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国美谈判进展不明 非上市门店“单飞”未有定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29/2033917.shtml

 10月31日近在眼前,国美非上市门店的命运仍然一片迷雾。
“我们始终强调,与国美董事局的谈判是 ‘一揽子谈判’,也要达成‘一揽子计划’,但是上市公司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国美大股东新闻发言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
对于10月31日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大股东发言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对于非上市业务是否继续托管还未有定论,创始股东将视事态发展作出决定。”
对此,国美电器发言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不会对大股东的表态作出任何评论,“如有需要知会资本市场的任何消息,我们将会按照上市条例对广大股东和投资者予以公告。”
谈判进展不明朗
自“928”决战之后,黄光裕方面与陈晓阵营展开了新一轮谈判,这场躲避在媒体聚光灯之外谈判,至今进展仍不明朗。
此前有消息显示,9月28日晚,在投票结果公布后不久,陈晓方面直接向黄光裕之妻杜鹃表达了继续谈判的愿望。9月29日,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竺稼与杜鹃在北京进行了会谈,但并未达成共识。
10月14日,双方又在北京开始了新一轮正式谈判。有消息称,双方就国美372家非上市门店、将现有董事会名额从11名扩大至13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邹晓春日前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希望谈判可以达成某种“智慧型的、符合国美长期发展的‘一揽子方案’”,而不是就某一个方面达成共识。
昨日(10月28日),大股东发言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市公司(国美董事局)对谈判的态度并不积极,“是在拖延,仍然在排挤和损害创始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大股东依然认为,“非常有调整管理层代表的董事席位的必要,陈晓先生应该退出董事局。”
大股东发言人告诉记者,谈判不是无休止地进行的,“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协商没有进一步明确的进展,创始大股东将会考虑终止非上市业务的托管并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门店是否拆分尚无定论
早在8月27日,国美创始大股东发给国美董事会一封 《关于附条件终止“非上市托管协议”的书面通知》。8月30日,国美董事会方面也曾致函黄光裕方面,要求其自行经营非上市业务。
邹晓春此前曾表示,创始股东方面的通知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是附条件的,其生效的前提是大股东的五项动议均未获通过,但是部分动议通过之后,这个附条件的通知也就失效了。
但是,大股东发言人告诉记者,“创始股东将视事态发展作出决定,对于非上市业务是否继续托管还未有定论。”
此前有报道称,2010年上半年,这372家未上市门店合计实现销售额96.17亿元,740家上市门店合计实现销售额248.73亿元。这即是说,非上市门店数量为上市门店数量的50%,其销售额为上市门店的38.66%。
此外,黄光裕方面还向记者表示,“在非上市门店的托管期间,国美董事局应保证公正、平等地对非上市业务进行管理。如果我们发现有任何不公平地对待非上市业务或者有任何损害创始股东利益的行为,我们将保持一切追索之法律权利。”
独立经营非上市业务“已准备好”
该发言人透露,在与陈晓进行谈判的同时,大股东方面也已经做好独立经营非上市业务的准备工作,包括团队组建、ERP系统、资金预备、拟定非上市业务发展规划等。
“在组织架构设置和团队组建方面,国美母集团计划设置业务中心、营运中心、财务中心、品牌管理中心、行政人力中心等核心部门,同时相关人员配置和谈判工 作已基本完成”。大股东发言人表示,“ERP系统、OA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转移预案已经完善,目前正在与相关软硬件提供商洽谈实施日程表和预备订单。”
相关新闻
收购库巴商城 国美发力网购业务
每经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国美电器在赢得了临时股东大会的部分胜利之后,开始专注自身发展。
昨日(10月28日),一位权威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国美电器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库巴商城(原世纪电器网)的收购,“实际上,这次收购早在网 站更换域名时就已基本成形,但是当时国美电器还要面对‘928’临时股东大会,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双方都未对外公布。”
国美电器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但其并未透露任何交易细节。
家电专家端木轻言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国美实现其5年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国美比苏宁要先行一步。”
实际上,国美觊觎专业B2C家电销售平台由来已久。今年6月,国美公布其未来5年发展规划时,陈晓就表示,将来要拓展网购市场。
接着,到了7月,就有消息称,为了强化电子商务,国美电器正与家电网购平台世纪电器网洽谈并购事宜。当时双方均对此予以否认。
9月初,原世纪电器网正式更名为库巴商城。与此同时,其所销售的产品也悄然改变,增加了3C等新品类。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美电器此次以控股形式并购库巴商城,主要目的是财务投资,“双方仍旧保持原有的网上商城销售体系,库巴也不会融入国美的销售体系当中。”
端木轻言分析,目前有很多家电企业都在涉水B2C业务,其中包括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巨头,“但是企业自建网上商城,无论是专业化和经营能力,都与专业网站有差距。”
根据国美5年规划,其电子商务将实现150亿元的规模,占网购市场规模的15%。其中,3C产品将成为国美电子商务的核心商品。
库巴商城人士告诉记者,库巴的销售额由2008年的1亿元,到2009年的销售额超3亿元,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300%,“今年的计划是5亿元,我们争取实现6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34

招商銀行的護城河未有改變 枯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7bab.html

招商銀行公佈中期報告,我不認為拿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相比有很大意義。它們本身的業務重點並不一樣,直接簡單比較不會有什麼好的結論。簡單說,招商銀行是一家在零售業務方面具有鮮明特點的銀行,而民生銀行則在批發業務上有鮮明特色。銀行的護城河在哪兒呢?一方面是需要在當地有規模龐大的客戶基礎,這些客戶可以是個人,也可能是企業。但相對而言,企業對於銀行的黏性不是太高,小型企業由於融資渠道狹窄,可能對於能提供相關服務的銀行黏性強一些。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企業對於貸款的價格敏感度會加強,特別是小企業。而國企由於自身原因,仍可能對價格不太敏感。發展小微企業貸款有很強的戰略意義,特別是很多小企業老闆本身也是零售的高淨值客戶。因此如果民生銀行繼續這樣下去,而招商銀行不應對,可能會被挖走很多高淨值客戶。

