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生命5天暴涨3倍 内地资金疑为推手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6/20090916030719336.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近期,港股市场上新股热浪持续升温。随着国药控股(01099,HK)中国冶金(01618,HK) 等新股开始申购,一级市场上的“打新”十分热闹。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的“炒新”更是火爆异常。9日才挂牌的中国生命集团(08296,HK)(以下简称 中国生命)在上市后的5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了3倍。业内人士认为,在深交所制定相关规则严控内地A股市场新股炒作后,来自内地的炒新资金或已经移师香 港。

冷门行业遭爆炒

        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5个交易日内,股价暴涨高达3倍多,这家公司就是从事殡葬业务的中国生命。

        中 国生命以0.72港元的配售价格,共配售了1.725亿股,集资共约1.24亿港元,9日登陆港交所创业板。上市第一天,该公司的股价表现并不突出,当日 以1.16港元开盘,以1.04港元报收。但自11日起,该股如火箭般上升,在昨日一度冲高至4.24港元,报收3.1港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至昨日收盘,该股的成交总量已经高达约13.7亿股,换言之,在短短的5个交易日内,中国生命在上市时配售的1.725亿股已经转手多次。

        另 外,在中国生命的带动下,港股市场上与殡葬服务相关的其他股票涨势也十分凶猛。其中,业务之一为墓园投资的勤美达国际(01172,HK)昨日暴涨 40.35%,报收0.32港元;去年通过收购墓园进入殡葬业的中民安园  (08085)涨幅高达36.99%,报收0.5港元;旗下业务包括墓地管理 的北海集团(00701,HK)暴涨35%,报收0.27港元。

投资的“沙漠之花”?

        资料显示,中国生命发展初期主要通过在台湾地区销售殡葬契约、提供殡仪安排及殡仪咨询等服务。自2006年起,该公司通过承包经营,将业务扩展至内地。

        中国生命的上市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公司的营业额同比增长12.3%至3695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高达70.6%,无疑可称作暴利行业。

        有媒体曾报道,我国死亡人口数量每年大致在820万左右,如果以平均每人2000元的标准丧葬费用估算,殡葬行业每年有164亿元的市场。如果再算上骨灰存放、购买墓地等费用,殡葬行业的销售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

        美国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寻找“沙漠之花”。他总是喜欢冷门行业。他也曾投资过一家殡仪连锁企业,股价曾上涨了20多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中旬,云南的第一只民营私募股权基金(PE)—宏福股权基金正式成立,而宏福股权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正是殡葬改革相关产业。

炒作手法极似内地游资

        两个多月前,深交所曾颁发新规定以防范新股上市过度炒作。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多名在深圳从事港股投资的专业人士处获悉,在深交所该规定发出后,内地已有不少“炒新”资金转战港股。

        香港恒丰投资分析师梁渊昨日告诉记者,从中国生命上市几个交易日的走势来看,与内地的多只新股炒作手法极其相似。“香港资金以及海外资金是不会这样操作的。”不过,梁渊同时也指出,中国生命上市时的估值相对较低,这也是吸引投资者介入的一个因素。

        而大福资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麦德光昨天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股表现不正常。他认为中国生命的业务并不一定是很多投资都能够接受的,又因目前该股在市场上没有同类对比,所以该股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也尚未可定论。

        麦德光表示,“殡葬业也许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但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愿意投资的一个行业。”他认为,中国生命从上市的几毛钱涨到最高4块多,可能筹码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该股暴涨,更多的可能是炒作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9

“洋垃圾”变外贸服装从几元暴涨到几百元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16/2009101603184332.html


每经记者  翟敏  自广东陆丰、深圳

        尚未“严打”的一周前,走在广东陆丰市碣石镇街头,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路边的商铺并不像其他城市五花八门,而是清一色的服装店,几 千家门面鳞次栉比。另一件奇怪的事情是,有些店里的服装款式新颖,从上衣到牛仔裤,从衬衫到毛衣,应有尽有,居然才几块钱一件。你可能会以为来到了购物天 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服装表面看与市面上其他服装并无区别,却是从国外走私入境的淘汰产品,不仅不合法,质量、卫生等指标也有严重问题,它们就是所谓的“洋垃圾”服装。

        “洋垃圾”的背后,隐藏的是暴利。记者发现,一件在碣石售价只有几元钱的服装,几经倒手后,在其他地区服装市场变成了高档货,最高可卖几百元。

街头:三轮车半夜运“货”

        碣石,陆丰市的三大镇之一,以圣诞礼品加工贸易在当地小有名气。不过,在当地疯狂倒卖的“洋垃圾”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知名度。这座拥有20多万人口的粤东小镇,俨然成了一个走私外贸服装的大型集散地。

        10月10日,夜幕下的碣石,装满大包小包货物的三轮摩托车,在狭窄的巷道里成群结队,鱼贯而行。街道两旁的店铺已经关门。

        记者疑惑地发现,直到次日上午,绝大多数店铺仍旧大门紧闭。主干道上少数开着的门店,没有一家是服装店。靠近这些关闭的门店。店门其实是虚掩着的,每个巷口都有人把守,一见陌生人,便警觉地上下打量。

        在碣石经营餐馆的王宏成告诉记者,那些装满货物的摩托车,是在趁着夜色运输走私服装。而那些关闭的门店,也正是昔日的服装店。眼下正是直接针对“洋垃圾”的“严打”期间,所以店主们紧闭着大门以避风头。

        “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着服装生意,到目前为止大概已有一二十年。房子大多是他们自己盖的小楼房,他们把一楼腾空,作为一个小型家庭 作坊,用来服装翻新或作为堆放衣服的仓库。还有不少居民在狭小的巷子里面搭建铁皮房作为店铺。‘严打’清理之前,整个碣石镇满是沾满尘土的脏衣服,巷口的 垃圾堆里废弃的服装随处可见。”王宏成介绍。

店内:大捆衣物堆成小山

        为了深入了解“洋垃圾”背后的利益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服装批发商的名义,对碣石的服装市场进行了暗访。

        在碣石街头,各巷口有摩托车“驻守”。记者向其中一位摩托车师傅问  “当地服装批发市场怎么走”时,数辆摩托车便蜂拥而来,纷纷表示愿载记者前去,记者选了其中的卢定五(化名)。

        在接下来与卢定五的攀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表面看去是开“摩的”的人,其实并不是以此为生,他们是打着开“摩的”的幌子,蹲在街头四处 寻找客人,一逮住机会载上一个客人做自家生意,就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益。眼下恰逢“严打”期间,很多店铺表面关门,暗地里仍在营业,这也需要有人在路口 “放风”。

        小巷十八弯,最后,记者被卢定五载到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巷内。一路上,两旁的楼房都是大门紧闭,但紧闭的大门却不时有人出入。或许是“严打”的缘故,巷子各个角落并没有“处处堆满了垃圾服装”。

        卢定五在一栋楼前停下,说这就是他们自家的仓库。他先是敲门,后又打了一个电话。一会儿,大门打开一条缝,探出一个脑袋,卢定五上前交谈了一番,记者才被允许入内。

        刚走进大门,一股刺鼻的霉味便扑鼻而来。再穿过一条短巷,过一道门,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大捆大捆的衣物堆成小山,呈现在记者面前。有的包裹尚未开封,有的则半裸在外。

销售:几经转手价格涨百倍

        据介绍,这些“洋垃圾”服装往往是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居民淘汰了的旧衣服,因搬家、换季等原因丢掉,有的甚至是来自于医院的废弃衣服。国外 的服装垃圾产生后,销毁成本很高,往往是出钱运往相对落后的国家清理。也就是说,整个链条的最上游,也就是最初的走私者,在这些服装身上不仅没有花一分本 钱,反而有一定收益。

        卢定五介绍,一捆包裹大概有200多件单件衣服,每捆要卖一两千元不等,以最初装货时的质量和品种而论。记者粗略估算,如果在这里批发进货,单件衣服的成本在5~10元。

        “这一堆是牛仔裤,很多是外国的牌子货;这一堆是皮衣,质量比较好一点;这里还有毛衣,韩国的……”卢定五如数家珍地介绍着。

        数以百计的衣服,被杂乱无章地紧紧压缩在一个约一立方米的包裹内,记者随手翻开其中一个,发现相当一部分衣物十分陈旧,有的牛仔裤已经破开了口子,几乎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卢定五笑着说:“这不正流行嘛!好牛仔裤还要挖个洞,洗一下熨一下马上就新了!”

