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在戛納,賣電影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666

  每年5月,隨著電影節的開幕,戛納電影宮的地下一層,一個全世界最大的電影交易市場也同時活躍起來——戛納電影交易市場。這裡每年都有上千部影片進行 展映,而手持入場券的全部都是電影發行商。短短兩週時間,戛納電影交易市場的交易量能達到10億美元,能與之媲美的只有柏林電影交易市場。


  2012年,連歐元區的蕭條似乎都止步於戛納金色的海灘。截至5月10日,戛納電影交易市場已經有超過11000部來自全球的影片註冊參展,其中3300部是故事片,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


  讓今年第65屆戛納電影節顯得與眾不同的是一個新的趨勢,一些電影公司正在蜂擁進入以往好萊塢主流電影工作室都不曾涉足的領域:中型成本電影。


  許多電影發行商興奮地發現他們終於有機會在今年的戛納買到由妮可·基德曼、布拉德·皮特、比爾·默裡等一線明星主演的電影。而過去,這些名字通常只出 現在好萊塢大片裡,幾乎很少在戛納電影節上露臉。2012年上映的新片《黑衣女人》證明了中型成本電影的商業潛力。這部驚悚片成本為170萬美元,由丹尼 爾·雷德克里夫(《哈利·波特》男主角)主演,最終在全世界取得了高達1.26億美元的票房收入。


  Maggie Monteith是一家英國電影發行公司的員工。她認為「中型成本電影」崛起的秘訣在於,天才的導演們能讓1美元在銀幕上看起來像10美元。「這樣才能去填補商業大片和小成本電影之間的鴻溝。」


  就算在美國,這種新型的電影商業模式也在迅速被覆制。「美國人過去被認為只會拍那些吸引年輕觀眾的商業大片,而在這個產業的另一端,獨立影院卻在苦苦 支撐。」戛納電影節主席Thierry Frémaux告訴《第一財經週刊》,「但如今在這兩者之間,有一類新的美國電影正在崛起成為一個成熟的市場。」

作為今年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由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執導的《月亮升起之王國》同樣是一部獨立製作電影,該片彙集了布 魯斯·威利斯(《敢死隊2》、《龍膽虎威》)、愛德華·諾頓(《諜影重重4》)這些過去往往出現在好萊塢動作大片裡的明星,當然還有比爾·默裡這個「固定 班底」——他幾乎出現在每一部安德森出品的電影裡。「我每天就坐在電話旁邊等他給我派點活,否則我就要丟飯碗了。」默裡開玩笑說。


  同大部分戛納參賽影片一樣,《月亮升起之王國》來自獨立製片公司。其中,羅曼·科波拉作為製片人和編劇之一,或許是它能成功的原因之一。這是他與安德 森的二度合作。科波拉這個電影圈的傳奇家族背景讓他在9歲的時候就曾來到戛納的後台,目睹父親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奪得金棕櫚大獎。


  不過他不用擔心自己的經濟來源。除了擔任這類藝術電影的製片人,他還創辦了The Directors Bureau(TDB)製片公司,也是一家總部在舊金山的電影公司American Zoetrope的總裁,同時還是另外一家名為Photobubble的電影宣傳發行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藝術片」生意是伴隨著這些公司同時運行的。 TDB製片公司曾為Green Day等知名樂隊製作發行音樂錄影帶,還為可口可樂、本田以及《紐約客》雜誌製作廣告片,曾經兩度獲得過MTV音樂錄影帶大獎。


  羅曼·科波拉的狀態代表了許多美國藝術電影製片人的心態:他們知道在什麼地方適時地「賠錢」,又從另一個地方「賺回來」。

好萊塢知名的電影公司頂峰娛樂創始人之一大衛·加瑞特(David Garrett)去年自己成立了Mister Smith Entertainment。在今年的戛納電影交易市場展映期間,加瑞特宣佈將和德國康斯坦丁電影公司一道出資,把卡珊德拉·克萊爾的暢銷小說《骨之城》 (The Mortal Instruments: City of Bones)以及《3096天》(3096 Days)改編成電影搬上大銀幕,後者是根據奧地利被囚少女娜塔莎的自傳所改編。


