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acebook收購Instagram內幕:扎克伯格獨角戲

http://news.imeigu.com/a/1334735461261.html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Facebook與Instagram的交易幾乎是由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一手導演的,而公司董事會從頭到尾都被蒙在鼓裡,直到交易完成才通過郵件獲悉此事。

以下為文章全文:

4月8日星期日上午,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 Zuckerberg)通知公司董事會,他準備收購熱門圖片分享服務Instagram。

當天晚些時候,這成為了Facebook創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儘管扎克伯格與Instagram CEO凱文·希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已經就此展開了三天的談判,但Facebook董事會此前卻一直被蒙在鼓裡。

扎克伯格幾乎是單槍匹馬完成了談判。希斯特羅姆最初報價20億美元,經過幾番討價還價,這兩個不滿30歲的毛頭小夥最終把價格敲定為10億美元。整個過程都是在扎克伯格位於帕羅奧爾托的豪宅中完成的。

在三天內談妥一筆交易對Facebook而言可謂神速。由於幾週後就將以千億美元的天價估值上市,這家朝氣蓬勃的企業正在不遺餘力地包裝自己。按照慣例,在交易敲定前,雙方都會聘請大批律師和銀行家研究細則,這一過程通常會耗時數日甚至數週。

扎克伯格卻並未拘泥於傳統。等到董事會知道時,交易已經完成了。據知情人士透露,扎克伯格對董事會的態度是「告知,而非請教」。

扎克伯格持有Facebook 28%的股權,但卻控制著57%的投票權。所以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獨立行事。與之類似,希斯特羅姆在Instagram的持股比例也高達45%。在這種控制結構下,投資者只能接受CEO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

支持者認為,在競爭形勢瞬息萬變的網絡服務和社交網絡領域,這將成為是Facebook的一項一大優勢。據知情人士透露,在Instagram的交 易中,扎克伯格最擔心的就是希斯特羅姆的反應不夠積極,執意通過律師展開接觸。知情人士還表示,Facebook企業發展總監阿明·哲福納(Amin Zoufonoun)也為扎克伯格提供了幫助,在談判末期敲定了一些細節。

這種當機立斷的決策模式在私有創業公司中非常普遍,但卻很難在組織結構完善的高市值的上市公司內實現。而Facebook即將由前者邁入後者的行列。

「董事會的作用就是牽制CEO,他們是小股東的最後一道防線。」德雷塞爾大學商學院教授拉夫·沃克玲(Ralpha A. Walkling)說,他是該校公司治理中心執行主任。

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的董事會並未投票表決該交易,即使表決,也只是走過場而已。

知情人士表示,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是4月5日獲知扎克伯格有意收購Instagram的,但她並未參與談判。42歲的桑德伯格歲2008年從谷歌(微博)跳槽到 Faceboook,為扎克伯格提供更專業的執行力是她的主要責任之一。扎克伯格孤身一人完成了Instagram收購交易的行為,為投資者敲響了警 鐘:Facebook從某種意義上講仍是「一言堂」。

這筆閃電交易始於扎克伯格4月5日給希斯特羅姆打的一個電話。彼時,希斯特羅姆幾小時前剛剛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交易。儘管 Instagram只有13名員工,而且分文未入,但仍在這筆投資中獲得了5億美元的估值。扎克伯格從去年夏天開始一直都想收購Instagram,當他 認為時機成熟後,便撥通了希斯特羅姆的電話。

當晚,這兩位CEO在扎克伯格的家中見面。

在對Instagram這樣的公司估值時,華爾街的傳統模型作用不大。儘管這家創業公司成立僅18個月,而且沒有任何收入,但高速增長卻成為希斯特 羅姆手中最大的籌碼。Facebook在iPhone等移動設備領域裹足不前,但Instagram卻表現搶眼,而且還將目標直接鎖定在Facebook 用戶最喜歡的活動——分享照片。

Instagram開發了一款智能手機應用,可以拍照,用特效美化圖片,還能與好友分享。今年前三個月,其用戶總量翻番,達到3000萬。在 Instagram 4月3日針對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發佈應用後,用戶再度激增。在與Facebook簽約時,已經增至3500萬左右。

