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成立半年估值2億”,“2015年100億的估值,實名註冊用戶達到5億。”揭秘瘋狂的數據標簽背後的爭議與質疑。

i黑馬 周路平 11月6日報道

“成立半年估值2億”,“2015年100億的估值,實名註冊用戶達到5億。”這些瘋狂的數據標簽被打在了一家成立不到兩年的公司身上,再加上教育部門的強制推行,這家公司背後牽扯到的是全國2億名中小學生的學籍信息。這一切的不可思議引起了人們的質疑。

在質疑洶湧而來之時,身處輿論暴風眼的天天艾米未對外發聲,一直由控股方大唐電信出面。外界對於這家傳得神乎其神的公司,到底長什麽樣子一直沒有太多了解。近日,i黑馬采訪了天天艾米高管。

何方神聖?

引起爭議的是天天艾米開發的一款名叫“IM全國教育技術服務平臺”的APP(手機應用),它最大的資源背景來自教育部。早在2013年7月,教育部下發《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建設IME平臺(教育即時通訊),面向全國2億多名中小學教師和家長。2015年3月,教育部再次發文稱,要加快問題學籍處理和建立數據質量核查機制。而核查的原因是“部分學生學籍信息存在缺項、錯誤、未更新等問題,個別學生因沒有提供居民身份證件號未獲得正式學籍號。”

這是學籍信息核查的初衷。學籍核查將通過手寫表格拍照上傳的方式實現,這項工作最終落到了天天艾米身上。

據該高管透露,“全國教育技術服務平臺”在2013年謀劃開發。2014年6月,天天艾米正式成立,由大唐電信與新華瑞德、英孚斯邁特三方共同出資設立(後兩家均為大唐電信子公司),專門為此前教育部的學籍錄入工作量身定制。由於受到官方的推介,天天艾米迎來用戶註冊和使用的高峰期。該高管透露,教育技術服務平臺在今年4到7月份信息核查期間,經常有學校和地區反映無法下載和登錄問題。

這家背景深厚的APP在整個鏈條環節中的角色並不複雜:一是家長填寫完學籍信息之後,拍照上傳;二是學籍管理員、老師、教育行政人員的溝通和上傳下達。該高管將其定義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的輔助服務工具”,支持發送圖片、語音、文字;支持單聊、群聊,接收公告、通知、附件上傳與下載等,類似於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不過,它的註冊渠道不對外開放,所有的家長都需要認證,家長的註冊碼通過班主任發放。

天天艾米之所以能引起廣泛關註,除了學籍信息本身的敏感性,也與其發布的一則招聘啟事相關。

2015年1月,天天艾米在多家招聘網站發布招聘啟事,公開宣稱“成立半年後”擁有了一個40人的核心團隊,20萬家長、教師的實名註冊,2億的估值和數千萬的帳面現金。並稱“有100%的把握”在2015年達到400人以上的團隊規模,5億家長教師的實名註冊和100億的估值。天天艾米董事長楊勇,同時也是新華瑞德董事長,他曾在2015年度工作會議中提到,“孵化出超過一百億的公司,平臺總市值超過一萬億。”天天艾米在當時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首個突破百億的公司。

這在後來被發現是打臉行為,天天艾米遠未到如此體量。“哪個公司招聘的時候不把自己說的牛逼一點,不然別人怎麽會來啊。任何一家公司招聘的時候都不會說我現在沒錢,我以後也沒錢,你來嗎?”該高管說當時這麽吹牛皮完全是出於招攬人才的考慮。他透露,天天艾米的實際估值遠沒有100億,甚至連2億元估值都不到,只有“小千萬元”。

安不安全?

