛紛衝回辦公室,狂打電話解除與雷曼兄弟尚未結清的舊交易。這些交易員沒有白忙,雷曼兄弟沒有在14日而是於15日正式申請破產,這家具有158年悠久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因持有大量有毒資產——次貸債券造成流動性危機而砰然倒下,6139億美元的債務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破產案。

  然而危機並未因此止步,由此引發的恐慌不斷蔓延,不僅是五大投行倒了三家,並且進一步殃及商業銀行。2008年9月25日,美國第六大銀行華盛頓互惠(Washington Mutual)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部分業務出售給了摩根大通。這家成立於1889年的儲蓄機構,卻在其成立119週年紀念日當天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儲蓄機構倒閉案的主角,顯得有點慘烈。

  位於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互惠銀行大廈。「華互」(WaMu)曾以零售銀行業務和客服創新在美國銀行業享有盛名,但在危機中轟然崩塌,成為美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一宗銀行破產案

  危機期間,銀行倒閉數從2008年的30家,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140家、2010年的157家,到2011年銀行倒閉有所放緩,2012年為93家,2013年為52家。在2009年,幾乎每個週五,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都要為幾家倒閉的銀行收拾殘局。銀行倒閉數目的增加,加速消耗了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這一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赤字創下209億美元的記錄。

  危機迅速從美國擴展到全球。一些國家幾乎是一夜之間從「天堂」墜入「地獄」。愛爾蘭、波羅的海三國、冰島,都在這場危機中遭受到沉重的打擊,許多銀行也因此倒閉,甚至有的國家都瀕臨破產。

  次貸問題及所引發的金融危機,起因是美國房價下跌引起的次級貸款對象的償付能力下降。美聯儲在IT 泡沫破滅之後大幅度降息,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從2001年到2004年中連續13次降低利率,期間聯邦基金利率達到過去4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持續下降的利率,誘發了房地產的繁榮,期間房價指數上漲了130%。由於房地產抵押品的的上漲,次級貸款快速增長,也造成了次級房貸證券化市場的泡沫以及通貨膨脹的加劇。為了抑制日益上漲的通貨膨脹,2004年6月,美聯儲開始調整其利率政策,連續17次調高利率。受此影響,樓市開始掉頭,房價持續下跌,抵押的房產大幅度貶值,以次級房貸為基礎的次級證券的市場價值急劇下降。作為次貸證券最大認購方的雷曼兄弟,2006年佔有11%的市場份額。158歲的雷曼兄弟在這次次貸危機中倒閉既在情感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不止是投行,在這次危機中倒閉的華盛頓互惠銀行,其信用卡業務組合中,屬於次貸就佔45%。

  面對次貸金融危機造成大批銀行倒閉,立法者又開始了新一輪銀行監管變革。2010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的《多德-弗蘭克法案》被認為是「大蕭條」以來最全面、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其核心內容包括:一是擴大監管機構權力,破解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ll)的困局,允許分拆陷入困境的特大型金融機構和禁止使用納稅人資金救市;可限制金融高管的薪酬。二是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賦予其超越監管機構的權力,全面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採納所謂的「沃克爾規則」,即限制大金融機構的投機性交易,尤其是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以防範金融風險。但是,法案能否如人們期待的那樣成為與《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3年銀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塊金融監管基石,並為全球金融監管改革樹立新的標尺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為什麼它們會倒下

  小銀行比大銀行易倒

  美洲第一家銀行是1740年在新英格蘭成立的土地與製造銀行(Land and Manufacture Bank),但該銀行沒存續多久就被殖民地當局關閉。當今美國存續最悠久的銀行是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BNY Mellon),前身是1784年設立的紐約銀行,2013年銀行資產排名位居全美第五。與紐約梅隆銀行同年設立的是美國銀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馬薩諸塞州銀行,是美國第二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資產位居全美第二。資產位居榜首的摩根大通,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799年紐約大通曼哈頓公司和1860年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資產位居第三的花旗銀行,前身是1812年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資產位居第四的富國銀行,1852年成立於美國紐約,後遷址到舊金山。

