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的好壞企業標準 Ares

From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90uj.html

發展讓位于生存,將是未來世界的主流聲音. 業績的好壞並不是評判企業好壞的恰當標準,1.其是否真正有利於社會繁榮,2.是否對消費者與供應商有誠意,3.能否回報社會,4.是否對社會造成長期污染,5是否進行的是破壞式開發,是個人評判企業的主要標準,6.....

個人是消費構成迴圈理論的信仰者,所有僅僅能形成外迴圈的都被吾等視為不好的企業,這一觀念是在05年前基本成熟. 好的企業的第一條,可以讓我們在嘗試其產品後,可輕易買到他的股票,作為支.壞的企業,會以籌集資金為藉口,優先在H-M等市場發行上市,而其消費主 要群體所在地,則被直接忽視之,上市困難實際只是個藉口,而這類企業往往是規則2和5的直接限制者,我通常稱他們為偽一流企業.他們大多急功近利. 用上面5條去卡,我們市場絕大多數企業不符合的,若再加上行業地位產品的限制,剩下的選擇很少的 這裏要說明的是我從來就不相信什麼價值,所有的一切都是海灘上的沙堆城堡,你看到的現在只是個概率論的結果,億選1,總有一個會活下來,大眾的事務在於把失敗者通通忽視了,仿佛他們一開始就知道世界的未來是什麼. 我們的策略是用方法論.控制論去對付概率論,這裏聲明,這個話題跟數學關係不大,怎樣最容易被大眾所理解才是關鍵.我們這裏討論的是下個大波次如何標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9

中環在線:周文耀拒為生意降標準 李華華

2009-07-08  AppleDaily





 

港 交所(388)行政總裁周文耀(Paul,圖),噚日應邀出席城大主辦嘅IT論壇,論壇嘉賓輪流演講咗近個半鐘,正當有份出席嘅「IT達人」譚偉豪都離 場,Paul依然唔捨得走,只喺中場休息時同苦候多時嘅記者行家講,唔認同港交所預託證券要求太高,市場亦唔應該有錯覺,以為檢討現行機制就等同放寬,始 終市場質素欠佳,會拖累大市成交。


佢強調上市科已喺簡化上市程序下工夫,唔好為咗爭生意降低標準,更何況上半年本港招股數量已經係全球榜首。匆匆講 完,Paul又返會場聽講,唔知係咪佢係港大機械工程學出身,所以對IT嘅一團火仍然好熾熱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31

今日留言雜覆(附留言標準再update)


本來今天不想寫的,但看到這樣多留言,特地把留言結集吧。


我再多聲明一次,如果問號碼,因我自己都要做功課,所以問號碼隨便打電話問財演都可以,請不要再問了。如果要問問題,請做一做功課,否則你問我後,根本學不到甚麼東西,那只是浪費大家的時間。


我希望大家看到文章後,是來學東西,或是你向我學,或是我向你學,不是重覆又重覆問同一樣,如228、2309、166那些炒股,我答完又答,其實這些股來來去去都是這樣炒,趨勢在一段時期都不會改變,日日來問有時好煩,請找回前留言才好問,或是找到新消息,或是如何如何,起碼你知道一些東西才來問吧。


以下是留言結集:


糖糖、云:
你再問號碼,我就不答,留言即刪。
你不懂找資料,我教你找資料,用消息炒股票,是不能賺到錢,要自己試試去研究分析,才能賺到錢。不懂買股票,就最好買REIT、買債券收息算了。買這些垃圾股都是高手,你這些業餘人去炒炒賣賣,很快會輸光的。

2310是不錯的工業股,2007年因公眾持股不足,被迫停牌,今年市場不好,加上業績大倒退,復牌後大跌。
但這隻股今年業績應會好轉,加上擁大量現金,橫行,可能爆升。
228早說過,請先看這幾月文章下面的每一篇留言,才問吧。這股爆了路,又吹風,不買,雖現時有支持,但這些無基本概念的股,請看少隻吧。
greatsoupfans:
474主要股東減持,你沒有看吧。在港交所披露權益找到。
etam:
個廣告唔講仲以為是證券行賣廣告。
他說的是常理,無理由不信,但他們對港股投資的眼光總是差一點,成日買到地雷。
8173:
這隻股在我某一博文的留言出現過,早期小弟招股價3.28元買過,2.71元止損,避過一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6/LTN200907069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9/LTN200905291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6/LTN200905261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25/LTN20090625180_C.pdf

照業績看來,可變現資產52.5億,以78.67億股計,折約67仙人民幣,派8仙人民幣股息,剩下59仙,收購了大股東男裝業務,最高作價6.5億,其中5.2億是 基本作價,後兩個6,500萬,共1.3億是盈利增長擔保作價,不達標不能取得這些代價,又和外國牌子搞時裝,但投資不大,約8,000萬港元。以最低基 準計算,現金約39億人民幣,折每股50仙。

去年賺7.48億人民幣,假設此數持平,男裝業務8,300萬獲利代價估計的增長25%,即1.0375億,減外國時裝業務的虧損約2,000萬一年,盈利估計約8.11億,此項P/E 15倍 ,即值160.65億人民幣,乘上1.14,即183億人民幣,除78.67億股,即值每股2.33元,加上稅務問題澄清,應無問題。