好日子沒過幾天,“IM全國教育技術服務平臺”便迎來了鋪天蓋地的質疑,家長對於這款強制性推行的軟件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人們對於詳細的學籍信息交由一家商業公司上傳表達了擔憂。

該高管覺得有些冤枉,他認為媒體誤導了教育部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和天天艾米教育技術服務平臺的關系。“這完全是兩個平臺,物理上是分開的。學籍系統是國家的系統,的確有很多的數據和指標,但這是國家的系統,誰也沒法拿走和竊取的。我們服務平臺是一個支撐系統,兩個系統都啟用,所以造成了社會的誤解。”據該高管介紹,家長在平臺上註冊的信息相當有限,只有昵稱和個人密碼。

不過,顯然人們擔心的並非註冊信息的不安全,而是通過圖片方式上傳的學籍信息的不安全,因為這張表格中包含了學生近40項的個人信息。而這張表格最終將通過天天艾米的APP實現上傳,並非沒有表格泄漏的可能。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拿到的一份IME平臺安全分析評測報告,結果顯示,用戶上傳的表格照片,直接傳送至ime.com服務器上,這個服務器由天天艾米運營。也就是說,家長上傳的表格照片是先傳送到公司服務器。

對於這些在平臺存儲的信息如何保證安全,該高管對i黑馬表示,學籍表拍了照上傳之後,照片都是加密的,而密匙“必須由教育部、地方和平臺三方共同才能打開。”除了上述的技術加密,天天艾米團隊也在安全意識方面進行防控,譬如對用戶強密碼的要求,辦公網絡WiFi密碼的常規輪換,除密碼之外,增加短信等多因素認證。除了這些常規的安全做法,該高管稱也在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保證信息安全,至於具體是何種做法,他以會受到好事者攻擊為由拒絕透露。不過,根據一家安全實驗室對其的檢測,發現該平臺在傳輸數據時進行了“比較低級的加密處理”,部分敏感度較低的數據仍以明文傳輸。

維持這個公司運營的團隊多數來自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團隊中,楊勇擔任CEO、楊更擔任CTO、高寅擔任COO。楊勇為大唐電信副總經理,兼任了新華瑞德的總經理和法定代表人;楊更此前任職於小米和亞馬遜;高寅此前任職於中國電信和新東方在線,擔任後者的產品業務總監。而團隊人數百人左右,大部分來自譬如百度、360、阿里、秒拍、新東方、中國電信等國內互聯網公司。該高管透露,團隊基本上都是社會招聘,“大唐希望成立的公司有更多的移動互聯網的基因”。

完成“使命”之後

經歷了長達半年時間的運營,2015年10月15日,天天艾米將“IM中的全國教育技術服務平臺”信息核查模塊下線。根據此前教育部的工作計劃,這項工作的截止時間為10月30日。該高管解釋,信息核查已提前完成,“在征得教育部的同意後將模塊下線”。

此前一度盛傳,教育技術服務平臺在半年內註冊量過億。事實上,擁有1.9億學生信息的是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而非天天艾米的教育技術服務平臺。該高管透露,教育技術服務平臺的註冊用戶數遠沒有過億,“差不多千萬級”。經歷了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之後,躲在身後的天天艾米對於數據的公布變得異常謹慎,全程不願透露任何一項具體數據。之所以有近2億學生需要上傳信息,最終卻只有近千萬的註冊用戶,該高管對i黑馬解釋,很多學生的學籍信息是由學校或者班主任代為上傳。

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後,提前完成學籍錄入使命的教育技術服務平臺又開始面臨著新的尷尬。一方面,促使用戶註冊的信息核查版塊已經被撤下;另一方面,家長、教育行政人員之間的溝通可以轉向其他更為社會化的平臺取代,諸如微信。這一點也得到了該高管的證實,“用戶會上來使用,但是使用完之後,未必都會長久的待在上面,因為它本身還是一個工作型的東西。”

這也將對其盈利模式產生困擾。該高管並沒有透露公司如何盈利的問題,只是表示“還太早,後續還有什麽樣的可能需要股東層面考慮。”不過據他透露,政府目前也未對天天艾米進行補貼,“一分錢都沒有,這是完全大唐電信花錢在支撐。”目前,這個百人左右的團隊,每個月花費百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