 

招商銀行零售存款佔36.7%,民生銀行佔17.9%。招商銀行零售客戶資金以活期形式存在的佔21%,而民生銀行只佔4.86%。這說明民生銀行本身缺乏在零售業務上拓展的基礎。你的零售客戶絕大多數都是存定期,能怎麼辦呢?為什麼招商銀行零售客戶的活期佔比高?原因可能是客戶的資金被放在了很多業務上:買理財產品、基金、黃金、商品,存放第三方存管等等。這樣,中間業務才能有來源。

 

有同學認為招商銀行零售業務是要靠批發業務養著,這是實情。零售業務的成本顯然要大幅高於批發業務。吸納和發放上億的公司貸款,可能只需要一個能力強的經理人,而吸納發放同樣數額的零售存款貸款,則需要很多的網點、後台系統、人員支撐。短期看,這是為什麼招商銀行的很多指標,例如人均成本都顯得不如同業。但這恰恰是招商銀行的未來所在。

 

回到銀行的護城河上來,廣泛的零售客戶和企業客戶是基礎。單純以企業客戶為主的銀行,客戶黏性還是存在疑問。而零售客戶的黏性則更強一些。巴菲特在評價富國銀行的護城河時,一直強調三點:第一,廣泛忠實的客戶群體;第二,足夠低廉的成本保證競爭優勢;第三,有卓越的管理團隊經營(銀行業是一個風險高,極易為了業績而做傻事的行業)。

 

民生銀行的優勢在於在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貸款業務上。這一點從民生銀行擁有同業中最高的貸款收益率可以看到。但民生銀行的負債端成本也是同業中很高的水平。簡單來說,高風險、高收益。但是否擁有足夠深厚的護城河,還需要探討。商貿通、小微企業、事業部制度,是否構成了民生銀行堅固的壁壘?事業部制度是否是適合民生銀行,且其他銀行都無法模仿的管理體制?過去兩三年的優秀表現,是否足以證明這一點?不可否認,如果民生銀行繼續沿著小微企業道路前進,並且同時將小企業主等高淨值客戶納入零售業務體系,最終可能形成較強的客戶黏性,從而形成壁壘。小微企業主在貸款的同時,帶來存款業務,帶來理財投資等其他中間業務。民生銀行的資產端優勢,必須通過經濟的波動週期來考察,既然小微企業是公認的「高風險、高收益」,那麼只有當民生銀行將其變為「中低風險、高收益」,才能證明在資產端擁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這可能需要時間。

 

相對而言,我不太理解民生銀行的商貿通和事業部制度的護城河有多寬?也不太理解興業銀行的同業業務壁壘?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中小型銀行的風險可能比過往更大得多。過去中國很少發生銀行擠兌、破產的案例,即便發生過的,例如海南發展銀行,最終也是國家完全買單。像香港60、70年代爆發的銀行擠兌破產事件,老百姓血本無歸的慘烈情況,國人尚未有心理應對。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類似香港那樣,匯豐即便存款利率相對同業低很多,老百姓還是願意去存款,因此最終強者通吃。

 

個人只選擇招商銀行的幾個原因:第一,招行擁有一批素質較高的個人客戶,且通過比較均衡的產品運營能力(零售存貸款、信用卡、理財產品發售能力、財富管理能力)對單一客戶形成了多產品優勢,使其轉換成本加大,從而形成了較強的黏性;第二,招行因此也擁有了相對同業更低的負債成本;第三,資產端相對比較保守的做法使得未來走向「適度激進」空間較大。(招行貸款平均收益率在同業中很是一般);第四,招行以往有兩個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管理者:當年接手處理招商局激進擴張後遺症的秦曉,和中國唯一經歷過銀行破產的銀行家老馬,這一點是最難得可貴的。

 

招商銀行個人客戶的管理還是不錯的,看到我自己的賬戶管理信息上很清楚的歸集了所有為我支付的成本和收益,最終形成了個人對招行的貢獻度。不清楚其他銀行是否也能做到如此細緻。但招行隨著利益最大化的導向越來越重,對高淨值客戶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對普通客戶的服務水平下降明顯。這可能導致一些本來可能成為高淨值的客戶流失。我擔憂這種傾向性會影響到普通大眾客戶的基礎,進而影響公司美譽度。另外,招行的底層人員流失情況似乎挺嚴重,而且不少將客戶資料直接帶到下家(估計這就是為什麼要從招行挖人的原因)。

 

從招商局的通商銀行開始,已有百年歷史,上海灘上至今還有通商銀行的大廈。希望招商銀行能延續招商局的百年精彩歷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88

科技淘汰企業的速度前所未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38

大企業的黃金時代越來越短暫了。

本週二華爾街見聞報導,美國頭號個人電腦製造商惠普公司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道指)「掃地出門」,傳統意義上體現美國經濟核心的道指藍籌股裡從此再也看不到惠普的身影。

這個跡像當然體現了快速計算的領域在發生怎樣的變化。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高級商業編輯Antonio Regalado認為,科技革新可能也是縮短所有大企業壽命的作用力。

和惠普一同被請出道指的有美國銀行和美鋁,替代他們的是耐克、Visa和高盛。

下圖可見標普500成分股公司的平均壽命,圖中每個數據點代表7年一輪的平均壽命。

 

幫助推廣「創新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這一理念的顧問Richard N. Foster就在觀察這個問題。這種毀滅過程是指大企業最終被其他方面的創新摧毀。

惠普就是個例子。這家公司出售個人電腦、筆記本和打印機。現在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大量購買這類產品了,他們轉而使用傳播最快的消費技術,如智能手機和平板。