知情人士透露,在看到數百萬用戶紛紛下載Android應用時,扎克伯格非常憂慮。他最擔心的是:當後起之秀加快創新步伐時,Facebook將被甩在後面。

以往,Facebook的併購主要是為了網羅人才。一旦扎克伯格物色到可用之才後,他通常會會指派其他員工負責交易細節。

但這一次,他卻親自掛帥。「扎克伯格抽出週末時間來談判,這相當於對希斯特羅姆強調他對這筆交易的重視。」美國風險投資公司Baseline Ventures創始合夥人史蒂夫·安德森(Steve Anderson)說,他的公司是Instagram的首家投資者。

知情人士透露,週四晚上,他們二人在扎克伯格那棟5居室的百年豪宅里拉開了談判的序幕。週五和週六又接連會面,週日最終花費12個小時達成了一致。知情人士表示,希斯特羅姆每天晚上都會開車返回舊金山的家中。

Instagram 2010年10月6日上線,第一天就吸引了約2.5萬用戶。到2011年5月,用戶已經突破375萬。這種一日千里的增速吸引了很多早期追求者——知情人 士透露,Twitter曾於2011年初向其拋出了橄欖枝,而扎克伯格也於同年夏天透露了收購意向。但希斯特羅姆都拒絕了,他決心打造自己的公司。

但現在,希斯特羅姆卻在扎克伯格的家中為Isntagram開價20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扎克伯格建議按照Facebook的一定比例計算Instagram的估值。

知情人士稱,扎克伯格希望主要以股票形式付款,他還就Facebook的估值向希斯特羅姆發問。他表示,如果希斯特羅姆認為Facebook有朝一日能夠像谷歌一樣值2000億美元或更多,那麼Facebook 1%的股票就足以滿足這一報價。

這種觀點讓希斯特羅姆很難反駁。畢竟,以現金流和分類加總為基礎的傳統估值方式,並不適用於只有一款免費產品的企業。

扎克伯格還向希斯特羅姆承諾,Instagram在收購後仍可保持獨立。週六和週日,Facebook的哲福納在扎克伯格家中幫助他敲定了合同細節。但哲福納拒絕對此置評。

希斯特羅姆認可了扎克伯格觀點。知情人士稱,希斯特羅姆週日中午驅車前往帕羅奧爾托的途中將談判結束的消息通知了投資者。當天早些時候,扎克伯格也通過電子郵件告知Facebook董事會,交易已經完成。

知情人士透露,大約在當晚6點,Facebook董事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到扎克伯格家中參加例會。但他並不知道,希斯特羅姆當時正在另一間房間內,說服Instagram的董事會簽字認可這一交易。

安德森所在的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是第二家投資Instagram的風險投資公司,在服務上線前就向其注資25萬美元。一個小時後,希斯特羅姆走進安德森與馬克扎克伯格見面的房間,這安德森他頗感意外。

知情人士透露,在這兩位CEO告知各自的董事會,交易已經完成後,Instagram的投資者紛紛發來了祝賀郵件。

扎克伯格去年6月後便不再使用Instagram,但交易完成的第二天,他便重返Instagram,給自家的白色波利犬拍了一張照片,內容是「在床邊睡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1

2016年前,面向消費者市場的電動車是特斯拉的獨角戲 明達資產大熊

http://xueqiu.com/6147563125/26176173
前幾天,去了美國鳳凰城tesla體驗店,這種現場感讓我對Tesla這個公司的認識有了全新的視角。個人認為,這個視角是全新認識Tesla以及電動車產業的關鍵,甚至是電動車產業未來幾年發展和競爭格局的關鍵。

汽車很酷自不必說,反正媒體反覆報導了,高端觀眾也接受了。我要說的是體驗店整體給人的感覺。首先,簡潔,只擺了一台車(Model S),另外擺了一台帶電池的汽車底盤和車架。在簡單的同時,讓你對電動車的好奇心得到極大滿足;第二、有一個觸摸屏懸掛牆上,讓你親自定製你的愛車,可定製的部分包括:外觀、內飾,輪胎和天窗。你可以任意搭配,定製完後,馬上在屏幕生成你的車模,還可以馬上下單。讓你的主動性和操縱性得到極大的滿足;第三、在旁邊擺著印著Tesla Logo的高爾夫T恤,水壺,運動感十足;第四、另一面牆,則用一個觸摸屏顯示電動車的性能,優點(加速快、充電快、使用經濟性好、靈排放),充電網絡情況,服務特點等。

