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聯想增長靠智能手機

2010-1-23  AD

【本報訊】聯想( 992)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移動互聯網市場將會在內地呈現爆炸式增長,聯想憑着創新產品、品牌及銷售網絡優勢,可望在這新市場處於領導地位,與集團在內地個人電腦( PC)市場的市佔率相若。該股昨逆市上升,收 5.65元,升 4.2%。
現時聯想每年於內地售出 700萬至 800萬部手機和 1500萬部個人電腦,他預期移動互聯網產品未來銷量將超越個人電腦。
據市場估計,中國智能手機於兩、三年後銷量達到 1億部,他指新產品正處投入及培育初期,需時一至兩年亦不算長,長遠會成為集團重要收入來源。

移動上網產品銷量料勝 PC
楊元慶昨在港介紹集團將於今年內推出的 新款移動互聯網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樂 Phone、智能本 Skylight,及可分拆作平板電腦( Tablet)用途的二合一雙模筆記本電腦 IdeaPad U1;前兩項產品於 4、 5月推出,後者年底推出,未透露價錢,但會具競爭力。他指產品優勢是永遠在線,更輕更薄,並提供內地最受歡迎的應用服務。這些產品先使用聯通( 762) W-CDMA網絡推出市場,而中電信( 728)及中移動( 941)的服務則仍洽商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24

TCL低端机跻身全球前七 挺进3G智能前景未卜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2/xOMDAwMDIwMjMxOQ.html

“明基西门子、摩托罗拉和萨基姆已经基本退出了全球入门级手机市场的争夺,目前这一市场已经被诺基亚、三星,以及中国的三家企业占领了。”TCL通讯副总裁肖锋10月20日告诉记者。

所 谓入门级手机平均单价在30-40美元,之前沃达丰、法国电信等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大量采购这些手机,出现了多家手机巨头争夺这一市场.但是随着摩托罗拉 转型高端智能手机、萨基姆被私募托管,明基西门子渐渐淡出手机行业,这一市场已经逐步被中国企业获得。目前把持这一市场的是中兴通讯、华为和TCL通讯。

根 据TCL通讯刚刚发布的最新数据,2010年前三季度TCL通讯的手机销量达到2373万台,同比增长了1.55倍(去年同期为929万台)。而根据调查 公司iSuppli的最新数据,第三季度其全球销量排名已经超越苹果、摩托罗拉和华为跃居第七位,其中在俄罗斯和拉美市场都进入行业前四。

金融危机让TCL通讯在2008年第四季度销量大降而且出现亏损,并导致了原CEO刘飞的离开,之后又经历了原多普达总经理杨兴平“3G+4C”战略的壮志未酬,直到今年1月原负责海外业务的总裁郭爱平接替杨兴平出任CEO后,TCL通讯才重新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

肖锋告诉记者,今年8月TCL单月销量已经突破300万台,9月更是上升到359万台,按照这一速度,年底出货量将突破3500万台。

但由于市场竞争导致入门级手机的单价从原来的40多美元下降到30美元左右,这一市场的利润空间很小。TCL通讯过去几年在海外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却只有几百万元的利润。

为 了改变这一状况,TCL通讯决定进入中高端手机。TCL通讯将2011年的产品战略定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和以WCDMA、TD为主的3G 手机上取得突破。据悉,依靠阿尔卡特品牌,TCL通讯与沃达丰、法国电信、ORANGE等全球几乎所有的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完成从入门手机到中 端手机的升级后,其接下来就是向这样战略合作伙伴提供高端智能手机。

“TCL通讯要想成为全球手机主流阵营的成员,仅仅依靠在中低端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是无法做到的,苹果出货量虽然不如我们,但其销售额和利润是我们的10倍。” 肖锋表示,“TCL通讯必须在智能和3G手机领域有所突破,特别是在我们强势的拉美和欧洲市场。”

然而业界对于TCL通讯杀入智能手机领域并不看好,有手机厂商人士表示,“TCL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研发和技术积累都还不够,盲目进入高端手机市场其投入很大,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虽然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突破,但积重难返的TCL通讯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增幅始终难有大的起色。按照TCL通讯的预测,虽然今年其国内市场出货量有望突破300万台,但是海外利润贴补国内市场的情况依然难以改变,而且国内市场占其总出货量的比例持续下降。

为 了改变国内市场的被动局面,今年第一季度TCL通讯组建了电子商务中心,与拉美、欧洲、亚太和中国并列为5大业务中心,在前三季度其通过淘宝、当当、卓 越、京东等主要电子商城的销售量大约为9万台,虽然刚刚起步,但是负责这一业务的肖锋则希望这一渠道的销量占比提高到3成以上,并且在海外市场也通过与主 要购物网站的合作来扩大份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05

智能手机割据战

http://nf.nfdaily.cn/nfrwzk/content/2010-12/09/content_18308182.htm

手机早已不仅仅是手机,它已经是一个互联网接入终端设备,是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最简便、快捷和顺畅的方式

本刊记者 马李灵珊

“你现在用什么手机?”

“诺基亚。呃,上一款是摩托罗拉。”

5年前,这是人们习惯的问答模式。不需说明,大家也明白,彼此询问和感兴趣的是手机的品牌。

“你现在用什么手机?”

“Android。不过,我还想去买台iPhone4。”

现在,新一代的思考模式已经不再以手机的品 牌为定向,而是更为看重手机的操作平台。看上去,iPhone4是一台硬件概念上的手机。但实际上,iPhone上运行的iOS系统才是核心,那些令人眼 花缭乱的功能,都是依托着那颗坚硬的内核--iOS系统才得以完成。至于Android,这个由互联网巨头Google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更是以救世主 之姿拯救了渐现颓势的摩托罗拉和三星,又扶植了HTC等智能手机新贵。

和5年前我们乐此不疲地对比诺基亚、摩托罗 拉或者三星哪一个品牌更结实、通话质量更好、电池更耐用一样,今天,我们关心Android、iOS、WP7(微软操作系统)或者RIM(黑莓操作系统) 哪一个平台上的软件游戏更多、处理邮件和文档更便捷、操作界面更友好和人性化。

