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对抗经济周期波动 熔盛重工有法宝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18/2061393.shtml

 造船行业是与全球经济周期高度趋同的行业之一,当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造船业随即进入寒冬。但熔盛重工的经历却与众不同。2009年,熔盛重工与阿曼航运公司签下4艘40万吨、总载重吨160万吨矿砂船的合同,一举拿下当年全球最大载重吨船舶订单。
业内人士指出,熔盛重工已经形成自身独特的战略,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这也成为其重要的差异化优势之一。
金融危机成为契机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全球许多造船企业揭不开锅,但金融危机对于熔盛重工来说,却更像是一个契机,让其在2008至2009年间高速成长。
2008年2月28日,熔盛重工首制船提前两个月完工交船,创造了从开工建厂到首制船交付仅用28个月的业界纪录;2008年8月3日,熔盛重工和巴西 淡水河谷在上海签订的12条40万吨级VLOC建造合同,创造了散货船单船建造吨位、订单总吨位、订单总金额三项世界之最;2008年9月,熔盛重工为中 海油建造的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 “海洋石油201”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其全面挺进高附加值海洋工程领域;2008年10月30日,H1047两半岛水上成功对接,是分段两半岛水上合拢作 业在中国民营船厂的首次运用;2009年,熔盛重工又与阿曼航运公司签下4艘40万吨、总载重吨160万吨矿砂船的合同,一举拿下当年全球最大载重吨船舶 订单。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全年,熔盛重工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成为南通市历史上首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 业企业。当时,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熔盛重工在金融危机中的上好表现,对提振中国造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复兴 船市,产生了重大影响。”
独特战略抵御危机
事实上,造船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经济周期出现低谷。不过,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熔盛重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应对经济周期的战略,这也成为熔盛重工区别于其他船企的优势之一。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熔盛重工较早引入了美国投资人,这对他们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客户方面,熔盛重工也倾向于和比较有美誉度、知名度的客户合作,大大减少了船东弃船的风险。”
此外,业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熔盛重工定位于服务能源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聪明的决定。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未来对能源相关设备的需 求一定是增长的,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会较小;此外,熔盛重工现在着力打造的海洋工程是它的另一个增长点。海洋工程是政府重点支持的7个新兴产业之一,十二 五规划投入3000亿元发展这一块,潜力很大;第三,熔盛重工注重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比如一些节能环保型船型,这也是未来的热点;最后,熔盛重工 得到了国家银行和政策的支持,对于其对抗风险也有好处。”
此次在香港上市,或也有助于熔盛重工对抗汇率风险。上述业内人士指出:“香港是著名的金融中心,拥有良好而广泛的外汇交易中心平台,在远期及金融外汇上的产品更丰富、操作更灵活,易于进行货币风险对冲。”
接近熔盛重工的人士透露,熔盛重工已经在有意识地增加人民币结算业务,同时提高美元用汇量,加速货币种类的平衡化运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27

互聯網公司必用的四大公關法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5/57903.html

公關是塑造一個企業品牌最有效的手段,方法運用得當,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特別是競爭日益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不但需要有好的產品,更需要在維護企業品牌上做文章,通過一系列的公關活動讓企業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得以穩固才能在競爭中始終贏得用戶。下面東樓來為大家盤點互聯網企業中必用的四大有效公關法寶。歡迎拍磚。1、公司年會‍公司年會本是一項針對內部員工的年末慶祝活動,但近年來,在各大互聯網的市場公關的聯手推動下,逐漸演變為一場公司全員參與公關活動,並且傳播效果出奇的好。為了吸引眼球,各家公司都使出渾身解數,你請女優,我發豪車,你家老總玩反串,我家老總玩cosplay。這些年玩下來,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百度的度娘就在百度年會上一炮走紅,從而充當了百度好幾年的免費形象代言人,例如凡客曾經把蒼井空老師請到年會現場,也成了當年的熱點話題;而今年也有互聯網公司將瀧澤蘿拉請到了現場,並且獎勵優秀員工享受一晚,雖然趣味比較低級,但這些的話題都極具爆炸性和傳播力,會在一段時間里引起關註,成為業內人士茶余飯後的談資。2、法律武器各家在大戰的時候,都不忘拿起法律的武器。比如XX公司將XX公司告上法庭。這個時候一旦拿起法律武器,不但可以搶占道德制高點,還能贏得用戶的關註,甚至可以博取一些同情分。通常來說,告上法庭只是一個提交一份起訴書而已,最終誰勝勝負還得看法院的裁決。不過有時候,互聯網公司的告狀就是一場公關秀,打官司不論勝敗,關鍵是表明一種姿態,我冤枉,我無辜,我被它欺負的好慘啊。這些年,大家看各大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官司不斷,其實大部分是推動力背後是品牌公關。這些年百度告360,360也告百度,騰訊告360,360也告騰訊,反正各家告來告去,也損失不了多少金錢,倒是能贏得不少關註。3、發表聲明一般來說,聲明是一個表明態度的東東,在互聯網公司中運用的也非常多,好的聲明一方面是可以表明企業態度,另一方面甚至可以引起一場討論。特別是在社交化媒體日益發達的今天,一紙聲明就能達到相當的傳播力。發表聲明也是各家在進行公關戰中必用慣用的手段。我聲明我跟某某事件毫無關系,我聲明某某家抄了我家的產品等等。這其中運用的比較好的代表廠商是網易。網易最會玩什麽,就是發聲明指責別家抄襲。去隨便搜一下就可以看到好幾條這樣的消息:《網易聲明:強烈譴責新浪輕博客抄襲LOFTER》、《網易聲明稱淘寶涉嫌抄襲印象派》、《網易聲明將向蘋果投訴騰訊新聞客戶端抄襲》等等,不勝枚舉,印象中,網易的產品經理是互聯網公司最牛的產品經理,總是引領潮流,老是被人抄來抄去的,真是令人頭疼。但網易好像也有抄別人的時候,比如網易的飯飯涉嫌抄襲大眾點評網等。這真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啊。4、新聞軟文這里說的軟文不是新聞通稿,不是企業的公關部的文案撰寫的企業宣傳文章。那通常應該不叫軟文,應該叫硬廣告。真正的軟文應該是潤物雨無聲,讓大家爭先傳播了還被蒙在鼓里,媒體喜歡,網友喜聞樂見,企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曝光。這些軟文充斥在新聞網站、社區網站,微博等等。這其中的代表有微博的段子手創作的,自媒體人中也不乏軟文高手。段子手的軟文雖然傳播效果好,但是效果卻很難評估。有時候軟文講究的是一個度,品牌在其中的植入的方式也很有講究。植入的過少容易被讀者直接忽略,植入的太多容易被編輯所忽略。所以,不過,我印象里好像沒有特別經典突出的軟文,大家不妨去找找史玉柱寫過的那些腦白金軟文,應該比較經典具有代表性。作者公眾號:瑞萊觀點(relypr)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李東樓 | 編輯: | 責編:創業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903

【幹貨】“定位”:A模式的完勝法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2/58918.html