眼前的視覺效果,結合媒體中對車和人(Elon Musk)的包裝,整體上把Tesla打造成一種很酷、科技、時尚、高端大氣、積極、主動、操控性強、環保的品牌個性,承載Tesla特有的品牌內涵和高端的生活方式。而這種品牌內涵在高端人士中流行,經過媒體的包裝和造勢,通過互聯網和口碑進行快速病毒營銷,已經形成了Tesla電動車在高端消費者心中的穩固定位。而這種消費者定位是很難改變的。

我囉嗦這麼多來談品牌,是因為這個要素不僅是Tesla的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更因為品牌溢價戰勝了成本這一最大的障礙,在財務上得到正利潤,而這是行業能否進入良性發展的關鍵。

很多對企業經營沒有深刻理解的分析師和投資者還在糾結Tesla的車安全性行不行以及會不會被競爭對手趕上,實在是他們不瞭解這個行業的特點,更不瞭解在現階段高端品牌帶來的溢價是市場能否打開的關鍵,也是實現正利潤的關鍵。

行業內人士都知道,電動車本不是什麼新產品,歷史比燃油車還長,但由於受制於續航能力、安全和成本這三個相互牽制的原因,一直發展不起來。這三個因素就像一個「鐵三角」,死死地箝制著電動車的發展。要好的續航能力,就得有高的能量密度或更多的電池。而更高的能量密度,就帶來了不安全因素,更多的電池使得成本高企。而如果為了安全性,就得降低能量密度,這樣續航能力下降,開不了多遠,就得找地方充電,這樣的車沒法開。

安全性和續航能力的矛盾在神奇的Musk同學手裡解決了,他的解決之道不是從電池入手的,而是用IT技術,通過傳感器和電源管理系統解決的。他把8000多個18650筆記本電池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電源,續航能力達到400公里左右。而每一個18650雖然能量密度高,但由於小,因此攜帶能量有限,即使起火,各個電池間相互隔離,也就不會造成大的問題。

照理說,技術就是一層「窗戶紙」,Tesla這種電池解決方案馬上就有其它企業去做,特別是在神奇的神州大地上。確實,從理論上,這沒有什麼好難的。每個電動車企都有自己的電池解決方案,只不過是把管理幾百節電池變成管理8000只而已。但話雖這麼說,量變引起質變,數量多了之後引起的工程問題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這也是很多企業都在研究Tesla,模仿Tesla,但還有巨大差異的原因。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覺得Tesla的車在理論上沒有獨到之處,因此基本假設其它車企都可以造出用於消費市場的電動汽車。這樣你有我有,Tesla也就沒有什麼激動人心的了,比亞迪王老闆說:「我分分鐘可以造出Tesla。」

我相信王老闆的話。但特斯拉的先發優勢和不同的發展路徑造就了「生」與「死」的區別。那先發優勢和發展路徑造就了什麼獨特競爭力,進而導致「生」與「死」的區別呢?

先發優勢和以高端消費者的市場定位類似於爬珠峰的北坡,難度極大,但Musk同學做到了,造就了Tesla在電動車產業獨一無二的高端品牌,這個高端品牌鎖住了高端客戶群,而高端品牌意味著高溢價,而高溢價意味著電動車電池成本高的問題不再是問題。每賣一輛車的毛利率由負轉正(Tesla宣佈2013年四季度毛利率達到25%)。而普通品牌電動車沒有品牌溢價,高昂的電池成本抬高了整車價格,如果按成本定價的話,消費者望而卻步,市場打不開;按與汽油車競爭定價的話,賣一台虧一台,利潤為負,沒有企業能長期投入下去。

根據Tesla投資者報告顯示,Model S60的超始售價為$62400,電池成本為60*650=$39000,S60的續航里程為360公里。也就是說,造一個電動車,電池成本要40000美元,加上其它部件,則電動車相對於汽油車的剛性成本要高很多,對於追求功能和實用的中端消費者來說,電動車在價格上完全沒有吸引力。

更要命的是,電池包的成本變化並不遵循IT界的摩爾定律,根據羅蘭伯格的研究,2010年每Kwh的成本是$650,到2020年每Kwh的成本約為$345,年均降價不過區區6.5%,按這個速率降下去,在可預見的3年內,基本看不到電動車在大眾消費市場普及開來。

分析至此,想起高中上化學課時的一個化學實驗,就是氯酸鉀生成氧氣的實驗,必須需要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否則就什麼也不會發生。每個電動車企號稱他們可以造出電動車,就像擁有了「氯酸鉀」,但他們,除了Tesla,都沒有「二氧化錳」這個催化劑,所以除了Tesla制得出「氧氣」外,其它車企都不能。