  由此可見,美國資產排名前五大銀行,最長的有230年歷史,最短的也有162年歷史,都是些百年老店,而且還是銀行中的巨無霸。在次貸金融危機的2008年至2011年期間倒閉的402家銀行中,329家為資產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下的小銀行,佔倒閉銀行的81.84%。為什麼小銀行比大銀行更容易倒呢?首先,小銀行資產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低;其次,小銀行不具有「系統重要性」,其倒閉對整個社會的震動較小,因而政府對其救助力度不如大銀行。這就是所謂「大而不能倒」的規則。

  資產錯配的銀行易倒

  資產錯配包括結構錯配和期間錯配。

  所謂資產結構錯配是指存款機構的資產配置比較單一,分散風險的能力較差。多數商業銀行所持資產組合的多樣化程度高,貸款類型也很多。相比而言,儲蓄機構(thrift)的資產多樣化程度要低得多,其持有的資產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貸款上,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住宅抵押貸款一度佔行業資產總額的72.5%。

  資產結構錯配,就如同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其分散風險的能力下降。尤其是如果盛放雞蛋的籃子漏洞太多,則風險更大。成立於1889年的華盛頓互惠(Washington Mutual,WaMu)銀行總部位於西雅圖,是美國最大的儲蓄機構和第六大銀行,擁有3070億美元資產和1880億美元存款。在華盛頓互惠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組合中,45%屬於次貸。由於其資產業務過於集中在次級貸款,因此成為次貸危機中倒閉的規模最大的銀行。

  所謂資產時間錯配是指存款機構的負債與資產的到期日不一致,存款到期,而貸款尚未了結,存款機構手頭沒有足夠的頭寸支付到期存款的支取。由於大部分房地產抵押貸款是長期貸款和固定利率貸款,將短期存款轉為長期固定利率的住宅抵押貸款,其面臨的利率風險比商業銀行要高。即使長期房地產抵押貸款利率可變,但這個利率也比存款利率變動要慢一些。另外儲蓄機構比銀行持有的現金少,平均持有的現金資產比率為2%,而銀行持有的現金資產比率為13%。這也正是在20世紀80年代市場利率劇烈變動時期絕大部分儲蓄機構都處於虧損狀態以及因流動性差而先於商業銀行倒閉的原因所在。

  為了克服這種資產期間的錯配,儲蓄機構實施了固定利率抵押貸款的到期日可做調整與可調利率貸款的貸款策略,可調利率貸款的佔比超過了50%,使貸款收益與市場收益的聯繫更加緊密。雖然可調利率貸款的再定價很少能像貨幣市場存款賬戶(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簡稱MMDA)那樣做到一個月內能將利率變動一次或多次,但是其可以縮短資產的到期日,為儲蓄機構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了一個便利工具,降低了因頭寸短缺而被擠兌的風險。當然這是倒閉潮之後的補救措施。

  高風險資產過度的銀行易倒

  現實生活中絕對的無風險的資產並不存在,儘管有些資產不存在違約風險,如美國一個月期的短期國債,但是其價值也會每天出現無法預測的波動,而對於外國投資者來說,除了短期國債的價值波動外,還有匯率波動的風險。儘管不存在絕對無風險資產,但是資產的風險還是可以分出高低的。一般來講,高風險的資產大都有高收益的預期,否則就會無人問津。但是對於一個企業,特別是對於銀行來說,其資產配置應當適當,如果單純追求高收益而過度配置高風險的資產,其倒閉的概率就會大增。

  20世紀80年代,美國廢除存款利率管制後,銀行和儲蓄機構將其盈利的最佳方式定義在存貸利差上。受利益的驅動,一些儲蓄機構通過將存款人資金投入高風險金融資產,以獲取更高回報率的機會。而監管當局通過放鬆對儲蓄機構投資的限制來鼓勵這種活動。比如較為激進的加州,允許儲蓄機構最多以毛資本的25%投資於公司股票和債務工具,只要對一家公司的投資不得多於機構總投資的10%即可,這就為儲蓄機構投資於「垃圾債券」打開了大門。那時期存貸協會(S &L)被戲稱為垃圾債券的堆積場, S &L持有所有發行在外垃圾債券的曾經達到7%。這些持有量集中於少數幾個大型S &L。