雖然企業規模還很龐大,但惠普的業務開始萎縮了。

為瞭解是否大企業興衰的速度在加快,Foster觀察了另一隻更有包容性的股指——標普500。它的成分股成員囊括了在美國上市交易的500家最有價值企業。

Foster發現,標普500更迭成分股公司的速度一直在加快。在1958年,一家企業可能在標普500成分股榜單中逗留61年,近來平均時長縮短到18年。

企業離開標普500的行列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規模變得太小,或者被收購。誰也無法瞭解為何更替速度在加快,但技術的干擾可能是一大原因。

2002年以來,谷歌、亞馬遜和Netflix加入了標普500,柯達、紐約時報、Palm和康柏都被迫離開,這些來來往往主要就源於技術變革。

今天的標普500里有許多我們熟悉的名字,比如蘋果、AT&T、Corning、福特、英特爾和雅虎(也有惠普)。

可要按照今天的更替速度,今後十五年裡,每四個名字就有三個會在標普500中消失。

Foster認為,大公司永遠也無法始終憑創新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要保持大規模,企業要願意撤出舊業務,開拓新業務,這是非常大膽的行動。

反觀惠普,這家公司就未能決定是否放棄自己的個人電腦業務。

Foster的數據告訴我們哪家企業是美國現存最大的企業,它就是通用電氣。從1926年標普500誕生至今,通用電氣始終屹立不倒,是標普500的常青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36

中行董事長田國立:銀行業國際化迎來30年未有之三大機遇

“中國銀行業國際化迎來了30年未有之三大機遇,值得關註。”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2016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這三大機遇即: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為主軸的新市場;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新商機。

三大機遇

田國立認為,未來五年仍將是銀行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同時銀行業面臨著30年未有之三大機遇。

第一個機遇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的貿易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大國。“預計到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的總額將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的直接投資額將超過2000億美元,比2014年要翻一倍。”

第二大機遇是“一帶一路”為主軸的新市場,“一帶一路”的願景提出以來,國際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大局已經打開。2016年前5個月,中國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合同達到391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總額的51.8%。未來中國銀行業海外拓展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空間。

第三大機遇是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新商機。截止2016年5月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累計已突破26萬億元,1~5月人民幣直接投資同比增長89%,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有利於中資銀行以人民幣業務為切入點,拓展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

同時,也要正視新形勢下銀行國際化發展的兩個差距。

首先是海外服務能力的差距,中資銀行的海外金融服務仍以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為主,雖然設有眾多的非商業銀行子公司,但國際化競爭能力仍然偏弱。目前還沒有一家邁入國際化的銀行和國際保險公司。此外,中資銀行已經出現了“成長的煩惱”,海外利潤率偏低,資本和資金來源過度依賴於集團,零售業務一直難以取得突破,有的銀行在監管合規領域面臨較大挑戰等等。

四個著力點

中國銀行業國際化轉型如何突破?田國立認為有四個著力點。

第一,服務國家戰略,適應大國崛起的跨境金融需求。田國立表示,中國銀行業要主動擔當歷史責任,助推發展中大國在全球的崛起,穩步推進機構的國際化。

第二,堅持差異化的發展,形成國際化發展的梯隊。“要堅持差異化的發展之路,避免過度競爭。海外發展如同釀酒而不是快餐,往往需要幾代人的積累和努力,才能真正地做到可持續發展。”田國立稱。

他認為,銀行業應在堅持市場化選擇和政策引導共同作用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國際化發展團隊。大型銀行堅持綜合化發展,在國際化程度和區域分布上適當地有所區別;中小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與大型銀行互相支持,共同發展,在業務上彼此合作。

第三,理性安排推進的節奏,保證國際化業務穩健發展。田國立表示,從發達國家銀行業的經驗看,國際化發展會出現周期性波動,與本土發展存在著明顯的互溢效應,可能會對銀行經營形成巨大的沖擊:一是本土根基不穩,導致國際化的收縮,比較典型的是日本的經濟泡沫以後,日本銀行業被迫收縮海外業務;二是國際化擴張過猛,沖擊本土金融業的穩定,英國當時重塑四大清算銀行,跨國並購整合不力,零售業務虧損,最終均被收購。

第四,加強能力建設。綜合服務能力是基礎;風險控制能力是保障,強化對國別風險、操作風險的有效監控和對商業機構的及時提醒;運營管理能力是關鍵,從公司治理、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等方面將全球集約化管理落到實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16

IDG資本閆怡勝 :消費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摧枯拉朽的變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29/163859.shtml

IDG資本閆怡勝 :消費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摧枯拉朽的變革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IDG資本閆怡勝 :消費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摧枯拉朽的變革

線上線下融合、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需求小眾化個性化、IP成為核心資源等將是下一階段消費升級最明顯的特質。

昨天,IDG資本主辦的“新消費時代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聚焦“新零售、新品牌、新服務、新媒體”四大主題,邀請到27位行業重磅嘉賓,共同探討消費行業最新發展趨勢。

對於消費行業近幾年線上線下巨大的變革,和大家對於消費升級真偽命題的討論,IDG資本合夥人閆怡勝認為,從對政治、經濟、人群結構和技術這四方面的細致分析來看,在這個時間節點發生的“消費升級”並不是偽命題。

同時,在閆怡勝看來,隨著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擴大與人口結構的變遷,這場中國消費市場的變革將是前所未有、摧枯拉朽的,線上線下融合、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需求小眾化個性化、IP成為核心資源等將是下一階段消費升級最明顯的特質。

演講 | 閆怡勝

整理 | 張曉軍

經過過去十年的積累,IDG資本對投資消費積累了自己的投資邏輯和方法論,也投資了一批很優秀的企業,我們想以開放的心態跟所有人分享一下我們的心得和體會。

消費升級到底是不是個偽命題?