從數字上打個不精確的比喻:如果說電動車這個產品是根本,是「1」,則大部分車企都擁有這個「1」,但Tesla通過先發優勢和品牌運作,在這個1後面加了個「0」,變成了「10」,由於消費者心智中Tesla的高端品牌定位具有排它性,其它企業則沒法獲得這個「0」,因此還是「1」。而產品的成本是「5」,則Tesla得到5的價值,而其它車企得到的是-4的價值。這個簡單的數學等式就決定了這個產業中低端玩家沒有辦法繼續玩下去。也就是說,現階段,面向消費者的電動車目前只適合高端市場。

Tesla通過高端品牌形象讓電動車市場發生了「化學反應」,而其它車企在現有的技術路線和成本曲線下,基本上找不到「催化劑」,只能不斷試驗。那麼這個市場未來會如何演變呢?電動車會由富人的「玩具」變成中產階級的「工具」嗎?在此作一個預測。

在Tesla的電動車保有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其充電網絡、車聯網絡和服務網絡將進一步完善,車的安全性和性能將進一步在實踐中得到改善。目前推出的租車模式將越來越被接受,電池回收業務將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的生命週期使用成本,此時,面向中產階級的電動車將會推出,基於龐大的充電和服務網絡,電池變成了一種按消費時長或里程計價的運營業務。此時Tesla的業務就不僅僅是賣車了,而變成了一個電動車的運營商。

這可讓中低端電動車製造商乾著急,Tesla由於找到了「催化劑」做得風聲水起,並且不斷進步和演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他們自己由於找不到「催化劑」而止步於一。這好像是一個無解的方程!

如果變成了擁有充電網絡的電池運營商,那Tesla值多少錢呢?這個值得想像!

本文結論成立基於如下假設:

1、       純電動車是將來的最好技術路線;

2、       電池本身沒有出現顛覆性技術;

3、       成本曲線與羅蘭伯格預測一致。

聲明:1、本人個人擁有少量Tesla股票多頭。

歡迎對本文的假設和邏輯提出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256

【專欄】4G一周年 獨角戲里中移動扮演“還鄉團”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1/148312.html

i黑馬註:期望借4G的先發優勢做“還鄉團”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但這個戰略意圖目前僅僅局限於布局之上,尚未能真正接上地氣,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智能手機出貨量放緩,市場尚未進入更新換代的節奏,其二是3G網絡對部分用戶已經富余,尚無須大躍進到4G。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張書樂


小時候看過紅色電影的都明白,還鄉團總是“別看你今天叫得歡,小心明日拉清單”。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發放4G牌照,宣告我國通信行業進入4G時代。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獲得一張TD-LTE牌照。一年中,只有中國移動在隨後的12月18日正式啟動了4G手機服務。直至2014年6月25日,工信部批準電信、聯通在16城市開展LTE FDD和TE-LTE混合組網試驗,電信、聯通才正式啟動4G手機服務,以FDD LTE開展4G手機業務試點。

整個4G一周年,中移動一直在唱獨角戲,而且唱的很歡。為此,筆者和中國商報記者張惠進行了一番探討。

在筆者看來,所謂4G商用一周年,其實只是中移動一家的節日,4G對於大眾來說,感覺無外乎是:廣告打的震天響,體驗壓根沒感覺。在4G時代,無論是運營商還是用戶,都已經沒有了3G時代的那種激情,最大的根源就類似3G初始階段,運營商不換卡不換號享3G的忽悠式營銷,對於還需要換手機的用戶們來說,失去了吸引力。而4G網絡覆蓋不足,終端過少,缺少當初3G時代智能手機大流行這樣的外在刺激,加上其他運營商還在觀望中,並等待FDD牌照,都使得4G商用第一年,有些落寞。

當然,中國移動自然不會放棄這樣一個獨霸全場的好機會。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國移動建成57萬個TD-LTE基站,4G用戶突破5000萬。中移動表示,這已是全球最大規模的4G網絡,明年將是大規模投資4G的最後一年。