  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馳騁華爾街的「垃圾債券大王」邁克爾·米爾肯,最終被判處10年監禁,賠償和罰款11億美元,並禁止從事證券業

  邁阿密的集中信託儲蓄銀行(Centrust Savings Bank)就從德崇證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購買了價值14億美元的垃圾債券,兩家機構皆因投資垃圾債券過度而先後破產,而德崇證券是雷曼兄弟破產之前最大的投行破產案。貝弗利山哥倫比亞儲蓄銀行(Columbia Saving of Beverly Hills),利用享有存款保險保障的客戶存款購買垃圾債券,向各類「公司劫掠者」(corporate raiders,指大量購買上市公司股票,利用股東投票權迫使公司管理層採取措施提升股價,從中牟利)提供資金,最終損失5.91億美元,其總部的垃圾債券資產組合達10億美元,最後不得不宣佈倒閉。這些所謂的「進取的儲蓄機構」(go-go thrift)投資範圍毫無節制,從不動產到石油鑽探無所不包。1985年,有超過700家S &L陷入破產;沒過幾年,隨著不動產價值的崩潰,又有上百家S &L倒閉。在很多個案中,這些破產都是不負責任的投資活動所導致。

  除了過度高風險投資易導致銀行倒閉外,不良貸款過多也是困擾銀行的因素。許多事例表明,倒閉或被併兼併的銀行,很多損失並不是來自於交易,而是來自於不良貸款。如華盛頓互惠銀行,美聯銀行(Wachovia)和哈利法克斯銀行(HBOS)。雖然,許多不良貸款都有借款人資產作抵押,但是當出現恐慌、加之資產大幅度貶值時,資產抵押幾乎不起作用。一是因為抵押物貶值後銀行不能收回預期的變現資金;二是因為恐慌和資產貶值後,很少有人購買抵押資產,抵押資產很難變現,或者只能以極低的價格變現。

  市場判斷失誤的銀行易倒

  在市場好的年份,整個市場都在向上,市場流動性氾濫,投資者被樂觀情緒所矇蔽,高風險投資帶來一時的高收益,使銀行家們樂此不彼。比如,2007年,華爾街的不少機構一味投資次貸產品不當而蒙受損失,此時的雷曼兄弟仍然盈利41億美元。是雷曼兄弟風險防範做得好嗎?不是,只是其暫時運氣不差。但是雷曼兄弟並沒有見好就收,當次貸債務違約大規模出現時,再想抽身已經晚矣。2008年9月11日雷曼兄弟公佈的財務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巨虧39億美元,創下公司成立158年歷史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4天之後,雷曼兄弟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股東信譽不穩的銀行易倒

  銀行是一個以信用為基石的企業,如果銀行的信用受到動搖,輕者被擠兌,重者要倒閉。銀行信用不止是銀行本身,還包括銀行的股東,這也就是許多國家監管當局對銀行股東資格進行嚴格限制的主要原因。在美國不乏有因股東信用危機而導致銀行破產的案例。上期提到的1907年尼克博克信託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 Company)倒閉案,就是因為其控股股東進行銅交易時發生巨虧,從而引發存款人的恐慌擠兌而倒閉的。

  內部人嚴重犯罪的銀行易倒

  銀行內部人的刑事犯罪會導致銀行倒閉嗎?提到這一問題,人們自然聯想到英國巴林銀行(Barings Bank)的「流氓交易員」裡森(Nick Leeson)。創建於1763年的巴林銀行是世界首家「商人銀行」(merchant bank,原指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而非貸款的一種金融機構,現代語境中,基本可以認為等同於投資銀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和王室成員是其長期客戶。1994年下半年至1995年初,年僅28歲的裡森是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負責人,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以銀行的名義認購了總價7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數期貨,並以買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如果這幾筆交易成功,將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益,但阪神地震後,日本債券市場一直下跌,巴林銀行因此而損失14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該行現有的8.6億美元的總價值。1995年2月27日,這家有著233年歷史的銀行倒閉,裡森也因此鋃鐺入獄。