        当记者询问拿货成本时,卢定五称:“可比你们利润少多啦!一捆包裹最多只能赚200多块,好一点的赚600多块。你从我们这里批发回去, 成本一件只有几块钱而已。在市面上单卖,一件60~80块是轻轻松松的事情。成色好一点的,还可以卖到几百块。”由此推算,碣石当地的批发商最初进货的成 本大约在2~4元/件。

        按照卢定五的说法,整个利益链条基本清晰:最上游的走私者把服装运回国,以每件2~4元的价格卖给碣石当地的居民。然后,四面八方的服装 批发者来到碣石,以每件5~10元的价格取货,散发到全国各地,进入终端销售,价格涨到每件几十甚至几百元。整个利益链前后对比,上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 倍。

        卢定五透露,目前仅他一家手里便还有1000多捆存货,当地与其经营规模相当的就有上千家。每个月发货量多的时候,能够达到5000多捆包裹,一捆约200件,如此算下来,数量非常大。

        记者注意到,就在卢定五与记者“洽谈生意”的当口,巷口又有好几辆摩托车载着外地口音的人在巷内穿梭看货。

终端:或下乡或进入商场

那么,这些“洋垃圾”最终销到了哪里?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从批发市场到各种外贸小店,从实体门店到网络商铺,甚至在一些大型商场,很可能都藏着这些“洋垃圾”的身影。

        喜欢逛街购买衣物的深圳白领陈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困惑:“逛街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店子,门口挂着‘外贸商品’的牌子,有时还会写着‘清仓’的广告,但很难辨别他们的货到底是不是真的。”

        10月14日,记者在全国著名的深圳东门白马服装批发市场上看到,仅一个东门商圈,便有几十家外贸服装店,很多店铺内挂有“清仓”、“外 贸”等字样的牌子。这些外贸服装店中有没有“洋垃圾”,记者光靠肉眼还无法辨别,但从诸多知情人士口中获悉,许多知名的批发市场中都有“洋垃圾”存在。从 另一角度来看,外贸服装的盛行,也给“洋垃圾”提供了可乘之机。

        不仅是批发市场和零散商铺等实体店,“洋垃圾”甚至渗透到了无形的网络之中。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洋垃圾”款式新潮,个性十足,迎合了新 兴购物人群的喜好,网络购物模式又避免了当面验货,非常容易成交,网络销售在“洋垃圾”终端营销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份额。

        卢定五对“洋垃圾”的流向也毫不讳言:“从碣石出去的服装,全国各地无所不在,甚至一些知名的批发市场,比如深圳、东莞等地的市面上,实 际上很多都是从我们这里拿货的。外地的话,湖南、四川、甘肃、黑龙江……几乎都有买家。质量好的货进城卖,不好的就拿到农村去卖,高档一点的还可能进商 场。”

官员说法

年年在打,年年都有

        “从国外走私服装进来的不法分子的利润是相当惊人的。”陆丰市委新闻秘书林胜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些走私服装从欧美日韩等 国家运回国内,最初在中国境内登陆,由于海上打击力度加大,犯罪分子已无机可乘,现在便选在越南等地卸货,经由陆地最终运往碣石。这些服装经过精选和加工 后,往往在店铺内打着‘仅此一件’、‘外贸原单’等促销广告,实际上是同款的服装就只有一件。”

        陆丰市委宣传部黄贤嘉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碣石历来是海防重镇,自宋代起已经在此设防,1389年设立碣石卫,为全国三十六卫之一,与著名的天津卫、沈阳卫等齐名。碣石开关较早,且海岸线较长,为走私活动提供了很多可乘之机。

        黄贤嘉坦言,虽然每年都在打击,可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以及在打击过程中走私者采取“蚂蚁搬家”式的逃避方法,给清理服装走私带来了极大 的难题。他介绍,近两年来,当地已采取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打击行动。今年7月份以来,已收缴走私服装1400多捆,共120余吨,目前战果还在进一步扩大, 接下来将进行集中销毁。届时,这个疯狂的利益链或有望得到遏制。

专家点评

“垃圾服装”暗藏病菌

        一位熟知当地情况但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  “洋垃圾”服装均来源于走私。实际上,早些年代,摩托车走私曾在碣石大行其道, 聒噪一时。后来,经当地政府严厉打击,摩托车走私逐渐淡出。但到了今天,碣石的走私死灰复燃,只不过走私的物品换成了服装。

        碣石的“洋垃圾”除了来源非法,质量也存在问题。根据专家的说法,“洋垃圾”中普遍存在大量病菌,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大肠杆菌,在代谢物、粪便、呕吐物中普遍存在。服装材料中含有大量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最后很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

        但是,因为途径非法以及品质低劣,这些“洋垃圾”价格十分便宜。记者在碣石镇走访了解到,一件表面光鲜的上衣才卖几元钱,冬季羽绒服之类 的服装也只卖十来元。有一种说法似乎更加说明了服装的便宜:“衣服如垃圾一样,从载满服装的三轮车上倾滑落地,却无人理会。”

        这些“价比纸贱”的走私服装,正是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无良经销商前来提货,使碣石成了走私外贸服装的大型集散地,也使这些“洋垃圾”像它们身上的病毒一样,源源不断地“传染”到全国各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45

越秀投资拟重组为纯地产公司 股价暴涨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22/20091022031039282.html


每经记者  杨可瞻

        主要在广东省从事地产及收费公路业务的越秀投资(00123,HK)于20日公布业务重组方案。

        为 精简业务并专注于地产业务,作为建议重组部分,该公司拟以越秀交通(01052,HK)股份分派特别股息,每持有越秀投资2000股可获分派越秀交通60 股,或可按现金选择收取180港元。另外拟向股东发售剩余越秀交通股份,预计重组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昨日,受重组消息刺激,越秀投资(00123,HK)昨日复牌后暴涨28.26%,领涨所有港股,收报1.77港元,成交12.01亿港元。越秀交通(01052,HK)则涨3.23%至3.2港元。

        据 公告披露,此次根据特别股息分派的越秀交通股份数目将为2.14亿股,相当于越秀交通已发行股本约12.78%。该越秀交通股份将按每股3港元分派,其特 别股息总额约6.42亿港元。记者从越秀投资公布的业务架构来看,其旗下有三大业务分别为:持股45.28%,从事收费公路及桥梁业务的越秀交通;地产业 务;持股35.58%的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另外,待越秀交通股份分派后,越秀投资拟再向股东发售其持有的不少于 5.44亿股越秀交通股份  (相当于越秀交通已发行股本32.50%),其中每持有2000股越秀投资股份股东,均可按每股3港元的发售价买入至少 152股越秀交通股份。预计该公司发售股份的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6.32亿港元,将用于收购及开发地产项目及营运资金。

        据了解,重组完成后,越秀投资将不再持有任何越秀交通股份。

        第 一上海证券(香港)房地产分析师文干森昨日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因越秀交通对越秀投资业务整体影响并不大,通过此次重组,越秀投资从过去的窗口公 司转型为一家房地产公司。由于其业务更加明晰且较同业估值较低,中长线料有较好表现,该股目标价为2港元。

        越秀投资拟改名为“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不过尚需待股东通过特别决议案及香港公司注册处批准后才能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9

嘉盛控股两月暴涨14倍 转攻新能源引李嘉诚入股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27/20100127043221126.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发自深圳

        随着低碳经济备受关注,与新能源概念有关的个股在资本市场中的人气也逐渐升温。此前主营证券投资及证券经纪服务等业务的港股上市公司嘉盛控股(00729,HK)日前也完成了向新能源业务发展的转型。

        嘉盛控股1月26日早间宣布,共斥资约27.5亿港元,收购主营锂电池业务的中聚雷天的股权。同时,“超人”李嘉诚斥资2.92亿港元入 股嘉盛控股。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嘉盛控股股价“扶摇而上”,从去年11月27日的0.1港元上涨至目前的1.46港元,暴涨近14倍。

成功购得电池业务

        嘉盛控股1月26日宣布,将以总计27.5亿港元的代价,收购UnionGraceHoldingsLimited的全部权益,该目标公司持有中聚雷天的全部股权。

        据了解,27.5亿港元中约有1亿港元为现金支付,有1.57亿港元按以每股0.2港元的价格发行7.84亿股代价股支付,另外的 24.93亿港元则将以发行可换股债券的形式支付。该笔可换股债券的行使价为每股0.2港元,若悉数行使的话,可兑换股数为124.66亿股。而代价股发 行价以及换股债行使价均较嘉盛股份停牌前收市价每股0.9港元折让了77.78%。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嘉盛控股新购入的该电池业务资产最吸引人的一部分,中聚雷天将拥有一项使用生产、推广、分销及销售电池产品及其所有有关改良所必需的独家权利,并已于2010年1月18日签署了相关的专利许可契约。

        嘉盛控股计划在交易完成后两年内,兴建自有生产设施,建造成本估计为1.7亿港元,耗时约6~9个月。在相关工程竣工后,中聚雷天的生产 设施年产能预计将为2.4亿安培小时。嘉盛控股同时表示,保证目标集团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12个月实际利润将不会低于1.5亿元。