大家從去年就開始講消費升級,各個基金都在搞消費基金論壇,以前很多原來看互聯網TMT的同行,現在都跑來看消費,到底這是真的存在,還是因為移動紅利沒了大家找不到新的盈利點,所以跑來看消費?首先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偽命題,我現在想跟大家分四個層面來講這個話題。

第一是政治驅動。十二五期間國家把擴大內需當做了一個重要的戰略,到去年為止,消費占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64.6%,它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力量。

第二是經濟驅動力。分兩個方面講,第一點中國的城鎮化在逐年提升,到去年為止中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4%,第二點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快速上升,而且是在高於GDP增長的速度上升。

第三是人口結構變化。人口結構變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中高收入人群已經成為消費的主流,在未來會占消費更大的比例。二是80、90、00後新生代已經成為消費主力。三是三四線城市消費正在崛起。

111

那麽我們怎麽定義中高收入人群呢?上層的中產家庭月收入一萬兩千五到兩萬四之間,可以定義為上層中產。月家庭收入在兩萬四以上這部分人群,根據行業研究機構的預測,未來五年它的增長速度將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所以它在消費領域的占比也會逐漸增加。

在人口結構上,我們也看到,新生代的消費增長速度也遠遠高於中國平均消費增長速度,他們占到經濟總量的比例也會逐年增加。未來五年人口組成的變化,上層中產加富裕階層在2015年人數是2000萬,到2020年會增加到一億。中產階級和新型中產給消費增長所帶來的貢獻到2020年將占到整個消費的55%,他們在未來五年將成為主要的消費人群。

中國的年輕人群有一些什麽消費特征?可以比較確定的是,他們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越來越高,品牌意識會更強,他們的認知力是上一代人的三倍,他們更是品牌的擁護者,更有國際性的視野。

我們也在看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因為一二線城市的生活成本逐漸升高,很多來自三四線城市的大學生回流,很多生產制造企業也往三四線城市走,這部分人的回流就拉動了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從海外購物的數據也可以看出,基本上前20名沒有一個一線城市,全部是三四線城市,所以未來三四線城市消費的崛起也是經濟的一個很大的拉動力。

第四是科技驅動。科技指的是移動端的普及,導致流量碎片化,然後需求趨於小眾化和個性化,渠道變得去中心化,這就對整個的產品需求邏輯發生了變化,對消費企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發生在這個節點是有它歷史原因的。

前所未有、摧枯拉朽的變革

對於消費產業的未來,我想要說的是,這一場消費變革是前所未有的,摧枯拉朽的。其中,主要會出現幾點趨勢變化。

第一,線上線下將全面融合。從去年馬雲開始講新零售後,行業都在討論,但很多人並沒有搞清楚到底什麽是新零售?未來往什麽方向發展?

具體來說,移動互聯的紅利去年開始逐漸消失,電商的增速開始放緩,實體經濟在過去幾年的飄搖,到去年全面複蘇。我們認為,未來往前看一定是線上線下的全面融合。

我們看線上有什麽?線上有的是數字化,然後時對客戶的精準數據分析和瀏覽路徑的跟蹤,然後形成一個精準的消費者畫像,但它沒有的是線下服務、體驗和售後社交場景。

如果能夠把線下線上打通,幫助線下提高消費者體驗,提高商戶效率,那就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這是我們對新零售的理解。而且我認為下一波新零售將由巨頭驅動,比如阿里入股聯華,去年推出盒馬鮮生,包括京東對便利店的一系列布局。

113

第二點是中國會出現國際化、市值過百億美元的大型品牌公司。價格驅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大家會越來越看重品牌和品質,越來越願意接受新品牌,尤其是非常願意接受本土品牌,這些都是有數據支撐的。

但是現在市場上已有的品牌,並不能很好地滿足新生代的需求,這就提出一個新的需求,我們新生代的創業者會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創造一批全新的品牌,這批品牌會把原來的品牌替換掉,而且很快在未來十年替換掉,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會出現一批真正國際化,過百億美金市值的品牌。

第三點是服務超過產品,成為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如果品牌要升級替換,滿足這些服務需求更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我投資了健身、醫療,美容連鎖等等。

這類需求在五年前是沒有或很少的,大多是在過去幾年迅速上漲的需求產生的,服務已經成為拉動中國消費增長主要動力,去年占到整個消費增長比例的51%,消費者越來越從購買產品到享受服務。所以,我們判斷中國未來會出現一批過百億美金市值的消費驅動服務公司。

114

第四點是移動普及導致流量的碎片化。因為消費者需求的小眾化,個性化,對消費公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們要重構原來的邏輯系統,重構原來的產品設計流程、供應鏈流程、營銷方式、銷售渠道,包括CIR全部要重構,因為整個消費者的消費邏輯決策變了。

第五點是新媒體將成為營銷推廣的主要渠道。現在我們迎來了自媒體的紅利,新媒體將成為未來主要的營銷推廣渠道,未來也會迎來泛娛樂時代。新生代已經成為主力的創業人群,這群人更理解他們目標用戶人群對品質和精神的雙重訴求,他們也會成為前所未有的消費變革的決定性推動力量,打造處一批優秀的新零售、新品牌、新服務和新媒體的偉大公司。

過去我們在消費領域投了過百家企業,有十幾家已經上市,零售和電商的企業和新媒體,時尚集團的蘇芒是我們這一塊優秀的代表。 

投資人要像創業者一樣熱愛行業

我下面要講的是,既然我們認為下一波是非常偉大、前所未有的機會,那IDG資本跟別的資本有什麽優勢呢?錢都是一樣的,為什麽要選IDG資本呢?主要來說有三點原因。

第一點是國內與國外的結合。我們從2008年系統覆蓋消費領域時,就提出了要向全世界最先進最一流的公司和人去學習,所以IDG從2009年開始就系統地對歐洲、美國進行了覆蓋。

通過覆蓋,有兩方面的收獲,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水平提高了,我們對很多的事物有更長期的認識觀察,更能夠理解很多商業模式演變的進程,對未來有更清楚的認知。

另一方面,我們在幫助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像Farfetch剛剛引入京東作為戰略投資人,也是我們幫忙介紹和促成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幫國內企業走出去,包括介紹很多品牌、產品銷往世界各地,並相信中國未來的品牌公司一定是世界性的品牌公司。