從這些行動和言論上看,中國移動的大面積布局,目的就在於借助自己在TD網絡上的既有優勢,和還在寄希望於FDD牌照的競爭對手拉開距離。在3G時代受制於制式而被吞噬了不少用戶和市場的中國移動,期望借4G的先發優勢做“還鄉團”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但這個戰略意圖目前僅僅局限於布局之上,尚未能真正接上地氣,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智能手機出貨量放緩,市場尚未進入更新換代的節奏,其二是3G網絡對部分用戶已經富余,尚無須大躍進到4G。

“還鄉團”有資源優勢,卻未必能得人心,據了解,在4G網絡覆蓋不到的地方,4G用戶會自動切換至3G甚至2G網絡。亦有用戶吐槽稱“花4G錢用3G網現象”。當然,這種現象在3G時代就一直存在,也被消費者廣為詬病,覆蓋度主要在城區的4G網絡,尚有太多死角需要填補,“無縫銜接”的真4G網絡尚有距離。當然,只要在價格上予以合理調配,這一問題並不會有太多影響,只是用戶體驗會略有差距,特別是對智能手機目前最大的有效拓展地區——廣大農村來說。

而且“還鄉團”的好日子也未必還能維持多久。有傳言,12月中旬工信部將下發第二張4G牌照,即FDD牌照。如果傳言成真,則聯通、電信將會結束觀望模式,積極主動加入競爭之中,終結中國移動的“獨角戲”,競爭加劇自然會引發價格戰,並真正讓4G網絡的覆蓋範圍、體驗效果、價格區間都發生實質性的變化。FDD不出,4G的真正商用就不會到來。

2014年,不過是4G商用的試用期罷了……

【作者:張書樂 微信號:zsl13973399819  每日更新的互聯網產業分析,獨家獨到的觀點火力全開,歡迎訂閱張書樂的微信公眾號】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zhangshuyue
 


“萬寶大戰”回顧:萬科的輿論戰為何變成了“王”的獨角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09/976629.html

輿論開了鍋之後,吸引了一大群圍觀者,但舞臺上只有王石,王石也就自然地成為聚焦的中心,被人家翻來覆去地觀察、評論。王石說的越多,對他的解讀就越多;解讀越多,他似乎總想著做進一步的辯解,這又激起了進一步的解讀。

原標題:萬科收購事件再回顧:當情懷挑戰規則

歲末年初,中國企業界最為吸引人的娛樂大事件,毫無疑問就是萬科、寶能、安邦聯袂主演的“三國殺”。

本來只是一宗專業性極強的股權並購案,奇跡般地發展為全民同樂的熱點話題,最早源自於一篇“被泄露”的內部講話。那是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萬科內部會議上的講話,核心就是不歡迎寶能系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這篇講話一經廣泛傳播,公眾才開始註意到寶能對於萬科的“惡意收購”。

“王”的憤怒

是的,“惡意收購”,大多數媒體用的就是這個詞,盡管它非常容易誤導一般讀者。所謂惡意收購,英文為hostile takeover,指收購公司在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允許、或未能與其達成一致的情況下,通過股票市場強行實施的收購。比“惡意收購”更為確切、不易產生歧義的中文術語,應該是“敵意收購”或“強制收購”。

在上述講話中,王石相當明確地提出,不歡迎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理由很簡單:對方信用不夠,令人擔心可能毀掉萬科最值錢的東西——品牌的信用。王石說:“一旦寶能系控股,大的投資公司、大的金融機構以及商業評級機構就會對萬科的信用評級重新調整……一旦寶能系進來,這個大股東的背景就可能影響萬科的評級。”

王石質疑寶能系收購資金的來源,擔心短債長投的風險,“他們層層借錢,循環杠桿,沒有退路。一直這樣滾雪球滾下去,就像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垃圾債券、杠桿收購,一旦撐不下去,後果不堪設想,1990年美國有接近60家壽險公司破產。”

王石講話之後,有與會人士提問,萬科要如何應對寶能系的強買?