这不仅仅只是热衷科技产品革新的年轻人才能 享受到的便利,我的父母均已近知天命之年,他们曾经以能手写、屏幕大和结实耐用为标准来选择手机。今年,他们分别买了一台HTC Wildfire(Android系统)和iPhone4。现在,我们之间用skype免费打电话、用Kik messenger免费发短信,天气预报、地图导航和实时打折信息搜索都是实用并且不难操作的功能,无论是炒股、看韩剧或者是玩纸牌游戏,都可以在手机上 完成,这让他们兴奋不已。同时,他们再也没买过一张报纸。

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手机”和5年前的 “手机”,已经不再是同一种东西,和20年前的“大哥大”相比,当然相差更远。手机曾被赋予了身份地位的象征作用,而在其内核没有革命性的革新之前,好看 的外形和知名度往往成为一款手机热销的决定性因素。而现在,智能手机平台的迅猛发展,让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愈加深远。如今的手机,其实更接近于一个小巧、 便携的互联网接入终端设备,携互联网席卷一切洪流而来。

据Gartner调研公司发布的2010年 第三季度全球手机销量报告,2010年全球手机销量达4.17亿部,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智能手机占了19.3%,同比涨幅为96%。尼尔森调查公 司则称,在美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在2011年就将超过50%--去年,这一比例只有不到20%。

软件成就硬件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07年1月10日,在美国旧金山例行召开的新一届Macworld上,已经凭借iPod的成功在音乐播放领域呼风唤雨的乔布斯意气风发地登台,这一次,他为世界带来的是一款叫做iPhone的手机。

也是在这次大会上,他宣布,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正式将沿用了20多年的“Computer”从公司名称中拿掉,改称苹果公司(Apple Inc.)--苹果开始加速,从一家以PC电脑为核心业务的IT公司向消费电子供应商转型。

什么是iPhone?乔布斯说,它是“宽屏 幕iPod、革命性电话和突破性网络”的结合体。他狂妄地喊出,“我们最少领先5年。”“我们要把所有的按键去掉,只剩一个大屏幕。我们要如何操作它呢? 用触控笔?不,谁还会用这种烂东西……世界上最好的指向装置就是我们的手指!”

iPhone刚出现时,诺基亚认为这款产品市场占有率不会太高,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冲击;三星则称,“这在功能上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传统手机制造商都觉得,这款产品华而不实。

乔布斯没有多费口舌,他只是告诉世界,“iPhone可以运行Mac OS X(就是后来的iOS系统)来管理文件、运行应用程序和网络”,因为--“软件造就硬件。”从iPod的成功里,乔布斯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是iTunes。

在过去的3年半时间里,iPhone用销售 奇迹和口碑印证了乔布斯的结论。每一代iPhone都有各种令人诟病的地方,例如早期不支持3G网络、不支持多任务,但是,“软件造就硬件”。乔布斯建立 起一条完美的产业链,苹果生产手机,开放软件平台,再在iTunes的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里销售全球数以万计的软件工程师为之设计的各种应用软件,苹果与他们分成(苹果占30%,开发者拿70%),用户得到更好、更 先进的体验。现在,这个商店里的应用程序已经超过了30万。

而那些曾经嘲笑苹果的公司呢?诺基亚的 Symbian系统已经被毫不留情地打入“过时”的行列中去,他们力推的Ovi在线商店与App Store相去甚远;如果没有Android,三星和摩托罗拉的财报都非常难看。Kaufman Bros分析师Shaw Wu说,“手机硬件制造商从不需要和软件开发者打交道,它们没有这种习惯,但现在,世界正被软件推动。”

看上去,一切似乎都很美,苹果的市值甚至在今年超越了微软。除了Google,现在,他们成了苹果最重要的敌人之一。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是目前看起来,最有可能对iOS发起挑战和冲击的选手。

已经没多少人能记得起3年前的iPhone 发布会上,和乔布斯微笑握手的人正是Google的 CEO 施密特--施密特当时也是苹果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在MacWorld上,两家公司宣布联手将Google的搜索和地图服务植入 iPhone。当时的气氛轻松得甚至让施密特开起了玩笑:他们应该合并成一家公司,名字就叫“AppleGoo”。

但在商业领域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早在苹果推出iPhone的两年之前,Google就不声不响地收购了一家名叫“Android”的手机操作系统设计公司。当时,他们收购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在移动设备中,微软不再占据主流地位。

在苹果成为智能手机操作市场上的标杆之后,2008年9月23日,Google联合台湾制造厂商HTC推出了第一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简称“G1”。从此,两家公司的竞争拉开了帷幕。

这让乔布斯暴跳如雷。《纽约时报》称,“他 认为Google这样做从物质、技术和精神上违反了两家公司之间的联盟合作关系,简而言之,他认为他的老朋友Google从他兜里偷钱了。”乔布斯说, “我们没有去搞搜索,但他们来做了手机。Google想杀死iPhone。”两家公司的高层常常在各种公开或私下的场合里争论,乔布斯甚至愤怒声称 Google剽窃了iPhone的思路,Google则说,Android的某些原型机早于iPhone。

2008年,Google总部曾发生过一次非常不愉快的会面。乔布斯警告Google,如果他们继续制造持有多点触摸的手机,他就会发出诉讼。事实上,2010年,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苹果的确拿下了多点触摸的专利。

不过,这已是后话。在这几年 中,Google已经和众多厂商一起,先期制造了一大批支持多点触摸的手机。Android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智能操作平台之一,和苹果不同,在 Google这里,软件与硬件分离,除了一款依然由HTC代工的Nexus One被承认是Google自己生产的手机以外,其他手机硬件均属于各家厂商,Android用“机海战术”与iPhone 分庭抗礼。因为授权免费,众多硬件厂商都选择了Android系统,从三星到华为,从1000元到4000元的价位,你都能找到不同的Android手机 型号。

Google也建立了自己的软件市场。 Android Market被用户戏称为“菜市场”,在这里,开发者不需经过繁琐的审核程序,绝大多数软件目前都是免费。与售价昂贵的iPhone相比,在 Android的世界里,用户只需付出小得多的成本就可享受许多智能手机操作平台带来的便利。

在Gartner公司2010年第三季度智 能手机数据中,Android系统的手机已占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的25.5%,甚至已经超过了和去年相比下降了0.5%的iOS(16.6%)。 Nielsen公司则称,从今年2月至8月,有32%的智能手机新用户选择了 Android,只有26%选择了iOS。

