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歷史學家認為企業家社會責任自古有之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12595.html

7

月1日,2011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評選活動隆重啟動,這是繼2010年首創了「仁商」概念後,第一財經再一次啟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評選活動,正式將「仁商」確定為該項活動的核心關鍵詞,並以「信達天下」作為2011年度主題。

在此我們不禁要問何謂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企業為慈善捐了款就是有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 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 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然而,現狀並不十分理想。隨著「塑化劑」、「染色饅頭」、「瘦肉精」等多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公眾已對食品安全產生憂慮,甚 至爆出「我們今天還能吃什麼」的話題。這些都源於某些企業經營中的短視行為。

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認為中國企業和商界發生的諸多違背誠信,不講質量標準,甚至很多觸及底線等問題,都是 不盡社會責任的問題,從管理的角度分析這是一種機會主義,是一種管理層的機會主義,機會主義形成的原因從邏輯上看,主要是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

一個個實例無不證明我們對商人「無奸不商」的看法,但是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錢文忠在出席「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啟動儀式上卻語出驚人, 稱中國商人自古以來就具備社會責任。錢文忠說的有根有據,自古就有商人弦高智退秦師的故事。公元前627年春天,秦國大軍準備偷襲鄭國,當時弦高正要去賣 牛,看到大軍向鄭國潛行於是自稱鄭國使臣,說道:「我國國君知道你們要來,派我來犒勞大軍。」並將自己的牛獻給秦軍,秦軍誤以為鄭國已有所防備,就放棄偷 襲的念頭轉而攻打滑國去了。弦高為挽救自己的國家而放棄了自己的私有財產,顯示出我國古代商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范蠡也是中國傳統歷史當中著名的「仁商」。他曾經幫助越國滅掉吳國,離開越王后便改名換姓做了商人,獲得巨大財富,之後又將財富分散給親友鄰里。像范蠡這樣承擔了重大社會責任的「仁商」歷史上還有很多。

錢文忠認為如果我們能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商人自古就具備社會責任這個傳統,我們就可以知道,在中國傳統中一直存在著這樣的資源,企業家和財富不僅能擺 脫負面的形象和價值,而且還是實現道德載體或者說是道德的組成部分,企業家或商人和士大夫一樣,財富和知識一樣,都是推動社會前行發展的車輪,我們也可以 從中國傳統的文化當中重新認識發掘企業和財富的正面價值,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富」和「賢」兩個價值。對於讀書人來講沒有必要有「富」的價值,但是一 般人認為讀書人應該「賢」,但現在讀書人不一定「賢」,那企業家比較難,起碼承擔兩個價值,一個「富」一個「賢」。套老百姓一句話「富而仁」。錢文忠建議 中國企業家有空讀一讀日本近代產業先驅,工商業的精神領袖澀澤榮一撰寫的《論語和算盤》,澀澤榮一被譽為「日本企業之父」、「日本產業經濟的最高指導者」 以及「儒家資本主義的代表」。在這本書中,澀澤榮一論述了「論語」與「算盤」的關係,他認為「論語」講的是仁義和道德,而「算盤」代表的是「精打細算」的 「利」,但是兩者並不矛盾。傳統觀念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例如中國儒生認為「為富不仁」,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也說「所有的商業皆是罪惡」,這樣的觀 點不利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事實上,孔子並不鄙視富貴,只是認為人不能見利忘義,不要取不義之財。澀澤榮一希望通過《論語》來提高商人的道德,使商人懂得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可以放手追求「陽光下的利益」。經營和致富的根源在於:依據「仁義道德」和「正確的手段」,致富才能持續。

錢文忠解釋作者希望商人一手「論語」一手「算盤」,一手是「富」一手是「賢」,提倡「士魂商才」的觀念,這裡的「士」錢文忠解釋是指武士道的「士」,我們可以理解為士大夫的「士」,商人要有士大夫的靈魂和商人的才華。

錢文忠認為今天的商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反思自身,反思和自身相關的傳統,從中尋找歷久彌新的資源,努力有意識地使自己成為「士魂商才」的領袖, 錢文忠說﹕「 『士魂商才』是我能夠找到的對商業領袖或者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最好詮釋,如果我們這個民族能夠擁有多一點『士魂商才』的人,我們的民族就能成為一個強 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