        另外,在交易完成后,其中两名卖方钟馨稼及苗振国将获委任,在嘉盛控股担任执行董事的职位。资料显示,钟馨稼是中聚雷天的创办人,他也是香港著名的发明家之一,在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发明专利,并且是雷天牌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明人。

获李嘉诚2.9亿港元入股

        成功转型为新能源概念的嘉盛控股,1月26日复牌后股价飙升,在当天港股市场表现异常突出。该股全天涨幅高达62.222%,报收 1.46港元。成交量及成交金额增长也十分迅速,全天成交量高达4.81亿股,成交金额为6.61亿港元。事实上,嘉盛股份的转型利好在两个月以前就开始 在股价上表现出来。过去该股长期在0.1港元附近徘徊,但自2009年12月份起,该股就进入了一个上升趋势,据统计该股两个月以来的累积涨幅,已经超过 了13倍。

        另一方面,该公司也受到了亚洲富豪李嘉诚的看好。嘉盛控股1月26日宣布,已向李嘉诚以每股0.73港元的价格,配售4亿股公司股份,以 此共集资2.92亿港元。据了解,配售价格较该股停牌前收市价0.9港元折让18.9%,股份总额占嘉盛控股现有股本的约21.7%以及扩大后股本的约 15.3%。

        嘉盛控股表示,向李嘉诚配售股份的所得净额2.905亿港元中,有1亿港元用作偿付上述收购案的部分代价,另外的1.905亿则用作支付中聚雷天兴建电池产品生产设施的建筑费用及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2

50富豪榜邢李㷧70億身家逆市暴漲

2002-12-12  NM




今年股市跌了一成多,香港五十大富豪,大部分身家只能維持,甚至要縮水,但當中卻有逆市奇葩。思捷(Esprit)老闆邢李㷧(Michael)的身家,比去年勁升六成至七十一億元,以金額計,在香港五十大富豪中,增幅至勁。事實上,今年是邢李㷧的豐收年,公司業績連升九年,生意額邁向百億元;上週一進身恒生指數成分股,公司市值高達一百六十億元。他把Esprit業務擴至全球四十多個國家,銷售點逾八千個,成績驕人,因而在上週四獲得DHL\《南華早報》商業成就獎。五十三歲的邢李㷧,原本是Esprit香港分公司的 員工,但三十年下來,卻反客為主,成為Esprit大股東,是罕有跳出香港而有所成者。邢李㷧事業攀上高峰,本應喜氣洋洋,但在週四領取商業成就獎的記者 會中,邢李㷧卻一臉木然,只在拍照時才擠出笑容。皆因之前一日,其妻子林青霞的母親,突然自殺身亡。雖然不像平日般談笑風生,出席記者會的邢李㷧,衣著仍 保持一貫作風,穿上西裝卻不打呔。事實上,他出席公開場合,多是便服一度;有時甚至著鞋不著襪,和其他富豪比,很不一樣。不過,這並不代表邢李㷧不注重外 表,他的便服光鮮企理;邀記者吃飯,甫坐上車,他即拿出潤手霜細細塗抹;拍照時更笑問攝影師,會否見到皺紋。同日下午,他往自家Salon Esprit剪髮,不過,在記者眼內,似乎無修剪需要。事後他亦笑道:「好似無剪過。」

店面不容瑕疵對店鋪形象,他更着緊。逛Esprit 紅磡黃埔的分店,意見可多了。「由架頭排到落架尾,密麻麻,點揀!「天花撞崩了,怎麼不修好?」語氣不無慍意。店鋪經理站在一旁,誠惶誠恐。碰巧當日 Esprit推廣加十元多一件,枱面厚厚疊着多件衣服,卻又東歪西倒,邢李㷧登時光火起來:「堆成這樣子,因為有人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但看起來就十元也 不值!」他指店面是戰場,必須盡善盡美,十清一濁也不成。「這裡是香港,也弄成這樣子,四川會怎樣!」

推行立體管理Esprit直接管理的分店逾千間,總不成逐間巡。亦因此迫使邢李㷧想出一套新管理方法——3D management:各分店定時定位在鋪面拍一輯相,電傳回公司,由專人分析,可即時改善。搞搞新意思,邢李㷧身體力行,去年買電腦,由開機學起,到掃描照片,瓣瓣掂。加入了科技世界,亦令他和女兒的距離得以拉近。「如今部機我已玩到好熟,阿Heinz(公司的行政總裁)個個不夠我來。」

睇 中央台學曉普通話進軍大陸市場後,他亦連忙學普通話。「我用了一年時間,晚晚看中央台新聞,初初要睇字幕,慢慢便聽得明,一講就好準。」「向太太學豈不簡 單得多?」記者問。「我一開口,她便說我不標準。最近和她的朋友一起返大陸,他們也說料不到我這香港仔說得這麼標準。」說時一臉得色。他指學語言是為了好 好表達自己,因其工作,就是要說服人。邢李㷧的世交陳世英,指他口才了得兼好辯駁,「但又不是包頂頸。」在九龍華仁唸中學時,邢李㷧亦是辯論學會成員。

會 考成績科科D邢母相當着緊兒子學業,但邢李㷧讀書成績普通,六七年會考科科D,遂決定投入社會工作。考入國泰訂票部後,和父親不大融洽的他,即遷離屋企, 和朋友夾份租房住。當時,陳世英開設的美高織造廠,已略有規模,他問邢:「你鍾唔鍾意做生意?」邢李㷧心覺打工沒出頭,上司幹了十多年,月薪也不過千多 元,遂加入美高。由於美高生意多到做不來,陳世英索性借兩萬元給邢李㷧開公司,給他訂 單,教他經營。「他有困難就問我,例如趕交貨時間、控制工人等。」陳世英悉心栽培邢李㷧,因兩家淵源甚深,同是海南文昌市三加村人,祖父一代已交往,父親 輩唸同一中學。陳世英比邢李㷧長近廿歲,看着邢長大。他指邢李㷧頭腦靈活,不是搬字過紙那類人,適合做生意,「我打個譬喻,由這裡去尖沙咀,人家墨守成 規,他卻會想捷徑,務求快些抵埗。」

世交引見Esprit創辦人其後Esprit創辦人Susie及Douglas Tompkins夫婦來港買貨,找上美高,更表示有意在港成立公司買 貨。陳世英睇好Tompkins夫婦,遂向他們舉薦邢李㷧。「我和Michael說,你跟他們學全套,好過跟我。」住在馬頭圍道生昌大廈千多呎單位的陳世 英,還把客廳借給邢李㷧做寫字樓,邢李㷧更住進陳世英的家。「有次我半夜兩、三點接到差館電話,原來拿了車牌沒多久的他,駕走了我的福士,撞了落斜坡,車 就掛在樹頂,他竟還可以自己爬出車廂。」陳世英說。

拍檔離婚成大股東平安無事,邢李㷧可謂大命夾好彩。事實上,他之所以成為Esprit舵 主,亦有一定運數。他替Tompkins夫婦打工沒多久,便獲邀成為股東。Douglas Tompkins對本刊說:「他很勤力,是忠心誠實的拍檔,對生意很專注。」Esprit愈搞愈大,進軍亞洲零售市場,邢李㷧繼續和Tompkins夫婦 拍住上。至九○年,Tompkins夫婦離婚分身家,公司四分五裂,兩人先後退出,令邢李㷧慢慢變成Esprit大股東,並在九三年把Esprit上市。Douglas Tompkins指邢李㷧並不特別專長市場推廣、設計等,「但他總能揀到合適的人來替他工作。」

不搞世襲打本女兒創業要凝聚人才,邢李㷧認為不能搞皇親國戚的一套,事業王國他亦未有考慮傳給下一代。「女兒若喜歡這行,便打本給她,請幾個設計師。「我自己是大股東,一定要保住股權價值,找有能力的人來管理。」邢李㷧說得斬釘截鐵。如七年前,他便向一相當成功的德國紡織公司,挖來Heinz Jurgen Krogner-Kornalik,主理歐洲業務,結果該區營業額連年升,令Esprit迅即壯大。邢李㷧指挖到Heinz,主因是Esprit有潛力衝出歐洲,相反該德國公司只做本土生意。「另外,我坐鎮香港,令他覺得有機會發展,在公司沒有人干預。「很多管理層在這裡幹得開心,因為我們尊重獨立權。」記者問跟了他十五年的執行董事Surinder Chhibber,邢李㷧是怎樣的波士,他劈頭亦指邢給他'freehand'。放權的程度,是廿多年來,連支票也不簽。「有一定質素的人,只要有計劃地 去幹,總不會得零分,平均也有六、七分。」分數高的,就可坐直升機,如Heinz 最近便獲晉升至行政總裁,取代邢李㷧。這調動,他曾和各高層商議,有人提議畫新架構圖,但他認為其真正目的,只是為看起來,不致突然矮了一截,「但這並沒 有意思!」他說。