现在,苹果和Google的战争已经趋近白 热化。去年,施密特退出了苹果董事会,乔布斯的声明中火药味极浓,“现在Google的Android和Chrome OS已经在苹果的核心领域和我们展开了竞争。因为利益冲突,他已经不得不在一部分董事会议时选择回避……现在是他从苹果董事会辞职的时候了。”

两家公司在收购、专利、董事会和应用程序开发等方面全都产生了冲突。苹果甚至以侵犯专利之名起诉了HTC,而谁都知道,HTC是最乐于制造Android系统手机的公司之一。

不过,他们仍然在某些领域里合 作,Google每年会付给苹果1亿美金以确保自己是iPhone和iPad的默认搜索引擎。有意思的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微软此时却成了打击对方的有 力工具。微软也为苹果的iPhone和iPad开发了专属的Bing搜索应用程序。熟悉硅谷的人看到这一消息甚至会发笑,苹果与微软?这两个宿敌,竟然也 会有握手言欢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微软也绝不甘于让自己成为别人斗争的炮灰。在iPhone推出之前,微软早已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他们梦想“用PC的那一套复制到手机上”,当时虽然无法与诺基亚的Symbian相比,市场占有率也不容小觑。

iOS与Android改变了这一切,在G1上市之后的2008年11月,微软终止了开发许久的Windows Mobile系统,重新设计一款全新的系统。他们将这个月称为“Reset(重启)”。

这表明了微软的决心,也表明了他们所面对的危险境地:如果再不绝地反击,微软将被彻底请出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市场。3年前,他们曾嘲笑苹果没有实体键盘,但他们判断错误了。微软CEO鲍尔默说:“我们曾领跑这场游戏,但现在却名列第五,我们错过了一整轮。”

《连线》杂志称,“微软最终决定按下 Ctrl+Alt+Del,重启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迎来新的开始。”今年10月11日,微软推出了崭新的系统Windows Phone 7。和iPhone以及被指责太像iPhone的Android都不同,微软没有采用图标网格的界面来欢迎用户,而是采用了一套动态、直观的全新界面。

在对大部分用户惯常使用的界面进行对比后,在沃达丰从事用户体验相关工作的Morten表示,“iPhone突然开始显得过时。”微软难得地赢得了一片叫好声,甚至是“优雅”这类以前只属于苹果的溢美之词。

WP7手机上市当天,总共卖出了4万部手机。尽管这一销售战绩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但不少市场分析师都指出,因为得到了运营商与手机硬件公司的支持,微软的WP7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就像Gartner公司指出的一样,“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现在就预测谁能最终取得胜利,未免言之过早。

应用程序引领未来

没有人会否认,最终决定智能手机平台胜负的,将会是那些为平台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者。掌上设备观察网站iFanr的作者郭磊说:“没有一个平台会穷尽一切功能,这是不可能的,说到底还是要靠大家为平台开发软件,来发挥出手机更多的可能。”

现在,iOS的App Store中已有了超过30万个应用程序,Android Market的数字则是逼近15万,而且增幅速度也已和iOS持平。不少人都预测,明年底或是后年初,Android Market的应用软件数量就会超过iOS。

而刚刚起步的WP7也忙着宣传,截至今年9月,它们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包已经下载超过 30 万次,根据过去软件业的规律,这些人中有一半都会推出最终的软件。也就是说,未来起码有15万个用于WP7的应用程序会出现在他们的市场中。别忘了,WP7刚刚推出一个多月而已。

不过,在苹果产品研究网站apple4us 的成员、同时也从事第三方软件开发工作的Lawrence Li看来,这些数字也许只是虚假繁荣。“纯粹数字可能对公司有意义,投资人喜欢听这些数字来影响自己的投资。但App Store里面的软件绝大部分是垃圾,能留下来并有持续价值的很少。所以,好的软件有多少,和软件有多少是两个概念。”

作为智能手机目前的老大,iPhone的困 扰很典型。苹果公司一向都希望建立一个较为封闭的生态圈,今年春天,Adobe 曾发布工具让开发者能使用 Flash 创建 iOS 应用,苹果立即修改了开发者许可协议,禁止开发者采用任何非苹果官方的开发工具。尽管最后苹果迫于监管与竞争的压力,放宽了协议,但它所面对的问题却越来 越明显--在越来越多的软件中,如何让你的软件能够脱颖而出?又有多少是像Lawrence Li这样的技术员所期望的“有爱的,看了感动得要落泪的软件”呢?用iFanr作者Logout的话说,“在这个市场里,所有你能想到的新创意在上面一 搜,都能搜到相似的。”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苹果的App Store就会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

苹果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方面控制软件质量, 一方面提升用户体验。他们有一份人机界面规约,建议所有的软件开发者按照同一规则来设计,比如软件不要单设进入画面,而是打从一开始就呈现软件操作界面。 Lawrence Li说,“这样会有一个心理骗术,让用户以为加载已经结束。”

而且,所有软件在进入App Store前,都需要经过一个审查过程。苹果今年又一次收紧了审核方针,他们写道,“我们不需要更多可以用来演示‘放屁’的软件。如果你不能开发出什么有 用的东西,或者提供一些最新的娱乐,你的应用有可能不会获得通过。我们会拒绝任何我们认为已经越界的内容或行为……判断越界的那根线在哪儿呢?……当我看 见的时候,我就会知道。如果你的软件被拒绝了,我们有一个评审委员会,你可以去‘上诉’。但是,如果你要炒到媒体那儿去,或者只会骂我们,是不会有帮助 的。”

言下之意,在苹果的世界里,只有苹果说了算。

这能不能有效解决App Store里精品软件对缺乏的局面?目前看来,仍然不够。而且,别的问题也在悄然滋长,为iOS和Android都开发软件的工程师吴鸿说,“如果软件出 了bug,在App Store里受制于审核过程,可能在六七天内用户都得不到更新。这会造成延迟。”这就要求开发者从设计软件的最初就以高标准要求。

不过,苹果只是面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Android的问题却更加显著和突出。苹果以设计来主导产品,Android却承袭了Google的算法文化,工程师的特性就是开放,将代码开放、可能性开放,同时也将问题开放。