115

第二點是線上線下結合。我們看消費最開始是看傳統線下的,中間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我們經歷了線下消費的高歌猛進的階段,也經歷了移動互聯的飛速增長,當下我們又回到了現在移動紅利逐漸消失,線下零售開始全面複蘇的階段。

所以我們能夠以更冷靜的心態,更客觀的看待商業的本質。舉個例子,因為我們經歷過淘寶、移動流量紅利,看到過淘品牌的系統性崛起,所以當我們去年再來看電商時,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它的本質其實就是流量紅利驅動的,這對我們做判斷非常有幫助,對未來會往哪里走也會有非常清楚的認識,最終還是要回到品牌這個根本。

第三點是早期和中期結合。我們投資的階段現在覆蓋早期和後期,不光有VC還有成長期投資,並購投資、產業基金。我們可以在企業發展的任何階段都給創業者提供資源和資金的支持。很多人說IDG資本消費投得不錯,我想說其實我們作為投資人,應該跟創業者一樣,要熱愛自己的行業,努力成為產品經理,那怎麽做到呢?

我們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不管出差旅遊,一定會去觀察研究當地最新的零售業態,去會看原有的品牌現在發展怎麽樣?先通過觀察來做自己的判斷,然後再找當地的專家去探討、複盤,看我們的判斷對不對。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學習、複盤、積累,我們才能夠對每家公司的未來往哪個方向發展有更清楚的認識,才能夠在財務數據顯現之前,比別人早一步看到行業和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最後,我們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優秀的創業者實現他們遠大的夢想,推動中國這一波消費市場的升級變革!

* 本文系野草新消費整理,演講閆怡勝,編輯張曉軍。如需轉載,請加野草君微信(crui12580)。

640.webp (2)

消費 變革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472

新華社:力度前所未有!中國釋放金融業對外開放強信號

在10日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提出,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同時要加大開放力度,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1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等金融部門迅速行動,開放的具體舉措密集宣布。中國金融業由此開啟對外開放的新篇章。

新動作連連: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履從未停頓

11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10余條舉措之後,中國證監會隨即宣布滬港通、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擴大4倍。

“5月1日起將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分別調整為520億元,滬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分別調整為420億元。”

業界認為,證券領域開放措施如此迅速落地,折射的是中國金融業開放的決心,彰顯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自信和底氣。

隨著中國金融業開放路線圖的明確,證券業開放正在進入深水區。一系列新動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落實: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今年年底前,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單獨設限。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1日表示,證監會在積極推進“滬倫通”準備工作,將與英方共同努力,爭取2018年內開通。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進QDII改革,根據國際收支狀況、行業發展動態以及對外投資情況,進一步完善QDII宏觀審慎管理。

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對外開放步伐從未停頓。滬港通、深港通順利開通,境內交易所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易所積極開展務實合作,A股成功納入MSCI指數,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正式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證券業的進一步開放是中國金融壯大的路徑,也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抓手。擴大開放能夠讓內資證券機構逐步增強國際競爭力,也有助於引導更多的智慧資本服務中國實體經濟發展。

開放範圍廣:銀行業金融機構幾乎全覆蓋

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鼓勵在信托、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

“中國銀行業的對外開放由銀行擴大到幾乎所有的持牌銀行業金融機構,既包括新設立的比如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也涵蓋即將設立的比如理財公司,體現了由點到面、由淺到深的全方位開放。”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

除了放寬市場準入,中國還將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專家認為,外資銀行的分行和子行的業務範圍不同,這對不同類型的機構來說有不同內涵,從大範圍上來講,之前外資銀行介入比較少的一些業務,比如債券承銷等有望放開。

曾剛表示,從放寬市場準入到逐步放開業務準入,機構範圍從銀行擴展到更多類型,這表明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速度、幅度和深度在不斷提升。

“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外資的進入放任不管,開放政策旨在實行內外一致的監管規則,而不是對外資有特殊傾斜。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依然要滿足金融監管部門的投資準入條件,遵守業務經營的規則。”曾剛說。

準入政策再優化:保險業開放邁上新臺階

保險業也迎來一大波實打實的開放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今年年底以前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要求。

“保險業的放開,促進保險市場的進一步完善,有利於提高我國保險市場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邁進。”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說,保險市場的完善有助於保險發揮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增長“助推器”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認為,保險代理、公估、經紀業務等本地特點比較強,內資公司具有天然的競爭優勢,而且這些年內資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開放政策對行業的影響不會很大。

近些年,我國保險業對外開放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分步驟取消外資在財險企業中的持股比例限制,逐步取消地域限制,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等,吸引了一批外資險企進入中國市場。目前有16個國家和地區的保險機構,在我國設立了57家保險機構。隨著我國保險行業快速發展,更大程度的開放已經成為現實需求。

記者從監管部門獲悉,下一步,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優化準入政策,引入更多優秀的境外保險機構;進一步優化監管政策,鼓勵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進入健康、養老、巨災保險等業務領域,參與保險經營新模式的探索,參與保險行業的各項改革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28

大熱的九價HPV疫苗:效用是高的,但防癌還未有定論

坐飛機去中國香港或韓國接種九價HPV疫苗的人們,很快可以在家門口接種了。

4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準用於預防宮頸癌的九價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即“HPV疫苗”)上市。九價疫苗適用於16至26歲女性接種,采用三劑免疫接種程序。

5月2日,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300122.SZ)發布公告稱,已與美國默沙東公司(Merck)簽署補充協議,確認獲得了默沙東九價HPV疫苗在內地市場的進口、經銷和推廣權。

默沙東方面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們正在與公司內外部相關方緊密合作、協調資源,逐步推進九價HPV疫苗在中國內地的上市銷售進程,力爭讓中國內地女性盡早擁有更多HPV疫苗的選擇。”

宮頸癌是目前人類唯一一個找到明確原因、可“消滅”的癌癥。全球已上市的HPV疫苗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價”代表了疫苗可預防的病毒種類。