慷慨發認股權高層齊發達說得口硬,實情邢李㷧小心翼翼照顧伙記自尊心。如說到人工,記者指年報中最高薪袋一億五千八百多萬的,是他本人,因他行使認股權賺了一億五千萬;其他董事亦 因認股權而收入大升,收六千多萬的是Chhibber,Heinz則袋五千多萬元。對此他總左推右搪不肯證實。說到尾,他把自己基本年薪八百多萬也抖出 來,卻硬是不肯露半句口風。「有時不是多與少的問題,當你知道隔壁有人多你一毫子,個心硬是不大舒服!」邢李㷧體貼下屬,亦可見諸Esprit辦公室的女 廁,連衞生巾也供應,實在罕有。他指做老闆,必須關心下屬,尤其是其心理狀況,要多多溝通,其手提電話廿四小時長開,好讓伙記隨時找到他。但他不會限時限 刻返公司,因為他已不大管實務,主要工作是提供發展方向給管理層,如最近便要度橋開發美國市場。上市的Esprit公司,原只有美國業務半成股權,至今年才將權益全數購入。但邢李㷧只要品牌,貨品員工統統不要。從頭再來,他選擇批貨給美國Macy's等百貨公司,低成本出擊。他指擴展要睇時勢,「我當目前是最好環境來做,It could be worse(可以更差)。十元飯盒已經不錯,分分鐘會跌到六元,所以要做到賣十元也賺到錢。如果不這樣準備,跌到六元時,就會玩完。」

買 樓不做按揭邢李㷧不認保守,更以自己搞髮廊這「唔等使」業務來抗辯。實情就算買樓,他都喜歡一次過付清樓款,這包括八二年以一百八十萬元買西貢白石窩甘樹 小築,及八八年花七百八十五萬買飛鵝山獨立屋。只是七六年買筆架山映月臺時,才做按揭。他指自己把錢存在銀行,也不怎樣理。「顧掂自己健康、心理狀態、家 人、同事、生意,食得瞓得便算。」閒來他會打高爾夫球,「好玩在可以和朋友一起,在空曠環境消遣。」而跑馬,他亦只當社交活動。他還喜歡儲石頭,寫字樓及 家中放了一大堆。「這令你有所思考,要多少年才能變成這個樣子?我們卻坐在這裡,講如何賣多幾件衫,如何賣貴些!「是否應該為這些事情,想到頭髮都白呢? 人應該將人生次序搞好。」邢李㷧指次序時時不同,如今,「屋企人點都行先啲。」注重家庭生活的邢李㷧,結過兩次婚,太太都是美人胚子。

首次 婚姻維持兩年第一任妻子為名模張天愛,兩人八七年結婚,但女兒嘉倩誕下後,婚姻即觸礁,八九年便離婚,邢李㷧付出數千萬元贍養費。第二任妻子是女星林青 霞,兩人九二年在一個派對上認識。邢李㷧其後託人找林青霞,謂要贊助她服裝,並請她吃飯,雙方就此開始交往。邢李㷧送給林青霞的訂情信物,並非名貴手錶, 而是一隻Swatch,錶面數字亂七八糟,寫上字句,意即「你的工作不是朝九晚五」,如斯細心,終打動大美人。他更買馬送給林青霞,馬名中文為百看不厭, 英文名Michael's Choice,以表愛意。兩人九四年結婚,兩年後誕下女兒愛林,去年另一女兒言愛亦出世。

讓女兒自主做了第三任 父親的邢李㷧,修正了教女方針,「決定天生天養,順其自然,最重要是付出多些愛心。」喜歡和孩子講道理的他,見嘉倩已到拍拖年齡,就教她談戀愛要識分手, 以免像時下年輕人,少少挫折要生要死。他還希望教曉女兒,「想要的東西,一定要自己爭取。」正如他自己,靠一雙手拼出一片天。「最重要是幹自己喜歡的事。 我比較好運,工作有滿足感,又賺到錢。」

邢李㷧小檔案年齡:53歲學歷:九龍華仁書院中五畢業家庭狀況:已婚,有三女。身家:持有 Esprit 45%股權,市值71億元。嗜好:養馬、打高爾夫球、收藏國畫、石頭。履歷:1967國泰航空訂位部工作1969加入美高織造廠,年多後創業1972結束 毛衫廠,轉替Esprit創辦人Tompkins打工,負責採購1976入股Esprit香港公司1983於香港開設全球首家Esprit獨立零售店1990Tompkins夫婦離婚分家,邢李㷧輾轉入股Esprit美國公司1993Esprit亞洲業務上市1997注入歐洲業務2002收購Esprit美國商標,正式擁有Esprit全球商標。

裕 元工業蔡其能面面俱圓除了邢李㷧,還有不少實業家身家大升,如鞋王裕元大股東蔡其能家族,以及憑康師傅麵發達的魏應州家族。相反,傳統地產大孖沙,李嘉 誠、郭炳湘兄弟及李兆基,雖然仍穩佔富豪榜三甲位置,卻由於樓市翻身乏力,身家連年縮水。由台商蔡其能五兄弟創辦的裕元工業,為全球最大的運動鞋製造商, 年產逾一億一千萬對鞋,幾乎每六個穿運動鞋的人,就有一個穿著裕元的產品。裕元在廣東、越南及印尼均有設廠,全球員工廿四萬人,單是大陸便僱有員工十七萬 人,拍得住香港政府的公務員隊伍。里昂證券高級分析員劉紹文說裕元的厲害在於,「它是全球唯一一間能同時替Nike、Reebok、Adidas等三十多 個牌子造鞋的公司。「裕元很小心處理各品牌的商業秘密,譬如Nike和Reebok都各有自己的廠房,員工、用料也絕不會混在一起。」據訪問過蔡其能的台灣記者說,蔡氏說話非常小心,開口前,總先要停頓一下。謹慎程度可見一斑。

中台印尼俱吃得開事實上,蔡氏兄弟商場政壇俱做到面面俱圓,在兩岸三地都吃得開。今年七月的香港回歸五周年慶典上,裕元母公司寶 成掌舵人、老二蔡其瑞赫然在席,是五個被邀請的台商之一。據說地位高,皆因中共感激蔡家於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沒有撤資,反而於翌年大舉擴充生產設 備。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後,蔡氏兄弟即動員寶成旗下的寶元建設,出錢出力救災。雖然蔡家向來與國民黨較稔熟,但屬民進黨的總統陳水扁視察過台中重建情 況後,也親往蔡家拜訪。亞洲金融風暴後,印尼排華,裕元在該地的工廠並無受襲,台灣區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孔繁郇指出,全因裕元送米給有困難的居民。 「印尼裕元工廠旁邊還設有祈禱的地方,讓信奉回教的員工拜神。」

父親教誨百忍成金蔡氏兄弟能做到面面俱圓,皆因幼承庭訓,要「百忍成金」。 六十年代,蔡家原是台灣彰化縣鹿港的農戶,父親蔡裕元為幫補家計,會收取鄰舍織好的草帽、草鞋,着兒子跟他拿去賣。由於途中有些村落民風較強悍,蔡裕元曾 吩咐兒子:就算別人吐痰在你臉上,你要抹掉,也要轉過頭去。六九年,蔡裕元去世,蔡氏兄弟便趁台灣塑膠業興起,開設寶成生產拖鞋。到七、八十年代,寶成已 是台灣的「拖鞋大王」。那時,他們又開始從韓國人手中搶來生產運動鞋的訂單。蔡其能長駐裕元東莞高埗廠內台幹宿舍。據他樓下的花王說,他一般於九時下樓, 圍着宿舍園區走一圈,約走五、六百米當做運動,便會坐上平治房車外出。而閒時則愛打高爾夫球,聽說能打出八十至八十五桿。腳上的運動鞋,自不然是裕元的出 品。

蔡其能小檔案年齡:五十五歲籍貫:台灣彰化縣鹿港人學歷:彰化商校(夜間部)畢業家庭狀況:已婚,育一子一女身家:家族持裕元24.82%及寶成24%,市值共67億元嗜好:打高爾夫球

地 產孖沙身家續跌富豪榜三甲,多年來都是由郭炳湘兄弟、李嘉誠及李兆基壟斷。但金融風暴至今,三位身家其實已大不如前:其中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身家下跌最 多,由九七年中高峰期約八百三十億,至今縮水六成四,只剩下二百九十六億;而郭氏兄弟身家亦下跌了一半至五百五十二億;李嘉誠亦只有五百零三億元。地產分 析員指未來地產股依然睇淡,「基本上樓市無可能上升,因為存貨太多,失業率高令市民無信心買樓。」樓市翻身無望,地產股亦然,意味着地產富豪身家會繼續縮 水。