1969年,傑克・特勞特提出“定位”(positioning)理論後,起初並未引起管理學界註意。但牛逼的理論,註定會日久彌香。i黑馬分享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管理學界,現在把美國企業主流的經營哲學稱為A(America)模式,把日本企業主流經營哲學稱為J(Japan)模式。A模式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聚焦,狹窄而深入;J模式,則寬泛而淺顯。歷史一再證明,越是革命性的思想,其價值被人們所認識越需要漫長的過程。自1972年,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營銷雜誌《廣告時代》刊登“定位時代來臨”系列文章,使定位理論正式進入世界營銷舞臺的中央,至今已40年。自1981年《定位》一書在美國正式出版,至今已30年。自1991年《定位》首次在中國大陸出版(當時該書名叫《廣告攻心戰》)至今已20年有余。然而,時至今日,中國企業對定位理論仍然知之甚少。表面上,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與“定位理論”的出身有關,對於這樣一個“舶來品”,很多人還未讀幾頁就迫不及待地討論所謂洋理論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定位所倡導的觀念不僅與中國企業固有思維模式和觀念存在巨大的沖突,也與中國企業的標桿――日韓企業的主流思維模式截然相反。由於具有地緣性的優勢,以松下、索尼、三星為代表的日韓企業經驗一度被認為更適合中國企業。從營銷和戰略的角度看,我們把美國企業主流的經營哲學稱為A(America)模式,把日本企業主流經營哲學稱為J(Japan)模式。總體而言,A模式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聚焦,狹窄而深入;J模式則寬泛而淺顯。簡單討論二者的孰優孰劣也許是仁者見仁的問題,很難有實質的結果,但如果比較這兩種模式典型企業的長期贏利能力,則高下立現。通過長期跟蹤日本企業和美國企業的財務狀況,我們發現,典型的J模式企業贏利狀況都極其糟糕,以下是日本六大電子企業在1999~2009年10年間的營業數據:日立銷售收入84200億美元,虧損117億美元;松下銷售收入7340億美元,虧損12億美元;索尼銷售收入6960億美元,稅後凈利潤80億美元,銷售凈利潤率為1.1%;東芝銷售收入5630億美元,稅後凈利潤4億美元;富士通銷售收入4450億美元,虧損19億美元;三洋銷售收入2020億美元,虧損36億美元。中國企業普遍的榜樣、日本最著名六大電子公司10年間的經營成果居然是虧損100億美元,即使是利潤率最高的索尼,也遠低於銀行的貸款利率(日本大企業全仰仗日本政府為刺激經濟采取對大企業的高額貼息政策,資金成本極低,才得以維持)。與日本六大電子企業的虧損相對應的是,同期美國500強企業平均利潤率高達5.4%,優劣一目了然。由此可見,從更宏觀的層面看,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根源遠非糟糕的貨幣政策、金融資產泡沫破滅,而是J模式之下實體企業普遍糟糕的贏利水平。定位理論正由於對美國企業的深遠影響,成為“A模式背後的理論”。自誕生以來,定位理論經過四個重要的發展階段。20世紀70年代:定位的誕生。“定位”最為重要的貢獻是在營銷史上指出:營銷的競爭是一場關於心智的競爭,營銷競爭的終極戰場不是工廠也不是市場,而是心智。心智決定市場,也決定營銷的成敗。20世紀80年代:營銷戰。20世紀70年代末期,隨著產品的同質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發現,企業很難僅通過滿足客戶需求的方式在營銷中獲得成功。而里斯早年的從軍經歷為他們的營銷思想帶來了啟發:從競爭的極端形式――戰爭中尋找營銷戰略規律。(實際上,近代戰略理論的思想大多源於軍事領域,戰略一詞本身就是軍事用語。)1985年,《商戰》出版,被譽為營銷界的“孫子兵法”,其提出的“防禦戰”、“進攻戰”、“側翼戰”、“遊擊戰”四種戰略被全球著名商學院廣泛采用。20世紀90年代:聚焦。20世紀80年代末,來自華爾街年複一年的增長壓力,迫使美國的大企業紛紛走上多元化發展的道路,期望以增加產品線和服務的方式來實現銷售和利潤的增長。結果,IBM、通用汽車、GE等大企業紛紛陷入虧損的泥潭。企業如何獲得和保持競爭力?艾・里斯以一個簡單的自然現象給出了答案:太陽的能量為激光的數十萬倍,但由於分散,變成了人類的皮膚也可以享受的溫暖陽光,激光則通過聚焦獲得力量,輕松切割堅硬的鉆石和鋼板。企業和品牌要獲得競爭力,唯有聚焦。新世紀:開創新品類。2004年,艾・里斯與勞拉・里斯的著作《品牌的起源》出版。書中指出:自然界為商業界提供了現成模型。品類是商業界的物種,是隱藏在品牌背後的關鍵力量,消費者“以品類來思考,以品牌來表達”,分化誕生新品類,進化提升新品類的競爭力量。里斯進一步指出,企業唯一的目的就是開創並主導新品類,蘋果公司正是開創並主導新品類取得成功的最佳典範。經過半個世紀以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定位理論對美國企業以及全球企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美國企業的成功之源,乃至美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40年的實踐同時證明,在不同文化、體制下,以“定位理論”為基礎的A模式企業普遍具有良好的長期贏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歐洲,20世紀90年代初,諾基亞公司受“聚焦”思想影響,果斷砍掉橡膠、造紙、彩電(當時諾基亞為歐洲第二大彩電品牌)等大部分業務,聚焦於手機品類,僅僅用了短短10年時間,就超越百年企業西門子成為歐洲第一大企業。(遺憾的是,諾基亞並未及時吸收定位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把握分化趨勢,在智能手機品類推出新品牌,如今陷入新的困境。)在日本,三大汽車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取得的成功,其關鍵正是在發揮日本企業在產品生產方面優勢的同時學習了A模式的經驗。以豐田為例,豐田長期聚焦於汽車領域,不斷創新品類,並啟用獨立新品牌,先後創建了日本中級車代表豐田、日本豪華車代表雷克薩斯、年輕人的汽車品牌賽恩,最近又將混合動力汽車品牌普銳斯獨立,這些基於新品類的獨立品牌推動豐田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企業。同屬電子行業的兩家日本企業任天堂和索尼的例子更能說明問題。索尼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但其業務分散,屬於典型的J模式企業。任天堂則是典型的A模式企業:依靠聚焦於遊戲機領域,開創了家庭遊戲機品類。盡管任天堂的營業額只有索尼的十幾分之一,但其利潤率一直遠超過索尼。以金融危機前夕的2007年為例,索尼銷售收入704億美元,利潤率為1.7%;而任天堂銷售收入43億美元,利潤率是22%。當年任天堂股票市值首次超過索尼,一度接近索尼市值的2倍,至今仍保持市值上的領先優勢。中國的情況同樣如此。中國家電企業普遍采取J模式發展,最後陷入行業性低迷,以海爾最具代表性。海爾以冰箱起家,在“滿足顧客需求”理念的引導下,逐步進入黑電、IT、移動通信等數十個領域。根據海爾公布的營業數據估算,海爾的利潤率基本在1%左右,難怪海爾的董事長張瑞敏感嘆“海爾的利潤像刀片一樣薄”。與之相對應的是,家電企業中典型的A模式企業――格力,通過聚焦,在十幾年的時間里由一家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企業,並實現了5%~6%的利潤率,與全球A模式企業的平均水平一致,成為中國家電企業中最賺錢的企業。實際上,在中國市場,各個行業中發展勢頭良好、贏利能力穩定的企業和品牌幾乎毫無例外都屬於A模式,如家電中的格力、汽車中的長城、煙草中的中華、白酒中的茅臺和洋河、啤酒中的雪花等。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極其艱難的轉型時期,成敗的關鍵從微觀來看,取決於中國企業的經營模式能否實現從產品貿易向品牌經營轉變,更進一步看,就是從當前普遍的J模式轉向A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於A模式背後的理論――定位理論的學習,是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的必修課。令人欣慰的是,經過20年來著作的傳播以及早期實踐企業的示範效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投入定位理論的學習和實踐之中,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由此我們相信,假以時日,定位理論也必成為有史以來對中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如此,中國經濟的成功轉型,乃至中華民族的複興都將成為可能。作者為里斯夥伴(中國)營銷戰略咨詢公司總經理,原文標題為《定位理論: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成功轉型的關鍵》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張雲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72