被追捧的九價HPV疫苗在內地的上市已指日可待。

但是,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疫苗到底能不能預防癌癥,臨床試驗的結果需2020年才能揭曉。對於HPV疫苗仍需理性對待。

並不是所有的HPV都致癌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中僅次於乳腺癌的第二位常見惡性腫瘤,在發展中國家則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15萬,死亡人數約5.3萬,約占全部女性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8.4%。可見宮頸癌是危害我國女性健康與生命的重要疾患。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HPV都致癌,人類可以預防,但是不至於恐慌。

“感染HPV,有點像一個人得宮頸的‘感冒’,小感冒過了就自己好了。如果一個女性有性生活,超過80%都會感染HPV病毒,但是絕大多數病毒在一定時間內會排除,最終發展為宮頸癌的幾率只有十萬分之一。” 原衛生部副部長、婦科腫瘤專家曹澤毅教授近日在國家藥監局舉行的媒體座談會上表示。

HPV即人類乳頭樣瘤病毒,家族極為龐大,擁有一百多種亞型的家族成員。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亞型都能導致宮頸癌,只有HPV16和HPV18這兩個亞型最為高危,70%以上的宮頸癌、80%的肛門癌、60%的陰道癌、40%外陰癌都與這兩者關系密切。

而事實上,即便感染了HPV,與宮頸癌的發生,仍然距離很遠。

原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癌癥早診早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與子宮頸癌專家組組長喬友林表示,事實上,感染HPV的女性不一定最終會患上宮頸癌, 超過90%的病毒隱性感染後會被抗體清除掉,不會引發宮頸癌。只有長期持續感染HPV病毒,才會發生癌前病變,再發展到宮頸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10多年時間。而持續感染的比例不到10%,發展成宮頸癌的不到1%。

“並不是一沾上HPV病毒,就會得宮頸癌! (它們)多半自動離開!”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譚先傑表示,“只有長期的、持續的、高負荷的親密接觸,才會引起宮頸的癌前病變和宮頸癌。但是,如果身體免疫能力下降、環境適宜(多個性伴、不潔性生活),HPV病毒就會定居了。”

即使如此,也不是必然致癌。從感染HPV到癌變,至少需要5~1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只要進行宮頸篩查仍然可以戰勝HPV。

“早期發現很重要,所以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一生只需要對宮頸進行7次篩查,就可以防止宮頸癌的發生。事實上,更為重要的是要宣傳性衛生教育。如果從小養成好習慣,每天清潔一次,一半的HPV病毒就可以消滅。衛生習慣的改善,對所有的癌癥和疾病,都有積極作用。同時,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提高免疫機能,HPV的清除率也會相應提升。”曹澤毅表示。

除此之外,在WHO(世界衛生組織)的三級預防中,篩查與疫苗同樣重要。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組織收集的中國部分地區(19個省市48個地區)宮頸癌臨床診療的數據顯示,中國宮頸癌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農村高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從大數據來看,宮頸癌患者以農村人口居多。25547例宮頸癌患者中,農村患者占16483例(64.5%),城市患者占 9064例(35.5%)。

數據來源:中國大陸13年宮頸癌臨床流行病學大數據評價(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產科劉萍分析認為,農村之所以發病率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城市和農村婦女參加宮頸癌篩查的不均衡性。

譚先傑強調,無論接種二價疫苗、四價疫苗還是九價疫苗,接種疫苗後仍然需要定期篩查。

“原因很簡單,現有疫苗,包括九價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的高危型HPV,可能還有一小撥高危型HPV目前沒有得到鑒定確認,當然更沒有針對性疫苗。”譚先傑說。

低價還是高價

隨著HPV疫苗預防宮頸癌的作用越來越被醫學證明,疫苗的價數也越來越高。但是不管高價還是低價,都不能把防癌的任務全部交給它。

“現有疫苗經過臨床驗證,可以產生抗病毒抗體,可以顯示降低癌前病變(HSIL)的發病率。不過,疫苗能不能預防宮頸癌,這個結果到2020年才能揭曉。”北京大學一醫院宮頸病變診療中心副主任趙健對第一財經表示,“所以現在這個疫苗不能叫宮頸癌疫苗,也不能稱之為抗癌疫苗,只能叫HPV疫苗,所以打完疫苗仍需要定期篩查。”

4月29日,國家藥監局在官網上對此做進一步說明:HPV疫苗是預防由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宮頸癌,不是針對已經患癌的患者,所以稱它為抗癌疫苗是不確切的。

“大家會不會這樣認為:疫苗的價位每增加一價,保護效果也增加一個數量級?事實上不是這樣的。HPV疫苗保護效果並不是疊加的,HPV疫苗二價/四價的保護率在鱗癌達到84.5%,疊加另外五種型,在鱗癌只能上升7.7個百分點的保護,在腺癌從62.6%的基礎上也只提升7.6個百分點的保護。九價HPV疫苗不是疊加,是小小的累積作用,是錦上添花,要正確對待。”趙健表示。

國家藥監局在其官網上也明確指出了三種HPV疫苗的不同:二價疫苗,可以預防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國際研究數據顯示,超過70%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種病毒引起的。四價疫苗可以預防6、11、16、18型HPV感染。二價適用於9至25歲的女性,四價適用於20至45歲女性。九價疫苗是針對HPV6、11、16、18、31、33、45、52、58九種亞型,國際研究數據顯示,九價疫苗能預防90%的宮頸癌。

利用國外臨床數據,有條件上市

九價疫苗審批速度之快,在中國藥品審批歷史上史無前例。

“收到九價HPV疫苗進口註冊申請後,國家藥監局將其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多次就產品在境外臨床數據及上市後安全監測情況與企業溝通交流,並基於之前四價HPV疫苗獲批數據的基礎,有條件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與境外臨床數據相橋接,在最短時間內,有條件批準了產品的進口註冊。同時,國家藥監局要求企業制定風險管控計劃,按要求開展上市後研究工作。”國家藥審中心專家表示。