王石說:“他們增持到30%以後,可能會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另外還可能在社會上散布我和郁亮不和的謠言,或者用其他方式分化瓦解萬科管理層和員工,這些手段都是無用功……我們不會受到資本的脅迫,中小股東就是我們的大股東。”

在王石這篇內部講話中,對寶能的蔑視、敵意與戒心十分明顯。而此時,寶能系旗下的深圳市鉅盛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壽”),在萬科的持股高達22.45%,已經成為第一大股東。

迄今,沒有任何權威信息能解釋:為何王石在萬科內部的講話,當天就能傳遍整個網絡。從萬科及王石後來的反應可以證明,流傳出來的這篇講話的確是真貨。那麽,是誰傳出來的?可能性有三:一、媒體挖料;二、寶能諜報;三、萬科自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萬科自己樂見,無論是媒體挖料還是寶能諜報,都將遭到萬科義正辭嚴的訓斥。因此最大的可能是萬科自己爆料,主動掀起輿論戰。

那麽,萬科圖的是什麽呢?歷來的輿論戰,其戰術目的無非是:一、貶低對手,擡升自己;二、征召同誌,建立統一戰線;三、向政府喊話,爭取支持或施加壓力。隨後的事態發展證明,王石的輿論戰似乎並未能達成以上任何一個目標,這場輿論戰似乎是倉促發起,事先應未進行沙盤推演,尤其是在公關與法務方面進行專業分析。

2015年12月19日,王石在微博上轉發了一篇題為《萬科被野蠻入侵真相:一場大規模洗錢的犯罪》的文章(但很快他就刪除了),並轉發了一篇題為《這兩個人的對決,決定了萬科股權大戰的走向》的文章,暗指寶能系目的不善。

隨後,王石再發微博稱:“在現代社會的經濟生活中,上市公司的生存,股東舉足輕重,但是健康發展卻離不開它的員工、客戶、供應商和社區的支持。公司作出經營決定,就不僅要考慮股東利益,還要考慮相關利益人的利益……惡意收購在法律角度是個近乎中性的詞,無關道德,但在倫理角度,其行動不顧社會相關利益至少是不善。”

帶刺的“情懷”

顯然,“王的反擊”開始了。盡管在資本運作層面的技術分析顯示,留給王石的選項並不多。“王的反擊”帶著憤怒,也一如既往地帶著“情懷”,其公開表態總是很宏大,帶著諸如“透明、規範、守法的社會秩序”“社會相關利益”等大詞,仿佛一家公司內部的股權之爭已然關系到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血統正、情懷大,王石版的“劉皇叔”形象呼之欲出。

“情懷”,是王石多年來遊走江湖的利器,也是不少“功成名就”、或者自認為“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們在努力為自己爭取的新標簽。“情懷”,當然不僅是溫良恭儉讓的,而是時時帶著刺,帶著占據了道德、政治高地後的自豪感、優越感。

“王的情懷”,也帶著刺,而且是大刺。

在前述“被泄露”的內部講話中,王石提到:“我們不會受到資本的脅迫,中小股東就是我們的大股東。現在資本來勢兇猛,但中小股東會站在我們這邊,客戶會站在我們這邊,要求透明、規範、守法的社會秩序會站在我們這邊。”聽者不禁好奇:誰在挑釁“透明、規範、守法的社會秩序”呢?

王石轉發的那篇文章《萬科被野蠻入侵真相:一場大規模洗錢的犯罪》,看起來不僅是一篇“討逆檄文”,甚至可算是公開舉報。文中指責“保險公司成為了一個洗錢的重要通道”,萬科這樣的企業遭遇野蠻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哀,如果中國最優秀的公司都得不到保護,那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我們生存的環境。”該文甚至指責:“監管層卻沒有采取任何態度,這是一種不作為的表現……證監會、保監會就看你們如何出手了,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招行、萬科、民生銀行、金地等,都在或曾經被入侵,企業價值在被摧毀,你們的消極不作為是否稱職?甚至瀆職?”語氣十分淩厲。

這篇“討逆檄文”在最後說:“萬科被野蠻收購,並不是一場兼並與反兼並之戰,而是一場反腐與腐敗資金之戰,是一場洗錢與反洗錢之戰。而最終的結果,堅信野蠻的入侵將會失敗,因為歷史上還沒有野蠻的兼並成功過,而正義一定會到來。同時相信,對於保險機構的洗錢將會成為監管層打擊的重點,這是中國當前反腐的需要,也是必然!”

這樣的文章立意,簡直是要置寶能於死地。人家不過是要點股份,而且是用高價買,至於因此要了人家的命嗎?