康師傅魏應州三度陷困境兄弟搭檔的台灣幫,除了裕元五虎,還有康師傅的魏氏四兄弟。十年前,他們以即食麵攻陷大陸人口胃,成為第一品 牌;本月初,他們正式反攻台灣,挑戰台灣即食麵老大哥統一。全台灣的生意,其實只抵得上中國兩個省,反攻台灣,全因魏應州好勝。他的目標是十年內,成為全 中國最大的綜合食品集團。魏應州的大想頭,令康師傅成市值百億的企業,但亦因冒進而多番遇險。七八年魏應州父親心臟病去世,數兄弟接手家業鼎新製油工廠, 發現老父辛苦多年,竟一分錢也沒剩,即四出借錢擴建廠房。十年後,改名頂新的公司,已發展為一間年做千萬生意的中型企業。「父親膽子小,我們膽子大。」魏應州分析道。

進軍大陸賣油慘淡收場胸口掛個「勇」字,令他們九○年首度陷入困境。那時,他們在國內搞合資公司, 賣清香油,由於售價貴,銷售配套如運輸也未準備好,結果慘淡收場。翌年賣蛋酥卷又重犯類似錯誤,兩年間,便賠掉三千萬投資額的大半。九一年,魏應州弟弟應 行出差回京,於乘坐火車時,拿出從台灣帶來的味丹碗麵吃,竟惹來大陸同行趁他睡覺時「借」來吃。魏應行轉念一想,認為即食麵生意應有可為,背城借一,將餘 下的資金全部投資於即食麵生產線。

改賣麵做足功課不過今次魏氏兄弟學乖了。在推出產品前做足功課:不但請來萬人試麵,才敲定主打「紅燒牛肉 麵」;更設定價錢於入口貨與大陸貨中間。「沒想到產品推出一個月,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經銷商排隊取貨,往往要三個月後才拿到貨。雖然我們一直在增加 生產線,但供不應求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四年。」魏應州憶述道。

狂加生產線入不敷支勝利來得太易,魏氏兄弟心雄起來。九四年,康師傅花近二億增加生產線至十一條,但入不敷支,幾乎要破產,幸獲台灣汽車製造商、全興集團老闆吳聰其父子入股一成,才渡過難關。九六年上市後,魏應州更飄飄然。見九七年底中國入口生產設備的關稅優惠到期,遂把原本分三年買的生產線,擠在九六至九七年間全數買入。康師傅生產線躍升近倍至一百六十條,九八華東水災及金融風暴卻使消費疲弱;公司於九八及九九年度,因而錄得虧損共三億元,並急需十一億元周轉償債。

醜聞接踵而至另外,魏氏兄弟私人於九八年花掉二十億元,入主台灣第二大的老牌食品公司味全,一心要與統一較量。孰料九九年初台股股災,味全股價由七十五元新台幣大瀉八成,將大批股票抵押予銀行的魏氏兄弟,即時手忙腳亂。那兩年間,康師傅被揭發私下抵押存款借錢予母公司周 轉;未經股東同意借錢給魏氏兄弟;在台灣,魏應行更涉嫌內幕交易,大量買進味全股份托價,並因而損手十三億元,非常狼狽。魏應州坦言:「是做錯了,是自己 少年得志。」最終,魏應州要將手上六成七股權的一半,賣給日本三洋食品,才能渡過難關。風雨過後,○○年康師傅終轉虧為盈,今年首三季盈利更大升八成四, 股價倍升,魏氏兄弟身家漲到二十一億元。魏應州雖對記者表示:「我這個人很不重視錢。」不過,穿Burberry大衣,戴Cartier錶的他,獎勵自己 的方法是買名車。他說:「我初中時見那些老闆坐平治,好羨慕,便立志要有一部;到三十二歲,我就有了。然後我又立志五十歲要有部勞斯萊斯,不為炫燿什麼, 只想待自己好一點。到六十歲,要有部保時捷,讓自己不要老去、永遠年青。」

反攻台灣前途未卜但坐上保時捷前,魏應州還要面對一連串挑戰。 「生產即食麵無需特別生產器材,有資金便行,加上進口關稅於中國加入世貿後會撤銷五成半,消費者對即食麵等產品的忠誠度並不高,要繼續領導市場不易。」一 分析員說。另一方面,康師傅和宿敵統一的戰火又燒得熊熊。在大陸,兩間公司鬥設廠鬥到去烏魯木齊;統一的即食麵於頂新旗下的樂購超市內絕跡;在台灣,康師傅的麵也進不了統一旗下的7-Eleven大門;雙方的價格戰已經展開;在眾敵環伺的境況下,魏應州能否再次過關,實在難料。

魏應州小檔案年齡:四十九歲籍貫:台灣彰化縣永靖人學歷:初中畢業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三子身家:家族持康師傅18.2%及味全27.63%,市值共21億元

離奇發達民企富豪入榜去年富豪榜有不少民企富豪,但一年下來,民企股醜聞一浪接一浪,不少已跌出榜。但一雞死,一雞鳴,今年仍有新晉民企富豪誕生,如生產充電電池的王傳福,及大眾食品的明金星。

比 亞迪王傳福土法煉鋼上週獲得紫荊花盃傑出企業家獎的王傳福,創業發達史,相當神奇。他於北京有色金屬總院碩士畢業後,先在研究院工作,九三年被委任為電池 廠總經理,九四年卻突然辭職,找來篤信風水,忽然發達的表哥呂向陽,投資三百萬人民幣創立比亞迪。短短七年,山寨廠發展至一萬六千人公司, 竟然全靠利用大量人手代替精密的機器生產。有分析員說:「若果這麼簡單就可生產電池,日本人就不用投資這麼多錢啦!」最厲害之處,是土法煉鋼竟然戰勝自動 化機器生產,比亞迪的經營利潤達三成二,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三洋瞠乎其後,經營利潤僅有一成二。而比亞迪的原材料供應商亞蘭德,老闆正是呂向陽的弟弟。王傳 福承認有生意往來,但不肯詳述。生意一家親之下,兩老表齊齊富貴,王傳福身家廿二億,呂向陽亦高達十五億。

明金星上市十 個月沽股票同是今年來港掛牌的大眾食品,主席明金星非常神秘,從不派名片。他原在北京做醫生,九三年移居香港,自稱從歐洲入口二手醫療儀器,經香港運返中 國賣,一年便賺上四百萬。九四年,他返鄉下山東,遇見國有凍肉廠廠長周連奎,素未謀面竟一拍即合,明金星把賺到的四百萬,投資周連奎的火腿腸廠,原先年年 蝕錢的公司,即扭虧為盈。最神奇是大眾單是屠宰加工,毛利率竟然有兩成半。相反規模差不多,在深圳上市的雙匯,一條龍由養豬做起,毛利率亦只有一成半。執行董事周 連奎向記者表示,其一百間專門店,每間每日平均生意約二萬元人民幣。但記者走訪近十間專門店,發現每間只有七至八千元人民幣生意,不單門堪羅雀,部分分店 為省電索性不開燈營業。「生意不太好,有時會剩下好多肉賣不出。」一名分店經理說。無論如何,大眾食品順利在港星兩地掛牌。認識明金星的財經界人士表示: 「明總急着要在新加坡上市,就算當時氣氛唔好,市盈率偏低(只有五倍)都照去。」而上市才十個月,明金星已配售舊股,落袋一億七千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6

身家暴漲百億 董家大豐收

2005-3-10  NM




上週四,對董建華家族來說是歷史性時刻,出任特首七年零七個月的董建華終於宣布因健康理由辭職;無獨有偶,董家控制的東方海外亦於同一日公布業績,利潤勁升一倍,公司大 派股息兼紅股,董家淨袋股息五億四千萬。過去七年,董建華治港成績有目共睹,任期未滿便黯然下台,不過董氏家族在商場卻是大豐收,身家暴升八倍達一百四十 億元。中央安排董建華體面地落台,讓他擔任政協副主席一職,令他躋身為國家領導人;中央向董家可謂送上大禮,事實上,東方海外在國內發展如魚得水,在上海 獲得不少靚地發展房地產項目,可讓公司日後在上海可以大展拳腳。上週四下午四時,十多名 記者聚集於灣仔海港中心頂樓的東方海外會議室,等待半小時後開始的業績記者會。與往日不同,今次場內氣氛特別緊張,東方海外的投資公關、曾任行政長官辦公 室特別助理的沈志澄就板起面孔,緊張地吩咐下屬試投影機。到了四時半,東方海外財務總裁沈力恆及財務總監馮傑敏來到會議室,主席董建成一如以往沒有出席。 沈力恆用英文簡介過業績後,並沒有交給馮傑敏用中文說一次,而是匆匆跳到問答環節。被問及董建華辭職對東方海外的影響時,沈力恆答:「我不對揣測作出揣 測。」東方海外管理層草草應付傳媒後,沈力恆與沈志澄更頻頻看手錶,未到五時十五分,記者會便結束。