2017年12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臨床急需藥品有條件批準上市的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根據早期或中期臨床試驗數據,可合理預測或判斷其臨床獲益且較現有治療手段具有明顯優勢,允許在完成確證性臨床試驗前有條件批準上市”屬於“有條件上市”情形之一。

由此,九價宮頸癌疫苗的審批坐上了火箭,從4月20日提出申請到批準,只有8天。

事實上,作為有條件上市的九價宮頸癌疫苗,也面臨隨時被撤市的可能。

《征求意見稿》已經明確指出,在以下情況下,藥品監管機構可撤銷已經獲得的有條件上市許可:要求證實產品預測臨床獲益的試驗未能證實該獲益;其他證據證明產品在使用條件下未顯示安全或有效;申請人未能盡職開展所需的批準後藥物試驗;申請人傳播與產品有關的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資料。

無論是藥品還是疫苗,依然存在種族差異——這是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藥品審批中心存在的理由。利用國外臨床數據的九價HPV疫苗,存在隨時被收回許可的風險。

“我們將嚴格遵照相關監管部門要求,制定風險管控計劃,開展上市後研究工作。一旦有更多確切信息,我們將及時公布。”默沙東如此回複第一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86

樂視網股價“破4”,交易所的33個問題未有回音

曾經千億市值,如今千瘡百孔,當賈躍亭為抒寫的故事被證偽,新東家孫宏斌又難有作為,樂視網(300104.SZ)的股價危機越發深重。

上周五(5月25日)晚間,深交所向樂視網發函,就樂視網存在關聯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賈躍亭違反同業競爭承諾等情形提出五大問題。5月28日,樂視網股價開盤即逼近跌停,隨後雖有回升,但截至收盤,股價報3.78元/股,跌幅6.44%,創複牌以來新低。以最新收盤價計算,2018年1月24日複牌以來,樂視網市值累計蒸發近461億元,距離千億市值已遙不可及。

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上述問詢函已是樂視網今年收到的第五份來自交易所的相關問詢,但深交所目前僅公告了兩份回複函,尚有三份並未公告回複內容,其中最為關鍵的年報33問,5月9號至今未有回複。在這些問題之中,交易所關心的核心發問是賈躍亭不還錢,“沒有現金流,也沒有利潤”的樂視網,面對當前的經營和財務危機,會否觸及暫停上市。

股價新低

自2016年11月,樂視系的財務風險暴露,危機逐步加深,樂視網的股票經歷超長停牌最終也並未逃脫跌跌不休的魔咒,而跌破4元後,樂視網的股價已回到5年前的低點。

此番殺跌起源於5月24日,中德證券發布對樂視網2017年度跟蹤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中德證券認為,樂視網存在關聯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賈躍亭違反同業競爭承諾等情形。

隨後5月25日,深交所下發問詢函,圍繞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提出五大問題,要求樂視網說明未及時披露、履行程序的關聯交易具體情況,包括關聯方、交易發生時間、交易內容、交易金額,說明未履行審議程序和披露義務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交易所還要求樂視網就是否與賈躍亭及其關聯方存在同業競爭、合署辦公及人員共用的問題,是否存在代付工資、房租等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等情形做出說明。並解釋這些情形產的原因、具體經過、截止目前的情況等。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樂視網控股股東賈躍亭核實是否存在違反《關於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樂視網需將相關問題作出書面說明,並在6月1日前回複深交所。

盡管賈躍亭遠走海外,融創也試圖極力推動樂視網與賈躍亭和樂視系非上市體系之間進行切割,打造新樂視,但賈躍亭的一舉一動仍然牽動樂視網的神經,樂視網的股價下跌也使得賈躍亭個人債務危機更深,難逃負向循環。

就股權質押一項來看,目前樂視網的股價早已跌破此前外界預計的賈躍亭的股權質押爆倉線,但因被司法凍結,質權人無法公開平倉,不過已有券商陸續通過訴訟追債。

西部證券2017年年報披露,2016年4月,賈躍亭陸續向其質押2150萬股樂視網股票,融入本金5億元。雙方約定的購回交易日為2017年7月24日,但最終賈躍亭未按約定支付利息,且未能依約履行提前購回的合同義務,構成違約。西部證券為此計提資產減值準備4.39億,並像法院提起訴訟。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於國泰君安、平安證券、華福證券身上。記者統計,僅這四家券商,賈躍亭的債務就超過16億元。

中登公司數據顯示,樂視網總股本39.89億股,股權質押共計659筆,合計質押16.47億股,質押比例41.30%。其中,賈躍亭持有樂視網的10.24億股中,10.20億股被質押,質押比例達到99.53%。樂視資金危機爆發以後,賈躍亭所持股份目前已全部遭到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凍結。

樂視網會否觸及暫停上市?

危機爆發一年半以來,和樂視網股價一起大幅縮水的還有樂視網的股東權益。

從2016年高峰時的凈資產102.25億元,到2018年一季度的3.04億元,樂視網的凈資產發生了根本性的崩塌。如果樂視網主營無法實現扭轉,虧損繼續,一旦凈資產破零,A股交易將被按下暫停。

從一季報看,樂視網經營情況並不樂觀。一季報顯示,樂視網實現營業收入4.37億元,同比下滑89.41%,凈利潤-3.07億元,同比下滑346.20%。

合並報表下,樂視網當期總資產174.52億元,總負債186.54億元,凈資產的窟窿多達12.02億元。不過,因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3.04億元,尚未觸發凈資產為負,導致暫停上市的情形發生。而2018年會否觸及暫停上市,還是經營好轉,也成為監管最關註的問題。

對此,深交所於5月9日向樂視網發送了一份長達15頁、內含33大問題的年報問詢函,要求樂視網就市場關註的持續經營能力、會計處理問題、關聯交易、對外擔保等情況,作出詳細回答。