【每日黑馬】媽淘網:母嬰導購平臺怎樣不死?重度內容是法寶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1/147656.html

i黑馬註:規模達2萬億的母嬰市場讓無數創業者和投資人瘋狂。在母嬰創業項目紛紛崛起之時,母嬰導購平臺也想分得一杯羹,但是導購平臺這種沒有核心競爭力、玩兒流量的方式做不大且容易死。美麗說、蘑菇街無不在後期轉型做電商。媽淘網創始人周莫也說:“媽淘網現在作為一個導購平臺只是前鋒,母嬰電商平臺才是真正的目的地。”
\口述/周莫 整理/劉惜墨

以下是i黑馬對周莫的采訪,看他是如何從一個搞藝術的人變成一個生意人,他的轉型大計又有幾分勝算?

從搞藝術到做育兒網站

周莫是學美術出身,做過多年設計,機緣巧合下,投身互聯網事業中。媽淘網算是周莫與另外兩個創始人創立的健康寶貝網的分支,經過一番演變進化,如今成為母嬰垂直電商的“美麗說”。

2007年,周莫懷揣夢想,與另外兩個創始人創立健康寶貝網,從曬寶寶照片開始發力,流量還不錯。但是,當時這種育兒知識類分享網站的同質化太嚴重了,做了一段時間,周莫仨人開始思索新的商業模式。

2009年,他們開始從線下尋找機會,也就是采用現在所說的O2O模式。通過和早教機構、少兒培訓機構等商家合作,健康寶貝網開展了大量的線下活動。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活動,健康寶貝才分出了兩支線下項目。其中一個是少兒才藝培訓平臺,還有一個是童裝品牌。靠著這兩個線下項目不錯的現金流以及線上的健康寶貝網,2012年,周莫仨人獲得了一筆數千萬的A輪融資。

但是,健康寶貝網經歷了做基金、做活動等兜兜轉轉,最終才在2013年年底確立了母嬰電商導購平臺這一路線。2014年6月,媽淘網作為從健康寶貝網分流出來的導購平臺正式上線。

談及導購平臺生命周期的問題,周莫認為大部分導購平臺的死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沒有基礎、沒有沈澱。這里指的是互聯網思維和流量基礎,而媽淘網有健康寶貝網之前的媒體基礎和流量基礎。

其次,很多導購平臺所導之流沒有任何依據。比如,很多導購平臺上的達人推薦的商品,沒有一個強大的依據,推薦理由就會很蒼白。而媽淘網通過一系列重度操作,把每一個產品的推薦依據都落到實處。“用戶現在需要的是這個商品的價值在哪兒,他需要真實體驗者的心得。”周莫說。

(i黑馬註:媽淘網擁有一支近50人的團隊,分為三個事業部。第一個是媽淘網事業部;第二個是育兒事業部,主要負責育兒方面的知識資訊;第三個是社區事業部。目前的PC端網站、App因為技術團隊時間、人力跟不上,還在外包開發。預計11月底,Appp端會測試完畢並上線。 )

重操作成為媽淘網的核心競爭力

由於對導購平臺的死因有所了解,並且美麗說、蘑菇街已經成為轉型電商的案例,因此媽淘網區別於其他導購平臺,采取了比較重的操作方式。目前,媽淘網上分為五個欄目:經驗、優惠、海淘、曬單、活動。前三個欄目都需要媽淘網招募的一批媽媽達人進行操作。媽媽達人,又稱網站的種子用戶,通過自身經歷對相關產品進行介紹,並且將產品的好評、差評都放上去,最後總結出自己的評價。每一篇文章都是長文,後面會有產品的相關鏈接。

比如,在優惠一欄,達人們會將天貓、京東、紅孩子、蘇寧等大的母嬰電商平臺上的優惠活動搜羅出來(媽淘網的用戶和粉絲也可以在後臺貢獻優惠信息),針對一個產品對各平臺的價格、評價進行展示,並配上各平臺的購物鏈接。最後,達人總結出自己的評價和觀點。

周莫介紹說,這樣一篇長文,寫好之後發到網站上去都需要10-20分鐘。因此,在“雙十一”到來之際,倍感人手不夠。但是,為了統一網站的調性和文章的格式,前期靠達人進行操作的方式會持續一段時間。

活動一欄主要針對普通用戶。比如“曬單”活動是針對所有的媽媽們,可以曬出自己所買的產品,並且寫上簡單的評價。參與活動的用戶都會得到媽淘網的淘幣,這些淘幣又可以用到未來的購物或者兌換小禮品上,從而實現會員的生態打通。

(i黑馬註:目前媽淘網已經有幾百個達人,其中三分之一是自己培養的,另外一些達人是從各大育兒網站、微博上挖過來的。目前,媽淘網的日活躍度為3-4萬。)

因此,黏住達人、吸引用戶成為媽淘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任務。

其中黏住達人這一點,並非簡單的金錢交易。周莫告訴i黑馬,這些達人更希望精神上的回饋,比如對達人的包裝、推廣,她們更在乎自己的影響力。而這些達人的推廣,又會間接給網站倒流,因此這一點是媽淘網非常看重的。

目前,大多數媽媽已經有了常去的平臺,要想搶過來很困難,因此媽淘網的重點目標用戶是-1-1歲這些新寶寶的媽媽,而媽淘網在內容編輯上,也更側重-1-1歲這個階段的寶寶們。

周莫告訴i黑馬,母嬰社區門檻真的很低,大家搞一個論壇就可以做,但是大部分都沒有核心的東西,知識內容又不存在版權,因此媽淘網的核心就是做重度的內容,沈澱下媽淘網自己的數據庫,未來通過一套數據模型直接過度到電商平臺。

(i黑馬註:媽淘網的App端不承擔內容生產的功能,主要功能是讓用戶曬單、購物。在推廣上,媽淘網采取流量置換、搜索引擎優化,以及未來的廣告投放等方式操作。)

i黑馬評論:

電商導購平臺,依靠流量買賣往往做不大,中途要麽死,要麽轉型。母嬰電商領域是近年來創業圈和投資圈的熱點,媽淘網利用重度內容吸引用戶,通過母嬰電商導購平臺積攢數據,為以後向母嬰電商轉型做好鋪墊,也許能在母嬰電商血拼現狀之中取巧成長。