按圖看,現在向1.55進發,破頂後,1.8/2.0/2.3指日可待。


戴兆兄對3988分析。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139


呼嚕兄,你對了,詹賭聖唔玩了。
但他又借此項消息,再減持4,000萬股,共減持1.3億股,其不要玩了,走吧。
新主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1/LTN20090721568_C.pdf

新聞: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4/LTN20090724724_C.pdf


801的問題沒答,真對不起。
其實,第一單收購幾乎已減持至約10%,所以不併入報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306/GLN2006030602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323/GLN200603230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811/GLN20050811014_C.PDF

第二單收購借殼上市,持股暫時為44.8%,所以應列入聯營公司,所以只列股息收入,不會併報表,但是因為賣價大升,所以錄得特殊利潤6,080萬美元,即4.6億港幣。
引資1:(用中國幹細胞去找當中的段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209/GLN20070209031_C.pdf



引資2:(用中國幹細胞去找當中的段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626/GLN20070626020_C.pdf



借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1104/GLN20081104000_C.pdf



711買過,折讓現時都有70%,但負債較重,不過如果有工程,盈利大好轉,只需五千萬盈利應該就可以升好多了,受益會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1/LTN20090721005_C.pdf



240無甚資產,但今年發盈喜,精大推,短炒可,長線不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9/LTN200904091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7/LTN20090717160_C.pdf


262業務雜、玩財技,太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4/LTN20090724761_C.pdf


617是財技股,不是建築股,是羅旭瑞先生的,和983的主席好像是兄弟,他們還有一家鷹君,另外新福港2007年想上市,後來市況差又沒有了。這股十合一,股數少了,應該有行情吧。

621多次轉型,我也有寫過,都被它騙了。
以下是戴兆兄的評論。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6%B0%B8%E8%88%88&Submit=%E6%90%9C%E5%B0%8B

小弟的評論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75


983不值錢的原因應該是負債重,投資大吧,業務都很亂,有創投、水泥、房地產及建築,主力都在內地。
現在又用股票買番搞爛尾樓的中華匯,增加現金,也增加了不少債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2/LTN20090402762_C.pdf


其實做工程,最純正就是406,現金滿手,但報紙成日吹,唉。又成日買樓改建,花光現金不還錢,以重覆賣酒店給新地大賺的模式,但是機會是否常有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5/LTN2008121542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07/LTN2009010728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2/LTN200904021288_C.pdf



另外有一隻做地基的687都很不錯,可以留意看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26/LTN20090626570_C.pdf


內需股隻隻都很貴,3998可能不錯吧,但增長不多,大股東玩正面財技呢。未知呼嚕兄覺得這品牌如何?
剩下的那些香港錶股、金股,都有內需概念,負債高,應該不錯。


承天:


有沒有看今日的經濟日報何車點看,如果有看,這是我的意見,估值太貴了,但我不會說它無得升,因為勢頭正是向上,逆勢者死。

你有沒有做功課?下一次問人點睇時,請先做一下功課再來,不然你叫人幫你時,你自己不想東西,就叫人幫忙,那別人如何幫你呢。

不努力分析研究,不值得賺得股市的財富,永遠都是股市的輸家。


P.S. 留言標準


1. 回應本文的文章題目相關的資料,且文中並未提及。


2. 個人買賣股票過心路歷程,或本文帶來的感想。


3. 至於買賣股票的建議方面,8173兄、呼嚕兄、hierro兄、etam兄、glassfund兄、味皇兄、Soros兄、天下太平兄及對於自己有做功課的股票,覺得小弟的意見不適當,或是你做好功課的股票,可以提出一些反議及支持的原因,我無任歡迎。


4. 歡迎投稿至本Blog,如果真是有做功課的話,我必會登出,電郵是[email protected],歡迎e過來看看。


5. 關於某部分公司交易的意見。


6. 問號碼的一概不回答。


7. 請在Blog文章內認證後才發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98

两亿美元买来的标准答案:坚持“不做不懂的东西” 李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5bad0100ia7t.html




另外亏钱的投资有好几次,多数都可以原谅,但有一次属于极度愚蠢,就是跑去做空百度。之前投资表现非常好,有点飘飘然,真以为自己很厉害。开始还是想小玩 玩,后来又不服输,最后被架空而投降,所有账号加起来亏了很多钱,大概有1.5亿到2 亿美金,其中有个账号到现在都翻不了身。最可惜的是,这次错误把现金储备全部消耗掉了,机会成本巨大。而且最遗憾的是,这个错误是发生在巴菲特叫我不要做 空之后,现在知道什么叫“不听老人言的后果了!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 钱,不做不懂的东西!不过,这其实不算我最差的投资,因为这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投机。

                                               

----段永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一个“不做不懂的东西”,全世界有几个人愿意听这么一句消极过度的警言?在中国这个“无为几乎等同于无能”的国家,如果谁不学做一些“与 时俱进”的有新时代烙印的“投资”确实是显得太落伍了。

   

其实这不算老段最差的投机,因为这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赌博。

    

至 少投机剩者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做价值投资睡得好觉,吃得好饭,潜得好水;做赌博式投机可能某天想跳楼卧轨。

    谁仍然继续做空主要利润来源于中国的德国大众、做空百度、做空中国XX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6

中兴何士友:移动终端将标准化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3/3OMDAwMDE5NTY3OA.html