“萬科文化”是這次事件中王石所刻意維護的,也是其抗拒寶能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年12月23日下午,萬科發表公開信表示:“如果寶能系控制萬科,我們沒有信心說服它不改變萬科的文化和經營風格。我們在雙方接觸的過程中已經逐漸失去了這種信心……我們捍衛的只是萬科的文化,針對的只是寶能系,我們對保險資本、潮汕商界沒有任何敵意,不希望外界對此產生誤解。”

至於什麽是“萬科的文化和經營風格”,以及後來歡迎安邦時為何就認為安邦比寶能在這方面更為可靠,王石等並沒有明確解釋。經濟學者馬光遠不無揶揄地說:“最終不管鹿死誰手,相信王石在這次收購中的表現已經讓他走下了神壇,偶像倒了,不知道還能不能保留像過去一樣董事長整天遊學、爬山的萬科企業文化?”

其實,“董事長整天遊學、爬山”並非壞事,至少說明了“萬科企業文化”的兩個特點:

一、以郁亮為核心的管理團隊很強,因此可以將王石長期供在神龕上,而絲毫不影響萬科日常運轉,當然,這也說明王石當年確能識人、知人、用人;

二、王石個人的威權主義影響,在萬科留下深刻烙印,以至於他在萬科這一畝三分地里可以真正地成為王、成為神,盡管他的股份很小。

這一次的問題,或許正在於“整天遊學、爬山”的董事長突然親政、而且還親征了,這顯然是與萬科的“平時”體系大大不同,儼然進入“戰時”狀態了。

為“大股東”服務?

王石的“情懷”無法解決的另一個悖論,是作為職業經理人及小股東,在對抗第一大股東時,他用的是什麽身份?

按照王石17日晚內部講話,他似乎是以“中小股東”代表自居:“我們不會受到資本的脅迫,中小股東就是我們的大股東”。這種類民粹式的宣傳十分煽情,但正如“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一樣,若只關註抽象的“人民”概念,忽略一個個具體的個體,“誰是人民”就會成為“有力者”的自由裁量權,這樣的口號最多也只是口號而已。王石或許沒有留意屌絲的心理: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寶能”如果都無法得到管理層的尊重,屌絲股東有什麽理由能相信自己及自己的利益真能得到尊重?

王石若以管理層代表的身份挑戰股東,無疑等於挑戰市場經濟的倫理。打工者在老板面前固然有很多權利、權益,但絕對沒有為老板的企業甄選老板的權利。王石若以其他股東代表的身份挑戰大股東,獲取授權是前提條件,並且要認真核驗有多少股東、代表多少股權。

王石講話中所謂“資本的脅迫”,更是比較費解。什麽樣的情況下叫“脅迫”?作為打工者的職業經理人,與股東發生意見沖突時,該誰說了算?在“資本的脅迫”與“職業經理人的脅迫”之間,哪個更為合情合理合法?

股東對企業的介入、參與,是其天賦權力,“資本”帶給其所有權、話語權及話事權。這是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基本規則和“倫常”,遵守這種規則、恪守這種“倫常”,才是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最為基本的“情懷”。王石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有些錯位。這或許不能完全怪他,在他口口聲聲要捍衛的“萬科文化”中,幾十年來,確實有一個王石自己或許都不自覺的基石:王石等同於萬科,萬科等同於王石,誰挑戰王石,就是挑戰萬科。有評論認為王石“骨子里有家天下思維”。

從資本的角度看,將這場爭鬥稱為“萬寶之爭”並不確切。所謂的“萬寶之爭”,實質就是萬科的第一大股東與持股的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內戰。對萬科而言,王石固然是“自己人”,而已經占股1/4的寶能難道是“外人”?若從所有權的角度看,寶能恐怕比王石更有資格代表萬科。從這個角度看,這場萬科內戰,也是以所有權為合法性基礎的大股東,與以血統論為基礎的職業經理人的內戰。當王石理直氣壯地以劉備式的血統論及“情懷”為武器,以夥計身份強勢制約股東時,反而倒有了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範兒了。

萬科股權分散,中小股東居多,當初進行這樣的頂層設計,或許有意為之,以圖給管理團隊爭取更大空間,減少股東們的掣肘。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這樣的股權結構在遭遇大資本收購時,中小股東同樣也無力、無意參與阻擊,一如其之前無力、無意對管理層進行過多幹預一樣。“炒股炒成股東”,與“泡妞泡成老公”一直並列中國式悲劇之一,在這場名為“萬寶之爭”、實為萬科內戰的沖突中,短線逐利為主的中小股東恐怕會更歡迎能夠拉擡股價的寶能。中小股東的行事原則,與王石、寶能等所有的參與者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經濟人理性”。

  • 中國經營報
  • 柴剛
  • 雪珥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