  「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商業片素材,尤其是克萊爾的書可以形成連鎖的品牌效應,但同時我們也有以導演為主要導向的計劃。因此兩者可以實現互補。」加瑞特說。


  演員們也在遵循著這個微妙的平衡。


  比爾·默裡在戛納開幕當天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有一種叫做『文藝片』的東西,我不知道你究竟明不明白它意味著什麼。它們是你投入非常非常多時間 卻幾乎得不到什麼金錢方面的回報。我們這些演員能得到的所有,就是這一次戛納之行。」他隨後補充道:「幸運的是我還能去做些其他的工作,這樣才能讓我一次 次地去接安德森的戲。」


  演員馬修·麥康納今年則騰挪出了兩倍的時間參演了兩部文藝片,也進入了今年戛納的競賽單元。「我並不指望靠這個過上好日子,而是把它當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去做。不過我的孩子們每天還是有熱騰騰的食物吃。」馬修·麥康納告訴《第一財經週刊》。


  去年攜《午夜巴黎》亮相戛納的伍迪·艾倫說出了邀請大牌明星來加盟文藝片的訣竅—適當的時機。意思就是,給他們挨個打電話,然後等他們在那些片酬頗豐的大製作合約當中得空的時候,來參演這些「真正的電影」。


  歐洲的獨立製片人們在向好萊塢學習各種讓電影更好賣的方式。Glen Basner就是其中一個。他的公司FilmNation頗受大牌獨立導演的青睞,包括阿莫多瓦、《生命之樹》的導演泰倫斯·馬力克,又或者是今年攜新片 《無法無天》參賽的導演約翰·希爾寇特。在戛納,許多像Basner這樣的幕後大佬根本沒有時間欣賞海灘美景,更別說參與那些炫目的派對了。他們穿梭在自 己的辦公室、電影節交易市場和紅地毯之中,為宣傳自己的影片而忙碌。


  Basner堅信獨立電影的特點意味著它需要更高的利潤回報率。他的方法沒有別的—勤能補拙。他在戛納的一天從早上8點的第一個銷售洽談會開始,一直 不停地見客戶,直到半夜。「其實我們並沒有任何銷售技巧,我也沒法給你提供一本詳盡的戛納生存指南,但每年我確實就是這樣過來的。」


  今年,Basner帶來兩部被他寄予厚望的新片:索菲亞·科波拉的《The Bling Ring》和阿莫多瓦的新片《Los Amantes Pasajero》,都將在戛納電影交易市場首映。


  動畫電影或許只要有一個精彩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梗概就能帶動銷售,而其他類型的電影在戛納則只能遵循傳統的市場法則。比如一窩蜂地在展映期間搶佔必須 持邀請函才能進入的影廳—那裡往往擁有更加高端和專業的觀影人群,即便是「催眠大片」,最終也能指望通過口碑來挽回點票房。


  「我們從好萊塢學到的經驗是:要想一部電影最終賣得好,就得從製作環節開始計劃,全程參與從製作到發行的每一個環節。」Basner說,「不過你也可 以把電影看做一個產品,要銷售一個產品,千萬別忘了服務的重要性。比如,我們建立了一個網絡平台來展示我們所有的產品,讓發行商們在這個地方能集中看到一 部電影的全部信息。另外,在戛納,我們不僅要談生意,還要娛樂我們的客人。」


  而加瑞特則認為,藝術電影要獲取商業成功的秘訣,不在於任何銷售技巧,而在於一個好故事。「如今要找一個好的素材越來越難了。剛開始的4個月我被迫什麼都不干,天天就到處拉關係找素材。」


  當本屆金棕櫚獎得主邁克爾·哈內克當初決定拍這部名為《愛》的電影的時候,製片人Stefan Arndt簡直不抱任何希望。「關於這個題材的一切都被討論過無數遍了。」Arndt告訴《第一財經週刊》。不過最終哈內克還是把它變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愛情故事」。