在诺基亚、三星、索爱等手机厂商因为iPhone的冲击而倍感压力的同时, 2010年上半年,中兴全球手机销量达2800万部,稳居全球前六。

中兴通讯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何士友9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营商主导的市场对中兴通讯来讲是一个机会。3G启动之后,中国的运营商也越来越深度介入手机终端,预计未来还会有较大发展空间。

事实上,在欧美日等高端市场,中兴通信就是通过依靠运营商取得了突破。据统计,中兴手机上半年海外销量为1700万部,占整体销量的60%。其中,欧洲市场增幅最为明显,同比增150%。

何士友表示,增长的原因在于公司手机产品已经与欧洲所有的主流运营商进行了合作。“预计明年欧洲的出货量能有一千万。”

美国市场也是由运营商主导的市场。8月19日,中兴手机与美国第一大运营商Verizon合作定制的手机也已上市。何士友表示,“我们2006年就开始做美国市场,当时主要和二流运营商合作,今年全面突破了四大一线运营商。”

何士友认为,“诺基亚的强项是在品牌和渠道方面,不太愿意放下身段跟运营商紧密合作。而对中兴手机来讲,前期品牌知名度又不高,我们必须要紧密围绕运营商展开工作。而且中兴公司不只有手机,我们还给运营商提供网络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内部列了全球前30位的运营商,其中90%都跟我们有合作。”何士友说,在中国,他也看好这一趋势。

2010年上半年,中兴在国内手机发货1100万部,同比增长75%。在3G市场方面,维持着终端市场份额第一。

“中国现在有三个移动运营商,使用不同的制式,每个制式的现状也不一样。整个产业链在发展,运营商一定要起到龙头的作用。”何士友认为,三种不同制式的3G终端,需要运营商主导带动。

事 实上,特别对移动和电信而言,终端已经成为其发展3G业务的最大瓶颈。“三家竞争的局面下,运营商都在积极介入终端,与过去的撒手不管是两码事。”何士友 表示,随着产业的变化,中国会跟发达地区接轨。“运营商怎么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欧美地区的消费者都是不掏钱的,留在你的网上, 你就应该提供设备。”

另外,在何士友看来,未来移动通信终端都会趋于标准化。“就像笔记本一样,硬件会越来越规范,没有创新,外观都差不多。重要的是内容服务方面。”

据何介绍,目前中兴手机部门有70%的人员在进行软件开发。同时,中兴也已经低调推出了软件商店。不过,何士友认为,“手机市场的占有率是软件商店的基础。我们目前是免费提供给消费者,增加中兴手机的价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95

广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稳工”作用或有限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0/2197426.shtml

 每经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
今年的春运于昨日(1月19日)正式启幕。在广东省,来自湖北、湖南、四川等各大劳动力大省的工人已经陆续开始返乡。春运开闸第一日,有着巨大外来工规模的广东省宣布,上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8.6%,其中广州调整后最低工资标准为1300元/月。
在岁末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广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坦言,选择这个时候出台也充分考虑到稳定当前企业用工。但有分析认为,广东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于缓解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 “用工荒”作用较小。
广州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最高
广东省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于今年3月1日起执行。这也是今年以来,继北京、重庆、江苏等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又一个省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 解到,广东各省市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相较去年的标准平均提高了18.6%,其中作为第一类标准的广州市较之前的标准提高了18.2%,增加200元至 1300元/月,成为目前全国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
广东此次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较上一次调整不到10个月。在广东“用工荒”备受关注的2010年初,广东省各市在2010年4月1日全面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近20%。根据当时的方案,广东将最低工资标准分为5档,而在此次调整中等级被减少为4档。
除了广州之外,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四市作为第二类标准执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80元至1100元/月,调幅19.6%;第三类标准执行城市为 汕头、惠州、江门,上调140元至950元/月,提高17.3%;第四类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月,执行城市为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 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较之前的标准增加了140元,提高19.7%。
欧真志解释道,广东此次调整将类别减少为4类,主要是考虑广东“双转移”实施以来,粤东、粤西和粤北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水平,因此取消个别市辖县和县级市的标准,采用全市统一标准。
据了解,这是自1994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广东进行的第10次调整,调整后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水平接近或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 1994年~2009年,广东全省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1%,而1994年以来的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仅8.4%。在广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之前,湖南、 湖北、四川等劳动力大省的一类最低工资标准已经提到850元/月~900元/月,超过广东粤东、粤西和粤北的标准,广西梧州820元/月的标准也超过肇 庆、云浮原来710元/月的标准。
“稳工”作用或有限
根据以前的预测,广东省2010年预计全省GDP增长12.8%,人均增长 11.4%;而广州2010年撞线“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规模过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也已基本没有悬念。但令人艳羡的GDP增长背后,以广东省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典型的“用工荒”,自去年以来也备受关注。
2010年年初,广东广州、东莞等城市陆续出现“用工荒”,在广州类似瑞宝制衣城 的服装加工工厂集中地,到处挂着招工的小广告。在市场的压力下,企业主不得不上调工资来吸引工人,但据不少企业主反映,在上调一两百元的工资后,招工仍然 非常困难。而对于广东很多本来纯利就非常低的企业来说,上调工资是困难的,有企业主甚至表示实在没办法只能选择关厂。
事隔将近一年,沿海地区仍时被报出“用工荒”,而与此同时,以食品为主的物价上涨也使得全国工资喊涨声一片。在这样的情况下,继北京、重庆、江苏相继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制造业大省广东省终于也宣布上调。
值岁末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欧真志坦言也充分考虑到稳定当前企业用工。但从市场上看,广州不少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早就已经在1300元以上。中投顾问高级研 究员高博轩认为,广东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8.6%,对于缓解“用工荒”的作用较小,而且“随着各种成本的不断上升,珠三角地区产业朝内地加速转移,这将 使得广东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弱,‘用工荒’问题将更加严峻”。
而在不久前,一位佛山工人在被问及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看法时也说:“那 个有什么用,之前不是已经调到900多。但老实说,900多块钱在广东能干什么?而且现在物价涨这么多,就算1000多又能干得了什么?”高博轩也认为, 最低工资上调18.6%后,广东工资的上涨仍然十分有限。“况且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增长,早已抵消了这部分工资的上涨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9