政壇輸家股壇贏家另一邊廂,董建華在當 日五時三十分,在政府總部宣布辭去特首職務。董建華孑然一人站在台上,一臉落寞地宣讀辭職講稿,這份淒清與曾蔭權翌日帶領十多位官員,在同一地點開記者會 的熱鬧情形,簡直是兩個世界的事。董建華雖然黯然離開香港政治舞台,不過東方海外卻做到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四年純利增長超過一倍,達六億七千萬美元 (約五十二億港元),每股末期息派一元四角,每十股再送一股紅股,持有六成八東方海外股權的董氏家族,就袋得五億四千萬股息,認真和味。過去七年,董建華 在政途上如過街老鼠,經常受盡唾罵,不過私人的家族生意,近年卻突飛猛進。東方海外能夠鹹魚翻生,與○三年環球航運業復蘇有關。「九一一」之後經濟比預期 中反彈得快,令航運業出現供應短缺現象。整個航運業皆受惠,例如台灣的陽明海運,○三年純利增長達五倍,增幅與東方海外相若。

李嘉誠身份曝光一算董氏家族身家,在董建華九七年就任特首時,只有十五億多,在董建華月初傳出辭任特首消息後,東方海外股價急升至每股三十七元水平,以東方海外週二市值計,董氏家族身家就超過一百三十六億。董家今日的風光,與十三年前公司資 不抵債,險被債權人申請破產的困境,實在不可同日而語。東方海外股價一直停留在四、五元水平,不過兩年前突然發威,這也是多得長實主席李嘉誠帶挈。李嘉誠 與董建華家族業務的密切關係,在○三年被揭發。當時新推出的《證券披露條例》實施,將股東持股逾一成要申報的要求,降至百分之五,結果李嘉誠持有百分之九 點八九的東方海外股權就曝光。除刺激股價上升外,李氏是東方海外的第二大股東,亦引起輿論的關注。為了劃清界線免招話柄,東方海外在○三年股價衝破十元高 位時,公司就斥資四億六千萬回購李嘉誠手上股份,然後註銷。李嘉誠帳面即賺三億,而過去乏人問津的東方海外,成交量亦因超人效應而被推高,李嘉誠與董家可謂互惠互利。

董氏掌政投桃報李

李 嘉誠為東方海外第二大股東,源於他出手助董建華渡過難關。九二年東方海外債務重組,李嘉誠便以一億七千多萬認購了一批可贖回可換股優先股,以解東方海外困 境。之後又於九三、九四年和黃先後向東方海外購入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百分之七點五及英國Felixstowe碼頭二成五股權,令東方海外一共套現十六億,不 但增加東方海外現金流,更為公司製造特殊收入,粉飾賬目。東方海外九三年純利一億二千萬美元,如沒有出售碼頭的特殊收入,實則虧損四十萬美元。董建華任特首期間,亦投桃報李,令李氏家族在香港的生意如魚得水。政府批出數碼港項目予李澤楷、TOM.COM上市取 得多項豁免,都是董建華政府開綠燈之作。董建華辭任特首後,獲中央委任為政協副主席,進身為國家領導人,對東方海外日後在國內發展可能大有幫助。東方海外 近年積極拓展內地碼頭業務,今年一月成功入股北侖港五期碼頭項目,投資額約一億三千萬美元。至於多個財團覬覦的上海洋山港二期項目,東方海外亦有意染指。 其實東方海外並非只有航運及碼頭業務,東方海外是最早返回上海搞房地產的港商之一,近年積極在上海圈地發展房地產事業。董家進入國內房地產市場始於一九九 三年。當時正值世界航運業衰退期,變賣家檔套現後的東方海外,未能將資金投進航運業,其時適逢內地房地產市場改革開放,管理層便毅然決定將資金放在大陸房 地產市場。早年的中國一直實行計劃經濟,土地及住房由國家劃撥、建設及分配,並沒有房地產市場可言。到了八○年改革開放後,中國房地產業才開始復蘇。當時 就是上海首先進行改革,並開始發展有商業價值的住房建設。直至九二年,上海即全面開放房地產市場,並積極引進港資、外資投入上海房地產,出現了一片房產開 發熱潮。現時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就協助上海市政府推行房地產改革。

筍價獲靚地乘着上海全面開放房地產市場,加上董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友好關 係,東方海外在上海及杭州就獲得不少靚地。集團旗下四個分別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蘆灣區及長寧區的住宅項目,就是市政府在九七年前,即董建華成為首任行政長 官前,協議出讓予東方海外的地皮,全部都位於市中心的黃金地段,交通方便,地皮價值極高。其中位於徐匯區虹橋路的東方曼哈頓,就是現時東方海外在上海最大 型的住宅項目。該盤位置靜中帶旺,遠眺前方正是上海交通大學,景觀一流。五分鐘不到的車程就可到達商業中心淮海中、西路,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該盤佔地廿四 萬平方米,總建單位一千七百多個,分四期開發。東方海外與新加坡政府共同發展,各持有百分之四十七點五權益,餘下的百分之五權益由中方的公司持 有。隨着近年上海房地產投資愈來愈烈,東方曼哈頓的房價亦已由第一期的平均約七千元人民幣一平方米,升至第四期約萬六、七元人民幣一平方米,升幅超過一 倍!根據本刊所得的土地文件顯示,東方曼哈頓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為二千四百萬人民幣,以此計算每平方米的使用金額只是一百元人民幣,即每呎樓面地價十元 人民幣而已!現時這個樓盤已差不多全部售罄,保守估計可套現約廿五億人民幣,東方海外可分得近十二億人民幣。

低價圈地皮其實,這些住宅地皮 在未有開發商開發之前,大多數是老百姓居住的簡陋房子,政府要推行舊區改造,需把居民遷出才可出讓或招標予開發商發展。東方海外在上海的土地儲備中,就有 一幅正在動遷清拆的地皮。該地位於蘆灣長樂路近茂名路,對面是新、舊錦江飯店,步行至商業中心淮海中路只需十數分鐘,地盤面積三萬七千多平方米,是該區絕 無僅有的市中心地王。集團在○一年五月投得該地,根據本刊所得的地皮文件顯示,蘆灣區房屋土地署理局同意出讓該地予東方海外(佔百分之八十八)及區政府轄 下的公司永業股份有限公司(佔 百分之十二),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原本為三千八百零八萬人民幣,但其後一份補充合同指出,這金額將調整為九百五十九萬人民幣,足足少了二千八百多萬!本刊向 東方海外查詢,唯未獲回應。記者到過該地皮視察,發現在一片頹垣敗瓦中,還有四、五間破爛不堪的房子未清拆。有民工表示,動遷清拆工程已由○二年初開始, 至今未能建樓,是因為與居民的賠償問題仍未解決。有未搬走的居民表示,動遷組人員打破他家的屋頂,又罵他們。「我寫過信給開發商,但從來沒有回音!」一名 未搬走的居民說,該地的總建築面積約十三萬四千平方米,據知將發展住宅及一幢酒店。以現時市況估計,每平方米可賣三萬元人民幣,保守計算市值達四十億人民 幣,東方海外約可分得三十五億。但地皮遲遲未收回,令東方海外至今未動工。東方海外在上海的地產項目由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張永順負責。張永順九八年加入東方 海外,早在梁振英測量師行(現稱戴德梁行)任職,對上海地產瞭如指掌。他還表示:「未來東方海外亦唔排除會發展商業項目。」財務總監馮傑敏在業績記者會上 指出,集團現時除蘆灣地皮外,還有位於黃埔區西藏路及江蘇崑山地皮。雖然東方海外在上海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型住宅發展商,但作風頗為低調。在上海出生的董建 華,曾於○○年與弟妹返回徐匯區祖屋巡視,傳聞去年與太太還購入位於新天地附近的翠湖天地作度假屋,安居樂業。

@請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4

發現高槓桿的股票離暴漲不遠矣!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0lvmq.html

不知道有多少人試過成功預計公司營業額大幅增長,但幾年下來公司利潤卻一直下跌。當年我就在貨櫃股上面嘗試過這苦頭了。因為近年來我喜歡尋找一些營業槓桿高﹐收入增長大多轉化為利潤增長的股票。很多時候要成功預測行業的銷售增長並不難,難在營業額增長的同時,成本的增幅會比營業額的增長高嗎?中 國未來的汽車銷售、電器銷售一定是越來越多的,但成本漲幅會不會更大,或者毛利率大跌?聯想營業額十年下來漲了十幾倍,股價還在原地踏步。06年我看見新 船訂單大幅增長,心想貨櫃需求肯定大幅增長,買入了兩大貨櫃製造龍頭股:中集和勝獅,結果當然我是對的,營業額大幅上升,但成本漲得更多,盈利不升倒跌, 最後止損離場。現在中國的汽車和電器行業令我想起了當年的悲劇很可能會重演。

 

我細心留意了香港這十年來漲幅十倍八倍的股票大多都有著高槓桿效應:中移動、江西銅業、中石油、中海油、騰訊網、新奧燃氣、周大福、香港交易所(十幾年來 漲了六十倍)、惠理基金……它們的共通點都是營業額的增長遠高於成本的增幅。當然營業額一但下跌,盈利跌幅也更大。當年的美國上市的盛大和百度也屬於這種 情況。

 

這令我想起了最近想買入又還未有到價的數碼通(0315),它的業務就是營業槓桿高-由於成本基本固定﹐在智能手機流行推動下的收入增長大部分轉為了盈利增長。營業額是漲了幾個巴仙,盈利卻漲了50%!到底中國還有哪些股票是成本增幅會遠低於營業額增幅的?在我看來,租金工資未來還是要大漲的。大家幫忙給給意見,研究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0

B股轉H股 中集集團股價半個月暴漲五成 港股直通車再起 台灣T股沒得玩?