 Stefan Arndt所在的X Filme公司和另一家奧地利製片公司分別持有該片25%的歐洲發行權,而由於《愛》的主要拍攝地為法國,因此法國的Les Films du Losange公司作為主要製片方。《白絲帶》的成功為哈內克的這部新片提供了不少支持。「《愛》絕對是第一流的藝術電影。這是人人都在尋找的投資對象。 不僅是因為它具有票房號召力,也因為這是值得支持和投資的東西。」Arndt說。


  與Basner、加瑞特這些善於單打獨鬥的美國獨立電影製片人不同,他們的歐洲同行更習慣於仰賴來自國家政府、公共廣播電視台或者文化機構的資金援 助。《愛》同樣得到了許多公共廣播公司的支持。「美國和印度大概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國家,其電影行業完全脫離來自政府的資金支持。」德國FFF Bayern基金會負責人Klaus Schaefer告訴《第一財經週刊》。


  MEDIA是歐盟自1991年發起的一項資助歐洲電影事業的項目。該項目最新一期的計劃是在2007年至2013年為32個歐洲國家提供7.55億歐 元的電影基金。還有一些如European Film Promotion(EFP)這樣的公共機構還會幫助歐洲電影進行海外發行。


  獲得本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的馬斯·米克爾森就是來自丹麥。他因在《捕獵》這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獲獎。該片得到了MEDIA項目的援助,因此製片 方TrustNordisk早在獲獎之前已經談好了幾筆法國和英國的大交易。而隨著該片男主角獲獎的消息不斷在媒體上發酵,情況變得更加樂觀:它們甚至把 片子賣到了羅馬尼亞、阿根廷、以色列、阿爾巴尼亞等國。「評價很高,因此感興趣的買家也就越來越多。」TrustNordisk的CEO Rikke Ennis說。


  十年前,一部歐洲獨立電影幾乎90%的資金來源都依靠政府和公共機構的各種贊助,如今,這一比例已經逐漸降至50%。在歐洲,一些導演即使拍藝術電影也可以建立穩固的投資團隊和商業模式。


  今年的戛納評委會大獎給了肯·洛奇導演的《天使的一份》。這個75歲的老電影人雖然在電影中更關注社會問題,卻在無意之中成了商業方面的大師。


  他在法國、德國、西班牙和瑞士都有非常強大的製片人團隊,為其提供最主要的資金支柱。BBC和英國公共廣播第四台也曾是他電影資金的主要來源。而在 1994年拍攝《土地與自由》時,洛奇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多預算。因此他和他的製片人Rebecca O'Brien開始在海外尋找資金支持。此後15年,來自西班牙、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的資助成就了洛奇的電影事業。


  不過羅奇的片子成本從來沒有超過800萬美金,有時甚至更低。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在過去30多年中始終保持高產的原因。「洛奇非常重視控制成本。他知道 如果他一直做這個規模的電影,在經濟上才能繼續下去。沒人想過要做大製作。」除了電影製作,O'Brien還參與到後環節,希望直接在觀眾中建立肯·洛奇 自己的品牌,包括在DVD市場、網站以及社交媒體上。


  2009年他們開始了一種新的模式。在《天使的一份》的團隊裡,出現了兩個法國發行公司的名字,Why Not Productions以及Wild Bunch。「法國一直是我們最好的區域。這兩家公司不僅為我們帶來了來自法國的現金流,而且還允許我們同過去的那些發行商合作,它們還有非常好的銷售團 隊。」這意味著這部電影得到了來自意大利、比利時、英國和法國的資金支持,同時還預售到了西班牙等地。


  「我們的投資者們如今都非常大方,因為他們意識到我們已經成長到能夠獨立製作一部好片子了,因此他們不會幹預到電影拍攝當中去。」O'Brien說,「過去,這些投資者幾乎是無孔不入,但在肯·洛奇這兒完全行不通。」


