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找外資國際化 蔡燕萍輕忽後坐力?

2012-6-11  TCW




沒有了蔡燕萍的自然美,正上演著一場創辦人與私募基金的理念之爭。

五月中旬,自然美在台舉辦四十週年慶祝活動,但,這麼重要的品牌活動,現場卻不見過去常被和自然美畫上等號的創辦人蔡燕萍。這不是蔡燕萍第一次缺席自然美 的重要場合。二○一一年自然美股東會,蔡燕萍缺席,根據年報所述:「本公司主席蔡燕玉(蔡燕萍本名)博士(因進行植牙)獲醫生診斷不適合外遊……。」

爭端導火線:引進凱雷經營績效變差

二○○九年,蔡燕萍為了讓品牌朝國際化發展,將自然美三二%股權(蔡氏家族所持有自然美股權的一半),以港幣八億多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一億元)賣給國際私募基金凱雷(Carlyle)。蔡燕萍雖然仍為董事會主席,但實際經營權已屬於凱雷。

創立於一九七二年的自然美,由蔡燕萍從沙龍通路起家,以「自然就是美」為口號,在台灣美容Spa業市占第一的地位維持至今。一九九二年進入大陸市場,成為 大陸第一家外資美容化妝品業者。經營大陸市場八年,就開出一千二百家連鎖店,初期投資的新台幣一億三千多萬元,靠著獲利再投資,才八年,累積投資金額就已 經滾到近十億元,也就是說,八年的投資,報酬率是七倍。二○○二年自然美股票在香港上市。

但,近期媒體卻刊載,蔡燕萍無法認同新團隊的經營方式,甚至想要從凱雷手上買回股權。主因是新團隊的經營成效不如她自己經營的時期,翻開自然美生技的財 報,凱雷引進新經營團隊直接主導自然美的第一年(二○一○年)的營收只有港幣四億八千五百萬元,比起前一年減少了將近一成,當年獲利數字更是大不如前,只 有港幣三千多萬元,比起蔡燕萍自己經營高峰○八年的二億三千八百萬元,衰退幅度達八七%。二○一一年營收雖然回到○八年的水準,獲利卻只有當年的一半不 到。

關於蔡燕萍的不滿,自然美公關及傳播總監張季丹的回應是:對於有關議題,無法發表評論。

凱雷想法:內部到店面都須現代化

但,凱雷面對自然美獲利數字的減少,曾在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二十三年,現任自然美集團首席執行官的曾新生接受本刊專訪時,不諱言表示:「我們(管理階層)滿貴的啊!」曾新生為自然美引進約十位高階經理 人,包括首席財務官陳耀榮、零售管理副總裁李明和、首席營銷官戴豔婷,都是在國際大企業有十幾年經驗起跳的高級經理人。

從財報中揭露的雇員酬金顯示,凱雷未入主前的○九年,五名最高酬薪人士,扣除一名董事後,餘下四名的酬金共為港幣五百八十萬元。二○一一年五名最高酬薪人士當中並無董事,金額卻高達了港幣四千二百零六萬元。

曾新生指出,自然美目前正處於改革的過渡階段。他說,自然美雖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企業內部還是非常落後,用的是文書簽呈居多,他第一次出差回來報帳,秘 書直接給他現金和零錢,「內部居然還在用複寫紙,」曾新生說。所以,他先改革公司組織、電腦和財務系統等等,要讓自然美更「現代化」。

此外,過去自然美的加盟者多為內部員工創業開店,或是客人很喜歡產品,用久了乾脆自己開店,「但是問題在,他們不是生意人,他只是愛產品,卻不知如何管 店。」曾新生說。因此,自然美規定所有的舊店鋪改成「新形象概念店」,把過去類似家庭美容院的形式,改成窗明几淨的專櫃陳列和高級Spa的前店後院模式, 這樣的投資,平均約需花費新台幣四十至七十五萬元,由加盟者自行出資。

