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PMI回暖難改股指頹勢 A股短期調整態勢確立

盡管有8月官方PMI重回50以上的利好消息,但9月第一個交易日A股還是未能實現“開門紅”,反而出現了破位下跌的征兆,這也再度印證了市場大趨勢不會被政策面所影響的規律,而投資者則應該放棄幻想,做好股指短期可能下行的準備。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早盤尚能維持周三收盤點位震蕩,但市場熱點不足未能調動人氣回升,使得尾盤時股指開始加速下行,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63.31點,下跌22.18點,跌幅0.72%,成交1771億元;深成指報收10669.51點,下跌88.37點,跌幅0.82%,成交2778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1.33點,下跌10.43點,跌幅0.48%,成交803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4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市場成交量的不斷萎縮,指數震幅的日益收窄,預示著股指變盤的時點將至,而9月1日的股指走勢則進一步指明了股指後市的方向大概率是下行。

其實,早在8月時股指走勢就已經出現了頹勢,只是當時監管層推出了“深港通”的利好消息,使得股指出現短期沖高走勢,但由於量能未能持續放大,這一政策利好最後演變成了股指的脈沖走勢,持續了兩周多的回調整理在最後仍將按股指原有的既定軌道運行。

與此同時,中報披露的結束,也使得市場人士對於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前景開始擔心起來。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鄒慧通過研究發現,整體來看,上市公司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長繼續下滑,增速為-3.59%;環比方面,二季度單季整體業績相對於一季度已經回暖,環比上升15.8%。其中主板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速繼續為負,降幅擴大至-5.88%,而創業板、中小板繼續保持相對高增長。其中創業板2016年中報業績同比增速為48.85%,如果剔除溫氏股份等市值較大的三家上市公司,則創業板同比增速為34.03%,中小板同比增速為17.3%。

中小創中報業績增速基本符合預期,整體上延續了業績增長的好勢頭。以業績漲幅在90%的創業板通信行業為例,在業績增長為正的上市公司中,內生性業務增長驅動與外延並購式收入增長的上市公司比例大概為1:1,也就是說,創業板的通信板塊業績大約有一半是由並購式擴張驅動的。

東方證券認為,隨著監管層對於並購重組政策的縮緊,未來的好消息是更多的企業將走內生性增長的道路,但壞消息是可能之後創業板一些新興行業的業績增速會隨著外延式並購熱潮的褪去而出現明顯下降。隨著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的進一步增加,傳統產業的經營壓力會進一步加大,依舊處於去產能以及結構調整的周期之中。從業績上來看,這些行業在三、四季度仍會承壓。

不過,東海證券分析師應曉明認為,從A股來看,基金發行、融資凈買入以及滬港通累計額度均大幅增加,定向增發、IPO融資以及減持金額顯著下降,資金供需指標進一步轉好。目前國內市場流動性充分,目前位置市場下跌空間不大,如果市場持續向上,形成賺錢效應,將會吸引增量資金進場,維持之前中長期溫和看多觀點。但在目前增量資金前景不明的情況,市場繼續以存量博弈和結構化行情為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