創維楊東文:智能電視標準亟待統一今年3D電視將有較大飛躍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31/2261431.shtml

 3D唱罷,智能登場。在平穩度過3D電視元年後,創維又開始在智能3D上發力。
昨日(3月30日),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 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2010年是3D電視的普及元年,「在今年3D電視將會有比較大的飛躍。另外,在3D電視已普遍被消費者接受 後,今年會是幾乎所有廠家大規模進行智能電視推廣和普及的第一年。」
奧維諮詢(AVC)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第12周 (3月14日~3月20日)3D電視零售量滲透率達到5%,零售額滲透率高達12%,3D銷售主要來自大尺寸3DLED,在LED液晶電視40吋及以上尺寸3D電視滲透率為12.3%。
另有數據顯示,2011年初至今,3DLED新增14款新品,佔LED新品的17%。
在這背後,卻是彩電廠商銷售數據尷尬地下降。創維數碼(00751,HK)於3月15日公佈的2月份銷售數據顯示,創維2月份實現電視機銷售總量27.6萬台,同比下跌39%,電視機銷售總額也同比下跌52%。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今年與去年的過年時間不同,導致銷售黃金期不同,另外是以平板電視為主的彩電經過爆發性增長後開始進入成熟期。」楊東文表示,「但在3D電視銷售上,我們有比較好的增長的,接下來也會通過不斷推出新品來改變銷售結構。」
奧維諮詢(AVC)認為,「五一」前還會有一大批3D新品上市,屆時新品滲透率將達到25%左右,新品經過一個月到兩個月的導入期,將在「五一」期間進入成長期。
楊東文預測,預計創維所有的3D產品將在今年實現大約150萬台的銷售量,達到銷售總量的20%以上。「從全行業來講,『五一』期間很有可能會達到15%的銷售佔比。」
儘管創維推出智能3D電視,但楊東文仍認為今年還僅僅是智能電視的推廣年,智能電視的普及除價格因素外,還會涉及到家電企業商業模式和內容管控模式的改變。
在商業模式上,家電企業主要將會面臨兩方面改變,楊東文認為,「所有的彩電企業將從單純的硬件產品銷售轉變為產品與內容服務並舉的模式,由此便引發了彩電企業從銷售電視轉變為聯合內容提供商共同發展,這對我們整個行業都提出了挑戰。」
「在智能電視方面,所有的廠家都在技術上快步前行,監管部門也應該及時跟進,制定出統一的標準,要有新的管控手段和辦法來適應。」楊東文建議。
據記者瞭解,智能電視的發展讓眾多傳統彩電廠商必須面對設計、軟件等問題。新的產品、新的市場出現,企業會關注它,這是非常正常的,楊東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未來的發展趨勢要求我們必須進行跨界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11

建立全球芝麻履歷 富味鄉受邀為中國制定麻油標準 首創聞香師團隊 把麻油當作紅酒賣

2011-4-18  TWM




非黑即白的芝麻,買台小機器,就能榨出麻油,但富味鄉卻打破這行業的觀念,導入香味品評的概念,替芝麻建立身分證,不僅讓自家的小油廠起死回生,也讓自己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麻油公司。

撰文‧羅弘旭

只要將芝麻放進榨油機裡,開動機器,就可以榨出芝麻油,這是最平常的食品加工業之一。但是,台灣的富味鄉食品公司,卻能在這平凡不過的產業裡,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成績。富味鄉所生產的頂級芝麻油,每瓶二五五公克,要價超過六百元,堪稱全球最貴。

每 粒直徑不到○.一公分,一公斤只要六十元的芝麻,經過富味鄉工廠「點石成金」,價值搖身一變,提高了四倍。而這還不是富味鄉最厲害的工夫,芝麻榨油後剩下 的糟粕,還能提煉出芝麻素,每公斤售價高達六萬五千元,也難怪同業稱富味鄉為「全世界最有效率的芝麻加工廠。」富味鄉,這家全世界最有效率的芝麻加工廠, 去年營收超過十三億元,當中芝麻油占營收比重約六成五,約八億五千萬元,直追國內排名第一的老字號醬油廠金蘭醬油的營收。在一般人的認知裡,醬油使用頻率 遠高於芝麻油,為何富味鄉能創下驚人營收?最大的原因在於,富味鄉不只囊括國內芝麻油八成市場,產品甚至行銷全世界,從美國華人街、香港缽仔街到北京全聚 德烤鴨餐廳等,都有富味鄉芝麻油的影子。