企業信息:

公司名稱:媽淘網

成立時間:2014年6月

創始人姓名:周莫

是否融資:已獲千萬元A輪融資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強大內心是生存的最大法寶 隨心無逸

http://xueqiu.com/3929547341/40252347
草原上,一隻雄獅對黑斑羚發動攻擊,黑斑羚迅速奔逃,但獅子速度更勝一籌,距離越來越近。突然,黑斑羚放慢速度,不時回望身後的獅子,顯得從容鎮定。獅子大驚,最終放棄獵殺。動物學家解釋說,當獅子意識到黑斑羚無所畏懼時,強者的自信瞬間崩潰。內心的強大,讓黑斑羚獅口求生。那一刻,食草的羚羊流露出強者的微笑,而獅子卻成了尖牙利爪的失意者。強弱轉變,只需剎那;生死存亡,盡在一念。
然而,這樣的黑斑羚畢竟沒有幾隻。危機四伏的大草原上,羚羊們或許更希望風調雨順、水草豐美,更願意祈禱獅子們改變習性、不粘葷腥,而不願相信自己可以在危機中生存,在天敵環伺中成長。這不也是股市的寫照嗎?你我他,股市中的芸芸眾生,擔驚受怕為人魚肉的小散,又有幾個能有足夠強大的內心。於是,在最黑的夜色中,沒有幾人眺望東方的天際;在氣貫長虹的牛市初期,也難得不動如山的淡定;而在山頂的某一處風景,我們卻慣見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心理脆弱,有與生俱來的原因,沒有人會喜歡死亡和毀滅本身。我們多數人的本金,皆來自於血汗,頃刻間錢生錢滅、漲跌間就是幾個月、幾年的工薪收入,如果說毫無心跳的感覺,多半也是自欺欺人。心理脆弱,有環境的影響。多年來,瘋狂圈錢的惡習、司空見慣的不公、巧取豪奪的霸氣、牛短熊長的現實,劣幣驅逐良幣的無奈,不斷虧錢的慘痛,讓本就弱小的散戶們,心臟更加脆弱。別說獅口逃生,一隻貓折騰出的動靜,都可以嚇得半死。反之,一小口青翠的嫩草,又一次次帶來滿心的歡喜。於是,我們大部分人虧不起、贏不得,漲跌皆煩惱;滿倉焦慮、空倉焦慮,坐了電梯更失意。
強大的內心,既源於先天,又源於自我的訓練。磨練強大的內心,首先要有這樣的信仰:強健的羚羊可以與獅子同存於一片草原。毫無疑問,作為中小投資者,我們有很多天生的劣勢。但陰陽相生、禍福相依,誰又能否定,此時的劣勢不可以轉為彼時的勝算。其實,就整體的存活率而言,猛獸未必高於柔弱的食草者,這是自然的法則,否則就難以解釋為何今日牛羊依舊成群,而獅子老虎卻早已瀕臨滅絕。是的,總有人說我們不夠專業,但世界上有多少因為「專業」而導致的視野狹窄、國內又有多少由菜鳥操盤的大型機構。是的,我們資金微薄,但只要自己願意,可以迅速建倉、迅速撤退,也不必有排名的壓力。
強大內心來源於對「結果」和「目的」的良性認知。賺錢應該是能力、見識與良好心態的自然結果,而不應成為投資行為事先設定的、唯一的目的。舉個例子,甲乙丙三個朋友,各有100萬元,其中甲用10萬元環球旅行,乙花10萬元買書博覽,丙則炒股,炒到200萬後又跌到110萬。請問哪個人心情最差?我想在現實中,最鬱悶的基本都是丙。甲會覺得自己身心愉悅,收穫頗豐;乙會覺得自己飽讀詩書、很有成就感。丙最終比前兩位多了20萬,但會一直責怪自己為什麼沒有逃頂,沒賣在200萬,賣150萬也行啊。其實,投資何嘗不是一場旅行,一種人生的尖峰體驗,何嘗不是對各種知識的學習、對世界和人性的探索和把握。
強大內心需要成功背書。世間會有屢戰屢敗、堅持不懈的傳奇,但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最初的幾次成功是我們內心愈來愈強大的關鍵。在經濟研究領域和股票市場,我並不贊同一些所謂意見領袖,不問條件、部分環境一根筋地看多和看空,比較典型的有老沙、牛刀和謝國忠等,對知名人物和高階投資者,有更高的要求無可厚非。但對一些股市新人和初階投資者,不妨在獨立思考、審慎分析的基礎上「一根筋」一回。當然,這裡還需要考慮擇時的因素,有條件還可以參考經歷過數次牛熊、歷史上比較靠譜投資者的建議。比如在五六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熊市之後可以「一根筋」地看多,在兩三年的牛市之後「一根筋」地看空。沒有永遠的上漲、也沒有恆久的下跌,最初幾次哪怕是帶有猜測成分的判斷如被證明正確,就有可能成為我們自信乃至內心越來越強大的源點。
過於在意他人評價是強大內心的大敵。投資需要把握認同,但絕不是尋求認同。我曾在一篇文章裡闡述思路,而後又列舉了關注的部分板塊和股票。有朋友質疑提到的都是熱點,我當時一笑而過。真正不在乎熱點的,是心中少有熱點的概念,既不會因為冷門而不敢堅持,也不會因為所謂的熱點而刻意迴避。不說我文中所提既有熱點也有冷門,上溯到更長的時間段,當初重倉包鋼稀土,市場上根本沒有稀土板塊的概念,當初重倉機器人,市場上也未有機器人板塊的雛形。反過來,一個有經驗的投資者,往往更懂得把握「認同」,當自己的獨特見解初成社會共識、當潛伏的板塊和股票初成熱點,利潤才剛剛邁開飛奔的腳步。對於共識的辯證把握,是區別高階與初階、靈動與機械的一個標誌。他人的認同,只是我們尋求安全感的本能追求,而不是安全本身。只可惜,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活在別人的目光、口碑和評價裡。所以,適度讓自己遠離市場、遠離無謂的爭論,沒有太大的壞處。
不喜不悲總是奢望。股市連續狂飆,讓我們漸多了志得意滿的年少驕狂、指點江山的英雄快意,似乎未來盡在掌握。而近日市場大幅震盪,多少人的心情又開始陰晴不定、忽晴忽雨。如此,都難言內心強大吧!
                                                                      隨心無逸   記於2015.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998

雲鋒+阿里:數據是成功投資的最大法寶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42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30 10:47 編輯

雲鋒+阿里:數據是成功投資的最大法寶
作者:潘溈


這家由知名企業家發起的PE基金,一直與阿里巴巴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過去兩年投資消費行業或是大健康領域,關鍵詞都是:數據。虞鋒直言最關註的“不是一家企業賣了多少商品,而是累積了多少與行業大數據匹配的內容”。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聯手雲鋒基金對圓通速遞進行戰略投資。據媒體報道,圓通速遞出讓的股權為20%。

阿里和雲鋒基金一起投資圓通的新聞,迅速被淹沒在浩渺的信息中。然而,對於全行業低調的快遞業,這筆投資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事。究其影響,主要有二:一是,“菜鳥網絡”要做成怎樣的千億物流骨幹網及怎樣做成?二是,“三通一達”的淘汰戰會是怎樣的結局?