2013-01-21  TWM
 
 

 

曾吸引外匯資本的中國B股,已經喪失籌資功能,地位邊緣化。中國官方推動B股轉往香港H股上市,打頭陣的中集集團半個月股價就大漲五成,對於台灣籌畫中的T股,勢必產生影響,值得當局慎重應對。

撰文‧周岐原

當NBA球星林書豪由紐約尼克隊跳槽到休士頓火箭隊,他的身價從一年七十五萬美元,衝上三年二五○○萬美元,以年薪計算,林書豪的薪資成長超過十一倍。

去年底,類似的「轉隊效應」也在中國股市出現:中國最大貨櫃製造商中集集團(以下簡稱中集),將股權由深圳B股轉到香港掛牌。結果中集在H股(中國註冊、香港上市的股票,多為中國國有企業)首日就大漲一五.七%、以十一.二二港幣收盤。到了元月初,中集更一度站上十六.四八港幣。

短短半個月,中集暴漲逾五成,比起一個月上漲一五%的A股指數,漲勢更令人瞠目結舌!

每年有上百家中國企業在世界各地掛牌,一家貨櫃製造商有什麼條件讓市場追捧?中集之所以一飛沖天,因為它的身分非比尋常,是B股開市二十一年來,首家轉換至H股上市的企業。香港︽信報︾首席顧問曹仁超一語道破其中差異:「企業從B股到H股,等於是和全球市場相連,如同從一個水池轉進大海!」

H股解決B股歷史包袱

曹仁超分析,港幣存款利率較人民幣低,在資金追求收益思惟下,來自B股的企業,在香港可能更受投資人青睞。因此,儘管中集原有股東目前只能在香港股市賣出持股,暫時不允許買進,與香港股市未完全接軌,然而中集創造的龐大想像空間,已讓香港投資人懷有高度期待,希望「港股直通車」再次啟動,為港股注入活水。

「港股直通車」這五個字,在香港股市幾乎眾所皆知。二○○七年八月,中國政府公告將以天津市為試點、開放散戶自由投資香港股市,光是政策風聲一出台,就令恆生指數在三個月內狂飆六五%,創下三一九五八點歷史新高。

沒想到,因為中國當局無法解決散戶「過海炒股」的疑慮,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最後親自踩煞車,讓港股因龐大的失望賣壓,在單日內暴跌一千五百點。

事隔五年,未能成行的「港股直通車」捲土重來,「B轉H」先例一開,真能讓港股重啟漲勢?更令台灣投資人好奇的是,中國悄悄開啟這項制度改革,對台灣號稱要吸引大陸企業、積極準備推動在台掛牌的「T股」政策,又將有何影響?

其實,B股轉H股上市,並不是對香港資本市場的加持,反而是中國當局為了收拾政策包袱,所想出的變通辦法。

「B股應該是達成階段性歷史任務了,這(轉往H股上市)將變成退出機制。」元富證券上海首席代表翁基能指出:「這一塊遺留問題,未來應該是透過深圳B股轉換成H股來解決」。

B股正式名稱,原本叫「人民幣特種股票」,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掛牌的B股,分別以美元和港幣計價。自一九九二年至二○○一年間,B股限定由境外人士買賣,日後才開放散戶交易。翁基能解釋,中國原希望以B股吸收境外股東、增加外匯資本。

中國雙重戰略壓縮台灣T股後來在優先扶持香港資本市場的政策下,國有企業捨棄B股、大量湧向運作更透明、更有效率的香港掛牌,形成目前的H股及紅籌股族群,德勤(Deloitte)上市服務組合夥人歐振興分析,法人無法參與的B股,成交量日益低落,終於被邊緣化。導致B股十年沒有企業IPO(首次公開發行),失去籌資的意義。

然而,B股長期進退兩難、如同一攤死水的情勢,在中集轉戰H股後,已產生微妙變化。自去年十二月底至今年一月初,上證B股指數連續十五個交易日上漲,成為中國散戶熱烈討論的話題;眼見中集換跑道之後,在香港大翻身,包括中國最大住宅建築商萬科等多家公司,也積極準備、打算將B股轉換成H股,投入市值更大、面對全球投資人的香港市場。

展望未來,中國當局為強化資本市場所盤算的「港股+A股」雙重戰略,幾乎已充分達到目的。當海外資金可透過QFII制度(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直接投資A股,B股市場又將逐漸轉向H股,連香港也積極部署人民幣計價股票,準備進一步壯大中國企業與資金的交易平台,台灣還在籌畫的T股,勢將面對香港及A股雙重考驗,究竟能招攬多少優質中國企業來台,值得相關部會慎重應對。

陸股改革箭在弦上

B股轉H股效應

香港股市的中資企業陣容更壯大

港股

.中資企業目前占成交量約四成,未來勢必提高.有意買賣中資股的投資人,可在香港發現更多選擇

中國完成股市雙重戰略

台股

.台灣規畫中T股吸引企業來台,掛牌難度將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4

比特幣為何暴漲

2013-04-15  NCW 
 

 

虛擬貨幣遭受熱捧,這預示著付款方式的革命,還是一次曇花一現的投機?

◎ 本刊特派紐約記者 倪偉峰 文niweifeng.blog.caixin.com 什麼是真正的互聯網貨幣?比特幣(BitCoin)或該名至實歸。過去兩年來,虛擬貨幣 比特幣兌美元的價格出人意料地瘋漲。

截至財新記者發稿,該貨幣已經從2010 年7月17日1比特幣兌0.05美元漲到2013 年4月10日的最高266美元。

這是黑客攻擊所致,還是金融危機令人對傳統貨幣感到失望後的爆發?是短暫的投機風潮,還是暗示著虛擬貨幣 即將開巨大的需求之門,從而挑戰現 存的貨幣體系?

比特幣誕生于2008年的互聯網,發明人與遍佈全球的使用者,希望借此完全擺脫第三方的控制,讓交易變得更加容易,讓貨幣無國界,沒有鑄幣稅。尤其是在近來塞浦路斯銀行危機之後,人們覺得靠政府還不如靠自己。互聯網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夢想的試驗平台。

正基於此,通過非常規貨幣進行商業交易的做法,近期在美國悄悄流行。

4月6日, 紐 約 布 魯 克 林 的 阿爾 維 克 房 產 公 司(Alvic Property Management)成為全美第一家開始接受虛擬貨幣付款的中介公司。這家公司管理著紐約市內近25000套住宅。規模雖不大,但經營者有著十足的野心,希望為房產管理帶來一場革命。即通過虛 擬貨幣轉變交易方式,不僅方便了客戶,也將幫助改善內部管理。 “我們一直在尋求增加收入和削減(管理)成本的方式,比特幣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阿爾維克的經理古德哈特(Barry Goodheart)告訴財新記者。

短短一周不到,古德哈特陸續收到了租戶的積極反饋。 “已有不少客戶用比特幣付款,雖然目前租戶占我們全部客戶的不足1%。 ”古德哈特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個很好的開端。

比特幣的力量不容小覷。由於其日漸流行,各國決策者們開始關注到比特幣可能帶來的破壞力。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曾不屑一顧地將比特幣交易稱為“網上洗錢行為” 。但華盛頓的監管機構日前已開始關注起比特幣的價格動向。

歐洲央行(ECB)近期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評估比特幣對現行金融體系的衝擊。相比舒默,ECB則似乎更加謹慎。這份剛剛公佈的報告總結道: “目前,比特幣對歐洲沒有廣泛威脅,不影響金融穩定和價格穩定。但若規模顯著加大,這種局面可能會被扭轉。 ”

比特幣的誕生

比特幣的誕生看似烏托邦:一群計算機奇客(geek)在網上構想出虛擬世界的流通貨幣,並通過複雜的電腦運算挖掘和交換使用。這是互聯網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的“奇客幻想曲”中的一則而已。