数以万计的开发者在愤怒地抱怨 Android,最简单的原因当然是钱。开发者为钱而来,得不到钱,他们自然会离去。苹果的App Store支持多样的支付方式,而且用户也已经在过去长达10年的苹果产品体验中养成了在iTunes里为音乐和软件付费的好习惯,更重要的 是,iPhone不越狱是无法安装盗版软件的。

但Android呢?首先,它曾经只支持 Google Checkout和信用卡支付,刚刚才宣布支持Paypal,而且购买Android软件的地方也太分散,应用市场里只有一部分,开发者网站、甚至在 Amazon等地方都能买到Android应用软件。其次,Android基本不审核任何应用软件的发布,换言之,就算我只是个菜鸟,随手写个软件也能放 到网上供人免费下载使用,如果其中有病毒,后果当然不堪设想。

Google引以为傲的“开放”背后,也有陷阱,某些功能一样要求用户Root(取得管理员权限)后才能使用。Google研究博客谷奥的MusiXboy说,“开放说到底,只是谷歌用来贬低苹果抬高自己的说辞,当不得真。”

眼花缭乱的重复应用和繁琐的购买渠道背后, 很难有用户持之以恒地为软件买单。更重要的是,因为Android程序的开放性,盗版软件的安装成了非常简单的事情。而且,就算有一款没有盗版的软件需要 付费,用户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同类型的软件替代。开发者在这个远没有App Store成熟的市场生态里,举步维艰。

不过,开发者还是愿意等待市场成熟,毕竟这是个潜力无比巨大的空间。吴鸿为Android开发的程序,全部都没有收费,单纯靠内置的广告,一天也能挣到几十美金,侧面旁证了这个用户群的庞大以及潜在的消费能力。

让开发者厌倦Android的,恰恰也是 Android得以在今年迅速崛起的法宝:多等级的手机设备和厂商自定义的界面。在Android的世界里,有1000块钱的手机,也有5000块钱的机 皇,处理器、分辨率都不相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款应用程序是不可能在所有机子上都完美运行的。每当开发者开发了一款软件,等待他们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 的所有机型中无休止的调试。相比起只需要考虑iPhone一款机子所需要付出的成本,Android平台实在太耗费人力物力。

所以,当iOS平台最受欢迎的游戏“愤怒的 小鸟”移植到Android平台时,Rovio公司选择了免费,但机型的分化仍然让他们不堪其扰。11月21日,Rovio为它在许多Android设备 上的糟糕表现而道歉:“尽管我们努力了,可我们没能让游戏拥有最好的性能。”他们宣布:“我们已经不愿意在为Android设备做更多版本的‘愤怒的小 鸟’了。”

这似乎印证了乔布斯对Android的诅 咒,他认为Android所谓的开放恰好会自毁长城:“Android手机总是被配备不同的界面,把问题留给了用户。相比之下iPhone统一性的好处不 言而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为让不同Android手机的用户都得到最好的体验,光Twitter客户端就有不下100种各式各样的版本。

在Android与iOS双雄争霸之 际,WP7悄然以搅局者的姿态出现。上市之初,微软就对软件开发者提出了金钱奖励措施,游说在iOS和Android系统中开发出广受好评的开发者为 WP7开发软件,为此,微软会先付一部分酬金。同时,面对那些已然进驻的开发者,微软还建立了支持团队提供帮助。这些措施都起到了显著效果。 Slacker公司的营销副总裁 Jonathan Sasse 就表示,“在iPhone和Android的环境里,开发者与公司并没有什么交流。”但微软却提供了许多帮助。

微软还没有出局,毕竟他们还是软件业的第一 巨头,又为开发者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他们与硬件厂商紧密合作,HTC放上日程的WP7手机甚至比Android手机还多,紧锁高端市场。而且,不像 Google对所有厂商都开放授权,WP7只为那些达到审核标准的设备开放授权,这让开发者调试的难度大大降低。

同时,WP7在商务市场也将取得突破性的进 展。毕竟如今最流行的文件操作软件还是PC上的Office系列,只有微软的WP7,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公文文档的无缝转接操作。就像Google把自己 的Gtalk和Gmail完美地集成在Android手机中一样,这也是微软无可比拟的优势。

面对微软、Google与苹果三家传统意义 上的IT行业的强势出击,诺基亚和黑莓也许是最沮丧和焦虑的两家公司。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尽管凭借历史优势,仍是当今智能手机操作平台占有率第一 名,但Symbian的逻辑属于上一个时代已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诺基亚与英特尔结成了联盟,着力于新系统Meego的开发,同时建立了Ovi线上应用商 店。无论如何,芬兰巨人已经开始从沉默中苏醒。

至于黑莓,它的步伐甚至比诺基亚还慢。Lawrence Li称RIM系统也许只适合那些“够用就好,不希望改变”的人群。Android快速增长的北美市场份额,大部分都是从黑莓日益衰退的市场中夺取来的。

黑莓的出路也许在它收购的PONS系统上,现在,这个系统被应用在黑莓推出的平板电脑Playbook上,也许,黑莓将会反苹果之道而行,将PONS移植到手机上,而这或是黑莓最好的机会。

当手机遇见网络

微软、Google、苹果、Intel、诺 基亚、黑莓……在5年前,这些企业根本不会被人们放在一个序列里考量。他们的属性分别是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硬件公司和手机公司。但今天,他们在同一个战 场上殊死搏斗,看上去斗的是手机操作系统,事实上,他们所争斗的是用户接入互联网的方式。

在今天,世界越来越小,信息传播也越来越快。很多时候,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已经局限在一块屏幕之上。过去,我们仰仗的是PC电脑,但手机才是能够一天24小时寸步不离的设备。摩根士丹利推出的最新一期互联网研究报告指出,未来网络趋势是3个关键词:移动、社交和广告。

智能手机毫无疑问是最能够满足这3个关键词的设备。它本身就是移动装置,承载了我们的社交需求,手机里的联系人号码薄也许是许多人最为看重的资源,而源源不绝的应用程序背后所暗含的广告需求与增长,更是令人不能小觑。

看看Google推出Nexus One时的宣传口号吧:“网络与手机相遇”,再回想一下苹果2007 年发布iPhone时的口号“你口袋里的互联网”,我们就能够明白,手机早已不仅仅是手机,它是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最简便、快捷和顺畅的方式。