  不過除了製片方,電影本身還會得到來自其他方面的商業贊助。《天使的一份》講述的是威士忌釀造的故事,而片中佈景所用的酒瓶子都來自各威士忌酒莊的無 償贊助。「我們沒辦法在影片後面把每一家的名字都列上,但至少它們知道這些酒都有了好歸宿—演員和劇組人員幾乎人手一瓶!」O'Brien說。


  對於一部入圍影片或者獲獎影片來說,戛納的光環可以一直持續到來年的奧斯卡提名。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11年的黑白電影《藝術家》。因此,即使是如今距離奧斯卡還有9個月,人們已經在談論明年哪部影片會是最佳外語片的奪獎熱門。


  同樣,戛納也是美國電影進入歐洲市場的一個重要環節。2011年迪士尼公司在戛納非競賽單元首映《加勒比海盜4》,而今年《馬達加斯加3》則出現在了 這一單元。同樣還有HBO出品的傳記電影《海明威》。迪士尼公司銷售發行副總裁David Kornblum表示:「在戛納首映,然後推向歐洲市場,這是很具價值的傳統模式。戛納是一個很棒的起點。那意味著更多的法國和日本市場,小眾市場很重視 金棕櫚的價值。」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戛納的這一光環。


  曾為Harvey Weinstein工作的Stuart Ford在最近組建了自己的製片公司IM Global之後,在短短5年內讓自己的賬戶從1500萬美元變成了1.5億美元。在他看來,如今要在戛納賣電影並不容易。整個歐元區現在處於非常脆弱的 時期,日本也尚在恢復中,因此這兩個獨立電影的主要市場都很危險。好在新興市場也正在崛起,諸如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當然還有中國。「但在電影交易方面, 中國的體量還很小。」Ford說,「可以說,在所有商品的海外銷售當中,電影,尤其是獨立電影是其中最為困難的。」


  中國這片被好萊塢覬覦已久的新興市場,尚未對歐洲藝術電影開放它的大門。除《鋼琴家》曾獲得可憐的1.7萬美元票房外,其他金棕櫚獎獲獎影片幾乎從未 公映。今年,唯一一部入圍戛納的中國影片是婁燁的《浮城謎事》。他接下來唯一希望的就是這部片子能順利在中國上映。「如今在中國的電影市場,像這樣既非中 國主流,又非好萊塢式的片子是很難生存的,商業片正在佔領大銀幕。」婁燁抱怨說。


  這也是戛納—媒體又開始批評它「被好萊塢佔領」——正在面臨的。不過總有人會跳出來說,戛納電影節並不是一次商業的旅程。


  「戛納目前不是,未來也不會是一個商業電影節。在選擇影片的時候,我們從來不會把影片最終能否取得票房成功納入考量當中。」戛納電影節主席Thierry Frémaux強調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4

戛納電影節新主席更愛中國……的市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789

《尋龍訣》在戛納電影節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豪華”宣傳,召開聲勢浩大的記者會。片方對該片的票房前景雄心勃勃。戛納新上任的主席萊斯庫爾則擠出時間,和電影節總監特里爾·福里茂一起出席了《尋龍訣》的歡迎晚宴。 (東方IC/圖)

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電影節落下帷幕。這是法國電影大獲全勝的一屆——在19部主競賽入圍影片中,只有5部法國影片,卻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含金量極高的獎項。

開幕影片《昂首挺胸》也是一部法國片,聚焦的是法國社會問題——女導演黛安娜·克里斯講述了一位法國少年犯從六歲到十八歲的人生經歷。一位社會工作者想要拯救這個處於搖擺狀態的問題少年。2014年的電影節開幕影片則是由尼可·基德曼主演的好萊塢大片《摩納哥王妃》。

《昂首挺胸》是戛納電影節的新晉主席皮埃爾·萊斯庫爾親自選出來的,他剛接替前任吉爾·雅各布不久。在世界電影市場一片喧囂,號稱“美國與中國領跑世界電影市場”的輿論背景下,萊斯庫爾的選擇被法國媒體視為對“法國電影工業的捍衛”。