  英國巴林銀行(Barings Bank)的『流氓交易員』裡森(Nick Leeson)

  美國雖然尚未出現類似裡森那樣的悲劇,但是不誠實的銀行家也能激起公憤。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眾通過媒體飽餐了大量銀行倒閉案,不時也伴隨著幾起高度渲染的對銀行高管的檢控新聞。儘管人們提出眾多理論試圖解釋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銀行崩潰現象,但是沒有實證數據表明廣泛存在是導致銀行崩潰的主要原因,這主要歸因於美國嚴格的刑事處罰制度威懾。然而,雖然美國銀行業不存在廣泛的內部人刑事犯罪,也不排除個別銀行高管鋌而走險的事例出現。

  20世紀80年代大量倒閉的儲蓄機構(S& L)中,一些機構從事「垃圾換現金」交易,機構從其執行官和親信手中購買無價值的資產。1988年破產的北美儲蓄和貸款協會(North American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的發起人將價值365萬美元的財產以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機構。花費大約26億美元聯邦存款保險基金的加州歐文林肯儲貸協會(Irvine Lincoln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 破產,主要也是由內部人濫權所致,該機構的控股股東、董事長向其關係公司發放貸款無法收回,導致機構巨額損失。

  查爾斯·凱亭和林肯儲貸協會醜聞生動揭示了儲貸危機根源。圖為1990年查爾斯·凱亭帶著手銬來到洛杉磯法庭

  如何處置倒閉銀行

  美國處置銀行倒閉分三步:救助、關閉認定及宣佈、清算,以及配合這三步程序對相關責任人的懲戒。

  是否救

  在銀行破產之前,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可能會對困難銀行提供財務支持。這些公開的銀行援助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單獨酌量後,根據其規定的條款和條件提供。但是,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政策,除非其認定「對行政管理層、董事、股東和次級債券持有人產生的經濟影響,相當於銀行實際倒閉所產生的影響」否則其不會對銀行提出的申請施以援助。

  在提升情況下,如果困難銀行被認為大而不能倒的話,支付會提供援助,幫助銀行恢復清償能力。只有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總裁、美聯儲主席和財政部長聯席同意的情況下,以及銀行的倒閉會造成嚴重的「系統風險」時,才允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未受保險的存戶和其他銀行債權人提供保護。大陸伊利諾伊銀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系統倒閉事件就是一個銀行倒閉造成系統風險的例證。1984年,大陸伊利諾伊銀行有超過1000個其他銀行在其開設的代理賬戶,其中的66個代理銀行賬戶中有未受保險的存款,總額超過了大陸伊利諾伊銀行資本的100%,另外113個賬戶中的存款總額相當於大陸伊利諾伊銀行資本的50%~100%。如果當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選擇是不保護大陸伊利諾伊銀行,那麼後果將會嚴重削弱那些代理行的實力。在1986年至1991年期間,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只認定了四家銀行屬於「大而不能倒」的銀行,並對這些銀行所有的儲戶給予了存款保險保護。

  如何認

  關閉銀行的決定由該銀行的首要監管機構作出,股東無權獲得任何給予關閉的事先通知。通常關閉銀行的理由包括:根據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銀行債務超過了資產而無力償債;或是根據銀行的資產折現性,銀行在債務到期時無力償還債務。但是,根據快速糾正行動制度,如果銀行的資本水平跌到了2%或更低,銀行就有可能被關閉,即使此時銀行並沒有技術性破產。這項權力的目的是,降低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處理銀行倒閉問題時所支付的成本。

  怎樣清

  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進法》,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要採用「風險最低」(riskminimizer)的方法解決倒閉銀行的問題,即在所有可能採取的方法中對聯邦存款保險資金而言成本最小。銀行清算的方法包括:清算變現;進行購買和債務承擔交易,由另一家金融機構購買倒閉銀行的資產,並承擔銀行原有的債務等。

  懲戒誰

  當下,人們在質疑某人缺位、沒有擔當應負義務時最流行的語言是:某某去哪了?一個銀行倒下後,人們自然也會問那些為銀行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去哪了?銀行的董事去哪了?銀行的股東去哪了?