轉型

鄉下花生油小工廠被迫另尋出路對著燈光,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細細 打量彷彿蜂蜜般黏稠的麻油說:「芝麻的用途,絕對不只是坐月子時吃麻油雞而已。」的確,光看台灣市場,兩家湯圓食品公司桂冠、西北的芝麻湯圓內餡,用的是 富味鄉的芝麻粉、全台7-ELEVEN涼麵的芝麻醬,也是由它提供。

事實上,芝麻在全球食品市場中,一直不屬大宗物資,就連最主要的加工品芝麻油,對大型製油廠來說,也只是一項附屬產品,甚至由於市場用量小,大廠多半沒興趣切入;在全球各地,即使能見到專門的芝麻油製油廠,多半也只是地區性的傳統小工廠,年營收很少能超過一千萬元。

富味鄉的起步,就是從一家地區性小工廠開始的。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的父親陳百川,四十多年前在彰化經營﹁建發製油廠﹂,當時彰化的北港、芳苑、二林等地大量種植花生,採收後會就近壓榨成花生油,也造就當時彰化一帶二百多家製油廠林立的盛況,建發製油廠就是其中之一。

陳百川回憶:「當時,花生油才是主力,芝麻油的用量太小,工廠都不肯做,都是菜市場的油行代為榨取。」小工廠雖然競爭激烈,但由於當時台灣的食用油就只有花生油一項,市場需求穩定,直到一九七○年代,台灣引進美援黃豆,國內製油業有了顯著變化。

由於黃豆成本較花生便宜許多,因此,能取得黃豆配額的製油廠,順勢發展成為大型食品公司,壟斷食用油的市場,無法取得配額的小型製油廠如建發,不是式微,就是被迫轉型另尋出路,陳文南接手父親家業之際,面臨的就是如此窘境。

富 味鄉要如何打破傳統小油廠的宿命?在危機時刻,一個機會來了。一九七九年,有一位海外貿易商找上陳文南,要求提供麻油的出口報價,那是富味鄉第一次做外 銷,目的地是美國,雖然只有半個貨櫃,占公司營業額不到一%,卻讓陳文南發現;「原來海外也有麻油市場的需求。」陳文南因此興起擴展芝麻油生意,進軍海外 市場的念頭。

但進軍海外市場,最大的問題來自芝麻原料,剛開始,富味鄉透過貿易商向全球最大芝麻生產國印度進貨,卻發現小量生產還好,等到進口量一多,生產出來的芝麻油卻被下游批發商嫌棄:「為什麼和上次的油不一樣?」

尋找

親 自到印度、巴基斯坦等產區尋找原料當時陳文南心中滿是疑惑:「都是同樣的分量,同樣的壓榨過程,為什麼得出來的酸度和雜質程度就是不一樣?」確定自己的生 產程序沒有問題,陳文南開始從源頭檢查每一批進口的芝麻料,才發現不只各國的芝麻品種存在差異,光印度一地,外觀完全相同的芝麻,各地的品質也大不同;他 再從進口流程找問題,發現貿易商在各產區收購後並不分類,找到海外買主後,集結成船就出貨。結果,富味鄉買到的,其實是來自各產區的混雜芝麻,因此每批貨 的雜質、水分都不一樣,也導致生產出來的芝麻油品質並不穩定。

從第一次出口海外到找出問題,富味鄉整整花了六年多的時間,一九八六年,陳文南為了確保原料穩定,做出一項更困難的決定:親自深入全球芝麻產區進行採購。

在過去,根本不會有人這麼做,原因在於煉油廠透過貿易商進口芝麻,不僅下單方便,還能拜貿易商採購規模取得優惠成本。

現 在的陳文南,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員工透露:「董事長都親自去原產地採購原料,才練出今天的英語能力。」土壤水分和酸鹼度不同,對芝麻的品質影響很大,而 且芝麻產區多、產量小,全球年產量僅二百萬噸,陳文南形容:「搭一整天鐵路、吉普車、卡車,到了產區,談好一千噸的收購量,又繼續往下一個點出發。」花大 把的時間和精力,只為建立全球的芝麻原產地收購清單。

拿掉方便,甚至還捨棄便宜,連員工都認為陳文南瘋了,他卻說,「你怎麼知道貿易商的芝 麻從哪些地方來的?每個產區的芝麻有不同特色,混雜在一起,好壞品質也分不出。」他還強調,直接和產區打交道的另一個好處是「絕對能拿到貨」,也確實,近 幾年全球天候變化劇烈,各地芝麻產量起伏甚大,富味鄉因為能掌握貨源,得以在二○○三年順勢打進當時芝麻缺貨的中國市場。

從八六年到一○ 年,富味鄉逐步建立全世界的芝麻地圖,上百種從印度、巴基斯坦到中國等二十多個國家,每個產地的芝麻特色、酸價比例(酸價是油品劣變、酸敗的間接指標,酸 價越高代表油品變質越嚴重)、水分比例,都存進富味鄉的資料庫中,只需在進貨時稍作查驗,就能夠確保產品的品質。即使到今日,陳文南仍堅持這項採購動作, 絕不假手他人。