在美国,未来3年内的无线带宽就将超过有线 带宽。今年年底,美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质疑Verizon将会在美国20个城市部署带宽达12Mbs的LTE。LTE带宽未来将升级到50Mbs,而这项 技术最大能支持每秒100Mb。这约是现在许多人所用网络速度的10倍。到时候,网络就将无处不在。

目前,移动设备的速度比PC机落后了7年,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手机,其性能相当于2003年的台式机。但未来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芯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短,锂离子电池的续航时间也在成倍地提高。总有一天,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完全智能和更加精确的世界里。

手机的售价也将越来越低。如果不是受限于运营商,Google原本打算将Nexus One以不足100美金的价格销售。因为移动、广告和社交上的收益完全可以补足这部分的差距,更多人使用智能手机无疑会加快整体的进程。

这一天总会到来。到那时,也许我们会停止询问“你在用什么手机?”因为每个人的手机功能相差都不会太大--那是我们与世界保持联系的纽带。

(感谢iFanr、apple4us与谷奥三家网站对本文给予的帮助。部分材料参考《连线》与《纽约时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7

8285研祥智能的财务报表分析 岁寒知松柏

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09101692346749/

 

看了一下8285研祥智能过去二年的财务报表,发现几个问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07年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时,研祥花10个亿收购了无锡的一块土地,该土地原价3.6亿,是等了3年没有开发的空壳公司所有,该公司没有一个员工,名字叫风水隆,所有人是陈志列的太太。在07年行情最好的时候,研祥在最高位帮她解套,土地重新评估10个亿,增值6亿多。当时研祥的总资产12亿多,净资产还不到5亿!


 

二、无锡那块地的购地成本为2000/平,研祥自己本身才5个亿净资产,却注资7.2亿到她老婆的公司,首先这种关联交易得利的肯定是他老婆,白赚6个多亿,相当于又一个研祥;其次,研祥真要扩大发展,也不需要一次买那么大块地,因为研祥08年主营收入12亿,09年上半年收入不到5亿,做为一家高新科技公司,在无锡要这么大的土地干什么呢?花这么大的代价,如果是一般企业,那个风险是相当的大,从买地到建成并产生收益,不是一两年的事。我甚至设想,当初他老婆花3.6亿买那块地,搞不好还是研祥借给她的,空手套白狼。


 

三、08年拥有现金资产10亿,但银行借款8亿;09年拥有现金13亿,银行借款11亿。它一年主营收入还没有现金多,年年要那么多现金干嘛?8.3亿是定期存款,难道存款息高过贷款息?查看09年中报,半年的财务费用高达3000万。11个亿的银行贷款,我按照它的贷款期和利率分别计算加总,年利息费用高达5000万,基本与它的半年的净利润差不多了。


 

四、08年研祥收 入增长了一倍,但净利润还减少了,毛利从38%降到25%,净利率从26%下降到8%,盈利能力严重下降,公司说是低毛利的收入增长较多,我看他光8个亿 银行借款利息就有它净利润的一半多; 09年1季报主营只增长了11%,半年报主营增长12%,净利润虽增长了31%,但只有5500万,占主营4.69亿的11.7%,毛利率25.7%,与 08年基本持平。做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当收入已经超过10个亿时,毛利率才25%,净利率10%,太说不过去了,我们不能指望它收入还能从10个亿增长到 100个亿吧。


 

五、据研祥内部员 工介绍,研祥是一个超级夫妻店,也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期权。08年年报显示,公司非董事外最高的5名职员,年薪为46万、10.5万、10万、9.5万、 8.8万;09年中报显示,公司共2043名雇员,半年工资3500万,平均每人月薪2855元,一家深圳市内的高科技公司,每月人均应付含税工资 2855元,对比深圳08年平均月薪3621元,是不是低了一点?

原载于新浪港股论坛:http://club.finance.sina.com.cn/hkstock/thread-17425-1-15.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1

創維楊東文:智能電視標準亟待統一今年3D電視將有較大飛躍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31/2261431.shtml

 3D唱罷,智能登場。在平穩度過3D電視元年後,創維又開始在智能3D上發力。
昨日(3月30日),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 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2010年是3D電視的普及元年,「在今年3D電視將會有比較大的飛躍。另外,在3D電視已普遍被消費者接受 後,今年會是幾乎所有廠家大規模進行智能電視推廣和普及的第一年。」
奧維諮詢(AVC)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第12周 (3月14日~3月20日)3D電視零售量滲透率達到5%,零售額滲透率高達12%,3D銷售主要來自大尺寸3DLED,在LED液晶電視40吋及以上尺寸3D電視滲透率為12.3%。
另有數據顯示,2011年初至今,3DLED新增14款新品,佔LED新品的17%。
在這背後,卻是彩電廠商銷售數據尷尬地下降。創維數碼(00751,HK)於3月15日公佈的2月份銷售數據顯示,創維2月份實現電視機銷售總量27.6萬台,同比下跌39%,電視機銷售總額也同比下跌52%。
「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今年與去年的過年時間不同,導致銷售黃金期不同,另外是以平板電視為主的彩電經過爆發性增長後開始進入成熟期。」楊東文表示,「但在3D電視銷售上,我們有比較好的增長的,接下來也會通過不斷推出新品來改變銷售結構。」
奧維諮詢(AVC)認為,「五一」前還會有一大批3D新品上市,屆時新品滲透率將達到25%左右,新品經過一個月到兩個月的導入期,將在「五一」期間進入成長期。
楊東文預測,預計創維所有的3D產品將在今年實現大約150萬台的銷售量,達到銷售總量的20%以上。「從全行業來講,『五一』期間很有可能會達到15%的銷售佔比。」
儘管創維推出智能3D電視,但楊東文仍認為今年還僅僅是智能電視的推廣年,智能電視的普及除價格因素外,還會涉及到家電企業商業模式和內容管控模式的改變。
在商業模式上,家電企業主要將會面臨兩方面改變,楊東文認為,「所有的彩電企業將從單純的硬件產品銷售轉變為產品與內容服務並舉的模式,由此便引發了彩電企業從銷售電視轉變為聯合內容提供商共同發展,這對我們整個行業都提出了挑戰。」
「在智能電視方面,所有的廠家都在技術上快步前行,監管部門也應該及時跟進,制定出統一的標準,要有新的管控手段和辦法來適應。」楊東文建議。
據記者瞭解,智能電視的發展讓眾多傳統彩電廠商必須面對設計、軟件等問題。新的產品、新的市場出現,企業會關注它,這是非常正常的,楊東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未來的發展趨勢要求我們必須進行跨界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11