  中介去哪了

  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聯邦法院法官就向為銀行服務的中介機構發出這樣的質疑。1989年4月,一家名為林肯儲貸協會(Lincoln Savings &Loan Association)的儲蓄機構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查封,理由是該儲蓄機構資不抵債金額超過26億美元。林肯向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查封決定。斯伯金(Stanley Sporkin)法官在確認林肯確實從事大量不安全和不穩健的銀行業務經營後,對為林肯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進行了譴責,他質問道:進行這些明顯不當的交易時,這些專業諮詢人員去哪了?為什麼他們沒有任何人作聲,或者與這些交易劃清界限?進行這些交易時,外部會計師和律師又去哪了?有那麼多的專業精英參與其中,為什麼沒有一名專業人士進行舉報,制止本案發生的過分行為?法官認定,顯然是中介機構不願意與公共監管機構進行合作。實際上,中介機構不時地阻擾監管機構履行職責。斯伯金法官的一聲「專業人士都去了哪裡?」,成為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OTS)的「集結號」,OTS開始整理一直擔任林肯代理人的凱壽(Kaye Scholer)律師事務所的材料,對其提出了10項指控。同時簽發了臨時禁止令,禁止該律所合夥人未提供擔保即從律所退伙,並要求律所將合夥人收入的25%交由第三人保管。同一天,OTS還起訴律所,向其索賠2.75億美元。儘管律所公開宣稱其無辜,但是在一星期內就作出讓步,同意接受對三名合夥人的處罰,並願意支付4100萬美元的訴訟和解費。

  董事去哪了

  應該在銀行,而且是一心一意,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這是銀行董事作為企業受託人應當承擔的信義義務。當銀行破產時,是否履行該義務成為判斷董事是否應當承擔責任的重要依據。1989年,城市聯邦儲蓄銀行(City Federal Savings Bank)被接管。破產接管人以銀行的名義向高管和董事提起訴訟,訴狀稱,被告的不作為導致銀行進行了多筆不良的發展、建設和商業併購貸款,這些不作為構成了嚴重疏忽、簡單疏忽和對信義義務(fiduciary duties)的違反。該案的意義在於,雖然董事可能很忙,但是作為銀行董事的信義義務不能忘,否則就要對銀行破產承擔責任。

   股東去哪了

  為了防止銀行股東在銀行倒閉時逃脫,美國有三項措施做保證:

  一是「交叉保證」(cross guarantees,或cross-bankguarantees)。美國國會於1989年在《金融機構改革、復甦與強化法》(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t of 1989, FIRREA) 中加入了「交叉保證」條款,規定如果數家存款機構受同一家控股公司控制,在該立法範圍內,它們被視同於同一家銀行的分支機構。相互保證條款的目的是:保證同一控股公司內,作為子公司,出於健康運營狀態的存款機構,其資產可以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用於抵消為清算另一家倒閉的子公司所支付的成本。

  二是股東保證。根據1991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進法案》(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1991,FDICIA),如果一家銀行發現資本不足,及無法滿足最低資本要求,那麼銀行必須向監管當局提交一份重新充實資本的計劃,銀行的控股公司要保證銀行將會遵守該計劃,直到在連續四個季度裡,每個季度資本均為充足,並且為銀行履行計劃提供適當擔保。

  三是「力量之源」原則(Source-of-Strength Doctrine)。這是美聯儲於1987年制定的一項政策,規定當銀行子公司陷入困境時,銀行控股公司應當提供注資來維持銀行子公司的清償能力。同時,美聯儲還將是否符合「力量之源」條件納入批准銀行控股公司併購銀行程序。1988年美聯儲曾經啟動力量之源程序,要求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MCorp銀行控股公司對發生財務危機的25家銀行子公司實施援助,MCorp不堪重負,不久就提出自願破產申請。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自己的史冊記載,MCorp清盤案是該公司史上規模第三大、成本第二高的銀行清盤案。