雲鋒基金創始人、主席虞鋒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詳細闡述了阿里巴巴和雲鋒基金投資圓通速遞背後的考慮:阿里巴巴希望利用多年累積的數據,形成數據分析的能力,在預判全國各地區的需要後,提前利用菜鳥網絡先把這些商品配送到全國各地。而菜鳥網絡和圓通速遞的合作,就是希望做一個有相當規模的試點來應用這些數據。

而這就回應了兩年前菜鳥網絡面世時,很多人的疑問:“這張千億物流骨幹網,如何做到全國2000個城市的人下單後,能在24小時內收到貨物?”

其實,對於雲鋒基金來說,投資“數據”的不限於上述案例。過去兩年,雲鋒基金與阿里巴巴集團在醫療健康產業的布局也非常進取。阿里健康被醫療行業人士形容為“有錢任性”,雲鋒基金作為一家典型的PE基金,卻頻頻出手這一領域的VC項目,虞鋒坦言其考慮是:希望投資分別跟醫院、醫生、患者相關的創新模式,累積一些數據,最終將這些打通,形成大健康領域的大數據。

這家由知名企業家發起的PE基金,一直與阿里巴巴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過去兩年投資消費行業或是大健康領域,關鍵詞都是:數據。虞鋒直言最關註的“不是一家企業賣了多少商品,而是累積了多少與行業大數據匹配的內容”。

其實,這也正是騰訊與阿里頂層戰略的差異:騰訊要做連接器和內容,而阿里則處於從掌握海量商品信息流,到要打造一個“大數據”帝國的升級中:這一帝國既涵蓋有形無形的商品,又包括跟大健康領域,一切都跟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千億物流骨幹網背後的數據

阿里和雲鋒投資圓通,並沒有引發大規模熱議。過去兩年,阿里投資了無數企業,再一個快遞公司,甚至不如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和奶茶在澳大利亞完婚來得吸引眼球。然而,這筆投資,對於快遞行業,有著“見微知著”的影響。

宣布這一戰略投資時,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表示,圓通未來15年要更大膽的求變,圓通與阿里、與菜鳥的合作要成為行業的樣板,通過管理和產品的提升,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推動未來2-3年中國快遞行業的大變革。

還記得“菜鳥網絡”嗎?兩年前的5月16日,註冊資本為50億元的菜鳥網絡橫空出世,馬雲出任董事長,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和銀泰系的一家公司分別出資48%和32%名列第一、二大股東,複星集團、富春物流、順豐速運、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貨運持有剩下股份。

當時,馬雲宣布,菜鳥網絡首期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努力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基礎物流設施,即“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馬雲的願景是:“全中國2000個城市在任何一個地方能夠24小時,只要你上網購物,24小時貨一定送到你們家。”

但是菜鳥網絡會是一個怎樣的東西?馬雲如何打造?當時很多人都在心中對此存疑。一位接近馬雲的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分析頗具代表性:“馬雲要打造的千億物流骨幹網,不是制造一個東西,而是將一些東西拼接起來。拼接比制造難,更難之處在於,他要拼接的不是齒輪、軸承和鋼管——這是焊接工藝可以解決的,而是這些東西的材質分別是陶瓷、鋼鐵、木頭、塑料,他用什麽、如何把這些不同材質的東西拼接到一起?”

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在菜鳥合作夥伴大會上,在快遞方面,菜鳥網絡下一步的重點是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協同快遞公司推進快遞業務數據化以及產品、服務的分層,提升物流行業的速度和服務水平,幫助快遞公司告別低端的價格戰。在倉配智能骨幹網方面,菜鳥網絡通過社會化協同的方式形成一張覆蓋全國的骨幹網絡,幫助商家提升倉配運營效率和體驗。通過全國五地分倉的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在年內實現50個城市次日達。

相比喻渭蛟、童文紅,虞鋒從投資邏輯談到菜鳥網絡,透漏了更多信息:“馬總(指馬雲)一直說,我們在數字時代,一個企業賣掉多少東西不是我們最關註的,我們可能更關註我們投資的企業,能積累跟大數據相匹配的東西,無論互聯網公司還是大健康企業都是這樣。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給我們帶來消費模式、娛樂模式的變化,但對數據的應用還是非常初級的,比如把你的信息推送給你的目標消費者。”

而如果要做到廠家根據數據,真正知道終端消費者知道什麽,做到按需生產,“需要數據足夠多,樣本足夠大,(廠家和終端消費者)互動方式要足夠好。”虞鋒如是說:“菜鳥網絡想嘗試的是,不要工廠拿到訂單後,才把貨送到(全國各地的)客戶手里。而是在將來能不能因為這些數據,就預先知道天津、新疆這個季節需要多少東西,工廠先把這些東西配送好。事先配送和臨時配送,成本完全是兩碼事;而且事先送能比臨時送提早很多時間。菜鳥網絡希望看很多東西能不能24小時送到。而這需要基於大量的用戶數據來分析。”

如此,上述接近馬雲人士提出的“馬雲用什麽來拼接陶瓷、鋼鐵、木頭、塑料”的疑問,有了初步的答案:馬雲用大數據來拼接它們。此前,不少人對阿里巴巴的理解是,它掌握著“信息流”——即已知的海量信息;但看起來,馬雲希望因此而擁有“大數據”——基於海量信息進行數據分析,並能一定程度的預知未來。後者是前者的升級版。

此前,一些全國性的連鎖企業、京東商城都能一定程度上根據歷史數據,考慮不同地區顧客的偏好,事先將商品進行區域分配。但一家B2C企業管理著有限商品,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而淘寶(含天貓)這樣一個有無限商品和千百萬賣家的C2C平臺,要做到這個,其難度則以幾何指數上升。如果成功,這毫無疑問將大幅提升淘寶生態鏈上的相關行業的效率。

大健康大數據

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以馬雲和虞鋒的名字命名,此外,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等10多位知名企業家都是基金的發起人。

在過去一年中,除了圓通快遞,雲鋒基金先後投資了小米科技、樂視體育等知名公司。但5月26日,虞鋒在複旦大學接受記者采訪時,卻是大談對醫療健康產業的布局。

雖然醫療健康產業是雲鋒基金成立之初確定的投資方向之一,但過去兩年,雲鋒基金方活躍於這一領域,一如阿里巴巴集團過去兩年在這一領域頻頻出手的節奏。

2014年1月,中信21世紀有限公司(0241.HK)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集團聯手雲鋒基金,以約13.27億港元認購中信21世紀配售的44.23億股股份,聯合實現控股。九個月後,這家公司改名為“阿里健康”。據媒體報道,全國只有中信21世紀拿到第一塊第三方網上藥品銷售資格證的試點牌照,還掌握著中國僅有的藥品監管碼體系。

此外,雲鋒基金也投資了近年來大熱的醫療健康企業華大基因。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健對公司的定位是:基因測序領域的大數據公司。

虞鋒認為:“阿里健康開創了中國的移動醫療新時代,醫療健康產業與移動互聯網結合起來,可能帶來行業內很多模式的變化,如賣藥模式的變化,數據模式的變化,服務體系的變化。”