標準

培養聞香師,建立香味標準刻度但即使建立了產地履歷,芝麻油還是有數據難以呈現的地方。某 一次,一家富味鄉的老客戶親自向陳文南抱怨:「這次的麻油都不香!」他緊急請公司同仁調出當初出貨的數據,發現芝麻的酸價、水分比例都沒變化,但客戶怎麼 不滿意呢?等他親自試吃過,才發現「香味真的不一樣」,陳文南苦笑說:「過氧化價(測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數值)、雜質、水分,全部都可以用機器檢定出來,而 且有數據,但香味和口感是無法數據化的。」無法數據化,意味著沒有標準,連陳文南都想兩手一攤,但他突然靈機一動,「不如自己來訂出標準吧。」因此,九六 年,富味鄉工廠內部成立了一支祕密部隊,這是由品保、生產、企畫、研發等各部門人員,共同組成的「聞香師團隊」。

一共十人組成的聞香師團隊,先在公司內部遴選出對麻油香氣與口感極度敏銳的員工,每隔一年還要接受外訓單位的培養;因為香味沒有絕對標準,所以要先使用參考樣品,讓品評員產生共識,以建立香味標準刻度,而這還只是各種感官能力訓練的一環而已。

負責替富味鄉培訓聞香師的樞紐科技董事長姚念周即表示:「聞香師本身就是刻度,尤其要求穩定度,不能每次品評有不同標準。」因此每年的培訓,都要花上將近一個月時間。

姚 念周表示,過去只有在香水、紅酒與化妝品等行業,才會在內部建立香味品評部門,他是第一次接受一家製油廠委託培訓聞香師,「很顯然,當同業還只是用眼睛辨 別原料好壞,富味鄉已經升級到別人從未想過的階段。」如今,不管是任何客戶所提出特殊油品的需求,或者工廠製程改變、更換原料,經過聞香師小組的評選,都 可以調製出同樣的口感、風味和香氣。

也因為擁有這項獨門工夫,甚至,○九年大陸國務院制定中國芝麻油的國家標準時,請來四位業者組成評審 團,當中包括列名︽財富︾全球企業五百強的中糧食品、上海糧油與馬來西亞糖王郭鶴年旗下的青島佳里油廠,唯一的台灣業者只有富味鄉,陳文南笑著說:「我們 公司營業額最小,卻是最賺錢的公司。」

升級

推廣每公斤售價達六萬五千元的芝麻素更難得的是,聞香師團隊讓富味鄉能夠隨時生產 出不同層級的芝麻油,有的芝麻油香味差一點,但價格低;有的芝麻油則是用幾種進貨價比較低的芝麻,混合成同樣具有香氣口感的油脂;而全球最貴,二五五公克 就要價超過六百元的頂級芝麻油,是把更具營養價值的芝麻素加入麻油中製造而成。

這種區隔化生產對富味鄉的最大好處是,當對手削價競爭時候, 公司能立刻因應做出高、中、低價位的商品應戰,陳文南透露:「我們現在一共有六種價位的麻油,最低價的兩種不講究利潤,就是要打亂對手腳步,但我們還是能 靠高階產品獲利。」他指出,富味鄉能夠在○三年搶進中國芝麻油市場,除了因為當年中國芝麻歉收,整個大陸都在搶麻油外,另一個關鍵則是,當時富味鄉打出買 二送一的促銷活動,「只用一年時間,就在對岸打響品牌。」富味鄉的下一步,是要推廣每公斤售價達六萬五千元的芝麻素,這個從芝麻榨油後所剩下糟粕提煉出的 營養素,價格是芝麻油的數十倍!陳文南指著公司實驗室裡粉末狀的物體,神祕地說:「這就是我們下一階段的目標,把芝麻用到生物科技裡面。」當對手還只是在 用黑、白芝麻做出不同的芝麻油時,富味鄉已經邁入下一個階段,建立起二十多國的芝麻生產履歷,以及嚴苛程度等同香水、紅酒的聞香師團隊。

芝麻在日常生活中,雖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但陳文南卻用他二十八年的人生,從中鑽研出最深層的學問,在非黑即白的芝麻世界中,找出全光譜的色彩。

陳文南

出生:1957年

現職:富味鄉董事長

經歷:貿易公司職員

學歷:正修工專

富味鄉

董事長:陳文南

成立時間: 1983年

主要業務: 生產芝麻油、芝麻醬、芝麻粉

年營收:逾13億元

成績單:全球第一家芝麻全產品生產公司、芝麻單位產值全球第一

破框心法

一、打破量化數據的局限,改用聞香這種非量化測試,建立產品分級。

二、不沿用同業跟貿易商進貨的作法,深入芝麻產地找原料,得以控管品質和掌握貨源。

三、充分開發芝麻的多面向用途,把芝麻邊際效應發揮到極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7

丁遠博士的選股標準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t9u.html

丁遠教授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著名教授,與許小年齊名,擔任過中國巴菲特但斌先生的財務分析老師。在上一輪牛市(2006-2008年)中,丁遠教授用他的投資組合遠遠跑贏了同期大盤,說明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1 其他應收款/總資產< 10 %
中國公司中, "其他應收款"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會計術語. 一般情況下,這筆賬應該是零和微小的,代表著進步,為旅遊和薪水等,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未上市的母公司往往利用其對上市子公司的現金機器,並拿錢離開,沒有理由. 自從中國規禁止非金融公司間的金融借貸,上市公司通常記錄金錢改採取的相關公司合併為"其他應收款" .