  美國銀行倒閉的特點

  特點之一:週期性

  與其他企業一樣,美國銀行的興衰與經濟發展週期正相關,銀行倒閉呈週期性。經濟危機爆發時期,大批銀行倒閉,而經濟危機過後,經濟處於復甦和相對平穩週期,銀行倒閉就很少。比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蕭條後,1943年至1974年31年期間,每年商業銀行(未包括儲蓄機構)倒閉數均未超過兩位數,而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濟危機時,每年都有幾百家銀行倒閉,最高的1980年達532家。危機過後年份,倒閉銀行又回到個位數,有年份甚至為零。最近的由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由於美國整體抗危機能力以及救助能力的增強,2008年至2012年5年間共有472家商業銀行倒閉,最高的2010年有157家。

  銀行倒閉週期性的現象給予的啟示,一是平穩時期雖然銀行倒閉數量少,但並不表明所有的銀行都很健全,許多問題銀行被市場繁榮所掩蓋,甚至危機爆發前夕毫無倒閉徵兆;二是平穩時期一些銀行擴張較快,泡沫不斷堆積,積累到一定程度,或是引爆別人,或是被別人引爆;三是經濟危機雖然對銀行業造成損害,但也淘汰了一些機體不健全的銀行,促進了整個銀行業的安全和穩健。

  特點之二:修復能力強

  每一次銀行倒閉潮的處置過程及危機過後的反思過程,都促使美國銀行制度進行重大變革,比如1907年的銀行倒閉潮,就促成了美聯儲的誕生;1929~1933年大蕭條,促成了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銀行危機促成了存款利率管制和分業經營限制的廢除;2008年的次貸危機促成銀行「大而不能倒」問題的解決。這些銀行制度的重大變革,表明美國銀行監管具有極強的修復能力,這對復甦和穩定經濟具有積極的意義。

  特點之三:區別處置

  美國在處置銀行倒閉問題上採取區別對待的態度,能預警的提前預警;能救助的按照法律規範救助;不能救助的按照最小成本原則處置;對於那些倒閉會造成嚴重「系統性風險」的銀行,則打破常規給予最大力度的救助。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銀行監管機構不只是救助銀行,對於那些與銀行業務相關、其倒閉會連帶引發銀行倒閉的機構,如投資銀行、貨幣基金、保險公司等,也給予必要的救助,以保證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

  雖然到目前為止,中國僅有一家商業銀行和少數儲蓄機構破產,尚未出現大範圍的銀行倒閉現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所有的銀行都非常安全與穩健。曾經有一段時期,中國許多銀行包括一些大型銀行都瀕臨技術性破產,只不過由於國家信用的支持,才沒有發生擠兌現象。隨著中國銀行業市場化進程深入,銀行倒閉將不可避免。監管當局對此也有所準備,比如銀行破產條例的起草、存款保險制度的設計、風險自擔的民營銀行和生前遺囑的制度安排等。在這些制度設計過程中,考察美國銀行業倒閉的教訓和制度設計,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和借鑑。

  (作者單位為中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其所在機構無關)

  參考書目

  1.莉莎·布魯姆(Lissa L. Broome)、傑裡·馬卡姆(Jerry W. Markham)著,李杏杏、沈曄、王宇力譯,何美歡審校:《銀行金融服務業務的管制 案例與資料(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7月版。

  2.莫娜·J·加德納(Mona J. Gardner)、迪克西·L·米爾斯(Dixie L. Mills)、伊麗莎白·L·庫珀曼(Elizabeth S. Cooperman),劉百花、駱克龍、張慶元、張大威譯:《金融機構管理資產/負債》。中信出版社,2005年5月版。

  3.Jonathan R. Macey,Geoffrey P. Miller,Richard Scott Carnell: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Third Edition),中信出版社2003年7月影印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