Android免費快餐終結 彩電商聯手爭奪智能話語權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7/wNMDAwMDIzODYwNg.html

「智能電視的出貨量越來越大,但是彩電廠商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操作系統領域的免費快餐可能就要吃到頭了!」一家彩電廠商的負責人5月16日如是告訴本報記者。

目前國內的智能電視佔平板電視出貨量的比例還不足5%,但市場調查機構預測,最遲到2014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將突破9000萬台。這是一個令彩電行業振奮的數字,吸引了很多廠商紛紛殺將進來。

彩電廠商在相互廝殺中猛然發現,上游的操作系統完全被美國的谷歌、微軟和蘋果等廠商控制。隨著Android系統的升級和越來越多彩電廠商投入其懷抱,谷歌和其授權的芯片廠商也在改變策略,其平台部分收費已經出現了苗頭,而彩電廠商的利潤空間在不斷縮小。

彩電廠商決定聯手制定全新的行業標準以對抗上游的壓力。

免費快餐終結

谷歌的Android平台在進入3.0後也開始部分封閉,其中有部分程序已經開始加密收費。而Windows系統每台的授權費用甚至達到100美元

5月6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海信集團副總裁王志浩,以及長虹多媒體產業群董事長林茂祥在深圳彩電節上籤署了建立國內首個智能多媒體技術標準聯盟的協議。5月13日,海信宣佈與樂視網全面戰略合作,將後者開發的TV版樂視網置入其智能電視應用軟件商店中。

5月15日,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北京高調宣佈,公司將進行戰略的全面轉型,提出「未來10年將全面智能化」,為此海信已下定決心,全面啟動智能化戰略,所有相關產業(多媒體、通信、家用電器、智能交通、地產)都將以智能化為戰略目標。

這一連串動作背後,其實,海信、TCL等彩電企業在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上都遇到了一些麻煩。

從 2001年開始,TCL就提出「天地一家」的互聯網電視策略。2002年,海信則聯合新浪網、陽光衛視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電視,包括2009年TCL等推 出的互聯網電視。這些電視往往是採取英特爾的芯片、微軟的Windows系統或者Linux的操作系統,但是由於帶寬、軟件等外部因素的缺失,均慘遭失 敗。

而隨著谷歌的Android系統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取得成功後,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三星、海信等國內外彩電廠商紛紛推出基於Android系統的智能電視。

一位彩電廠商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外廠家推出的智能電視中使用Android系統的佔到90%以上,只有TCL針對Android和Windows系統都推出了產品,而部分彩電廠商還在使用Linux或者自己開發的系統。

記者瞭解到,海信推出了自己的HI-OS系統,其核心平台也是Android,不過也使用了部分Linux的平台技術,彩電巨頭集體靠近谷歌主要是其系統平台的開放性,以及免費的模式。

值 得注意的是,在最初智能電視採取Android2.2或2.3版本系統後,很多彩電廠商將目光瞄準了應用於平板電腦的3.0版本,但谷歌的Android 平台在進入3.0後也開始部分封閉,其中有部分程序已經開始加密收費。而Windows系統每台的授權費用甚至達到100美元,這導致彩電廠商面臨成本上 升。

由於智能電視規模偏小,國內彩電企業在與上游系統商及第三方軟件商的談判中處於不利的地位。有彩電廠商人士告訴記者,三星2010年的 平板電視出貨量達到了3500萬台,而國內出貨量最多也只有800多萬台,在與開發系統的谷歌、微軟,以及得到谷歌授權的一些中間商談判時往往面臨著不利 的局面。

海信互聯網運營中心總監高雄勇表示,彩電企業如果分散與系統商談判是無法成功的,大家聯合以來以規模來與其博弈效果則更好。

李東生和海信的高管都表示,新的智能多媒體技術聯盟未來不一定採取Android系統,顯然這也是彩電商集體向系統商施壓的做法。

互聯互通、四屏融合

「在智能化的時代,誰封閉就意味著滅亡。」

在周厚健看來,如果這次國內彩電企業繼續各自研發和推出智能電視,而所有消費電子產品不能做到互聯互通或四屏融合,那麼彩電行業的這次智能化衝刺依然會遇到麻煩。

高雄勇則表示:「在智能化的時代,誰封閉就意味著滅亡。」

海信、TCL、長虹發起成立的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期望建立起中國企業自己的技術標準。

據介紹,該聯盟將主要開展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智能電視應用程序商店技術標準;二是智能電視互聯互通應用規範標準;三是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技術規範標準。後續還將逐步制定智能手機、智能平板等各種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標準。

為了獲得更多第三方軟件商的支持,三家彩電企業將推動彼此的智能手機、電視等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記者瞭解到,2010年這三家企業平板電視出貨總量就達到2100萬台,而手機出貨總量更是達到4000萬台,是個龐大的終端陣營。

據悉,目前智能電視的應用程序總數量依然只有幾千種,這與智能手機幾十萬種的應用軟件無法相提並論,其主要原因就是智能電視市場規模依然太小,而且缺乏互聯互通和成熟的商業模式。

高雄勇甚至表示,其實互聯互通除了國內的閃聯標準,以及國外的DLNA等標準外,海信的目標是與所有中外消費電子巨頭的產品都做到互聯互通,「不能做到互聯互通就不是智能多媒體。」

不過,創維、海爾和康佳等三家彩電企業並沒有加入這一聯盟。「這是個好事,但是智能電視還剛剛開始,其具體的定義和技術標準還沒有確定,而工信部也制定類似的標準。」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告訴本報記者:「我們要再看看,如果這個三家企業的技術聯盟確實好我們也會加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39

蘋果、HTC訴訟各下一城 智能手機專利軍備競賽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7/4MMDcyXzM1MzM4M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4

小品牌銳合挑戰千元智能機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38922.html

出半年,千元智能機市場已經從一片紅海廝殺成藍海,這就是真真實實的市場需求。在安卓系統、智能終端這些概念的光環下,3G千元智能機成為今年各大運營商不能踰越的門檻。

選擇TD

看看這些進入3G千元智能機名單的設備供應商就知道了,中興、華為不說,三星、HTC等安卓明星也都不甘示弱,8月以後,聯想也按捺不住千元智能機的誘惑,高調推出其千元智能機產品。