老加盟者想法:不想轉型或招攬新客人

然而,這樣的變革卻引起加盟者反彈。

位於台北市巷弄內一間五坪不到的自然美加盟者,店面的後面就是住家,店裡擺了三張美容床,旁邊還有自家的電視機。「公司有來建議我們改啦,說什麼櫃子要擺 靠牆壁兩排,還要再多一個房間做Spa,我跟他說不可能啦!那個房間我兒子要睡的,而且我也沒力氣再去幫客人做身體,」她說。

這位加盟者約五十歲,加入自然美已經二十多年,她說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有二十幾個客人,還要請三位美容師,現在全店只剩她一個人做,一天做不到五位客人,「小孩都大了,我是當作興趣,客人都是老朋友,來做臉就當作是和她們聊天,不用招攬新客人。」

曾新生有他的立場。面對醫療美容整形產業大幅擴張,他直言:「舊店會被淘汰,這是市場的自然競爭,他不改,他活不了。」目前公司的行銷活動,也只針對新形 態店鋪做。「現在新的加盟者開始有白領、知識份子進來,我喜歡現在這個模式……,因為他把這個當作一個企業在經營。」

「有很多企業第一代的創始人,因為他成功了,他認為他會永遠成功下去,社會都不會變,都聽他的,事實上不是嘛!」曾新生說,蔡燕萍這時找凱雷進來是對的,「這種店再不轉型,慢慢的優勢就更沒有了。」

但,這或許才是,引發蔡燕萍反彈的原因。

更深一層思考,這可能也會是台灣中小企業,未來因為要擴張,而引入資金時,最容易碰到的兩難:企業理念與獲利前景孰輕孰重?

蔡燕萍想法:淘汰舊加盟者有違承諾

四十年前,自然美能發跡,就是強調提供小本創業,以協助創業上弱勢族群的女性。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指出,這些加盟者婦女,幫蔡燕萍成就了事 業,對創辦人來說,是很難丟掉的情感包袱。「現在看來,這些人或許不是競爭市場裡的正規軍,會逐漸被淘汰,市場聽不到她們的聲音,但蔡燕萍會聽到。」

自然美淘汰舊的加盟者,某個程度而言,也是違背當初品牌的情感承諾,但蔡燕萍若原地不動,長期自然美也會受到考驗。極盛時期自然美在台灣曾有一千多家店,如今只剩三百多家,現在還面臨醫學美容的衝擊。

東盟生技業務經理侯美絹分析,醫學美容立竿見影,而且,非手術型的微整形如肉毒桿菌、玻尿酸,或是雷射光療等,有的只要一、兩千元,幾乎等於做一次臉的價 錢。亞洲大學保健營養生技學系化妝品組兼任講師張麗卿也直指,市場已經越來越小,自然美若不從頭徹底改造,會很難生存,至少,要開始和早期的方向做切割。

這,對蔡燕萍而言並非易解的議題。

至於當初蔡燕萍是否知道引入私募基金的「後坐力」這麼強?只有她本人才知道,截至截稿為止,我們尚未聯絡到她本人。

但,身為旁觀者,我們也無須以有色眼光看待私募基金。

中小企業難題:創辦人不認同改革方式

引入私募基金的好處是,對方可以迅速引入高階管理人才,將公司翻新與改革。但,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司徒達賢也直指,私募基金的目的是改革後,高價轉手賣 出。因此,他們的經營方式不一定會得到創辦人認同,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點出差異:「外來的經營者是往前看,不是往過去看。」因此,即便初期目標 相同,在執行過程中也總有歧異。

以蔡燕萍和凱雷為例,雙方都希望自然美國際化。凱雷希望國際化之後,賺更多的錢;但蔡燕萍只想著,自然美國際化後,能夠變身為國際品牌,也能讓她的加盟者 一起賺更多錢。她或許認為,私募基金經過三到五年共同經營,賺到錢就會脫手而不會傷害她的品牌。但卻低估,這段期間造成的殺傷力。

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道理不難理解。但涉及創業四十年累積的情感包袱,蔡燕萍面臨的掙扎,絕對比我們想像的大。

決策之難,在這場風波中,顯見無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