2 其他經營性現金流入/總營運現金流入< 10 %
為了有一個健康的和可持續的現金流入,公司應當從銷售其商品或服務主要接收一些現金.

3 其他現金流出,投資/總現金流出投資< 10 %
當一家公司投資,應該投資到東西(包括有形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或債券,就像他們的名字) . . 但有時,一些公司做投資弄成以外的一切可能性,我姑且稱之為前… …

4 非營業收入/銷售< 10 %
非經營性收入,往往是公司改採用來打扮自己的淨收入. 我與博士張華(記者黃庭鈞)教授張俊喜(香港大學) ,就這一問題在中國做過一種專業研究.

5 營運現金流量> 0
主要關鍵的是會計盈餘是會計基礎. 公司可輕易操縱它用一些非現金項目. 記住:現金為王!

   ROA> 7 % ,連續三年
資產收益率是一項非常好衡量的為經濟的盈利手段,他很難操作,特別是考慮連續三年.

7 P/E< 20
在這裡,我們進入一個問題,哲學辯論和個人愛好. 很多投資者會說:高P/E 公司有高增長潛力. 對於我來說,這是完全一樣的困境,跟你所面對的一樣。當你在你面前的這兩家廠商都賣大白菜:一個銷售正常的一個正常的價格,還有一個聲稱,他賣的是有機的,並將價格提高一倍. 我寧願去挑選第一,是因為我知道,至少這個價格值得。

前5項他用現金流來做主要衡量的方法,避免大股東或者上市公司操縱財務指標。
賣出原則非常簡單,PE超過40,就賣出。

 對捉摸不定的中國股市,丁遠教授多次因準確的判斷而贏得尊敬。早在2005年的夏天,丁遠教授呼籲學員買股票。因為他經過計算發現,不少公司 的市價比淨資產還低,其中不乏優質的公司。以寶鋼為例,其派息率(紅利/股價)達到8%,已經遠遠超過銀行利息,非常誘人。而到了2007年10月,他指 出:A股已經瘋狂,A股和H股市值已經超過日本,中國的銀行、券商、石油公司、地產公司超過全球著名的同行,這顯然是股市「地震」前的徵兆。

丁遠教授:「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資產,也沒有絕對不好的資產。只要性價比高,什麼資產都可以買;如果性價比低,再好的資產也不能買。這就是安全邊際。」在 丁遠教授看來,選股的標準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性價比。他通過市盈率、市淨率、紅利率等指標衡量股票性價比,同時與關聯交易風險、成長性、現金流、盈餘質 量等指標掛鉤,得出了股票組合,不斷新增符合標準的股票,剔除不符合標準的股票,並且在一年多來持續跑贏大盤。根據計算,他也準確地找到了時點:從 2007年8月底開始呼籲離開A股市場,去年7月他建議學生以30%倉位重新開始參與,去年9月加倉到50%;去年11月加倉到70%。

「未來有一波更大的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各國大規模的救市,很有可能造成新一輪的流動性過剩,從而推高各種資產的價格。從歷史來看,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為了避免「9?11」 後經濟衰退,通過長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前兩年的流動性過剩。如今,各國為了救市注入大量現金,再加上低利率政策,正在醞釀一個更大的泡沫。「很多人覺得中 國2007年的大牛市不可思議,我認為三到五年內,你可能看到一場比2007年更大的資產泡沫。」

正如他在去年成功判斷出低點,丁遠教授認為下一個增倉點還需等待。「投資不是智力比賽,而是定力比賽。你明明知道前面有一顆鑽石,但沿途卻有各種妖魔誘惑 著你,讓你迷失方向。所以,炒股就是比拚耐力。一定要找到好公司,在性價比高的時候買入,然後長期持有,在性價比降低後更換股票。股票與黃金的區別在於, 股票是母的,好企業會不斷製造利潤,只要安全邊際夠低,僅分紅權一項就能帶來不錯的回報。而黃金是公的,未必能產生收益,很可能還要你支付費用。」

「骨灰堆裡盛開的花朵最鮮豔。只有前一批人在慘痛下跌中離場,後一批人才能獲得暴利的機會。」那麼,投資者是否準備好充足的現金,為下一個機會做好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72

中國NFC支付開局:真正普及缺標準和商業模式

http://news.imeigu.com/a/1326772327070.html

不用現金,甚至不用信用卡,拿手機一刷,輕鬆完成支付,這是人們對於未來移動支付的憧憬。

這需要移動運營商運營一項業務—電子支付,而運營商們也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市場機會。現在,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可以大干一場了,它們同時拿到了支付牌照。

2011 年12月31日,央行發佈了第三批共61張非金融類支付業務許可證,名單中就有中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通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和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 司,它們分別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的支付子公司。此次許可牌照允許上述三家公司開展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等兩大業務,電信和聯通的兩家公司 還可以開展固話支付業務。

這意味著,中國基於NFC(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近場支付就此正式開局。

事實上,三大運營商開展移動支付業務已有多年。中國移動早在2001年就已經推出「手機短信銀行」業務;2002年,國內第一個移動電子商務平台和第一套移動電話自動售貨系統就已經在重慶正式商用。