「這麼多千元智能機,你怎麼從中殺出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把這個問題拋給銳合技術董事長張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千元智能機銳合X3突然從淘寶商城中紅起來,讓人有點不解。

「我們不做所有的千元智能機,我們主打TD千元智能機,這是市場空白點。」張策說。看起來這一定位確實可以幫助一個小品牌尋找到與眾不同的機遇。在 三大運營商的千元智能機戰略中,中國電信先發制人,中國聯通則憑藉WCDMA網絡優勢可以輕易網羅眾多終端跟隨者,唯有中國移動的TD-SCDMA標準, 這一中國本土3G標準到目前為止終端發展仍是瓶頸。

張策團隊也不是盲目選擇這一市場,他們對於TD的理解應該是國內最強的團隊之一。張策團隊多來自展訊,這是國內最早研發TD芯片的公司,此後張策創辦銳合,一直在做TD解決方案,服務於全線TD產品,因此,做TD的3G智能機,張策認為是順理成章向產業鏈的下游發展。

小品牌成長是一場賭博

在上海張江的辦公樓中,張策很少呆在自己的獨立辦公室,與幾個創業夥伴一起合用一個碩大的會議室,成為他們目前的常態。會議室的辦公桌上,幾個創業夥伴整齊又凌亂地劃分出自己的地盤,既日常辦公又隨時溝通。

辦公室四周的窗邊,銳合新LOGO的各種比稿版本被一一排放開來。記者仔細觀摩並詢問未來會用哪個新標識,其中一個創業夥伴說,都是被淘汰的。「我 們需要一個新的標識,以前做解決方案,客戶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現在開始做終端,我們需要一個識別度更高的標識來打動消費者。」張策告訴記者。

另一個創業夥伴汪楨懿正在為新上市的手機調製白色的版本,白色iPhone在蘋果飢餓營銷的推動下成功俘獲了粉絲,對於銳合來說,一款白色版本的主 流機型也非常重要。「別小看這一點點黑色和白色的區別,要把手機調成飽和的、理想的白色,還要能遮蓋住面板中的零部件,這要求非常高。我們就是想做到最 好。」

小品牌對於技術路線的追蹤和預判更為重要,方向一旦錯了,對於小品牌來說會是毀滅性的。張策團隊很慶幸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從公司成立開始,銳合 就進行Android 平台的跟蹤和研究,從最早的Android 1.0到目前的Android 3.0,選擇安卓智能機作為市場切入點,這個判斷在目前看起來完全吻合目前的市場方向。

出乎業界預料的是,銳合把第一款智能終端X3放在淘寶商城上市銷售。在幾乎沒做推廣的情況下,銳合手機在淘寶商城上單月銷售就達1000多部。

「我們非常重視我們在網上的銷售,以後渠道還會拓展到運營商和社會渠道,我們相信電子商務渠道會佔據越來越多的份額,地位相當重要。」對於渠道戰略,張策有自己非常明確的可執行思路。

運營商可以選擇的範圍還是非常多,越來越多的大品牌也會重視和中國移動TD合作,而面對與大品牌的競爭,張策認為,「競爭肯定是存在的,有沒有千元智能機產品是一回事,千元智能機會不會成為主打產品,有沒有明星或者旗艦產品則是另一回事了。」

賣好銳闔第一款TD智能終端對這個小品牌來說是最艱難的一步,如今,這一步已經邁出去了,接下來的千元智能機市場,將是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1

聯通攜手吉利 聯合打造3G「智能汽車」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7440.html

  • 根據協議內容,中國聯通將與吉利汽車攜手打造「安全、便捷、時尚」的吉利3G「智能汽車」,並首先在帝豪系列車中配備運用。
  •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郭麗娜)12月20日,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聯通)與吉利控股集團戰略合作協議,推新一代3G「智能汽車」。

    根據協議內容,中國聯通將與吉利汽車攜手打造「安全、便捷、時尚」的吉利3G「智能汽車」,並首先在帝豪系列車中配備運用。

    據中國聯通項目專家介紹,與吉利汽車聯合打造的3G「智能汽車」配備全球領先的WCDMA高速網絡系統,整合了大量互聯網應用及呼叫中心互動資源, 推出了包括在線視頻、資訊、娛樂、個人信息、車載互聯網信息、通訊導航、GlS應用、安全駕駛、防盜追蹤、緊急呼叫、救援、位置服務等在內的一系列汽車信 息化服務,從而徹底攺變傳統汽車信息孤島的形象,使車主在車上、車下主動獲取個性化信息成為可能。

    雙方表示,將充分發揮聯通、吉利所在行業優勢,在以汽車車載信息服務為核心的汽車服務領域開展深入合作,致力於建立中國特色的產業應用標準,聯合成 為未來汽車服務領域的主導力量,讓汽車為社會生活帶來更加意義深遠的創新和變革。此外,雙方還將在各自所從事的業務領域中儘可能尋找合作的可能,進一步提 升吉利汽車的信息化支撐能力,提高中國聯通在汽車行業的通信和應用集成解決方案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87

智能手機暗戰升級 蘋果遭遇集體「圍剿」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9/yNMDcyXzM2NDAyNA.html

風頭正猛的蘋果公司近期「新聞」不斷: 換帥門、污染門、丟機門輪番上演,讓這家智能手機巨頭屢見報端。而更讓蘋果頭疼的是,喬布斯的辭職,似乎讓昔日被長期壓制的世界電子廠商們,找到了攜手「圍剿」蘋果的機會,企圖重新劃分全球電子產品市場版圖。

其實,蘋果、諾基亞、三星、索尼等大品牌早已暗戰不斷。在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蘋果與微軟、谷歌等大牌廠商更是分分合合,關係微妙,而喬布斯此時卸任, 讓唯一能與谷歌抗衡的蘋果充滿變數。

暗戰升級

「這兩年,智能手機市場風起云湧,各大電子廠商明爭暗鬥,結盟、進攻、抵抗……簡直像在演出一幕現代版的三國演義。」國內一家著名手機廠的李姓研發人員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據悉,一直以來,在智能手機領域蘋果的iOS操作系統一枝獨秀。但僅正式上市兩年的操作系統Android突飛猛進,咄咄逼人,成為蘋果的強勁對手。