“雖然這部電影講的是法國人的社會問題、法國的教育,但這也是一個全球共通的問題。”萊斯庫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萊斯庫爾是誰?法國人都知道,他的職業生涯從電臺記者開始,之後供職於電視臺,創辦法國付費電視項目Canal+,這個電視臺也一直是戛納電影節的官方支持夥伴,他還創辦過法國電視音樂節目,當過電影制片人。

比起雅各布,萊斯庫爾對電影市場、商業、新技術、全球化有更為積極的態度。他十分關註中國電影市場,對中國快速增長的銀幕、影院數保持著敏感,也積極展開與萬達為首的中國電影巨頭的對話和合作。

萊斯庫爾在和王健林的會面中,談了青島國際電影節的項目。“可能在6月,但多半是在9月,我們會與萬達進行新一輪的談判。”2015年5月23日,萊斯庫爾在戛納影節宮的辦公室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說。

戛納電影節的新晉主席皮埃爾·萊斯庫爾十分關註中國電影市場,對中國快速增長的銀幕、影院數保持敏感,也計劃和萬達這樣的中國電影巨頭進行合作。 (南方周末記者 李邑蘭/圖)

“王健林讓我想起好萊塢的建造者”

南方周末:今年是你出任戛納主席的第一年,你參加了一部年底才會上映的中國電影《尋龍訣》的歡迎晚宴,中國對於戛納電影節意味著什麽?

萊斯庫爾: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某種角度說,中國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中國對全球電影產業和創意產業的貢獻在一天一天增加,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於戛納電影節也是如此,因此與中國的電影制作人、院線商、策展人以及其他有新作品的新面孔展開更多的對話都很有必要。在電影各個方面加大與中國的對話都是必要的。

當然,法國與中國電影和電影節一直都保持很好的關系。我關註中國,我知道萬達在中國、在美國都有投資影院,還試圖收購其他國家的影院以實現多樣化,比如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英國。同時,你們國家的院線建設也很驚人,過去四個月就有5000塊銀幕在增長,你們將是未來電影市場的領軍者。

南方周末:你使用的是“電影市場領軍者”……

萊斯庫爾:我是一個很註意把握新技術與電影的平衡的人,我們致力於一個特別任務,就是在線影展,已經有兩年時間。我們有信心為每個電影產業很重要的國家,找到電影、電視與新技術之間的正確的平衡,而你們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這是我們之所以加深與你們對話的原因。

南方周末:你將和萬達集團展開一系列深入的合作,你怎麽評價王健林?

萊斯庫爾:王健林給我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很堅持的人,堅持他的想法、放映方式、解決方法,很深的印象。我跟他有很大的不同,他使我想起好萊塢的建造者,想起法國電影產業的締造者,或許會影響整個中國電影產業,以至於世界電影產業,我希望他能成功。但電影作為一項創意產業,對他同樣是一項巨大的投資和冒險,電影與其他藝術行業不同,這是一門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的藝術,所以我對他的表達以及他對電影藝術與電影產業的貢獻印象深刻。

南方周末:聽上去你的確更願意讓電影接近市場?

萊斯庫爾:我對市場的理解不是簡單的市場,而是一個關於作家、電影等一切的市場。在我的經驗中,即使我當Canal+電視臺總裁的時候,我就知道有些人是像我這樣,很普通,沒有什麽特殊喜好的,我喜歡小眾電影,也喜歡喜劇,也喜歡驚悚片,也喜歡動作電影,我喜歡各種類型的電影,只要能打動我就行。而每種動人的電影都有它的市場。(這是我所謂的市場。)

南方周末:很多國外電影人都對中國電影市場信心蓬勃,但你應該知道,中國電影市場完全開放還有一個過程。

萊斯庫爾:我認為每個國家都一樣,我們應該給它們時間。因為你們的變革是很壯觀的,速度也讓世界矚目,我們應該給你們時間。中國的電影產業正在向全球發展,你們的領導人也不得不更加開放。我敢說將來,沒有了限制,電影不會一團糟,不會給創作者糟糕的沖擊。一步步來吧,我非常確定將來限制會越來越少,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世界馳名。