所以,雲鋒基金對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也跳出傳統的投資醫藥、醫院、醫療器械的框架,而是更為著重於與醫院、醫生、患者結合的新模式:如恒生蕓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掌上醫院、智慧醫療區域門戶、雲醫院產品與解決方案,連接和整合醫療、互聯網等方面資源)、華康全景網(醫生預約APP)、尋醫問藥(供醫生和患者交流的輕問診公司)。

這些模式創新企業,更接近是VC投資,並不在雲鋒基金這樣一家PE基金的投資半徑中。

虞鋒坦言:“這些模式大家今天都沒想得很清晰明了。我們是先投資一些非常有企業家精神的、對醫療行業非常了解的企業家,在每個產業鏈里都有布局。希望將來能通過我們平臺的數據,把它們打通起來。將來有這些醫院醫生患者的數據,能跟醫療健康產業都掛鉤。”

簡言之,和對消費企業的投資一樣,虞鋒在投資大健康企業時,最為關註的依然是:數據。這與馬雲心目中的阿里巴巴集團下一個15年戰略吻合:大數據是未來核心。

如果說,虞鋒投資醫療企業,很多是VC投資的話,那麽對複旦大學的捐贈,則是比VC投資還要基礎的投入。

5月26日,虞鋒和兩位雲鋒基金同事一起回到他們的母校複旦大學,以雲鋒基金的名義捐贈5000萬元人民幣。此外,雲鋒基金和複旦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5000萬元一部分將捐贈給複旦生命科學學院發展基金,虞鋒表示希望複旦大學可以用此來聘請海外這一領域的科學家、教授來給學生講課或講座;另外部分分別用於成立“複旦-雲鋒創業基金”、“複旦雲鋒發展基金”,分別用於支持複旦大學在校學生創新創業和複旦大學急需資助的項目。

虞鋒提到:“這5000萬元,是我和馬總商量後,以GP(管理公司)的盈利來捐贈的,我們不會用LP(出資人)的錢來捐贈。”

雖然和複旦大學一起創辦“複旦-雲鋒創業基金”,但虞鋒眼中的“大學生創業”並不強調是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而是希望能通過出錢和出力來增強複旦學生的創新意識和企業家精神,接下來他會安排一些優秀企業家來複旦大學講課。他自己深有體會的是,過去五年,中國新型企業的企業家們更為關註的是自己創辦企業的護城河是什麽,解決了什麽用戶痛點,而不像傳統企業家的優勢在於產品或服務便宜。這種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提高,讓雲鋒基金在投資時有更多的好的標的可以選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459

從天堂到地獄 上市公司祭出四大自救法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450.html

從天堂到地獄 上市公司祭出四大自救法寶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07-08 12:08:00

面對股價的“一瀉千里”,上市公司如坐針氈,出招自救自然勢在必行。

從最高5178點跌到最點3585點,千股”腰斬“,A股用了16個交易日讓國內上市公司體驗了一把什麽叫“從天堂到地獄”。面對股價的“一瀉千里”,上市公司如坐針氈,出招自救自然勢在必行。《第一財經日報》梳理發現,在上市公司轟轟烈烈的自救路上,以下四招雖然效果各不相同,但最被上市公司青睞,招招可數。

第一招:集體發倡議

所謂知易行難,“表決心”一直是最快最簡單的方式,尤其面對股價急跌,上市公司都流行集體出來想先喊一嗓子。

7月8日,全面救市的第三個交易日,深證、江蘇、內蒙古等各地的上市公敵都借協會喊話要采取積極措施穩定股價。

而在此之前,7月3日,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最先發出四點倡議:加強投資者溝通,消除投資者誤解,樹立市場信心;積極采取有效手段維護維護創業板市場穩定,維護資本市場繁榮;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積極采用回購、增持、暫不減持等一切可能的措施,切實保護全體股東的利益;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紮紮實實做好經營,搶抓經濟轉型機遇,用業績的成長回報投資者。

隨後4日,蘇寧雲商聯合中小板50家公司發維穩倡議書。倡議:1、積極采取回購、增持、暫不減持等措施,以實際行動維護市場穩定;2、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堅定投資者信心;3、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爭當做優做強的標桿;4、率先垂範,積極回報投資者,勇當踐行社會責任的排頭兵。而作為倡議書的牽頭者,張近東率先承諾,三年內大股東不減持蘇寧的股票。

同日,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也發行動倡議: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

第二招:我要增持

不少上市公司最先喊出的自救口號都是:我要增持。也確實有上市公司大股東“看不下去”、趁著股價低位抄進去了。

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暴跌至今,A股市場先後近190家上市公司獲得高管增持,其中,深市公司最多,有162家,滬市公司21家。凈增持金額合計約為33億元,凈增持股份2.16億股。

從行業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房地產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產業資本增持較多。

在這之中,南玻A獲增持市值最大,為11.85億元。交大昂立、永新股份、中葡股份、博聞科技、香雪制藥、長園集團、衛星石化、新洋豐、易事特、九州通、飛馬國際等11家公司增持市值均超過1億元。

康恩貝的增持則是這些公司中最為賣力的。公開資料顯示,康恩貝已發起4輪增持。從6月29日至7月2日,實際控制人胡季強、管理層、全資子公司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麟分別增持110萬股、47.75萬股、100萬股。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機構人士均認為,上市公司股東此時拿錢增持根本目的就是穩定股價。“短期的反複下跌,無論是對機構、散戶還是上市公司都是不利的,尤其上市公司,有些公司還做了股份質押,沒有公司會料到股價會跌這麽慘。”一私募高管如是稱。

該給高管認為,目前的市場局面下,很多機構、散戶、上市公司都在一條利益鏈上,很大程度上都處於深套之中,都會希望上市公司股價能有機會爬起來。

第三招:回購加“特技”

增持“藥效”不夠,上市公司祭出主動回購,希望給股價加”特技“。

數據顯示,在A股暴跌的6月,也是上市公司購家數最多的一個月,其中萬科A上百億的回購計劃是迄今上市公司推出回購計劃中規模最大的;緊跟其後的是美的集團、TCL集團、中國建築、證通電子、宇通客車等。

7月6日開盤前,萬科A發布公告稱,鑒於近期A股股票市場大幅震蕩,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董事會決議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回購公司A股股份的方案。

此前,TCL集團7月1日晚也公布了三年內(2015年至2017年)回購股份的長效機制。其中,首期擬拿出7.95億元的自有資金,在6個月內,在深交所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TCL集團的股份,回購的股價上限為10.05元。

無獨有偶,6月27日,美的集團公布了首期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預案。根據其去年8月制定的股份回購計劃的長效機制(2014年~2016年),美的集團擬通過深交所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將予以註銷,從而減少公司的註冊資本,並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和增持一樣,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票,目前第一原因就是為了自救,為了股價。“如果不救市會出現恐慌式拋售,回購和增持一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股價進一步下跌,也表明公司股價被低估。”楊德龍還認為,回購也表達了上市公司的態度——對資本市場和公司的前景包郵信心,尤其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