在互聯網剛剛興起的1990年,美國人喬姆(David Chaum)就創造出了電子貨幣(ecash)這一概念。但20多年前,這似乎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美國人雖然喜歡這一想法,但最終只有一家在密蘇里聖路易斯名為馬克吐溫的小銀行(Mark Twain) , 于1995年10月23日 開 始用電子貨幣。

在當時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發出的一封公告中,喬姆這樣說, “電子貨幣的使用,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也是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的催化劑。 ”不過,當年這一美好設想卻在1997年隨著銀行被收購而消失。

比特幣的誕生似乎經過了更嚴密學術論證。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日本用戶在密碼學在線論壇上發出一篇研究報告。這篇報告行文晦澀,但區別于喬姆的電子貨幣,比特幣並不依賴于政府和銀行等現存金融體系中的基礎設施,也就是說完全為點對點的貨幣交易。

這種貨幣的生產依賴于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 。用戶通過CPU的運算能力來運行一種定制的軟件作為“挖礦工” ;當 “挖礦工”齊聚行動時,就形成一個 “區域鏈” 。和現實生活中的挖礦工作一樣,比特幣就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且不受任何第三方機構,諸如國家央行等的控制。

這位神秘的作者英文流利,郵箱地址又註冊在德國,讓論壇上的其他奇客一度懷疑他的身份和可信度。有人甚至懷疑他是互聯網大佬穀歌(Google)秘密組成的一個團隊,也有人說他是美國中情局人士。

但無論他來自何方,比特幣的構想在2008年通過他的那篇論文提出後,立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時,蔓延的經濟危機讓全球金融體系備受質疑。擁有全球最大儲備貨幣的美國,在危機後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也讓人們開始構想一種幣值無法人為被縮水的貨幣。

雖然隨著更多 “挖礦工”的加入,比特幣的產量會逐漸提高;但根據最初的設計,比特幣的總量將不會超過2100 萬枚(目前約為800萬枚) 。也就是說,在比特幣的體系中,永遠都不可能存在“量化寬鬆”這一概念,而這種貨幣在虛擬世界中的相互流通,也避免了因國境的限制而產生複雜的匯率兌換系統。

“我要比特幣”

22歲的摩爾(Taylor More)為這一虛擬貨幣備感興奮。雖然他只是今年3月才初識比特幣,但卻對這種被他稱為 “革命性”貨幣概念一見如故。 “我真的相信比特幣背後的原理。 ”摩爾對財新記者表示, “你無法想象,用比特幣來 購物有多麼方便,幾秒鐘就完成。 ”自那以後,摩爾花了整整兩個星期搜集各種關於比特幣的資料,並同時在40美元左右的價位大量購入。一個月後,比特幣價格的突然飆升,也讓他嗅到了機會。

“我認為最近比特幣的暴漲不是沒有道理。 ”雖然沒有上過大學,但過去兩年在田納西州從事外匯交易的工作經驗,讓摩爾認為現在是普及比特幣的時候了。 “看看歐洲的塞浦路斯,政府可以明著搶百姓在銀行的存款,這種傳統的貨幣安置方式已經過時了。 ”今年4月,摩爾說服父母,出售其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的一處房屋時,通過折扣鼓勵購買者用比特幣支付房款。

但摩爾也承認,目前通用的紙幣並不可能瞬間消亡,比特幣的出現在短時間內只是對現行貨幣體系的補充。 “我希望至少購買者付25% 的比特幣,但最理想的,還是用比特幣全額付款。 ”摩爾對財新記者說。

今年5月,摩爾也將飛赴美國西海岸的聖何塞(San Jose)參加比特幣全球大會。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付款方式的未來(the Future of Payments) 。

雖然目前美國幾乎每天都有商戶表示願意接受比特幣作為交易貨幣,但另一個問題是,因為和摩爾一樣的比特幣持有者翹首以待手中的虛擬貨幣,在不久後讓自己成為百萬富翁,因此實際上用來消費的流通比特幣寥寥無幾。比特幣或許不會產生人們擔憂的通貨膨脹,但若人人僅持有貨幣而不將此用作消費,最終比特幣將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黑客與泡沫

因為擔心黑客入侵他的賬戶,摩爾不願意透露他在上月購買了多少比特幣,也不願公佈阿爾伯塔房產所需的比特幣數 量。不過,摩爾說自己已經為黑客襲擊 做好了準備。

但這並不容易。因為技術問題的出現和黑客的侵襲並不會提前通知用戶,而一旦遭受襲擊,損失可能是慘重的。

去年6月,一位名為 Allinvain 的比特幣持有者發帖稱,自己的2.5萬枚比特幣被人從電腦中偷走。

僅一周後,位於日本東京的交易點Mt.Gox 遭遇黑客的突襲。Mt.Gox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站點,掌握著全球九成比特幣交易。精明的黑客在入侵系統後大規模拋售比特幣,從而壓低價格,打破了正常的交易生態,也使得比特幣的價格產生了巨大的波動。

不過,摩爾卻對此毫不擔憂。年輕的他顯然並不懂太多黑客攻擊的知識,並天真地以為,只要把手中的比特幣存入移動硬盤內就可以保障它們的安全。

“即便電腦遭到了黑客的攻擊,我也有硬盤中的貨幣進行交易。 ”他說。

摩爾的這種想法似乎非常普遍。本月比特幣的暴漲,多為新近購買者通過二級市場帶動。這些買家看到比特幣似乎有著極大的增長空間,便一擁而上。

但令人擔憂的是,奮不顧身的買家在抬高比特幣價格後,也可能產生超過比特幣本身應有價值的泡沫,讓懷疑者擔憂破碎的可能性。

“比特幣完全無法顛覆現行由央行所主導的貨幣體系。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金融數學系講師柯斯(Thomas Cass)認為,一旦泡沫破裂,比特幣價格不僅將重回低谷,而且將再次證明這種所謂的貨幣本身並不是現行貨幣體系的可靠替代品。

柯斯擔憂,一旦價格虛高的比特幣遇上慘淡的市場需求,泡沫很可能一觸即破。這種情況也曾發生過。2011年6月,比特幣價格在達到31美元後立刻暴跌,最終在五個月後跌至2美元每枚。

“另外,貨幣政策的重要杠杆之一,便是有能力控制貨幣的發行。在比特幣的例子中,這一變量是被限定的,或者至少在目前的規則下是這樣的。 ”柯斯說, “同時,比特幣的美元價格也太不穩定,這樣也無法將其用作購買商品的理想貨幣。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64

新浪暴漲18% 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收購微博18%股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339

新浪宣佈,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總股份的約18%。另外,新浪授予了阿里巴巴一項期權,允許阿里巴巴未來將其在微博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

這筆交易對微博的估值為32.56億美元,合人民幣200億元。

新浪CEO曹國偉的微博:

新浪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馬上要公佈了。阿里巴巴戰略投資新浪微博,雙方會共同探索社會化電商和移動電商。當最大的社交媒體平台和最大的電商平台相遇時,想像空間巨大。微博平台的發展將更加穩健。微博目前是一個社會化的媒體平台,未來也可以同時成為一個社會化的商務平台,那才是一個真正的生態圈。

新浪的新聞稿:

中國上海/2013年4月29日 —— 服務於中國及全球華人社群的領先在線媒體公司新浪公司(NASDAQ GS:SINA)(以下簡稱「新浪」或「公司」)今日宣佈:其子公司微博公司(以下簡稱「微博」)與阿里巴巴集團(簡稱「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各自領先的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優勢,打造更為活躍的微博平台,探索和建立更具想像力的微博開放生態體系及商業模式。

  雙方將在用戶賬戶互通、數據交換、在線支付、網絡營銷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並探索基於數億的微博用戶與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台的數億消費者有效互動的社會化電子商務模式。這一戰略合作預計在未來三年內給新浪微博帶來大約3.8億美元的營銷和社會化電子商務的收入。

  同時,新浪宣佈阿里巴巴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和普通股,佔微博公司全稀釋攤薄後總股份的約18%。另外,新浪授予了阿里巴巴一項期權,允許阿里巴巴在未來按事先約定的定價方式,將其在微博公司的全稀釋攤薄後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

  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曹國偉表示:「能與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合作並共同發展社會化電商,我們感到十分興奮。電子商務在構築微博開放平台的生態系統方面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平台是天然的合作夥伴,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將讓微博在建立獨特商業化模式的道路上,步伐更穩健,更富有想像力。 我們相信,隨著互聯網越來越走向移動化和社交化,這一合作將惠及所有用戶,創造更多個性化人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我們相信微博將更微博,社交媒體的生命力將更健康更活躍,傳遞的正能量更多。我們也相信,兩大平台的結合,不僅有助於我們在移動互聯網的佈局和發展,而且會給微博用戶帶去更多獨特、健康、持久的服務。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的驚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