記者從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獲得的全球手機市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Android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操作系統,佔比43.4%,蘋果iOS則排名第三。

市場表現印證了「智者為王」並非虛言。「這兩年智能手機賣得很火,像蘋果、三星、HTC、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每天都可以銷售二三十部。」在北京中關村一家手機專營店,一位銷售人員向《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

《中國企業報》記者瞭解到,面對Google、Android等「多國部隊」 兇猛的來勢,蘋果始終奮力還擊,不斷推出高端產品的用戶體驗服務,更拿出了專利殺手鐧。

在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和蘋果一樣面臨Android威脅的還有微軟,利益讓它們站在一起高舉利劍共同向谷歌發起挑戰。

據媒體報導,7月初,微軟要求三星為每部Android智能手機支付15美元專利費。而蘋果則對Android系統OEM廠商展開專利訴訟。

IT評論人王斌一語道破「天機」,蘋果和微軟打壓Android目標雖然不一樣,但「利益」卻一致。蘋果想通過專利費打壓競爭對手:抬高Android手機價格,削弱其價格優勢。

谷歌CEO拉里·佩奇認為,「微軟、蘋果等公司專利圍剿,Android生存遭遇最大挑戰」。為此谷歌開始反擊。

8月15日,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業內人士稱,「谷摩戀」劍指蘋果。摩托羅拉擁有1.7萬項專利,另外還有7500項專利申請正處於審批程序。將上萬項專利攬入囊中應對蘋果、微軟的專利圍剿,無疑是谷歌最直接動機。

與此同時,在Android內部暗流湧動。

據悉,韓國政府日前敦促三星和LG放棄谷歌Android系統,與韓國其他企業一道開發自有移動操作系統。

蘋果聖殿面臨威脅

行 業專家指出,蘋果換帥之後,公司遭遇的首輪「圍剿」便是顯示屏之戰。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三星陸續推出4英吋旗艦智能手機GALAXYS以及 7英吋智能平板手機GALAXYTab,開始全面叫板蘋果。摩托羅拉等品牌也隨之跟進。顯示器領域巨頭美國優派搭配出4英吋ViewPad4、7英吋智能 平板手機ViewPad7和10英吋ViewPad10組合。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一時間風起云湧。

在智能手機行業,觸屏技術一直是日本企業的強項。近日,日立、東芝、索尼三大日本電子產品製造商達成協議,將壟斷全球手機液晶顯示屏最大市場份額,進而把持整個智能手機行業。

8 月31日,索尼宣佈將會在新一代多媒體產品中安裝「三維劇場效果」系統,讓消費者有「身處大劇院」的非一般享受。行業分析指出,索尼顯然是要針對蘋果 iPod和iPad產品打一場翻身仗,這也印證了索尼首席執行官Howard Stringer的豪言壯語,「索尼在平板電腦產品的設計和製造方面相當強大,索尼平板電腦將會與蘋果iPad正面競爭並爭奪其市場份額。」

三星更是步步緊逼。國際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公佈的最新調查顯示,在5月至7月的3個月中,三星佔據美國手機市場25.5%的份額,環比增長1%,繼續高居榜首,LG以20.9%的市場份額位居次席。蘋果市場份額下滑1.2%至9.1%,排名第四。

《中國企業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最近10年,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IT企業一直受蘋果打壓,他們希望利用蘋果換帥和iPhone5還未推出的時間差,對競爭對手展開進攻。目前三星在美國正式推出GalaxySII新款手機,極力拉開同蘋果市場份額的差距。

蘋果何去何從?

從iPhone到iPad,蘋果多款產品一上市就遭遇瘋搶。然而,最賺錢的時候往往也是企業最危險的時候。

目前業界極為關注的蘋果iPhone 5手機究竟何時面市,《中國企業報》記者致電蘋果公司公關部,沒有得到明確回答。

不過,和去年iPhone4原型機被蘋果公司工程師在酒吧丟失如出一轍的是,今年7月,蘋果公司員工也將一台iPhone5原型機「不慎丟失」在酒吧。業內人士和網友認為,這不排除又是一次手段低級的商業炒作。

9月4日,有消息稱百思買內部文件曝光,預計iPhone5最早將於10月第一週開始接受預訂。

《中 國企業報》記者在中關村海龍電子城以及蘇寧、國美等家電商場調查時,多名店主、銷售員均向記者表示並不清楚iPhone5何時上市。在淘寶網上,《中國企 業報》記者發現有近百家網店打出了接受iPhone5預訂的招牌,預訂價格從四五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甚至有些網店還貼出了iPhone5的配置單。

9月6日,《中國企業報》記者經多方瞭解獲悉,近日蘋果已就iCloud云服務和iOS5手機操作系統對其專賣店員工展開培訓,意味著iPhone5手機的發布時間很可能是本月內。

同時,《中國企業報》記者瞭解到,隨著蘋果iPhone 5即將面市的消息甚囂塵上,三星、HTC等手機廠商也紛紛推出新機型,目的不過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Phone5的風頭。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產品的銷售好壞,關鍵還是要靠用戶層面的體驗。

同 時孫培麟稱,在智能手機市場,並非蘋果一家獨大,眾多廠家不大可能集體「圍剿」蘋果。而平板電腦市場上,目前包括蘋果在內的所有電子廠商都處於探索階段。 「所不同的是蘋果起得早,先於其他廠商積累了豐富的應用程序和應用環境,其他廠商都是在模仿蘋果的平板電腦。」「目前蘋果的平板電腦一枝獨秀,市場份額超 過70%,其他廠商還不構成威脅。」

《中國企業報》記者給蘋果公司公關部經理黃昱娜發電子郵件瞭解此事,黃昱娜回覆稱,「目前我們沒有相 關的消息予以發佈。對於相關傳言不予置評。」國內一家著名手機廠的李姓研發人員告訴記者,蘋果引以為傲的閉環模式,不一定長久不衰。比如在iPhone相 對封閉的iOS操作平台中,下載需要支付一定費用。相反,一些更加開放的平台採取廣告模式獲益,而用戶可以隨意下載。

如今,喬布斯已卸任、新產品未出來,蘋果能再次抵擋住多國部隊的『圍剿』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