終極大招:停牌

在本輪上市公司的自救葵花寶典中,前述三招似乎都難以起到強心劑的作用,上市公司股價該跌還跌。面對這樣的格局,愈來愈多的上市公司只能祭出“消極停牌”,妄圖求個避風港。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收盤,滬深兩市A股共計787家上市公司處於停牌狀態,約占兩市上市公司總量的28%,其中多數為創業板和中小板。其中,7日午間,滬深兩市有23家企業宣布臨時停牌,分別屬於醫藥、環保、機械裝備等各行業。

7月7日晚間,滬深兩市再有20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停牌公告,總數量達到千家左右,兩市停牌股票近三成,數量之多在中國證券史上前所未有。

而上市公司發布的停牌原因,大部分是“擬籌劃重大事項”或“重大資產重組事宜”,有小部分則是“關於籌劃員工持股計劃”或“未披露過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等。

有投資者調侃,此時停牌的上市公司,都已成為“業界良心”,並呼籲未停牌的上市公司“火速停牌”。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78

阿里地推鐵軍如何煉成?他說這三大法寶你也可以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5/1223/153441.shtml

導讀 : 在產品、運營和商業模式完成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大規模去擴張,去獲得更多的用戶。上周四是吃幹飯的第一期線下活動,趣地推創始人於從科和星空琴行創始人於錚針對地推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為我們做了分享。

於錚

分享人:於錚(阿里十年地推骨幹,曾管理2000人的渠道地推團隊。2012年創立星空琴行,組建自己的地推團隊,三年時間從幾百萬的銷售額,做到年銷售額2個多億。)

自建地推團隊需要的素質

有經驗:自建團隊需要團隊的領導和創業者,要有一定的基因,而且要找有經驗的人來建。

憨厚:銷售和地推人員需要比較憨厚,太精明的人可能幹不好。

好制度:地推團隊需要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可以讓不太優秀的人變得非常優秀,它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是過程,第二是結果數字。阿里巴巴有一個非常牛的制度,叫金銀銅牌制度,意思是上個月的業績額,決定你本個月的提成系數。鉆石是最高的,提成比例也最高,占10%,金牌是8%,銀牌是6%,銅牌是5%,這是一個疊加的效應,讓人業績翻倍。這種方式就保證了阿里巴巴在初期創業的時候高速成長,高速的發展。再有就是激勵的問題,我認為銷售這個崗位,必須需要刺激。

地推的文化價值觀體系

第一,就是團隊榮譽一定是淩駕於個人榮譽之上的。這樣當團隊需要的時候,人往往可以激發出更多的責任感。

第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我在阿里學到的東西也是人定勝天,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我想講三個非常重要的法寶,第一是口號,口號定位非常清晰,能夠激勵人心。第二是PK,也就是員工跟員工之間會對挑。PK一定是三贏的結果,第一你會贏,第二你的對手會贏,第三客戶也會贏。第三是重獎,新公司的員工會每個季度讓一批員工去法國、澳大利亞、韓國去旅遊。我們會堅持“二七一”的原則,20%是優秀的,70%普通,10%是淘汰。前20%的人,永遠都需要重獎的一部分人,他可以拿到獎金、期權、紅包,獎牌。那麽還有10%淘汰,但是會有超過10%的人也會覺得後面有一把刀,雖然這把刀是切掉10%,但是還是會去遠離這把刀。而且我們對所有的銷售要求是,你不能說假話。

於從科

分享人:於從科(曾就職於中國數碼、人人、新浪等互聯網公司。現趣地推創始人。)

土豪和屌絲都是怎麽做地推的

土豪就是有錢的大公司,大公司通常有以下特點:第一,大公司一般戰略比較好,目的比較明確,快速占領市場。第二,一般的大公司做事情的時候,做準備比較充分。第三點就是大公司結款周期更短一些。

屌絲團隊就是小公司,他們的特點是:第一,一般錢比較少,做事的時候比較謹慎,而且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可能人手也比較少,所以做事的時候,準備也不太充分。

第二,大家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就是我要去找團隊。想好有哪些要求,有哪些約束條件,怎樣更方便來達到一致的目的。第三點,結款周期,一般的話小公司結款會比較慢,他們可能會在驗證用戶比較更細致,也可能會存在一些主觀的因素。

關於結果,其實小公司最終得到的結果,要比大公司的那種求速度,得到的精準度更高一些。

第三方團隊的選擇

關於如何選擇第三方技術團隊,我認為首先盡量選擇一些公司性質的團隊,而不是選擇個人性質的團隊。第二,一定要對這個團隊做一個比較詳實一個背景調查。第三,盡量選擇比較有口碑的公司。第四,我們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比較充分的準備。

那麽如何選擇第三方地推團隊呢?註意事項又包括什麽?第一,雖然我們找的第三方地推團隊,我們公司內部有人跟進這個事情,深度參與。第二,在對公司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可以分期簽合同。第三,團隊的這些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或者通過加強內部的管理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後一點,要做好規劃,從某些方面來講,為自己省一些錢。

Q&A

問:我想問一下於錚,團隊在十幾二十人的時候,一個月的業績在一、兩百萬,當人數增長到一百人左右的時候,業績卻增長不大,所以想請問一下於總怎麽辦?

於錚:在我看來這個事情不太正常。星空琴行講的是人均單產,人均產出如果不能夠翻倍就是不太正常的。你回頭考慮一下文化體系、制度是是不是合理,還有關於銷售團隊的一套體系,包括錢包激勵、設計、晉升體系。

我認為人越多,這個團隊越好帶,而且所有的亮點必須是可複制的。亮點是什麽?就是一千人的團隊能做出來的事情,遠超乎你的想象,你要及時發現。

問:我想問於錚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地推團隊和銷售團隊有什麽不同,第二個是拉一個用戶多少錢算成本低。

於錚: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其實兩者性質差不多,只不過地推更傾向於一個產品讓你去用,不僅不需要讓你花錢,還給你錢。而銷售是你來掏錢,來銷售產品。

再來回答你第二個問題,這要根據不同的產品來定,比如2B的話一般都是跟商家去談,這樣的話總體的價格比2C貴很多。總的來說根據操作的難易程度和不同的階段會有區別。

問:我想知道拉一個用戶費用大概是多少才是合理的。

於從科:還是拿APP來說,或者是微信的掃碼,一般是掃碼關註的話,基本上五塊錢左右。如果讓我們來做的話,如果是又要下載,又要綁銀行卡,又要完善個人信息,這樣就是一般三四十塊錢。

問:首先我想問一下於從科,品牌這方面的模式你們這邊是如何做到的?如果我們委托你們地推,怎麽給你做?怎麽樣的方式?然後我想問於錚,人性應該怎麽控制和激勵。

於從科:首先說一下,其實之前我們包括社會上的贊助都有做,但主要還是校園里面的贊助。做地推首先有三件事情必須得搞定,第一點要有團隊,其實我們是以自營再招第三方團隊的模式去做的。我們的自營團隊去根據每個行業,去嘗試,去做,再總結經驗,把這些作為一個培訓的一些素材。第二點就要有場地,場地我們首先是從校園開始,還可以跟合作場地主談一些合作。第三點就是要有客戶,現在地推行業還是比較魚龍混雜,沒有一個很值得大家信任的一個入口的產品,所以我們還是希望我們能夠做成一個入口的產品,通過他們來向全國去分發。