深交所首先要求樂視網就截止2017年度公司各類負債情況,償債風險和應對措施等做出說明。同時,結合公司當前生產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說明最終是否可能觸發凈資產為負導致暫停上市。

在5月14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樂視網董秘趙凱曾表示,如若上市公司2018年繼續虧損,將存在歸母凈資產為負的可能性,深交所可以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在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中,樂視網均表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大幅降低,主營方面的廣告、會員收入等大幅下降,同時資產減值損失和壞賬計提大幅增加。

對此,深交所要求樂視網就廣告業務、版權業務和付費業務等詳細說明廣告數量、下滑原因、撤單情況、投放;版權分銷、客戶名稱、合作內容;以及用戶數量、平均付費率、最近三年網站流量等等細節數據做出披露。

此外深交所也問詢了樂視網眾多會計問題,包括外界關註的版權攤銷爭議,以及賈躍亭於樂視網的關聯債務、侵占樂視網利益等問題做出更詳細回複。

2017年,樂視網巨虧年報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趙凱在上述業績說明會上也曾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出現最近兩年的審計報告為否定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情況,深交所可以決定公司暫停上市。如果樂視網擬采取的措施在2018年度未消除無法表示意見的因素,則樂視網可能因為連續兩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00

匯多利兩名前董事因未有及時披露資料被取消董事資格

1 : GS(14)@2010-10-09 18:32:16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10PR122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今天獲高等法院頒令,取消匯多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匯多利)前執行董事楊渠旺(男)及俞孔煌(男)出任公司董事的資格,指兩人未有及時向市場披露重要資料(註1)。

夏利士法官(Honourable Mr Justice Harris)頒令取消楊的董事資格,規定其未經法院許可,不得擔任公司董事或參與管理任何公司,為期五年,但楊獲准繼續擔任某私人公司的董事以經營業務。另外,俞被取消擔任公司董事的資格,為期兩年。以上兩項取消資格令由2010年10月29日起生效(註2)。

楊及俞承認:
[ul][li]沒有以應有的技能、謹慎勤勉的態度及能力管理該公司,不符合他人對具備相同知識及經驗並於匯多利擔任董事職務的人士所抱有的合理期望;及 [li]多次未有確保匯多利遵從《上市規則》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沒有向股東提供他們合理地期望可獲得的所有資料。[/li][/ul]
法院曾在2010年3月向匯多利另外兩名行為失當的前執行董事發出取消資格令。證監會亦正對該公司另外兩名前董事採取類似行動(註3)。

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先生(Mr Mark Steward)表示:"上市公司董事有責任確保適當地向市場發布與公司股份有關的信息。若董事隱瞞事實,沒有在適當時候披露不利消息,將會對公司、股東及整個市場造成重大損害。"

他說:"證監會將繼續對未能確保及時向股東披露重要資料的公司董事採取行動。"

證監會指楊及俞理應向市場披露多宗與匯多利陷入財困有關的重要事件,包括:
[ul][li]多家銀行及債權人在香港和內地向匯多利及其附屬公司展開法律程序,追討逾期欠款; [li]匯多利在內地的工廠多次罷工,嚴重影響生產運作; [li]匯多利委聘了財務顧問,對重組債務及公司架構提出建議; [li]匯多利為解決財務問題成立了管理委員會; [li]匯多利應各借款銀行組成的銀團的要求委任會計師事務所,而該會計師事務所已就匯多利持續惡化的財務狀況作出報告;及 [li]匯多利被迫以偏高的懲罰性息率籌集資金。[/li][/ul]


備註:
[ol][li]匯多利於2002年1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主板上市,主要從事家居電器用品設計、製造及銷售,產品包括電風扇、對流式電暖爐等,主要銷往歐洲市場。在證監會的命令下,匯多利的股份自2007年5月14日起暫停買賣。 [li]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4條,若法庭認為某上市公司的事務曾以涉及作出虧空、欺詐或其他失當行為的方式處理,而某人須為此負全部或部分責任的話,法庭可作出命令,取消該人擔任公司董事的資格,或飭令該人不得直接或間接參與任何法團的管理,最長為期15年。 [li]證監會在2009年向匯多利六名前董事展開法律訴訟程序(見證監會2009年9月16日的新聞稿)。法院於2010年3月17日向楊映芳(女)及黎永全(男)發出取消資格令,兩人在五年內不得擔任公司董事或參與管理任何公司(見證監會2010年3月17日的新聞稿)。證監會已就匯多利另外兩名前董事提交呈請書,聆訊日期定於2011年3月1日。[/li][/o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69

英業環球及其董事被裁定未有呈交經審計帳目及誤導證監會罪成

1 : GS(14)@2010-11-12 21:04:38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10PR130
英業環球及其董事被裁定未有呈交經審計帳目及誤導證監會罪成
東區裁判法院判處英業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英業環球)及其董事陳炳強(男)罰款合共40,000元,指英業環球沒有在指明期間內呈交經審計帳目、財務簿冊及紀錄,以及陳在要求延長呈交文件期限的申請中誤導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註1)。

英業環球及陳於2010年11月4日承認四項未有在指明期間內呈交2007/2008及2008/2009兩個財政年度所需文件的控罪。陳亦於2010年11月5日被裁定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83條罪名成立,陳早前申請延長呈交2006/2007及2007/2008兩個財政年度所需文件的期限,但他在申請中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

英業環球及陳同時須向證監會繳付調查費14,863元。

若持牌法團未有按時全面而準確地披露財政狀況,將妨礙證監會評估該持牌法團是否財政穩健,可對廣大投資者構成潛在風險(註2)。持牌法團向證監會作出的陳述,必須是全面而準確的。



備註:
[ol][li]英業環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
陳是英業環球的董事及負責人員,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 [li]持牌法團須在指明期間即財政年度終結後四個月內,呈交經審計帳目、財務簿冊及紀錄等所需文件。未有在指明期間內呈交所需文件,即屬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第156(1)及156(5)(b)條。[/li][/o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5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