但是此前的移動支付仍以遠程支付為主,即通過STK、短信、WAP等方式以及時下流行的手機客戶端來完成交易。這事實上是用手機代替電腦進行網上支付。

在 國際範圍內,近場支付和遠場支付之爭尚無定論。歐美國家的移動支付以遠程支付為主,因為其信用卡服務發展成熟。儘管也有谷歌推出Google錢包在進行近 場支付的嘗試,但是截至目前Twitter創始人傑克·多西的新創業項目Square的業績還是證明了遠程支付是歐美移動支付的主流形式。

在中國,兩種模式都已經有了進展,中國電信推出的翼支付就是目前國內近場支付的最好例子;而支付寶和銀聯推出的手機客戶端則成為遠程支付的代表。

但是在遠程支付模式中,運營商只是一個通道,主導權掌握在銀聯這樣的金融機構和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手中。

而射頻、紅外、藍牙技術的漸趨成熟,讓近場支付有了實現的可能。在這種支付模式下,只要把NFC芯片植入手機,無需進入手機系統進行操作,只需像刷公交卡一樣把手機往一個類似POS機的終端上面一刷,就能實現支付。

當然,可以植入NFC芯片的不止手機,比如可以是手錶,但是就目前看來,手機還是最容易實現的載體,而運營商就此可以獲得相對主導權。2012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手機用戶直逼9億,智能機用戶也將超過1億。

硬件的條件已經初步具備。目前世界上的主要手機廠商都已經開始在自己的手機中加載NFC功能,除了諾基亞、三星、HTC等手機品牌外,國產的中興通訊在2011年也已經推出NFC手機,甚至中國很多山寨機都加載了NFC功能。

操作系統方面,谷歌的Andriod2.3系統中就已經集成了NFC技術,相傳微軟Windows Phone也將在平台上搭載NFC技術。

而要NFC真正實現,還需要電信運營商和擁有POS機終端的銀聯等支付系統參與其中。但是在中國,這兩個陣營的步調並不一致。

既然要把手機像刷公交卡那樣刷,就需要刷「卡」設備的頻率相一致。但是,目前國內的頻率有兩種,一個是以銀聯為標準的13.56MHz頻率,另一個是中國移動自主開發的2.4GHz頻率。

背靠央行、政策實力最強的銀聯顯然不願遷就中國移動,更何況支付本就屬於金融業務。

而且,銀聯採用的13.56MHz的頻率還是國際通用頻率,現有POS機和公交車刷卡器採用的都是這個頻率。這意味著,如果採用這個頻率,銀聯就可以利用現成的基礎設備迅速擴張,不用再進行重複性建設。

中國移動同樣有自己的籌碼,雖然2.4GHz的頻率看似非主流,但是它可是中國移動電話市場真正的霸主—6億用戶。而且中移動的用戶對自己的運營商有較強的品牌認可。

兩強相爭之下,運營商陣營中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選擇加入到銀聯的陣營中。

中移動也想打破這種僵局。入股浦發銀行之後,中移動聯手浦發推出了「中國移動浦發銀行借貸合一聯名卡」,這張卡集成了電子現金小額支付功能,它採用的就是13.56MHz的標準頻率。

另外,在2010年6月時,中移動一位高層則透露,中國移動正在研製兼容2.4GHz和13.56MHz標準的RF-SIM卡。

銀聯推出的NFC支付則採用了一種SD-NFC的模式,中國移動的手機插上這種SD卡也可以轉到13.56MHz的頻道上來。

這也意味著,對用戶來說,要應用NFC支付功能,也不一定非要購買NFC手機,還可以直接更換SIM卡。中移動目前的策略是推出2.4GHz的RF-SIM卡,插入手機直接可以用,電信和聯通推出的是13.56MHz的SIM卡。

除瞭解決行業標準外,各利益相關方還需要尋找成熟的商業模式,如何建立跨行業的產業鏈實現共贏是今天移動支付產業的關鍵問題,目前,無論是運營商還是銀聯還是第三方平台都沒有拿出一個詳細的規劃。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移動支付市場潛力巨大。易觀國際估計,2011年移動支付用戶有望達到2.2億用戶,交易規模將達到481.4億元,市場收入規模達到52.4億元。2013年則有望達到235.1億元。

近場支付

是 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即時通過手機向商家進行支付,支付的處理在現場進行,並且在線下進行,不需要使用移動網絡,而是使用手機射頻(NFC)、紅 外、藍牙等通道,實現與自動售貨機以及POS機的本地通訊。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是目前近場支付的主流技術,它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 交換數據。該技術由RFID射頻識別演變而來,並兼容RFID技術,其最早由飛利浦、諾基亞、索尼主推,主要用於手機等手持設備中。

三大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探索

中國移動

2001年就推出了「短信手機銀行」,比銀聯還早,到今天已超過10年;2006年在湖南設立了移動電子商務試點基地,2007年試點拓展至重慶,廣州;2009年和浦發銀行合作推出WAP手機銀行,2010年中移動直接投資浦發銀行400億,已持有股票20%。

中國電信

起步較晚,但是實力不可小視。2010年,中國電信聯手中國銀聯推出「翼支付」,旗下多款手機支持各類的行業卡、公交卡、校政企內部卡賬號、銀行卡等支付方式。

中國聯通

2007年,中國聯通開始與銀聯合作,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進行移動支付實驗並推出手機錢包業務。2010年,聯通和中國銀行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隨後又同中國平安,支付寶和上海交行達成合作,共同發展移動支付業務。

(作者:耿雁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