於錚:先說下我最敬仰的人就是馬雲的觀點,他賣的不是阿里文化,他賣的是夢想。人性其實大家都清楚想要幹嗎?第一要錢,第二要晉升。所以我們的核心出發點,包括阿里巴巴的核心出發點,就是培養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978

巨頭遇尷尬 資本並非外賣O2O的制勝法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1/155333.shtml

導讀 : 巨頭的最大優勢就是資本了,也許資本可以短時間換來規模,但是如果沒有精耕細作,就算是巨頭也未必玩得轉。

近來O2O圈子里最熱一條新聞要算京東到家的“婚事”了,出人意料的是其並沒有和緋聞對象58到家合並,而是和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在一起了。

合並後,京東持有新公司47.4%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一個是電商巨頭京東的“親兒子”,另一個是眾包物流的行業明星,從表面上看這是生超配送和外賣眾包配送的整合,實際上的主要原因是在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態勢下,雙方各取所需,抱團取暖。

行業飽和只能抱團取暖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O2O成為巨頭追逐的目標,BAT紛紛以高頻剛需的外賣領域切入,重金布局線下的同城配送。京東的金牌對手阿里不僅重啟口碑,一口氣投資了生活半徑等外賣平臺,最近還把餓了麽搞定,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而京東的O2O項目京東到家並沒有自營的外賣業務,而是接入了到家美食會和餓了麽,前者是重模式平臺,後者雖為眾包模式,但現在已經被老對手包養,可謂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再看看達達,揮舞著共享經濟的大旗把Uber模式帶到了物流領域,得益於外賣的風生水起,主要為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麽提供眾包物流支持的達達迅速發展壯大。

但是隨著外賣O2O燒錢擴張的模式弊端盡顯,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麽都開始自建配送隊伍,甚至做起了眾包,直接切到京東到家和達達的主要業務,達達的地位日益衰落。

既然京東到家在京東的整個戰略意義是O2O業務的主力,主要解決京東電商物流觸及不到的“最後一公里”配送問題,但起步太晚,日益發展成熟的外賣平臺逐漸成為其主要對手。

除了擁有全自建物流團隊的到家美食會,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麽等,也都已經變成了京東到家的對手。而達達也長期處於補貼帶來的虧損當中,兩個處境同樣尷尬的巨人選擇抱團取暖,也是實屬無奈。

輕模式的不可承受之痛

那麽問題來了,達達和京東到家合並,誰最緊張?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去年新晉外賣平臺“派樂趣”被集體絞殺的事件。

才開始做外賣O2O業務不久,派樂趣便遭餓了麽、美團外賣、口碑外賣、百度外賣的封殺,全面禁止合作商家上線派樂趣,否則將被集體下線。

讓這些拼得你死我活的外賣平臺如此一致的站在統一戰線上的原因是,“派樂趣”的東家正是為這幾大平臺提供主要配送服務的第三方平臺達達。

這次的倒戈危機,讓“輕模式”的外賣巨頭們意識到,物流配送是外賣O2O最為關鍵的環節,不僅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還是平臺掌握發展控制權的要素。

試想自己花大錢補貼燒出來的市場,搭起來的平臺,卻被掌握了自己大量商家和用戶信息的“供應商”占了便宜,換做是誰都不會舒服。

但由於全自建的重模式門檻和成本很高,因此盡管美團、餓了麽和百度外賣逐漸開始自建配送隊伍,但目前也不會放棄和達達合作。如今達達傍上京東到家,更是多了一個牽制輕模式打法的外賣O2O平臺的砝碼。

O2O靠服務巨頭未必能玩轉

盡管O2O的概念被各種包裝和延展,但是歸根結底是服務,核心在於人,外賣O2O也不例外。巨頭的最大優勢就是資本了,也許資本可以短時間換來規模,但是如果沒有精耕細作,就算是巨頭也未必玩得轉。

在京東到家和達達抱團取暖之前,百度也進行了戰略調整,李彥宏宣布將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互聯網金融、無人車、人工智能等創新業務上,這也意味著百度外賣在一定程度上淪為雞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已失去原生優勢,與其在相對傳統的領域繼續與對手肉搏,不如直接從新興領域入手,尋找新的機會突破。所以燒錢又以服務為導向的外賣生意,對百度這樣一個以技術為驅動的巨頭來說,或許並不是其最擅長的領域和最佳選擇。

實際上,不僅是百度,阿里的口碑外賣表現得也不盡如人意,只能合並餓了麽。而其他巨頭如360、小米等幾乎都不敢介入這個領域,聚美優品的跨界嘗試也以失敗告終。

因此,筆者認為,在巨頭環伺下的外賣O2O戰場,創業者依然能像到家美食會、甜心搖滾沙拉、樓下100等從細分垂直入手,用服務“打動”用戶,在巨頭都難以玩轉的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91

胡孟青:升市法寶 在於口術

1 : GS(14)@2012-04-30 22:49:3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430/84504
中資股已經陸續公佈首季業績,由於之前分析員已經下調預測,令大部份尚且得已符合預期。但年頭一眾看好盈利見底、最壞時期過去的周期性股份,尤其是航運股仍然虧損,那又是否最終證明三、四個月前,市場早已過份樂觀?
更令人關注的是,內銀股支撐中資股整體盈利的持續性,觀乎幾大內銀股首季業績,盈利無論按年或按季都有上升,論增長幅度部份是上市以來最低的季度增長,這不足為奇。
須留意的是,內銀過往靠貸款製造盈利的增長模式,已開始有變。以工行(1398)、建行(939)及中行(3988)數字為例,貸款按季分別增長4.7%、5.1%及1.5%,但同期的淨利息收入增長全部追不上,中行更錄得按季下跌。
要關注的是,幾間銀行首季的存放及拆放同業活動顯著上升,工行按季急升41%,反映之前大部份表外理財相關貸款產品,開始撥入損益表內,最後會否涉及潛在風險,稍後始會明朗化。
單以幾間大銀行作比較,農行(1288,圖)季績更是難以挑剔,但值得留意農行撥備按年下降近12%、按季減幅更達48%,與幾家大銀行完全相反。農行靠壓低信貸成本保持盈利的動機不能排除,尤其是他們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僅得9.6%,為四大行中之最低。
內銀盈利仍然有增長,在時間上似乎脗合或巧合,有否想過如果沒有三月份突然衝高的過萬億人民幣新增貸款,情況會是怎樣?
當局新增貸款這道武器,既收托高盈利之效,亦有助維持市場樂觀預期,因為三月份新增貸款數字一出,市場一眾中國經濟師已經認定,經濟已經見底。但見底是否代表反彈又是另一回事,三月過萬億新增貸款當中,僅僅1700幾億是向企業批出的中長期貸款,其餘部份充斥短期票據融資類別。
托市動機相當明顯

比起歐美國家,內地情況更難掌握,事實上官員已經懂得玩弄出口術的伎倆,中證監更罕有主動發稿提到,正研究下調股市交易費用,托市動機相當明顯。靠憧憬維持升市,以往試過。
去年同期,大行幾份報告題為Don’t Sell in May,或Buy in May and Walk Away,結果?又如零八年內地兩度降股票印花稅,結果?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0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