南方周末:可是中國的藝術電影導演們越來越焦慮,中國電影市場越來越繁榮,但給藝術電影的空間似乎越來越小,因為影院都願意放映能帶來更多票房收入的商業大片。

萊斯庫爾:從電影誕生以來就有藝術片與商業電影的分野,這不是在中國才有的情況,各個地方都這樣。我們電影節的責任,就是給藝術電影相較於商業電影更多的註意和支持,因為商業電影就是為大眾制作的,如果他們(票房)失敗了,那是他們的過失,假如他們成功了,你們就會鼓掌,他們可以依靠觀眾而活。而藝術電影則不得不依靠我們電影節以及其他所有電影節的支持,因為放映它更困難,而給他們更多的關註和放映是我們美麗的負擔。

我想法國的電影機制中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我們對各種類型的電影都進行支持。最近,Canal+電視臺就有一個與法國電影產業有關的大合同,他們一直致力於扶持藝術電影,這就像在一個花園里,你要多照顧一下那些脆弱的花朵。

“把其他的都幹掉”

南方周末:你的前任,吉爾·雅各布有跟你談過電影節主席的工作,傳授過什麽經驗嗎?

萊斯庫爾:任何人都不能和雅各布相比,他為戛納電影節工作了37年。我之前35年是在電視、電影領域,也做過記者、制作人、電視臺總裁,所以離電影節很近。我與雅各布認識並成為朋友也很久了,我記得我們是1974年認識的。我非常榮幸,被他選中,接任他的位置。

這是我第一次做電影節主席,我學到了很多。我想接下來幾個月,我們還會談很多事情。我知道很多事情都是雅各布一手打造的,我必須謹慎。

但我恐怕不能幹37年,這真的有點難(笑),我今年已經69歲了。目前我有三年任期,從今年算起。

南方周末:長期服務和短期輪崗,工作的方式一定會有所不同,你有沒有思考過,你和雅各布的工作方式的區別是什麽?

萊斯庫爾:我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我不是直接從電影節幹起的,我首先很感謝和尊重雅各布過去三十多年建立起來的戛納電影節的架構,我會謹慎對待並尊重這個世界第一流電影節的地位。除了保持它的地位,我還有義務一步一步推進它,世界在變化,人們看電影的方式在變化,我們不得不跟上這個變化,同時打開通向未來的窗戶,這又是一個把握平衡的問題。

南方周末:簡單來說,你怎麽讓戛納電影節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萊斯庫爾:把其他的都幹掉!(笑)

你必須保證自己的質量,保證影片的多樣性,保持開放的姿態,歡迎各種人、各種電影,這非常重要。今年,我非常自豪讓一部反映法國少年犯問題的法國電影《昂首挺胸》作為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這部影片是我選的。雖然這部電影講的是法國人的社會問題、法國的教育,但這也是一個全球普遍的問題。

《昂首挺胸》放映第二天,我們又放映了《瘋狂麥克斯》,我們需要這樣的大片,後面還有《頭腦大作戰》,它是最活潑、最有創意的一部片子,來自皮克斯。你有各種各樣、內涵豐富而且多元的電影,這是成為第一的秘訣。

南方周末:今年戛納電影節的選片標準是什麽?

萊斯庫爾:這方面主要是藝術總監特里爾·福里茂的工作,當然我也參與其中,我們一起討論的結果,但最終的決定權在特里爾他們那里。讓我感動又自豪的是特里爾和他的團隊的工作。我知道,直接送到影展的1804部電影中,每一部電影都有機會,大家從去年9月開始看片,一直到今年4月公布入圍影片,每一部寄來的影片,都被認真對待。

南方周末:主競賽單元的兩部華語影片,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和侯孝賢的《聶隱娘》,你們的選片理由是什麽?

萊斯庫爾:我和特里爾都不可能對具體的某部影片作出個人評價,我們的職責是選出它們,然後交給評委,由評委去決定獎項。我的職責是給特里爾足夠的自由去選擇影片,而我和特里爾共同的職責是把(最後所有的權力)都交給評委,然後我們就要閉嘴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